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杨栽培技术要点及其习性特征_第1页
红叶杨栽培技术要点及其习性特征_第2页
红叶杨栽培技术要点及其习性特征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3-红叶杨栽培技术要点及其习性特征红叶杨栽培的十分常见,种植的也比较多,今日就和大家共享一下红叶杨栽培技术要点及其习性特点。

红叶杨的树姿与2025杨相像,树冠大、叶繁枝茂,它不择土壤,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是经济价值很高的树种。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红叶杨栽培技术要点。

红叶杨繁殖办法

①扦插育苗。相宜扦插时期为2月下旬至3月中下旬,宜早不宜迟。苗床宜做成低床,床埂高20厘米、宽2.4米。用于扦插育苗的枝条,颜色要艳丽全都,不能用已长出根须,芽子较长的枝条,因其扦插后生长不旺。枝条在扦插前,要截成10-15厘米长的插穗,长度不得少于8厘米。扦插时先开深5厘米的沟,沟内浇足水,然后将插条斜插在沟里,嫁接芽的方向朝上。扦插株行距30×50厘米,每亩扦插4400株。

苗木种植技术

②嫁接育苗。8月下旬至9月下旬,在红叶杨茁壮苗木或采穗圃的穗条上,挑选饱满腋芽,剪去叶片保留叶柄,先在接穗芽的上方0.8-1厘米处向下斜切l刀,长约1.5厘米。在芽的下方0.5-0.8厘米处呈45度角斜切1刀至第1刀口底部,使芽片长1.5-2厘米,暂不取下。然后在砧木(2025杨)上选好位置横切l刀,下斜45度角深达木质部,再在刀口上方1.5-3厘米处下刀斜切至第1刀口,取下砧块,随即取下接芽芽片,嵌在砧木的切面上,并使形成层对齐,注重下端要贴合密接,用0.8-1厘米宽的塑料膜条由上而下绑紧包严,只露接芽。在苗干上每隔17-18厘米嫁接1个芽。嫁接后10-15天用手触动叶柄,如叶柄脱落,说明嫁接芽已成活,否则应赶紧时光重接。

红叶杨栽培管理

红叶杨生长速度快,需水肥量较大,在栽植时要稀植,能挖深坑,坑的长、宽、深分离为20-80厘米。进入5月其生长速度加快,施肥要逐渐增多,每亩林地施尿素20千克、磷肥25-30千克,以及含钾量较高的三元复合肥30千克。7月中旬末到8月中下旬是生长的高峰期,应在7月上旬亩施尿素25千克、8月份亩施复合肥30千克,一次施肥宜在8月上旬结束,以防抽条。

扦插育苗的宜在扦插后立刻浇一次定根水,迟在两天内浇完水,天气干旱时应举行抗旱,对使用抗旱保水剂的,10天后浇其次次水,20天后浇第三次水,这三次浇水是提升成活率及壮苗的关键。栽培成材林及风景林时,要随栽培随浇水,浇水后要举行培土踏实,以防风吹树干松动。进入迅速生长久,应不定期浇水2-3次。多雨年份还要注重准时排水,促其茁壮生长,9月份以后应少灌水或不灌水。

工程造林苗定植成活后,要准时将在地面以上3米以内的萌芽尽早所有抹除,只保留顶部l米范围内的萌芽,这样有利于顶端长出强壮的中心主枝。因为红叶杨养分集中,顶端发枝力强,很简单生出多个中心主枝,抽枝后只保留1个主枝。红叶杨的弱点是树皮较薄,树皮一旦受到损伤会影响树体生长。在行道两旁栽植的苗木易遭到人为或牲畜伤害,运送过程中也易受损,因此需要对树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