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理论和课程改革_第1页
(精品)课程理论和课程改革_第2页
(精品)课程理论和课程改革_第3页
(精品)课程理论和课程改革_第4页
(精品)课程理论和课程改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理论和课程改革第一专题 课程基本理论第一节 课程的定义课程是教育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概念之一,但是对课程的定义却是最纷繁芜杂,歧义最多。尽管目前课程还没有一个精确、唯一的定义,但是,要研究课程理论,实施课程改革,仍然需要我们对现有的课程定义的能指有充分的了解,从中尽可能探寻到当前最贴近中国教育现实的所指。(一)课程的词源分析1.在我国,课程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孔颖达为《诗经 ·小雅·巧言》篇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 ”一句作疏,谓之“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 ”。“课程”一词在这里的意思为 “寝庙”,用来比喻“伟业”,与我们今天所指的课程一词内涵和外延都有很大的不同。 在宋朝时,朱熹在《朱子全书 ·说学》中多次用到 “课程”,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 ”,“小立课程,大作功夫 ”等。朱熹所说的 “课程”主要是指“功课及其进程 ”,这与我们今天大多数人理解的课程已经十分相近了。2.在西方国家,课程 (Curriculum)一词最早见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H·Spencer)所著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书中。 “Curriculum一”词为名词,意为跑道(race-course)。因此,根据这个词源,课程通常被定义为 “学习的进程(courseofstudy),”简称学程。其义为引导学生前进,以达到一定的培养目标。但是近年来,有的学者提出,curriculum是从拉丁语“跑(currere)一”词中派生出来的,其重点应放在“跑”上面,强调的是个人在跑的过程中获得的经验而不仅仅是学习的进程。(二)几种主要的课程定义国内:1.《辞海·教育心理分册》:课程为 “教学的科目。可以指一个教学科目,也可以指学校的或一个专业的全部教学科目,或指一组教学科目。 (《辞海·教育心理分册》,上海译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5页)2.《中国大百科全书》:“课程有广义、狭义两种。广义指所有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

(教学科(《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207页)3.廖哲勋:课程是由一定育人目标、基本文化成果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用以指导学校育人的规划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媒体。哲勋著:《课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

(廖4.王道俊、王汉澜: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 (即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 “学科”。(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 156页。)5.刘克兰:“一般地说,课程是指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全部教学科目,以及这些科目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称《现代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 63页。

)

”。(刘克兰主编:6.靳玉乐:课程是 “学生通过学校教育环境获得的旨在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性经验”。 (靳玉乐:《现代课程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第65页)7.丛立新:“课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排的”。(丛立新著:《课程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

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2000年版,第 89页。

)国外:在美国,课程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给学生提供的经验;狭义的课程是指学生为了逐年升级、取得毕业证书必须学习的各科教材。 (陈侠:《美国中小学课程的情况和问题》 ,《教学与课程》 ,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 1982年版,第135页)狭义的课程就是学校所教的所有学科。20世纪20年代,随着“进步教育“在美国的兴起,课程的涵义扩大了,强调课程除了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以外,还要给学生生活经验,这样课程就不仅仅指各科知识,还包括一切课内外的活动。因此,现在美国的课程定义一般按广义来理解。1.博比特(Bobbit.F)认为“课程将是系列的经验, 是儿童和青年达到那些目的所必须有的。”(转引自丛立新著:《课程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9页)2.在《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 ·教育》中就列举了九种有关课程的定义: (江山野主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 ·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1年版,第页)①在学校建立一系列具有潜力的经验,目的是训练儿童和青年以群体方式思考和行动。这类经验被称为课程(史密斯,1957)。②学习者在学校的指导下所学得的全部经验。(福谢伊,1969)③学校传授给学生的、 意在使他们取得毕业、 获得证书或进入职业领域的资格的教学内容和具体教材的总计划 (古德,1959)④我们坚持课程是一种对教师、学生、学科和环境等教材组成部分的范围的方法论的探究(韦斯特伯里和斯泰默,1971)⑤课程是学校的生活和计划⋯⋯一种指导生活的事业,是构成一代又一代人生活的生气勃勃的活动流。(鲁格,1947)⑥课程是一种学习计划 (塔巴,1962)⑦通过有组织地重建知识和经验而得到系统阐述的有计划、 有指导的学习经验和预期的学习结果,在学校帮助下,推动学习者个人的社会能力不断地有目的地向前发展(坦纳和坦纳,1975)⑧课程必须基本上由习语法、文学和写作;

5种大范围的学科学习组成:b.数学;c.科学d.历史e.外国语

a.掌握母语,系统地学(贝斯特,1955)⑨课程被看作是有关人类经验 --而不是结论的可能思维模式的不断扩大的范畴。但这种可以从中得出结论的模式,在那些结论和所谓真理的背景中是站得住脚和有依据的。(贝尔思,1965)从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潜在课程的出现, 人们对课程问题的关注和实践领域不断扩大,对课程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都有了扩展, 课程的定义不断地增加,据美国学者鲁尔在1973年统计,课程这一概念至少有119种定义。迄今为止,人们对于课程的定义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对课程的本质属性认识存在着差异。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一)教学词源分析1.“教学”一词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要早于“课程”一词。但是,最初并没有“教学”一词,只有“教”和“学”二字。如在甲骨文中关于“教”和“学”的记载有“丁酉卜,其呼以多方小子小臣其教戒”,关于“学”的记载有“壬子卜,弗洒小求,学”。此外在许多古文献中对 “教”和“学”也分别有记载。如《吕氏春秋 ·贵公》中有“愿仲尼之教寡人也”,《庄子·庾桑楚》中“学者,学其不能也”等等。可见当时“教”和“学”是分开使用。“教学”二字最早连用是出现于《书·商书·兑命》:“斅学半”。(斅音ào,指教)。此句成为后来《学记》中“教学相长”的依据。在我国古代,“教学”偏重的是学,以学生自学为主,有疑问才去向教师求教。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由于教育活动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