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4讲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搬动一、选择题右图为大气运动表示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据图回答1~3题。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 )。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B.甲处气温比乙处高C.丙处气压比丁处低.甲处气温比丙处低2.若此图表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A.③气流比较湿润B.④气流给我国夏季带来丰沛降水C.甲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乙处高压的形成与②气流有关3.若此图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则(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B.乙处天气以明亮为主C.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④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解析第1题,依照图示可知甲处气流上升,近地面气温应高于乙;同一平面,气流总是从气压高处流向气压低处;同时,垂直方向上气温平易压总是越向上数值越低,所以A、C、D均不正确。第2题,若此图表示低纬环流,则甲处为赤道低气压带,多对流雨。乙处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此气压带是由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在北进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不断右偏,在北纬30°周边高空积聚下沉而形成的,故D选项正确.第3题,夏季,亚欧大陆的温度高于同纬度的海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故甲处为陆地,乙处为海洋;此时乙处为高压控制,流行下沉气流,天气明亮。答案1.B2。D3.B以下列图为气压带、风带搬动表示图.读图完成4~5题.4.关于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A.0°-10°N流行下沉气流B.10°N-20°N流行东南风C.20°N-30°N流行西北风D.30°N-40°N流行西南风5.甲、乙两图反响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选项是()A.甲表示3月份、春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解析第4题,甲图位于北半球,由甲图中气压带的地址可知,此时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地址偏南,为冬季;该季节30°N-40°N之间的地区受西风带控制,流行西南风.第5题,由上题解析可知,甲图表示北半球的冬季;乙图也表示北半球,图中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地址偏北,表示北半球的夏季.答案4.D5。B读北半球大气环流表示图,完成6~7题。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6.受①、②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天气种类是()。A.地中海天气B.热带草原天气C.亚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沙漠天气7.当气压带⑤被切断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正当北半球夏季,北京流行东南风B.南亚流行东北风C.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动.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台风影响解析第6题,依照①、②气压带、风带的地址可知①为赤道低气压带,②为东北信风带,受两者的交替控制,形成了热带草原天气。第7题,气压带⑤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当其被切断时说明陆地上为高压,北半球处于冬季,此时南亚流行东北风,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流动。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答案6。B7.B读青海省年平均气温等值线分布图,回答8~9题。8.由图中所示信息可推出( )A.青海省东西两侧的年平均气温差别明显B.图中35°纬线与95°经线交点处年平均温大于4℃C.沿35°纬线东侧比西侧年平均气温变化大D.青海省东部地区年平均气温最低9.以下关于青海省年平均气温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青海省西部是年平均气温较高的地区,合适发展种植业B.年平均气温低对青海省种植业的影响是不利的C.青海省年平均气温由四周向中心递减D.青海省等温线的分布情况主若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解析第8题,沿35°纬线东侧等值线较西侧密集,所以东侧年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平均气温变化较大。第9题,青海省的年平均气温较低,热量不足是限制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答案8。C9.B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据此完成10~12题。10(
.)。
1
月
,
图
中
A
地盛
行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11.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搬动有关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冬季风权利弱于夏季风12.当C地流行西北季风时()。A.A地高温多雨B.正当1月份左右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C.C地形成高压中心D.B地寒冷干燥解析第10题,依照海陆轮廓判断,A位于中国东部,1月流行西北季风.第11题,B地为南亚季风区,夏季西南风来自热带印度洋地区,高温湿润;夏季风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搬动形成的,权利兴盛;夏季风来得早、退得迟、影响时间长,易产生洪涝灾害。第12题,C地为澳大利亚西北沿海地区,当地流行西北季风时为1月。答案10.D11.D12。B以下列图表示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百帕)的时空分布情况。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13~15题。13.结合图中信息判断,正常年份北半球夏季风最强的地区大体位于()。A.赤道周边大陆东岸B.副热带地区大陆东岸C.赤道周边大陆西岸D.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14.图乙所示年份的上半年,冬、夏季风权利与多年平均情况对照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A.冬季风偏强,夏季风偏弱B.冬、夏季风均偏强C.冬季风偏弱,夏季风偏强.冬、夏季风均偏弱15.图中负值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大洋东、西岸洋流性质的变化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搬动C.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海陆热力性质差别解析第13题,气压梯度越大,风力越大,从图甲可以看出,夏季副热带地区大陆东岸夏季风最强.第1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冬季气压梯度较平均情况偏大,说明冬季风偏强;夏季气压梯度较平均情况偏小,说明夏季风偏弱。第15题,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海洋形成高压,陆地为低压,因其中心地区出现负值.答案13。B14.A15。D二、综合题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16.以下列图中,图甲为地表三圈环流剖面图(局部,N为北极点);图乙为某季节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以下各题。(1)图甲中字母所表示的纬度为30°、60°的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2)图甲中B处是________风带,与图乙中________(a或b)处的风向一致.(3)图甲中C处是________气压带,D处是________风带,两者交替控制形成的天气种类是________,在图乙所示季节,该天气的特色是________。(4)考虑海陆分布等实质情况,此季节b处的天气特色是)。A.酷热干燥B.高温多雨C.平易干燥D.平易湿润(5)N气压带的成因是________,E气压带的成由于________(动力或热力)原因。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答案(1)CE(2)东北信a(3)副热带高西地中海天气酷热干燥(4)B(5)地处高纬,气温低,空气缩短下沉动力17.以下列图是沿北纬60°所作的1月份气温平易压分布表示图。读图回答(1)~(4)题。(1)在a、b、c三个地区中,属于大陆的是________,判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说明c地区出现低温的原因。(3)此时e地区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d地区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4)说明此时我国和印度流行风的风向。解析第(1)题,1月份北半球为冬季,同纬度大陆气温低于海洋,a、c两处气温低于b处,故a、c位于大陆上。第(2)题,c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亚欧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冬季散热快,受极地大陆气团的控制,气温较同纬度其他地区低。第(3)题,e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为阿留申低压,d位于亚欧大陆,此时形成的是亚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设施招投标合同
- 大型场馆建设合同样式
- 食品加工三方施工合同
- 机场VIP室花卉租用协议
- 剧院清洁工招聘协议书
- 儿童玩具专卖店装修施工合同
- 游艇码头建造师合同模板
- 豪华邮轮厨师长聘用合同
- 地铁站雨污治理工程协议
- 服装店财务人员劳动合同
- 幼儿园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概述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
- 6.2.1向量的加法运算 课件(共14张PPT)
- 2023年考研考博-考博英语-西南政法大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含答案解析
- 川2020G145-TY 四川省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图示
- 门窗公司介绍模板范本
- 孩子-你为什么要读书
- 形式逻辑学全套课件
- 国开电大公共行政学形考任务二答案
- 汉字拼写游戏
- 高中音乐鉴赏 《舞动心弦-中国舞蹈音乐》
- YY/T 0698.1-2011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1部分:吸塑包装共挤塑料膜要求和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