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顶板水防治技术(一共五套全)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ea8723c8658e60f3a4cdacf99b51d3a/4ea8723c8658e60f3a4cdacf99b51d3a1.gif)
![矿井顶板水防治技术(一共五套全)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ea8723c8658e60f3a4cdacf99b51d3a/4ea8723c8658e60f3a4cdacf99b51d3a2.gif)
![矿井顶板水防治技术(一共五套全)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ea8723c8658e60f3a4cdacf99b51d3a/4ea8723c8658e60f3a4cdacf99b51d3a3.gif)
![矿井顶板水防治技术(一共五套全)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ea8723c8658e60f3a4cdacf99b51d3a/4ea8723c8658e60f3a4cdacf99b51d3a4.gif)
![矿井顶板水防治技术(一共五套全)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ea8723c8658e60f3a4cdacf99b51d3a/4ea8723c8658e60f3a4cdacf99b51d3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井顶板水的防治一、煤层顶板涌水因素分析及顶板涌水预测二、防水煤(岩)柱的留设三、顶板水的超前疏干四、注浆截流五、改变采煤技术六、工程实例第一页,共二十九页。一、煤层顶板涌水因素分析及预测(一)采动条件下覆岩破坏的规律(二)影响覆岩破坏的因素(三)顶板突水预测第二页,共二十九页。(一)采动条件下覆岩破坏的规律返回覆岩破坏分带示意图第三页,共二十九页。(二)影响覆岩破坏的因素覆岩性质及组合特征1)坚硬-坚硬型2)软弱-软弱型4)坚硬-软弱型3)软弱-坚硬型煤层赋存及开采因素1)采厚2)分层数及回采垂高3)开采面积4)地质构造5)采煤方法及顶板管理6)覆岩破坏的延续时间
返回第四页,共二十九页。(三)矿层顶板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的确定1.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计算返回模块三
冒落带、裂隙带波及地表水体造成突水示意图第五页,共二十九页。二、防水煤(岩)柱的留设措施使用条件:隔水层厚度满足不了的要求时(一)基岩裸露区防水煤(岩)柱的留设(二)煤层露头或浅部被松散含水层覆盖时,防水煤(岩)柱的留设(三)在水淹区、采空积水区下掘进时,防水煤(岩)柱的留设(四)上、下两层煤之间防水煤(岩)柱的留设第六页,共二十九页。(一)基岩裸露区防水煤(岩)柱的留设基岩风化裂隙较发育时,防水煤(岩)柱的留设防水煤(岩)柱的总厚度应满足下式要求:基岩风化裂隙不发育时,防水煤(岩)柱的留设根据上式计算的防水煤(岩)柱高度,不得小于20m。返回煤系地层无松散层覆盖时防水煤柱的留设第七页,共二十九页。
煤层露头部位被松散含水砂层、砂砾层覆盖时(二)煤层露头或浅部被松散含水层覆盖时,防水煤(岩)柱的留设返回第八页,共二十九页。在水淹区、采空积水区下掘进时防水煤(岩)柱的留设(三)在水淹区、采空积水区下掘进时,防水煤(岩)柱的留设返回第九页,共二十九页。(四)上、下两层煤之间防水煤(岩)柱的留设返回
多煤层边界防水煤柱之一多煤层边界防水煤柱之二第十页,共二十九页。三、顶板水的超前疏干(一)疏干类型(二)常见的疏干方式第十一页,共二十九页。(一)疏干类型地表井群疏干据部分矿区实践经验,渗透系数大于3m/d的潜水含水层和大于0.3~0.5m/d的承压含水层均可取得良好的疏干效果。巷道疏干适用于某一固定部位(如露天矿的非工作帮)的疏干或断面截流。采准巷道疏干广泛应用于采区顶板含水层及顶板流砂层的疏干。
多井联合疏干顶板含水层分布范围较广,补给水量较大。返回第十二页,共二十九页。(二)常见的疏干方式1、地表疏干2、巷道疏干3、井下钻孔疏水4、井上下联合疏水返回第十三页,共二十九页。1、地表疏干下页地表疏降模式图第十四页,共二十九页。地表疏降钻孔(井)平面布置方式地表疏降钻孔(井)平面布置方式第十五页,共二十九页。2、巷道疏干11)石门疏水
下页石门多含水层疏水第十六页,共二十九页。
利用煤层采准巷道疏放顶板水2、巷道疏水22)采准”巷道疏水第十七页,共二十九页。3、井下钻孔疏水直通式井下疏水孔
下页直通式疏水钻孔第十八页,共二十九页。顶板上行式疏水孔下页上行式井下疏水孔第十九页,共二十九页。
井下水平或近水平疏水孔水平(近水平)式井下疏水孔采动放水通过探查,证实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与强含水层或其它水体未发生水力联系,且采区有足够排水能力时,可在采区最低部位首先回采,实行采动放水疏干,保证后期回采安全。第二十页,共二十九页。4、吸水钻孔疏水
吸水钻孔示意图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九页。5、井上下联合疏水1)地表井下联合疏干
在同一矿井(区内),同时采用地表疏水和井下疏水两种方式。地表井下联合疏水一般是在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单一疏干方式效果不好或不够经济合理时采用。2)供疏结合的联合疏水
在地面供水紧张,而井下水害又严重的大水矿区,为了解决矿区供水与矿井排水之间的矛盾,可利用矿区疏水系统直接用作矿区供水水源地,实现供疏结合。返回模块三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九页。四、注浆截流露天矿坑剥离含水层建造截流帷幕墙下页
露天矿坑剥离含水层建造截流帷幕墙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九页。煤层直接顶板含水层帷幕截流注浆煤层直接顶板含水层帷幕截流注浆返回模块三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九页。注浆封堵顶板水
注浆封堵顶板水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九页。五、改变采煤方法充填式开采法1)当顶板含水层距煤层顶板普遍接近时2)当煤层露头部位及浅部被地表水体或新生界强含水所覆盖时3)在逆掩断层含水推覆体下或积水老窑下采煤时膏体充填绿色开采技术
“三下一上(三下——地表水下、建筑物下和铁路下,一上——承压水上)”地区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开采技术,间歇开采法及分区隔离开采法1)厚煤层还可采用分层间歇开采法2)急倾斜煤层,则可采用长走向小阶段间歇开采分区隔离开采法:先远后近、先深后浅、先简单后复杂、先探后采的试探性开采方法条带式开采法
返回模块三第二十六页,共二十九页。六、工程实例实例1某煤矿顶板水的防治措施实例2某煤矿帷幕注浆防治顶板水实例3某矿顶板水分析及防治对策实例4某煤田顶板水特征与防治方法实例5顶板突水规律分析及防治对策实例6水淹冒顶区化学注浆加固技术实例7某矿513区运输石门探放水设计方案第二十七页,共二十九页。典型工作任务矿井顶板水对开采的影响分析及防治方案1.工作任务(1)背景资料分析①分析矿井充水因素。②计算2号煤层开采后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2号煤层上部含水层对煤层开采的影响。③提出开采2号煤层时对顶板水的初步防治方案。(2)收集矿区顶板水防治案例(每人1~2例),并分析、讨论、提出问题、进行总结2.工作方法:分组讨论,独立完成3.背景资料某煤矿为拟建矿井。矿井设计开采二叠系山西组2号煤层,设计产量600万t/a,设计采用放顶煤开采2号煤层,一次采全高。2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中下部,厚度3.09~8.50m,平均厚度6.20m;煤层埋藏深度250~350m;煤层底板标高由东向西1100~350m。煤层顶板大部分为泥岩、粉砂岩,其直接顶为中-细粒砂岩;底板大部为粉砂岩和泥岩,局部为细粒砂岩和石英砂岩。2号煤层上部有下石盒子组(K9、K8)砂岩裂隙含水层(含水性较弱,其中的K8砂岩是开采2号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K8砂岩与2号煤层层间距69m),上石盒子组(K10)砂岩裂隙含水层(含水性较弱),第四系松散砂砾孔隙含水层(含水性较强)。井田内及井田边界有老窑分布。返回第二十八页,共二十九页。内容梗概矿井顶板水的防治。一、煤层顶板涌水因素分析及顶板涌水预测。返回。2)软弱-软弱型。(三)矿层顶板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的确定。冒落带、裂隙带波及地表水体造成突水示意图。(一)基岩裸露区防水煤(岩)柱的留设。(二)煤层露头或浅部被松散含水层覆盖时,防水煤(岩)柱的留设。(三)在水淹区、采空积水区下掘进时,防水煤(岩)柱的留设。(四)上、下两层煤之间防水煤(岩)柱的留设。(四)上、下两层煤之间防水煤(岩)柱的留设。适用于某一固定部位(如露天矿的非工作帮)的疏干或断面截流。广泛应用于采区顶板含水层及顶板流砂层的疏干。2、巷道疏水2。井下水平或近水平疏水孔。水平(近水平)式井下疏水孔。在同一矿井(区内),同时采用地表疏水和井下疏水两种方式。1)当顶板含水层距煤层顶板普遍接近时。3)在逆掩断层含水推覆体下或积水老窑下采煤时。间歇开采法及分区隔离开采法。先远后近、先深后浅、先简单后复杂、先探后采的试探性开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