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省滁州市第三中学高二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年安徽省滁州市第三中学高二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年安徽省滁州市第三中学高二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年安徽省滁州市第三中学高二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年安徽省滁州市第三中学高二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安徽省滁州市第三中学高二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中国人发明或制造的物品中,最早传入欧洲的是A.火药B.纸张C.丝绸D.瓷器参考答案: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我国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欧洲,故C项正确;瓷器、火药的大量外传是在宋元时期,故AD项排除;东汉蔡伦改良造纸术,时间上晚于丝绸的外传,故B项排除。点睛:注意关键词是“最早传入欧洲”;从中分析出答案。2.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C.君民共主

D.法律至上参考答案:B3.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实际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公平的经济制度;也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是近代民主革命中的一个科学的政治纲领。你认为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它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上B.它与我国正在建立的和谐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C.它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生活理想D.只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它就会变为现实参考答案:D4.美国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的推动下,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国民收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340亿美元增加到1929年的830亿美元.其带来的结果是美国()A.消费不足问题更加突出B.加紧占领殖民地取得海外市场C.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D.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生产领域参考答案:考点:D1: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大危机.考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背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现象以及评价特定历史条件下历史事实的能力.解答:题干材料表明美国国民收入大幅提高,但没有涉及财政支出和殖民和海外市场问题,故排除BD.在19世纪末,美国已经是第一工业强国,故排除C.结合教材知识,美国国民收入的提高带来的是贫富差距扩大,造成有效消费严重不足,成为引发1929年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故A正确.故选A.5.魏源与贺长龄于道光初年辑《皇朝经世文编》,全书120卷中,《礼政》(记述传统治国思想)占16卷;光绪十四年葛士凌辑《续编》,全书120卷中,《礼政》仅占12卷。这一变化反映了清末A.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主流地位B.西方加快了对中国的文化侵略C.民主思想成为人们关注焦点D.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参考答案:D【详解】从材料“道光初年……《礼政》(记述传统治国思想)占16卷;光绪十四年……《礼政》仅占12卷”中可以看出,传统治国思想所占比例下降,这反映了清末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渐变化,故D项正确;清朝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西方文化的影响,故B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国传统治国观念的减少,没有体现出民主思想,故C项排除。6.罗斯福政府先后颁布《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动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等。此举是为了A.推行凯恩斯主义,改变发展模式

B.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经济结构C.强化政府职能,实行混合经济

D.保障有效需求,稳定经济运行参考答案:D7.有文章指出,在历史上曾起过抗拒西方入侵作用的“传统的民族主义”到戊戌前后已成为挽救民族危亡的障碍。而当时出现的一种重要思想理论则起到了“打破传统民族主义障碍,使近代民族主义观念得以重新确定”的作用。下列符合材料中的“重要思想理论”的是A.扶清灭洋

B.进化论

C.中体西用

D.民主和科学参考答案:B8.下列绘画作品中,最能体现文人画风貌的是:

参考答案:C9.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具有人文主义色彩,是因为他强调:A.“因行称义”B.“因信称义”C.《九十五条论纲》D.“先定论”参考答案:B1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共和制

B.分权制

C.联邦制

D.总统制

参考答案:C11.1796年,华盛顿在他的《告别辞》中,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在行使权力时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华盛顿是在强调()A.中央集权原则

B.自由平等原则

C.分权制衡原则

D.司法独立原则参考答案:C美国政体。材料体现的是华盛顿告诫官员要按照法律的意志进行办事。不要超越了自己的职责范围,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故选C。12.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人的本能。”你若同意上述的观点,主要依据是()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B.人文主义;存天理,去人欲C.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D.信仰得救;致良知,有孝道参考答案:考点:8C:中西方人文主义比较.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宋明理学.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蒙昧.朱熹为理学之集大成者,其思想主张:天理是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通过学习、实践提高自身的修养(“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明道德之善;③编著《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但三纲五常的纲常名教,严重地束缚了人的思想和生活.解答:近代西方“不禁人的本能”意即强调人的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应指人文主义.启蒙思想、因信称义、信仰得救,都是人文主义表现形式.古代中国“禁人的本能”,指理学思想压抑、束缚人性,即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性”的思想.其他三项都与此不相符.故选B.13.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愚昧和迷信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人民为主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参考答案:B14.15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这里说的”发明”是A.造纸技术B.雕版印刷C.活字印刷D.装订书籍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反映出书籍的价格下降,与价格下降有关的是造纸术和印刷术,可以排除B.D;造纸术于8世纪时传到欧洲,与材料时间不符;15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活字印刷术15.19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判处它的死刑。他是A.十二月党人

B.地主阶级革命派

C.守旧派知识分子

D.激进派知识分子参考答案:D16.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从商朝到西周王位继承兄弟相传这一王位世袭方式占据一定比例。这说明王位世袭除了传统传子之外,方式进一步增多。故答案为B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A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君主寿命的长短,并且它与王位世袭方式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17.“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十二铜表法》)这表明罗马法

)A.调节个人财产关系的法律已见端倪

B.意在保护贵族阶层利益C.以《十二铜表法》为其成熟的标志

D.利于稳定罗马帝国秩序参考答案:A18.汉武帝时,刺史巡察郡国以“六条问事”考查郡县长吏。第一条是诏问“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另外五条分别是打击地方豪强“侵渔百姓,聚敛为奸”、“怒则任刑,喜则淫赏”、“苟阿所爱,蔽贤宠顽”、“恃怙荣势,请托所监”、“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等行为。这一举措的根本目的在于A.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B.限制土地兼并,削弱豪强势力C.阻止农民破产,增加政府收入 D.防范官员腐败,稳定社会秩序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要理解两个概念既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区别。直接目的就是表面现象,直接能看出来的。根本目的就是隐藏在直接目的后的目的,是最终目标,所有的直接目的都是为了达成最终目的。本题所说的刺史查问豪强地主的土地、住宅违规、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直接目的是打击豪强地主的势力,根本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进·汉代的刺史制度19.“平均关税水平从15.3%下降到9.8%,开放了100多个服务贸易部门,这是一个关于全球最开放市场的成长史。”这句话最可能出自A.《第三世界将我们抬进联合国》B.《入世十年,中国改变自己,影响世界》C.《APEC,我们来了!》

D.《“万隆精神”彰显时代意义》参考答案:B20.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出版家郭志坤在《秦始皇大传》中说到,“从政治高度意义上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的。”以下评价“从政治上”最能说明‘始皇’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当之无愧”的是(

)

A.首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C.确立的皇帝制、郡县制影响深远

D.统一文字传承了中华文明参考答案:B21.1787年制宪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致信麦迪逊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A.废除民主制度B.建立议会制共和体制C.实行中央集权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美国在1787年制宪会议之前依据《邦联条例》实行邦联制。邦联制度下政府无力,地方权力大且独立,行政命令不一致,关卡林立,不利于美国的发展,需要“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建立了强大的联邦政府。故答案为D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美国是通过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的,是资产阶级斗争的结果,不可能废除民主制度,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1787年宪法确立总统制共和制政体,排除;C项,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权力而言,“变革”的关键是邦联制较松散,不能形成统一的中央政府阻碍了美国的发展,排除。【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22.19世纪末,严复翻译《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冲击力。这是由于进化论的思想适应了哪些社会思潮(1)自强求富

(2)维新变法

(3)救亡图存

(4)民主与科学A.(1)(2)

B.(2)(3)

C.(3)(4)

D.(1)(3)参考答案:B23.下图漫画反映了英国为称霸欧洲而推行的一种传统对外政策,能体现英国这一外交政策的史实包括(

)①参加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

②巴黎和会上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

③与法国联合,与美国争夺国联领导权

④与法俄结盟,对抗德国

⑤对西班牙内战不干涉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参考答案:A24.抗战胜利前夕,针对蒋介石发表的《中国之命运》,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以批判《中国之命运》为中心的宣传活动,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而且已经创造出中国的共产主义理论”。这个“理论”是指A.新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能力。依据材料“抗战胜利前夕”可知时间是1945年。A项是1924年孙中山提出的,不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排除;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已经成熟,符合题干中“中国的共产主义理论”,B项正确;C、D两项都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理论成果,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25.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一,是因为这一制度A.促进的封建经济的发展B.提高了政令执行效率C.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参考答案:C秦朝是在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霸混战的局面后完成统一的。郡县制的实行使皇帝把地方官吏的任免权牢牢抓在手中,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局面,故答案选C。A项是从经济的角度分析郡县制的影响,与材料角度不符;B项说的是行省制度;封建社会地方割据经常出现,其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不变,割据无法消除,D项说法错误。26.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些人的代表是(

)A.魏源、林则徐

B.康有为、孙中山C.陈独秀、胡适

D.毛泽东、邓小平参考答案:C27.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法律上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但在实际政治操作中,总统权力日益缩小,最终变成了礼仪性的角色;法律对议会的倒阁权规定很苛刻,但在实际中议会倒阁却极为频繁。这表明当时A.君主派与共和派利益趋同B.资产阶级代议制尚未完善C.责任内阁制不断发展健全D.第三共和国宪法名存实亡参考答案:B【详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法律上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但在实际政治操作中,总统权力日益缩小,最终变成了礼仪性的角色,说明当时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尚未完善,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君主派与共和派的信息,排除A;根据“法律对议会的倒阁权规定很苛刻,但在实际中议会倒阁却极为频繁”可知,法国的责任内阁制并不健全,排除C;材料反映法国的代议制尚未完善,并非《第三共和国宪法》名存实亡,排除D。28.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订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A.民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参考答案:D29.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惜乎当时(注:19世纪末)已届学绝道丧之际,学术之培养与成熟,非短时间所能期望。……而外患之侵逼日紧,内政之腐败依然,一般人心再不能按捺,于是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这一认识A.说明了文化革命势在必行B.解释了维新运动兴起的必然性C.促进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D.反映了国人救亡图存的曲折性参考答案:B根据“19世纪末”“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结合所学,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维新变法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故B正确;A不符合“学绝道丧之际,学术之培养与成熟,非短时间所能期望”,排除;1905年同盟会建立,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国人救亡图存的“曲折性”,排除D。30.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参考答案:C

本题考查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材料反映唐代道教与佛教的地位不断变化,但是儒学地位始终不曾受到影响。统治政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宗教的发展,并不能从根本上决定宗教的兴亡,故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道教在唐高祖时期地位最高,然而在武则天时期地位低于佛教。材料仅反映出唐代不同时期道教的社会地位的变化,不能得出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的结论,故B项错误。道教与佛教的地位不断变化,但是儒学因为符合统治者需求,始终受到统治者重视,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故C项正确。唐代自玄奘从印度求法回来之后,佛教得到极大发展,社会基础广泛,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对于人类姓氏的研究是人们寻根问祖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于姓氏文化的探秘是对社会心理、民族素质发展趋向研究的不可忽视的方面。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孔姓族属历经千年,繁衍日盛,元朝孔氏第54代衍圣公孔思晦始用辈字,并定第55代为“克”,明太祖朱元璋先后赐给孔氏十字作为行辈字,从56代起排,此后孔氏族人不准随便取名。从明初至1919年订定的行辈共计50字50辈,依次为: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材料二

罗斯福家族在美国有超过300年的历史,其历代名人有:艾萨克?罗斯福、西奥多?罗斯福、富兰克林?D?罗斯福、艾略特?罗斯福、小富兰克林?D?罗斯福、苏珊?罗斯福问题:对比材料一、二,提取两项关于中西方姓氏文化差异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参考答案:考点:中西方思想文化比较.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两项差异入手,结合中国的儒家思想和西方的人文主义进行思考.解答:从材料“孔姓族属”“罗斯福家族,”“艾萨克?罗斯福、西奥多?罗斯福、富兰克林?D?罗斯福”可得出:汉民族先姓后名,“重姓轻名”;英语国家先名后姓,“重名轻姓”;从材料“富兰克林?D?罗斯福,小富兰克林?D?罗斯福”“明太祖朱元璋先后赐给孔氏十字作为行辈字,从56代起排,此后孔氏族人不准随便取”可得出差异二:中国排字论辈,代际分明;而西方国家代际之间有重名现象,代际差别不大.答案:差异一:姓与名顺序的差异.汉民族先姓后名,“重姓轻名”;英语国家先名后姓,“重名轻姓”.:中国深受宗法制的影响,姓氏是维系血缘的隐形纽带,个人是宗族和家庭的从属,重视宗族利益;而西方国家深受基督教和人文主义思想(自由、平等)的影响,突出个人的地位.差异二:家族内部不同代际之间名字的差异.中国排字论辈,代际分明;而西方国家代际之间有重名现象,代际差别不大.中国深受儒家思想和宗法制度影响,名字象征着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因此要体现“贵贱有序,等级分明”观念.西方国家深受西方基督教和人文主义思想影响,名字只是一种个体的符号,因此彰显自由、平等的观念.3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交通、财政高级官员,人称“梁二总统”的梁士诒就敏锐的觉察到,这场世界大战是中国改变弱国地位,摆脱受世界强国联合宰割的大好机会,并正确认识到协约国一方在人力物力上的巨大优势,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袁世凯先是准备派兵参加欧战,但日本听到风声后由于害怕中国参战将使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增强,不利日本在华利益,先是外交上极力阻止,不果后竟然使用武力威胁。在日本的蛮横威胁下,梁士诒不得不想出用“劳工参战”的新方法。在一战期间,共有来自包括山东、河北、河南、湖北、江苏、浙江和福建等省14万中国人作为劳工被派往欧洲去作战争勤务。这些“华工兵团”在战争前线挖战壕,修工事,每天报酬仅仅5法郎,并先后有2万多人被德国的炮火炸死在战场上。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美国出版的《中国学生半月刊》则写道:“一战赴法华工乃中国派往世界的信使,他们回国后将成为传播欧洲文明最有力和最有效的桥梁。”同时,他们也把中国的太极拳传到了欧洲。也有人这样评价这些华工:“中国的地位不是外交家在辞令中争来的,而是被外国人践踏的华工用血肉之躯争来的。”(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梁士诒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参加一战的理由,并分析中国参加一战为何以“劳工参战”方式?(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一战“华工兵团”的特点和作用。参考答案:(1)理由:中国可借此改变弱国地位;协约国一方在人力物力上的巨大优势。原因:日本竭力反对中国直接派兵参战。(2)特点:人数多;主要从事战争勤务工作;报酬低;死亡率高;吃苦耐劳,不怕牺牲。作用:成为中欧之间文明传播的使节;为协约国赢得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赢得了战胜国的地位并为后来收回一些国家主权提供了条件。(1)从材料中“梁士诒就敏锐的觉察到,这场世界大战是中国改变弱国地位,摆脱受世界强国联合宰割的大好机会”可以看出他鼓励参战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可以就此改变国际地位;此外加入协约国是因为“正确认识到协约国一方在人力物力上的巨大优势”。中国之所以以“劳工参战”的方式是因为“日本听到风声后由于害怕中国参战将使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增强,不利日本在华利益”,由于日本的强烈反对和武力威胁,中国政府最终妥协。(2)“华工兵团”的特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首先人数上就非常多,其次参与的工作是修铁路等低报酬高投入的工作,从“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体现出他们吃苦耐劳,不怕牺牲的特点。对于“华工兵团”的作用,我们可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来分析,他们对协约国的胜利以及中国赢回一定的国际地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外,从欧洲人对他们的评价上来看,他们还成为中欧文明传播的使节。33.《科学的旅程》在介绍某一理论时指出:“其中引力不再是一种力,而是一种时空的弯曲,就好像每个大物体都置于一块大橡胶的表面……引力的‘力’并不真正是恒星或行星等物体的特征,而是来自空间形状本身”。这一理论A.首次对自然规律作经典总结B.为工业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C.弥补了经典力学认识的不足D.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参考答案:C【详解】依据材料“引力……是一种时空弯曲”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理论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依据所学可知,爱因斯坦的理论成果弥补了牛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