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补丸-济生卷一-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1页
十补丸-济生卷一-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2页
十补丸-济生卷一-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3页
十补丸-济生卷一-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4页
十补丸-济生卷一-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4十补丸_济生卷一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十补丸_济生卷一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 原方 231.1. 组成: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231.2. 功效:肾脏虚弱,面色黧黑,足冷足肿,耳鸣耳聋,肢体羸瘦,足膝软弱,小便不利,腰脊疼痛。 231.3. 来源:《济生》卷一。 231.4. 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232. 相似度80%:加味地黄丸 232.1. 组成:熟地黄(酒浸,蒸透,晒干)8两(酒拌杵膏),山茱萸4两,干山药4两,五味子(炒)4两,泽泻3两,白茯苓3两,牡丹皮3两,鹿茸(炙)3两,肉桂(厚者,去皮取肉)1两。 232.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232.3. 加:干山药 232.4. 减:附子、山药 232.5. 功效:小儿痘疮,腰痛发热。 232.6. 来源:《准绳_幼科》卷六。 233. 相似度70%:加减肾气丸 233.1. 组成:山茱萸(取肉)1两,白茯苓(去皮)1两,牡丹皮(去木)1两,熟地黄(洒蒸)1两,五味子1两,泽泻1两,鹿角(镑)1两,山药(锉,炒)1两,沉香(不见火)半两,官桂(不见火)半两。 243.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243.3. 加:鹿角、沉香、官桂 243.4. 减:附子、鹿茸、肉桂 243.5. 功效:劳伤肾经,肾水不足,心火自炎,口舌焦干,多渴而利,精神恍惚,面赤心烦,腰痛脚弱,肢体羸瘦,不能起止。三消。 243.6. 来源:《济生》卷一。 244. 相似度70%:加味八味丸 244.1. 组成:熟地黄1斤(用8两,水煎汁,去渣,将8两入汁内煮烂,捣烂入药),淮山药4两(炒微黄色),牡丹皮4两(焙),白茯苓3两(入乳拌透,晒干,焙),山茱萸(去核)4两(酒拌蒸,晒干,焙),泽泻2两(淡盐水拌,晒干,炒),五味子2两(每个铜刀切作两片,蜜酒拌蒸,晒干,焙燥),牛膝3两(淡盐酒拌炒),肉桂(取近里1层有油而滋润甜极者)1两5钱(即入药,勿出气,不见火),制附子1两5钱(切薄片,微火焙)。 244.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244.3. 加:淮山药、牛膝、制附子 244.4. 减:附子、山药、鹿茸 254.5. 功效:痫症,脉洪弦有力,尺弱者。 254.6. 来源:《冯氏锦囊_药按》卷二十。 255. 相似度70%:加味肾气丸 255.1. 组成:附子(炮)2个,白茯苓1两,泽泻1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炒)1两,车前子(酒蒸)1两,牡丹皮1两(去木),官桂(不见火)半两,川牛膝(去芦,酒浸)半两,熟地黄半两。 255.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255.3. 加:车前子、官桂、川牛膝 255.4. 减:五味子、鹿茸、肉桂 255.5. 功效:蛊证,脾肾大虚,肚腹胀大,四肢浮肿,喘急痰盛,小便不利,大便溏黄;亦治消渴,饮1溲1。 255.6. 来源:《济生》卷四。 256. 相似度70%:增益八味丸 256.1. 组成:熟干地黄(酒洒9蒸,晒干)4两,鹿茸(去毛,炙)4两,五味子4两,山药(大块者,酒浸1宿),山茱萸(去核)2两,大附子1两者(炮),牛膝(酒浸1宿)2两,白茯苓1两半,牡丹皮(去骨)1两半,泽泻(酒浸1宿)1两半。 256.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266.3. 加:熟干地黄、大附子、牛膝 266.4. 减:附子、熟地黄、肉桂 266.5. 来源:《朱氏集验方》卷八。 267. 相似度70%:加减金匮肾气丸 267.1. 组成:白茯苓3两,附子5钱,川牛膝1两,桂1两,泽泻1两,车前子1两,山茱萸1两,山药1两,牡丹皮1两,熟地黄4两(掐碎,酒拌杵膏)。 267.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267.3. 加:川牛膝、桂、车前子 267.4. 减:五味子、鹿茸、肉桂 267.5. 功效:脾肾虚,腰重脚肿,小便不利;或肚腹肿胀,四肢浮肿;或喘急痰盛,已成蛊症。 267.6. 来源:《明医杂著》卷六。 268. 相似度70%:济生肾气丸 268.1. 组成:熟地黄16O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120g,泽泻60g,肉桂20g,附子(制)20g,牛膝40g,车前子40g 268.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278.3. 加:茯苓、牛膝、车前子 278.4. 减:五味子、鹿茸、白茯苓 278.5. 功效:温肾化气,利水消肿。用于肾阳不足、水湿内停所致的肾虚水肿、腰膝痠重、小便不利、痰饮咳喘。 278.6. 来源:《中国药典2015》 279. 相似度62%:壮阳固本地黄丸 279.1. 组成:熟地黄2斤(酒煮,去滓,熬浓膏12两),山茱萸(去核)6两(酒拌蒸,晒干,炒),山药6两(炒黄),白茯苓4两(人乳拌透,晒干,焙),泽泻3两(淡盐酒拌炒),鹿茸(去毛骨,酥酒炙黄)3两,补骨脂4两(盐酒浸1宿,炒香),五味子2两(蜜酒拌蒸,炒),枸杞8两(另熬膏4两),紫河车1具(用银针挑破血筋,用长流水洗净,可酒浸、酒煨,捣烂),鹿角胶4两(用酒溶化),肉桂(临磨刮去粗皮)1两5钱(不见火),制附子1两5钱(切片,焙)。 279.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279.3. 加:补骨脂、枸杞、紫河车、鹿角胶、制附子 279.4. 减:附子、牡丹皮 279.5. 功效:元阳衰惫已极。 279.6. 来源:《冯氏锦囊_杂症》卷十一。 2710. 相似度60%:加减地黄汤 2810.1. 组成:熟地黄、牡丹皮、白茯苓、山茱萸、山药、泽泻、柴胡、白芍药。 2810.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2810.3. 加:柴胡、白芍药 2810.4. 减:附子、五味子、鹿茸、肉桂 2810.5. 功效:少阴经疟。 2810.6. 来源:《症因脉治》卷四。 2811. 相似度60%:和肝滋肾地黄丸 2811.1. 组成:熟地黄8两(酒煮,捣烂入药),山茱萸(去核)4两(酒拌蒸,晒干,炒),牡丹皮2两(酒培),茯苓3两(人乳拌透,晒干,焙),山药4两(炒黄),泽泻2两(淡盐酒拌,晒干,炒),当归身3两(酒拌,炒),白芍3两(蜜水拌,晒干,炒),肉桂(临磨刮去粗皮,不见火)1两。 2811.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2811.3. 加:茯苓、当归身、白芍 2811.4. 减:附子、五味子、鹿茸、白茯苓 2811.5. 功效:虚劳。 2811.6. 来源:《冯氏锦囊》卷十一。 2812. 相似度60%:人参地黄丸 2912.1. 组成:人参(去芦)2钱,熟地黄4钱,鹿茸(酒炙)3钱,山药(去皮)3钱,白茯苓(去皮)3钱,牡丹皮(去心)3钱,山茱萸(去核)3钱。 2912.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2912.3. 加:人参 2912.4. 减:附子、五味子、肉桂、泽泻 2912.5. 功效:婴孩、小儿颅囟开解,头缝不合。 2912.6. 来源:《袖珍小儿》卷七。 2913. 相似度60%:八味地黄丸 2913.1. 组成:熟地黄(怀庆者,酒浸烂,研如泥)8钱,牡丹皮2钱,白茯苓2钱,泽泻2钱,山茱萸4钱,山药4钱,黑附子(炮)2钱,厚朴2钱。 2913.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2913.3. 加:黑附子、厚朴 2913.4. 减:附子、五味子、鹿茸、肉桂 2913.5. 功效:肾气虚衰,不能摄养,使邪水溢上,多吐痰涎。 2913.6. 来源:《杏苑》卷四。 2914. 相似度60%:加味地黄丸 3014.1. 组成:熟地黄8两(杵膏),山茱萸(酒蒸,去核)4两,干山药4两,牡丹皮3两,白茯苓3两,泽泻3两,牡蛎3两,五味子3两(1方,六味丸去泽泻,加益智仁)。 3014.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3014.3. 加:干山药、牡蛎 3014.4. 减:附子、山药、鹿茸、肉桂 3014.5. 功效:内虚热者,小便频数不禁。 3014.6. 来源:《济阳纲目》卷九十三。 3015. 相似度60%:加味地黄丸 3015.1. 组成:熟地黄(煮烂,捣)4两,山茱萸肉2两,山药2两,泽泻1两,牡丹皮半两,白茯苓半两,鹿茸(酥炙)2钱,牛膝2钱。 3015.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3015.3. 加:山茱萸肉、牛膝 3015.4. 减:附子、五味子、山茱萸、肉桂 3015.5. 功效:小儿禀受不足,肾虚精髓内耗,气血不充,致肌肉瘦薄,骨节呈露,状如鹤膝,成鹤膝节者。 3015.6. 来源:《医统》卷九十。 3116. 相似度60%:加味七味丸 3116.1. 组成:熟地黄8两(清水煮,捣烂入药),山茱萸(去核)4两(酒蒸,晒干,炒),牡丹皮3两(炒),茯苓3两(人乳拌透,晒干,焙),怀山药4两(炒黄),泽泻2两(淡盐酒拌,晒干,炒),五味子1两(每个用铜刀切作2片,蜜酒拌蒸,晒干,焙),麦冬(去心)3两(炒),肉桂(临磨刮去粗皮)1两(不见火)。 3116.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3116.3. 加:茯苓、怀山药、麦冬 3116.4. 减:附子、山药、鹿茸、白茯苓 3116.5. 来源:《冯氏锦囊_杂症》卷十一。 3117. 相似度60%: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方 3117.1. 组成:熟地黄8两,山茱萸(去核,炙)4两,山药4两,泽泻3两,牡丹皮(去木)3两,白茯苓3两,黄柏(盐炒)2两,知母(盐炒)2两。 3117.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3117.3. 加:黄柏、知母 3117.4. 减:附子、五味子、鹿茸、肉桂 3117.5. 功效:肝肾阴虚,虚火上炎。头目昏眩,耳鸣耳聋,虚火牙痛,五心烦热,腰膝痠痛,血淋尿痛,遗精梦泄,骨蒸潮热盗汗,颧红,咽干口燥,舌质红,脉细数;肾劳,背难俯仰,小便不利,有余沥,囊湿生疮,小腹里急,便赤黄者;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肾虚淋沥,茎中涩痛,或时作痒。 3217.6. 来源:《医方考》卷五。 3218. 相似度60%:七味地黄丸 3218.1. 组成:熟地黄8两(忌铁,杵膏),山茱萸(酒润,去核)4两,干山药(炒)4两,牡丹皮(酒洗,微炒)3两,白茯苓(去皮,乳制)3两,泽泻(去毛,酒浸,焙)3两,肉桂(去皮,忌火)1两。 3218.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3218.3. 加:干山药 3218.4. 减:附子、五味子、山药、鹿茸 3218.5. 功效:肾水不足,虚火上炎,发热作渴,口舌生疮,或牙龈溃烂,咽喉作痛,或形体憔悴,寝汗发热,五脏齐损,火拒上焦。 3218.6. 来源:《摄生秘剖》卷一。 3219. 相似度60%:加味地黄丸 3219.1. 组成:干山药、山茱萸(肉)、牡丹皮、泽泻、白茯苓、熟地黄、生地黄、柴胡、五味子(各另为末)各等分。 3219.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3319.3. 加:干山药、生地黄、柴胡 3319.4. 减:附子、山药、鹿茸、肉桂 3319.5. 功效:肝肾阴虚诸症,或耳内痒痛出水,或眼昏痰喘,或热渴便涩。 3319.6. 来源:《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 3320. 相似度60%:天一补真丹 3320.1. 组成:羊1只(去筋膜,取精肉),熟地黄(姜浸)10两,山药5两,山茱萸5两,牡丹皮3两,白茯苓3两,泽泻3两,陈皮2两,缩砂2两。 3320.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3320.3. 加:羊、陈皮、缩砂 3320.4. 减:附子、五味子、鹿茸、肉桂 3320.5. 功效:气血大虚,男子瘦弱肾虚,妇人虚劳无子。 3320.6. 来源:《济众新编》卷二。 3321. 相似度60%:滋阴八味丸 3321.1. 组成:熟地黄8两(清水煮,捣烂入药),山茱萸4两(去核,酒拌蒸,晒干炒),牡丹皮3两(焙),怀山药4两(炒黄),茯苓3两(人乳拌透,晒干焙),泽泻2两(淡盐水拌炒),麦门冬3两(炒),五味子1两(每个铜刀切成2片,蜜酒拌蒸,晒干焙),肉桂(临磨刮去粗皮)1两(不见火),制附子1两(切片焙)。 3321.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3421.3. 加:怀山药、茯苓、麦门冬、制附子 3421.4. 减:附子、山药、鹿茸、白茯苓 3421.5. 功效:劳瘵。 3421.6. 来源:《冯氏锦囊_杂症》卷十一。 3422. 相似度60%:玄麦地黄汤 3422.1. 组成:玄参2钱,麦门冬(去心)2钱,熟地黄8钱,白茯苓3钱,牡丹皮3钱,泽泻3钱,山药4钱,山茱萸4钱。 3422.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3422.3. 加:玄参、麦门冬 3422.4. 减:附子、五味子、鹿茸、肉桂 3422.5. 功效:阴虚,心火狂躁,肾水不足。 3422.6. 来源:《中国医学大辞典_补遗》。 3423. 相似度58%:增益归茸丸 3423.1. 组成:熟干地黄(酒浸,9蒸)4两,鹿茸(去毛,酥涂炙)4两,五味子4两,山药(酒浸)2两,山茱萸(去核)2两,大附子(炮,去皮脐)2两,川牛膝(酒浸1宿)2两,白茯苓1两半,牡丹皮(去骨)1两半,泽泻(酒浸1宿)1两半,大当归4两(去芦),黄连2两(去芦)。 3523.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3523.3. 加:熟干地黄、大附子、川牛膝、大当归、黄连 3523.4. 减:附子、熟地黄、肉桂 3523.5. 来源:《得效》卷八。 3524. 相似度55%:益阴地黄丸 3524.1. 组成:生地黄2两,熟地黄2两,茯苓1两,泽泻5钱,牡丹皮1两,山茱萸1两,当归1两,柴胡5钱,五味子3钱,山药1两,菊花5钱。 3524.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3524.3. 加:生地黄、茯苓、当归、柴胡、菊花 3524.4. 减:附子、鹿茸、肉桂、白茯苓 3524.5. 功效:水不足而目不明。 3524.6. 来源:《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3525. 相似度54%:脾肾丸 3525.1. 组成: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附子、肉桂、牛膝、砂仁、车前子、补骨脂、益智仁。 3625.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3625.3. 加:茯苓、牛膝、砂仁、车前子、补骨脂、益智仁 3625.4. 减:五味子、鹿茸、白茯苓 3625.5. 功效:老人因虚衰而致喘者。 3625.6. 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一引《嵩崖尊生》。 3626. 相似度50%:地黄丸 3626.1. 组成:熟干地黄8钱(洗,焙干),泽泻(洗)2钱,牡丹皮(去心)3钱,牛膝3钱,山茱萸3钱,白茯苓(去心)3钱,鹿茸(酥炙)4钱,干山药4钱。 3626.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3626.3. 加:熟干地黄、牛膝、干山药 3626.4. 减:附子、五味子、山药、熟地黄、肉桂 3626.5. 功效:小儿禀赋不足,肾虚不生骨髓,头囟不合,并体瘦骨露,有如鹤膝者。 3626.6. 来源:《医方大成》卷十引钱氏方。 3627. 相似度50%:增减地黄汤 3627.1. 组成:附子1个,熟地2两,山茱萸1两,北五味5钱,麦冬9钱,茯苓1两,泽泻1两,丹皮1两,山药1两,肉桂3钱。 3727.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3727.3. 加:熟地、北五味、麦冬、茯苓、丹皮 3727.4. 减:五味子、牡丹皮、鹿茸、熟地黄、白茯苓 3727.5. 功效:肺痨。上焦火盛,痰如涌泉,面赤喉痛,上身不欲盖衣,而下身冰凉,此假热真寒证。 3727.6. 来源:《石室秘录》卷一。 3728. 相似度50%:加减八味丸 3728.1. 组成:干熟地黄(焙,锉)2两,真山药(锉细,微炒)1两,山茱萸(去核取肉,焙干)1两,肉桂(削去粗皮,锉,不见火)1两(别研,取半两净末,和入众药,余粗滓仍勿用),泽泻(水洗,锉作块,无灰酒湿,瓦器盛盖,甑上蒸5次,锉,焙)8钱,牡丹皮(去心枝杖,锉,炒)8钱,白茯苓(去黑皮,锉,焙)8钱,北真五味子(拣去枝杖,慢火炒至透,不得伤火)1两半(别研罗,和入众药。最要真者)。 3728.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3728.3. 加:干熟地黄、真山药、北真五味子 3728.4. 减:附子、五味子、山药、鹿茸、熟地黄 3728.5. 功效:肾水不足,心火上炎,津液亏损,心烦燥渴,易生痈疽,寝汗发热,形体消瘦,口舌生疮,牙龈溃烂,咽喉作痛,或肾消小便频数,或肾虚火不归元,烘热咳嗽。痈疽之后,转作渴疾,或未发疽人,先有渴症者。小儿禀赋肾阴不足,或吐泻久病,津液亏损,或口舌生疮,两足发热,或痰气上涌,或手足厥冷。肾虚津乏,心烦燥渴。肾消,小便频数,白浊,阴痿弱,饮食不多,肌肤渐渐如削,或腿肿脚先瘦小。或先患痈疽而才觉作渴,或有痈疽而无渴。疮痊后口干渴,甚则舌或黄,及口舌生疮不绝。肾水不足,虚火上炎,发热作渴,口舌生疮,或牙龈溃烂,咽喉作痛,或形体瘦悴,寝汗发热,五脏齐损。肾虚火不归元,烘热咳嗽。 3828.6. 来源:《集验背疽方》。 3829. 相似度50%:加参八味丸 3829.1. 组成:熟干地黄8两,山药4两,山茱萸4两,泽泻3两,赤茯苓3两,牡丹皮3两,桂(去皮)2两,附子2两,元参2两,赤芍药2两。 3829.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3829.3. 加:熟干地黄、赤茯苓、桂、元参、赤芍药 3829.4. 减:五味子、鹿茸、熟地黄、肉桂、白茯苓 3829.5. 功效:阴虚小便难,并寒淋。 3829.6. 来源:《幼幼新书》卷三十引宋义叔方。 3830. 相似度50%:滋阴脏连丸 3830.1. 组成:怀生地4两,熟地4两,山药4两,牡丹皮3两,泽泻3两,白茯苓(去皮)3两,川黄连(酒炒)3两,槐花(人乳拌蒸)3两,山茱萸(酒蒸,去核)3两,川大黄(酒蒸9次)3两。 3930.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3930.3. 加:怀生地、熟地、川黄连、槐花、川大黄 3930.4. 减:附子、五味子、鹿茸、熟地黄、肉桂 3930.5. 功效:大便下血去多,心虚四肢无力,面色萎黄。 3930.6. 来源:《回春》卷四。 3931. 相似度50%:育脾固肾地黄丸 3931.1. 组成:熟地黄8两(姜酒煨,捣烂入药),山茱萸(去核)5两(酒拌蒸,晒干,炒),白茯苓4两(焙),怀山药6两(炒黄),泽泻3两(淡盐酒拌,晒干,炒),五味子2两,补骨脂4两(盐酒浸1宿,炒香),菟丝子(酒洗晒干,炒,另研净末)6两(即入药丸,勿令出气)。 3931.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3931.3. 加:怀山药、补骨脂、菟丝子 3931.4. 减:附子、山药、牡丹皮、鹿茸、肉桂 3931.5. 功效:肾虚晨泻。 3931.6. 来源:《冯氏锦囊_杂症》卷十一。 4032. 相似度50%:地黄丸 4032.1. 组成:熟地黄(酒洒,9蒸9晒,焙干称)2两半,肉苁蓉(酒浸,水洗,焙干)3两,白茯苓(去皮)3两,泽泻3两,桂枝(不见火)半两,附子(炮,去皮脐)半两,五味子3两(拣),黄耆(独茎者,蜜水涂炙)1两。 4032.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4032.3. 加:肉苁蓉、桂枝、黄耆 4032.4. 减:山茱萸、山药、牡丹皮、鹿茸、肉桂 4032.5. 功效:肾虚或时脚肿,兼治脾虚。 4032.6. 来源:《本事》卷二。 4033. 相似度50%:益阴肾气丸 4033.1. 组成:泽泻2钱5分,茯苓2钱5分,生地黄(酒洗,干)5钱,牡丹皮5钱,山茱萸5钱,当归稍(酒洗)5钱,五味子5钱,干山药5钱,柴胡5钱,熟地黄2两。 4033.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4033.3. 加:茯苓、生地黄、当归稍、干山药、柴胡 4033.4. 减:附子、山药、鹿茸、肉桂、白茯苓 4033.5. 功效:眼目内障。 4133.6. 来源:《兰室秘藏》卷上。 4134. 相似度50%:地黄丸 4134.1. 组成:山药3钱,山茱萸(酒浸,去核取肉)3钱,熟地黄3钱,独活2钱,川续断(酒洗)2钱,白茯苓2钱,丹皮2钱,泽泻2钱。 4134.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4134.3. 加:独活、川续断、丹皮 4134.4. 减:附子、五味子、牡丹皮、鹿茸、肉桂 4134.5. 功效:小儿痫瘫在左者。此为肝血虚,筋无所养,故筋急拘挛强直。 4134.6. 来源:《育婴秘诀》卷上。 4135. 相似度50%:地黄丸 4135.1. 组成:熟地黄4两,山药1两5钱,山茱萸1两5钱,牡丹皮1两5钱,茯苓1两5钱,泽泻1两,香附(童便制)1两。 4135.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4135.3. 加:茯苓、香附 4135.4. 减:附子、五味子、鹿茸、肉桂、白茯苓 4135.5. 功效:脾胃虚弱,食少,月经过期者。 4235.6. 来源:《叶氏女科》卷一。 4236. 相似度50%:当归地黄丸 4236.1. 组成:怀熟地(酒蒸)8钱,山茱萸(酒蒸,去核)3钱,山药(蒸)3钱,泽泻(去毛)3钱,牡丹皮(去梗)3钱,白茯苓(去皮)3钱,当归(酒洗)3钱(一方加鹿茸酥炙4钱,牛膝酒洗4钱去芦)。 4236.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4236.3. 加:怀熟地、当归 4236.4. 减:附子、五味子、鹿茸、熟地黄、肉桂 4236.5. 功效:小儿血气不充,故肌瘦薄,骨节呈露,如鹤之膝。 4236.6. 来源:《回春》卷七。 4237. 相似度50%:八味膏 4237.1. 组成: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 4237.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4237.3. 加:干地黄、茯苓、桂枝 4237.4. 减:五味子、鹿茸、熟地黄、肉桂、白茯苓 4237.5. 功效:肝虚不能克制肾水,水泛为痰,吐而不咳者。 4337.6. 来源:《理瀹》。 4338. 相似度50%:八味地黄丸 4338.1. 组成:干山药(去黑皮)5钱,山茱萸(酒拌润,蒸软去核,取肉焙干)5钱,熟地(酒洗,焙干)5钱,鹿茸(蜜涂炙,酒浸炙亦可)4钱,川牛膝(酒洗,焙)4钱,牡丹皮(去心,净洗)3钱,白茯苓(去皮)3钱,泽泻2钱。 4338.2. 原方对照:附子(炮,去皮脐)2两,五味子2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锉,炒)1两,牡丹皮(去木)1两,鹿茸(去毛,酒蒸)1两,熟地黄(酒蒸)1两,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1两,泽泻1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