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基础知识(五)—存货相关知识学习闵祥2011年02月25日闵祥2目录
二、存货的购入及计价
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四、期末存货的计价
一、存货的定义与分类2目录二、存货的购入及计价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四3
1.定义存货——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持有存货的最终目的出售直接出售加工后出售区别于长期资产的特征为使用而持有一、存货的定义与分类31.定义持有存货的最终目的出售直接出售区别于长期4
确认:
首先,要符合存货的定义;其次,还要符合存货的确认条件:
(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一、存货的定义与分类4确认:一、存货的定义与分类5存货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周转材料等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修理用备品、备件
2.分类一、存货的定义与分类5存货原材料原料及主要材料2.分类一、存货的定义与分类61、按经济用途分类销售用存货、生产用存货、其他存货。2、按存放地点分类库存存货、在途存货、委托加工存货、委托代销存货及加工中存货。3、按来源分类外购存货、自制存货、委托外单位加工存货一、存货的定义与分类61、按经济用途分类一、存货的定义与分类7
下列各种物资中,应当作为企业存货核算的有:
A、委托加工物资B、分期收款发出商品C、低值易耗品D、在产品E、工程物资F、在途材料G、委托代销商品H、受托代销商品答案:ABCDFG一、存货的定义与分类7下列各种物资中,应当作为企业存货核算的有:答案:ABC8(1)买价;(2)运杂费;(3)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4)入库前整理挑选费;(5)税金(不含可抵扣的增值税);(6)其他费用1、外购存货的计价外购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二、存货的购入与计价存货取得计价:历史成本8(1)买价;9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本期购入原材料100公斤,价款为57000元(不含增值税),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5%,经查属于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该批原材料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380元,该批原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元A.545.3B.573.8C.604D.706答案:C(57000+380)/95二、存货的购入与计价9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本答案10购入存货的核算(按实际成本计价)
(1)发票账单与材料到达,已验收入库(单货同到)借:原材料(采购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2)已付款发票已到,但材料尚未入库(款付货未到)购买时: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材料入库时:(可以月底集中结转)借:原材料贷:在途物资二、存货的购入与计价10购入存货的核算(按实际成本计价)二、存货的购入11自制存货的实际成本包括:2、自制存货的计价(1)直接材料;(2)直接人工;(3)分配的制造费用等。二、存货的购入与计价11自制存货的实际成本包括:2、自制存货的计价(1)直接材料12
——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在产品、原材料、包装物等制造成本材料费人工费制造费用成本会计1、直接材料2、直接人工3、制造费用
即:制造过程中的各项实际支出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贷:原材料二、存货的购入与计价
借:库存商品等
贷:生产成本-直接人工生产成本-直接材料制造费用12——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在产品、原材料、包装物等制造成13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新会计准则中已取消)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13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141、个别计价法
是以每次(批)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各该次(批)发出存货成本的依据。公式如下:每次(批)存货发出成本=该次(批)存货发出数量X
该次(批)存货实际收入的单位成本此法能够最准确地反映发出存货的成本与期末存货成本。但要求按每次(批)存货分别设置明细账户,以辨认其所属批别,同时存货也要求按次(批)存放,以便按次(批)发出,因此核算和管理工作量大。
适用于体积较大、金额较高、数量较少、容易辨认的存货。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141、个别计价法是以每次(批)收入存货的实际15
此法是假定先收到的存货先发出或先耗用,并根据这种假定的存货流转次序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进行计价。先进先出法的存货成本流动与通常情况下存货的实物流动相一致。采用先进先出法,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现行成本,因而资产负债表能较真实地反映财务状况。但另一方面,与现行收入相配比的不是现行成本,而是较早期的存货成本,使得损益不能较真实地反映本期收益,尤其当物价持续上涨时,发出的存货成本偏低,导致利润虚增。由于要逐笔计算发出的存货的成本,因而核算工作量大。2、先进先出法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15此法是假定先收到的存货先发出或先耗用,并根16
加权平均法,又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根据期初存货的结存数量和成本以及本期收入存货的数量和成本,期末一次计算出存货的本月加权平均单价,以此单价求得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结存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1)计算加权平均单价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入库存货的实际成本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入库存货的数量3、加权平均法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16加权平均法,又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根据期初存17采用此法,发出的存货平时不计价,只有到月末时才一次计算,因而简便易行,日常核算工作量小。但此法将存货计价集中在期末进行,增加期末工作量,平时也无法从账上了解存货的结存金额,不利于对存货的管理。(2)计算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发出存货的数量X该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价3、加权平均法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17采用此法,发出的存货平时不计价,只有到月末18案例:某企业20XX年7月1日结存A材料100Kg,实际成本10元/Kg;7月10日和18日分别购入该材料300Kg和200Kg,实际成本分别为12元/Kg和13元/Kg,7月13日厂部领用材料180Kg,7月27日车间领用材料270Kg。要求:分别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18案例:某企业20XX年7月1日结存A材料100Kg,实际19
(1)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或制成的存货应该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20×X摘要收入发出结存月日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71结存
10010100010购入300123600
1003001012460013发出
100801012196022012264018购入200132600
2202001213524027发出
220501213
329015013195031合计500
620045052501950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19(1)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或制成20(2)加权平均法——又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全部收货数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收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和库存成本。
A材料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金额+本月入库金额)÷(月初结存数量+本月入库数量)=(1000+3600+2600)÷(100+300+200)=1220×X摘要收入发出结存月日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71结存
10010100010购入300123600
13发出
18018购入20013260027发出
27031合计500
6200450125400150121800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20(2)加权平均法——又称全月一次加权平21
三种主要方法之比较主要方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优点①符合实物流转过程;②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现行市价;③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①比较简单;②对存货成本的分摊较为折中。①能使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结存情况;②计算的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缺点①工作比较繁琐;②不太符合配比,物价上涨时,会高估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的价值;反之会低估。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不利于加强存货管理。①每次收货都计算平均单价,工作量较大;②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不适用。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21三种主要方法之比较主要方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22领用和出售原材料的核算
1、生产经营领用原材料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贷:原材料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2、基建工程、福利部门领用原材料借:在建工程/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贷: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不产生销项税额则其购买时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22领用和出售原材料的核算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2、基建工程、233、出售原材料借:银行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月末,结转成本:借:其他业务成本贷:原材料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233、出售原材料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24(一)存货数量的确定:(发出和结存存货)期初存货结存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
=本期发出存货数量+期末结存存货数量存货数量计算的基本公式:四、期末存货的计价24(一)存货数量的确定:(发出和结存存货)期初存货结存数量25四、存货的期末计价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成本: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二)期末存货的计价:25四、存货的期末计价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26某企业库存半成品成本500万元,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成本100万元,预计销售所须交纳税金、费用150万元,预计售价700万元。
该半成品可变现净值=700-100-150=450四、存货的期末计价26某企业库存半成品成本500万元,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成本127四、存货的期末计价当期末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计提跌价准备)按差额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存货跌价准备当以后可变现净值又恢复时:按恢复金额转回:借:存货跌价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注意:可变现净值恢复,冲减跌价准备的金额,应以“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冲减至零为限。27四、存货的期末计价当期末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计提跌价28谢谢28谢谢会计基础知识(五)—存货相关知识学习闵祥2011年02月25日闵祥30目录
二、存货的购入及计价
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四、期末存货的计价
一、存货的定义与分类2目录二、存货的购入及计价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四31
1.定义存货——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持有存货的最终目的出售直接出售加工后出售区别于长期资产的特征为使用而持有一、存货的定义与分类31.定义持有存货的最终目的出售直接出售区别于长期32
确认:
首先,要符合存货的定义;其次,还要符合存货的确认条件:
(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一、存货的定义与分类4确认:一、存货的定义与分类33存货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周转材料等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修理用备品、备件
2.分类一、存货的定义与分类5存货原材料原料及主要材料2.分类一、存货的定义与分类341、按经济用途分类销售用存货、生产用存货、其他存货。2、按存放地点分类库存存货、在途存货、委托加工存货、委托代销存货及加工中存货。3、按来源分类外购存货、自制存货、委托外单位加工存货一、存货的定义与分类61、按经济用途分类一、存货的定义与分类35
下列各种物资中,应当作为企业存货核算的有:
A、委托加工物资B、分期收款发出商品C、低值易耗品D、在产品E、工程物资F、在途材料G、委托代销商品H、受托代销商品答案:ABCDFG一、存货的定义与分类7下列各种物资中,应当作为企业存货核算的有:答案:ABC36(1)买价;(2)运杂费;(3)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4)入库前整理挑选费;(5)税金(不含可抵扣的增值税);(6)其他费用1、外购存货的计价外购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二、存货的购入与计价存货取得计价:历史成本8(1)买价;37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本期购入原材料100公斤,价款为57000元(不含增值税),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5%,经查属于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该批原材料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380元,该批原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元A.545.3B.573.8C.604D.706答案:C(57000+380)/95二、存货的购入与计价9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本答案38购入存货的核算(按实际成本计价)
(1)发票账单与材料到达,已验收入库(单货同到)借:原材料(采购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2)已付款发票已到,但材料尚未入库(款付货未到)购买时: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材料入库时:(可以月底集中结转)借:原材料贷:在途物资二、存货的购入与计价10购入存货的核算(按实际成本计价)二、存货的购入39自制存货的实际成本包括:2、自制存货的计价(1)直接材料;(2)直接人工;(3)分配的制造费用等。二、存货的购入与计价11自制存货的实际成本包括:2、自制存货的计价(1)直接材料40
——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在产品、原材料、包装物等制造成本材料费人工费制造费用成本会计1、直接材料2、直接人工3、制造费用
即:制造过程中的各项实际支出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贷:原材料二、存货的购入与计价
借:库存商品等
贷:生产成本-直接人工生产成本-直接材料制造费用12——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在产品、原材料、包装物等制造成41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新会计准则中已取消)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13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421、个别计价法
是以每次(批)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各该次(批)发出存货成本的依据。公式如下:每次(批)存货发出成本=该次(批)存货发出数量X
该次(批)存货实际收入的单位成本此法能够最准确地反映发出存货的成本与期末存货成本。但要求按每次(批)存货分别设置明细账户,以辨认其所属批别,同时存货也要求按次(批)存放,以便按次(批)发出,因此核算和管理工作量大。
适用于体积较大、金额较高、数量较少、容易辨认的存货。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141、个别计价法是以每次(批)收入存货的实际43
此法是假定先收到的存货先发出或先耗用,并根据这种假定的存货流转次序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进行计价。先进先出法的存货成本流动与通常情况下存货的实物流动相一致。采用先进先出法,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现行成本,因而资产负债表能较真实地反映财务状况。但另一方面,与现行收入相配比的不是现行成本,而是较早期的存货成本,使得损益不能较真实地反映本期收益,尤其当物价持续上涨时,发出的存货成本偏低,导致利润虚增。由于要逐笔计算发出的存货的成本,因而核算工作量大。2、先进先出法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15此法是假定先收到的存货先发出或先耗用,并根44
加权平均法,又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根据期初存货的结存数量和成本以及本期收入存货的数量和成本,期末一次计算出存货的本月加权平均单价,以此单价求得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结存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1)计算加权平均单价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入库存货的实际成本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入库存货的数量3、加权平均法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16加权平均法,又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根据期初存45采用此法,发出的存货平时不计价,只有到月末时才一次计算,因而简便易行,日常核算工作量小。但此法将存货计价集中在期末进行,增加期末工作量,平时也无法从账上了解存货的结存金额,不利于对存货的管理。(2)计算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发出存货的数量X该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价3、加权平均法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17采用此法,发出的存货平时不计价,只有到月末46案例:某企业20XX年7月1日结存A材料100Kg,实际成本10元/Kg;7月10日和18日分别购入该材料300Kg和200Kg,实际成本分别为12元/Kg和13元/Kg,7月13日厂部领用材料180Kg,7月27日车间领用材料270Kg。要求:分别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18案例:某企业20XX年7月1日结存A材料100Kg,实际47
(1)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或制成的存货应该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20×X摘要收入发出结存月日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71结存
10010100010购入300123600
1003001012460013发出
100801012196022012264018购入200132600
2202001213524027发出
220501213
329015013195031合计500
620045052501950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19(1)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或制成48(2)加权平均法——又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全部收货数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收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和库存成本。
A材料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金额+本月入库金额)÷(月初结存数量+本月入库数量)=(1000+3600+2600)÷(100+300+200)=1220×X摘要收入发出结存月日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71结存
10010100010购入300123600
13发出
18018购入20013260027发出
27031合计500
6200450125400150121800三、存货的发出与计价20(2)加权平均法——又称全月一次加权平49
三种主要方法之比较主要方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优点①符合实物流转过程;②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现行市价;③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①比较简单;②对存货成本的分摊较为折中。①能使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结存情况;②计算的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缺点①工作比较繁琐;②不太符合配比,物价上涨时,会高估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的价值;反之会低估。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不利于加强存货管理。①每次收货都计算平均单价,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委托持股业务尽职调查与合规性管理合同3篇
- 2025版新能源车辆制造股东入股协议书3篇
- 2025年度绿色建筑暖通工程设计施工一体化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采光节能门窗供应合同2篇
- 2025年度水利工程承包施工居间合同(二零二五年度)4篇
- 窗帘材质与节能环保的科技融合
- 二零二五年度塔吊租赁行业自律公约制定合同2篇
- 智能教育时代的家庭教育与发展新路径
- 教育科技中嵌入式的交互式学习体验优化
- 二零二五年度白灰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合同3篇
- 初中班级成绩分析课件
- 劳务合同样本下载
- 聪明格练习题(初、中级)
- 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演示
- 小批量试制总结报告
- GB/T 27030-2006合格评定第三方符合性标志的通用要求
- GB/T 13663.2-2018给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
-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同步练习
- 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病01课件
- 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监测系统现场端建设技术规范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背背默默知识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