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源本资料来源1
当代西方经济思想评析
授课老师:刘慧
当代西方经济思想评析2引言古典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各个流派的思想发源地,这些流派都和古典经济学派有着这种或那种的联系。不了解古典经济学,就无法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各个流派的产生和发展,就难以理解他们之间的争论和分歧。所以,在此把古典经济学列为第一个流派来介绍给大家。引言古典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各个流派的思想发源地,这些流派3第三讲:当代西方经济思想的历史渊源
———亚当•斯密及古典经济学体系
第一节:亚当•斯密及其经济思想第二节:古典经济学体系第三讲:当代西方经济思想的历史渊源
———亚当•斯密4
第一节:亚当•斯密及其经济思想一.谁是亚当•斯密?二.亚当•斯密成功的原因三.亚当•斯密的时代背景四.斯密思想的简单概括五.斯密的作品―《国富论》六.亚当•斯密的贡献和影响第一节:亚当•斯密及其经济思想一.谁是亚当•斯密?5
亚当•斯密(AdamSmith)财富科学的父亲,第一次系统地建立起经济学理论。其作品《国富论》是经济独立的宣言,是当代经济学研究的起点。
当代西方经济思想的历史渊源评析课件6
亚当•斯密(1723-1790),1723年生于英国苏格兰,14岁考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数学和哲学,17岁时转入牛津大学。1751年返回格拉斯哥大学讲授逻辑学、道德哲学。1759年出版《道德情操论》一书,1764-1776年任贝克莱公爵的私人老师,到欧洲大陆旅行。在巴黎,认识了法国启蒙学派代人物伏尔泰、重农学派主要代表魁奈和杜尔阁等名流。1776年出版《国富论》,1778年斯密任爱丁堡海关专员,1787年底任格拉斯哥大学校长,
1790年7月逝世.一.谁是亚当•斯密?亚当•斯密(1723-1790),1723年生7生正逢时广交良友博览群书经历广泛二.亚当•斯密的成功来自于:生正逢时二.亚当•斯密的成功来自于:8
18世纪中叶,英国处于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前夕,资本主义的手工技术为主的工场手工业得到巨大的发展。当时英国社会上已日益显著地形成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三个基本的阶级.但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之间的斗争仍占主导地位。经济上,一些旧的政策法令,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三.亚当•斯密(1723-1790年)时代背景:18世纪中叶,英国处于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前夕,资本主义9
第一,追求财富增加是每个人和社会的目标;第二,利己是个人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即人是经济人;第三,市场上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把个人利己的行为引导向有利于整个社会,即主张经济中的自由放任。四.斯密的思想简单地概括为三点:四.斯密的思想简单地概括为三点:10
“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使其产出有最大的价值。确实,一般说来,他既不打算促进社会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促进的社会公共利益是多少。……他所追求的只是他自己的利益,而它在这样做的时候,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去实现一个并非他本意要实现的目的。……通过追求他自己的利益,他通常会促进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要促进的社会利益更大。”——斯密《国富论》“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使其产出有最11五.斯密的作品—《国富论》1.《国富论》概论2.《国富论》的主要内容3.国民财富增进的第一条途径4.国民财富增进的第二条途径5.国民财富增进的保障6.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五.斯密的作品—《国富论》1.《国富论》概论12你愿意花4.5万美元买第一版的《国富论》吗?在英语中,没有哪一本书比《国富论》影响更大。《国富论》和蒸汽机毁灭了旧世界,建立了新世界。你愿意花4.5万美元买第一版的《国富论》吗?13
全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共五篇:第一篇《论劳动生产力增加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第二篇《论资财的性质及其蓄积和用途》。第三篇《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第四篇《论政治经济学体系》。第五篇《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
1.《国富论》概论全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国富论》概论141.《国富论》概论斯密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政治经济学的两个不同的目标:第一,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第二,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正确的使用经济学的原则可以同时使君主和人民增加财富。“1.《国富论》概论斯密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国民财富15什么是国民财富,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主要讨论了:什么是国民财富,《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16
1.《国富论》概论斯密之前:什么是国民财富?如何增加国民财富?16、17世纪重商主义认为:金银、货币是国民财富。金银与财富是同义语。主张国家必须限制进口,增加出口;同时加强对外殖民,掠夺其他国家。(一国获利必然另一国损失)重商主义研究领域在流通环节,为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打下基础。1.《国富论》概论斯密之前:什么是国民财富?如何增加国民财17斯密认为:什么是国民财富?
斯密指出:“一个国家的财富,不仅在于金银,而且在于它的土地、房屋和各种消费的物品”——国民财富是一个国家所生产的商品的总量。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关键不是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代价获取金银,而是生产和交换。——他强调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一个国家能够在不损害其他国家的情况下致富)1.《国富论》概论斯密认为:什么是国民财富?1.《国富论》概论18斯密认为:如何增加国民财富?
国民财富的增加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二是劳动力和总人口的比例。
国民财富的增加的实现取决于:给人们经济自由,不受国家干扰。
1.《国富论》概论斯密认为:如何增加国民财富?1.《国富论》概论19什么是国民财富?今日世界各国测定富有程度使用:
GNP(国民生产总值)或GDP(国内生产总值)如何增加国民财富?提高劳动生产率什么是国民财富?如何增加国民财富?20选择:A中国B美国选择:21
国民财富增进的第一条途径:提高劳动生产率国民财富增进的第二条途径:增加劳动者的人数国民财富增进的保障:经济自由主义2.《国富论》的主要内容国民财富增进的第一条途径:提高劳动生产率2.《国富论》的主22
斯密指出: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依靠分工。
“人们在交换中发现,与其什么都做,不如专精一行,更能得到利益,发展下去,便产生了劳动分工。”3.国民财富增进的第一条途径:提高劳动生产率3.国民财富增进的第一条途径:提高劳动生产率23
无论哪一国的国民财富,它们都是自然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往往是最大的一部分)是用来补偿资本,补充从资本取出来的食料、材料和制成品;另一部分,则或以利润形式作为资本所有者的收入,或以地租形式作为地主的收入。
用来补偿资本的那一部分年产物,从来没有立即用以维持非生产性劳动者,而是用以维持生产性劳动者。至于一开始即指定作为利润或地租收入的部分,则可能用来维持生产性劳动者,也可能用来维持非生产性劳动者。
4.国民财富增进的第二条途径:增加劳动者的人数
无论哪一国的国民财富,它们都是自然分成两24
斯密以“经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为依据,以“看不见的手”的论断为核心,系统地提出了经济自由主义思想。5.国民财富增进的保障:经济自由主义5.国民财富增进的保障:经济自由主义25
经济人假设“看不见的手”理论自由贸易理论国家的作用
6.经济自由主义思想6.经济自由主义思想26
斯密指出:
“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同胞的协助,要想仅仅依赖他人的恩惠,那是一定不行的。他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有利于他,并告诉他们,给他做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他再达到目的就容易得多了。……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打算。……每个人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6.1经济人假设斯密指出:6.1经济人假设27
斯密指出:
“每个人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种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
“个人在追求他们自己的利益的同时能够为公众带来利益,并且比政府(在当时是君王)追求公共利益时更有保证。”“人人为自己”的利己行为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产生了出乎意外的结果——人与人之间的互利,以及与社会利益的协调和一致。
6.2“看不见的手”理论斯密指出:6.2“看不见的手”理论28
斯密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因而专业化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会绝对地低于他国,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这就是“绝对利益论”:一国只要专门生产本国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产品,用以交换本国生产成本绝对高于他国的产品,就会获得财富增加。
6.3自由贸易的理论6.3自由贸易的理论29例如:英葡?优势差异葡萄牙英国布(1单位)6h4h酒(1单位)2h12h例如:英葡?优势差异30
斯密发现进口有好处,主张对外贸易自由,反对重商主义的垄断和限制贸易。
斯密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理,即贸易分工互利的“双赢”思想。在他看来,适用于一国内部的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6.3自由贸易的理论斯密发现进口有好处,主张对外贸易自由,反对重商主义的垄31
斯密指出:“如果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应如何运用他们的资本,那不仅是自寻烦恼地去注意最不需注意的问题……”斯密认为,君主只有三个应尽的义务:“第一,保护社会,使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上各个人,使不受社会上任何其他人的侵害和压迫,这就是说,要设立严正的司法机关。第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6.4政府的职能6.4政府的职能32斯密认为要限制政府的作用。主张政府在公共安全、司法和公共设施发挥作用,提供一个和平、安全地经济运行环境,做个“保护神”即可,其他让人们自己做自己的事。6.4经济自由主义主张6.4经济自由主义主张33
第一节:亚当•斯密及其经济思想
(1)他是使经济学说成为一门系统科学的主要创立人。只有到了斯密这里,经济学这座大厦才真正建立起来。(2)斯密缔造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概括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它的形成阶段的理论成就,最先系统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各个主要学说,对资产阶段政治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3)《国富论》是经济独立的宣言,和美国《独立宣言》(政治独立的宣言)二者合起来启动了工业革命。六.斯密对经济学的影响:第一节:亚当•斯密及其经济思想(1)他是使经济学说成为一34
第二节: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一.代表人物二.基本假设三.思想特色四.基本原理和命题五.评析第二节: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一.代表人物35
一、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约翰﹒斯图亚特﹒穆勒阿尔弗雷德﹒马歇尔阿瑟﹒庇古一、代表人物亚当﹒斯密36一-1、大卫•李嘉图及其经济思想
1.1时代、生平和著作
生平:(1772-1823)
1772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资产级家庭14岁开始在伦敦股票交易所工作,21岁独立开展证券交易活动,27岁时偶然阅读了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817年45岁发表了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9年,被选为英国下议院议员。1823年,死于耳疾。时代: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一-1、大卫•李嘉图及其经济思想生平:(1772-1823371.2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贸易理论
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所以,每个国家应该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当代西方经济思想的历史渊源评析课件38例如:
英葡绝对优势差异葡萄牙英国布(1单位)6h4h酒(1单位)2h12h例如:英葡绝对优势差异39例如:
英葡?优势差异葡萄牙英国布(1单位)6h4h酒(1单位)12h2h例如:英葡?优势差异401.3大卫•李嘉图的贡献批评了斯密价值论中的二元观点,坚持劳动价值论。第一个提出了决定价值的劳动不是实际的个别劳动而是社会必要劳动。强调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和研究财富在社会各阶级间分配的规律。提出了比较优势贸易理论,为自由贸易提供了有力证据。1.3大卫•李嘉图的贡献41当代西方经济思想的历史渊源评析课件421.3对大卫•李嘉图的评论成就:直接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理论中的科学因素,建立起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为中心的理论体系。李嘉图的经济学说在当时以至对以后的经济思想的发展都产生重大的影响。缺陷:由于它的阶级局限性方法论的缺陷,也使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陷入困境。1.3对大卫•李嘉图的评论43
2、马歇尔(1842-1924)的经济思想2、马歇尔(1842-1924)的经济思想44
马歇尔(A.Marshall,1842~1924)英国经济学家,“剑桥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1861年进入剑桥大学数学系.1877-1884年,先后在布里斯托尔大学和牛津大学讲授政治经济学,1885年任剑桥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直到1908年退休。1890年出版《经济学原理》被西方经济学界看成是划时代的著作,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在西方经济学占主导地位,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该书一版再版,共出了8版。著有《经济学原理》(1890)、《工业和贸易》(1919)、《货币、信用与商业》(1923)等。2.1
马歇尔与《经济学原理》马歇尔(A.Marshall,1842~1924)45马歇尔是剑桥学派的创建人。由于马歇尔和他的忠实学徒长期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所以被称为剑桥学派。
由于马歇尔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自由市场理论,以经济自由主义为其理论基础,所以其理论被称为“新古典学派”。
马歇尔是剑桥学派的创建人。由于马歇尔和他的忠实学徒长期在英国46
2.2、马歇尔的供求均衡理论市场价格决定于供需双方的力量均衡,犹如剪刀之两刃,是同时起作用的,从而建立起均衡价格论。在决定均衡价格时,马歇尔作了一系列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在这些假定下,在短期内存在一个局部均衡。马歇尔认为一种商品的价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是由该商品的需求状况和供给状况决定的,当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2.2、马歇尔的供求均衡理论市场价格决定于供需双方的力量47供给需求价格需求量供给与需求的均衡2134567891012110$3.002.502.001.501.000.50均衡供给需求价格需求量供给与需求的均衡213456789101248供求两曲线相交于E点,即均衡点。OP即均衡价格,OQ即均衡量,此即均衡价格水平的成交量。
供求均衡供求两曲线相交于E点,即均衡点。49二、基本假设1、理性人假设:经济体系中的当事人(居民户和厂商)都是理性的,他们的目标是追求效用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他们具有稳定的预期。2、完全信息假设:经济当事人在签订合同、进行交易时,都拥有关于市场条件、交易对象和价格的完全信息。3、完全竞争假设:经济体系中的各类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型的。4、市场出清假设:在完全弹性的价格下,各类市场都可以出清,即不存在持续短缺或持续过剩。
二、基本假设1、理性人假设:经济体系中的当事人(居民户和厂商50三、思想特色1、古典经济学家都是“市场崇拜者”。基本信念是:通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是一种最优的资源配置方式,没有其他可以替代的配置方式。2、古典学派都信奉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古典学派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主张政府的作用只是充当私有财产和个人经济活动的“守夜人”或“保护神”。三、思想特色1、古典经济学家都是“市场崇拜者”。51三、思想特色3、在方法上表现为“古典二分法”。
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一种封闭的市场经济模型,即没有对外经济部门。古典经济学把这种经济分为两个部门——实际部门和货币部门来进行研究。三、思想特色3、在方法上表现为“古典二分法”。52四、基本原理和命题萨伊定律:
“供给总是能够创造自己的需求”,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市场: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其趋向或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和功能。利息率:货币市场调节的手段。工资:调节劳动力市场的有效机制。四、基本原理和命题萨伊定律:“供给总是能够创造自己的需求”53四、基本原理和命题货币:对实际经济活动完全不起作用。货币是中性的,是古典经济学“二分法”观点。政府:应该对社会经济活动(货币的供给例外)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而不要加以干预。四、基本原理和命题货币:对实际经济活动完全不起作用。货币是中54五、评析古典经济学:成就:提出了以劳动价值论为主要理论基础的一整套经济理论体系,在政策倾向上都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活动采取自用放任的态度。缺陷:理论的片面性,分析方法上显得不够精细。五、评析古典经济学:55五、评析新古典经济学:成就:引进了数学的边际分析方法,由强调供给和生产转变为强调需求和消费,为后来的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奠定了某种间接基础。比古典经济学更为合理,也更为精致的经济理论体系。缺陷: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萧条中,面对严重的失业和生产过剩问题,却显得一筹莫展、无能为力。五、评析新古典经济学:56小结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及作品新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及作品古典经济学体系:基本假设:4
思想特色:3基本原理和命题:6评析小结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及作品57ThankyouforlisteningThankyouforlistening58本资料来源本资料来源59
当代西方经济思想评析
授课老师:刘慧
当代西方经济思想评析60引言古典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各个流派的思想发源地,这些流派都和古典经济学派有着这种或那种的联系。不了解古典经济学,就无法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各个流派的产生和发展,就难以理解他们之间的争论和分歧。所以,在此把古典经济学列为第一个流派来介绍给大家。引言古典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各个流派的思想发源地,这些流派61第三讲:当代西方经济思想的历史渊源
———亚当•斯密及古典经济学体系
第一节:亚当•斯密及其经济思想第二节:古典经济学体系第三讲:当代西方经济思想的历史渊源
———亚当•斯密62
第一节:亚当•斯密及其经济思想一.谁是亚当•斯密?二.亚当•斯密成功的原因三.亚当•斯密的时代背景四.斯密思想的简单概括五.斯密的作品―《国富论》六.亚当•斯密的贡献和影响第一节:亚当•斯密及其经济思想一.谁是亚当•斯密?63
亚当•斯密(AdamSmith)财富科学的父亲,第一次系统地建立起经济学理论。其作品《国富论》是经济独立的宣言,是当代经济学研究的起点。
当代西方经济思想的历史渊源评析课件64
亚当•斯密(1723-1790),1723年生于英国苏格兰,14岁考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数学和哲学,17岁时转入牛津大学。1751年返回格拉斯哥大学讲授逻辑学、道德哲学。1759年出版《道德情操论》一书,1764-1776年任贝克莱公爵的私人老师,到欧洲大陆旅行。在巴黎,认识了法国启蒙学派代人物伏尔泰、重农学派主要代表魁奈和杜尔阁等名流。1776年出版《国富论》,1778年斯密任爱丁堡海关专员,1787年底任格拉斯哥大学校长,
1790年7月逝世.一.谁是亚当•斯密?亚当•斯密(1723-1790),1723年生65生正逢时广交良友博览群书经历广泛二.亚当•斯密的成功来自于:生正逢时二.亚当•斯密的成功来自于:66
18世纪中叶,英国处于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前夕,资本主义的手工技术为主的工场手工业得到巨大的发展。当时英国社会上已日益显著地形成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三个基本的阶级.但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之间的斗争仍占主导地位。经济上,一些旧的政策法令,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三.亚当•斯密(1723-1790年)时代背景:18世纪中叶,英国处于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前夕,资本主义67
第一,追求财富增加是每个人和社会的目标;第二,利己是个人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即人是经济人;第三,市场上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把个人利己的行为引导向有利于整个社会,即主张经济中的自由放任。四.斯密的思想简单地概括为三点:四.斯密的思想简单地概括为三点:68
“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使其产出有最大的价值。确实,一般说来,他既不打算促进社会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促进的社会公共利益是多少。……他所追求的只是他自己的利益,而它在这样做的时候,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去实现一个并非他本意要实现的目的。……通过追求他自己的利益,他通常会促进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要促进的社会利益更大。”——斯密《国富论》“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使其产出有最69五.斯密的作品—《国富论》1.《国富论》概论2.《国富论》的主要内容3.国民财富增进的第一条途径4.国民财富增进的第二条途径5.国民财富增进的保障6.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五.斯密的作品—《国富论》1.《国富论》概论70你愿意花4.5万美元买第一版的《国富论》吗?在英语中,没有哪一本书比《国富论》影响更大。《国富论》和蒸汽机毁灭了旧世界,建立了新世界。你愿意花4.5万美元买第一版的《国富论》吗?71
全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共五篇:第一篇《论劳动生产力增加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第二篇《论资财的性质及其蓄积和用途》。第三篇《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第四篇《论政治经济学体系》。第五篇《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
1.《国富论》概论全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国富论》概论721.《国富论》概论斯密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政治经济学的两个不同的目标:第一,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第二,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正确的使用经济学的原则可以同时使君主和人民增加财富。“1.《国富论》概论斯密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国民财富73什么是国民财富,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主要讨论了:什么是国民财富,《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74
1.《国富论》概论斯密之前:什么是国民财富?如何增加国民财富?16、17世纪重商主义认为:金银、货币是国民财富。金银与财富是同义语。主张国家必须限制进口,增加出口;同时加强对外殖民,掠夺其他国家。(一国获利必然另一国损失)重商主义研究领域在流通环节,为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打下基础。1.《国富论》概论斯密之前:什么是国民财富?如何增加国民财75斯密认为:什么是国民财富?
斯密指出:“一个国家的财富,不仅在于金银,而且在于它的土地、房屋和各种消费的物品”——国民财富是一个国家所生产的商品的总量。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关键不是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代价获取金银,而是生产和交换。——他强调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一个国家能够在不损害其他国家的情况下致富)1.《国富论》概论斯密认为:什么是国民财富?1.《国富论》概论76斯密认为:如何增加国民财富?
国民财富的增加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二是劳动力和总人口的比例。
国民财富的增加的实现取决于:给人们经济自由,不受国家干扰。
1.《国富论》概论斯密认为:如何增加国民财富?1.《国富论》概论77什么是国民财富?今日世界各国测定富有程度使用:
GNP(国民生产总值)或GDP(国内生产总值)如何增加国民财富?提高劳动生产率什么是国民财富?如何增加国民财富?78选择:A中国B美国选择:79
国民财富增进的第一条途径:提高劳动生产率国民财富增进的第二条途径:增加劳动者的人数国民财富增进的保障:经济自由主义2.《国富论》的主要内容国民财富增进的第一条途径:提高劳动生产率2.《国富论》的主80
斯密指出: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依靠分工。
“人们在交换中发现,与其什么都做,不如专精一行,更能得到利益,发展下去,便产生了劳动分工。”3.国民财富增进的第一条途径:提高劳动生产率3.国民财富增进的第一条途径:提高劳动生产率81
无论哪一国的国民财富,它们都是自然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往往是最大的一部分)是用来补偿资本,补充从资本取出来的食料、材料和制成品;另一部分,则或以利润形式作为资本所有者的收入,或以地租形式作为地主的收入。
用来补偿资本的那一部分年产物,从来没有立即用以维持非生产性劳动者,而是用以维持生产性劳动者。至于一开始即指定作为利润或地租收入的部分,则可能用来维持生产性劳动者,也可能用来维持非生产性劳动者。
4.国民财富增进的第二条途径:增加劳动者的人数
无论哪一国的国民财富,它们都是自然分成两82
斯密以“经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为依据,以“看不见的手”的论断为核心,系统地提出了经济自由主义思想。5.国民财富增进的保障:经济自由主义5.国民财富增进的保障:经济自由主义83
经济人假设“看不见的手”理论自由贸易理论国家的作用
6.经济自由主义思想6.经济自由主义思想84
斯密指出:
“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同胞的协助,要想仅仅依赖他人的恩惠,那是一定不行的。他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有利于他,并告诉他们,给他做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他再达到目的就容易得多了。……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打算。……每个人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6.1经济人假设斯密指出:6.1经济人假设85
斯密指出:
“每个人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种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
“个人在追求他们自己的利益的同时能够为公众带来利益,并且比政府(在当时是君王)追求公共利益时更有保证。”“人人为自己”的利己行为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产生了出乎意外的结果——人与人之间的互利,以及与社会利益的协调和一致。
6.2“看不见的手”理论斯密指出:6.2“看不见的手”理论86
斯密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因而专业化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会绝对地低于他国,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这就是“绝对利益论”:一国只要专门生产本国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产品,用以交换本国生产成本绝对高于他国的产品,就会获得财富增加。
6.3自由贸易的理论6.3自由贸易的理论87例如:英葡?优势差异葡萄牙英国布(1单位)6h4h酒(1单位)2h12h例如:英葡?优势差异88
斯密发现进口有好处,主张对外贸易自由,反对重商主义的垄断和限制贸易。
斯密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理,即贸易分工互利的“双赢”思想。在他看来,适用于一国内部的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6.3自由贸易的理论斯密发现进口有好处,主张对外贸易自由,反对重商主义的垄89
斯密指出:“如果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应如何运用他们的资本,那不仅是自寻烦恼地去注意最不需注意的问题……”斯密认为,君主只有三个应尽的义务:“第一,保护社会,使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上各个人,使不受社会上任何其他人的侵害和压迫,这就是说,要设立严正的司法机关。第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6.4政府的职能6.4政府的职能90斯密认为要限制政府的作用。主张政府在公共安全、司法和公共设施发挥作用,提供一个和平、安全地经济运行环境,做个“保护神”即可,其他让人们自己做自己的事。6.4经济自由主义主张6.4经济自由主义主张91
第一节:亚当•斯密及其经济思想
(1)他是使经济学说成为一门系统科学的主要创立人。只有到了斯密这里,经济学这座大厦才真正建立起来。(2)斯密缔造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概括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它的形成阶段的理论成就,最先系统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各个主要学说,对资产阶段政治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3)《国富论》是经济独立的宣言,和美国《独立宣言》(政治独立的宣言)二者合起来启动了工业革命。六.斯密对经济学的影响:第一节:亚当•斯密及其经济思想(1)他是使经济学说成为一92
第二节: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一.代表人物二.基本假设三.思想特色四.基本原理和命题五.评析第二节: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一.代表人物93
一、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约翰﹒斯图亚特﹒穆勒阿尔弗雷德﹒马歇尔阿瑟﹒庇古一、代表人物亚当﹒斯密94一-1、大卫•李嘉图及其经济思想
1.1时代、生平和著作
生平:(1772-1823)
1772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资产级家庭14岁开始在伦敦股票交易所工作,21岁独立开展证券交易活动,27岁时偶然阅读了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817年45岁发表了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9年,被选为英国下议院议员。1823年,死于耳疾。时代: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一-1、大卫•李嘉图及其经济思想生平:(1772-1823951.2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贸易理论
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所以,每个国家应该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当代西方经济思想的历史渊源评析课件96例如:
英葡绝对优势差异葡萄牙英国布(1单位)6h4h酒(1单位)2h12h例如:英葡绝对优势差异97例如:
英葡?优势差异葡萄牙英国布(1单位)6h4h酒(1单位)12h2h例如:英葡?优势差异981.3大卫•李嘉图的贡献批评了斯密价值论中的二元观点,坚持劳动价值论。第一个提出了决定价值的劳动不是实际的个别劳动而是社会必要劳动。强调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和研究财富在社会各阶级间分配的规律。提出了比较优势贸易理论,为自由贸易提供了有力证据。1.3大卫•李嘉图的贡献99当代西方经济思想的历史渊源评析课件1001.3对大卫•李嘉图的评论成就:直接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理论中的科学因素,建立起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为中心的理论体系。李嘉图的经济学说在当时以至对以后的经济思想的发展都产生重大的影响。缺陷:由于它的阶级局限性方法论的缺陷,也使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陷入困境。1.3对大卫•李嘉图的评论101
2、马歇尔(1842-1924)的经济思想2、马歇尔(1842-1924)的经济思想102
马歇尔(A.Marshall,1842~1924)英国经济学家,“剑桥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1861年进入剑桥大学数学系.1877-1884年,先后在布里斯托尔大学和牛津大学讲授政治经济学,1885年任剑桥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直到1908年退休。1890年出版《经济学原理》被西方经济学界看成是划时代的著作,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在西方经济学占主导地位,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该书一版再版,共出了8版。著有《经济学原理》(1890)、《工业和贸易》(1919)、《货币、信用与商业》(1923)等。2.1
马歇尔与《经济学原理》马歇尔(A.Marshall,1842~1924)103马歇尔是剑桥学派的创建人。由于马歇尔和他的忠实学徒长期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所以被称为剑桥学派。
由于马歇尔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特种花纹带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单面毛皮机针筒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强磁设备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版砂石场安全生产承包与设备维护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儿童房装修合同书(安全环保主题)3篇
- 二零二五版环保园区物业管理服务委托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消费信贷借款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设备租赁融资合同规范文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科技馆食堂餐饮承包经营协议3篇
- 2025年钢材市场交易风险管理合同范本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S7-1200)第二版》全套教学课件
- 第01讲 直线的方程(九大题型)(练习)
- 《基础会计》教学课件-整套教程电子讲义
- 微粒贷逾期还款协议书范本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时练习带答案
- NBT 47013.4-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4部分:磁粉检测
- 2024年上海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全国卷1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 工程防渗漏培训课件
- 牛津3000核心词汇表注释加音标1-4 完整版
- 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