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法讲稿课件_第1页
财税法讲稿课件_第2页
财税法讲稿课件_第3页
财税法讲稿课件_第4页
财税法讲稿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你们来到财税法课堂欢迎你们来到财税法课堂1任课教师:赵芳春联系电话Q:553954988财税法讲稿课件2财税法

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文明程度、社会结构以及政策可能酿成的行为方式,所有这些甚至更多,都记录在他的财政史上。那些明白怎样读懂这个历史所蕴含的信息的人们,在这里比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能清醒的预感到震撼世界的惊雷。

-----熊彼特财税法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文明程度、社会结构以及政策可能酿3预算是任何国家不可或缺的,一个国家没有预算,就如同一个国家没有领土、没有政府一样不可想象。

----前苏联的一位学者财税法讲稿课件4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现代国家不仅是法治国家、民主国家,而且是名副其实的税收国家。财税法讲稿课件5马克思指出:“捐税体现着表现在经济上的国家存在。官吏和僧侣、士兵和女舞蹈家、教师和警察、希腊式的博物馆和哥特式的尖塔、王室费用和官阶表这一切童话般的存在物于胚胎时期就已安睡在一个共同的种子——捐税之中了。”一句话,“税收是喂养政府的奶娘。”离开了税收,政府便无法有效地维持和正常地运转。财税法讲稿课件6

第一章财政法

第一节财政概述

一、财政的概念财政现象:如义务教育、国防、公费医疗……

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到财政的存在,每天都在享受到财政提供的福利。可以说,离开了财政的支持,我们的生活将面临各种困境。财政的本质

71、财政是什么?财政是一个古老的分配范畴,它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关于财政的本质含义,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论。一是“国家分配论”,二是“公共财政论”。“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所形成的分配关系。1、财政是什么?8“公共财政论”认为,财政是国家和其他公共团体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依据法律规定直接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所形成的分配关系。显然,二者存在着诸多的差别。前者强调的是财政分配的阶级性、强制性和无偿性,在财政分配活动中国家意志至上;后者突出的是财政分配的公共性、法治性和民主性,在财政分配活动中尊重社会公众的意志。“公共财政论”认为,财政是国家和其他公共团体为满足社会公共需92、为什么要有财政关于为什么要有财政,存在着不同的解释。“国家分配论”的解释。——为满足国家实现职能(维持国家机器运转)的需要“公共财政论”的解释。

——为满足公共需要和弥补市场失灵的需要。财税法讲稿课件10二、财政活动的形式与特点

(一)财政活动的形式收入和支出构成财政活动的主线,具体包括:

1、税收2、预算

3、国家信用4、财政监督财税法讲稿课件11(二)财政的特点一般认为,财政具有以下基本特点:1、目的上的公共性与非营利性2、运行过程的民主性与法治性3、运行时间的年度性与永续性财税法讲稿课件12

(三)财政的职能1、收入分配职能2、资源配置职能

3、保障稳定与促进增长职能财税法讲稿课件13

第二节财政法概述一、财政法的概念财政法是调整财政收支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调整的对象具体包括税收关系、预算关系、国家信用关系、财政监督关系和财政体制关系。二、财政法的体系关于财政法的体系,学者有各种不同的表述。教材上:财政基本法、财政平衡法、财政预算法、财政支出法、财政收入法和财政监督法

14本人观点:财政管理体制法(或称财政组织法)预算法财政收入法(包括税收法、规费法、国债法)财政支出法(包括财政转移支付法、政府采购法、财务管理法和财政投资法)财政特别法(即预算外资金管理法}财政相关法(包括会计法、统计法、审计法)财政监督法本人观点:15三、财政法的渊源它涉及到财政法的法律效力问题。

1、财政宪法2、财政法律

3、财政行政法规

4、地方性财政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5、部门财政规章和地方财政规章

6、特别行政区的财政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7、国际条约财税法讲稿课件16第三节财政法的基本原则关于财政法基本原则,学者也有不同的观点。教材上的表述是:财政民主主义、财政法定主义、财政健全主义和财政平等主义。财税法讲稿课件17但大多数学者的观点和表述如下:一、财政收支平衡原则

二、财政法定原则三、财政公平原则四、财政效率原则财税法讲稿课件18第四节财政收支划分法一、财政收支划分法的概念是处理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确定各级财政收支范围和管理权限的法律制度的总称。二、财政收支划分法的原则和基本内容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财税法讲稿课件19财政收支法的基本内容(一)设立财政级次(二)划分财政支出的职责1、全国性公共产品(跨区域以至于国内每一个人都有机会享用)有中央政府提供。(1)国防安全和全国性的维持社会秩序的服务(2)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以弥补市场缺陷。(3)实现收入的公平合理的分配(4)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增长财政收支法的基本内容202、区域性公共产品受益范围被限定在本区域以内,容易产生外溢性,由地方提供效益最高。(1)维持本地区范围内的社会秩序(2)实现区域内资源的有效配置(3)通过二级调控,达到地方政治经济的协调有序发展(三)划分财政收入权几种模式:分割税额;分割税率;分割税种;分割税权;混合型|财税法讲稿课件21(四)规范政府间财政联系

公共产品的划分是相对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联系是经常的。转移支付:指上下级预算主体之间按照法定的标准基于公平和区域平衡的目的而进行的资金的相互转移。三、我国现行的财政收支划分法(一)内容1、划分级次:五级财税法讲稿课件222、中央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支出中央支出:包括中央本级支出和地方返还和补助支出地方支出:地方行政管理费、公检法支出、基本建设投资,地方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费以及价格补贴支出3、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的划分中央预算收入:中央税及其他地方预算收入:地方税及其他中央地方共享收入:中央地方共享税及其他2、中央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支出23

4、转移支付

四、我国财政收支划分法的不足1、收支划分法的覆盖面很狭窄2、各级政府财权与事权划分不明3、税收收入权分配不合理4、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没建立财税法讲稿课件24预算是任何国家不可或缺的,一个国家没有预算,就如同一个国家没有领土、没有政府一样不可想象。

——前苏联的一位学者概一国之法治,莫重于规范国家权力之运作;限权之关键,首先是对国家财权的掌控;而控财之要义,则在于支配‘国家钱包’的预算。

——我国台湾一位学者预算是任何国家不可或缺的,一个国家没有预算,就如同一个国家没25第二章预算法

第一节预算法概述一、预算概述(一)预算的概念预算(budget)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对未来一定时期内财政收支的基本预计方案。(二)预算产生的原因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是预算产生的根本原因。2、财政管理的复杂化是预算产生的另一原因。3、财政分配的货币化是预算产生的必要条件。财税法讲稿课件26(三)预算的类别1、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2、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3、零级预算和增量预算4、项目预算和绩效预算财税法讲稿课件27

二、预算法概念(一)预算法的概念广义上,预算法是调整预算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上,预算法是指一个国家制定的预算法典。预算关系具体包括:预算管理体制关系、预算实体关系和程序关系(二)预算法的地位(三)预算法的种类基本预算法年度预算法特别预算法

28(四)预算法确立的基本原则1、公开性原则2、统一性原则3、真实性原则4、严密性原则5、年度性原则财税法讲稿课件29第二节预算法的实体规定一、预算管理体制二、预算收支范围三、预算管理职权的划分各级权力机关的预算管理职权各级政府的预算管理职权各级财政部门预算管理职权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管理职权第二节预算法的实体规定30第三节预算法的程序规定一、预算的编制1、编制的方式复式预算:是把预算年度内的全部开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的不同,分别编成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预算,一为公共性预算,二为资本性预算.现在是公共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国有资产经营预算。零基预算:是指财政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社会经济的发展计划为依据,不考虑以前的财政收支状况.绩效预算:就是政府首先制定有关的事业计划和工程计划,再依据政府职能和施政计划制定计划的实施方案,并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实施方案所需要的支出费用来编制预算.第三节预算法的程序规定312、预算编制的原则平衡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年度性原则3、编制的部门:各级财政部门4、编制的时间:每年的11月开始—第2年的2月财税法讲稿课件32二、预算的审批1、审批的机关:各级人大审批本级预算,不审批下级政府预算。

2、审批的程序:预算的审批程序:提请初步审查→向本级人大报告→人大代表审查→本级人大批准→批复→备案(本级向上级政府备案,上级政府汇总后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撤销(如认为有同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或有其他不适当的,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撤销)财税法讲稿课件333、预算审批的批复:财政部门批复部门预算:30天各部门批复所属单位预算:15天三、预算的执行和调整预算的调整是指经各级人大批准的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者减少收入,使原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预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者是使原批准的预算中债务数额增加的部分变更。调整方案须由权力机关或权力机关的常设机构批准。财税法讲稿课件34四、决算

1、决算的原则合法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2、编制决算的意义财税法讲稿课件35第三节预算监督与法律责任一、预算监督预算监督是指对各级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以及决算等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实施的监督。按照时间先后划分,可分为事前监督、日常监督和事后监督。按照监督主体划分,可分为人大监督、政府监督和审计监督。财税法讲稿课件36二、预算法律责任法律责任不仅具有惩罚、救济和预防功能,而且也法律强制力的体现。一部法律如果没有严格的责任制度,它就不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遵从。正如西方一位学者所指出的:“哪里没有强制力,哪里就没有法律。”《预算法》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财税法讲稿课件37第七十三条各级政府未经依法批准擅自变更预算,使经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预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者使经批准的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行政责任。第七十四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动用国库库款或者擅自以其他方式支配已入国库的库款的,由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退还或者追回国库库款,并由上级机关给予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第七十五条隐瞒预算收入或者将不应当在预算内支出的款项转为预算内支出的,由上一级政府或者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责令纠正,并由上级机关给予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财税法讲稿课件38预算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相关内容六十五、删去第七十三条。六十六、将第七十四条改为第八十七条,修改为:“各级政府对本级财政部门、收入征收部门和单位、国库和其他部门、单位的下列行为,责令改正;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一)未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编制、报送政府预算、预算调整方案、决算和部门预算、决算以及批复预算、决算的;“(二)未将所有政府收入和支出列入预算并接受审查监督的;“(三)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擅自调整预算级次或者变更预算收支类别的;“(四)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擅自进行预算调整或者变更的;“(五)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擅自动用预算预备费、预算周转金、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六)违反本法规定,擅自设立政府性基金项目的;“(七)违反本法规定,举借债务或者为他人债务担保的;“(八)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擅自减征、免征或者缓征应征预算收入,擅自改变预算收入上缴方式、预算收入级次或者预算收入科目,以及截留、占用或者挪用上级预算收入的;“(九)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擅自改变预算支出用途的;“(十)未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预算收入收纳、划分、留解、退付及预算支出拨付,或者擅自冻结、动用国库库款或者以其他方式支配已入国库库款的;“(十一)未依照法律、法规或者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开设、使用、撤销财政资金账户的;“(十二)未依法向社会公开预算、预算调整、决算的。“地方各级政府有前款规定违法行为的,由上级政府责令改正,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预算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相关内容六十五39六十七、删去第七十五条。六十八、增加一条,作为第八十八条:“县级以上各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下列行为,责令改正,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决定减免税收或者其他预算收入的;“(二)未将政府收入和支出全部列入预算的;“(三)延解、占压应当上解的财政收入的;“(四)截留、挤占不属于本级政府的预算资金的;“(五)擅自改变上级政府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用途的;“(六)违反本法规定举借债务的。”六十七、删去第七十五条。40六十九、增加一条,作为第八十九条:“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对本级和下级政府各部门、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下列行为,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骗取、使用的资金,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并建议有权机关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一)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预算资金的;“(二)截留、占用、挪用预算资金的;“(三)擅自减征、免征或者缓征预算收入以及未及时上解预算收入的;“(四)未依照规定程序及时支付预算资金的;“(五)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分配、使用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七十、增加一条,作为第九十条:“本法第八十七条、第八十八条、第八十九条所列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对其处理、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十九、增加一条,作为第八十九条:“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对本41课外关注:我国预算法的改革英国著名宪法学家戴雪指出:“对权利的保护和救济,比宣示人的权利更为重要和实在;只有具备有效的救济方法,法律之下的权利才能得到尊重,名义上的权利也才能转化为实在的权利。”财税法讲稿课件42第三章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第一节概述一、政府采购的概念与特点(一)政府采购的概念政府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利用国家的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款,在财政部门的监督下,按法定的方式和程序,以购买者的身份从市场上购买商品、工程及服务的一种特殊的市场经济行为。第三章政府采购法律制度43(二)政府采购的特点1、采购资金的公共性政府采购资金来源于公共财政的拨款,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并受到严格的预算约束。2、采购主体的限定性政府采购的主体是依靠财政资金运转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公用企业等。3、采购目标的多样性政府采购目标具有多样性,如经济性、效益性、政策性、政治性等。就政策性目标而言,具体是保护民族经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平衡、环境保护、宏观调控、扶贫等。(二)政府采购的特点444、采购方式、程序的法定性5、政府采购过程的公开性、透明性政府采购被喻为“阳光下的交易”、“玻璃鱼缸”二、政府采购法的概念及功能(一)政府采购法的概念政府采购制度在西方国家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如今,它已经成为双边、多边和地区贸易谈判的重要内容。政府采购制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财政管理制度,它不仅可以降低采购成本,节约财政资金,提供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实现了财政资金的管理由价值形态向实物形态的延伸,有助于强化预算约束。同时,政府采购被誉为“阳光下的交易”,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可以防止“暗箱操作”,减少腐败现象。4、采购方式、程序的法定性45为了强化财政管理,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就开始了政府采购试点。为规范政府采购行为,2002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自2003年1月1日起实施。(二)政府采购法的适用范围1、地域范围不适用《政府采购法》的例外情形:使用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进行的采购,如有约定则按约定因不可抗力需要的紧急采购和涉及国家安全与秘密的采购港澳特别行政区的政府采购军事采购为了强化财政管理,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就开始了政府采462、采购人范围3、采购资金范围全部或部分用财政性资金的采购,受该法约束。4、采购项目范围纳入集中采购目录以内或者限额标准以上的项目受《政府采购法》约束。(三)政府采购制度的功能1、预算管理功能2、宏观调控功能财税法讲稿课件47调节社会供求总量,促进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一般来说,通过统一的政府采购,可以贯彻政府在总量控制方面的意图。政府可以根据宏观经济冷热程度及其发展态势,在可利用的弹性区间内适时、适量地安排或减少政府采购支出,并产生政府支出的乘数效应,从而达到调节总量的目的。调节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政府作为市场上最大的单一购买者,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产品和不同的供应商来体现对不同产业的政策倾向。比如,对于国家需要鼓励或扶持的新兴产业、幼稚产业、民族工业、中小企业、环保产业或高科技产品,可以考虑在政府采购招标方案中多包含其产品,也可以通过实行定点采购来支持,这样,对这些行业或产品,不仅可以形成财政资金注入,而且可以在社会上产生示范效应,从而鼓励社会资金的投入,最终使它们成长壮大。调节社会供求总量,促进社会总供求的平衡。48调节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政府采购制度可以设立专门条款,扶持不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应优先发展的地区。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也可以通过供应商的选择、采购对象的选择,或者在采购合同中附加条款,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给予扶持和照顾,以加速其经济发展。鼓励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采购制度通过设置一些专门条款、采购指令、标准等形式,规定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保护环境的条件,对科技创新项目、环保产业、绿色产品、再次利用资源的产品等予以特别的鼓励与扶持。财税法讲稿课件493、抑制腐败功能公开透明,有利于防止“暗箱操作”、减少权钱交易的可能性三、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原则(一)公开原则(二)公平原则(三)效率原则(四)诚实信用原则财税法讲稿课件50第二节政府采购的当事人

一、采购人采购人是指依法进行政府采购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一)采购人的权利

1、有权按照采购需要与集中采购机构签署委托协议;

2、有权自己选择采购代理机构;

3、权要求采购代理机构遵守采购代理协议;

4、有权审查供应商的资格;

5、有权依法确定中标供应商;

6、有权签订采购合同,并且参与供应商提供的货物、服务和工程履约的验收工作;

7、有权对特殊项目实施部门集中采购。第二节政府采购的当事人51(二)采购人的义务1、必须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的各项规定,不得以部门利益或意志为由拒绝执行有关政府采购的规定,也不得将应当以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货物或者服务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公开招标采购。2、必须接受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管理。3、必须尊重供应商的合法权益并满足其正当合理的要求,及时回复供应商就政府采购事项提出的质疑,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也不得以任何手段排斥供应商参与竞争。4、在招标采购活动中,必须遵守采购代理机构的工作秩序,不得干预采购代理机构的工作,不得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不得与采购代理机构相互串通,以不正当手段影响政府采购的公正性。也不得接受供应商的贿赂或与其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其他当事人的利益。同时,采购人还有义务监督采购代理机构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机构反映。5、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与中标供应商签订政府采购合同。6、必须按规定向社会公布采购信息和招标结果,妥善保存采购活动中的有关文件。

财税法讲稿课件52二、供应商供应商是指向采购人提供货物、工程或者服务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一)供应商的资格(22条的规定)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须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4、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5、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3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行为。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除上述条件以外,采购人还可以根据采购项目的特殊要求,规定供应商的特殊条件,但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

另外,根据《政府采购法》第23条的规定,采购人可以要求参加政府采购的供应商提供有关资质证明文件和业绩情况,并根据本法规定的供应商条件和采购项目对供应商的特殊要求,对供应商的资格进行审查。财税法讲稿课件53(二)供应商的权利1、平等地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权利;2、平等地获取政府采购信息的权利;3、在政府采购活动开始前对政府采购活动和有关采购文件提出询问和质疑的权利;4、要求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保守其商业秘密的权利;5、依法对政府采购活动进行监督的权利;6其他权利。如可以拒绝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的各种滥收费行为和不正当利益要求。(二)供应商的权利54(三)供应商的义务1、必须遵守政府采购的各项法律、法规及政府采购各项制度的规定;2按规定接受政府采购供应商资格审查,并在资格审查中客观真实地反映相关情况;3、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满足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的正当要求,并提供合格的采购对象;4、供应商必须遵守的其他要求。财税法讲稿课件55三、政府采购代理机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是指具备一定条件,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而依法拥有政府采购代理资格的机构。(一)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的种类分为集中采购机构和社会招标代理机构两种。根据《政府采购法》第16条的规定,集中采购机构是根据采购人的委托办理采购事宜的非营利性事业法人,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根据本级政府采购项目组织集中采购需要设立集中采购机构。目前,大多数地方的这种集中采购机构都被命名为“政府采购中心”或“行政服务中心”。三、政府采购代理机构56根据《政府采购法》第18条的规定,采购人采购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必须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采购未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可以自行采购,也可以委托集中采购机构在委托的范围内代理采购。纳入集中采购目录属于通用的政府采购项目的,应当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属于本部门、本系统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应当实行部门集中采购;属于本单位有特殊要求的项目,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自行采购;集中采购目录以外、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政府采购项目,实行分散采购,采购人可以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自行组织采购,也可以委托集中采购机构或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代理采购。

根据我国《政府采购法》第60条的规定,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设置集中采购机构,不得参与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活动;采购代理机构与行政机关不得存在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财税法讲稿课件57(二)政府采购机构的条件

1、依法设立,具有法人资格;

2、必须具备一定数量的熟悉政府采购理论、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政策和实践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

3、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组织机构和监督管理制度;

4、具有现代科学手段完成政府采购代理工作的能力与条件,包括先进的电子信息处理能力、市场调查能力等;

5、国家有关部门及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二)政府采购机构的条件58根据《政府采购法》第17条和第25条的规定,集中采购机构进行政府采购活动,应当符合采购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格、采购效率更高、采购质量优良和服务良好的要求;不得与采购人或供应商相互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得以任何手段排斥其他供应商参与竞争,不得以向采购人行贿或者采取其他不正当手段谋取非法利益。财税法讲稿课件59(三)目前我国政府集中采购机构还存在的问题1、管理体制不健全,政府采购的公平性、竞争性、透明性难以得到保证。许多地方的政府采购中心都挂靠在财政监督管理部门,并实行强行代理,“长官意志”、“操纵市场”等不可避免。2、内部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采购活动和执行程序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制约,“暗箱操作”、营私舞弊时有发生,结果是“阳光采购无阳光”,政府采购制度的优越性大打折扣。3、集中采购机构中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机能和政策法律水平良莠不齐,政府采购制度的效率和宏观调控功能大打折扣。4、大部分集中采购机构属于综合性机构,而货物、工程和服务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因此,采购物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三)目前我国政府集中采购机构还存在的问题60第三节政府采购的方式及程序基于政府采购竞争性、公开性等的要求,政府采购的方式实现法定主义,不允许当事人自由选择。一般而言,公开招标为主要原则,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及定点采购(也称单一来源采购)为例外。一、公开招标采购方式(一)公开招标方式的特点第三节政府采购的方式及程序61所谓公开招标,是指采购人按照法定程序,向全社会发布招标公告,邀请所有潜在的不确定的供应商参加招标,由采购人通过事先确定的需求标准从所有投标人中择优选出中标供应商并与之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的一种采购方式。特点——公开招标方式具有透明度大、选择范围广、竞争充分、程序规范等特点优点——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政府采购的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缺点——程序复杂、时间长、采购成本高所谓公开招标,是指采购人按照法定程序,向全社会发布招标公告,62(二)公开招标方式的适用根据《政府采购法》的规定,政府采购项目以招标数额为标准,分为招标数额以上的采购项目和招标数额以下的采购项目。凡在招标数额标准以上的采购项目,一律要求采用公开招标采购方式。采购人因特殊情况需要采取公开招标以外的其他采购方式的,必须在采购活动开始之前,获得设区、自治州一级人民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在招标数额标准以下的采购项目,采购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邀请招标采购方式、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询价采购方式以及单一来源采购方式,但依法应当优先采用公开招标采购方式。(二)公开招标方式的适用63(三)公开招标采购方式的程序目前,政府采购中只有工程采购适用《招标投标法》,货物与服务采购类推适用

1、招标;采购人必须在规定的媒体上分布采购信息财政部规定的媒体是:《中国政府采购网》、《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时间: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载至之日止,不得少于20日。

2、投标;投标人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在提交投标文件载止时间前,投标人可以补充、修改或撤回已提交的投标文件,并书面通知招标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组成联合体,以一个供应商的身份参加投标,但必须提交联合协议(三)公开招标采购方式的程序64为什么《政府采购法》第24条要规定联合投标条款?(1)政府采购项目量多、规模大,一个供应商难以独立完成。(2)分散市场压力,让更多的供应商获得政府采购的事业机会。(3)政府采购项目常常为复合性项目,即同时包括工程、货物、服务,比如地铁、机场等。(4)照顾中小企业。财税法讲稿课件653、开标;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开标可以请求公证人员进行现场开标4、评标;评标委员会成员的组成:招标人的代表、有关专家,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2/3。评标方法:最低报价法、综合评分法和评议法。

5、定标(也称决标);中标、成交通知书的效力

3、开标;666、废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予废标符合专业条件或者对招标文件做实质性响应的供应商不足3家的;出现影响采购公正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投标人的报价均超过了采购预算,采购人不能支付的;因重大变故,致采购任务取消的。除上述第4种情况外,应当重新组织招标

7、签订合同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签订政府采购合同6、废标;67二、邀请招标方式(一)邀请招标方式的特点邀请招标是公开招标的一种衍生形式,是指采购人因采购需求的专业性较强,有意识地向具备一定资信和业绩的特定供应商发出招标邀请书,由被邀请的供应商参与投标竞争,从中选择中标者的招标方式。一般来说,各国都要求采购人从符合资格条件的供应商中,采取随机方式选择3家以上供应商并向其发出招标邀请。邀请招标方式的特点是,邀请范围有限,竞争范围有限,无需发布公告。二、邀请招标方式68(二)邀请招标方式适用的条件根据《政府采购法》第29条的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货物或者服务,可以依法采用邀请招标方式采购:1、具有特殊性,只能从有限范围的供应商处采购的。2、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政府采购项目总价值的比例过大的。(三)选择邀请对象的方法一般是按照事先规定的程序从通过资格审查的供应商中随机选出不少于3家的供应商作为邀请对象,不得人为指定。(二)邀请招标方式适用的条件69三、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一)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的特点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是指采购人通过与3家以上的供应商就有关采购事项(如价格、技术规格、设计方案、服务要求等)进行谈判,然后就谈判确定的事项要求供应商限时报价,最后按照预先规定的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原则,从参加谈判的供应商中确定最优中标人的一种采购方式。有的国家和地区将这种采购方式称为“两阶段招标”,即第一阶段通过招标征集方案,第二阶段按照确定的方案通过招标确定承办的供应商。(二)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适用的条件1、招标后没有供应商投标或者没有合格标的或者重新招标未能成立的。2、技术复杂或者性质特殊,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3、采用招标所需时间不能满足用户紧急需要的。4、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三、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70(三)竞争性谈判采购的程序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的,应当遵循以下程序:1、成立谈判小组谈判小组由采购人代表和有关专家共3人以上的单数组成,其中专家的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2/3。2、制定谈判文件谈判文件应当明确谈判程序、谈判内容、合同草案的条款以及评定成交的标准等事项。3、确定邀请参加谈判的供应商名单谈判小组从符合相应资格的供应商名单中确定不少于3家的供应商参加谈判,并向其提交谈判文件。(三)竞争性谈判采购的程序714、谈判谈判小组所有成员集中与单一供应商分别进行谈判。在谈判中,谈判的任何一方不得透露与谈判有关的其他供应商的技术资料、价格和其他信息。谈判文件有实质性变动的,谈判小组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参加谈判的供应商。5、确定成交供应商谈判结束后,谈判小组应当要求参加谈判的供应商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最后报价,采购人从谈判小组提出的成交候选人中根据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成交供应商,并将结果通知所有参加谈判的未成交的供应商。4、谈判72四、单一来源采购方式(一)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特点单一来源采购方式,也称定点采购,是指采购人向唯一供应商进行采购的一种方式。这种采购方式虽然具有可以节省时间、减少采购费用等优点,但因其缺乏有效的竞争,政府采购的绩效低下,而且易导致腐败行为,所以在应用时有严格的条件限制,提通常只能在非常特殊的条件下才可以使用。四、单一来源采购方式73(二)单一来源采购方式适用的条件根据我国《政府采购法》第31条的规定,只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货物或者服务,才可以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1、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的。也就是说只有唯一的供应商才能提供的,如专利产品、新型产品、定制产品、垄断性行业独家提供的服务等。2、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3、必须保证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性或者服务配套的要求,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且添购资金不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10%的。(二)单一来源采购方式适用的条件74五、询价采购方式(一)询价采购方式的特点询价采购方式,是指采购人向3家以上供应商发出询价单让其报价,然后对各供应商的一次性报价进行比较,最后按照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原则,从中选择出最优的供应商的一种采购方式。这种采购方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货比三家,一般适用于只需要考虑价格因素,即纯粹比价的采购项目。(二)询价采购方式的适用条件根据《政府采购法》第32条的规定,采购人采购的货物规格、标准统一、现货货源充足且价格变化幅度小的政府采购项目,可以依法采用询价方式采购。五、询价采购方式75(三)询价方式采购的程序

1、成立询价小组。询价小组由采购人代表和有关专家共3人以上的单数组成,其中专家的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2/3。询价小组应当对采购项目的价格构成和评定成交的标准等事项作出规定。

2、确定被询价的供应商名单。询价小组根据采购需求,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名单中确定不少于3家的供应商,并向其发出询价通知书让其报价。3、询价。询价小组要求被询价的供应商一次报出不得更改的价格。4、确定成交供应商。采购人根据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成交供应商,并将结果通知所有被询价的未成交的供应商。(三)询价方式采购的程序76第四节政府采购合同一、政府采购合同的性质目前学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主张:1、行政合同说2、民事合同说3、混合契约说我国立法倾向于上述第二种主张《政府采购法》第43条规定:“政府采购合同适用合同法。采购人和供应商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应当按照平等、自愿原则以合同方式约定。”第四节政府采购合同77但是,政府采购合同毕竟不同与一般的民事合同,它是一种特殊的民事合同。它有自己的特殊救济手段——询问、质疑、投诉等方式。二、政府采购合同的形式及条款(一)形式书面形式(二)条款标的及质量、数量,价款,履行期限、地点、方式,交货通知,违约责任,包装、验货、保险等特殊条款。三、政府采购合同的备案第47条规定:“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合同自签订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采购人应当将合同副本报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但是,政府采购合同毕竟不同与一般的民事合同,它是一种特殊的民78四、政府采购合同的转包、分包和再分包法律的基本规定:经采购人同意可以分包,但不得转包和再分包。接受分包的人应该具备相应的资格条件,并不得再次分包。中标人应就分包项目向招标人负责,分包人应就所分包的项目承担连带责任。何为转包、分包和再分包?五、政府采购合同的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六、政府采购合同中的合同责任缔约过失责任——《政府采购法》第46条第2款、第50条第2款作出了具体规定。违约责任——《政府采购法》没有规定,可以参照合同法的规定。七、政府采购合同的担保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四、政府采购合同的转包、分包和再分包79问题:

高达10%以上的高额保证金,使供应商不堪重负,而且将大量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拦在门外。采购人自己却不提供相应的担保,难以体现公平。财税法讲稿课件80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制度从广义上说,政府采购信息主要包括: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和规章及司法解释,政府采购程序与规则,具体的政府采购项目之招标文件、邀约、异议与裁定、违约供应商或承包商的名单及其行为等。从狭义上说,政府采购信息主要指某一具体的政府采购项目所涉及的除商业秘密以外的信息。大多数国家强调的是采购人分布采购信息。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制度81及时发布政府采购信息是采购人的法定义务。及时以恰当的方式发布政府采购信息,不仅是政府采购之“公开透明原则”的内在要求,也是强化政府采购监督的客观需要。因此,各国的政府采购法都有专门条款加以规定。

《政府采购法》第11条规定:“政府采购的信息应当在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媒体是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但涉及商业秘密的除外”。第35条还规定:“货物和服务项目实行招标方式采购的,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不得少于20日”;《招标投标法》规定,工程招标……。由于政府采购还关系到供应商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因而政府采购信息公开也是供应商和社会公众行使知情权的要求。财税法讲稿课件82第五节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在政府采购试点之初,许多人都天真地以为拥有“阳光下的交易”之美誉的政府采购是“灵丹妙药”,可以“包医百病”,对损公肥私、贪污腐败等不良现象能够“药到病除”。但事实表明,政府采购自身并不能创造“廉政神话”,其优越性完全取决于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采购操作程序的规范程度、政府采购信息的公开程度、政府采购监督管理体系的严密程度和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由此可见,建立健全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制度,构建具有分工明确而又相互制约机制的监督体系至关重要。为此,我国《政府采购法》用了专门的一章来规定政府采购监督制度。根据《政府采购法》的规定,我国政府采购的监督体系如下:第五节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83一、财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我国《政府采购法》第13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是负责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的部门,依法履行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责。各级财政部门主要是根据政府采购政策与法律、财政预算计划、采购反馈信息等,对政府采购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侧重于对采购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目前,我国县级以上政府的财政部门大多设立了专门负责政府采购监督管理职责的“政府采购办公室”。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1)受理政府采购活动中投诉人的投诉。(2)对政府采购活动及集中采购机构进行监督检查。(3)对集中采购机构的采购价格、服务质量、信誉状况、节约资金效果、有无违法行为等事项进行考核,并定期如实公布考核结果。一、财政主管部门的监督84二、府采购主体的内部监督《政府采购法》第61条规定,“集中采购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制度。采购活动活动的决策和执行程序应当明确,并相互监督、互相制约。经办采购的人员与负责采购合同审核、验收人员的职责权限应该明确,并相互分离”。另外,行政事业单位等采购人也应该根据政府采购合同、商品反馈信息等情况对供应商的履约情况进行监督,确保采购品的质量。

三、审计部门、监察机关的外部监督《政府采购法》第13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法履行与政府采购活动有关的监督管理职责。该法第68条和第68条进一步规定,审计机关应当对政府采购活动进行审计监督,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和政府采购当事人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国家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实施监察。二、府采购主体的内部监督85四、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政府采购法》不仅明确规定了政府采购信息必须在媒体上向社会公开,以接受社会舆论监督,而且第70条还特别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政府采购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权控告和检举,有关部门、机关应当依照各自职责及时处理。”从上述法律规定和政府采购的实践来看,我国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财税法讲稿课件861、政府采购监督体系不健全。一般来说,强有力的政府采购监督体系应该包含权力机关的监督、政府采购监督管理专门机构的监督、政府采购主体的内部监督、审计部门等相关政府部门的外部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等层次。2、财政主管部门设立的“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身份不明,职责不清,监督乏力。在许多地方,政府采购办公室兼有“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双重身份。3、审计机关、监察机关等监督主体的监督职责不明确。4、各监督主体负责行使监督管理职责的人员专业知识有限,难以发现问题。5、国库制度、预算制度等配套改革未完全到位。1、政府采购监督体系不健全。一般来说,强有力的政府采购监督体87

第三章税法基本理论第一节税收概述一、税收概念在西方国家,有一句谚语流传已久:在人的一生中,只有死亡和纳税是不可避免的。在现代,大多数国家被称为“租税国家”;国民被称为纳税人……这一切都表明:税收与市民生活、政治生活密切相关。那么什么是税收呢?比较规范的表述税收是指国家为发挥其职能,为国民提供完备的公共产品,按照法律预先规定好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分配关系。第三章税法基本理论88二、税收的特点从税收的概念中及税收实务中,我们可以归纳出税收不同于其它经济活动和财政收入形式的三大特点:(一)税收强制性(二)税收的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表现在:一是征税对具体纳税人不存在直接偿还问题,二是体现国家税收收入为用而征,不能直接偿还。

二、税收的特点89(三)固定性

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征税标准。征税对象和征税标准确定以后,征纳双方都要共同遵守,不能随意变动。税收的固定性对纳税人来说,确定的税负,可以使纳税人据以预测生产经营成果,便于做出安排,比较容易接受;对国家而言,可以保证取得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对社会经济而言,可以发挥有力的调节作用。税收的“三性”使我们在区别一种财政收入是“税”还是“非税”,不在于它叫什么名称,而主要看它是否同时具有这三个形式特征。税收的特征对我们学习税法奠定基础。财税法讲稿课件90三、税收的职能所谓职能是不受外界客观条件的影响,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属性。那么就是说,无论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在社会主义社会,无论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阶段,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税收的职能都不外乎以下三点:1、税收的财政职能2、税收的调控职能3、税收的监督智能小结:税收的三性及税收的三大职能是学习税法的敲门砖,也是了解税法经济法属性的钥匙。三、税收的职能91第二节税法概念及税法基本原则一、税法的概念税法是调整税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即调整国家在筹集财政收入方面形成的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这个概念现在受到了挑战,国外有些学者认为,税法不仅包括税收收入的规范也应包括税收支出的规范,这牵涉到税法和预算法的关系,我们在讲预算法已具体分析了。财税法讲稿课件92二、税法的调整对象1、税收实体关系: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发生的经济分配关系2、税收程序关系;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在征纳过程中的征纳程序关系。3、税收行政管理权限关系:税收管理权限划分关系二、税法的调整对象93三、税收法律关系的性质及两种学说的介绍及评析税收法律关系,简而言之,是如何看待征税机关和纳税人之间的关系性质的问题,它历来是税法学中最大的焦点问题。这个问题也是研究税法学理论不可回避的问题。讨论的背景:1、在税法实践中,主流话语受到挑战。一直以来,我国的征税机关在征纳关系中处优势地位,而随着纳税人权利意识的勃兴,征纳双方的关系非常紧张。协调两者的关系已成为了税法实践中的重要课题。2、在税法立法上,如何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和纳税人积极性间寻求一个较完备的学说架构是我国税收立法的当务之急。3、国外学说的影响。国外学界一直在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应在探讨的基础上予以借鉴。三、税收法律关系的性质及两种学说的介绍及评析94(一)两大学说介绍德国的税法是整个大陆法系最发达的,它对日本、我国台湾地区的税法都有深远的影响,围绕税收法律关系性质的问题,在德国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即租税权力关系说和租税债务关系说。财税法讲稿课件95租税权力关系说,以奥特·马亚为代表的德国传统行政法学派认为,租税法律关系是依靠财政权力产生的关系,因此租税法律关系是以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作为优越权力主体与人民形成的关系,该法律关系具有人民服从此种优越权力的特征。租税债务关系说,以德国著名税法学家海扎尔为代表,,认为租税债务的成立与行政权无关,它依税法规定租税要件具备时自行成立,因此征税机关的行为只不过是一种对依租税要件成立的租税债务加以具体性确认的行为。财税法讲稿课件96(二)两种观点的比较(1)权力关系说认为租税法律关系为权力关系,而债务关系说认为租税法律关系是一种公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2)权力关系说强调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在法律关系的地位上相对人民有优越性;而债务关系说则强调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在法律关系上与人民是对等关系。财税法讲稿课件97(3)债务关系说明确地将租税法律关系区分为租税实体法关系和租税程序法关系,并强调租税实体法关系是租税法律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与此相对,权力关系说强调行政行为在租税法律关系中的重要性。(4)权力关系说认为租税法律关系是单方性命令服从关系(认为发布命令者对相对方不负回答责任,作为服从者的相对方无权审查命令的适当性而必须服从),因此,权力关系说不重视设立对纳税者的权利救济程序,而债务关系说而认为应强调国家或地方团体与人民在租税关系上的对等性,故重视设立纳税者权利救济程序。(3)债务关系说明确地将租税法律关系区分为租税实体法关系和租98(三)两大学说评析以我国税收立法的意义1、否认税收行政权在税收过程中的绝对性,可促进税务机关依法行政,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2、培植纳税人的权利意识,实现税收征收的良性循环3、二元论比较符合我国转型时期税收立法的现状,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使国家宏观调控时有充裕的资金作后盾。4、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学说,为加入WTO以后的税法接轨奠定理论基础。财税法讲稿课件99四、税法基本原则(一)税收法定主义原则“无法律则无税”或“税收是法律的创造物”这些精辟的税法格言道出了以下内涵——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租税及其法律现象,二者相辅相成,密切相关。财税法讲稿课件1001、税收法定主义的意义(1)税收法定主义体现了民主主义理念封建国家被称为“家产国家”即以封建土地所有关系为基础的国家,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封建地租。而获取又往往与强征暴敛同谓一语。从“人治”的家产国家进入“法治”的租税国家以后,课税不再是王权的瓷意妄为,特别是在17、18世纪,启蒙思想家针对封建的“群权神授论”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和天赋人权论,主张国家主权应属于人民,而且永远属于人民。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的主权在民的民主国家中,人民的意志是国家一切行为的根源,为了确认、保障主权在民、国家的课税权,征收权必须体现人民承诺的意思,只有经人民的承诺,国家方可行使其征税权力。1、税收法定主义的意义101(2)税收法律主义是法制(法律至高无上)要求上的依法纳税。具体指税收的确定、征收必须基于税法规定,否则属于违反人民承诺意思的行为,人民无义务服从。(三)税收法定主义的内容1、税种必须由法律规定。2、每种税的征税要件必须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不得由行政机关自行确定。3、无法律明文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任意减免税。4、征纳程序也应由法律规定,执法机关不能擅自修改征纳程序。5、法律应规定税务一般争议和处罚争议解决办法,人民在不服税务机关的决定时,也能寻求法律救济。(2)税收法律主义是法制(法律至高无上)要求上的依法纳税。具102(二)税收公平原则

纳税人地位平等,因此,税收负担在国民之间的分配也必须公平。纳税能力判定的标准:受益说;负担能力说(所得、财产和消费)横向公平纵向公平(三)税收效率原则中性税收新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低税率、简税制、宽税基、严征管(四)税收社会政策原则(争议)

(二)税收公平原则103第三节税法的分类按照征税对象的不同,把税法分为一、流转税法流转税:是以商品的流转额和非商品的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有时叫商品税。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二、所得税法所得税:是以纯所得为征税对象的税种的总称,又称收益税。有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第三节税法的分类104三、财产税法财产税:是以法定的特定财产为征税对象的税种。有房产税、契税、遗产税、车船税

四、行为目的税法行为目的税:以一定的行为为征税对象或者要实现调控的特定目的。有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资源税、车辆购置税、屠宰税财税法讲稿课件105五、其他的分类(从税收的角度的划分)1、直接税和间接税:以税负是否能转嫁为标准2、从量税和从价税:以计税依据是数量还是价格为标准3、价内税和价外税:以税收和价格的关系为标准财税法讲稿课件106第四节税法要素一、税法要素概述又称课税要素,是指各种单行税种法具有的共同的基本要素的总称。基本含义:1、税法要素主要针对税收实体法,但并不排斥程序性的规定;2、税法要素是所有完善的税种法同时具备的共性的内容。二、纳税人又称纳税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税款的负担者,是法律责任的承担者

第四节税法要素107与扣缴义务人、负税人的区别三、征税对象又称征税客体,指对什么征税。是税与非税的界限,是此税与彼税区别的标志。几个与征税对象相关的概念1、计税依据:征税对象的数量化2、税目:征税对象的具体化3、税源:征税对象的经济来源与扣缴义务人、负税人的区别108四、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计税依据之间的比例。反映了征税的深度。税率可分为:1、比例税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管数额的大小,均采用同一比例征税。单一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和幅度比例税率2、累进税率:是指随征税对象数额的增多而相应逐级递增的税率。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

四、税率1093、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的税率,是指按单位征税对象直接规定固定的应纳税额。四、纳税环节五、纳税期限六、减免税七、违章处理3、定额税率110第五节个人所得税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开征该税。二、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以及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但有来源于境内所得的个人。第五节个人所得税111三、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个人取得的各项所得。我国实行分类所得税制,采取简便的列举项目征税。具体的征税对象有:(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5)稿酬所得;(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8)财产租赁所得;(9)财产转让所得;(10)偶然所得;(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它所得。三、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112四、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以某项应税项目的收入额减去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后的余额为该项的应纳税所得额。具体为:1、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和税率。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四、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1134、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5、财产转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4、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114五、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个人所得税的税率采用两种形式,即: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一)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按月适用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二)个体工商业户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按年适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三)其他各项所得适用20%的税率,稿酬收入适用14%五、个人所得税的税率115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表: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3%0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4500

10%10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9000

20%55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3500025%100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5500030%275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8000035%550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45%13505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表:116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年为计算单位)

不超过15000元的5%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10%

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20%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30%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35%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117六、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5、保险赔款;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8、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9、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10、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六、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118七、个人所得税的抵免八、个人所得税的征管1、源泉扣缴与自行申报相结合。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的个人要自行申报2、纳税地点:所得取得地,两处以上取得所得由纳税人选择,不得自行变更。七、个人所得税的抵免119第七节企业所得税一、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把企业细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划分的标准:设立依据法和管理机构居民企业: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的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负全面纳税义务。非居民企业:是指依外国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又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的企业,负有限纳税义务。第七节企业所得税120关于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的确定原则:(1)销售货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2)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3)转让财产所得,不动产按照不动产所在地确定,动产转让按照转让动产的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按照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的企业所在地确定;(5)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或者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个人的住所地确定;(6)其他所得,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关于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的确定原则:121二、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为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可以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一)收入包括:1、销售收入2、提供劳务收入3、财产转让收入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5、利息收入6、租金收入7、特许权使用费收入8、接受捐赠收入9、其他收入

二、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122(二)不征税收入1、财政拨款;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三)成本费用的扣除扣除的几个新规定1、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2、招待费扣除。既规定了比例,又规定了总额。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3、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4、企业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准予扣除。上述资金在提取后改变用途的,不得扣除;5、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二)不征税收入1236、企业捐赠支出的扣除原税收法律法规对于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捐赠是区别对待的,对于内资企业,在年度应纳税额3%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对外资企业,则是全部扣除。而新法则改为年度利润总额的12%捐赠的类型:1、公益捐赠;2、救济性捐赠;3、其他捐赠。捐赠的方式:必须通过依法成立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机构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进行。捐赠的是现金、库存物品和其他物质。财税法讲稿课件124(四)不能扣除的项目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2、企业所得税税款;3、税收滞纳金;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5、超过捐赠限额的捐赠收入;6、赞助支出;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8、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五)免税收入1、国债利息收入;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要十二个月以上的持有);3、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4、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组织的收入财税法讲稿课件125三、企业所得税税率

一般税率为25%,适用于居民企业和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20%税率适用于未设立机构的非居民企业和虽设立了机构场所的但收入与机构场所无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20%税率适用于小型微利企业。财税法讲稿课件126四、税收优惠政策1、对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实行15%的优惠,扩大对创业投资等企业的税收优惠以及企业投资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方面的优惠。(三免三减半)2、对农林牧副渔、基础设施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3、对劳服企业、福利企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的直接减免税政策采取替代性的税收优惠政策。

财税法讲稿课件127

第八节增值税法一、增值税的概念是指以商品流通和劳务服务各环节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增值额是指商品销售收入额或者营业收入额扣除非增值因素后即为增值额。活劳动创造的价值。

128

二、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1.销售或进口的货物,指有形动产,包括电力、气体和热力

2.提供加工(严格限制在委托方提供原料及主要材料)修理修配劳务

3.特殊项目

①货物期货交增值税,在实物交割环节纳税。(非货物期货(买卖合约)交营业税)

②银行销售金银业务,交增值税。

③典当业的死当销售业务和寄售业代委托人销售物品,交增值税。98年以后按4%征收。

④集邮商品的生产,以及邮政部门以外的单位个人销售,交增值税。(邮局卖,则交营业税)二、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1.销售或进口的货物,指有形动1294.特殊行为(1)视同销售

A.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

B.销售代销货物

C.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至其他机构用于销售(用于生产就不算),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