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调查发现,近年来一种雪藻(单细胞绿藻)入侵了南极洲的加林兹岛,导致原本白茫茫的雪地出现片片血红。雪藻主要分布在高山雪地几厘米深的冰层中,在冰雪融化时会大量繁殖形成雪地藻华。原本绿色的雪藻经阳光照射后,会产生类胡萝卜素等多种红色素,这些色素能抵御紫外线辐射、吸收微波热量(温暖周围的冰雪)。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A.雪藻在入侵地的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B.雪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冰雪中N、P含量大幅度升高引发C.雪藻入侵提高了当地物种的丰富度,增强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D.雪藻对低温、高光照和强紫外线辐射等的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2.下图为以葡萄糖为底物的需氧呼吸的过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缺氧情况下,阶段C受抑制,阶段A、B不受抑制B.在阶段A,葡萄糖中的大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C.线粒体内膜上有催化柠檬酸循环与电子传递链的酶D.从丙酮酸(C-C-C)到C-C的过程中有ATP生成3.农作物的籽粒成熟后大部分掉落的特性称为落粒性,落粒性给水稻收获带来较大的困难。科研人员做了如图所示杂交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控制落粒性的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B.杂合不落粒水稻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C.F2代中纯合不落粒水稻植株的比例为7/16D.野生稻多表现落粒,利于水稻种群的繁衍4.下列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含磷元素的是A.糖原 B.核酸 C.纤维素 D.脂肪5.下列与生物学实验或调查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配制斐林试剂时加入氢氧化钠是为硫酸铜与还原糖反应提供碱性环境B.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时,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再换高倍镜C.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最好选择白化病等单基因遗传病D.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需要设置空白对照6.胰腺癌死亡率高达90%,曾夺走了乔布斯的生命,近来发现胰腺癌患者血液中有一种含量较多的特殊物质—一种名为HSATII的非编码RNA(即不编码蛋白质的RNA),这一特殊RNA可以作为胰腺癌的生物标记,用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这种特殊的非编码RNA与mRNA彻底水解后,均可得到6种终产物B.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此种特殊的RNA自由进出C.作为胰腺癌生物标记的RNA,其翻译成的蛋白质中一般含20种氨基酸D.这种特殊的非编码RNA在胰腺癌患者细胞的细胞质内合成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人体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健康人在饭后血糖浓度升高,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使胰岛素分泌增多,胰岛素通过____等作用效应,促使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反过来又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叫做____。(2)研究表明,在人体血管壁等处存在着感受血糖浓度变化的感受器,血糖调节的神经中枢在下丘脑。请用文字和箭头,补充完整血糖升高后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使血糖恢复正常的概念模型:血糖浓度升高→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____→血糖浓度恢复正常。(3)人体内产生了图中的抗体1或抗体2,血糖浓度都可能出现异常。若要通过前后对照实验诊断某患者的血糖浓度异常是由抗体1还是抗体2引起的,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8.(10分)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调节人的食欲,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X、Y、Z代表信号分子,请据图分析回答:(1)瘦素合成后,以________的方式分泌出细胞,通过_________运输至下丘脑,并与靶细胞上的___________结合。(2)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释放量增加,使神经元A兴奋,神经元B抑制,此时神经元A膜外的电位为________,信号分子X与Y的比值增加,同时信号分子Z的释放减少,从而使饱中枢兴奋、饥中枢抑制,降低人的食欲。大多数肥胖者食欲失去控制而检测发现其血液中瘦素水平没有降低,出现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人体大量进食后,胰岛素的分泌量___________,促进细胞吸收葡萄糖并将其转变为脂肪。据此判断,当瘦素对胰岛素的分泌具有___________作用时,才可维持体内脂肪含量的相对稳定。(4)饮水不足会使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___激素增加,同时使兴奋传到________,使人主动饮水。某些肥胖患者自身抗体会攻击神经元A上的瘦素受体,这种病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__。9.(10分)棉蚜吸取棉花植株汁液为食,其排泄物含糖量很高可吸引一种黄蚁来取食。科研人员对某地棉田中的棉蚜的种群数量及其防治展开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学上可以通过调查害虫的___________来预测害虫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种群数量“S”型曲线,属于建立________模型的方法描述种群数量的发展变化。(2)瓢虫是棉蚜的天敌,黄蚁可帮棉蚜驱赶瓢虫,棉蚜与黄蚁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使用某种药物防治棉蚜,施药超过一定次数,棉蚜的数量不降反增,请从进化和种间关系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与大规模单一栽培棉花相比,在棉田周围设置以苜蓿为主的防护带,可降低棉蚜的病虫害,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Ⅰ.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中“稳态”指的是:______________。Ⅱ.食物过咸时,机体一方面因口渴而主动饮水,另一方面会减少尿量,回答下列问题:(1)产生渴觉的中枢在_____________。(2)抗利尿激素引起尿量减少的过程属于____调节,在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下丘脑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点)。(3)研究表明,生物膜对水的通透性明显大于人工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试从生物膜的成分和结构对“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这一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11.(15分)森林氧吧,曲径通幽,步移景异,宁静心境。这是很多城市公园的一景。细观园林,以乔木为主,灌木、草本等融为一体。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某一城市园林做了如下实践调查。请回答下列问题:(1)他们想调查公园中灰喜鹊的种群密度,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_法。他们在4km2范围内张网捕鹊,第一次捕获并标记80只,全部放回公园中,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是15只,该灰喜鹊种群密度应是__________只/km2。如果这一估算值比实际值偏大,原因是__________。(2)由于公园附近住宅小区逐渐增多,公园锻炼的人也越来越多,灰喜鹊的种群数量有明显下降。图中A点后种群的增长速率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若将灰喜鹊种群迁入一个新环境后,其数量呈现“J”型增长,引起此增长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3)公园森林氧吧中,水杉、湿地松巍然屹立,龙爪槐、石榴花婀娜多姿,冬青卫矛、迎春花郁郁葱葱……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
种群的增长曲线包括J型增长和S型增长。J型: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增长率不变,数量会连续增长。S型:在自然界中,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因此,种群不可能按照“J”型曲线无限增长。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由于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而引起的种内斗争必将加剧,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这个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有时会在K值保持相对稳定。【详解】A、种群只有在理想环境下才会出现“J”型曲线增长,雪藻在入侵地的种群数量不会呈“J”型曲线增长,A错误;B、雪藻大量繁殖主要是因为环境适宜,空间充足,种间斗争较弱等因素导致,B错误;C、外来物种的入侵可能会严重影响当地的环境,使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弱,C错误;D、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以雪藻的入侵为例,考查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相关知识。2、C【解析】
细胞呼吸是一系列有控制的氧化还原反应,这许多反应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糖酵解,糖酵解在细胞溶胶中进行,在糖酵解的过程中,一个葡萄糖分子被分解成两个含三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分子,分解过程中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形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柠檬酸循环在线粒体中进行,在线粒体基质中,存在着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也有少量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在嵴上,在柠檬酸循环中,糖酵解的产物被分解形成六个二氧化碳分子,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形成少量的ATP被释放出来,一些特殊的分子进入下一个阶段。第三阶段,与电子传递有关的酶和合成ATP的酶镶嵌在线粒体内膜上,本阶段也在线粒体中进行,在电子传递中,特殊的分子所携带的氢和电子分别经过复杂的步骤传递给氧,最后形成水,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大量的ATP。【详解】A、在缺氧情况下,阶段C受抑制,进而阶段A、B也受影响,A错误;B、在阶段A,即糖酵解阶段,葡萄糖被分解成两个含三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分子,分解过程中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形成少量ATP,B错误;C、与电子传递有关的酶和合成ATP的酶镶嵌在线粒体内膜上,也有少量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在嵴上,据此可知,线粒体内膜上有催化柠檬酸循环与电子传递链的酶,C正确;D、从丙酮酸(C-C-C)到C-C的过程中没有ATP生成,D错误。故选C。3、C【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解可知,落粒与不落粒杂交后代全为落粒,则落粒为显性,F1自交后代落粒:不落粒=9:7,为9:3:3:1的变形,说明该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且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假设该性状由基因A、a和B、b表示,根据自交结果说明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落粒,其他均表现为不落粒。【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控制水稻该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不落粒的基因型为A_bb、aaB_、aabb,则杂合不落粒水稻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其自交后都表现为不落粒,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F2代中纯合不落粒水稻植株的比例为3/16,C错误;野生稻多表现落粒,落粒后遇到适宜的环境利于萌发产生后代,因此利于水稻种群的繁衍,D正确。4、B【解析】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两种:无机物和有机物;其中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详解】A、糖原属于多糖,化学元素组成为C、H、O,不含P,A错误;B、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化学元素组成为C、H、O、N、P,B正确;C、纤维素属于多糖,化学元素组成为C、H、O,不含P,C错误;D、脂肪的化学元素组成与糖类相同,只有C、H、O,不含P,D错误。故选B。5、C【解析】
1、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蓝色→棕色→砖红色。2、由于单基因遗传病遗传特征明显易于调查、统计和分析,因此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发病率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3、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不同时间的实验结果前后自身对照。【详解】A、鉴定还原糖时,需先将斐林试剂甲液NaOH与斐林试剂乙液CuSO4需混合使用,与还原糖反应的是Cu(OH)2,不需要提供碱性环境,A错误;B、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时,由于洋葱鳞片的外表皮细胞比较大,用低倍镜观察放大倍数适中,因此用低倍镜观察的效果比用高倍镜观察要好,B错误;C、由于单基因遗传病遗传特征明显易于调查、统计和分析,因此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最好选择白化病等单基因遗传病,C正确;D、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不同时间的实验结果前后自身对照,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实验,D错误。故选C。6、A【解析】
A.RNA彻底水解后有6种产物,包括4种碱基、核糖和磷酸,A项正确;B.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此种特殊的RNA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但不能自由进出,B项错误;C.这种可作为胰腺癌生物标记的RNA属于非编码RNA,不能翻译形成蛋白质,C项错误;D.这种特殊的非编码RNA(HSATⅡ)是在细胞核中转录形成的,D项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反馈调节下丘脑血糖平衡调节中枢→传出神经→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肝细胞、肌细胞等靶细胞先检测该患者餐后血糖浓度作为对照,然后给其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一段时间后检测血糖浓度(多日测量求平均值),并与注射前的血糖浓度进行比较。若血糖浓度能降低,则是抗体1引起的;若血糖浓度不降低,则是抗体2引起的【解析】
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正常人在清晨空腹血糖浓度为80-120mg/100mL。维持血糖浓度的正常水平,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协同作用。在内分泌系统中,胰岛素是现在已知的,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能提高血糖浓度的激素则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髓质激素等几种激素。在一般情况下,主要由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两类激素的作用,维持正常的血糖浓度水平。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可归结为胰岛素促进肝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摄取、贮存和利用葡萄糖,胰岛素还抑制氨基酸转化成葡萄糖;胰高血糖素,它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升高,还可使促进脂肪分解。胰腺中的胰岛是内分泌腺的一种,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详解】(1)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可归结为胰岛素促进肝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摄取、贮存和利用葡萄糖,胰岛素还抑制氨基酸转化成葡萄糖。胰岛素的作用效果使血糖下降,反过来又会减弱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叫做反馈调节。(2)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激素调节属于体液调节,是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通过体液的传送而发挥调节作用的一种调节方式。因此,完成血糖升高后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使血糖恢复正常的概念模型为:血糖浓度升高→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下丘脑血糖平衡调节中枢→传出神经→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肝细胞、肌细胞等靶细胞→血糖浓度恢复正常。(3)抗体1与葡萄糖结合,抗体2与胰岛素结合,抗体2的存在使得胰岛素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使得血糖升高。人体内产生了图中的抗体1或抗体2,血糖浓度都可能出现异常。因此,先检测该患者餐后血糖浓度作为对照,然后给其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一段时间后检测血糖浓度(多日测量求平均值),并与注射前的血糖浓度进行比较。若血糖浓度能降低,则是抗体1引起的;若血糖浓度不降低,则是抗体2引起的。【点睛】本题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结合来考查血糖调节,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识图能力,且能设计实验验证某一假设。8、胞吐体液(或血液)特异性受体负电位其体内神经元B缺少瘦素受体增加抑制抗利尿大脑皮层自身免疫病【解析】
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1.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2.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3.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这类疾病就是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等。【详解】(1)瘦素是蛋白质类的物质,合成后要以胞吐的形式释放,然后经体液运输至靶器官,与相关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2)神经元兴奋时膜外电位为负电位,膜内电位为正电位。题意显示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释放量增加,使神经元A兴奋,神经元B抑制,由此推测神经元A膜外的电位为负电位,信号分子X与Y的比值增加,同时信号分子Z的释放也减少,从而使饱中枢兴奋、饥中枢抑制,降低人的食欲。多数肥胖者血液中瘦素含量水平没有降低,但是瘦素没有起到作用,因此,就激素作用机理可推知瘦素与其受体的结合减少,进一步推测可能是神经元A、B上瘦素的受体较少有关,尤其是体内神经元B缺少瘦素受体,导致饥中枢未被抑制。(3)当人体大量进食后,由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多,进而促进细胞吸收葡萄糖并将其转变为脂肪,会引起脂肪细胞分泌瘦素增多,达到控制人体进一步肥胖的目的,据此推断瘦素对胰岛素的分泌可能有抑制作用。(4)由分析可知,饮水不足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进而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会使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同时使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使人主动饮水;自身抗体对自身正常细胞攻击导致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因此某些肥胖患者的病因是自身抗体会攻击神经元A上的瘦素受体,根据致病机理可知,这种病在免疫学上称为自身免疫病。【点睛】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和免疫失调病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9、年龄组成数学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随着施药次数增加,棉蚜的抗药性增强;药物在杀灭棉蚜的同时可能杀死了棉蚜的天敌提高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或为棉蚜的天敌提供食物和栖息的场所)【解析】
1.种群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衡量种群大小的数量指标,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特征,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性别比例是影响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2.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分开,则双方或一方不能独立生活,共生生物之间呈现出同步变化,即"同生共死,荣辱与共”。【详解】(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其中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种群数量“S”型曲线,属于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种群数量的发展变化。(2)瓢虫是棉蚜的天敌,黄蚁可帮棉蚜驱赶瓢虫,同时黄蚁还以蚜虫的排泄物为食,据此可知,棉蚜与黄蚁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表现为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3)使用某种药物防治棉蚜,施药超过一定次数,棉蚜的数量不降反增,从进化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通过农药的选择作用棉蚜的抗药性增强;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药物在杀灭棉蚜的同时可能杀死了棉蚜的天敌。(4)与大规模单一栽培棉花相比,在棉田周围设置以苜蓿为主的防护带,能提高生物多样性,使得营养结构变得复杂,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棉蚜的病虫害。【点睛】熟知种群的特征以及与个特征与种群数量之间的联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关注抗药性的形成以及化学防治的危害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0、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大脑皮层激素(或者体液)作为渗透压感受器、作为(水盐平衡)神经中枢、分泌抗利尿激素、传导兴奋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膜上有蛋白质(水通道蛋白)【解析】
1、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成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2、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汽车美容师技能框架图解试题及答案
- 汽车维修工考试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试题及答案
- 2024年CPBA考试的注意事项试题及答案
- 国际宠物营养标准对比考题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六年级语文实际应用试题及答案
- 二手车评估中的质量控制与监测试题及答案
- 二手车评估师考试常见问题及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计算机基础考试自信应战及答案
- 2024年计算机基础学习路径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指导纲要培训:艺术领域
- 风景园林基础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喷涂加工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 人工智能素养测试题及答案(初中版)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 四年级下册《生活·生命.安全》全册教案
- 2024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专项练习题含答案(a卷)
- 2025年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
- 《园林微景观设计与制作》课件-项目一 园林微景观制作准备
-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书分享课件
- 打开“心”世界与“压力”和解-2025年春季学期初中生心理健康主题教育班会课件
- 2025年湖南邵阳新宁县城乡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