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体车间发酵岗位工艺操作规程目的及适用范围1.1本规定的目的是严格工艺操作,提高工作质量,保证安全文明生产。1.2本规定适用于发酵工序消毒、接种、移种、温度控制、压力通气量控制、冷冻、取样、加热放罐、输送的过程控制。相关文件:无发酵岗位使用专业术语3.1延滞期:培养基接种以后,细胞并不立即生长繁殖,其细胞数在一定时期内无明显增加,这一阶段称为延滞期。延滞期是细胞在环境改变后表现出来的一个适应阶段,这是一个静态到动态的过程,须缓慢控制,即用低转速来控制好溶氧。3.2对数生长期:细胞经过延滞期后适应了新环境,生理状态也较为活跃,细胞开始迅速繁殖,由于细胞以分裂方式繁殖,细胞数目呈几何级数增加,故称对数生长期。进入对数生长期可提高转速满足菌种对氧的高呼吸要求。3.3稳定期:随着细胞的生长繁殖,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渐趋耗尽,而代谢产物的逐渐增多,以及菌生长引起周围环境条件(如 PH值、温度等)的变化,使的细胞的繁殖速度逐渐降低,当细胞的繁殖速率与死亡速率相等时,细胞生长进入稳定期,细胞浓度达到最大。3.4衰亡期:培养基中营养成分耗尽,代谢产物大量堆积,这时能够继续繁殖的细胞数越来越少直至为零,而死亡的细胞则越来越多,即活细胞数显著下降,故此时期称为衰亡期。3.5球状菌:球状菌又可细分为单球菌、双球菌、四连球菌、八叠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3.6杆状菌:第1页共24页 按菌的长短细分为长杆菌和短杆菌。 按菌的粗细细分为粗杆菌和细杆菌。 按菌的相连个数细分为单杆菌、双杆菌、链杆菌。3.7 螺旋状菌:螺旋状菌又可细分为弧菌和螺旋菌。注:芽孢菌(又称内生孢子)不具有分类学上的意义,其只是细菌(一般为杆菌,球菌也有)在生长过程中细胞内部产生了一些圆状或椭圆状的空心,以抵抗不良环境对其的影响。职责:4.1认真执行本公司各项管理规定和规章制度。4.2严格按单体操作规程和设备操作规程操作,严禁超温、超压,违章操作。4.3对本岗所有设备安全负责,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冬季做好管线、设备的防冻凝工作。4.4控制好发酵的温度、压力、转速,发酵的染菌率。按时做好取样、镜检等工作。4.5提供足量的发酵液,保证公司生产正常进行。4.6做好本岗运行记录、日志,认真详细交接班,做好班前班中巡回检查并挂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汇报。4.7对停水、电、汽、风等事故及时处理。4.8正确使用消防设施,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4.9保持值班室及卫生区干净整洁、无杂物。4.10 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发酵操作工艺流程第2页共24页冷冻水进冷冻水进蒸汽进蒸汽一级冷确器二级冷却器冷冻水出冷冻水出蒸汽排凝一级旋二级丝网三级总过储罐储罐储罐滤器分分离来自动力空气器排空 氮气蒸汽 蒸汽蒸汽排污蒸汽取样口排污 20℃进水20℃进去发酵液储罐 32℃进水32℃进水28℃进水发酵工段工艺流程图5.1种子罐的操作流程种子罐的空消 打开加料口,用自来水将种子罐冲洗干净,封闭加料口。打开种子罐排污阀,打开种子罐进气阀门,将冲洗水全部压出。 检查各阀门开关情况,关闭其它所有阀门,打开夹套排污阀。 首先通三路蒸汽,打开空气进气一侧蒸汽一次阀、二次阀,随后打开相应的抗生素阀放掉冷凝水后关闭小抗生素阀。接着打开空气进气二次阀以及移种管一侧的蒸汽一次阀、二次阀。打开相应的排污阀放掉冷凝水后关小抗生素阀,打开移种出料一次阀;打开取样口一侧蒸汽一次阀、
蒸汽20℃进水28℃进水第3页共24页二次阀,打开相应的排污阀,放掉冷凝水后关闭排污阀,打开取样阀。 罐内蒸汽压力升至 0.05MPa后,旋开接种口外盖,插上针头,随后调整放空阀,使其有适量的蒸汽排出,罐内压力稳定在 0.15~0.25MPa之间,消毒半小时以上。 种子罐消完后取下针头,旋上接种口外盖,关闭三路蒸汽及放空阀。打开移种出料一次阀和种子罐排污阀,将罐内液体压空后关闭移种出料一次阀和种子罐排污阀。 微开放空阀,打开空气进气一次阀、二次阀对罐体进行保压操作。(种子罐长久不用或染芽孢菌时,要加入适量的甲醛闷罐。 ) 种子罐实消种子罐经空消后,根据生产需求,可以上罐实消。 加水:打开加料口,加入自来水 110升,依据所给定的标准加入各种无机盐、尿素、酵母膏等培养基,加料完成后关闭加料口。 更换接种口橡皮塞。 打开夹套排污阀,检查其他所有阀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打开夹套蒸汽一次阀和二次阀。对罐体进行预热,待温度升至 90℃后关闭夹套蒸汽一次阀和二次阀。 打开放空阀,将种子罐内压力排掉,关闭放空阀。通三路蒸汽,压力上升到 0.09MPa后开始调整放空阀,使其有微量的排汽,调整三路蒸汽进汽阀,使罐内压力稳定在 0.08~0.11MPa之间,温度上升至 118℃后开始计时,消毒20分钟后,关闭三路蒸汽阀。开空气进气一次阀、二次阀,通气量尽可能小,调整放空阀,使罐内压力在 0.1MPa左右,关闭底部排污阀。 打开冷却循环水回水阀,打开冷却循环水进水阀,对罐体进行降第4页共24页温。罐温降至 28℃后,关闭冷却循环水进水阀。关冷却循环水回水阀,等待接种。 种子罐的接种本操作由菌种室操作人员负责,本岗人员配合操作。种子罐的培养 温度控制:28±1℃ 由于随着微生物的增殖和发酵会发热、搅拌产热等,为使罐内温度始终保持最佳,需对罐内进行温度控制。打开种子罐28度水回水阀,打开28度进水阀,检查种子罐排污阀是否关闭,检查种子罐20度水阀门是否关闭,检查夹套蒸汽阀是否关闭。打开28度水泵入口阀门,检查28度水泵出口阀门是否关闭,开启28度水泵,打开28度水泵出口阀门,使正在培养的种子罐温度控制在28±1℃,关闭种子罐28度水进水阀和回水阀。5.1.4.4种子罐降温:关闭种子罐28度水进水阀和回水阀,打开种子罐20度水回水阀;打开20度水进水阀,进行降温,温度降到29-30度,降温操作完毕。关闭种子罐 20度水回水阀;关闭 20度水进水阀。打开种子罐28度水回水阀和进水阀。 种子罐加热:关闭种子罐 28度水进水阀和回水阀,打开排污阀,依次打开夹套蒸汽一次阀、缓慢打开夹套蒸汽二次阀,对罐体进行加热。根据蒸汽压力控制每次加热时间,每次加热时间不应超过 20秒,关闭蒸汽二次阀,关闭蒸汽一次阀。温度恢复至正常范围后(时间为加热后 5~10分钟左右),关闭夹套排污阀,打开种子罐 28度水回水阀和进水阀。28度水罐加热:打开28度水罐盘管的排污阀,待盘管内无水流出后缓慢打开盘管上蒸汽阀门。待温度上升至 25-26度时关闭盘管上蒸汽阀门,关第5页共24页闭盘管的排污阀。28度水罐降温:打开28度水罐盘管循环水的回流阀, 打开循环水的进水阀。待温度降至28度左右,关闭循环水的进水阀,关闭循环水的回流阀。 培养罐通气的目的无菌空气的通入是为细菌的生长提供足够的氧气。搅拌的目的除了使氧气溶解的更充分外,可使培养液中微生物均匀地分散在发酵罐内,促进传热和传质。 通气量、压力控制种子罐正常培养状态通气 : 通空气时空气进气一次阀全开,通过控制空气进气二次阀和大排气阀、小排气阀,控制通气量大小。通气量控制在5~8m3/h,压力控制在0.05±0.01MPa。 种子罐冷冻状态、空消保压状态通气一般情况下,将大排气阀和小排气阀全部关死后,再将小排气阀开1/6~1/3丝(圈),全开空气进气一次阀,然后通过空气进气二次阀控制通气量大小使压力低于 0.2MPa。冷冻、空消保压状态的通气量要尽可能的小。 搅拌控制 搅拌电机的开启顺序 依次检查搅拌电机、励磁电机开关、控制器是否关闭,励磁电机的变频是否归零。 开启顺序,依次打开搅拌电机开关、励磁电机的开关,调整励磁电机变频旋钮至所需转速。 种子罐正常培养前 24小时转速为零,正常培养24小时后调节转速至 100r/Min,冷冻状态下搅拌维持 100r/Min。 种子罐取样种子罐正常培养 24小时后,进行取样镜检。取样时先开大取样蒸汽第6页共24页一次阀、打开取样蒸汽二次阀,使蒸汽均匀、充足地排出,对取样口进行充分消毒,消毒时间为10分钟,确认无冷凝水流出。消毒完毕后关闭取样蒸汽二次阀,打开取样阀门,待流出发酵液温度正常后取样 40~50ml,取样完毕后关闭取样阀门。打开取样蒸汽二次阀对取样口进行消毒,消毒10分钟后关闭取样蒸汽二次阀,微开蒸汽一次阀做为蒸汽保护。 种子罐冷冻当种子罐培养合格,而不能及时进行移种操作时,为了抑制菌种的繁殖和生长,避免菌种在无培养基的情况下衰老、死亡,通过降低温度使菌种处于休眠状态,停止生长、繁殖延长保存时间。关闭28度水进水阀、回水阀,打开 20度水回水阀、进水阀( 20度水泵开启操作:打开 20度水罐的出水阀,打开 20度水泵进水阀,确保 20度水泵出水阀处于关闭状态,开启 20度水泵,打开 20度水泵出水阀。20度水罐温度大于 15度时,需要进行降温处理,打开螺旋板换热器冷冻水出口阀门,微开螺旋板换热器冷冻水进口阀门,直至 20度水罐温度降至 0-15度,关闭螺旋板换热器冷冻水进口阀门,关闭螺旋板换热器冷冻水出口阀门。)对罐体进行降温,罐内冷冻温度保持≤ 15℃。 种子罐的培养标准种子罐培养合格的标准:生物量3~5,镜检无杂菌,繁殖罐实消完毕后,降温到28℃。5.2繁殖罐的操作流程繁殖罐的空消打开人孔,用自来水将繁殖罐冲洗干净,封闭人孔。打开繁殖罐排污阀,开种子罐进气阀门,将冲洗水全部压出。 检查各阀门开关情况,关闭其它所有阀门,打开夹套排污阀。首先第7页共24页打开空气进气侧蒸汽一次阀、二次阀,随后打开相应的抗生素阀放掉冷凝水后关闭小抗生素阀。接着打开空气进气二次阀以及移种管侧的蒸汽一次阀、二次阀。打开相应的排污阀放掉冷凝水后关小抗生素阀,打开移种出料一次阀;打开取样口侧蒸汽一次阀、二次阀,打开相应的排污阀,放掉冷凝水后关闭排污阀,打开取样阀。此过程称为通三路蒸汽。 当罐内蒸汽压力升至 0.05MPa后,旋开接种口外盖,插上针头。随后调整放空阀,使其有适量的蒸汽排出。罐内压力稳定在 0.15~0.25MPa之间,消毒半小时以上。 种子罐消完后取下针头,旋上接种口外盖,关闭三路蒸汽及放空阀。打开移种出料一次阀和种子罐排污阀,将罐内液体压空后关闭移种出料一次阀和种子罐排污阀。 微开放空阀,打开空气进气一次阀、二次阀对罐体进行保压操作。(种子罐长久不用或染芽孢菌时,要加入适量的甲醛闷罐。 ) 繁殖罐实消繁殖罐经空消后,根据生产需求,可以上罐实消。 加水:打开加料口,加入自来水,依据所给定的标准加入各种无机盐、尿素、酵母膏等培养基。加料完成后关闭加料口。 更换接种口橡皮塞。 打开夹套排污阀,检查其他所有阀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打开夹套蒸汽一次阀和二次阀。对罐体进行预热,待温度升至 90℃后关闭夹套蒸汽一次阀和二次阀。 打开放空阀,将繁殖罐内压力排掉,关闭放空阀。通三路蒸汽。压力上升到 0.09MPa后开始调整放空阀,使其有微量的排汽。调整三路蒸汽进汽阀,使罐内压力稳定在 0.08~0.11MPa之间,温度上升至 118℃后第8页共24页开始计时,消毒20分钟后,关闭三路蒸汽阀。开空气进气一次阀、二次阀,通气量尽可能小,调整放空阀,使罐内压力在 0.1MPa左右,关闭底部排污阀。 打开冷却循环水回水阀,打开冷却循环水进水阀,对罐体进行降温。罐温降至 28℃后,关闭冷却循环水进水阀。关冷却循环水回水阀,等待接种。 繁殖罐的接种操作 打开4个种子罐移种蒸汽一次阀,打开一次阀的小辫子,排净蒸汽冷凝水,关闭一次阀小辫子。打开 4个种子罐移种蒸汽二次阀(移种的种子罐蒸汽阀需要开大),微开4个种子罐移种排污阀,打开移种一次阀小辫子,打开4个种子罐移种二次阀,打开移种站所有阀门及小辫子(对应的种子罐和繁殖罐全开,其余微开),微开移种站的排污阀,打开3个繁殖罐移种一次阀,打开移种二次阀的小辫子。消毒20~30分钟。消毒完毕后关闭关闭4个种子罐移种排污阀,关闭移种站的排污阀。关闭繁殖罐移种二次阀小辫子,关闭移种站所有阀门的小辫子,4个种子罐移种一次阀小辫子。关闭不需移种的2个繁殖罐移种一次阀,关闭移种站的移种不使用的所有阀门,关闭不需移种的3个种子罐移种二次阀,关闭4个种子罐移种蒸汽二次阀,关闭 4个种子罐移种蒸汽一次阀。 停止种子罐搅拌电机,调节空气进气二次阀升高种子罐罐压至0.2~0.3MPa,调节空气进气二次阀降低繁殖罐罐压至 0.04MPa,打开种子罐移种出料一次阀及繁殖罐移种进料二次阀进行移种。移种完毕后关闭移种出料一次阀和移种进料二次阀,重复前一操作进行消毒,然后关闭所有与移种有关的阀门。繁殖罐的培养第9页共24页 随着微生物的增殖和发酵会发热、搅拌产热等,为使罐内温度始终保持最佳,需对罐内进行温度控制:打开繁殖罐28度水回水阀,打开28度进水阀,检查繁殖罐排污阀是否关闭,检查繁殖罐20度水阀门和循环水阀门是否关闭,检查夹套蒸汽阀是否关闭。打开28度水泵入口阀门,检查28度水泵出口阀门是否关闭,开启28度水泵,打开28度水泵出口阀门。将繁殖罐温度控制在28±1℃,关闭繁殖罐28度水进水阀和回水阀。 繁殖罐降温:关闭繁殖罐 28度水进水阀和回水阀,打开繁殖罐20度水回水阀;打开 20度水进水阀,进行降温,温度降到 29-30度,降温操作完毕。关闭繁殖罐 20度水回水阀,关闭 20度水进水阀。打开繁殖罐28度水回水阀和进水阀。 繁殖罐加热:关闭繁殖罐 28度水进水阀和回水阀,打开排污阀,依次打开夹套蒸汽一次阀、缓慢打开夹套蒸汽二次阀,对罐体进行加热。视蒸汽压力状况控制每次加热时间,每次加热时间不应超过 20秒,关闭蒸汽二次阀,关闭蒸汽一次阀。温度恢复至正常范围后(时间大约需要加热后5~10分钟左右),关闭夹套排污阀,打开繁殖罐 28度水回水阀和进水阀。 通气量、压力控制:繁殖罐正常培养状态通气 : 通空气时空气进气一次阀全开,通过控制空气进气二次阀和大排气阀、小排气阀,控制通气量大小。通气量控制在 20-50m3/h,压力控制在 0.05±0.01MPa。 繁殖罐冷冻状态、空消保压状态通气:一般情况下,将大排气阀和小排气阀全部关死后,再将小排气阀开 1/6~1/3丝(圈),全开空气进气一次阀,然后通过空气进气二次阀控制通气量大小使压力低于 0.2MPa。冷冻、空消保压状态的通气量要尽可能的小。第10页共24页 搅拌控制 搅拌电机的开启顺序 检查立磁电机的变频是否归零。 开启顺序:开始培养后依次打开搅拌电机开关、立磁电机的开关,调整立磁电机变频旋钮至所需转速。调节转速至 100r/Min,冷冻状态下搅拌维持 100r/Min。 取样繁殖罐正常培养 8小时后,进行取样镜检。取样时先开大取样蒸汽一次阀、打开取样蒸汽二次阀,使蒸汽均匀、充足地排出,对取样口进行充分消毒,消毒时间为 10分钟,确认无冷凝水流出。消毒完毕后关闭取样蒸汽二次阀,打开取样阀门,待流出发酵液温度正常后取样 40~50ml,取样完毕后关闭取样阀门。打开取样蒸汽二次阀对取样口进行消毒,消毒 10分钟后关闭取样蒸汽二次阀,微开蒸汽一次阀做为蒸汽保护。 冷冻繁殖罐培养合格,而不能及时进行移种操作,为了抑制菌种的繁殖和生长,避免菌种在无培养基的情况下衰老、死亡,通过降低温度使菌种处于休眠状态,停止生长、繁殖延长保存时间。操作步骤:关闭 28度水进水阀、回水阀,打开 20度水回水阀、进水阀(20度水泵开启操作:打开 20度水罐的出水阀,打开 20度水泵进水阀,确保20度水泵出水阀处于关闭状态,开启 20度水泵,打开20度水泵出水阀。20度水罐温度大于 15度时,需要进行降温处理,打开螺旋板换热器冷冻水出口阀门,微开螺旋板换热器冷冻水进口阀门,直至 20度水罐温度降至0-15度,关闭螺旋板换热器冷冻水进口阀门,关闭螺旋板换热器冷冻水出口阀门。)对罐体进行降温,罐内冷冻温度保持≤15℃。第11页共24页种子罐、繁殖罐、发酵罐在正常培养过程中压力控制在0.05±0.01MPa,温度控制在28±1℃,菌种在生长过程中所能利用的氧是溶解于培养基中的溶解氧,溶氧值主要通过转速来控制,而通气量在菌种培养过程中一般保持不变,种子罐为337.0m/h,繁殖罐为40m/h,发酵罐例外(初期为350m3/h,等糖降至1.0-1.3%时通气量降为150m3/h)。5.2发酵罐的操作步骤 消毒部分 发酵罐的空消 打开人孔,将发酵罐冲洗干净,封闭人孔。打开发酵罐排污阀,打开空气进气一次阀和二次阀,将冲洗水压出。关闭空气进气一二次阀,关闭发酵罐排污阀。 检查各阀门是否关闭,打开夹套排污阀,关闭其它所有阀门。 打开空气进气侧的蒸汽一次阀、二次阀,打开相应抗生素阀,放掉冷凝水,关闭小抗生素阀,打开空气进气二次阀;打开打料管侧蒸汽一次阀、二次阀,开相应排污阀放掉冷凝水后关闭排污阀,打开打料一次阀;打开取样口侧蒸汽一次阀、二次阀,打开排污阀放掉冷凝水,关闭排污阀,打开取样阀。本操作统称为通三路蒸汽。 罐内蒸汽压力升至 0.05MPa后,打开移种二次阀及其小辫子。 调整大放空阀和小放空阀,使其有适量的蒸汽排出,罐内压力稳定在0.1~0.2MPa之间,消毒半小时以上。 关闭移种二次阀及其小辫子,关闭三路蒸汽及大放空阀和小放空阀;打开空气进气二次阀及其排污阀将罐内液体压空后,及时关闭空气进气二次阀及排污阀。 微开大放空阀和小放空阀,打开空气进气一次阀、二次阀对罐第12页共24页体进行保压。 发酵罐实消3 空消完成后,在发酵罐中加入自来水 8m,然后加入各种无机盐、尿素、酵母膏等培养基,并调整 PH值在7.2~7.5之间,加完料后将人孔盖紧固。 开搅拌,搅拌转速在 30~90rpm之间。 打开夹套排污阀,关闭其它所有阀门。打开夹套蒸汽一二次阀,对罐体进行预热,待温度升至 90℃时关闭夹套蒸汽一二次阀。 打开大放空阀,将罐内压力排掉,关闭大放空阀。通三路蒸汽。压力上升到 0.07MPa后微开大放空阀和小放空阀,并使其有适量的蒸汽排出。调整三路蒸汽,在确保各路均有蒸汽流过的前提下,罐内压力稳定在0.10~0.11MPa之间。温度上升至118℃后开始计时,温度控制在118~121℃之间,消毒20分钟。关闭三路蒸汽及大放空阀和小放空阀。开空气进气一次阀、二次阀,使罐内压力升高至 0.2MPa左右。关闭空气进气二次阀。 关闭夹套排污阀。提高搅拌转速至 80~100rpm左右,打开冷却循环水回水阀,打开冷却循环水进水阀,对罐体进行降温。 当罐内压力降至 0.09MPa后,开空气进气二次阀将压力提高至0.2MPa,关闭进气二次阀。重复这一步骤直至罐温降至 60℃左右。 打开空气进气二次阀,通气量尽量小,调整大放空阀和小放空阀使罐压稳定在 0.1MPa左右。 罐温降至28℃后关闭冷却循环水进水阀,关闭冷却循环水回水阀。 繁殖罐的移种操作 繁殖罐培养合格的标准:生物量 3~5,镜检无杂菌,发酵罐实消第13页共24页完毕后,降温到 28℃。 繁殖罐移种具体操作步骤打开3个繁殖罐移种蒸汽一次阀,打开一次阀的小辫子,排净蒸汽冷凝水,关闭一次阀小辫子。打开3个繁殖罐移种蒸汽二次阀(移种的种子罐蒸汽阀需要开大),微开3个繁殖罐移种排污阀,打开移种一次阀小辫子,打开 4个繁殖罐移种二次阀,打开移种站所有阀门及小辫子(对应的繁殖罐和发酵罐全开,其余微开),微开移种站的排污阀,打开4个发酵罐移种二次阀,打开移种一次阀的小辫子。消毒20~30分钟。消毒完毕后关闭关闭3个繁殖罐移种排污阀,关闭移种站的排污阀。关闭发酵罐移种一次阀小辫子,关闭移种站所有阀门的小辫子,3个繁殖罐移种一次阀小辫子。关闭不需移种的3个发酵罐移种一次阀,关闭移种站的移种不使用的所有阀门,关闭不需移种的2个繁殖罐移种二次阀,关闭3个繁殖罐移种蒸汽二次阀,关闭3个繁殖罐移种蒸汽一次阀。 停止繁殖罐搅拌电机,调节空气进气二次阀升高繁殖罐罐压至0.2~0.3MPa,调节空气进气二次阀降低发酵罐罐压至 0.04MPa,打开繁殖罐移种出料一次阀及发酵罐移种进料二次阀进行移种。移种完毕后关闭移种出料一次阀和移种进料二次阀,重复前一操作进行消毒,然后关闭所有与移种有关的阀门。 发酵罐的培养 发酵罐的温度控制 加热:检查发酵罐循环水进水阀门和回水阀们是否关闭,打开夹套放空阀,依次打开相应的加热蒸汽一次阀、缓慢开启二次阀,对罐体进行加热。视蒸汽压力状况控制每次加热时间,每次加热时间不应超过 20秒。温度恢复至正常范围后(时间大约需要加热后 5~10分钟左右)。加热第14页共24页完成后关闭蒸汽二次阀,关闭蒸汽一次阀,关闭夹套排污阀。 降温:降温前关闭发酵罐夹套放空阀, 关闭发酵罐进水排污阀。打开发酵罐循环水的回水阀门,打开循环水的进水阀门(开度在1/3~1/2圈),进行降温,温度降到 29-30度,降温操作完毕。关闭循环水进水阀,关闭循环水回水阀。 采用上述步骤进行温度控制,将发酵罐温度控制在 28±1℃。 通气量、压力控制 发酵罐正常培养状态通气 : 通空气时空气进气一次阀全开,然后通过空气进气二次阀控制通气量大小。通气量控制在 300-350m3/h,压力控制在0.05±0.01MPa。生物量达到6个后逐渐降低通气量至3。150m/h 发酵罐冷冻状态、空消后保压状态通气 : 一般情况下,将大排气阀和小排气阀全部关闭后,再将小排气阀开 1/6~1/3丝(圈),全开空气进气一次阀,然后通过空气进气二次阀控制通气量大小,使压力低于0.15MPa。冷冻、空消保压状态的通气量要尽可能的小。 搅拌控制: 搅拌电机的开启顺序:开始培养后检查立磁电机的变频是否归零。依次打开搅拌电机开关、立磁电机的开关,调整立磁电机变频旋钮至 100r/Min。 发酵罐搅拌转速:正常培养下的发酵罐控制在 100r/min,生物量升至 5后逐渐降低至60r/min,冷冻状态下搅拌维持在 60r/min。 冷冻 冷冻条件:发酵罐培养各项参数合格,在短时间内不能输送到催化工段,为了抑第15页共24页制菌种的繁殖和生长,避免菌种的衰老、死亡和酶活的降低,通过降低温度使菌体处于休眠状态,停止生长繁殖,延长保存时间。 操作步骤:检查发酵罐夹套排污阀和发酵罐进水排污阀是否关闭, 打开20度水的回水阀,打开 20度水的进水阀,对罐体进行降温,将罐温降至低于 15℃。 发酵罐取样操作流程发酵罐消后及 2:00、8:00、14:00、20:00定时取样化验。取样时先开大取样蒸汽一次阀、打开取样蒸汽二次阀,使蒸汽均匀、充足地排出,对取样口进行充分消毒,消毒时间为 10分钟,确认无冷凝水流出。消毒完毕后关闭取样蒸汽二次阀,打开取样阀门,待流出发酵液温度正常后取样 40~50ml,取样完毕后关闭取样阀门。打开取样蒸汽二次阀对取样口进行消毒,消毒10分钟后关闭取样蒸汽二次阀,微开蒸汽一次阀做为蒸汽保护。发酵液输送操作步骤 发酵罐发酵液达到质量要求后, 可以向催化工段输送,输送前通知催化反应岗。 停止发酵罐的搅拌电机,关闭大排气阀和小排气阀,调节空气进气二次阀将发酵罐内压力提高至 0.25MPa,打开打料一次阀、二次阀向发酵液储罐打料。当压力降至 0.11MPa后,重复这一操作,直至将发酵液全部打到催化工段。 打料完毕后关闭打料一次阀, 微开打料线上排污阀,打开打料线上蒸汽一次阀、蒸汽二次阀对打料管进行冲洗,冲洗时间为 5分钟。关闭打料线上蒸汽二次阀、蒸汽一次阀,关闭打料线上的排污阀。 用纯水冲洗发酵罐,备用。5.3种子罐、发酵罐的加热放罐操作步骤 :第16页共24页当种子罐(发酵罐)染菌或培养达不到生产要求时,需要对罐内发酵液加热放罐。加热是为了杀死罐内培养的细菌,加热温度要求达到 80℃以上。避免细菌排放到外界环境后,产生噬菌体影响发酵的生产。种子罐加热放罐: 关闭空气进气二次阀,打开大排气阀和小排气阀将罐内压力降为零以后关闭大排气阀和小排气阀;确保冷却循环水回水阀关闭,打开底部排污阀,打开空气进气侧蒸汽一次阀和预热阀对罐体进行加热,加热一次阀和预热阀开度要小,控制蒸汽用量,并注意避免夹套内压力高于0.15MPa,待温度升至 80℃后关闭加热一次阀和预热阀;调节空气进气二次阀和大排气阀、小排气阀,调整罐内压力达到 0.1~0.15MPa。随后关闭空气进气二次阀和大小排气阀,打开移种出料一次阀和移种侧蒸汽排污阀将罐内液体放净;冲洗罐内残余发酵液后将罐内所有液体排净。发酵罐加热放罐:关闭空气进气二次阀,打开大小排气阀将罐内压力降为零,关闭大小排气阀;关闭冷却循环水回水阀,关闭夹套放空阀,打开底部排污阀,关闭冷却循环水进水阀;打开空气进气侧蒸汽一次阀和预热阀对罐体进行加热,加热一次阀和预热阀开度要小,控制蒸汽用量,并注意避免夹套内压力高于 0.15MPa。待温度升至 80℃后关闭加热一次阀和预热阀;通过空气进气二次阀和大小排气阀调整罐内压力在 0.1~0.15MPa之间,随后关闭空气进气二次阀和大小排气阀,打开打料一次阀和打料管侧排污阀将罐内液体放净;冲洗罐内残余发酵液后将罐内所有液体排净。5.4镜检和生物量的测定:为确定菌种生长状况,正确安排生产,种子罐在移种前须进行镜检确定培养状况。各罐染菌后应取样镜检确定染菌性质,并分析染菌原因。 取样完毕后,取离心试管两支,一支加入 10ml发酵液,另一支加入清水并在天平上配平后放入离心机,离心转速在 3500rpm,离心15~20分第17页共24页钟后读取生物量。 离心过程中准备好酒精灯、干净的载玻片、香柏油、二甲苯、结晶紫。 点燃酒精灯,对接种环进行充分消毒后蘸取适量发酵液并均匀涂布在载玻片中央,将载玻片晾干(可适当将载玻片经过酒精灯外焰,以加快晾干速度,但不允许放在火焰上烤)。 在涂有发酵液的部分滴上一滴结晶紫,染色 30秒左右(根据培养时间的长短确定染色时间),用纯水冲洗,直到无结晶紫沿载玻片流下,将载玻片晾干(可适当将载玻片经过酒精灯外焰,以加快晾干速度,但不允许放在火焰上烤)。 选取染色较好的部位滴上一滴香柏油,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整理仪器、药品,将操作台恢复正常。5.5发酵工段注意事项冷冻、空消保压状态的通气量要尽可能的小,压力低于在 0.2MPa。冷冻降温时的温度要求:不高于 15℃,不得低于4℃。 加热放罐注意事项:最终加热温度必须达到 80℃以上。加热一次阀和预热阀开度要小,控制蒸汽用量,并注意避免夹套内压力高于 0.15MPa。发酵罐取样化验时应注意取样时保持发酵液温度正常。不同类型的菌,形态上的差异很大,但也有一些很接近,观察要仔细,多选取几个视野进行观察。蒸汽温度控制:调整空气加热器蒸汽进汽旁通阀门, 根据现有空气用量及天气状况控制阀门开度。对进入总过滤器前的空气需进行加热处理,使其温度控制在 60~80℃之间,空气温度严禁超过 100℃,种子罐和发酵罐的空气进口温度要求低于 40℃。第18页共24页放水:打开空气储罐底部排污阀进行冷凝液体的排放、 开启阀门时不要开启太长,迅速开启后约 15秒左右,再迅速关闭,避免放水时间长,造成空气储罐压力降低,影响空气系统正常运行。放水完毕后及时关闭各排污阀。放水时间间隔为一小时。阴雨天气或空气湿度大时应缩短放水间隔时间30分钟左右放水一次。5.6总过滤器的消毒消毒前先把蒸汽冷凝水放干净, 关闭空气进气阀和空气出气阀, 打开总过滤器消毒蒸汽一次、二次阀,打开总过滤器放空阀和底阀。 调节蒸汽进口阀,控制消毒压力在 0.15~0.2Mpa,消毒时间在 2小时左右。 打开空气进气阀开始进行吹干,吹干压力前 10小时控制在0.1Mpa左右,吹干一星期左右。(注意刚开始吹干时,通气量和压力不能过高,防止吹着里面的棉花) 总过滤器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每小时巡检一次,每次巡检必须排净各空气储罐内的积水,避免因各罐积水导致空气潮湿引起发酵各罐的染菌。5.7发酵液培养的质量指标:酶活≥600万单位;PH值4.4~8;氨基氮≤50%;糖含量0.4;生物量6-12;镜检无杂菌。工艺事故预案事故现象事故原因解决措施注意事项培养罐内1)停电1)依次迅速关闭所有运所有总过滤器均要保空气压力2)动力车间空压机系行罐体的大小排气压。来电空气、蒸汽急速下降统故障阀;恢复正常供应后,恢或波动3)压缩空气管线改造2)视各罐压力上升情复停电前生产状态;第19页共24页事故现象事故原因解决措施注意事项4)压缩空气管线上的况,当罐内压力升高并必须检查保证在前减压阀坏或其他设备维到0.1MPa时关闭相应一级向后一级供气时修需停空气罐的空气进气二次前一级内压力高于后5)聚合车间卸料操作阀、一次阀;一级内压力,禁止在导致空气压力波动3)所有运行罐体的保压阀前压力低于阀后压完毕后,关闭所有超力的情况下开启阀门滤空气进气阀和出气(如在向发酵罐内通阀;(操作目的在于在气时必须保证空气进最短的时间内使各罐气二次阀阀前压力高达到保压要求,以上于阀后压力即罐内压三步视各罐具体情况力)。可合理调整操作顺序)4)关闭所有总过滤器出气二次阀、一次阀,关闭其上部排空阀及底部排污阀,关闭所有总过滤器进气阀;5)所有电器控制设备如调速控制器指针归零并使控制开关处于关闭状态。种子罐或1)实消时蒸汽含水量 适当关小大小排气阀,提注意观察釜内液位第20页共24页事故现象 事故原因 解决措施 注意事项发酵罐液过高 高罐内压力,提高搅拌转位过高 2)菌体代谢迅速,蛋白速,关小进气阀降低通气质含量增大 量。种子罐或液位过高后处理不及时 适当关小大小排气阀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购房合同补充条款列举
- 公司合作养殖合同样本
- 买土地建房合同标准文本
- 二零二五版大会参展须知
- 民间个人借款担保协议书
- 二零二五版简单车辆质押合同范例示例
- 郴州人才认定申报工作指南
- 借款反担保的合同
- 二零二五版房屋征收决定
- 二零二五版自愿内退协议书
- 2025年中国航天日知识竞赛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体检中心质量控制指南
- T-CECC 029.1-2024 数据分类分级指南 第1部分:医疗健康
- 严守八项规定发言稿
- 2025年湖南省低空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角的度量》课件
-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蓝皮书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中考英语一诊试卷
- 夫妻房产赠与一半协议书范本
- 弹性延迟退休协议书示范文本
- DGTJ 08-2024-2016 用户高压电气装置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