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第一篇课件_第1页
药理学第一篇课件_第2页
药理学第一篇课件_第3页
药理学第一篇课件_第4页
药理学第一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理学一、总论二、外周神经系统

1.概论2.拟胆碱药3.抗胆碱药4.拟肾上腺素药5.抗肾上腺素药三、中枢神经系统1.镇静催眠药2.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3.抗精神失常药4.镇痛药5.解热镇痛消炎药

四、内脏系统药理1.抗心律失常药2.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3.抗心绞痛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4.抗高血压药5.利尿药

五、激素类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第一章绪言

1.1药理学的任务和内容

药物:是指用来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或改变机体生理生化功能的化学物质。是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重要武器。无论是天然产物、人工合成或生物工程技术获得的产品,要想使其成为药物,以至能安全有效地用于临床,必须首先经过大量的、及其严格的药理学研究。第一篇总论机体:人体、动植物体、病原体,一切具有生理生化功能的物体。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连接基础课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药理学的任务是研究两个方面的问题:1.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机制。2.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的动态变化。包括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或代谢)及排泄四个过程。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药效学和药动学是同时进行,互相联系的过程。

药理学研究药效学和药动学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为开发研究新药或新剂型提供实验资料,也有助于阐明药物的作用机制,进一步了解机体功能的生理生化过程的本质。

药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在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下,做药物的动物实验、三期临床实验、药动学实验及毒理学实验等。由此观察药物的作用、毒副反应及药动学。

毒理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毒性反应、中毒机制及防治办法。综上所述,对于新药研究,必须进行临床前的药理实验研究,充分了解其药效学、药动学作用规律及毒性后,才能申请临床试用。公元1~2世纪《神农本草经》是最早的药理学著作也是最早的药典。该书记载了365种药物,大部分药物至今仍广泛应用。比如:大黄(导泻)、麻黄(止喘)。公元659年唐代的《新修本草》是第一部政府颁布的药典。该书记载了844种药物。

公元1596年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该书记载了1892种药物。受到国际医药界的广泛重视,被翻译成英、日、朝、德、法、俄、拉丁语等。

19世纪初,由于化学、生物学及生理学的发展1804年德国从阿片中提取了吗啡,并用狗实验。确定了其镇痛活性;法国用青蛙作实验确定了士的宁对脊髓的作用。以此为基础,1820~1879年德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药理实验室,创立了实验药理学20世纪初,促进了化学治疗学的发展。1940年从青霉菌培养液中分离出青霉素,并将其用于临床开辟了抗寄生虫和细菌感染的药物治疗。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免疫学等多门学科的迅猛发展以及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药理学有了很大的进步。出现了很多药理学分支学科。如:生化药理学、分子药理学、量子药理学、免疫药理学、遗传药理学、时辰药理学等。研究生物活动时间节律的周期变化,已形成药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称时辰药理学。1.3新药的药理学研究新药的药理学研究包括临床前药理研究和临床药理研究。新药的来源:(1)对已知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2)合成新型结构的药物(3)从天然物质中提取、分离(4)应用生物技术和基因重组方法制备1.3.1临床前药理试验临床前药理研究是新药能否进入临床试验的先决条件。(在动物上进行的实验)(1)药效学研究指与该新药防治作用有关的主要药理作用研究(2)一般药理学研究指对新药主要药效作用以外的广泛药理作用的研究(3)药动学研究对新药的给药方案设计、制剂改革、药效提高或毒性降低等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4)新药毒理学研究包括全身性用药的毒性试验、局部用药的毒性试验、特殊毒性试验和药物依赖性试验。目的在于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Ⅲ期临床实验:新药上市前扩大的临床试验。在我国,在Ⅱ期临床实验后即可申请新药生产,在批准试生产期间,再进行Ⅲ期临床实验。Ⅳ期临床实验:在新药批准上市后进行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掌握药物及药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熟悉: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新药的开发与研究。

了解: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

西医将药物作用分为兴奋和抑制,凡能使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加强的药物作用称为兴奋,引起兴奋的药物称兴奋药;反之,使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减弱的药物作用称为抑制,引起抑制的药物称抑制药。如:咖啡因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巴比妥类药物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医将药物作用分为温、良、寒。

2.1.1药物作用方式:从药物作用发生原理分为直接作用(原发作用)

间接作用(继发作用)洋地黄直接作用于心脏,加强心肌输出量。而洋地黄强心作用的结果,使肾血流量增加、尿量增多、减轻心水肿。这就是间接作用。

从药物作用部位分为局部作用全身作用(吸收作用)

药物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之前在用药部位发挥直接作用,即局部作用。药物吸收入血液循环后,分布到机体各部位发挥全身作用作用。大部分临床应用的药物都是发挥此作用。

口服MgSO4在肠道中不吸收,因此有导泻作用。这就是发挥的局部作用。

2.1.3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药物作用与人体时,一方面可以防病、治病,这就是治疗作用;另一方面有一些与治疗作用无关甚至会引起对病人不利的反应,这就是不良反应。

临床用药应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尽量减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作用:对因治疗

也称治本,消除发病原因。

对症治疗

也称治标,用药物改善疾病症状,但不能消除发病原因。一般来讲,对因治疗比对症治疗重要,但对一些严重危及病人生命的症状,这时对症治疗十分重要。小儿高热可引起惊厥,继而损伤神经系统。此时高热症状成为主要解决矛盾应及时采用解热镇痛药治疗,同时合用抗生素。剧烈疼痛可引起休克,这时应用镇痛药缓解疼痛。急症治标,缓症治本。不良反应:没有不良反应的药物基本没有(1)副作用:治疗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较轻微,是可逆性的功能作用。药物代谢完,副作用解除。产生原因是药物的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

阿托品可抑制腺体分泌,解除平滑肌痉挛,加快心律等。在全身麻醉时,利用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而平滑肌松弛引起的腹气胀、尿潴留等即是副作用;利用其解痉作用时,抑制腺体分泌引起的口干、心律加快即是副作用。有些药物的副作用可纠正。如麻黄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时有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可引起病人失眠,可同服催眠药。(2)毒性反应: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不良反应。一般在超极量时才会发生,有时也可因为病人的遗传缺陷、病理状态或合用其他药物引起,在治疗量时即出现中毒反应。

由用药剂量过大而立即发生的毒性作用称急性毒性因长期用药后逐渐发生的毒性作用称慢性毒性。

毒性反应对病人的危害性较大,可能会在药物代谢完后,形成病理循环,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及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等方面造成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甚至危机生命。通常药物的毒性反应是可预期的。如有损伤造血系统或肝、肾功能的药物,应定期检验相关的生化指标。并且在用药时应注意用药的剂量和间隔时间,必要时停药或改用其他药物。(3)变态反应:机体受药物刺激,发生的异常免疫反应,引起生理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致敏原可以是药物本身,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药物制剂中的杂质。

变态反应的发生几乎与剂量无关。(4)继发性反应:由于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人的胃肠道内有许多寄生菌,这些菌群之间相互制约,维持着平衡的共生状态。若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破坏了肠道中菌群的相对平衡,以至于耐药菌大量繁殖,引起继发性感染,又称二重感染。(5)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虽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但仍残留的生物效应。服用长时间作用的巴比妥类催眠药后,次日清晨仍有困倦、头昏、乏力等后遗效应。(6)致畸作用:药物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而引起畸胎,属慢性毒性范畴。反应停(沙利度胺)刚上市时,认为十分安全,在西欧曾被广泛用于孕妇的早期妊娠反应,几年后,发现此药造成了畸形胎儿,致使四肢短小。三致反应:致畸、致癌、致突变。2.2受体理论

受体理论是药效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它将药物作用机制从器官、组织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是解释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药物分子结构和效应之间关系的一种基本理论。

1876年Langley提出受体假设,近几十年来受体理论发展很快。受体: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上、胞浆内或细胞核内的生物大分子(糖蛋白、脂蛋白)以及核酸等。

受体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组织和细胞上。目前已知的分为三类:细胞膜受体:位于靶细胞膜上。如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多巴胺受体、阿片受体、组胺受体及胰岛素受体等。胞浆受体:位于靶细胞的胞浆内。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性激素受体等。胞核受体:位于靶细胞的细胞核内。如甲状腺受体。受体还可以根据受体蛋白结构分为四类:含离子通道的受体:如N-型乙酰胆碱的受体含Na离子通道。G蛋白偶联受体:如M-型乙酰胆碱的受体、肾上腺素受体、多巴胺受体等。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如胰岛素受体。调节基因表达的受体:如甲状腺受体。受体的特征:

饱和性

特异性

可逆性

高亲和力

结构专一性

立体选择性

区域分布性

生物体内存在内源性配体2.3药效学概述2.3.1作用于受体的药物

激动剂:又称完全激动剂,与受体有很大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

部分激动剂:与受体有一定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低,与受体结合后只能产生较弱的效应。小剂量时产生激动活性,大剂量时产生拮抗活性。

拮抗剂:分为竞争性拮抗剂和非竞争性拮抗剂。

竞争性拮抗剂对受体有很强的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与激动剂竞争相同的受体,其拮抗作用是可逆的。竞争取决于浓度和亲合力。

非竞争性拮抗剂与激动剂不争夺同一受体,但它与受体结合后妨碍激动剂与特异性受体结合。2.3.2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作用机制是药效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研究药物为什么起作用和如何起作用。

非特异性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与药物的理化性质如解离度、溶解度、表面张力等有关,但与药物的化学结构关系不大。

特异性药物的生物活性与其化学结构密切相关它们能与机体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基团结合,诱发一系列的生理生化效应。大多数药物属此类。

2.3.3药物的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构效关系:特异性药物化学结构与药理作用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讲,结构相似的化合物能与同一受体结合产生相似或相反的作用。有时药物的结构相同,但光学活性不同而成为光学异构体。它们的药理作用存在量或质的变化。如奎宁为左旋体,有抗疟的作用;奎尼丁为右旋体,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量效关系: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药物剂量的大小与血药浓度高低成正比,也与药效的强弱有关。用量太小往往无效,用量太大又会出现中毒症状。这种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关系称量效关系。通过量效关系的研究,可定量的分析和阐明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有助于了解药物作用的性质,也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最小有效量(阈剂量):能引起药理效应的最小剂量。极量:出现疗效的最大剂量。最小中毒量:出现中毒症状的最小剂量。常用的治疗量应比最小有效量大,而比最小中毒量小得多,且不能超过极量,以保证药物作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估计药物的安全性可用:治疗指数TI:TI=半数致死量LD50/半数有效量ED50安全指数=最小中毒量LD5/最大治疗量ED95

安全界限=(LD1-ED99)/ED99*100%第三章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

药动学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的动态变化。这也称为药物的体内过程。其中,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及排泄过程称为药物转运。代谢变化过程称为生物转化。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合称消除。吸收

组织储存

崩解或释放

脂质屏障

分布代谢酶系静注肌注,皮下生物效应

代偿机制

胆粪便汁消除吸收代谢排泄重吸收作用部位药物作用胃肠道舌下直肠活化尿胆汁肾小管酶系统治疗作用眼鼻黏膜肺泡皮肤灭活转化肺唾液肝肠循环或受体毒性反应中央室(血液)游离型蛋白结合型作用部位外周室(组织)药液药物剂型药物颗粒胃肠道肝3.1药物的体内过程3.1.1药物的跨膜转运

药物在体内的转运与转化,或从给药部位到引起药理效应,均需通过体内的生物膜。生物膜是细胞外表的质膜和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膜。如核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和溶酶体膜等的总称。膜的结构是以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蛋白质大分子(表在蛋白,内在蛋白)表在蛋白可伸缩,具吞噬、胞饮作用;内在蛋白贯穿整个脂膜,组成生物膜的受体、酶、载体、离子通道等。跨膜转运的方式有被动转运、主动转运和膜动转运。被动转运:指药物分子只能从高浓度的一侧扩散到低浓度的一侧,其特点是顺浓度差、顺电位差、不消耗能量。包括简单扩散、膜孔滤过和易化扩散。简单扩散又称脂溶扩散,脂溶性药物可溶于脂质而通过细胞膜。在生理pH变化范围内,强酸、强碱以及极性强的季铵盐可全部解离,不易透过生物膜,难以吸收;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则大多数是非解离型,被动扩散较快。膜孔滤过又称水溶扩散。细胞膜上有小孔,称为膜孔。一些水溶性药物,分子直径小于膜孔,分子量小于100,可通过水溶性扩散跨膜转运。如水、乙醇、尿素等不带电荷的极性分子或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都可以此方式转运;甘油较难通过;葡萄糖几乎不能通过。典型代表:肾小球滤过。

易化扩散又称载体转运。是通过细胞膜上的某些特异性蛋白质-通透酶作为载体而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每一种通透酶只能转运一种分子或离子,或与这种分子或离子结构非常相似的物质。载体可被类似物占据,表现竞争性抑制作用。

当药物浓度过高时,载体可被饱和。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葡萄糖通透酶,铁剂转运需要转铁球蛋白。另一种易化扩散是利用膜上存在的多种离子通道蛋白,可选择性的与Na+、K+、Ca2+结合形成离子通道,允许相应的离子迅速顺浓度差转运。离子通道可被特异性阻断剂抑制。如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可阻断Na+通道,硝苯地平阻断Ca2+通道。易化扩散的速率比简单扩散快的多主动转运:又称逆流转运。转运需要膜上的特异性载体蛋白,需要消耗能量。其特点是分子或离子可由低浓度或低电位差的一侧转运到较高的一侧。膜动转运:大分子物质的转运伴有膜的转运,称为膜动转运。包括胞饮、胞吐。胞饮又称吞饮或入胞,某些液态蛋白质或大分子物质,可通过生物膜的内陷形成小胞吞噬而进入细胞内。如脑垂体后叶粉剂,可从鼻黏膜给药吸收。胞吐又称胞裂外排或出胞。某些液态大分子可从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如腺体分泌、递质的释放。3.1.2药物的吸收及影响因素吸收: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静脉注射无吸收药物吸收的快慢和多少,常与给药途径、药物的理化性质、吸收环境等密切相关。

(1)消化道吸收:药物口服后,从胃黏膜吸收,主要通过被动转运在小肠内吸收。药物从胃肠道吸收后,都要经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再进入血液循环。除口服外,有些药物还可由舌下给药或直肠给药分别通过口腔、直肠或结肠黏膜吸收,药物迅速吸收入血液循环,不必首先通过肝脏。因此,对于在胃肠道中易遭破坏或在肝脏中被迅速代谢的药物,可采用这两种途径给药。如硝酸甘油、异丙肾上腺素舌下给药。

首过效应:又称第一关卡效应。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经门静脉到肝脏,有些药物在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极易代谢失活,在第一次通过肝脏时大部分被破坏,导致进入血液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药效降低。这种现象称首过效应。但也有一些药物经首过效应被活化。

(2)注射部位的吸收:皮下或肌肉注射(im),药物沿结缔组织扩散,后经毛细血管和淋巴内皮细胞进入血液循环。毛细血管有微孔,常以简单扩散和膜孔滤过方式转运。由于肌肉组织的血流量比皮下组织丰富,所以肌肉注射吸收快。静脉注射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3)呼吸道吸收:小分子脂溶性、挥发性的药物或气体可从肺泡上皮细胞迅速吸收。如乙醚。气雾剂为分散在空气中的微细气体或固体颗粒,可从肺泡吸收。

(4)皮肤和黏膜吸收:完整的皮肤吸收能力差,外用药物主要发挥局部作用,黏膜的吸收能力远大于皮肤。鼻黏膜的吸收面积大且血流丰富,需要防止中毒。如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敌敌畏、乐果)从皮肤及呼吸道黏膜吸收。吸收速度:口服<直肠<舌下<皮注<肌注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1)药物的理化性质:一般说,水和脂肪均不溶的药物很难吸收。如BaSO4口服不吸收,可做造影剂;而水溶性钡盐口服可吸收,有剧毒。MgSO4水溶液难吸收,起导泻作用。胃液pH值0.9~1.5,弱酸性药物可从胃黏膜吸收,但由于吸收面积小、滞留时间短,吸收量小。肠腔pH值4.8~8.2,在肠道内越往下走,pH值越高,这样对弱酸弱碱的药物均易吸收。因此大部分口服药物在肠道吸收。

(2)首过效应:硝酸甘油、异丙肾上腺素、哌替定、乙酰水杨酸、利多卡因。

(3)吸收环境:胃的排空、肠蠕动快慢、胃内容物的多少和性质都影响口服吸收。排空快、蠕动增加或肠内容物多,可阻碍药物和吸收部位的接触,使吸收减慢而少。油及脂肪等食物可促进脂溶性药物的吸收。3.1.3药物的分布和影响因素:药物吸收后,通过各种生理屏障经血液转运到各组织器官的过程称为分布。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这主要取决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各器官的血流量、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体液的pH和药物的理化性质以及血脑屏障等因素。药物的体内分布不仅影响药物的储存及消除速率,也影响药效和毒性。

(1)与血浆蛋白结合:药物与血浆蛋白呈可逆性结合,结合型药物由于分子量大,不能跨膜转运,无生物效应,又不能被代谢或排泄,仅暂时存储在血液中。游离型药物可转运至作用部位产生药理效应。当游离型药物被分布、代谢或排泄,血药浓度降低时,结合型药物可释放出游离型药物。游离型和结合型药物处于动态平衡。

当血药浓度过高时,血浆蛋白结合率达到饱和,血浆内游离药物增多,可引起药效增加、甚至出现中毒反应。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在体内的消除慢,作用维持时间长。同时应用两种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很高的药物,应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如两者竞争同一血浆蛋白,其中某一种药物游离量增加。诱发毒性反应。如磺胺类药物可在血浆结合部位竞争性置换出甲苯磺丁脲(降血糖),使后者游离性药物增多,可诱发低血糖。(2)局部血管血流量:人体各组织器官的血流量分布以肝最多,肾、脑、心次之。这些器官血流量大,药物吸收后,往往在这些器官可迅速达到较高的浓度脂肪组织的血流量虽小,但其面积大,是脂溶性药物的巨大储库。

(3)组织的亲和力:某些药物对特殊组织有较高的亲和力。如碘主要集中在甲状腺;钙沉积于骨骼;汞、砷等重金属在肝、肾分布较多。

(4)体液的pH值和药物的理化性质:在生理情况下,细胞内液pH值约7.0,细胞外液pH值约7.4。弱酸性药物在碱性较大的细胞外液中解离较多;弱碱性药物在细胞内液中浓度较高。(5)体内屏障:主要有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血脑屏障指血脑之间有一种选择性阻止各物质由血入脑的屏障。它有利于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分子量较大、极性较高的药物不能通过血脑屏障。

胎盘屏障是指将母亲与胎儿血液隔开的胎盘也起屏障作用。脂溶性高的药物可通过胎盘屏障。3.1.4药物的代谢(生物转化)指药物在体内的结构变化。大多数药物在肝药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氧化、还原、水解、结合),其他可在肠黏膜、肾脏代谢。药物经过代谢,由活性药物转化为无活性的代谢物称灭活;也可由无活性或活性较低的药物转化为有活性或活性强的药物,称活化。药物转化的最终目的是促使药物排出体外。药物可为肝药酶的诱导剂或抑制剂。如苯巴比妥是肝药酶的诱导剂,可增强酶的活性也加速了自身的代谢,产生耐药性。

氯霉素是肝药酶的抑制剂,可抑制酶的活性,使药物代谢减慢。3.1.5药物的排泄药物在体内经吸收、分布、代谢后,最终以原形或代谢产物经不同的途径排出体外。非挥发性药物主要由肾脏排泄。其余可由胆汁、乳腺、肠液、唾液、泪水、汗液排出。肝肠循环:药物经肝脏排入胆汁,由胆汁流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出。若药物在肠腔内又被重吸收,再次进入血液循环,可形成肝肠循环。如洋地黄毒苷,形成肝肠循环,使作用时间延长。3.2药动学的基本概念药-时曲线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是一个连续变化的动态过程。在药动学研究中,药物的体内过程可用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表示这一动态过程。在给药后不同时间采血,测定血药浓度,以血药浓度为纵坐标,以时间为横坐标,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简称药-时曲线。

最低中毒浓度

药药峰时间药峰安全

浓浓度范围

度最低有效浓度

吸收吸收代谢排泄过程分布消除过程

潜伏期持续期残留期

时间潜伏期:是指用药后到开始出现疗效的一段时间。主要反映了药物的吸收和分布过程。(静脉注射无潜伏期)持续期:是指药物维持有效浓度的时间,其长短与药物的吸收及消除速率有关。残留期:是指体内药物已降到有效浓度以下,但又未从体内完全消除。其长短与消除速率有关。残留期长,药物从体内消除慢,反复用药易积蓄中毒。药峰浓度:是指用药后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通常与药物剂量成正比。药峰时间:是指用药后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的时间生物利用度:指药物制剂被机体吸收的速率和吸收程度的一种量度。

F=血液中浓度/给药剂量*100%生物利用度低,体内作用小。为保证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药物的质量标准中,有不少药物制剂将生物利用度作为质量控制标准。第四章影响药效的因素药物防治疾病的疗效,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病人的年龄、性别、病理状态、个体差异、遗传因素和精神因素等;药物的剂量和剂型、给药途径以及反复给药的间隔时间长短和持续次数等,也可影响药物的作用强度,甚至改变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在临床上,常同时应用多种药物,因此,要了解药物的相互作用,以便更好的用药,即保证疗效,又减少不良反应。4.1机体方面的因素年龄和性别的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与体重、体液和脂肪含量密切相关。不同年龄、性别和体型的人,其体液和脂肪含量不同。婴儿的体液占体重70%,到一岁时降至57%,已接近成人的值。另外,新生儿的细胞外液占体重45%,近一岁时降至27%,水盐代谢率也较成人快,故婴儿对影响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的药物敏感。由于小儿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即使按体重给药,儿童对药物的反应与成人不同。对婴幼儿用药,必须考虑他们的生理特点。

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性也与成人不同,老年人的用药剂量一般为成年人剂量的3/4。另外,还要考虑到老年人的疾病影响,如患动脉硬化,应慎用升压药和剧泻药。

妇女体重较男子轻,体液总量占体重的比率低于男子,脂肪占体重的比率高于男子。此外,在生理功能方面,妇女有月经、妊娠、分娩、哺乳期等特点,这些都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功能和病理状态的影响病人的功能状态可影响药物的作用:如强心苷可治疗心功能不全,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减慢,但对正常心肌无明显作用;解热镇痛药只对发热病人有退热作用,对正常体温无影响。病人的病理状态也可影响药物的作用:

肝功能不全者用甲苯磺丁脲、氯霉素等,由于肝脏的生物转化速率减慢,因而作用加强,持续时间延长;用可的松等需在肝脏经生物转化后才有效,因而作用减弱。

肾功能不全者可使庆大霉素等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排出减慢,易引起积蓄中毒。

营养不良者不仅体重较轻,而且由于蛋白质、维生素、钙、镁等缺乏,使蛋白质合成减少,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游离型药物增多,易引起药物中毒。由于脂肪组织较少,影响药物的储存。其他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内分泌功能失调等也影响药物的作用。个体差异和遗传因素

在基本条件相同情况下,多数病人对药物的效应基本相似。但有少数病人对药物的反应有所不同,这称为个体差异。个体差异的表现有量的差别,甚至有质的不同。

量的差异是指人群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个体间差别很大。产生个体差异的原因主要是药物体内过程的差异,尤其是药物代谢的影响。

质的差异如变态反应,这是由于免疫反应异常所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过敏反应。个别病人用治疗量的药物后,出现极敏感或极不敏感的反应,或出现与往常性质不同的反应称特异质。现在知道某些药物的异常反应与遗传有关。如少年型贫血是由于胃缺乏内在因子,使维生素B12在肠内不能吸收。组织中运铁蛋白过饱和,它在组织内积蓄,皮肤出现色素沉着。种属差异不同种属的动物对同一药物的反应,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量的差异,即作用强弱与维持时间长短不同;有时也可表现为质的差异,这种差异称种属差异。4.2药物方面的影响剂量和剂型的影响同一药物在不同剂量或浓度时,作用强度不一样,有时可作不同的用途。如防腐消毒药乙醇,70%的乙醇杀菌效力最强,用于皮肤和体温计等消毒;更高浓度可使细菌表层蛋白质凝固,妨碍药物渗入菌体内,杀菌效力反而降低;浓度低一些的40%~50%的乙醇涂擦肤,防止发生褥疮;用20%~30%的乙醇涂擦皮肤,可使局部血管扩张,改进血液循环,依靠乙醇蒸发散热降低体温。催眠药小剂量可产生镇静作用,中等剂量有催眠作用,大剂量可出现抗惊厥作用。药物的剂型可影响药物的体内过程,主要表现在吸收和消除方面。如水溶液注射液吸收较油剂和混悬剂快,但作用维持时间较短。口服给药的吸收速率为:水溶液>散剂>片剂。给药途径和反复用药的影响

不同给药途径可影响药物的作用如不同给药途径药效出现时间的快慢为:

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口服硫酸镁可作剧泻药,肌肉注射则有降压和抗惊厥作用。

给药的时间和次数

许多药物应在适当时间用药。一般说,饭前服药吸收较好,且发挥作用较快;饭后服药吸收较差,显效也较慢。但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用药的次数应根据病情需要,以及药物的消除速率而定。对t1/2短的药物,给药次数要相应增加。长期用药应注意避免积蓄中毒。

反复用药

耐受性:在连续用药过程中,有的药物的药效会逐渐减弱,需加大剂量才能显效,称耐受性。如亚硝酸酯类的扩血管作用,连续用药数天即可产生耐受性。2~3周后耐受性达高峰,停药十天后,又可恢复其作用。若在短时间内连续用药数次后,立即产生的耐受性,称快速耐受性。如麻黄碱、加压素等药很容易产生快速耐受性。有时机体对某种药物产生耐受性后,对另一药物的敏感性也降低,称交叉耐受性。如酒瘾者对乙醚的麻醉作用、对苯巴比妥的镇静催眠作用反应性降低。

耐药性:在化学治疗中,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称为抗药性或耐药性。主要是由于病原体通过基因变异而产生的。此时往往需要加大剂量或改用其他有效药物。药物依赖性:是指某些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这类药品必须严格控制,合理使用,严禁滥用。根据药物使人体产生的依赖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可分为两类:躯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躯体依赖性:又称成瘾性,又称生理依赖性。这是由于反复用药造成身体适应状态产生欣快感,一旦中断用药,可出现强烈的戒断综合症。精神依赖性:又称习惯性,又称心理依赖性。是指用药后产生愉快满足的感觉,使用药者在精神上渴望周期性或连续用药,以达到舒适感。

如镇痛药吗啡、哌替啶、催眠药甲喹酮、毒品海洛因等均可引起躯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

药物相互作用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