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课件_第1页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课件_第2页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课件_第3页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课件_第4页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微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微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掌握财政政策的基本原理、措施及具体适用情况;掌握货币政策的基本原理、措施及具体适用情况。本章重点本章内容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第十二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本章重点本西方经济政策可以被区别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可以说是计划类型,即通过行政命令手段予以执行。如对公用事业的定价,对企业兼并的批准,对金融机构的管理等。另一种可以说是市场调控类型,即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并通过该机制的作用达到政策目标。本章所论述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是在较大的程度上利用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从而一般被归之于宏观调控的类型。西方经济政策可以被区别为两种类型:1.经济政策: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对经济活动进行的有意识的经济干预。2.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的内在矛盾:充分就业不利于物价稳定;充分就业有利于经济增长,却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居民有钱后购买外国商品,会形成逆差压力;经济增长不利于物价稳定。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社会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经济要适度增长,国际收支则既无逆差也无顺差。§12-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1.经济政策: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对经济活动进行的有意识的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财政政策: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要了解财政政策的内容,先必须了解现代西方财政的基本构成。§12-2财政政策概述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12-2财政政策国家财政由政府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构成。1、政府支出政府支出:指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主要分为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类。1)政府购买: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如购买军需品、机关公用品、政府雇员报酬、公共项目工程所需的支出等都属于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是一种实质性支出,是国民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2)政府转移支付: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这是一种货币性支出。转移支付不能算作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12-2财政政策财政的构成国家财政由政府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构成。§12-2财政政策2、政府收入政府收入主要包括税收和公债两个部分。1)税收:国家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财政收入手段,是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最主要部分。西方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税收收入的增长。2)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又一组成部分。政府运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特殊形式,包括中央政府的债务和地方政府的债务。中央政府的债务称国债。政府公债的发行,一方面能增加财政收入,影响财政收支,属于财政政策,另一方面又能对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的扩张和紧缩,起重要作用。§12-2财政政策财政的构成2、政府收入§12-2财政政策财政的构成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改变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税收;公债。§12-2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工具变动政府购买支出;§12-2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工具政府购买支出是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规模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增减。购买支出对整个社会总支出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在总支出水平不定时,政府可以提高购买支出水平,如举办公共工程,增加社会整体需求水平,以此同经济衰退进行斗争,促进经济增长。反之,总支出水平过高时,政府可采取减少购买支出的政策,降低社会总体需求,以此来抑制通货膨胀。因此,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水平是财政政策的有力手段。1、变动政府购买支出§12-2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工具政府购买支出是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规模直接关系例如,在经济萧条时,政府扩大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多搞些公共建设,就可扩大私人企业产品销路,还可以增加消费,刺激总需求。尽管这样做也会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从而使利率上升,影响一些私人投资,但总的说来,生产和就业还会增加。反之,在通货膨胀时期,政府可采用减少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的措施以控制物价上涨。§12-2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工具例如,在经济萧条时,政府扩大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多搞些公共建政府转移支付也是一项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一般来讲,在总支出不足时,如经济萧条时期,失业会增加,这时政府应增加社会福利费用,提高转移支付水平,从而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水平,社会有效需求因而增加;在总支出水平过高时,如经济繁荣时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政府应减少社会福利支出,降低转移支付水平,从而降低人们的可支配收入,降低社会总需求水平。

除了失业救济、养老金等福利费用外,其他转移支付项目如农产品价格补贴也应随经济风向而改变。2、变动政府转移支付§12-2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工具政府转移支付也是一项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2、变动政府转移支付税收作为政府收入手段,既是西方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实施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

税收作为政策工具,它可以既通过改变税率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变动税收变量来实现,如一次性减税来达到刺激社会总需求增加的目的。对税率而言,由于所得税是税收的主要来源,因此,改变税率主要是变动所得税的税率。在经济萧条时,需求不足,可采取降低税率、减少税收的措施,给个人和企业多留下可支配收入,可引致社会总需求增加和国民产出增长,从而增加生产和就业,抑制经济衰退;在通货膨胀时,需求过旺,可采取提高税率、增家税收的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3、变动税收§12-2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工具税收作为政府收入手段,既是西方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公债也是一种有效的财政政策工具。公债的发行,既可以筹集财政策外,弥补财政赤字,又可以通过公债发行与在资金市场的流通来影响货币的供求,从而调节社会的总体需求水平,对经济产生扩张或抑制性效应。因此,公债也是实现财政政策目标的工具之一。4、公债§12-2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工具公债也是一种有效的财政政策工具。4、公债§12-2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财政政策本身具有一种自动调节经济、减少经济波动的机制,在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萧条时自动增加需求。(1)税收自动变化经济过热→名义收入水平↑→税收↑↑→PDI被抑制→消费↓→经济收缩(总需求↓)经济衰退→名义收入水平↓→税收↓↓→PDI下降趋缓→消费水平维持→经济增长§12-2财政政策自动(内在)稳定器(2)转移支付自动变化经济衰退→转移支付↑→PDI下降趋缓→消费水平维持→经济复苏(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过热→国民收入↑→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收购并抛售农产品→抑制农民收入的增长(总需求的增加量↓)经济衰退→国民收入↓→农产品价格↓→政府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维持。自动稳定器:财政政策本身具有一种自动调节经济、减少经济波动的西方经济学者认为,要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即变动支出水平或税率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具体应用原则:逆经济风向而行。补偿性财政政策:交替使用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或扩张或紧缩,斟酌使用,权衡使用。扩张性(膨胀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12-2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西方经济学者认为,要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1、扩张性(膨胀性)财政政策经济萧条时,总需求<总供给,存在失业。政府采取增加购买支出、增加转移支付、减税、降低税率等措施,来刺激需求的政策。这种政策的目的在于消除或减轻经济萧条,扩大社会就业量。2、紧缩性财政政策经济繁荣时,总需求>总供给,存在通货膨胀。政府采取减少购买支出、减少转移支付、增税、提高税率等措施,以刺激供给、抑制需求的政策。这种政策的目的在于减轻或消除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通货膨胀。§12-2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1、扩张性(膨胀性)财政政策§12-2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究竟什么时候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什么时候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应由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形势加以分析权衡,斟酌使用。由于凯恩斯分析的是需求不足的萧条经济,因此他认为调节经济的重点要放在总需求的管理方面,使总需求适应总供给。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产生衰退和失业时,政府应采取刺激需求的扩张性财政措施;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产生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采取抑制总需求的紧缩性财政措施。§12-2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究竟什么时候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什么时候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货币量利率总需求与总供给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样,也是调节国民收入以达到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的目标,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二者不同之处在于,财政政策直接影响总需求的规模,这种直接作用是没有任何中间变量的,而货币政策则还要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对总需求发生影响,因而是间接地发挥作用。§12-3货币政策概述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政策总原则:逆经济风向行事1)萧条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使利率下降,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刺激消费和投资。2)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期,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使利率上升,减少消费和投资。总之,萧条时期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雪上加霜。繁荣时期要泼水降温,而不是火上浇油。§12-3货币政策概述政策总原则:逆经济风向行事§12-3货币政策概述1、再贴现率政策

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贴现率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变动给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贷款利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贴现率↑→准备金↓→货币供给量↓贴现率↓→准备金↑→货币供给量↑通过贴现率变动来控制银行准备金效果是相当有限的。再贴现率政策不是一个具有主动性的政策。

§12-3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工具1、再贴现率政策§12-3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央行卖出证券→货币供给量↓央行买入证券→货币供给量↑决定是否发行国债是属于财政政策,而发行后的一级、二级市场上的买卖属于货币政策。特点:直接控制货币量,控制精确;时机可以自由选择(无需法定程序);是可逆操作。这是目前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最重要、最常用的工具。2、公开市场业务

§12-3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证券以控制货通过提高和降低准备金率控制贷款量,增减货币供给量。中央银行有权决定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如果央银行认为需要增加货币供给,就可以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使所有存款机构对每一笔客户的存款只要留出更少的准备金,或反过来说,让每一美元的准备金可支撑更多的存款。法定准备金率↑→货币供给量↓法定准备金率↓→货币供给量↑1、2属于间接货币政策;而3)属于直接货币政策,力度强、见效快,但中央银行一般不愿轻易使用变动法定准备金率这一手段。3、变动法定准备金率§12-3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工具通过提高和降低准备金率控制贷款量,增减货币供给量。3、变动法第十二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课件第十二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课件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第十二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课件[新闻]:央行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为继续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中国人民银行从2008年5月20日起开始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16.5%新高。同时,经央行总行同意,地震灾区将暂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央行本月12日宣布,决定自2008年5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自去年起第14次、也是2008年起第4次宣布上调准备金率。上调后,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6.5%的历史高位。按照央行公布的4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2.22万亿元计算,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将收回金融机构2111亿元资金。

§12-3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工具[新闻]:央行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为继续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经济萧条,总需求<总供给,放松银根,以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以刺激总需求,刺激经济发展。扩张性货币政策工具: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并放松贴现条件;降低准备率等。§12-3货币政策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繁荣时期,总需求>总供给,收紧银根,以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以抑制总需求,降低物价,防止经济过度增长。紧缩性货币政策工具: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提高准备率等。扩张性货币政策§12-3货币政策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紧缩性货第一,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第二,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

第三,货币政策作用的外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12-3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局限性第一,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第十二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微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微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掌握财政政策的基本原理、措施及具体适用情况;掌握货币政策的基本原理、措施及具体适用情况。本章重点本章内容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第十二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本章重点本西方经济政策可以被区别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可以说是计划类型,即通过行政命令手段予以执行。如对公用事业的定价,对企业兼并的批准,对金融机构的管理等。另一种可以说是市场调控类型,即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并通过该机制的作用达到政策目标。本章所论述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是在较大的程度上利用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从而一般被归之于宏观调控的类型。西方经济政策可以被区别为两种类型:1.经济政策: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对经济活动进行的有意识的经济干预。2.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的内在矛盾:充分就业不利于物价稳定;充分就业有利于经济增长,却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居民有钱后购买外国商品,会形成逆差压力;经济增长不利于物价稳定。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社会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经济要适度增长,国际收支则既无逆差也无顺差。§12-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1.经济政策: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对经济活动进行的有意识的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财政政策: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要了解财政政策的内容,先必须了解现代西方财政的基本构成。§12-2财政政策概述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12-2财政政策国家财政由政府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构成。1、政府支出政府支出:指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主要分为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类。1)政府购买: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如购买军需品、机关公用品、政府雇员报酬、公共项目工程所需的支出等都属于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是一种实质性支出,是国民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2)政府转移支付: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这是一种货币性支出。转移支付不能算作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12-2财政政策财政的构成国家财政由政府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构成。§12-2财政政策2、政府收入政府收入主要包括税收和公债两个部分。1)税收:国家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财政收入手段,是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最主要部分。西方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税收收入的增长。2)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又一组成部分。政府运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特殊形式,包括中央政府的债务和地方政府的债务。中央政府的债务称国债。政府公债的发行,一方面能增加财政收入,影响财政收支,属于财政政策,另一方面又能对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的扩张和紧缩,起重要作用。§12-2财政政策财政的构成2、政府收入§12-2财政政策财政的构成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改变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税收;公债。§12-2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工具变动政府购买支出;§12-2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工具政府购买支出是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规模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增减。购买支出对整个社会总支出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在总支出水平不定时,政府可以提高购买支出水平,如举办公共工程,增加社会整体需求水平,以此同经济衰退进行斗争,促进经济增长。反之,总支出水平过高时,政府可采取减少购买支出的政策,降低社会总体需求,以此来抑制通货膨胀。因此,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水平是财政政策的有力手段。1、变动政府购买支出§12-2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工具政府购买支出是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规模直接关系例如,在经济萧条时,政府扩大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多搞些公共建设,就可扩大私人企业产品销路,还可以增加消费,刺激总需求。尽管这样做也会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从而使利率上升,影响一些私人投资,但总的说来,生产和就业还会增加。反之,在通货膨胀时期,政府可采用减少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的措施以控制物价上涨。§12-2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工具例如,在经济萧条时,政府扩大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多搞些公共建政府转移支付也是一项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一般来讲,在总支出不足时,如经济萧条时期,失业会增加,这时政府应增加社会福利费用,提高转移支付水平,从而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水平,社会有效需求因而增加;在总支出水平过高时,如经济繁荣时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政府应减少社会福利支出,降低转移支付水平,从而降低人们的可支配收入,降低社会总需求水平。

除了失业救济、养老金等福利费用外,其他转移支付项目如农产品价格补贴也应随经济风向而改变。2、变动政府转移支付§12-2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工具政府转移支付也是一项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2、变动政府转移支付税收作为政府收入手段,既是西方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实施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

税收作为政策工具,它可以既通过改变税率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变动税收变量来实现,如一次性减税来达到刺激社会总需求增加的目的。对税率而言,由于所得税是税收的主要来源,因此,改变税率主要是变动所得税的税率。在经济萧条时,需求不足,可采取降低税率、减少税收的措施,给个人和企业多留下可支配收入,可引致社会总需求增加和国民产出增长,从而增加生产和就业,抑制经济衰退;在通货膨胀时,需求过旺,可采取提高税率、增家税收的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3、变动税收§12-2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工具税收作为政府收入手段,既是西方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公债也是一种有效的财政政策工具。公债的发行,既可以筹集财政策外,弥补财政赤字,又可以通过公债发行与在资金市场的流通来影响货币的供求,从而调节社会的总体需求水平,对经济产生扩张或抑制性效应。因此,公债也是实现财政政策目标的工具之一。4、公债§12-2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工具公债也是一种有效的财政政策工具。4、公债§12-2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财政政策本身具有一种自动调节经济、减少经济波动的机制,在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萧条时自动增加需求。(1)税收自动变化经济过热→名义收入水平↑→税收↑↑→PDI被抑制→消费↓→经济收缩(总需求↓)经济衰退→名义收入水平↓→税收↓↓→PDI下降趋缓→消费水平维持→经济增长§12-2财政政策自动(内在)稳定器(2)转移支付自动变化经济衰退→转移支付↑→PDI下降趋缓→消费水平维持→经济复苏(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过热→国民收入↑→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收购并抛售农产品→抑制农民收入的增长(总需求的增加量↓)经济衰退→国民收入↓→农产品价格↓→政府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维持。自动稳定器:财政政策本身具有一种自动调节经济、减少经济波动的西方经济学者认为,要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即变动支出水平或税率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具体应用原则:逆经济风向而行。补偿性财政政策:交替使用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或扩张或紧缩,斟酌使用,权衡使用。扩张性(膨胀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12-2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西方经济学者认为,要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1、扩张性(膨胀性)财政政策经济萧条时,总需求<总供给,存在失业。政府采取增加购买支出、增加转移支付、减税、降低税率等措施,来刺激需求的政策。这种政策的目的在于消除或减轻经济萧条,扩大社会就业量。2、紧缩性财政政策经济繁荣时,总需求>总供给,存在通货膨胀。政府采取减少购买支出、减少转移支付、增税、提高税率等措施,以刺激供给、抑制需求的政策。这种政策的目的在于减轻或消除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通货膨胀。§12-2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1、扩张性(膨胀性)财政政策§12-2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究竟什么时候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什么时候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应由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形势加以分析权衡,斟酌使用。由于凯恩斯分析的是需求不足的萧条经济,因此他认为调节经济的重点要放在总需求的管理方面,使总需求适应总供给。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产生衰退和失业时,政府应采取刺激需求的扩张性财政措施;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产生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采取抑制总需求的紧缩性财政措施。§12-2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究竟什么时候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什么时候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货币量利率总需求与总供给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样,也是调节国民收入以达到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的目标,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二者不同之处在于,财政政策直接影响总需求的规模,这种直接作用是没有任何中间变量的,而货币政策则还要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对总需求发生影响,因而是间接地发挥作用。§12-3货币政策概述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政策总原则:逆经济风向行事1)萧条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使利率下降,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刺激消费和投资。2)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期,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使利率上升,减少消费和投资。总之,萧条时期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雪上加霜。繁荣时期要泼水降温,而不是火上浇油。§12-3货币政策概述政策总原则:逆经济风向行事§12-3货币政策概述1、再贴现率政策

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贴现率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变动给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贷款利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贴现率↑→准备金↓→货币供给量↓贴现率↓→准备金↑→货币供给量↑通过贴现率变动来控制银行准备金效果是相当有限的。再贴现率政策不是一个具有主动性的政策。

§12-3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工具1、再贴现率政策§12-3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央行卖出证券→货币供给量↓央行买入证券→货币供给量↑决定是否发行国债是属于财政政策,而发行后的一级、二级市场上的买卖属于货币政策。特点:直接控制货币量,控制精确;时机可以自由选择(无需法定程序);是可逆操作。这是目前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最重要、最常用的工具。2、公开市场业务

§12-3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证券以控制货通过提高和降低准备金率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