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周期理论一、经济增长概述二、新古典增长理论三、内生增长理论四、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五、经济周期概述六、凯恩斯主义周期理论七、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西方经济学·宏观·第20章1高版宏观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修改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页!一、经济增长概述1.经济增长的衡量经济增长:国民产出的增加。Yt表示t时期的总产量,Yt-1表示(t-1)时期的总产量。ty经济增长的趋势2高版宏观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修改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页!生产函数:总产出=全要素生产率×F(劳动,资本)即:Y=AF(N,K)2.生产函数若劳动变动△N,资本变动△K,技术变动△A。产出变动:△Y=MPN×△N+MPK×△K+F(N,K)×△A两边同除以Y:继续变形:3高版宏观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修改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页!令:α=劳动收益在产出中的份额β=资本收益在产出中的份额产出增长=(劳动份额×劳动增长)+(资本份额×资本增长)+技术进步将α、β代入上述公式:3.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的源泉:生产要素增长和技术进步。4高版宏观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修改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页!2.人均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λY=F(λN,λK)令λ=1/N(N为总人口)则Y/N=F(1,K/N)定义人均产出y=Y/N人均资本k=K/N则y=F(1,k)=f(k)经济意义:产出增长唯一的由资本增长来解释。资本、产出和储蓄之间的关系资本存量产出/收入储蓄/投资资本增量以下分析中注意区分小k和大K5高版宏观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修改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页!3.经济增长的稳态稳态:指一种长期均衡,人均资本达到并维持在均衡不变;忽略技术变化,人均产量也达到均衡稳定状态。即k、y不变。稳态中:总产出的增长率=资本存量增长率=劳动人口增长率=n。由于k、y不变,K、Y必须与N同比例变化。6高版宏观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修改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页!5.经济增长的稳态图示AkAky0经济增长的稳态syy=f(k)(n+δ)k右边△k<0k下降左边△
k>0k上升yAkA右边,△k<0引起k下降kA左边,△k>0推动k上升稳态时的产出增长独立于储蓄率。稳态时,sy=(n+δ)k7高版宏观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修改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页!储蓄率上升人均资本k增加人均产量y增加。储蓄率上升资本积累带动产量暂时性增长最终回落到人口增长率nty0y0t0t1tG0nt0t1y1储蓄率的增加不能影响稳态增长率,但确实能提高收入的稳态水平。即:储蓄率增加只有水平效应,而无增长效应。8高版宏观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修改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页!7.技术进步下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将技术进步因素引入。考虑技术进步:Y=F(AN,K)A=技术进步,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大,是一个外生变量,会导致劳动效率提高。AN即有效劳动。按照有效劳动得到的平均资本和产量,在稳态时=0人均产出增长率=A的增长率总产出增长率=A的增长率+人口增长率结论:处于稳定状态时,人均产出增长率只取决于技术进步速度9高版宏观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修改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9页!三、内生增长理论的AK模型早期的内生增长理论而言,由于不存在边际报酬递减假定生产函数为:Y=AK,A为反映技术水平的正的常数;K为资本存量假定s=储蓄率,资本存量变动ΔK=sY-δK=投资-折旧ΔY/Y=ΔK/K=sA-δ,只要sA-δ>0,收入会一直增长。内生增长模型中,储蓄和投资会引起长期增长,而新古典模型认为,储蓄只是暂时引起经济增长。
10高版宏观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修改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0页!2.新经济新经济: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为构成和增长动力的经济。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的特征:(1)增长原动力不同。以高科技、信息等为增长原动力。(2)生产方式不同。以集约型为主。(3)交换方式不同。以电子商务为主要交换手段。(4)经济主体的交往不同。新经济趋向全球一体化,可持续。要做到技术、观念、市场、制度四方面创新。最早源于美国,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一直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称为“新经济现象”。传统经济以通胀刺激经济,达到低失业率。在新经济时代,技术、制度创新,通过信息和网络经济进行知识生产,带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11高版宏观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修改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1页!2.经济周期的类型基钦(美国,1923)短周期,平均长度为3.5年。朱格拉(法国,1860)中周期,平均长度为8~10年。康德拉季耶夫(俄国,1925)长周期,平均为50年。库兹涅茨(美国,1930)中长周期,平均长度为20年。熊彼特(美国,1939)综合周期:每一个50~60年的长周期包括6个8~10年的中周期,每一个中周期包括三个长度约40个月的短周期。他提出,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大约经历了三个长周期:个长周期:18世纪80年代~1842年,纺织机时代第二个长周期:1842年~1897年,蒸汽机和钢铁时代第三个长周期:1897年以后,电气化和汽车时代12高版宏观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修改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2页!(2)投资过度论投资过度论:投资过多,资本品部门发展超过消费品部门。资本品投资的波动导致经济波动。以充分就业为起暗含的前提。投资过度理论有可分为两派,一派认为是货币引起了投资过度,称为货币投资过度理论;另一派则认为是新发明、新市场开辟等非货币因素引起了投资过度,称为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货币投资过度理论的倡导者是奥地利学派的代表哈耶克等,其基本特点是认为货币金融当局的信用膨胀政策是破坏经济体系的均衡引起经济扩张并由此导致危机和萧条的根本原因。用非货币因素的投资过多论来解释危机的代表人物是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危机的出现是因为固定资本货物的生产过多。13高版宏观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修改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3页!(4)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周期理论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用创新来解释社会的发展,把创新作为社会前进的动力,由此出发,他也用创新来解释经济周期,说明经济中周期性波动根源于创新。技术革新和发明不是连续和均匀的。经济周期的衰退与萧条,意味着新产品、新技术对旧的厂商和部门的冲击,那些在经济高涨期间过度扩大了的投资在萧条阶段的毁灭是社会经济从失衡走向新的均衡之必然的和有益的过程。一旦萧条到达谷底,新的创新引致的复苏和高涨推动生产力在更高水平上发展,均衡-失衡-在更高的水平上均衡,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创新的大小及其重要性不同决定了经济周期时间的不同。14高版宏观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修改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4页!(6)心理因素理论预期过度论:在心理上的乐观预期和悲观预期,说明繁荣和衰退的交替。乐观时,投资和消费增加,繁荣。主要代表人物是凯恩斯和庇古。经济高涨后,对未来的乐观预期一般总超过合理的应有程度,导致过多的投资,形成经济的繁荣。当过度乐观情绪所造成的错误被察觉以后,又变成不合理的过度悲观预期,由此导致萧条。凯恩斯认为,萧条的产生是由于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溃,而造成这种崩溃的正是对未来悲观的预期。15高版宏观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修改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5页!六、凯恩斯主义周期理论:乘数-加速数模型1.加速原理:产出变动与投资支出之间的数量关系。设资本-产出比率固定不变:v=K/Y,其中K是存量,Y是流量,K>Y,所以v>1。K=vY。t期资本Kt=vYt,t-1期资本Kt-1=vYt-1推导出t期净投资It=Kt-Kt-1=vYt-1-vYt=v(Yt-Yt-1)表明:t期投资取决于产出变化。变动幅度取决于v。v被称为加速度。16高版宏观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修改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6页!某种因素,如新技术,使投资增加,通过乘数作用,收入增加。收入增加后,消费增加,有效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3.乘数-加速数模型国民收入增加后,通过加速数的作用,投资增加。循环往复,社会处于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国民收入增加。社会资源有限性,在经济达到周期的峰顶时,收入不再增长。投资下降为0,导致下期的收入下降;在加速数的作用下,投资进一步减少,收入下降,处于衰退时期。衰退到谷底后,长期的负投资,而折旧不断,设备要更新,重置投资,投资增加后,进入新一轮乘数-加速数循环。17高版宏观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修改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7页!3.理论假定人口和劳动力固定,实际收入取决于技术和资本存量,总量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Y=zf(K)z值变动表现为生产函数的变动。假定资本折旧率δ,没有被折旧的资本存量=(1-δ)K,在考察期期末,可利用资源为当期产量加上没有折旧的资本存量:zf(K)+(1-δ)K假定每人都具有相同偏好,存在折着反映所有人利益的代表。假定这个代表的偏好仅仅依赖于可延续无限期的每年的消费。每年对更多的消费偏好减少,即消费边际效用递减。此时,最佳做法是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均匀消费。18高版宏观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修改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8页!5.对经济波动的解释0k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k0c0z0f(K)+(1-δ)Kz0f(K)Y0A1JY0+(1-δ)K0k1c1Y2Y1Y1+(1-δ)K0A'z1f(K)z1f(K)+(1-δ)K19高版宏观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修改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9页!二、新古典增长理论1.模型的假设(1)经济由一个部门组成,该部门生产一种既可用于投资也可用于消费的商品(2)该经济为封闭经济,且政府部门被忽略(3)规模报酬不变:λY=F(λN,λK)(4)技术进步、人口增长由外生因素决定;(5)社会储蓄函数S=sY,s是储蓄率。Y=F(N,K)以下先分析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地新古典增长理论
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生产函数Y=F(N,K)20高版宏观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修改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0页!人均生产函数曲线ky0人均生产函数曲线y=f(k)21高版宏观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修改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1页!4.储蓄与资本增长已知:人口增长率n=△N/N;人均产量y=Y/N;人均资本k=K/Ns=储蓄率;储蓄S=sY稳态时△K/K=n△K=nK假定:折旧率=δ(0<δ<1)是资本存量K的固定比率。折旧=δK。资本存量变化=△K=净投资=储蓄-折旧=sY-δK即△K=sY-δK,稳态时,则sY=(n+δ)K两边同除以N得到稳态条件的人均形式为:sy=(n+δ)k22高版宏观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修改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2页!经济增长稳态的变化储蓄率提高,人均储蓄曲线上移。形成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增加的新稳态。高储蓄率导致Y和y都增加。稳态时的产出增长率独立于储蓄率;增长率在短期提高后,会逐渐降低到人口增长率水平。Ck0ky经济增长的稳态sy(n+δ)ky1sy’K’y2C’23高版宏观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修改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3页!6.人口增长人口增长率提高后,人口增长率曲线向上移动。与人均储蓄曲线交于一个新的稳态水平。AkAky0人口增长中的稳态sf(k)(n+δ)k此时:人均产出减少。人均资本减少。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增加了总产量的稳态增长率。(n’+δ)k24高版宏观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修改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4页!不考虑技术进步的条件下,稳态中的产量增长率是外生的,等于人口增长率,所以它独立与储蓄率s。储蓄率的增加不能影响人均收入的稳态增长率,但确实能提高人均收入的稳态水平。在考虑技术进步的条件下,人均收入的稳态增长率决定于技术进步率。总产出的稳态增长率是技术进步率和人口增长率之和。
8.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主要结论25高版宏观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修改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5页!四、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1)改善技术增长和生产率。理想的选择是促进教育发展、加强人力资本的培训。(2)刺激资本形成。提高储蓄率。鼓励资本流入。(3)增加劳动供给。增加劳动供给与促进就业的关系?劳动力多了好?还是少了好?1.三种要素。26高版宏观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修改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6页!1.经济周期:经济活动所经历的扩张与衰退,相互交替,使经济总量螺旋式增长的现象。五、经济周期概述经济周期特征:不可避免。经济活动总体性、全局性的波动。由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组成。周期长短由具体性质所决定。四个阶段主要阶段-繁荣与萧条过渡阶段-衰退与复苏经济周期繁荣阶段的特征:生产迅速增加投资增加信用扩张价格水平上升就业增加27高版宏观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修改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7页!3.经济周期的一般原因——非凯恩斯理论(1)消费不足论:收入用于储蓄部分过多,消费不足。由分配不均造成。假设经济没有达到充分就业为前。消费不足论(储蓄过多论)的历史悠久,最早的代表是马尔萨斯和西斯蒙第,近代则以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为代表。法国的西斯蒙第最先用广大人民的贫困化引起的消费需求不足来论证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必然性,是典型的消费不足危机论。马尔萨斯所强调的则是地主阶级的消费或收入不足,为地主阶级获取地租的合理性进行辩护。英国经济学家、社会改良主义者霍布森于20世纪初则提出了根源于收入分配引起的消费不足危机理论,以及改善分配以防治生产过剩和失业的改良主义主张。28高版宏观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修改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8页!(3)信用过度论——纯货币危机理论信用过度论:货币和信用扩张,导致利率下降,投资增加,繁荣;反之衰退。倡导者是英国的霍特莱和货币主义的创始人弗里德曼。认为周期性波动在于银行系统周期地扩张和紧缩信用。危机产生完全是由于繁荣后期银行采取的紧缩性信用政策造成的。只要在繁荣后期银行继续扩张信用就能防止危机的爆发。货币只用于零星支付,流通的主要工具是银行信用。银行体系有信用创造功能,银行信贷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当信用扩张到达一定程度后,银行迟早要被迫停止信用扩张,而相反地采取紧缩性信贷政策,导致危机和继之而来的累积的衰退过程。29高版宏观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修改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9页!(5)政治经济周期理论政治周期论:政府的交替扩张和收缩。经济上受政治因素影响。主要倡导者是波兰的经济学家卡莱茨基。认为政府企图维持经济的稳定实际上却造成了经济的不稳定。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结果会带来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这样,政府在政治上要受到责问和反对。于是政府不得不转而实行紧缩政策,人为制造经济衰退与停滞,这样又会引起不满,政府又会重新实行扩张性政策,从而又导致通货膨胀。这就是国家干预经济所造成的政治的经济周期,根源在于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这两个政策目标之间存在矛盾,而且很难协调。30高版宏观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修改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0页!(7)农业收获理论——太阳黑子论太阳黑子论:太阳的周期造成农业产出的变化。主要倡导者是英国的杰文斯父子。主要分析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以及农业生产与经济周期的关系。认为太阳黑子活动等自然现象会影响农业收成,而农业收成会影响工业生产,以致于整个经济活动。影响实际工资水平,农民的购买力及其投资,从而影响整个经济的活动。太阳黑子的活动是有周期性的,从而经济也会经历周期性的波动。大多数现代经济学家们认为气候对农业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农业对整个经济的影响也不是举足轻重的。31高版宏观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修改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1页!2.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方程收入恒等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新版果园租赁与管理合同模板
- 2025冰箱销售合同范本
- 2025购销合同协议简化版范本
- 游戏市场的全面洞察
- 艺术创新探索
- 学前教育心理学(甄丽娜教材精讲)
- 高血压的健康教育指导
- 质量诚信教育
- 英国教育制度概述
- 初中生物消化和吸收 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 培训行业用户思维分析
- 星巴克消费者数据分析报告
-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方案
- PMC-651T配电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使用说明书V1.2
- 中国红色革命故事英文版文章
- 《体育保健学》课件-第三章 运动性病症
- 雷雨话剧第四幕雷雨第四幕剧本范文1
- 办公设备维保服务投标方案
- 服装终端店铺淡旺场管理课件
- PQR-按ASME要求填写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 医院中央空调维保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