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7/167作者:一气贯长空看图学地理丨高中地理高清直观图+教材配图(珍藏)!立体锋面锋面就是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不同的两种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交界面,或者叫做过渡带。锋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锋线,也简称为锋。锋面的长度与气团的水平距离大致相当,由几百公里到几千公里,宽度比气团小得多,只有几十公里,最宽的也不过几百公里。垂直高度与气团相当,几公里到十几公里。锋面也有冷暖、移动、静止之分。山脉隆起对气流影响福建地势福建
河流地貌,侵蚀堆积浙江地势青藏高原隆起影响青藏高原隆起对我国气候的影响:1.青藏高原的巨大隆起——空间特征(3000m临界高度):
1)面积大:东西3000
km,南北1500km,占中国陆地面积1/4,南北占西风带宽度1/3
2)高度大:平均4500m,占对流层高度1/3
3)中低纬度:25°N~40°N,处在西风带与副热带高压带的过渡区,青藏高原3000m的海拔高度对气流产生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改变了东亚大气环流格局,尤其对中国产生影响。
2.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
1)对季风的分支作用
冬季:青藏高原北部对冬季风分支的分点在95E附近,冷空气堆积并分化为两支:
一支沿阿尔金山成东风吹入塔里木盆地;
另一支则沿着祁连山成西或偏西北风吹向河西走廊,顺地势南下,形成冬季风通道,加剧了冬季风向东南的势力。
夏季:夏季,西南季风抵达孟加拉湾再向北推进时,碰到青藏高原,即分为东、西两支:一沿喜马拉雅山转为东风向西吹去;一支则沿着山脉的走向流向我国西南地区,加剧藏东南水汽通道作用,使高原边缘降水增多,并进而因雨影作用使高原内部干旱加剧。
2)对西风的分支作用
青藏高原西部,冬半年西风(西风带南移所致)气流受到高原阻挡,距地面3~4km高度以下的气流被分为南、北两支。由于冬季西风带的位置主要在青藏高原的西端偏南,加之地形的影响,所以南支比北支气流强大得多,故称“南支急流”。南支在高原西南面,为西北气流;绕过高原南侧转为西南气流,高原南侧成槽,加剧西南干暖气流势力。
北支在高原西北面,为西南气流,绕过新疆北部转为西北气流,进一步加强冬季风的势力;高原北侧成脊,盛行下沉气流,进一步强化西北地区的干旱化。
南、北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汇合,气流相对静止区正好处在四川盆地上空,使其成为我国著名的微风区,四川多云雾也与此有关。
受青藏高的阻挡,西风气流的分叉、绕行,东流与汇合,形成了北半球最强大的西风带。分支气流形成于10月,次年4-5月退出,它与东亚季风的进退有一定的关系。
3)屏障作用
东侧的四川、汉中一带,为气流的相对静止区,气流扰动少,风力弱,多小涡旋,少有发展。
西侧阻挡了从西来的西风带气压系统,有的在高原西侧滞留、减弱,甚至消亡。
南侧印度地区,由于高原阻挡了冬季风的南下,所以比同纬度地区温度高而气压低,温度的较差小。
北部蒙古一带很少受到南来的暖气流的影响,有利于冷空气的堆积,形成强大的蒙古高气压,行下沉气流,加剧了蒙古高原的干旱。
3.青藏高原的的热力作用
高原季风:青藏高原面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有强大的热力差异,这对大气环流产生显的热力作用。这种由于高原同四周自由大气之间冬、夏冷热源作用差异所引起的特殊的压场变化,形成了独特的冬夏季风向变化的高原季风现象。
高原冬季的冷源作用,在高原地区海拔3000~4000m高度形成一个冷高压,这就使高原空向外流动,呈反气旋性环流。必然加强邻近地区的下沉气流,加强地面高压,加强了由海分布所引起的冬季风环流。夏季在青藏高原上出现了热低压,高原上温度是同纬度同高度最热的,对流旺盛,邻近地区的空流入高原,叠加在高原东侧的季风之上,增强了邻近地区低压的强度,加强了夏季风环流。
4.青藏高原隆起与气候区域分异
1)东部季风区形成与发展与青藏高原的隆升相对应高原隆升的3个主要阶段:距今10~9Ma隆升,亚洲季风形成;距今3.6~2.6Ma,高原加速隆升,亚洲冬、夏季风同时加强;距今.6Ma以来,高原持续隆升,亚洲季风、冬夏季风变率加大,冬季风加强。
2)西北地区有干旱化的趋向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青藏高原的动力和热力作用使下沉气流加强,特别是印度洋水汽被阻截,剧了干旱化。
3)青藏高原北侧和东北侧干旱荒漠的形成
北侧和东北侧,从新疆、甘肃、宁夏以至内蒙古,范围广大的现代温带干旱荒漠的形成,以华北地区干旱程度的增强,是高原隆起和现代季风环流形成与加强的结果。
4)青藏高原区寒旱化
青藏高原在抬升的过程中,一方面伴随降温过程,另一方面来自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汽被阻挡,边缘山地降水增加,内部则出现寒旱化。冰川地貌冰川地貌过程天坑是指发育在碳酸盐岩喀斯特地区的一种周壁峻峭、深度与口径可达数百米的喀斯特负地形,具有巨大的容积,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或者有证据证明地下河道已迁移)。2001年之前一直将其作为喀斯特漏斗的特例,2001年我国学者正式提议将这种喀斯特地貌命名为“天坑”。
-自然地理基础教材配图-星轨是长时间曝光的图片中,由恒星产生的持续移动轨道。换句话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营销产品课件
- 装修人工费变更管理合同
- 住宅装修终止合同协议
- 肿瘤科普宣传课件
- 2024深圳市中嘉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漯河市舞阳中等专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河南省驻马店财经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租赁合同
- 商品采购合同书范例
- 公共绿地养护承包合同样本
- 古代汉语-形考任务1-3-国开-参考资料
- 盐源县县属国有企业招聘工作人员真题2024
- 2025年中国航天日知识竞赛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体检中心质量控制指南
- T-CECC 029.1-2024 数据分类分级指南 第1部分:医疗健康
- 严守八项规定发言稿
- 2025年湖南省低空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角的度量》课件
-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蓝皮书
- 2025年第六届中小学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测试题库及答案
- 二级妇产医院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