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4-血液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d0cbd09ce0688545f5cc144147d4fb7/0d0cbd09ce0688545f5cc144147d4fb71.gif)
![运动生理学4-血液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d0cbd09ce0688545f5cc144147d4fb7/0d0cbd09ce0688545f5cc144147d4fb72.gif)
![运动生理学4-血液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d0cbd09ce0688545f5cc144147d4fb7/0d0cbd09ce0688545f5cc144147d4fb73.gif)
![运动生理学4-血液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d0cbd09ce0688545f5cc144147d4fb7/0d0cbd09ce0688545f5cc144147d4fb74.gif)
![运动生理学4-血液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d0cbd09ce0688545f5cc144147d4fb7/0d0cbd09ce0688545f5cc144147d4fb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血液与运动第一节血液的组成与特性第二节血液的功能第三节运动对血细胞的影响
第四节运动对血红蛋白的影响第一节血液的组成与特性一、血液的组成二、血液的理化特性血液的组成(一)血浆1、水和电解质水占血浆总量的91%-92%.电解质包括钠离子、氯离子等,能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酸碱度和组织兴奋性等。2、血浆蛋白包括清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能维持胶体渗透压、酸碱度、参与免疫、凝血等。3、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和其他有机物包括尿素、尿酸、肌酐、氨基酸、多肽、葡萄糖、乳酸等。其中,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等总称血脂,与多种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血浆与血清的区别在流出体外的血液中如不加抗凝剂和进行其他处理,几分钟后就会凝固成胶冻血块。在室温内搁置1小时以上,血块缩小,并在血块周围出现少量黄色澄清液,称为血清。血清与血浆主要区别在于血浆含有纤维蛋白原,而血清不含有纤维蛋白原。(二)血液与体液
体液: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即人体内的水分和溶解于水中的各种物质,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部,是构成细胞质的基本部分,约占体重30%-40%。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部的液体,约占体重的15%-20%。(二)血细胞2、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功能:保护和防御。3、血小板功能:促进止血、加速凝血。二、血液的理化特性(一)颜色和比重动脉血含氧多,呈鲜红色;静脉血含氧少,呈暗红色;皮肤毛细血管的血液近似鲜红色。血浆和血清因含胆红质,故呈淡黄色。正常人全血的比重约为1.050-1.060之间,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和血浆蛋白的含量。(二)粘滞性约为蒸馏水的4-5倍,血浆约为蒸馏水的1.6-2.4倍。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和血浆蛋白的含量。血浆渗透压与溶液的关系等渗溶液:正常人在体温37ºC时,血浆渗透压约为5800mmHg,以血浆的正常渗透压为标准,与血浆正常渗透压近似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如0.9%NaCl(称为生理盐水)、5%葡萄糖溶液等。红细胞在高渗NaCl溶液中,由于高渗溶液吸水力强,红细胞失水发生皱缩,丧失功能。在低渗NaCl溶液中,由于水分进入红细胞内过多,引起膨胀,最终破裂,红细胞解体,血红蛋白被释放,这一现象称溶血。(四)血浆PH值(酸碱度)正常人血浆的pH值约为7.35-7.45,平均值为7.4。人体生命活动所能耐受的最大pH值变化范围为6.9-7.8。血浆中主要缓冲对有:NaHCO3/H2CO3;蛋白质钠盐/蛋白质;Na2HPO4/NaH2PO4。红细胞中的主要缓冲对有:KHCO3/H2CO3;血红蛋白钾盐/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钾盐/氧合血红蛋白;K2HPO4/KH2PO4。血液是如何维持酸碱平衡的?当酸进入血液:当碱性物质(主要来自食物)进入血浆:进入后后与弱酸发生作用,形成弱酸盐,降低碱度。碱贮备:血液中缓冲酸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叫碱贮备。通常以每100毫升血浆的碳酸氢钠含量来表示碱贮备量。意义:碱贮备是一个很重要的生理生化指标,它能反映身体在运动时的缓冲能力,从而了解体内的代谢情况。有人测定运动员的碱贮备量比未受过训练的人高10%。经常锻炼的人可使血液的缓冲能力提高,碳酸肝酶的活性增强。第二节血液的功能一、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作用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血液能维持水、氧和营养物质的含量;维持渗透压、酸碱度、体温和血液有形成分等的相对稳定。这些因素的相对稳定会使人体的内环境相对稳定。人体内环境示意图(一)氧的运输1、氧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
O2+HbHbO2氧合还是氧离取决于氧分压的高低。在肺泡处,氧由肺泡入血;在组织细胞处,氧由血入组织细胞。氧合氧离2、血氧饱合度、氧容量和氧含量血氧饱合度:当所以Hb都与氧结合时,血氧饱合度为100%.一般在96%-98%之间。氧容量:指最大血氧饱合度时,每升血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最大氧量。氧含量:指每升血中实际结合的氧量。(二)CO2的运输物理溶解:占5%化学结合:占95%以碳酸氢盐形式运输以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运输三、调节作用血液将内分泌的激素运输到周身,作用于相应的器官(称靶器官)改变其活动,起着体液调节作用。所以,血液是神经--体液调节的媒介。通过皮肤的血管舒缩活动,血液在调节体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温度升高时,皮肤的血管舒张,血液将体内深部产热器官产生的热运送到体表散发;温度降低时,皮肤血管则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以维持体温。第三节运动对血量的影响
循环血量:正常成年人的血量与体重的7%-8%。人体在安静状态下,大部分的血量都在心血管中迅速流动,这部分血量。贮存血量:一部分血量潴留在肝、肺、腹腔静脉以及到下静脉丛等处,流动缓慢,血浆较少,红细胞较多,这部分血量。一次性运动对血容量的影响血容量即人体循环血量的总量。包括血浆容量和血细胞容量。从事短时间大强度运动时,血浆容量和血细胞容量都明显增加,而血细胞容量增加较明显。短时间运动时总血容量增加,主要是由于储血库里的血被动员入循环,使循环血量增加;而短时间运动出现的血液相对浓缩,其原因可能由于储血库的血中血浆量相对较少,血细胞容量较大,进入循环血中使血细胞浓度相对增高。第四节运动对血细胞的影响一、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二、运动对白细胞的影响三、运动对血红蛋白的影响一、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1.一次性运动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进行短时间大强度快速运动比进行长时间耐力运动红细胞增加得更明显。在同样时间的运动中,运动量越大,红细胞增加越多。运动后即刻观察到的红细胞数增多,主要是由于血液重新分布的变化所引起。长时间运动时,排汗和不感蒸发的亢进引起血液浓缩。
短时间的静力性或动力性运动中,肌肉持续紧张收缩使静脉受到压迫,血液流向毛细血管增多,并贮留在那儿使毛细血管内压升高,血浆中的水分渗出,也使血液出现浓缩。2.长期运动训练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经过长时间的系统的运动训练,尤其是耐力性训练的运动员在安静时,其红细胞数并不比一般人高,有的甚至低于正常值,被诊断为运动性贫血。由于运动员血容量增加与红细胞量增加相比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增加血浆量为前提,所以血细胞容量的相应指标如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含量等比一般人有降低的趋势。虽然单位体积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不高,但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总量较高。3、运动对红细胞压积的影响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比容):指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健康成年人为全血标本中0.37-0.5、即37%-50%,女子低于男子。运动时红细胞数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红细胞压积的变化。其红细胞压积值的变化基本与红细胞数的变化相一致。4、运动对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红细胞流变性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各自呈分散状态存在于流动的血液中,并在切应力作用下很容易变形,即被动地适应于血流状况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以减少血流的阻力。红细胞的这一特性称为细胞的流变性。红细胞流变性主要表现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红细胞的轴向集中以及红细胞内的胞浆流动等。运动时红细胞流变性的变化
影响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三种:①红细胞表面积与容积的比值;②红细胞内部粘度;③红细胞膜的弹性。运动时红细胞流变性依运动强度不同、运动持续时间不同和训练水平不同而有所差别,总的来说,运动可以改善红细胞的流变性。二、运动对白细胞的影响
一般而言,如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多是细菌性的感染,淋巴细胞数量增多是病毒性的感染。
流行性感冒的化验检查血象: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嗜酸粒细胞消失。合并细菌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肌动白细胞增多
概念:把运动引起的白细胞增多称为肌动白细胞增多
(三)运动时白细胞的变化研究表明,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增加的最大幅度出现在最大负荷运动停止后即刻。其增加的幅度随最大负荷运动的持续时间延长而增加。以较低的强度运动时,无论是短时间(5分钟)还是持续长时间(30分钟),运动停止后即刻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的增加幅度都显著低于最大负荷运动后即刻。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的增加幅度反而减少。(四)运动后白细胞的恢复
运动后白细胞的恢复与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运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白细胞的恢复速度越慢。三、运动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我国健康成年男子血红蛋白含量,每100毫升血液中为12-16克,平均14克;成年女子血红蛋白含量为11-l5克,平均约13克。对象例数血红蛋白数值(克%)研究者及时间男女中国人288914.3512.75易见龙等综合(1959)日本人93514.112Sell(1956)加拿大奥运会队员18714.712.9Glement等荷兰奥运会队员17915.514.4Dewijn等我国运动员(11项)58013.8314.44北京运动医学研究所(1974)我国成年运动员(42项)113014.4512.91秦孝梅等(1984)我国青少年运动员(42项)38314.0113.11秦孝梅等(1984)北京体院学生11114.7613.01宋成忠等(1978)血红蛋白与运动训练
(一)对运动员血红蛋白正常值评定血红蛋白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低于正常值,即出现贫血,氧和营养物质供给不足,必然导致工作能力下降。Hb值过高时,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压积也必然增多。在应用Hb指标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冬训期间评价标准应略低,女运动员月经期间亦稍低,这是正常的生理波动。2.运动员Hb含量存在个体差异。每名运动员存在季节、生物周期等的周期性差异。3.虽然Hb含量存在个体差异,但一般男运动员Hb值不应超过17克(170g/L),女运动员不应超过16克(160g/L)。最低值不得低于本人全年平均的80%。同一次检测中,如果个别运动员Hb值与同队平均值相差过人时,应引起注意。4.运动员在大运动量后的调整期,Hb由低向高恢复时,运动员的自我感觉与运动成绩也最好,可能这一时期是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最佳期”。这个“最佳期”并不是出现在人们想象的“超量恢复期”。
5.Hb指标主要用于评定某个训练周期或阶段,如根据1-2周时间内运动员对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反应来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态等,而不能用于评定每次训练课的情况。在观察分析Hb指标变化时,应结合其他指标(如无氧阈、尿蛋白、心率等),以及运动员的自我感觉和运动能力进行综合分析。6.Hb指标的应用主要针对有氧工作为主的项目。其他项日只能以此作为参考指标。
用Hb指标进行运动员选材
实践证明,按每名运动员的Hb平均值,可将Hb值的个体差异分为三个类型,即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防火门安装与消防系统维护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影视短剧拍摄制作与独家播出合同
- 2025年外卖美食分期付款合同
- 2025年保密合同法律协议
- 2025年中国防水袋行业发展潜力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防毒面具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1-2026年中国二母宁嗽丸行业市场供需格局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2024年知识图谱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2-2027年中国医护服装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2025年保障性住房管理服务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九年级上册-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核心考点与重难点练习(统部编版)
- 健康指南如何正确护理蚕豆病学会这些技巧保持身体健康
- 老客户的开发与技巧课件
- 2024建设工程人工材料设备机械数据分类和编码规范
- 26个英文字母书写(手写体)Word版
- GB/T 13813-2023煤矿用金属材料摩擦火花安全性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
- DB31 SW-Z 017-2021 上海市排水检测井图集
- 日语专八分类词汇
- GB/T 707-1988热轧槽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GB/T 33084-2016大型合金结构钢锻件技术条件
- 高考英语课外积累:Hello,China《你好中国》1-20词块摘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