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全册)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全册)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全册)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全册)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历史七年级上册(RJ)教学课件导入新课新课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导入新课

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类历史。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

有关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谁是祖国境内最早的居民呢?他们又是怎样生活的?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山顶洞人;2.了解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等基础知识,思考北京人发现的科学意义。新课探究目标导学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元谋人复原图元谋人使用石器图最具代表性的是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元谋人劳动复原想象图(1)元谋人生活在哪里?(2)元谋人懂得哪些技术?(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元谋人,因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定名为“元谋直立人”,俗称元谋人。

元谋人遗址位于云南元谋县,距县城约7公里。它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中国人最早的老祖先的遗址。目标导学二:北京人《北京人头盖骨》和《北京人复原头像》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经测定距今约70万—20万年。

结合北京人生活的地理环境,探讨地理环境与北京人产生的关系?

北京当时的地理环境和气候适合早期人类生活。(1)化石是怎样形成的?(2)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1)生物死亡以后,埋在泥沙里,伴随时间的推移,动、植物尸体就会随着泥沙的沉积慢慢被埋在地层深处。在极少数特殊的环境下,那里压力相当大,温度十分高,沉积的泥沙慢慢变成了一层岩石,地质学上叫地层。而生物的坚硬部分如骨骼以及贝壳等,也伴随泥沙慢慢变为地层且像岩石一样坚硬;生物的那些柔软部分,如叶子等,也会在地层中留下印迹。这种伴随地层而形成的留有原生物印迹的石头,就叫作化石;

(2)化石形成后,无论地球上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它都几乎不会改变。所以,化石成了记录地球历史的特别文字。依据这些特别文字,人们能了解地层的年龄及当时的一些情况。

从时间、人物、贡献三个方面了解北京人的发现过程时间人物贡献1921年瑞典的安特生

加拿大的步达生1929年中国的裴文中1936年中国的贾兰坡发现北京人遗址命名“中国猿人北京种”,俗称“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发现古人类用火遗迹发现三个北京猿人头盖骨观察北京人复原头像和现代人头像,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一、北京人的外形特征二、北京人使用工具北京人使用的石器与天然石块的区别是什么?提示:经人工打制的工具。三、北京人的社会组织为什么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提示:这是由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和环境的险恶决定的。教师总结北京人的生产、生活情况:(1)使用打制石器;(2)已经使用天然火;(3)过着群居生活。北京人的发现的重要意义:

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生存环境图片欣赏使用工具尖状器刮削器砍砸器使用火生活方式:群居目标导学三: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饰品骨针火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外形,磨制和钻孔,会人工取火,爱美意识北京人和元谋人比较元谋人北京人突出特点中国最早举世闻名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距今约70—20万年生活地点云南元谋县北京周口店头部特征较多猿的特征还保留着猿的特征使用工具会制造工具打制石器火的使用知道用火天然火组织形式群居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呢?提示:可从北京人的生产生活方面考虑(生产工具、用火情况、社会组织)清晨,北京人伴着第一缕阳光出发了。他们中青壮年手拿火把开始追逐山林中的野兽。只见他们快速奔跑着,十几个人围住一头肿骨鹿,有的用木棍击打,有的用石头丢击,肿骨鹿渐渐失去了抵抗能力,成为这群北京人的猎物。

留在洞内的妇女、老人和孩子们也没闲着,他们成群结伴的在洞周围采摘野果,并用保留下来的火种烤熟了来吃。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为什么说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得火:大自然雷电生火;森林草木自燃生火;露天煤的自燃起火;偶尔的摩擦生火……意义: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课堂小结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元谋人发现地点北京人山顶洞人距今年代基本概况北京人的发现:时间、地点、过程外形特征使用工具社会组织学会用火随堂训练1.如果你去长江流域参观远古人类遗址,可以参观到()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蓝田人遗址A

2.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他们已经是人的主要原因是()A.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B.他们已经会使用天然火C.他们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D.他们过着群居生活A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历史七年级上册(RJ)教学课件导入新课新课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早期人类历史,了解了他们是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但大家想想,单纯地靠采集和狩猎获取食物,会有哪些不足之处?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让原始人的生活有保障呢?学习目标1.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特点,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及其重要的意义。2.初步学习对具体历史资料进行归纳、概括、分析、比较,得出历史结论的历史思维方法。目标导学一:原始农业的发展(1)为什么说原始农业的兴起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至关重要?(2)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什么?新课探究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粟,俗称小米目标导学二:河姆渡人的生活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河姆渡遗址归纳半坡遗址发现的地点、时间,并探讨地理环境与半坡遗址产生的关系?距今7000年左右;当时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合作讨论:(1)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式样是怎样的?(2)在生活中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3)饲养哪些家畜?(4)制作的农业工具中最为典型的是什么?(5)学会了制作什么器物?(1)房屋建筑—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2)发现大量人工栽培水稻遗迹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3)饲养家畜—猪、狗和水牛为主(4)典型的农业工具—骨耜(5)制作器物—陶器、玉器、乐器骨哨目标导学三:半坡居民的生活西安半坡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遗址归纳半坡遗址发现的地点、时间,并探讨地理环境与半坡遗址产生的关系?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距今约6000年;当时的黄河流域,气候温暖,适宜人类居住。合作讨论:(1)在人类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半坡人居住的房屋式样是怎样的?(2)在生活中学会了制作什么?(3)种植什么?(4)饲养什么?(5)使用什么?(1)居住区—半地穴式圆形房屋(2)生产工具—磨制石器(3)种植作物—粟(4)饲养家畜—猪和狗(5)生活用具—陶器,彩陶最具特色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图片欣赏半坡的原始纺织业总结归纳: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在生产生活上的异同点

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不同点地理位置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距今年代距今约6000年距今约7000年房屋样式半地穴式干栏式生产工具骨器、角器骨耜种植作物粟水稻相同点①处于相同的社会发展时期;②都以农业为主要生产形态;③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④都普遍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陶器等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回答问题:(1)我国原始农耕的代表性遗址除了半坡遗址外,还有哪些?这些遗址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主要有河姆渡、红山、良渚遗址等;

这些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因为河流的中下游地势平坦、宽阔,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便于进行农业生产。(2)指出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所处地理环境的差异?半坡人生活的黄河流域,气候干燥较为寒冷,雨水稀少;河姆渡人居住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3)这种地理环境差异是如何影响作物种植的?明确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出不同特点的原始农耕典型。

北方干燥的气候适宜粟等旱地作物生长;

南方湿润的气候适合水稻的生长。(4)这种地理环境差异是如何影响房屋建筑的?地穴式房屋有利于放风、保暖适合北方的气候条件;

干栏式房屋既通风又防潮,下层还可以饲养家畜。课堂小结原始农耕生活半坡居民居住区河姆渡人原始农业的发展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房屋、水井农业生产雕刻艺术随堂训练1.下列现象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北京人使用天然火

B.半坡人使用耒耜耕地

C.山顶洞人使用骨针缝制衣服

D.河姆渡人使用弓箭打猎D

2.很多同学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到香喷喷的米饭(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村

C.山东大汉口

D.浙江河姆渡D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3课远古的传说历史七年级上册(RJ)教学课件导入新课新课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导入新课

“我祖赫赫,开辟洪荒。功化神圣,世代仰望。”2017年4月4日上午,丁酉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正伟、中国国民党副主席陈镇湘、新党主席郁慕明敬献了花篮。万余名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代表,满怀虔诚与崇敬之情,穿过轩辕桥,登上龙尾道,齐聚于轩辕殿祭祀广场。学习目标1.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2.认识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新课探究目标导学一:炎黄联盟神话传说《龟婆孵蛋》在侗族神话中,人是由龟婆的蛋孵出来的。《龟婆孵蛋》的神话讲:上古时候,世上没有人类。有四个龟婆先在寨脚孵了四个蛋。其中三个坏了,只剩下一个好蛋,孵出了一个男孩叫松恩。那四个龟婆并不甘心,又去坡脚孵了四个蛋,其中三个又坏了,剩下一个好蛋,孵出一个姑娘叫松桑。从此世上有了人类。盘古开天女娲造人

宇宙之卵漂浮在永恒空间之中,它包括两个反作用力:阴和阳。经过无数次轮回,盘古诞生了,宇宙之卵中较重的部分——阴下落形成了地面,较轻的部分——阳上升形成了天空。

盘古担心天和地再次融合在一起,就用手脚支撑着天和地,他每天长高10英尺,1.8万年之后天空已有3万英里高,盘古的任务完成后也就死亡了,他的身体部分变成了宇宙的基本物质。女神女娲非常寂寞,她从黄河水中捞出泥巴来制作泥人,这样第一个人类出现了,随后她用树枝蘸上泥巴向地面上甩,无数个小泥点形成了多个人类。神话传说黄帝部落发祥于陕西北部,后向东迁徙。神农尝百草图蚩尤,九黎族的首领,传说他铜头铁额,打仗非常厉害。涿鹿渤海黄海河水水淮九黎部落华夏族炎帝部落黄帝部落你能说说涿鹿之战的故事吗?问题思考:(1)华夏族的由来?谁被尊称为人文初祖?(2)说一说如何区分“黄帝”与“皇帝”?提示: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黄帝”是传说中上古帝王轩辕氏的称号;“皇帝”是古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后来才有的。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特点是什么?由多民族融合而成目标导学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湖南炎陵县炎帝陵庙

了解归纳炎帝的一系列发明,感知炎帝对中华早期文明所作的贡献。(1)生产—耕种、制作工具、种植;(2)生活—制陶、纺织、煮盐、通商、制乐器等等。制作陶器制耒耜,种五谷尝百草归纳黄帝的贡献建造宫室造车仓颉造字伶伦制乐器嫘祖养蚕缫丝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发明创造,你认为这些发明创造反映出当时人们生活的哪些变化?你认为有关先民的传说是否有科学根据?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创造,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活从茹毛饮血到饭香肉烂,从狩猎为生到居有定所仓廪殷实,应该说是一些划时代的变化。

这些传说出于英雄史观的立场,把群众智慧和历史变化过程抽象地总结归纳为炎黄之功,目的在于佐证皇权神授、君主统治的神圣不可侵犯性。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你对上述神话传说有什么看法?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怎样看更科学?

(1)那时能造宫殿、制衣裳、挖水井、造舟车、出现文字、编制乐谱等,留下了实物遗存,可供考证,所以可信。

(2)说成是黄帝、嫘祖、仓颉、伶伦几个人的发明,就带有神话色彩了。(3)上述发明应是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不可能只是个别人的功劳。这些历史记载反映的是那个时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由于黄帝是公认的华夏之祖,人们就把这些发明都归功于他和他的妻子及其部属了。目标导学三:尧舜禹的禅让尧帝舜帝你能讲一讲尧舜禹的故事吗?问题思考:舜和禹接替前任经过了哪几个步骤?他们为什么能够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提示:

征询各部族首领意见,推举品德高尚的人做继承人,这就是禅让制。问题思考:禅让制最突出的特征(或实质)是什么?思考禅让制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提示:是史前时代的一种民主推选联盟首领的制度,被推举的部落首领没有任何特权;选举贤能、重用人才等。材料展示:

《史记·夏本纪》记载的禹治水的传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我们可以从大禹身上看出中华民族祖先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课堂小结远古的传说炎黄联盟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禅让制大禹治水随堂训练1.在我国,汉字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传说时代,相传文字的发明者是()A、仓颉B、嫘祖C、黄帝D、伶伦A

2.说中的尧、舜、禹受到百姓爱戴的原因是()①生活简朴,克己爱民②宽厚待人,以身作则③事业为主,与民共甘苦④实行民主⑤建立王朝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B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七年级上册(RJ)教学课件导入新课新课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导入新课

三字经(节选)夏有禹,商有汤。周文王,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堕。学习目标1.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2.理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新课探究目标导学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1)了解归纳夏朝建立的时间、地点、建立者。(2)禹建立夏朝的意义有哪些?夏朝宫殿复原图都城:阳城统治中心: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禹是通过禅让制成为部落首领,那么在夏朝建立后,有没有继续通过禅让制选出下一任君王呢?三字经中的“夏传子,家天下”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禹死后,启继承父位“公天下”变成“家天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的“家”指的是什么?

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己有,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时代相传。家天下公天下世袭制禅让制偃师二里头夏朝宫殿遗址复原图

从宫殿建筑群、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的划分看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夏桀把人当坐骑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目标导学二:商汤灭夏“宁愿和他一起灭亡“!夏朝汤(日益强大)商部落公元前1600年进攻夏朝商朝建立你这太阳什么时候灭亡啊?夏桀(残暴荒淫无度百姓怨恨到了极点)夏被推翻!!殷

对比夏朝的灭亡,分析商朝很快强大起来的原因?任用贤才、发展经济、关心人民

该电视剧讲述了商末时期,由于纣王残暴无道,宠信妖女妲己,苦害生灵;周文王顺应天时,招兵买马,聘请姜子牙出山讨伐纣王,最终推翻商王朝的神话故事。《封神榜》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目标导学三:武王伐纣建立者:周武王时间:公元前1046年都城:镐京商朝这样一个大国是怎样灭亡的呢?昏庸残暴的统治预示着怎样的结局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暴政引起民忿;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民心;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历史教训:“得民心者得天下。”目标导学四:西周的分封制

这句话表明在奴隶、封建社会,天下是君王的,国家为君王的私有财产,本质上和“家天下”相同。材料展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

《诗经》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与“家天下”有何关系?

假如你是统治者,面对广袤的疆域,在“家天下”的社会,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广阔的疆土?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周初分封诸侯国分布图随从作战、交纳贡赋诸侯义务诸侯权利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分封制的特点: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金字塔式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分封制”。

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分封制的作用:夏商周的更替朝代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暴君夏约公元前2070年禹阳城桀商约公元前1600年汤殷纣西周约公元前

1046年周武王镐京周厉王重要年代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约前2070年夏朝建立禹约前1600年汤灭夏,商朝建立商王汤约前1300年盘庚迁殷商王盘庚前1046年牧野之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周武王前771年西周灭亡周幽王夏、商、西周大事年表课堂小结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夏朝建立与“家天下”商汤灭夏武王伐纣,西周建立汤建立夏朝纣的残暴统治西周的分封制:控制地方,稳定政局,扩大统治随堂训练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是()A.夏B.商C.西周D.秦朝A

2.周武王的军队与商军主力展开决战的地点是()A.阳城B.镐京C.洛邑D.牧野D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历史七年级上册(RJ)教学课件导入新课新课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导入新课

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5年10月21日在联合国总部,由江泽民主席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它姿呈三足鼎立,双耳高耸,满身纹饰。鼎内壁铸有金文:“铸赠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五十华诞。”鼎禁(底座)高0.5米,象征联合国成立50周年。学习目标1.了解夏、商、西周青铜制造业的基本史实和特点。2.知道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3.了解甲骨文发现的基本史实和影响,知道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培养观察、想象、归纳概括的能力。新课探究目标导学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青铜器出现时间用途功能特点工艺代表距今5000-4000年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泥范铸造法司母戊鼎阅读课本23页内容,思考青铜器的功能有哪些?“金炤物,金有两义,先入后设。”——郑玄注《礼记·礼器》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食器发展为礼器

“鼎”是古代贵族烹饪祭祀用的器具,一般为圆形,多为三足两耳,也有四足两耳。西周时,以所用鼎的大小及多少代表贵族的身份等级。《公羊传》何休注云:“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天子的象征这体现了西周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大名鼎鼎、鼎力相助、钟鸣鼎食你知道哪些与鼎有关的成语呢?1.33米

重832.84千克,是世界现存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

1.1米巨大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四羊方尊蕉叶形纹理清晰四只大卷角羊羊的前腿造型奇特青铜器中的精品

大家看到表格中“铸造技术”一栏是“泥范铸造法”,那这种方法是怎样铸造青铜的呢?模的外面的花纹去掉就成为内范趁热将青铜溶液倒进模和范中间的空隙中泥范铸造法点击图片播放商代青铜器制造过程司母戊鼎制作的想象图

兵器农具

食器四羊方尊的方形尊口像一只最大弧度张开的喇叭,乍看上去,好象一个巨大的屋檐。却没有给我们头重脚轻的感觉。因为中间分铸有四只大卷角羊,分布在方尊的四角,并突出在尊外。这个造型给人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缓解了该青铜器因“头重”而造成的视觉上的压力。四羊方尊通体遍布了多种纹饰,精美而细致.特点一:规模大特点二:品种多特点三:工艺精美根据以上三组材料,归纳总结青铜器制造的特点?132三星堆文化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青铜面具特点四:分布地域广目标导学二:甲骨文记事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至今已有16万片以上,商代10万余片,单字有4500个左右,已经识别的有1500多字。①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②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的发现有何历史意义?舟车

象形这是甲骨文表示交通工具的两个字,你认识吗?能说出他们的造字方法吗?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目标导学三:甲骨文造字特点日月明会意字猜一猜人牛水日上下明射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辨识金文

有些青铜器上铸刻有文字。古人称铜为金,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金文,又叫铭文。金文的内容涉及祭祀典礼、政治、军事、经济、法律诉讼、婚姻等方面。西周毛公鼎及铭文青铜器与甲骨文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记事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利簋龟甲、兽骨上内容十分丰富最早、体系较完整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具备汉字基本结构,沿用至今课堂小结随堂训练1.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A.商代文字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C.字母文字的起源D.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文字D

2.著名学者夏鼐说:“商朝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商代()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创造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A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历史七年级上册(RJ)教学课件导入新课新课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导入新课东周西周镐京洛邑犬戎河水渭水

周平王东迁“东周”分为____、____两个时期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公元前475年因各诸侯国连年相互战争而得名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学习目标1.了解春秋时期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制度的深刻变化,政治局面上诸侯争霸斗争及其影响。2.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动荡的时代,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到历史认知的思维能力。新课探究目标导学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从图片中,你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

(2)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有什么历史作用?(1)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说一说,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一是铁农具与石农具和青铜农具相比具有优越性;二是当时的冶铁工业已相当发达,能够生产大量铁器。制作材料代表性生产工具优点与缺点

人类生产工具不断进步情况表木、石骨、蚌铜、青铜铁木头、石头、骨耜、蚌镰等很少用于农业生产锸、锄、耙、镢等廉价,硬度不够,不耐用铜珍贵,质地软;青铜虽硬但易脆、易断蕴藏丰富,开采方便,质地坚韧,易氧化时间远古夏商西周春秋石器骨器木器铜器牛耕图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材料一:河南新新郑李家楼出土春秋中期的莲鹤方壶,湖北省荆州市望山楚墓出土越王勾践剑。材料二:《汉书·地理志》载齐国能“织作冰纨绮秀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材料三:《管子·地数》载齐国“聚庸而煮盐”,成为国家重要经济收入之一。材料四:长沙春秋楚暮出土了漆棺、漆木车。材料五:《战国策·东周》载齐桓公“宫中七市”。材料展示: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目标导学二:王室衰微《东周列国.春秋篇》剧照在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中,东迁后的周平王,摄于郑国的威力,竟与郑庄公做了交换太子互为人质的荒唐交易。这种情况反映了什么问题?合作探究:王室衰微的原因、表现和结果分别是什么?(1)王室衰微的原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使得原来公田以外大量开垦荒地成为可能,导致不向国家纳税的私田大量出现。诸侯国不再分封土地,而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致使分封制逐步分解。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2)表现:①分封制逐步瓦解。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世袭。②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③诸侯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周王室财政上陷入困境(3)结果:周王室地位下降,诸侯势力崛起。竞相称霸,操控政局,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目标导学二:诸侯争霸春秋争霸形势图合作探究:诸侯争霸的原因?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哪几位?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的条件有哪些?齐桓公越王勾践齐桓公吴王阖闾晋文公楚庄王春秋霸主秦穆公齐桓公争霸条件称霸方式1.靠海,盛产鱼盐2.管仲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3.“尊王攘夷”,扩充疆界召集诸侯会盟:葵丘会盟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的条件有哪些?吴越争霸春秋末年,江南的吴国和越国也加入了争霸战争伍子胥孙武1)吴王阖闾任用楚人伍子胥和齐人孙武为将,一举攻破楚国都城郢。“吴王夫差自乍兵器”2)吴王夫差时,吴国大败越国。越王勾践被迫向吴王称臣。越王勾践剑吴越争霸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什么影响?春秋争霸的实质:奴隶主的掠夺战争春秋争霸的影响:(1)消极影响: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2)积极影响: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促进各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交融。课堂小结动荡的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牛耕、铁农具的使用王室衰微:原因、表现和结果诸侯争霸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原因齐桓公首霸诸侯实质和影响随堂训练1.“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首。”“他”是春秋五霸中的()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秦王嬴政B

2.对诸侯争霸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促进了民族融合B.给人民带来了灾难C.加剧了民族分裂的趋势D.加快了统一的步伐C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历史七年级上册(RJ)教学课件导入新课新课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导入新课商鞅舌战群臣都江堰学习目标1.掌握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合纵与连横等基本史实,感知战国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2.辩证地认识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3.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新课探究目标导学一: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形成背景)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在农业生产上广泛应用,封建经济有很大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壮大,要求取代旧贵族掌握国家政权,发展经济。郢睢阳临淄咸阳蓟鲁越卫邯郸郑大梁中山洛邑晋宋河水渭水汉水淮水江水东周都城诸侯国国都诸侯国疆域战国七雄1234齐567东南西北到中央楚秦燕赵魏韩东周齐楚秦燕赵魏韩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春秋五霸先后出现战国七雄同时并存战国七雄与春秋五霸在出现时间上有什么不同?“战国”名称的来历?战国形势图上述材料是战国时期哪一次战争?试着讲一讲此次战争的历史故事。

结合图片可以看出战国时期的战争有哪些特点?赵王……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佯败而走……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武安君)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秦赵长平之战纸上谈兵反间计提示:长平之战。战国兼并战争特点归纳: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伤亡大。

《孟子·离娄上》中评价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残酷性,说当时“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你怎样评价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影响?(1)负面影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破坏。(2)正面影响:促进政治改革、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也有利于思想上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时期主要战役交战国家典故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魏、赵、齐魏、齐秦、赵围魏救赵纸上谈兵减灶计战国战国时期三次经典战役齐魏赵邯郸大梁围魏救赵桂陵庞涓孙膑目标导学二:商鞅变法合作探究:(1)商鞅变法的原因是什么?(2)商鞅变法的目的、时间?支持者?(3)说出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4)商鞅变法的意义是什么?(5)商鞅变法成效最大的原因是什么?商鞅变法的原因①经济方面:铁制农具和牛耕在农业生产上进一步推广,为适应这一先进生产力,发展封建经济,这是改革的根本原因。②政治方面: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壮大,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掌握国家政权,这是改革的政治原因。③军事方面:为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各国纷纷变法以求富国强兵,秦国也不得不实行变法。在各国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商鞅变法的内容及作用具体措施作用政治经济军事建立县制;废除旧贵族世袭特权;改革户籍;严明法度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加强中央集权确立封建土地制度,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国富)奖励军功军队战斗力加强了(兵强)材料研读(译文)商君治理秦国,法令一到就要执行,而且公平无私。处罚不回避有权势的人;论功行赏,不偏袒自己的亲信。不畏强权,敢于同守旧势力斗争;公平无私,严格执法。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huì)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一》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假如你是当时的新兴地主、农民或者奴隶主贵族,你是怎样看待这场商鞅变法的???商鞅变法对不同阶级的影响内容不利阶层有利的阶层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奴隶主阶级;懒惰的人;弃农经商的人封建地主阶级;勤劳的农民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没有军功的旧贵族打仗有功的人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旧贵族国君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目标导学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灌溉泄洪有效控制了灌溉水量,使沿岸地区既有便利的水源,又免受水患灾害。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想一想,都江堰的建成对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成都平原课堂小结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战国七雄:政治局面齐楚秦燕赵魏韩商鞅变法:重大改革面都江堰:水利工程面政治、经济、军事防洪、灌溉、水运随堂训练1.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D.建立县制C

2.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的水利工程,它的修建者是()

A.李冰B.商鞅C.秦始皇D.李春A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历史七年级上册(RJ)教学课件导入新课新课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导入新课在孔子那里读到一颗爱心,构建和谐;在孟子那里读到一股正气,平治天下;在墨子那里读到一腔热血,救助苦难;在韩非那里读到一双冷眼,直面人生。

——易中天学习目标1.掌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2.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理解这一现象。新课探究目标导学一:老子

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藏书。他学识渊博,据说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很多问题。历史地位: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思想:世间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学说记录:《道德经》《道德经》书影朴素辩证法思想: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双面性!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以柔克刚。难——长——高——强——前——生——易短矮弱后死

老子主张以柔克刚。相传老子曾经张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对弟子们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想一想,老子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它的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动脑筋:(1)老子的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辩证看问题的思想。(2)我认为有用。它使人认识到:什么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是可以变化的。貌似强大的人可能会被弱者打败,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由于努力可能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观察和思考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目标导学二:孔子和儒家学说儒家学派创始人。历史地位:历史贡献:核心思想“仁”主张“仁者爱人”主张“为政以德”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有教无类”采用“因材施教”

历史影响:《论语》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全景动脑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阅读孔子的这三句话,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

孔子的三段话,教育我们要不断总结和向别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要具有老老实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才能学有所成。畅想天地目标导学三:百家争鸣什么是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和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民家、纵横家、兵家等。孟子孔子墨子庄子韩非子墨家道家法家儒家墨子名翟,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选贤任能。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倡“仁政”治国,提出“春秋无义战”,倡导“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思想。主张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人能认识自然规律,要按自然规律办事荀子孟子、荀子其中哪一个主张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孟子庄子庄子宋国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主张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庄子韩非韩国人,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主张“改革”“法治”,反对空谈仁义,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韩非子》书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你认为孟子这段话体现了什么精神?矢志不移,意志坚定,正直高洁,不阿谀奉承的精神。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各派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并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相互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课堂小结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作主要思想观点儒家孟子《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荀子《荀子》实行“礼治”墨家墨翟(墨子)《墨子》“兼爱”“非攻”;选贤能之人治国;提倡节俭法家韩非(韩非子)《韩非子》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道家庄周(庄子)《庄子》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无为而治;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发展了老子的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墨子说,如果要使天下都富起来,丢掉贫穷;要使天下太平,丢掉混乱,就应当互爱互利、互相帮助。材料二:墨子认为,进行战争,春季破坏老百姓种庄稼,秋季破坏了老百姓的收割……(这样一来),老百姓因饥饿、寒冷而死去的就不可胜数了。(1)两则材料的思想核心是什么?(2)简要分析这些思想的积极意义。随堂训练(1)“兼爱”“非攻”。(2)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和平安定,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反对战争、批评战争破坏生产也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希望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发展生产,有利于社会进步。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RJ)教学课件导入新课新课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导入新课公元前246年,13岁的秦王政登基称王。公元前230年,秦王发兵灭韩,拉开了10年统一战争的序幕。秦王政二十六年,灭齐,至此天下尽归于秦。秦王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庞大帝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天下万民只有一个领袖——秦始皇。学习目标1.知道秦朝的统一,掌握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理解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对巩固国家统一的作用。2.探讨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3.学习识读历史地图新课探究目标导学一:秦灭六国合作探究:

秦始皇能够灭掉东方六国,实现统一的原因有哪些?小组合作交流。秦灭六国原因:(1)战乱频繁、百姓渴望安定。(2)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超群。(3)秦王嬴政招募人才,积极策划。秦灭六国的过程图①②③④⑤⑥秦灭六国咸阳秦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历史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目标导学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课堂活动:学生表演小品《朝会》,情景再现,感受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的过程。问题思考: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创建的原因有哪些?一是秦统一后,原先各自为政形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二是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和巩固统一。最高统治者

皇帝

君主专制中央政府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中央集权地方政府郡守县令秦始皇创立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问题探究:试比较秦朝的郡县制与周朝分封制的不同?项目周朝秦朝最高统治者的称呼最高统治者的权力统治地方的方式王皇

帝周天子在名义上是天下共主纵览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分封制建立郡县制目标导学三: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文字小篆汉字的演变过程燕韩赵魏布币楚贝币

圆形方孔钱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度量衡度---计算物品长度的单位。秦一尺约今23.1cm量---测量物品容积的单位。秦一升约今202ml衡---测量物体轻重的单位。秦一斤约为今250g修灵渠军事长城始建于周朝,春秋战国时期的秦、赵、燕,以后后来的秦朝、汉朝都有修建,修建长城的目的多被理解为抵御北方匈奴的侵略。课堂小结秦统一六国措施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北南公元前221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小篆隶书北筑长城,抵御匈奴开发南疆,兴修灵渠随堂训练1.梁启超:“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天下“统于秦”发生在(

)

A.公元前356年

B.公元前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02年C

2.秦统一后,为维护皇权,巩固统治,加强了对官员的监察管理。其中,中央分管监察百官的是(

)

A.刺史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D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历史七年级上册(RJ)教学课件导入新课新课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导入新课我们学习了解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建立,而这个国家的缔造者便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政治的、经济的,也有思想文化的。请同学回答一下有哪些具体措施?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2.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3.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历史问题的能力。新课探究目标导学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材料一: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材料二: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材料展示这说明了什么呢?繁重的赋税、徭役、兵役等。阿房宫图骊山陵墓长城材料一:秦简记载,五人共同行盗,即使只抢一钱,每个参与者都要断左足,平民偷东西不到一钱,罚劳役30天。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材料展示这说明了什么呢?严苛的刑法(连坐、族诛、肉刑、车裂、腰斩、活埋等)刑罚严苛焚书坑儒(1)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2)焚书坑儒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3)焚书坑儒给我们什么启示?目标导学二:陈胜、吴广起义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1)找出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经过、政权、结果。(2)是谁的起义军在哪次战役中击败了秦军主力?(3)秦朝的残暴统治最终是被谁推翻的?大泽乡渔阳陈函谷关×咸阳大泽乡起义→攻县城→占领陈,建政权→挺进关中→秦二世反扑→陈胜、吴广被害

起义过程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想一想下面两个成语从何而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能得到各地农民的响应?说明了什么问题?

如果陈胜、吴广在前行渔阳戍边的途中没遇雨,秦末的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根本原因:秦的暴政巨

鹿

战时

间公元前207年战争双方项羽的农民军PK秦军结

果项羽取得胜利特

点以少胜多的战役项羽为什么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当时项羽在军事上处于绝对劣势,按常规战法,很难取利。项羽采取这种做法,破釜沉舟,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要么前进,要么战死疆场,没有任何退路。破釜沉舟并不违背兵法,兵书上就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说法。项羽在特殊情况下,运用这种特殊做法,应该说是高明的。项羽刘邦楚汉之争VS目标导学三:楚汉之争刘邦、项羽先后领导了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这两次战争的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战争目的代表阶级战争性质秦末农民起义楚汉之争反抗秦的暴政帝位之争农民阶级农民战争封建地主阶级封建地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斗争刘邦、项羽先后领导了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最后以刘邦的胜利结束给我们什么启示?

刘邦项羽

进驻咸阳,废除秦法,“约法三章”,得民心进入咸阳,放纵部下烧杀抢掠,失民心

广纳人才,势力壮大刚愎自用,众叛亲离,实力削弱取得胜利,建立汉朝最终失败,乌江自刎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陈胜、吴广起义及楚汉之争时间重大事件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7年巨鹿之站(项羽)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刘邦)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刘邦战胜项羽课堂小结秦二世更加残暴秦末农民战争前期:陈胜、吴广起义秦的暴政徭役繁重赋税苛重刑罚残酷后期:刘邦、项羽起义楚汉之争随堂训练1.“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说明了(

)

A.秦始皇死后将葬在阿房宫内

B.秦朝刑法残酷,社会混乱

C.阿房将发生灭亡秦朝的起义

D.秦朝滥用民力,百姓怨声载道D

2.秦简记载:“五人行盗,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一记载说明了(

)

A.秦朝的赋税很沉重

B.秦朝的法律很严苛

C.秦朝的偷盗很猖獗

D.秦朝的徭役很繁重B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历史七年级上册(RJ)教学课件导入新课新课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导入新课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刘邦的四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公元前180年即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伺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患病卧床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用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刘恒在位期间,重德治,兴礼仪,注重农业发展,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学习目标1.知道西汉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2.掌握汉高祖休养生息的政策、措施,及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好处。3.掌握“文景之治”;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思考内在的因果关系。新课探究目标导学一:西汉的建立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回答西汉建立的时间是何时?建立者是谁?都城在哪里?公元前195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同年崩,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毛泽东评价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刘邦建国和“布衣将相之局面”刘邦,沛县人,世代务农,任亭长。善于网罗人才,包括社会下层有才能的人。称帝后,论功定封,形成“布衣将相”的局面。直径17厘米《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建立初年“民失作业,而大饥谨……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按:醇驷即四匹毛色相同的马所驾的车),而将相或乘牛车”。材料研读根据材料,说一说,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情况?说明了西汉初期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粮食奇缺。历史在现:“与民休息”(1)主要角色:汉高祖、大臣甲、大臣乙(2)剧本:汉高祖:(坐牛车出场,愁眉苦脸状)今朕已得天下,然面临诸多困难,不知采取何种政策治理天下?大臣乙:大王莫愁。本臣认为可对刁民使用强政,严刑酷法,严加管理,使天下太平。大臣甲:施暴政,天下更乱!秦朝灭亡就是最好的历史教训!所以要休养生息,方能缓和农民的反抗,终能使大业持久不败。众臣争论不休……如果你是天子,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治理天下?并说明理由。目标导学二:休养生息政策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材:(1)休养生息的含义是什么?(2)西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是什么?(3)西汉的统治者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4)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有什么影响?在社会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之后,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以保养民力,增殖人口,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休养生息的含义①客观上:经过长期战争的破坏,西汉初期呈现一派残破的景象,人口减少,经济萧条,粮食奇缺。在这种情形下,恢复和发展生产成为当务之急。②主观上:汉朝初年的统治者,经历了秦末农民战争。汉初,一批有识之士研究秦朝二世而亡的经过,吸取了秦亡的教训。休养生息的原因休养生息的具体措施和影响具体措施:①卸甲归田;②劝民还乡;③释奴为民;④十五税一。影响:西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西汉农业的发展和恢复,有利于巩固西汉初期的统治,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目标导学三:“文景之治”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材:(1)“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文景之治”的内容是什么?(3)“文景之治”的含义是什么?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②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③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④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文景之治”的内容汉初的三位统治者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司马迁:德至盛也班固: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文景之治: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牛车秦陵兵马俑成由俭,败由奢。课堂小结西汉初建,民生凋敝,政权不稳高祖吸取教训,稳定政权文帝、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为武帝大一统打下基础随堂训练1.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描写了哪一朝代的建立过程()A.西汉B.东汉C.西晋D.东晋A

2.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C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历史七年级上册(RJ)教学课件导入新课新课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导入新课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这件金缕玉衣共用玉2498片,金线1100克。制作一件玉衣所需的费用相当于当时一百户中等人家的家产总和。需要上百个工匠花两年多的时间完成。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件衣服是谁的呢?这件金缕玉衣是在汉代诸侯王刘胜的墓中发掘的,解放以来出土的金缕玉衣也大多数是在诸侯王的墓中发掘出土的。这体现了什么呢?诸侯王生活奢侈,经济实力强,他们享受着与天子同等的待遇,甚至凌驾于天子之上,这些诸侯王的存在,令谁最为担忧呢?学习目标掌握“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及盐铁专卖等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新课探究目标导学一:“推恩令”的实施西汉前期形势图西汉初期中央与封国力量对比图两幅图片说明在西汉初期诸侯王的势力依然很强大,这种尾大不掉的隐患,存在了半个多世纪,到文景之世,诸侯王的势力急剧膨胀,公元前154年发生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国对抗中央的叛乱,这使得中央的统治受到了严重的挑战。面对这一问题,我们来看汉武帝是怎样做的?措施: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中央诸侯诸侯中央中央诸侯“推恩令”经汉武帝之世——目标导学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史再现:欣赏历史话剧——“诸子百家”论治国(旁白:时间:汉武帝时期;地点:长安皇宫;人物:四位学生,一个扮演汉武帝,另外三个扮演诸子百家继承人)生A:众爱卿,朕今天让你们给寡人出出主意,究竟采用什么思想来治理国家,可永保江山呢?生B:启奏陛下,恕臣直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有人目无国法,说三道四,这样对国家不利。要加强刑法,看今后还敢诽谤皇上?生C:陛下万岁!俗话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商、秦灭亡就是前车之鉴。先王无为而治才有今天成就,既然先王治国思想那么好,就继续采用为妙。生D:万岁!皇帝是天子,奉上天命令统治人间,是至高无上的,谁敢说三道四就是对上天冒犯,会遭天谴。用“仁”“礼”教化百姓,百姓就会安分守己,天下太平。生A:董爱卿言之有理,马上给朕起草诏书告示天下……最近比较烦,学派太多,思想太杂乱,唧唧歪歪的,吵得我心神不宁啊!陛下请听我说……思想上不统一董仲舒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指哪家学说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董仲舒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原因是什么?到了汉武帝时,经济发展起来了,国力日益强盛,继续采用“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适合统治者要求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必须采取一种新的治国思想,以维护加强君权和长治久安的需要。目标导学三:盐铁专卖展示材料通过上述材料,概括西汉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问题?

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

——《史记·吴王濞列传》

(1)私人铸币没有完全禁绝。

(2)盐铁经营权掌握在地方豪强手中。

面对这一问题,汉武帝又是怎么做的呢?

经济问题经济措施私人铸币现象存在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治铸造五铢钱盐铁经营权掌握在豪强手中将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专营、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五铢钱目标导学四:北击匈奴秦汉时期,北方的匈奴一直对中原王朝构成巨大威胁。在秦代,匈奴曾一度为蒙恬所击败,逃往漠北,有十多年不敢南下。清朝覆灭后,匈奴趁楚汉相争、无暇北顾之机再度崛起,重新控制了中国西北部、北部和东北部的广大地区。汉王朝建立后,匈奴依然是汉民族和平生活的重大威胁,给北方地区民众带来沉重的灾难,严重威胁着北方边境的安宁。而汉朝方面,自高祖刘邦平城被围事件发生后,由于实力不逮,加上有诸多内政事务亟待处理,,只能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与其约为兄弟,以缓解匈奴的袭扰,一直蒙受很大的耻辱。白登山在军事上,则主要采取消极防御的方针,尽量避免与匈奴进行决战;然而“和亲”政策并不能遏制匈奴的袭扰活动,汉朝的边患依旧相当严重。但是在另一方面,“和亲”政策也为汉朝整顿内政、恢复经济、发展生产、增强实力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文、景时期,推行黄老“无为而治”的政策,使凋敝的社会经济较快地得到恢复,整个国家呈现出一片富庶丰足的景象,,如此雄厚的物质基础,为日后汉武帝的战争动员和实施创造有利的条件。问题探究:对比秦汉两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秦始皇汉武帝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铸五铢钱,盐铁官营、专卖思想上“焚书坑儒”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上统一文字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军事上蒙恬北击匈奴、修建长城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课堂小结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经济上:1.统一铸币2.盐铁官营政治上解决措施:问题:诸侯势力过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思想文化上问题:解决措施:

思想上不统一军事上:

北击匈奴随堂训练1.西汉初年,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的两股势力是(

)

A.朝中大将和地方官吏

B.诸侯王和豪强地主

C.朝中大将和豪强地主

D.诸侯王和宦官势力B

2.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时,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珠玉宝器,多于京师”。这种状况是由谁造成的(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A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东汉的兴亡历史七年级上册(RJ)教学课件导入新课新课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导入新课汉光武帝陵,是东汉开国皇帝世祖刘秀的陵园。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铁谢村西南,始建于公元50年,由神道、陵园和祠院组成。

陵园呈长方形,占地6.6万平方米墓塚位于陵园正中,为夯土丘状,高17.83米,周长487米。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初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东汉中期以后,社会动荡不安,朝政紊乱。东汉初期,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东汉又是如何走向衰亡的呢?学习目标1.了解东汉兴亡的基本脉络,引导学生思考“光武中兴”局面形成原因。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了解古代干支纪年。新课探究目标导学一:光武中兴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汉书·王莽传》材料展示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王莽的施政新政更加剧了社会动荡,引起了各地农民起义。光武帝刘秀汉光武帝刘秀(前6—57),字文叔,汉景帝后裔。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对王莽,昆阳之战,光武挽狂澜于即倒,王寻等百万之众,一时土崩瓦解。统一天下,定都洛阳,重新恢复汉室政权,为汉朝中兴之主。在位三十三年,谥号光武,即光绍前业之意,庙号世祖。及王莽篡位,续以更始、赤眉之乱,至光武中兴,百姓虚耗,十有二存。——范晔《后汉书·郡国一》材料展示东汉建立后,社会出现了怎样的社会状况?长期的战乱和伴之而来的饥荒疫疾,使得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经济凋敝。与此同时,各地农民起义也时伏时起。问题探究光武帝对于面临的困境,他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巩固他的政权?(把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与西汉的“修养生息”政策作一比较,找出共同点)对比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与西汉的“修养生息”政策

“柔道”治理天下

(建武十七年)幸章陵……时宗室诸母因酣悦,相与语曰:“文叔少时谨信,与人不款曲,唯直柔耳。今乃能如是!”帝闻之,大笑曰:“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后汉书·光武帝纪》问题探究比较一下光武中兴和“文景之治”的异同,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相同点:都是治世局面;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不同点:光武帝着重解决奴婢问题,重视吏治整顿,重视文化教育,“柔道”滋养了豪强地主势力,使东汉政权有分裂割据的隐患;而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则为汉武帝的“有为”和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目标导学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外戚是皇帝的母族、妻族,也就是太后和皇后的家族;宦官是指在宫中服饰皇帝和皇室家族的阉人。皇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即位年龄1011311281512149寿命27231303936341454算一算,这些东汉皇帝即位的平均年龄是什么?他们的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