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成考专升本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成考专升本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成考专升本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成考专升本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成考专升本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下列各组词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详实词不达意冷寞一筹莫展

B.痉孪不经之谈偏辟励精图治

C.风靡蘖根祸种攀缘始作俑者

D.倾轧气冲宵汉弘扬扑溯迷离

2.()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建设步伐的加快,大剧院、科技馆、会展中心、金融城……一座座大楼在这里(拔地而起)。

B.我们要(一鼓作气)、越战越勇,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C.在当下的中国,电子商务正好赶上了技术进步和居民消费力提升的“双重风口”,可谓前途无量,大有可为。

D.由于“微信运动”特有的社交属性,人们越来越看重自己的运动步数,逐渐走出家门,无所不至地进行锻炼。

4.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作家是()

A.马克·吐温B.欧·亨利C.契河夫D.莫泊桑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学校的通知说,让新生本月20日前去报到。

B.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C.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和法规上作了详细规定和深刻的论述。

D.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神形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6.《灯下漫笔》一文的作者是()

A.茅盾B.冰心C.鲁迅D.钱钟书7.《蜀相》中高度概括诸葛亮一生辉煌业绩的句子是()A.A.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B.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脯空好音

C.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D.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8.下面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语文老师的帮助下,我逐渐改掉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B.李铭获得冠军之后,他的朋友们欢天喜地,弹冠相庆。

C.张老师为了我们的进步,每天都披星戴月地备课到深夜。

D.他的文章独具一格,不落窠臼,读者无不为之所折服。

9.下列词语中括号里面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拙)笨(黜)免(咄)咄逼人

B.(蕴)藏(瘟)疫不(温)不火

C.(臭)氧铜(臭)乳(臭)未干

D.(渎)职案(牍)买(椟)还珠

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几项职工福利待遇规定,是全厂职工代表大会___________的,任何人无权随意改动。

②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___________,而是要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学习。

③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___________灾难。

A.审定终止驱除

B.审定终止祛除

C.审订中止祛除

D.审订中止驱除

1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它们原来在埃及住了好几千年,身体却一直是很结实的。”这句话说明“石像”若不搬运到圣彼得堡,就不会发生“瘦弱”变化。

B.科学家“对症下药”中的“症”指石像自身的腐烂,“药”指科学家采取的在石像身上涂油脂等措施。

C.文章写秦始皇的石碑,其目的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说明主体石像。

D.在“风化作用”的攻击下,石头会慢慢地“烂”掉。

12.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位蜚声影坛的外国导演近期要来中国拍摄一部有关末代皇帝的影片。

B.去年美国《福布斯》杂志把你排为国内第二首富,你觉得准确吗。

C.她被从树上救下的镜头,是当地电视台的两位记者拍下来的。

D.我此次来京,见到了诸多教师,请教了很多问题,真是获益匪浅。

13.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书不能太少,____也不能贪多,____。精读应循序渐进,扶摇直上,____,层层上升,迅速接近顶端。切忌贪多图快,囫囵吞枣,否则势必根基不稳,____。①容易沦为别人的思想奴隶②太少则行而不远③贪多则消化不良④有如登塔A.A.①③②④B.②③④①C.③①②④D.④②③①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设备十分复杂,了解其结构原理有助于在维修保养中(有的放矢),避免盲目。

B.这家刚开业的公司的业绩连续十个月保持增长,真可谓(江河日下)、一日千里。

C.一些食品加工小作坊不顾有关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仍然(我行我素)、违规生产。

D.主管部门应该(一视同仁),让民营剧团享受到国有剧团的政策补贴和优惠待遇。

15.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立功赎罪虎视眈眈入不激出

B.黯然销魂直截了当再接再砺

C.脍炙人口沽名钓誉梁上君子

D.敛声屏气风驰电掣画饼充饥

16.下列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是()

A.李清照B.欧阳修C.柳永D.苏轼

17.

1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一些缺乏社会经验的青少年中,由于受不良思想的毒害头脑中缺乏法制观念。

B.带领我们参观的是相识已久的王晓明的姐姐。

C.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

D.人类不但要改造环境,还要适应环境。

19.屠格涅夫的《门槛》是()

A.小说B.散文C.散文诗D.政论

20.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从巴丹吉林沙漠西端的戈壁向北张望,_____的戈壁一色铁青,稀疏的骆驼草棵棵憔悴,一棵和另一棵之间距离很远,像是_____的战士,伫立在广漠的戈壁当中,看日月轮转,大风奔流,饱受严寒和烈日侵袭,这仿佛是它们_____的宿命。

A.一望无边独树一帜根深蒂固

B.阔大无疆孤立无援与生俱来

C.阔大无疆独树一帜与生俱来

D.一望无边孤立无援根深蒂固

21.下列句子中,“于”字表被动的是:()A.A.西取由余于戎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移其民于河东D.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

22.

10

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2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削面

削足适履

削平叛乱

B.产量

量入为出

量体裁衣

C.泄露

藏头露尾崭露头角

D.眩晕

晕头转向月晕而风

2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新产品的试验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大家要做好充分准备,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B.中国寺庙建筑宏大精美,真可谓鬼斧神工。

C.他热情大方,豁然开朗,很让大家喜欢。

D.泥泞的道路,低矮的平房,乌黑的河沟,难闻的气味,恶劣的环境使厂商望风披靡。

2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赡养涸泽而渔反聩哗众取宠

B.简练人才倍出作祟励精图治

C.杀戮严惩不贷修葺罄竹难书

D.整饬莫衷一是阔绰积毁消骨

26.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招聘会上,大多数毕业生表示,相对于薪酬而言,他们更加

的是自己日后的发展空间;而那些有发展潜力的毕业生往往被用人单位先

。②听完外交部长给我们做的

报告,我们认识到

发展得这样快,只有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才不至于落后。A.A.看中看重时势时事B.看中看重时事时势C.看重看中时势时事D.看重看中时事时势

27.

3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8.成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举一返三颠倒事非洋洋大观

B.半璧江山举世闻名针贬时弊

C.成竹在胸赫赫有名在所不辞

D.螳目结舌和舟共济不修边幅

29.依次在横线上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近年来,全省对乱收费现象进行了专项治理,加大了查处力度,使之得到了有效__________。

②然而,当地有关部门仍固执己见,坚持这种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旧城改造”,__________在1998年拆除了遵义会议会址周围的大片历史建筑。

③北京的圆明园,自康熙四十八年起,先后__________了一百五十多年,荟萃了中外盛景,被誉为“万园之园”。

A.遏制私自修建

B.遏止擅自营造

C.遏止私自修建

D.遏制擅自营造

30.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握在乔布斯手中。

B.鸟类的大脑虽然很小,却显示出远比人类过去所想象的更复杂、更聪明、更神奇。

C.过度开发湖洲,破坏了洞庭湖的生态环境,其必然结果是人类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D.人,来到了海南岛的最南端,赋予天涯以形,赋予海角以影,固定了“天涯海角”。

二、填空题(10题)31.《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主要是言论)的_________体散文集。

32.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____________。

33.《李将军列传》在文末引民谚:“桃李不言,__________。”

34.18.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____________。

35.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_____。

36.《麦琪的礼物》是美国现代著名短篇小说家__________的杰作。

37.25.傅雷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___________家。

38.李煜《虞美人》:“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39.《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40.21.《陈情表》选自《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5题)41.分析这首诗写了几个场面,形成了怎样的关系?4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说说它的含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43.“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5分)44.文中写了“郡中枯旱三年”和“天立大雨,岁丰熟”的对比,你对这样写的作用有何看法?45.以下句子编为四组,从分句间的语意关系看,相同的一组是()①不首,罪当死。②而今当流,是示天下不以信。③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④矜其贫,特诏赐钱十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四、现代文阅读(5题)46.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下列各题:

流浪的二胡陈荣力

①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细雨,幽怨如深秋桂子;有一个精灵,它注定了永远都在流浪——二胡,江南,流浪的二胡。

②蒙古包、轱辘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头琴的摇篮;红高粱、信天游,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而杨柳、乌篷船,小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则永远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之于江南一般的诗意和绵长。只是我们不知那当初的当初,是江南选择了二胡,还是二胡选择了江南。

③六朝金粉、王谢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声色犬马,那不是二胡弦上开放的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有太浓的绮丽繁华,那也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动的律。纤道、乌篷、台门、廊棚、雨巷、石桥、茶肆、谷场,这才注定了二胡流浪的行脚。本不属于墨客骚人、显贵官宦,流浪的二胡注定了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开放的花,流淌的画;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贬夫走卒、商贾戏子开心时的道具,潦倒间的支撑。

④我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二胡开始在江南流浪,我只知道当如水的月色浸淫深秋桂子,稠密的细雨婆娑河边芭蕉的时候;当多情的晚风掸拂台门石桥,散漫的炊烟缭绕乡野谷场的时候,二胡的流浪就开始了。当二胡宿命地遇上那个人,它的流浪被无端地浓缩聚集了,被无限地扩散放大了。那个叫瞎子阿炳的人,像一个巫师,二胡遇上了他.从此也停不住流浪的步伐。

⑤《二泉映月》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洇漫,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该是一种无奈;《病中吟》的曲调如流水缓缓流出,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分明是一种悲凉;《良宵》的节拍如思念浓浓笼罩,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更是一种彻骨的沧桑。二胡流浪着一种悲凉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不是二胡的流浪、音乐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灵魂的流浪、一方水土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

⑥流浪的二胡总要催生众多的流浪的心灵,催放众多流浪的花,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然而在江南,在青石小路台门深、乌瓦粉檐廊棚长遍地市肄的江南,在春草池塘蛙鼓稠、莺雏声里碧禾浓处处乡野的江南,类似因了二胡而流浪的心灵和生命又何止阿炳呢?在我的故乡,四岁失明,自幼父母双亡的孙文明,十二岁时便从故乡的曹娥江边出发漂泊江南,颠沛流离中,他的二胡响彻了大半个江南。《流波曲》、《四方曲》、《人定心安》,使他由一个民间流浪艺人,走上了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讲授二胡的讲坛。而流浪了一辈子的孙文明,最终还是积劳成疾地客死于异乡上海。从阿炳到孙文明,到江南市肆和乡野里众多生生灭灭的流浪的灵魂,都体现了一种忍耐和坚忍、一种奋进和抗争。我伤感地承认,在江南的丝竹中,二胡也许最有悲剧性格。

⑦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器乐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魂魄。而流浪是生命另一种鲜活的姿态,这种鲜活的姿态永远都不能消解。

作者在文章的第②段把“马头琴”、“唢呐”、“二胡”放在一起写,这是想表明个什么样的观点?(结合全文回答)(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其性质亦发生了变化。人类对环境最可怕的破坏是用危险甚至致命的物质对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的污染。这种污染多数是无法救治的,由它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转的,它不仅存在于生物赖以生存的世界,而且也存在于生物组织中。在当今对环境的普遍污染中,化学药品是辐射线的凶恶但却被人忽视的同谋,它们共同改变着世界上生物的根本性质。由核爆炸释放到空中的锶—90以放射性尘埃的形式随雨水或漂浮物落到地球上,留在土壤里,进入地上生长着的草、玉米或小麦等植物体内,最后钻进人体,停留在骨骼里直到人死去。同样,喷洒在农田、森林或花园里的化学药品长期留在土壤中,进入活的生物体内,在一种毒害和死亡的连锁反应中从一个生物体传到另一生物体;或者随着地下溪流神秘地流淌直至冒出地表,通过空气和阳光的化合作用构成新形式,毒死植物,使牲畜得病,对那些饮用原本纯净的井水的人们造成不知不觉的危害。正如阿尔伯特施威策所说:“人甚至连自己创造的魔鬼都认不出来。”要生成现今栖居在地球上的生物需要亿万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生物不断发展进化,种类越变越多,达到一种同其环境相适应、相平衡的状态。而环境一丝不苟地塑造和引导它所供养的生物,这环境既包含有利生物生长的成分,又包含有害的成分。某些岩石放射出危险的射线;即便在一切生物从中取得能量的日光中,也包含有伤害力的短波射线。经过一定的时间──不是过了若干年,而是过了千百年,生物适应了环境,达到了平衡。时间是最基本的因素。但在现代世界里人们没有时间去适应世界的急速变化。伴随着人类急躁轻率的步伐胜过了自然界稳健的步履,事物很快发生变化,新情况急剧不断地产生。如今辐射已不仅仅是地球上出现生命之前便存在的岩石隐秘射线、宇宙射线以及太阳紫外线,它更是人类拨弄原子的奇异产物。同样,逼迫生物与之适应的化学物质不再只是从岩石上冲刷出来由河流带入海洋的钙、二氧化硅、铜以及其它矿物质,它们还有人类聪明才智所创造的人工合成物,在实验室里配制而成,在自然界找不到与它们相似的东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对环境的改变令人不安B.人类无法适应环境变化C.人类的急躁轻率使新情况不断产生D.人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49.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各题。生存的秘密最近翻看一本新出的书,专门讲性格和命运的关系,倒是把历史上成功人物的好性格一一罗列了出来。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汉高祖刘邦的性格。在作者看来,刘邦的性格就像太极拳的招数,刚柔相济,阴阳变幻,说有都有,说无都无。这种性格让刘邦根据形势的需要,随时彰显某一方面的统帅面孔,使自己经常处于有利的地位。有时礼贤下士到唯唯诺诺,(1);有时儒雅到彻夜倾谈安邦治国大计,(2)。我想,这大约就算是达到“大道无形”的境界了吧。

那是讲大人物的,一般草民学不像,学了也大体没用,搞不好,还被人认为疯疯癫癫的不正常。那么,对我们凡夫俗子,如何培养有益于安身立命的好性格呢?

我把话题先扯开一会儿。宗教不管搞得如何高妙,归根结底,是为了解决人的心理需要而产生的,它较多地反映出民族的精神取向。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教。后来,佛教由印度东传,到隋唐之际,已经把道教冲得七零八落……

外来的佛学很快取代本土的道学,一般研究者,主要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方面进行解释。我不反对这种分析。我还想指出另外一个原因。佛教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核心思想,与中华民族宽容平和的精神追求合拍,与俗世儒学的仁爱中庸也是互补的关系。至于道教,则相对勇猛威武了些(顺便说一句,道教的思想与老庄之学基本不相干)。写《西游记》的吴承恩,很明白其中的区别。大闹天宫的孙猴子被擒拿归案,代表道教权威的太上老君是将它放进八卦炉里烧了七七四十九天,非要毁尸灭迹不成;代表佛教的西方如来则是轻轻一翻巴掌,将猴哥压在五行山下,让他反省了五百年,在派个唐僧去超度他。金庸他们写武侠小说,也注意到其解的微妙区别,少林的人大体比较忠厚老实,武当里面则常常出现像靠武力独步天下的悲剧人物。至于武当的张三丰,当然也是宽厚长者的代表,但他从小与少林关系密切,有佛家根底,自然不足为奇。

我兜了个大圈子,回到本题上,对一般人而言,宽容随和的性格,是比较有益于在人世间逍遥的。莎士比亚的奥赛罗,如果对自己的爱人宽容些,就不会有来不及解释的天大误会,那场赢得千百万男女眼泪的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麦克白的问题是野心勃勃,但按现代心理学的分析,在他成长过程中,在他少年时代,肯定有心理毛病,那症状必然是偏狭偏激,容不得旁人比他强,要把世界上好事独占了。

写到此处,我相信,有的读者在明白了我的立场后,要笑我迂腐了。眼下是市场经济,到处都是欺诈争斗,拼得像乌眼鸡似的,谁对谁宽容啊?我承认此话千真万确。不过,不妨去看看成功者的资料,特别是那些并非过眼云烟的成功者,政界、商界、文艺界、科技界,大大小小的成功人士,毕竟多数具备宽容大度的气质。反之,即使一代英才如东吴周郎,亏就亏在气量狭小,害的自己早早吐血而亡。

宽容,首先不是对他人方便,给别人好处,(3)。这个道理想通了,才宽容得起来。有人捐钱帮助穷人,旁人夸他乐善好施,他说是自己快乐,换得心如明镜清水。两者是一样的道理。人生在世,生老病死,生离死别,本来苦恼烦恼就多,若能求得在家里和社会上都快快乐乐,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么?

在作者看来,“外来的佛学很快取代本土的道学”,原因何在?

50.阅读《风波》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

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到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太家见了,都芙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早做过八十大寿.仍然不平而且康健。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了一支大辫子了;伊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

“九斤老太…康健。六斤…新近裹脚…一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具有什么象征意义?五、阅读题(2题)51.

52.对第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绝对零度时,原子倾向于随意运动

B.被化学键绑住后,原子很难自由运动

C.被化学键绑住后,原子仍然努力运动

D.原子的振动,是以“分离”抗争“束缚”的表现

六、作文(1题)53.《鲁迅自传》不足千字,我们却能从中看到作者几十年的经历,这与作者善于选材,详略安排得当有关。读了“自传”后,说说在作者几十年经历中,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表现了怎样的特点。

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底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底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预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Sendai)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底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Pen-name);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

一九三。年五月十六日

参考答案

1.C

2.D

3.DD项中“无所不至”的意思是“没有达不到的地方,也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进行运动锻炼应在相应的运动场地,而不是所有地方,所以用在这里不恰当。本题为选非题,当选D。

4.B

5.D

6.C

7.C这首诗的第三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开国济世的功绩、忠心为国的精神。“三顺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说先主刘备曾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平定天下的大计.诸葛亮出山后,尽心辅佐先主和后主两朝君主,鞠躬尽瘁。

此题容易误选D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因为此句是说诸葛亮出师北伐,统一天下,大业未成就死于军中.功败垂成。考生应注意审清题目要求“高度概括诸葛亮生辉煌业绩的句子”。

8.DA项“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能写成;B项“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C项“披星戴月”形容早出晚归或昼夜赶路,辛劳奔波;D项“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俗套(多指文学艺术)。由此可知,A、B、C三项使用不当,D项正确。

9.A本题考查了现代汉语的字音。A项中“拙笨”的“拙”读“zhuō”,“黜免”的“黜”读“chù;”,“咄咄逼人”的“咄”读“duō”。B项中“蕴藏”的“蕴”读“yùn”,“瘟疫”的“瘟”读“wēn”,“不温不火”的“温”读“wēn”。C项中“臭氧”的“臭”读“chòu”,“铜臭’’的“臭”读“xiù;”。“乳臭未干”的“臭”读“xiù;”。D项中“渎职”的“渎”读“dú”,“案牍”的“牍”读“dú”,“买椟还珠”的“椟”读“dú”。

10.B

11.D

12.A

13.B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首先从“不能太少”、“不能贪多”的对比形式可判断出各自所接的句子形式相仿,又从内容上可判断应为“太少则行而不远”、“贪多则消化不良”。“扶摇直上”后衔接句应考虑到后面的“层层上升,迅速接近顶端”,所以应填“有如登塔”。最后一句是假设之下的结果,承接“根基不稳”自然为“容易沦为别人的思想奴隶”。

14.B

15.AA.“入不激出”的正确写法是“入不敷出”。“敷”是“布置、铺开、摆开”,引申为“是够”,“入不敷出”的意思是,收入不够支出。

16.D

17.D

18.C

19.C

20.B

21.B此题测试文言虚词中的一词多义和被动句

A西取由余于戎:从的意思

C移其民于河东:从的意思

D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在的意思

B吾长见笑于大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