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九章新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
1第十九章新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共2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页!本章重点问题20世纪20—3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新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的经济学说20世纪20—30年代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2第十九章新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共2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页!本章主要内容一、概述二、米塞斯的经济学说米塞斯的生平与著作米塞斯的经济理论三、坎南的罗宾斯的经济学说坎南、罗宾斯的生平和著作坎南的经济理论罗宾斯的经济理论四、20世纪20—30年代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争论的起因、过程和意义20世纪20年代的争论30年代的争论3第十九章新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共2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页!二、米塞斯的经济学说1.米塞斯的生平与著作米塞斯(1881—1973)是奥地利经济学家。出生于奥地利的连堡市,1900年入维也纳大学,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在学校时,曾受教于维塞尔和庞巴维克。1909年至1934年,他作为维也纳商会的经济专家,一直是奥地利政府的主要经济顾问。1913年至1934年任维也纳大学教授,1926年赴美访问讲学,回国后,创办奥地利经济周期研究所。1934—1940年因奥地利受纳粹势力侵扰,米塞斯去瑞士日内瓦国际经济学院任教授,1940年移居美国,1973年10月10日逝世,终年92岁。米塞斯的主要著作有:《货币信用理论》(1912)、《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计算》(1920)、《社会主义》(1936)、《现代经济理论》(1932)、《人的行为:经济学研究》(1949)、《反资本主义思想》(1956)以及《奥地利学派的历史背景》(1969)。4第十九章新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共2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页!(四)社会主义经济资源合理配置问题:他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计算》一文和《社会主义》一书中,宣称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有合理的经济计算,不可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断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要素大部分归社会所有,这样就不存在生产要素市场,也就没有生产要素价格,而没有生产要素价格,就不可能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他还断言,由于价格不再是供给和需求之间联系的尺度,不再是纠正生产方向的指示器,因而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纠正生产的错误方向。(五)经济自由主义:米塞斯竭力维护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认为政府的干预往往意味着暴力行动或者暴力行动的威胁。他认为,要求扩大国家干预,说到底就是要求较多的强制和较少的自由。5第十九章新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共2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页!莱昂内尔·罗宾斯(1898—1984)是英国著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1898年出生于英格兰米德尔塞克斯普森,毕业于伦敦经济学院,他是坎南的学生。1929—1961年任伦敦经济学院教授,并长期担任经济学系的系主任,1962—1967年任英国科学院院长,并为伦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1941—1945年任英国首相邱吉尔战时内阁办公室经济组组长,1961—1970年任《金融时报》杂志社社长。1954—1955年,他被选为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会长,1959年获终身贵族爵位。1968—1974年担任伦敦经济学院理事会理事、主席。罗宾斯的主要论著有:《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1932)、《大萧条》(1934)、《经济计划和国际秩序》(1937)、《和平与战争时期的经济问题》(1947)、《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经济政策理论》(1952)、《政治学与经济学》(1963)、《经济思想史中的经济发展理论》(1968)、《现代经济理论的进展》(1970)、《反通货膨胀》(1979)。罗宾斯在经济学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对经济学宗旨和方法论方面的研究。6第十九章新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共2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页!(二)经济危机理论坎南对经济危机原因的解释是:1.工资过高论。认为经济危机是由于工会的垄断阻挠了工资下降的结果。坎南认为,在完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资本主义市场机制能使经济自发地处于均衡状态,避免严重的生产过剩和失业,但由于工会垄断力量的存在,使工人提出了过高的工资要求,妨碍了雇主雇用较多的工人,于是就出现了大量的失业。2.否认金本位制是经济危机的原因。7第十九章新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共2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页!(二)主要经济理论他开创了劳动供给的微观分析。他已经清楚地说明了劳动时间对实际工资率变动所做出的反应很不确定的原因。他说,劳动供给以劳动时间表示,收入等于工资率乘以劳动时间,收入增长率则等于工资率的增长率加上劳动时间的增长率。在他的论证中,收入价格和收入需求弹性是两个重要的概念。收入价格用劳动时间衡量,是指得到每单位收入所需付出的劳动代价,即工资率的倒数;收入需求弹性衡量人们的收入需求对劳动时间变化的反应程度,如果它大于1,那就意味着工资率增长时,劳动时间也增加。他认为,如果收入是一种正常商品,则收入的需求就随着其价格的下降而增加。对于一给定收入价格,就有一个既定的收入需求与之相对应,而既定的收入价格与相应的收入需求的乘积就是劳动时间的供给量。因此,劳动时间的供给决定于收入需求,最终取决于收入的价格。随着收入价格的下降,则收入需求增加,如果收入需求弹性大于1,则劳动时间供给也增加。因此,在弹性难以确定的情况下,工资率变化时,劳动供给如何变化也就难以确定。罗宾斯是一个序数效用论者,在效用问题上,反对庇古的基数效用论。8第十九章新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共2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页!四、20世纪20—30年代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1.争论的起因、过程和意义(一)争论的起因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世界上诞生了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使社会主义是否具有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现实性的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之一。社会主义的理想最早在欧洲16世纪已经出现,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思想曾风靡一时。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将社会主义发展为一种科学体系,并日益成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进行斗争的目标。苏联建国后,很快就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1929—1933年执行个“五年计划”,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在1929年10月,以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大跌为标志,发生了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限性,使自由市场经济天然合理的神话破灭了。在这种情况下,对社会主义的争论就更加热烈起来。这场论战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可行性以及它同资本主义制度孰优孰劣等问题上。而争论的焦点是社会主义能否进行经济计算,从而能否合理配置资源的问题。9第十九章新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共2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9页!(三)争论的意义(1)这场论战在西方经济学中产生了很大影响,被认为是西方比较经济学领域内极为重要的一次理论争论,对该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这场争论推动了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3)这次争论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次争论提出了有关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理论问题。10第十九章新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共2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0页!1929年,美国经济学家弗莱德·M·泰勒发表了著名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指导》一文,对米塞斯的观点进行反驳。泰勒首先界定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概念。指出社会主义并不指称某种意识形态,而只是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别样的生产和组织方式。泰勒指出,经济当局做好生产计划需要四个假定前提:,国家必须保证每个公民得到一个确定的货币收入;第二,国家权力机关在确定收入分配时,必须使之体现为一种既符合公民的一般利益要求,又符合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集团的利益要求的总收入分配形式;第三,公民在决定是否将对某种特定商品和生产提出需要时,他事先必须确定自己愿意按什么价格购买该商品;第四,在制定某一特定商品的销售价格时,经济当局将使这种价格等于为生产这一商品所花费的成本。泰勒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符合计划的一般特征,即国家决定公民的货币收入,公民指令国家为他们的收入生产何种商品。另外,社会主义国家指导生产计划的四个假定也是合理的。为了寻求计划方法在技术操作上的可行性,泰勒讨论了“试错法”。(二)泰勒对米塞斯观点的反驳11第十九章新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共2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1页!(二)哈耶克对社会主义计划的批评哈耶克在其1935年编辑的《集体主义的经济计划》一书中,支持米塞斯等自由主义者的观点,加入了有关社会主义是否可以进行经济计算的争论。米塞斯从逻辑上论证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计算不可行,而哈耶克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计算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只是在实践中无法真正完成经济计算的任务:首先,求解方程需要的信息收集的任务超越了人类的能力。其次,假设资料收集工作完成了,中央计划者要根据资料做出决策。进行这种必要的数学运算的工作量将和产品的数量相等,这个任务对当时已知的手段来说,是终身都完成不了的。哈耶克认为,上述现实困难的存在决定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央计划者进行经济核算在实践中是不可行的。兰格模式提出之后,哈耶克提出了两方面的批评。,关于集中统一定价与真正的竞争市场中的价格参数之间的关系。第二,关于经理的责任。12第十九章新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共2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2页!一、概述20世纪20—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对经济学领域形成巨大的冲击,一方面出现了凯恩斯的经济学说,另一方面,仍然坚守自由放任传统的经济学家重新解释自由主义,逐渐形成新自由主义思潮。这时新自由主义出现了四个中心: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英国的伦敦大学、美国的芝加哥大学和德国的弗赖堡大学。维也纳大学曾是旧奥地利学派的活动中心,到20世纪20年代,它又成为了新奥地利学派的活动中心。新奥地利学派的成员包括梅耶、施特里格尔、哈伯勒、麦克洛普、摩尔根斯坦、哈耶克等人,米塞斯则是这个学派的领袖人物。米塞斯等人继承并发展了门格尔、庞巴维克、维塞尔等人的传统,并对经济行为理论、资本理论、经济周期理论、货币理论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以伦敦经济学院为活动中心的一批经济学家及其理论被称为伦敦学派。伦敦学派的先驱者和奠基人是埃德温·坎南,罗宾斯、格雷高里、哈耶克被看做是这个学派的重要成员。一直到50年代,伦敦学派积极参与了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并在经济周期、货币理论等方面与凯恩斯进行争论。13第十九章新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共2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3页!2.米塞斯的经济理论(一)行为理论:米塞斯试图在行为科学的基础上解释经济问题,宣称主观学派突破了古典学派的局限,把劳动价值理论转变成主观价值理论,把比较狭窄的经济学变成了选择行为理论,使经济学变成了人的行为科学。(二)对边际效用价值理论的修补:米塞斯根据行为理论对奥地利学派的边际效用基数理论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他承认,效用无法用基数来衡量。按照米塞斯的说法,效用概念指的是消除不满足感觉的因素。满足程度只能凭主观感觉,而不能计算。(三)货币经济周期理论:米塞斯是从维克塞尔的市场利率和自然利率分析出发来阐发他的经济周期理论的。他指出,当市场利率低于自然利率,资本预期收益率提高时,企业家会进行更长期的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社会并无新增加的计划储蓄,企业家仍会以借自银行的货币把生产要素从消费品生产吸引到资本品生产上来,结果消费品供给减少,价格上升。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形成了生产投资品所需要的强迫储蓄。由于价格和工资都比预期的高,企业家势必向银行借款,以促使长期计划的实现,这种借款又促使价格进一步提高,结果使企业家的借款需要继续累积,最终产生恶性通货膨胀及货币制度崩溃。
14第十九章新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共2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4页!三、坎南和罗宾斯的经济学说1.坎南、罗宾斯的生平和著作埃德温·坎南(1861—1935)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伦敦学派的奠基者。坎南1861年生于西班牙的马德拉群岛,1880年进入牛津大学,1884年获文学学士学位,1887年获文学硕士学位。从1895年起到伦敦大学任讲师,1907年起任教授,1926年退休后任名誉教授,1932年被选为皇家经济学会会长。坎南的主要著作有:《初级政治经济学》(1888)、《1776—1848年英国政治经济学中生产与分配理论史》(1893)、《英国地方税史》(1896)、《财富论》(1914)、《货币论》(1918)、《经济理论述评》(1929)、《现代通货及其价值的调节》(1931)、《经济大恐慌》(1933)等。15第十九章新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共2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5页!2.坎南的经济理论英国在次世界大战后废除了金本位制,使得战争后初期的货币流通量急剧增加,英镑受此波及不断贬值。20世纪20年代初期,英国又陷入了经济危机之中,严峻的经济形势,直接导致政府考虑是否恢复金本位制。坎南主张恢复金本位制:1.对通货的需求不同于对一般商品的需求。从边际效用论出发论证了这一观点。认为人们之所以对通货产生需求,是希望用它去购买其他商品,它的边际效用也就表现在对其他商品的购买上,由于人们对一般商品的需求从总体上说是无限的,当然对通货的需求也就无限。通货的边际效用并不会因其数量增多而下降,人们对通货的需求也就不像对一般商品的需求那样,要受边际效用的限制。2.物价水平并非只受货币数量的影响。在坎南看来,虽然货币数量增多,有可能使货币价值减少,但如果人们对它的需求增加,其价值还可能上升,结果货币的价值可能不变甚至上升。货币数量论的错误就在于它把对货币需求等影响货币价值从而影响物价水平的因素都视为不变的既定前提。3.通货管理政策无效。坎南认为,通过中央银行去管理通货,无论调整利率还是控制信贷数量,都意味着人为地对自发运行的市场经济秩序的干扰,而人为的干预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基于以上分析,坎南主张恢复金本位制。坎南认为,恢复金本位制就能使货币流通数量自然地受到控制,从而保证物价稳定,而不需要人为地去干预经济生活。16第十九章新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共2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6页!3.罗宾斯的经济理论在伦敦学派中,罗宾斯的理论最有影响力,他在经济学方法论、经济理论、经济政策和经济思想史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一)方法论罗宾斯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观点对西方经济学界影响很大,这集中体现在他的《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一书中,其中关于经济学的定义成为传诵一时的经典性定义。关于经济学的定义和对象,他认为经济学是“研究目的和有可替代用途的手段之间关系的科学”,在这一定义中他特别强调资源的稀缺性与选择的必要性。在研究方法上,罗宾斯坚持抽象的演绎法,反对历史归纳法、心理分析和价值判断。认为经济学包括理论假设、概括、特定命题和广泛推论几个部分。罗宾斯强调经济理论的验证。罗宾斯还认为,经济研究应超越价值判断,使经济学成为一门具有客观真理性质的实证科学。17第十九章新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共2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7页!(三)经济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罗宾斯主张自由放任。战后,罗宾斯经济政策的基本点是赞同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观点,认为市场体制需要补充政府干预以维持合适的总需求。他提出了政府的政策目标,认为应该是既避免通货膨胀又避免紧缩,但他反对以充分就业为目标来制定经济政策,这是因为:,充分就业的统计定义难以确定;第二,失业并不总是需求不足的结果,如国际供求状况的变动就会产生结构性失业;第三,在经济繁荣时,工资也在增加,这将引起失业,或是产生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是让失业继续增加还是让通货膨胀继续恶化就成为经济政策的两难选择。在货币政策上,他认为货币因素是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货币供给是政府易于控制的工具,所以货币政策是可行而有用的,尤其是在处理通货膨胀问题时。18第十九章新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共2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8页!(二)争论的过程争论的一方是奥地利学派、伦敦学派的米塞斯、哈耶克和罗宾斯,他们认为社会主义与中央计划无法取代私有制与自由市场所起的经济作用,力图从理论上否定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另一方是H.D.迪金森、M.多布、M.泰勒、A.勒纳以及O.兰格等人,他们承认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存在许多弊端,认为中央计划的方法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争论分为两个阶段。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的争论。1920年米塞斯发表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计算》一文,揭开了这场争论的帷幕。米塞斯声称,没有市场机制就不可能有合理的价格制度,没有合理的价格制度就不能进行经济计算,因而就不可能合理地配置资源.第二阶段是30年代的争论。1934年罗宾斯出版了他的著作《大衰退》,接着,哈耶克在1935年,将米塞斯等人反对社会主义经济计划的论著译成英文,并连同他自己的两篇文章《问题的性质和历史》和《辩论现状》,一起汇编成论文集在伦敦出版,这将争论引向一个新阶段。1935—1937年,在美国的波兰经济学家勒纳和兰格对社会主义的反对派进行了回击,19第十九章新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共2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9页!2.20世纪20年代的争论(一)米塞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挑战20年代初,米塞斯在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计算》一文中,声称社会主义没有合理的价格机制,因此不可能使资源达到有效配置,从而对社会主义提出了挑战。首先,他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计算的作用,认为市场机制为经济计算提供了三个有利条件:(1)在私有制下,价格机制能起到使个人的计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限制乞讨管理办法
- 高端公寓管理办法
- 产品分级及管理办法
- 物业总公司管理办法
- apc系统管理办法
- 高端诊所管理办法
- 特色活动课管理办法
- 监控维护与管理办法
- 上海母基金管理办法
- 降低线损管理办法
- 《电解铝(含熔铸、碳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 商铺顶棚拆除方案范本
- 2024年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大客户管理战略及方法
- 横纹肌溶解症的护理
- 2023年度湖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资格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
- 老旧小区PE管道改造方案
- 2024北京西城初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 《城市轨道交通不间断电源(UPS)整合设计规范》
- 2025高考数学专项复习:马尔科夫链(含答案)
- 管廊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