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中学2018届九年级自主招生语文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_第1页
安徽宣城中学2018届九年级自主招生语文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_第2页
安徽宣城中学2018届九年级自主招生语文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_第3页
安徽宣城中学2018届九年级自主招生语文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_第4页
安徽宣城中学2018届九年级自主招生语文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宣城中学2018届九年级自主招生语文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宣城中学自主招生考试

语文

欢迎各位考生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本卷共计4页。温馨提示:

1.本卷满分80分,建议用时60分钟,请各位考生合理分配测试时间。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预祝考试成功!

一、语言表达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厉害了,我的‘人民’!”《人民的名义》刚一播出,便收获观众热情的点赞。除了跌宕的剧情、精采的表演,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它反映着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回映着反腐败的民心所愿。文艺当与时代同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成为中国政治舞台的重要内容,也成为牵动人心的时代命题。

(2)反腐败永远在路上。①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要真正实现“不能腐”和“不想腐”的愿望,还要依靠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继续推进起作用。“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对于我们这个把“人民”二字铭刻于心的政党来说,反腐败永远没有剧终。②以人民的名义,是反腐的意义,更是反腐的动力。

(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1.第(1)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改正。(2分)

①,修改为;②,修改为。

2.第(2)段文字中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改正。(4分)

3.请按要求改写下面句子,不得改变句子原意。(4分)

《人民的名义》开篇中的小官巨贪现象,应该引起纪检部门的重视。

①委婉的语气:

②强烈的语气:

4.“厉害了,我的‘人民’!”化用了2016年热门网络用语“厉害了,我的哥!”,对于媒体使用网络语言,你持有怎样的态度?请谈谈你的理由。(5分)

二、文言文阅读(2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10题。

越王问于大夫文种①曰:“吾欲伐吴,可乎?”对曰:“可矣,吾赏厚而.信,罚严而必。君欲知之,何不试焚宫室?”于是遂焚宫室,人莫救之。乃.下令曰:

“人之救火死者,比死敌②之赏;救火而不死者,比胜敌之赏;不救火者,比降北.

之罪。”人之涂③其体,被.濡衣④而赴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此知必胜之势

也。

吴起⑤为魏武侯西河之守,秦有小亭临境,吴起欲攻之。不去,则甚害田者;去之,则不足以征甲兵。于是乃倚一车辕于北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于.南门之外者赐之上田上宅。”人莫之.徙也。及有徙之者,还,赐之如令。俄.又置一

石赤菽⑥于东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于西门之外者赐之如初。”人争徙之。乃下令曰:“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人争趋之,于是攻亭,一朝而拔之。 (节选自《韩非子》)注:①文种:春秋末年越国大夫。②敌:敌阵。③涂:用烂泥涂。④濡衣:湿衣。

⑤吴起:战国著名军事家。⑥石赤菽:石赤豆。

5.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3分)

①比降北.之罪北:②被.濡衣而赴火者被:

③俄.又置一石赤菽俄: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吾赏厚而.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B.乃.下令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有能徙此于.南门之外者 苟全性命于.乱世

D.人莫之.徙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

B.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

C.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

D.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越王赏厚罚严,通过“焚宫室”来进行赏罚试验,以此来激励民心。

B.越王赏罚坚决,百姓深受鼓舞,大规模奔赴火海,战胜吴国指日可待。

C.吴起言出必行,通过兑现两次承诺赢得百姓信赖,从而调动其积极性。

D.吴起取信于民,比起越王做法,更注重用赏罚和诚信来治理国家。

9.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不去,则甚害田者;去之,则不足以征甲兵。(6分)

②人争趋之,于是攻亭,一朝而拔之。(4分)

10.选文阐述赏罚与治国的关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针对不同的进谏方式给予

不同赏赐:“①,受上赏;②,受中赏;③,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用“不宜偏私,④”强调赏罚的公正。(4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

渭川田家①

王维

斜光照墟落②,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③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④。

注:①本诗作于开元后期,当时宰相张九龄被排挤出朝廷,王维深感政治上的失意。②墟落:村庄。

③雉雊:野鸡鸣叫。④式微:《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意思是,天黑啦,天黑啦,为什么还不归去呢?

11.诗人笔下渭川田家的生活画面有何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5分)

12.诗中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概括并结合诗句分析。(6分)

四、现代文阅读(2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

仰望云门

余秋雨

文化是一种手手相递的炬火,未必耀眼,却温暖人心。余光中先生也是从白先勇先生推荐的出版物上认识了我,然后就有了他在国际会议上让我永远汗颜的那些高度评价,又有了一系列亲切的交往,直到今日。

余光中先生写过名诗《乡愁》。这些年大陆很多地方都会邀请他去朗诵,以证明他的“乡愁”中也包括着当地的省份和城市。那些地方知道他年事已高,又知道我与他关系好,总是以我有可能参加的说法来邀请他,又以他有可能参加的说法邀请我,几乎每次都成功,变成一场场的“两余会讲”。

“会讲”到最后,总有当地记者问余光中先生,《乡愁》中是否包括此处。我就用狡黠的眼光看他,他也用同样的眼光回我。然后,他优雅地说一句:“我的故乡,不是这儿,也不是那儿,而是中华文化。”

我每次都立即带头鼓掌,因为这种说法确实很好。他总是向我点头,表示感谢。

顺便他会指着我,加一句:“我们两个都不上网,又都姓余,是两条漏网之鱼。”

我笑着附和:“因为有《余氏家训》。先祖曰:进得网内,便无河海。”但是,“两余会讲”也有严峻的时候。那是在马来西亚,两家历史悠久的华文报纸严重对立,事事竞争。其中一家,早就

请了我去演讲,另一家就想出对策,从台湾请来余光中先生,“以余克余”。我们两人都不知道这个背景,从报纸上看到对方也来了,非常高兴。但听了工作人

员一说,不禁倒抽冷气。因为我们俩已经分别陷于“敌报”之手,只能挑战,不能见面。接下来的情节就有点儿艰险了。想见面,必须在午夜之后,不能让两报的任何一个

工作人员知道,甚至,连怀疑的可能都没有。后来,通过马来西亚艺术学院院长郑浩千先生,做到了。鬼鬼祟祟,轻手轻脚,两人的外貌很多人认识,而两家大报的耳.目.又是多么密集。终于,见面,关门,大笑。

那么,我们还是紧密呼应,未曾造成“以余克余”的战场。从余光中身上,我领略了一种以文化为第一生命的当代君子风范。他们不背诵古文,不披挂唐装,不抖擞长髯,不玩弄概念,不展示深奥,不扮演菁

英,不高谈政见,更不炫耀他们非常精通的英语。只是用慈善的眼神、平稳的语调、谦恭的动作告诉你,这就是文化。

这就是我所接触的第一流艺术家。为什么天下除了政治家、企业家、科学家之外还要艺术家?因为他们开辟了一个无

疆无界的净土、自由自在的天域,让大家活得大不一样。从那片净土、那个天域向下俯视,将军的兵马、官场的升沉、财富的多寡、学科的

进退,确实没有那么重要了。根据从屈原到余光中的目光,连故土和乡愁,都可以交还给文化,交还给艺术。

艺术是“云”,家国是“门”。

只为这个比喻,我们也应该再一次仰望云门。 (节选自《何谓文化》,有删节)

13.请解释“而两家大报的耳.目.又是多么密集”中“耳目”的意思。诸如此类表示人体

器官而被赋予比喻义的词语的还有很多,请再举两例并解释其比喻义。(5分)

14.贬词褒用是言语表达中的一种语言技巧,请在文中找出两例并分析其妙处。(6分)

15.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5分)

终于,见面,关门,大笑。

16.文中余光中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17.请简要概括作者对“文化”含义的理解。(6分)

自主招生考试语文答案

一、语言表达题(15分)

1.(2分)

①“精采”改为“精彩”;②“回映”改为“回应”。(每个1分,只指出没修改不得分)

2.(4分)

①将“起作用”删除;②将“意义”和“动力”互换。(每处2分)

3.(4分)

①《人民的名义》开篇中的小官巨贪现象,恐怕应该引起纪检部门的重视吧!(2分)

②《人民的名义》开篇中的小官巨贪现象,难道不应该引起纪检部门的重视吗?(2分)

4.(5分)

对媒体使用网络语言要辩证看待。(1分)

①态度:如果是低俗网络语言,要坚决摒弃。(1分)

理由:损害媒体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易伤害母语,不利于青少年学习使用母语。(1分)

②态度:而有些网络语言,可以运用或化用。(1分)

理由:通俗易懂,让读者迅速理解;幽默诙谐,让大众阅读兴趣提高。(1分)

(理由中只要阐述一个即可,如其它理由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二、文言文阅读(26分)

5.(3分)

①败退;(1分)②通“披”,穿;(1分)③不久。(1分)

6.(3分)A7.(3分)B8.(3分)D

9.(10分)

①(6分)(如果)不除掉(岗亭),那么(它)对种田的人危害很大;(如果要)除掉它,那么不值得用来征集军队。

(“去”1分,补出“不去”后省略的宾语1分;“则”1分,“足”1分,“甲兵”1分,语意通顺1分。)

②(4分)人们争着前往岗亭,于是(吴起下令)攻亭,一个早晨就攻下了它。

(“趋”1分,“朝”1分,“拔”1分,语意通顺1分)

10.(4分)①能面刺寡人之过者②上书谏寡人者③能谤讥于市朝④使内外异法也(每空1分)

三、诗歌鉴赏(11分)

11.(5分)宁静和谐。(1分)诗人运用白描手法,(1分)通过牛羊归墟落、野老候孙归、饱蚕已休眠等画面来展现田家生活的特点;(1分)运用动静结合手法,(1分)通过牛羊暮归和斜阳静照、雉鸡鸣唱和蚕眠桑叶等动与静的情景展现农家生活的特点。(1分)

12.(6分)

①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从诗人描述的恬然自乐的田家暮归图和“羡闲逸”可知;

②归隐田园心情的迫切。诗人在诗中反复咏叹《式微》;

③身处官场的孤寂苦闷。诗人看到众人皆有所归,而自己却在官场无所依傍。

(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四、现代文阅读(28分)

13.(5分)

耳目:替人刺探消息的人。(1分)

例1:咽喉,比喻形势险要的交通孔道。例2:眉目,事情的线索和文章的条理。例3:手腕,指手段或本领、能耐。

(每例2分,只指出没释义或解释错误不给分,回答参考示例之外答案,符合要求也给分)

14.(6分)

①“狡黠”:原有狡猾、奸诈之意(1分),这里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作者为余光中目前处境着急的神态(1分)和对他即将回答的美好期待(1分)。

②“鬼鬼祟祟”:原指行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1分),这里指两人见面的隐蔽(1分)和关系的亲近(1分)。

③“漏网之鱼”:原指侥幸逃脱的罪犯(1分),这里指“二余”都不上网(1分),展现“两余会讲”气氛的融洽(1分)。

(每例3分,答出任意两例即可)

15.(5分)

运用短句形式(1分)和动作描写(1分)展现了作者与余光中见面的不易(1分)以及见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