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高考化学二轮备考选择题高频热点特训特训01化学与传统文化考向分析:化学与传统文化的试题以与化学学科相关的代表中国古代文明、科技发展的材料为背景,考查与中学化学密切相关的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反应过程、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点,注重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必备知识和方法1.传统文化中的物质与工艺判断:(1)传统文化涉及的“物质”判断:根据文言文信息分析物质的性质,然后根据性质判断是哪种物质。例如有关“强水”的叙述:“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硝酸。(2)传统工艺涉及的“变化”判断:由古代文献记载的内容,联系化学反应,判断是否为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等。例如“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是描述石灰石的焚烧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3)传统工艺涉及的“分离”方法:根据过程判断是蒸馏、升华、干馏还是萃取等操作。2.传统文化中的化学知识的思考角度:(1)传统文化中的物质变化与反应类型。如成语“火上浇油”(主要是化学变化)、“百炼成钢”(主要是化学变化),古诗词“千锤万凿出深山”(主要是物理变化),滴水穿石,落汤螃蟹着红袍等。(2)传统文化中的物质组成。如《本草经集注》中“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硝石”指KNO3,如《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洧水”的主要成分是石油等。(3)传统文化中的实验操作。如《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的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华;如明代《本草纲目》记载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馏;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操作中“渍”和“绞”分别表示浸取和过滤。(4)传统文化中的物质性质与用途。如前对强水的描写。3.传统文化中的化学知识类试题解题关键(1)经典史籍中的化学成就,体现了化学的久远与魅力。解决此类问题要认真读题,认真阅读题干中的文字信息,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回答。如《本草衍义》中精制砒霜过程中“置火上”“器覆之”“烟上飞”“凝结”等明确指明了“升华”的操作特点等。(2)根据古典文籍中的材料,考查有关物质的名称、成分、基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古代化学成就及相关化学史,体现化学学科素养,反映化学最本质的特征。如古代的陶瓷文化、冶金文化、古代的本草医药和炼丹术、古代酿酒制醋、四大发明等,体现了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验研究能力。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在平时训练中注意记录和多积累。例1.(2019·全国卷Ⅰ,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解析:“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与氧化亚铁有关,而氧化铁显红色,A项错误;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B项正确;陶瓷以黏土为原料,经高温烧制而成,属于人造材料,主要成分是硅酸盐,C项正确;陶瓷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硅酸盐中硅元素化合价处于最高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D项正确。例2.(2019·全国卷Ⅱ,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解析: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项正确;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项正确;“蜡炬成灰”是指蜡烛燃烧,这属于氧化反应,C项正确;在古代蜡烛通常由动物油脂制成,动物油脂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酯,其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D项错误。(二)真题演练1.[2020新课标Ⅱ]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B.胆矾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C.“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发生了置换反应2.[2020新课标Ⅲ]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2CuC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B.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C.孔雀石、蓝铜矿颜料耐酸耐碱D.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3.[2018天津卷]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三)热点强化训练1.化学与生产生活等均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吕氏春秋•别类编》中“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体现了合金硬度方面的特征B.《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应用了焰色反应C.“墨滴无声入水惊,如烟袅袅幻形生”中的“墨滴”具有胶体的性质D.我国预计2020年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二氧化硅2.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中涉及很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南北朝的《本草经集注》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利用了焰色反应原理B.宋代的钧瓷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著称。瓷器主要原料是黏土,“窑变”是高温下釉料中添加的金属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颜色的变化C.明代的《菽园杂记》对海水提取食盐有如下记载:“烧草为灰,布在滩场,然后以海水渍之,侯晒结浮白,扫而复淋”。上述涉及的“灰”作用是过滤D.明末清初编撰的《物理小识》有如下叙述:“青矾烧之赤色,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栽木不茂”。“青矾”主要成分是FeSO4•7H2O,“青矾厂气”中含有SO3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粮食发酵产生的酒精分散在酒糟中,可以通过蒸馏与洒糟分离B.5G技术联通世界离不开光缆,光缆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中秋节吃月饼,为防止月饼富脂易变质,常在包装袋中加入生石灰D.“中国天眼”的镜片材料为SiC,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4.《汉书·苏武传》有如下记载:“竹帛所载,丹青所画”。其中竹帛是指竹简单和白绢,丹青中的丹指丹砂(主要成分为HgS),青指一种青色矿物颜料,既石青[主要成分为Cu3(CO3)2(OH)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竹与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Cu3(CO3)2(OH)2属于碱式碳酸盐C.丹砂在空气中灼烧生成Hg和SD.石青在高温下分解生成Cu、CO2和H2O5.中国酿酒历史悠久,《本草纲目》有“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的记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大米酿酒是将淀粉转化成乙醇 B.酒香是因为含有酯类物质C.酸坏之酒中含有较多的乙酸 D.蒸烧的实验方法是利用物质的溶解性不同6.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指的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推动了人类文明向前进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指南针由天然磁石制成,磁石的主要成分是Fe3O4B.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活字印刷使用的胶泥由Al2O3、SiO2,CaO等组成,它们都属于氧化物D.黑火药爆炸反应为2KNO3+3C+S═K2S+N2↑+3CO2↑,其中氧化剂只有KNO37.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的说明不合理的是A.“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杓指南”,司南中“杓”的主要成分为Fe3O4B.苏轼的《格物粗谈》中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文中的“气”是指氧气C.《本草经集注》中记载鉴别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利用了焰色反应。D.《天工开物》记载:“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粘土而为之”。“瓦”是指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8.化学与社会、生活、技术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人说“一带一路”是“现代丝绸之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周礼》记载“煤饼烧砺(贝壳)成灰”,并把这种灰称为“蜃”,主要成分为Ca(OH)2C.晶体硅是“信息革命”的支柱材料,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9.茶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制紫砂壶等陶瓷茶具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石英砂B.茶汤常呈黄色,说明茶叶中蕴含丰富的铁元素C.食用适量茶叶不但可以刺激肠胃蠕动,还能获取人体必需的葡萄糖D.《茶疏》中对泡青茶的过程有如下记载:“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酾茶……”,其中涉及到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有溶解、萃取、过滤10.下列诗句或谚语可能与化学知识有关,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B.“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C.“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D.“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诗中包含了丁达尔效应1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列蕴含的化学知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该过程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该过程是物理变化D.“外观如雪,强烧之,紫青烟起”,对硝酸钾的鉴定过程中利用了焰色反应12.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胆矾可作为炼铜的原料,其中“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则为湿法炼铜B.“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C.铜盐能杀死某些细菌,故可以用硫酸铜作游泳池池水消毒剂D.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就已采用加热胆矾的方法制取硫酸13.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勤劳智慧在中国人民探索认知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贯穿始终。以下说法从化学视角理解,正确的是()A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该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B高奴出脂水,颇似淳漆,燃之如麻文中提到的“脂水”是指油脂C水银乃至阴毒物,因火煅丹砂而出这段记载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百宝都从海舶来,玻璃大镜比门排制玻璃的某成分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14.下列文献记载内容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东汉《周易参同契》中记载“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B.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在《浪淘沙》中写道“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C.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D.明代于谦在《咏石灰》中写道“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5.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B.我国的瓷器驰名世界,如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其主要原料为黏土C.《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的无机物“强水,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HNO3D.《新修本草》中关于“青钒”的描述:“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赤色固体可能是Fe3O4参考答案真题演练1.A【解析】A.胆矾为硫酸铜晶体,化学式为CuSO45H2O,A说法错误;B.湿法冶铜是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制取铜,B说法正确;C.加热浓缩硫酸铜溶液可析出胆矾,故“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C说法正确;D.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D说法正确。综上所述,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故选A。2.C【解析】A.字画主要由纸张和绢、绫、锦等织物构成,为防止受潮和氧化,保存古代字画时要特别注意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A说法正确;B.由孔雀石和蓝铜矿的化学成分可知,其中的铜元素、碳元素和氢元素均处于最高价,其均为自然界较稳定的化学物质,因此,用其所制作的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B说法正确;C.孔雀石和蓝铜矿的主要成分均可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铜盐,因此,用其制作的颜料不耐酸腐蚀,C说法错误;D.因为氢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高于碳酸铜,所以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D说法正确。综上所述,相关说法错误的是C,故本题答案为C。3.A【解析】A.谷物中的淀粉在酿造中发生水解反应只能得到葡萄糖,葡萄糖要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得到酒精和二氧化碳。酒中含有酒精,醋中含有醋酸,显然都不是只水解就可以的。选项A不合理。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属于青铜器,青铜是铜锡合金。选项B合理。C.陶瓷的制造原料为黏土。选项C合理。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是利用青蒿素在乙醚中溶解度较大的原理,将青蒿素提取到乙醚中,所以属于萃取操作。选项D合理。点睛:萃取操作有很多形式,其中比较常见的是液液萃取,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实际应用中,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萃取形式是固液萃取,即:用液体溶剂萃取固体物质中的某种成分,例如:用烈酒浸泡某些药材。本题的选项D就是一种固液萃取。强化训练1.D【解析】A.“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说明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大,体现了合金硬度方面的特征,A正确;B.鉴别KNO3和Na2SO4,利用了K元素和Na元素的焰色反应不同,Na元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K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B正确;C.“墨滴”是碳分散于水中形成的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C正确;D.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硅单质,而不是二氧化硅,D错误;答案选D。2.C【解析】A.硝石(KNO3)的焰色反应为紫色,而朴硝(Na2SO4)的焰色反应为黄色,所以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方法是利用了“焰色试验”原理,A项正确;B.不同的金属氧化物颜色可能不同,在高温下,釉料中的金属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陶瓷表面颜色“万彩”,B项正确;C.将稻草麦秆等物燃烧得到草木灰,将草木灰铺在沙滩上,用海水浸湿,草木灰即可以吸附海盐,所以利用的是草木灰的吸附作用,C项错误;D.“矾”一般指的是含有结晶水的硫酸盐,“青矾烧之赤色”,则青矾主要成分是FeSO4•7H2O,分解时青矾厂气中含有SO3,与水结合生成硫酸,故而“衣服当之易烂,栽木不茂”,D项正确;答案选C。3.C【解析】A.粮食发酵得到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生成乙醇,利用其沸点低可以蒸馏分离,故A正确;B.二氧化硅对光有很好的反射效果,是光缆的主要成分,故B正确;C.生石灰具有吸水性,是常用的干燥剂,不能用作抗氧化剂,不能防止月饼富脂易变质,故C错误;D.SiC是非金属化合物,为无机物,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4.B【解析】A.竹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A错误;B.Cu3(CO3)2(OH)2中阴离子是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属于碱式碳酸盐,故B正确;C.HgS在空气中灼烧生成Hg和SO2,故C错误;D.Cu3(CO3)2(OH)2在高温下分解生成CuO、CO2和H2O,故D错误;综上所述选B。5.D【解析】A.大米主要成分为淀粉,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曲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可用大米酿酒是将淀粉转化成乙醇,A说法正确;B.酿酒的过程,生成的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具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则酒香是因为含有酯类物质,B说法正确;C.酸坏之酒是因为在酿酒的过程中,进入的空气与乙醇反应生成了乙酸,C说法正确;D.蒸烧的实验方法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控制温度使乙酸与乙醇分离,D说法错误;答案为D。6.D【解析】A.指南针由天然磁石制成,磁石的主要成分是Fe3O4,又称磁性氧化铁,故A正确;B.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化学式为(C6H10O5)n,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B正确;C.Al2O3、SiO2和CaO都只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所以都是氧化物,故C正确;D.黑火药爆炸反应为2KNO3+3C+S═K2S+N2↑+3CO2↑,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硫元素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的是KNO3和S,故D错误;故选D。7.B【解析】A.司南中“杓”能指示方向,说明具有磁性,主要成分应为Fe3O4,A正确;B.“气”起了催熟作用,故“气”为乙烯,B错误;C.K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故“紫青烟起”是由于消石中的K+在火焰上灼烧时呈现出特殊颜色,C正确;D.粘土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则“瓦”为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故D正确;答案选B。8.A【解析】A.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B.“煤饼烧砺(贝壳)成灰”,并把这种灰称为“蜃”,主要成分为CaCO3,故B错误;C.晶体硅是“信息革命”的支柱材料,可用于制作芯片,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故C错误;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不产生污染,原子利用率100%,故D错误;故选:A。9.D【解析】A.陶瓷的主要原料是以黏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经高温烧制而成,纯碱、石灰石、石英砂是普通玻璃的原料,故A错误;B.茶汤常呈黄色的原因是茶叶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质被氧化而发生颜色变化,与铁元素无关,故B错误;C.茶叶中含有纤维素,可以促进肠胃蠕动,但人体内没有纤维素水解所需要的酶,不能获取人体必需的葡萄糖,故C错误;D.“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蘸茶”其中涉及到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有溶解、萃取、过滤,故D正确;答案选:D。10.C【解析】A.水乳相互溶解,包含物理过程,油浇在火上发生燃烧,包含化学变化,A正确;B.螃蟹受热后,壳内的甲壳蛋白会发生分解,产生红色物质,发生化学变化,B正确;C.石头大多为石灰质,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碳酸氢钙,属于化学变化,C不正确;D.雾属于胶体分散系,可见光通过时会出现丁达尔效应,D正确;故选C。11.B【解析】A.“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涉及铁与硫酸铜生成铜的反应,为置换反应,选项A正确;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中涉及一个化学反应CaCO3CaO+CO2↑,该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B不正确;C.铁杵磨成针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C正确;D.钾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灼烧硝酸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于装修物品清单的协议
- 耐火材料行业政策与法规研究考核试卷
- 组织文化建设与员工参与考核试卷
- 玩具设计未来趋势探索考核试卷
- 纸制品行业品牌价值评估与市场推广考核试卷
- 渔业批发市场规范化管理考核试卷
- 煤炭制品销售区域规划考核试卷
- 电风扇修理技能测试考核试卷
- 法治护航消费维权:315主题宣传教育
- 产品设计毕业答辩全流程解析
-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 数学试题(含答案)
- 2025年街道全面加强乡村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 明股实债协议合同
- 2025“十五五”金融规划研究白皮书
- 9.2法律保障生活(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2025年江西上饶铅山城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建筑工程结算审核现场踏勘
- 加油站防汛抗洪应急预案范本
- 融资岗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1(贵州卷)及答案
- 胃癌课件完整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