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课件_第1页
劳动经济学课件_第2页
劳动经济学课件_第3页
劳动经济学课件_第4页
劳动经济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经济学

主讲:廖耀华电话:650281邮箱:liaoyaohua@126.com劳动经济学主讲:廖耀华1劳动经济学基本内容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市场问题的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以劳动力市场为研究对象。劳动经济学的框架体系可以概括为:四个主线两个层次四个主线:供给、需求、价格和政府两个层次:微观和宏观劳动经济学基本内容2主要内容劳动力供给和需求24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31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33就业与失业主要内容劳动力供给和需求24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33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二、效用最大化三、劳动力市场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一、劳动资源的稀缺4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一个客观现实: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使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成为必要。■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有限性★客观上存在着制约满足人类需要的力量■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如下的属性:★相对性★绝对性★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一个客观现实:劳动资源的稀缺性,5思考:为什么俊男靓女收入高美国劳动经济学家丹尼尔·哈莫米斯与杰文·比德尔在《美国经济评论》1994年第4期上发表了一份调查报告。根据这份调查报告,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漂亮的人的收入比长相一般的人的收入高5%左右,长相一般的人又比丑陋一点的人的收入高5%——10%左右。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为什么俊男靓女收入高)?你能用经济学原理说明吗?思考:为什么俊男靓女收入高美国劳动经济学家丹尼尔·哈莫米斯与6俊男靓女收入高,合理吗?俊男靓女收入高,首先表现为“俊”和“靓”是稀缺资源。“俊”和“靓”的理解:是容貌、能力和气质的综合体现,不单指容貌。那些工作勤奋、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人往往打扮得体,举止文雅,身上散发出一种向上的朝气,无意中会让人觉得漂亮潇洒。工作勤奋获得高收入你不觉得是合理的吗?漂亮人的机遇也比一般人多,当你与另一个人能力相同,但仅仅由于不漂亮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或收入低时,你能起诉谁呢?漂亮的人与长相一般的人的收入差别称为“漂亮贴水”,即由于漂亮而引起的收入。俊男靓女收入高,合理吗?俊男靓女收入高,首先表现为“俊”和“7雅俗共析:鲜花插在牛粪上鲜花为什么插在牛粪上?鲜花怎么就没有插在别的地方?鲜花是自愿插在牛粪上的吗?如果不是自愿的,那怎么就插在了牛粪上了呢?是什么内在或者外在的力量使鲜花插在了牛粪上?雅俗共析:鲜花插在牛粪上鲜花为什么插在牛粪上?8鲜花插在牛粪上的经济学思考第一种情况:鲜花没地方插了,只能插在牛粪上,说明资源是有限的。第二种情况:资源并不短缺的情况下,鲜花插在牛粪上,说明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第三种情况:鲜花觉得牛粪好,就愿意插在牛粪上,可以汲取营养。是市场的自由选择,体现了市场主体的意愿和人才的自由流动。第四种情况:鲜花插在牛粪上也是对牛粪这种资源的合理利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鲜花插在牛粪上的经济学思考第一种情况:鲜花没地方插了,只能插9二、劳动经济学分析的前提:

效用最大化效用:付出某种东西所获回报带来的满足程度总效用:工资、奖金、福利、假期等边际效用:增加一单位劳动的付出所增加的效用。个人追求目标:效用最大化。边际效用=边际劳动力二、劳动经济学分析的前提:

效用最大化效用:付出某种东西所10二、劳动经济学分析的前提:

效用最大化边际成本: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要素成本边际收益: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益。企业追求目标:利润最大化。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二、劳动经济学分析的前提:

效用最大化边际成本:每增加一单11三、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是劳动经济学产生的基础商品和劳务的供给企业居民户货币支出生产要素收入生产要素供给收入循环模型三、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是劳动经济学产生的基础商品和劳务企业居12■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殊性体现在:动力性自我选择性个体差异性经济性和非经济性并存■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认识劳动力市场的复杂现象,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三、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是劳动经济学产生的基础■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殊性体现在:13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特点: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规范研究方法特点: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研究目的主要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互惠交换不能实现的主要障碍:信息障碍;体制障碍;市场缺陷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14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是什么客观事实规范研究法应该是什么价值判断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是什么客观事实规范研究15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二、劳动力需求三、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16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一)劳动力■劳动力:在一定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根据我国劳动就业制度规定,男的年满18岁到60岁,女的年满18岁到55岁,都列为劳动力资源。■劳动适龄人口。劳动资源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年龄界限内的人口。它的年龄界限,会因历史、地理、社会和民俗原因而有所不同。我国现行制度规定的劳动年龄界限为男子16-60周岁,女子16-55周岁。■我国目前关于劳动力资源的定义为: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全部人口以及在劳动年龄以外实际常年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总和。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一)劳动力17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二)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含义是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比率。■总人口劳参率=劳动力/总人口*100%■年龄别(性别)劳参率=某年龄别(性别)劳动力/该年龄别(性别)*100%■劳参率能准确反映劳动参与的变动,是分析劳动力供给变动的工具。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二)劳动力参与率18思考:你如何看待如下劳参率的变化15~19年龄组劳参率下降;女性劳参率上升;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你感觉温州的人口变少了吗?这说明了什么呢?1990191019201930194019501960199420.625.52425.326.729.737.758.8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思考:你如何看待如下劳参率的变化15~19年龄组劳参率下降;19人口红利还能带来几年好日子?按照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人口红利可依次分为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的三个不同阶段。在第二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人口抚养负担轻,人口生产性强,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这一人口年龄结构最富生产性的过渡时期通常被称为人口红利期,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这种潜在贡献就是人口红利。人口红利还能带来几年好日子?按照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人口红利可20人口红利面临枯竭受上世纪80至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影响,在2005至2020年期间,20岁至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高峰,一个新的婴儿潮或将产生。随着新生育高峰的到来,由于抚养开支的增加,人口红利将因为新婴儿潮而被逐渐抵消。中金公司也提醒,随着中国人口逐步老龄化,人口红利或将在2015年左右出现转折,也就是说,中国还能享受5-10年的人口红利。人口红利面临枯竭受上世纪80至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影响21(三)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弹性:△S/S÷△W/W供给无弹性 Es=0供给有无限弹性 Es→∞单位供给弹性 Es=1供给富有弹性 Es>1供给缺乏弹性 Es<1

(三)劳动力供给22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工资率W(元/时)

劳动力供给量S(人·时)符号

1.52.02.53.03.54.0150200280400500700abcdef劳动力供给表劳动力供给图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下,劳动力供给的决23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弹性公式:△S/S÷△W/W①供给无弹性,即ES=0。如A②供给有无限弹性,即ES→∞。如B③单位供给弹性,即ES=1。如C④供给富有弹性,即ES>1。如D⑤供给缺乏弹性,即ES<1。如E

劳动力供给弹性是指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弹性公式:△S/S÷△W/W①供给24.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2008年5月真题)(B)

A.观察研究方法B.实证研究方法.C.对比研究方法

D.规范研究方法.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25规范研究方法重点解决客观经济现象()的问题。(C)

A.是什么B.怎么样C.应该是什么D.本质劳动力供给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B)

A.劳动力供给增加量B.劳动力供给量

C。劳动力需求增加量,D.劳动力需求量规范研究方法重点解决客观经济现象()的问题。26供给富有弹性表示为().(D)A.Es<0B.Es>0C.Es<lD.Es>l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B)A.Es>lB.Es<lC.Es>2D.Es<0供给富有弹性表示为().27供给缺乏弹性表示为(C).A.Es<0.B.Es>2C.Es<lD.Es>l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夷

(A).A.Es>lB.Es<lC.Es>0D.Es<0供给缺乏弹性表示为28

1.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B).A.劳动力市场现象B.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

C.劳动力市场D.资本市场

E.就业与失业

2.实证研究方法的步骤有()(ABCD)A.确定和分析研究对象B.设定假设条件

C.提出理论假说D.验证

E.反馈1.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29对劳动力参与率的长期变动趋势描述正确的有()(ABE)A.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B.女性人口劳参率上升

C.女性人口劳参率下降D.老年人口劳参率上升

E.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对劳动力参与率的长期变动趋势描述正确的有()30二、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弹性:△D/D÷△W/W

■需求无弹性 Ed=0■需求有无限弹性 Ed—∞■单位需求弹性 Ed=1■需求富有弹性 Ed>1■需求缺乏弹性 Ed<1二、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弹性:△D/D÷△W/W31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也可称为引致需求劳动力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佣的劳动量;劳动力需求是企业功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劳动力需求表劳动力需求图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也可称为引致需求劳动力需32(1)需求无弹性,即Ed=0。(2)需求有无限弹性,即Ed趋向于无穷大。(3)单位需求弹性,即Ed=1。(4)需求富有弹性,即Ed>1。(5)需求缺乏弹性,即Ed<1。

劳动力需求弹性劳动力需求弹性是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于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劳动力需求弹性公式:(1)需求无弹性,即Ed=0。劳动力需求弹性劳动力需求弹性是33劳动力供给需求曲线图平均工资为P1时,劳动力供需平衡平均工资为P2时,劳动力需求小于供给,会存在数量为Q2Q4的失业人口。平均工资为P3时,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会存在数量为Q5Q3的短缺劳动力。

供求均衡点供给曲线需求曲线平均工资数量0Q1P1Q2P2EQ3P3ABQ4Q5劳动力供给需求曲线图平均工资为P1时,劳动力供需平衡供求供34平均工资为P1时,劳动力供需平衡平均工资为P2时,劳动力需求小于供给,会存在数量为Q2Q4的失业人口。平均工资为P3时,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会存在数量为Q5Q3的短缺劳动力。劳动力供给需求曲线图供求均衡点供给曲线需求曲线平均工资数量0Q1P1Q2P2EQ3P3ABQ4Q5平均工资为P1时,劳动力供需平衡平均工资为P2时,劳动力需求35从现象看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状况萧山区一纺织企业负责人说:只要农民工愿意,哪怕没有任何经验,我们也愿意培训。2007年上半年每月的底薪在1200元左右,今年提高到了1500元左右,还是招不满人。带农民工参观工厂、免费接送、提高工资待遇,很多企业铆足了劲在招工,就是没人。杭州最缺的是裁剪缝纫工和餐厅服务员,求人倍率分别为18.35和8.58。温州务工的农民工对温州的收入满意度达到66.9%,远远超过60.36%的全国平均数。但今年仍然招不到人。从现象看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状况萧山区一纺织企业负责人说:只要农36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C)

A.劳动力需求B.劳动力供给C.劳动力需求量D.劳动力供给量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Es>1B.Es<1.C.Es>OD.Es<O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378.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Es表示为(A).A.(△s/s)/(△W/W)B.(△W/W)/(△S/S)C.(△W/S)/(△s/w)D.(△s/w)/(△W/s)9.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Ed表示为(D).A.(△W/△D)/(W/D)B.(△D/△W)/<D/W)C.(△W/W)/(△D/D)D.(△D/D)/(△W/W)8.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Es表示为3811.需求富有弹性表示为(C).A.Ed>0B.Ed<0C.Ed>lD.Ed<l12.需求缺乏弹性表示为(D).A.Ed>2B.Ed<2C.Ed>lD.Ed<l11.需求富有弹性表示为39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利润最大化目标MRP=MP·P=MC=W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4015.边际产量MP用公式表示为(B)A.△L/△QB.△Q/△LC.△Q/△LD.L/Q15.边际产量MP用公式表示为41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的第一个阶段,正确的是(B)A.AP递减B.AP递增C.MP递减D.MP为负值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的第一42AP与MP的交点为()的最大值。(B)A.总产量TPB.平均产量APC.边际产量MPD.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MRPAP与MP的交点为()的最大值。43当()时,总产量取得最大值。(B)A.AP=0B.MP=0C.AP>MPD.AP<MP当()时,总产量取得最大值。44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劳动力市场的含义静态与动态均衡(状态)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分析方法)局部均衡:马歇尔一般均衡:瓦尔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劳动力市场的含义45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充分就业就业报告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就业报告46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C)A.亚当·斯密B.希克斯

C.马歇尔D.瓦尔拉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D)A.亚当·斯密B.希克斯

C.马歇尔D.瓦尔拉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47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2008年5月真题)(c)A.调节资源的配置B.解决生产什么的问题C.决定就业量与工资.D.解决如何生产的问题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2008年5月真题)48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分配的四位一体公式:劳动——工资土地——地租资本——利息企业家才能——利润■工资形式:基本工资

福利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分配的四位49小资料:行业工资水平

小资料:行业工资水平50教师工资水平的目标是什么?《教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这一规定体现教师工资应提高的目标。温州市人大常委会2007年组成执法检查组,从6月份开始对我(温州)市贯彻实施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发现,我市大部分县(市、区)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普遍低于当地公务员。尤其是鹿城区和龙湾区,两者人均收入分别相差1.9万元和1.8万元。据温州一些中小学校负责人反映,教师的年平均工资不到当地公务员的一半,有的甚至只有三分之一。不少地方的教师未能享受当地公务员数额不等的年终目标考核奖。这种现象影响了教师工作积极性。教师工资水平的目标是什么?《教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教师的51第四节就业与失业一、就业总量的决定二、失业及其类型三、需求不足失业四、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五、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求职求职求职求职第四节就业与失业一、就业总量的决定求职求职求职求职52一、就业总量的决定所谓就业或劳动就业一般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参与某种社会劳动,并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均衡国民收入=总需求=总供给=消费+储蓄=消费+投资Y=C+S=C+I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就业总量决定于均衡国民收入或者说是总需求。一、就业总量的决定所谓就业或劳动就业一般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53就业概念的拓展☆很多新的就业形式出现,所谓的非正规就业形式不断出现:☆SOHO,远程就业(1999年,美国远程就业的人数为157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量的12.9%;日本的远程就业也以较快的速度发展,2000年已达到180万人;欧盟各国为669万人,其中德国远程就业人数最多,有209万人),派遣就业(雇用型派遣就业,登记型派遣就业),社区就业等。☆无收入的“第三部门”。☆在知识经济时代,就业形式将继续发生变化。淡化就业概念,强化工作概念。就业概念的拓展☆很多新的就业形式出现,所谓的非正规就业形式不54二、失业及其类型所谓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在总量或结构上的失衡所形成的,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摩擦性失业: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上述失业属于正常性失业二、失业及其类型所谓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在总量或结55三、需求不足失业:非正常失业★两种具体形式——增长差距性失业: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可能达到的经济增长率。周期性失业:三、需求不足失业:非正常失业★两种具体形式——56四、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失业率=

失业人数/

社会劳动力人数×100%失业的影响——劳动者生活困难;劳动力闲置浪费:社会和政治问题四、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失业率=失业人数/社57我国目前的失业状况九十年代以来,面对着各种经济改革,又一次出现了失业风波,我国失业率一直呈现上升趋势,2000年已经超过了15%,尽管当时报道的是3.1%。据新华社报道,“2006年中国失业率大约在4.6%以内,中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将达900万人。农民工和大学生是中国近五年内的两大就业团体,在谋求就业机会问题上,前者显然比后者表现出更强的适应能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从2003年的83%下降到2005年的72.6%。”我国目前的失业状况九十年代以来,面对着各种经济改革,又一次出58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艰难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艰难59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艰难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艰难60我国目前的失业状况“目前国家公布的失业率只统计了城镇失业情况,并没有包括现在农村的1.5亿富余劳动力。如果把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算入,我国失业率就要高达20%。”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副研究员曾燕波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另外目前的失业率统计中也没有包括500万下岗职工,因为下岗职工尽管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但他还是企业的人,没有和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如果以后“下岗”和“失业”完全实现并轨,两部分人就将合并计算,那么我们的失业率的数字就将更高。”我国目前的失业状况“目前国家公布的失业率只统计了城镇失业情况61五、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缓解失业)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制度保障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政府行为保障

五、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缓解失业)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62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制度保障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劳动时间最低劳动标准劳动者自己的组织工会权利义务国家政府为主体最低社会保障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制度保障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劳动者自己63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政府行为保障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守夜人”的作用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政府行为保障财政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守夜64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运用财政预算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政府税收政策:增税减税财政支出政策: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国债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运用财政预算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65财政政策在不同时期的应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应用财政政策在不同时期的应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财政66拉弗曲线财政收入税率0拉弗曲线财政收入税率067财政政策在不同时期的应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应用财政政策在不同时期的应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财政68货币政策:是政府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手段,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是政府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手段,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69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70再贴现率(DiscountRate)定义:即一般银行资金不够时,除同业间相互调借外,便向中央银行融通借款。借款方式,便是用手上现有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再贴现,以获得资金。这种再贴现时支付的利率叫再贴现率。继自1998年3月改革再贴现利率生成机制以来,中国曾先后4次下调再贴现利率,特别是1999年6月10日再贴现利率一次性从3.96%下调到2.16%.2001年提高到2.97%.

再贴现率(DiscountRate)定义:即一般银行资71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年开始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选择了一批能够承担大额债券交易的商业银行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对象,目前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共包括40家商业银行。这些交易商可以运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作为交易工具与中国人民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从交易品种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其中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卖出)和逆回购(买入)两种。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72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在不同时期的应用 * 资料来源: 73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在不同时期的应用 *央行2007年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示意图表

央行2007年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示意图表74收入政策即通过收入分配达到宏观调控和收入平等化的政策。调控收入与物价关系的措施:制定物价—工资指导线;对物价和工资进行管制;通过税收约束工资过度发放。收入平等化措施:实行个人收入所得税;对遗产、赠予、财产、高消费征税;社会保障措施;发展教育事业;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收入政策即通过收入分配达到宏观调控和收入平等化的政策。调控收75拓展知识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基尼系数(Ginicoefficient)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拓展知识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76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1980—2004年基尼系数低于中国的国家有94个,高于中国的国家只有29个

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77复习题单项选择:1、在我国失业问题中,最主要的是()A结构性失业B总量性失业C摩擦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答案:B复习题单项选择:78单项选择:21、周期性失业属于()。A总量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摩擦性失业D选择性失业答案:A单项选择:21、周期性失业属于()。79单项选择:22、国外的就业服务是指()。A职业介绍B就业政策C就业训练D失业救济答案:A单项选择:22、国外的就业服务是指()。80单项选择:23、不属于工资保护的内容是()A地区最低工资B下岗人员基本生活费C政府对公用事业的补贴D国家对农产品的保护性收购价答案:B单项选择:23、不属于工资保护的内容是()81单项选择:24、一般而言,正常的收入差距范围的基尼系数水平是()。A0.1~0.3B0.2~0.3C0.2~0.4D0.2~0.5答案:C单项选择:24、一般而言,正常的收入差距范围的基尼系数水平是82多项选择题16、微观劳动力供给是指()。A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供给B企业内部的劳动力供给C个人的劳动力供给D学校毕业生对市场的供给E企业对企业的劳动力供给答案:CD多项选择题16、微观劳动力供给是指()。83多项选择题17、影响宏观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因素有()。A人力投资的动力B教育因素C人口数量D劳动时间E劳动参与率答案:CDE多项选择题17、影响宏观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因素有()。84多项选择题18、有关“劳动力需求”的正确表述有()。A分为存量需求和增量需求B增量需求即追加的需求C其性质是一种派生需求D员工的离职、退休会改变存量的劳动力需求E员工的离职、退休会改变原有的劳动力供给答案:ABCDE多项选择题18、有关“劳动力需求”的正确表述有()。85多项选择题19、企业压缩生产就会减少()。A劳动力存量需求B劳动力增量需求C内部劳动力流动D员工的晋升机会E赢利目标答案:AB多项选择题19、企业压缩生产就会减少()。86多项选择题20、失业造成的社会经济代价有()A造成劳动力闲置B导致劳动力的生活困难C使人们受到多方面的损失D使企业增加解雇成本E导致各种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答案:ABCE多项选择题20、失业造成的社会经济代价有()87多项选择题21、企业以及机关事业等用人单位是()。A劳动力市场主体B劳动力市场的客体C劳动力市场上的购买者D劳动力市场上的参与者E劳动力市场的收益者答案:ACD多项选择题21、企业以及机关事业等用人单位是()。88多项选择题22、广义工资包括的内容有()。A计时工资B计件工资C奖金和津贴D农民劳动收入E职工个人福利答案:ABCDE多项选择题22、广义工资包括的内容有()。89多项选择题23、属于收入平等化政策的内容是()A征收高消费税B低收入者住廉租房C政府的失业保险D富裕阶层捐助希望工程E实行累进税率制答案:ABCE多项选择题23、属于收入平等化政策的内容是()90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ThankYou!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ThankYou!91劳动经济学

主讲:廖耀华电话:650281邮箱:liaoyaohua@126.com劳动经济学主讲:廖耀华92劳动经济学基本内容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市场问题的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以劳动力市场为研究对象。劳动经济学的框架体系可以概括为:四个主线两个层次四个主线:供给、需求、价格和政府两个层次:微观和宏观劳动经济学基本内容93主要内容劳动力供给和需求24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31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33就业与失业主要内容劳动力供给和需求24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394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二、效用最大化三、劳动力市场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一、劳动资源的稀缺95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一个客观现实: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使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成为必要。■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有限性★客观上存在着制约满足人类需要的力量■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如下的属性:★相对性★绝对性★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一个客观现实:劳动资源的稀缺性,96思考:为什么俊男靓女收入高美国劳动经济学家丹尼尔·哈莫米斯与杰文·比德尔在《美国经济评论》1994年第4期上发表了一份调查报告。根据这份调查报告,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漂亮的人的收入比长相一般的人的收入高5%左右,长相一般的人又比丑陋一点的人的收入高5%——10%左右。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为什么俊男靓女收入高)?你能用经济学原理说明吗?思考:为什么俊男靓女收入高美国劳动经济学家丹尼尔·哈莫米斯与97俊男靓女收入高,合理吗?俊男靓女收入高,首先表现为“俊”和“靓”是稀缺资源。“俊”和“靓”的理解:是容貌、能力和气质的综合体现,不单指容貌。那些工作勤奋、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人往往打扮得体,举止文雅,身上散发出一种向上的朝气,无意中会让人觉得漂亮潇洒。工作勤奋获得高收入你不觉得是合理的吗?漂亮人的机遇也比一般人多,当你与另一个人能力相同,但仅仅由于不漂亮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或收入低时,你能起诉谁呢?漂亮的人与长相一般的人的收入差别称为“漂亮贴水”,即由于漂亮而引起的收入。俊男靓女收入高,合理吗?俊男靓女收入高,首先表现为“俊”和“98雅俗共析:鲜花插在牛粪上鲜花为什么插在牛粪上?鲜花怎么就没有插在别的地方?鲜花是自愿插在牛粪上的吗?如果不是自愿的,那怎么就插在了牛粪上了呢?是什么内在或者外在的力量使鲜花插在了牛粪上?雅俗共析:鲜花插在牛粪上鲜花为什么插在牛粪上?99鲜花插在牛粪上的经济学思考第一种情况:鲜花没地方插了,只能插在牛粪上,说明资源是有限的。第二种情况:资源并不短缺的情况下,鲜花插在牛粪上,说明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第三种情况:鲜花觉得牛粪好,就愿意插在牛粪上,可以汲取营养。是市场的自由选择,体现了市场主体的意愿和人才的自由流动。第四种情况:鲜花插在牛粪上也是对牛粪这种资源的合理利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鲜花插在牛粪上的经济学思考第一种情况:鲜花没地方插了,只能插100二、劳动经济学分析的前提:

效用最大化效用:付出某种东西所获回报带来的满足程度总效用:工资、奖金、福利、假期等边际效用:增加一单位劳动的付出所增加的效用。个人追求目标:效用最大化。边际效用=边际劳动力二、劳动经济学分析的前提:

效用最大化效用:付出某种东西所101二、劳动经济学分析的前提:

效用最大化边际成本: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要素成本边际收益: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益。企业追求目标:利润最大化。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二、劳动经济学分析的前提:

效用最大化边际成本:每增加一单102三、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是劳动经济学产生的基础商品和劳务的供给企业居民户货币支出生产要素收入生产要素供给收入循环模型三、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是劳动经济学产生的基础商品和劳务企业居103■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殊性体现在:动力性自我选择性个体差异性经济性和非经济性并存■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认识劳动力市场的复杂现象,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三、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是劳动经济学产生的基础■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殊性体现在:104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特点: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规范研究方法特点: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研究目的主要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互惠交换不能实现的主要障碍:信息障碍;体制障碍;市场缺陷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105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是什么客观事实规范研究法应该是什么价值判断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是什么客观事实规范研究106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二、劳动力需求三、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107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一)劳动力■劳动力:在一定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根据我国劳动就业制度规定,男的年满18岁到60岁,女的年满18岁到55岁,都列为劳动力资源。■劳动适龄人口。劳动资源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年龄界限内的人口。它的年龄界限,会因历史、地理、社会和民俗原因而有所不同。我国现行制度规定的劳动年龄界限为男子16-60周岁,女子16-55周岁。■我国目前关于劳动力资源的定义为: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全部人口以及在劳动年龄以外实际常年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总和。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一)劳动力108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二)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含义是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比率。■总人口劳参率=劳动力/总人口*100%■年龄别(性别)劳参率=某年龄别(性别)劳动力/该年龄别(性别)*100%■劳参率能准确反映劳动参与的变动,是分析劳动力供给变动的工具。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二)劳动力参与率109思考:你如何看待如下劳参率的变化15~19年龄组劳参率下降;女性劳参率上升;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你感觉温州的人口变少了吗?这说明了什么呢?1990191019201930194019501960199420.625.52425.326.729.737.758.8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思考:你如何看待如下劳参率的变化15~19年龄组劳参率下降;110人口红利还能带来几年好日子?按照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人口红利可依次分为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的三个不同阶段。在第二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人口抚养负担轻,人口生产性强,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这一人口年龄结构最富生产性的过渡时期通常被称为人口红利期,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这种潜在贡献就是人口红利。人口红利还能带来几年好日子?按照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人口红利可111人口红利面临枯竭受上世纪80至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影响,在2005至2020年期间,20岁至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高峰,一个新的婴儿潮或将产生。随着新生育高峰的到来,由于抚养开支的增加,人口红利将因为新婴儿潮而被逐渐抵消。中金公司也提醒,随着中国人口逐步老龄化,人口红利或将在2015年左右出现转折,也就是说,中国还能享受5-10年的人口红利。人口红利面临枯竭受上世纪80至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影响112(三)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弹性:△S/S÷△W/W供给无弹性 Es=0供给有无限弹性 Es→∞单位供给弹性 Es=1供给富有弹性 Es>1供给缺乏弹性 Es<1

(三)劳动力供给113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工资率W(元/时)

劳动力供给量S(人·时)符号

1.52.02.53.03.54.0150200280400500700abcdef劳动力供给表劳动力供给图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下,劳动力供给的决114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弹性公式:△S/S÷△W/W①供给无弹性,即ES=0。如A②供给有无限弹性,即ES→∞。如B③单位供给弹性,即ES=1。如C④供给富有弹性,即ES>1。如D⑤供给缺乏弹性,即ES<1。如E

劳动力供给弹性是指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弹性公式:△S/S÷△W/W①供给115.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2008年5月真题)(B)

A.观察研究方法B.实证研究方法.C.对比研究方法

D.规范研究方法.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116规范研究方法重点解决客观经济现象()的问题。(C)

A.是什么B.怎么样C.应该是什么D.本质劳动力供给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B)

A.劳动力供给增加量B.劳动力供给量

C。劳动力需求增加量,D.劳动力需求量规范研究方法重点解决客观经济现象()的问题。117供给富有弹性表示为().(D)A.Es<0B.Es>0C.Es<lD.Es>l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B)A.Es>lB.Es<lC.Es>2D.Es<0供给富有弹性表示为().118供给缺乏弹性表示为(C).A.Es<0.B.Es>2C.Es<lD.Es>l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夷

(A).A.Es>lB.Es<lC.Es>0D.Es<0供给缺乏弹性表示为119

1.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B).A.劳动力市场现象B.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

C.劳动力市场D.资本市场

E.就业与失业

2.实证研究方法的步骤有()(ABCD)A.确定和分析研究对象B.设定假设条件

C.提出理论假说D.验证

E.反馈1.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120对劳动力参与率的长期变动趋势描述正确的有()(ABE)A.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B.女性人口劳参率上升

C.女性人口劳参率下降D.老年人口劳参率上升

E.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对劳动力参与率的长期变动趋势描述正确的有()121二、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弹性:△D/D÷△W/W

■需求无弹性 Ed=0■需求有无限弹性 Ed—∞■单位需求弹性 Ed=1■需求富有弹性 Ed>1■需求缺乏弹性 Ed<1二、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弹性:△D/D÷△W/W122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也可称为引致需求劳动力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佣的劳动量;劳动力需求是企业功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劳动力需求表劳动力需求图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也可称为引致需求劳动力需123(1)需求无弹性,即Ed=0。(2)需求有无限弹性,即Ed趋向于无穷大。(3)单位需求弹性,即Ed=1。(4)需求富有弹性,即Ed>1。(5)需求缺乏弹性,即Ed<1。

劳动力需求弹性劳动力需求弹性是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于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劳动力需求弹性公式:(1)需求无弹性,即Ed=0。劳动力需求弹性劳动力需求弹性是124劳动力供给需求曲线图平均工资为P1时,劳动力供需平衡平均工资为P2时,劳动力需求小于供给,会存在数量为Q2Q4的失业人口。平均工资为P3时,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会存在数量为Q5Q3的短缺劳动力。

供求均衡点供给曲线需求曲线平均工资数量0Q1P1Q2P2EQ3P3ABQ4Q5劳动力供给需求曲线图平均工资为P1时,劳动力供需平衡供求供125平均工资为P1时,劳动力供需平衡平均工资为P2时,劳动力需求小于供给,会存在数量为Q2Q4的失业人口。平均工资为P3时,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会存在数量为Q5Q3的短缺劳动力。劳动力供给需求曲线图供求均衡点供给曲线需求曲线平均工资数量0Q1P1Q2P2EQ3P3ABQ4Q5平均工资为P1时,劳动力供需平衡平均工资为P2时,劳动力需求126从现象看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状况萧山区一纺织企业负责人说:只要农民工愿意,哪怕没有任何经验,我们也愿意培训。2007年上半年每月的底薪在1200元左右,今年提高到了1500元左右,还是招不满人。带农民工参观工厂、免费接送、提高工资待遇,很多企业铆足了劲在招工,就是没人。杭州最缺的是裁剪缝纫工和餐厅服务员,求人倍率分别为18.35和8.58。温州务工的农民工对温州的收入满意度达到66.9%,远远超过60.36%的全国平均数。但今年仍然招不到人。从现象看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状况萧山区一纺织企业负责人说:只要农127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C)

A.劳动力需求B.劳动力供给C.劳动力需求量D.劳动力供给量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Es>1B.Es<1.C.Es>OD.Es<O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1288.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Es表示为(A).A.(△s/s)/(△W/W)B.(△W/W)/(△S/S)C.(△W/S)/(△s/w)D.(△s/w)/(△W/s)9.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Ed表示为(D).A.(△W/△D)/(W/D)B.(△D/△W)/<D/W)C.(△W/W)/(△D/D)D.(△D/D)/(△W/W)8.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Es表示为12911.需求富有弹性表示为(C).A.Ed>0B.Ed<0C.Ed>lD.Ed<l12.需求缺乏弹性表示为(D).A.Ed>2B.Ed<2C.Ed>lD.Ed<l11.需求富有弹性表示为130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利润最大化目标MRP=MP·P=MC=W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13115.边际产量MP用公式表示为(B)A.△L/△QB.△Q/△LC.△Q/△LD.L/Q15.边际产量MP用公式表示为132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的第一个阶段,正确的是(B)A.AP递减B.AP递增C.MP递减D.MP为负值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的第一133AP与MP的交点为()的最大值。(B)A.总产量TPB.平均产量APC.边际产量MPD.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MRPAP与MP的交点为()的最大值。134当()时,总产量取得最大值。(B)A.AP=0B.MP=0C.AP>MPD.AP<MP当()时,总产量取得最大值。135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劳动力市场的含义静态与动态均衡(状态)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分析方法)局部均衡:马歇尔一般均衡:瓦尔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劳动力市场的含义136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充分就业就业报告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就业报告137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C)A.亚当·斯密B.希克斯

C.马歇尔D.瓦尔拉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D)A.亚当·斯密B.希克斯

C.马歇尔D.瓦尔拉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138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2008年5月真题)(c)A.调节资源的配置B.解决生产什么的问题C.决定就业量与工资.D.解决如何生产的问题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2008年5月真题)139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分配的四位一体公式:劳动——工资土地——地租资本——利息企业家才能——利润■工资形式:基本工资

福利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分配的四位140小资料:行业工资水平

小资料:行业工资水平141教师工资水平的目标是什么?《教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这一规定体现教师工资应提高的目标。温州市人大常委会2007年组成执法检查组,从6月份开始对我(温州)市贯彻实施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发现,我市大部分县(市、区)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普遍低于当地公务员。尤其是鹿城区和龙湾区,两者人均收入分别相差1.9万元和1.8万元。据温州一些中小学校负责人反映,教师的年平均工资不到当地公务员的一半,有的甚至只有三分之一。不少地方的教师未能享受当地公务员数额不等的年终目标考核奖。这种现象影响了教师工作积极性。教师工资水平的目标是什么?《教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教师的142第四节就业与失业一、就业总量的决定二、失业及其类型三、需求不足失业四、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五、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求职求职求职求职第四节就业与失业一、就业总量的决定求职求职求职求职143一、就业总量的决定所谓就业或劳动就业一般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参与某种社会劳动,并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均衡国民收入=总需求=总供给=消费+储蓄=消费+投资Y=C+S=C+I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就业总量决定于均衡国民收入或者说是总需求。一、就业总量的决定所谓就业或劳动就业一般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144就业概念的拓展☆很多新的就业形式出现,所谓的非正规就业形式不断出现:☆SOHO,远程就业(1999年,美国远程就业的人数为157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量的12.9%;日本的远程就业也以较快的速度发展,2000年已达到180万人;欧盟各国为669万人,其中德国远程就业人数最多,有209万人),派遣就业(雇用型派遣就业,登记型派遣就业),社区就业等。☆无收入的“第三部门”。☆在知识经济时代,就业形式将继续发生变化。淡化就业概念,强化工作概念。就业概念的拓展☆很多新的就业形式出现,所谓的非正规就业形式不145二、失业及其类型所谓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在总量或结构上的失衡所形成的,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摩擦性失业: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上述失业属于正常性失业二、失业及其类型所谓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在总量或结146三、需求不足失业:非正常失业★两种具体形式——增长差距性失业: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可能达到的经济增长率。周期性失业:三、需求不足失业:非正常失业★两种具体形式——147四、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失业率=

失业人数/

社会劳动力人数×100%失业的影响——劳动者生活困难;劳动力闲置浪费:社会和政治问题四、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失业率=失业人数/社148我国目前的失业状况九十年代以来,面对着各种经济改革,又一次出现了失业风波,我国失业率一直呈现上升趋势,2000年已经超过了15%,尽管当时报道的是3.1%。据新华社报道,“2006年中国失业率大约在4.6%以内,中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将达900万人。农民工和大学生是中国近五年内的两大就业团体,在谋求就业机会问题上,前者显然比后者表现出更强的适应能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从2003年的83%下降到2005年的72.6%。”我国目前的失业状况九十年代以来,面对着各种经济改革,又一次出149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艰难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艰难150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艰难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艰难151我国目前的失业状况“目前国家公布的失业率只统计了城镇失业情况,并没有包括现在农村的1.5亿富余劳动力。如果把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算入,我国失业率就要高达20%。”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副研究员曾燕波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另外目前的失业率统计中也没有包括500万下岗职工,因为下岗职工尽管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但他还是企业的人,没有和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如果以后“下岗”和“失业”完全实现并轨,两部分人就将合并计算,那么我们的失业率的数字就将更高。”我国目前的失业状况“目前国家公布的失业率只统计了城镇失业情况152五、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缓解失业)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制度保障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政府行为保障

五、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缓解失业)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153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制度保障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劳动时间最低劳动标准劳动者自己的组织工会权利义务国家政府为主体最低社会保障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制度保障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劳动者自己154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政府行为保障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守夜人”的作用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政府行为保障财政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守夜155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运用财政预算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政府税收政策:增税减税财政支出政策: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国债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运用财政预算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156财政政策在不同时期的应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应用财政政策在不同时期的应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财政157拉弗曲线财政收入税率0拉弗曲线财政收入税率0158财政政策在不同时期的应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应用财政政策在不同时期的应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财政159货币政策:是政府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手段,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是政府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手段,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160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161再贴现率(DiscountRate)定义: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