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住在富人区的她2022年06月2022年内蒙古乌海市人民医院招考聘用专业技术人员82人名师点拨卷答案详解版(3套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综合模拟押题-全考点(共125题)1.在未来30年里,“气候变化技术”既包括
防洪设施、使用转基因技术使庄稼抵御干旱气候等短期防御科技,也包括使用碳隔离方式将温室气体从大气层抽离并存入地下,将二氧化铝离子植入大气层以此来减少太阳辐射对地球温度影响等长期防御科技
。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修建计划
B.兴建打算
C.建设设想
D.建造构想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空,搭配“防洪设施”,D项“建造”指建筑或修建,A项“修建”指施工,B项“兴建”指开始建筑,三项均搭配恰当,保留;C项“建设”指建立、设置,通常指创立新事业,与“防洪设施”这一具体事物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横线对应“使用碳隔离方式将温室气体从大气层抽离并存入地下,将二氧化铝植入大气层以此来减少太阳辐射对地球温度影响等”,根据现实可知此防御科技更多为一种想法,而非目前可以实施的工作。A项“计划”指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打算”为口语化表述,用于文段中表述不恰当,排除;D项“构想”指构思,形成想法,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美国陆军部解读》2.3,4,13,53,(
)
A.213
B.425
C.690
D.710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较快,考虑递推积数列。
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13=3×4+1,53=4×13+1,规律为第三项=第一项×第二项+1,则所求项为13×53+1=690。
因此,选择C选项。3.戒烟∶疾病
A.酒驾∶事故
B.核对∶差错
C.过失∶反思
D.斟酌∶顾虑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戒烟”会减少“疾病”,二者属于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酒驾”会增加“事故”发生的几率,而不是减少,排除;
B项:“核对”会减少“差错”,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先出现“过失”,再“反思”,二者属于时间顺承对应关系,排除;
D项:“斟酌”指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恰当,“顾虑”指因有某种担心而不敢去说去做,或者不愿意做,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4.善治是良好的治理,它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基本要素包括(
)。
①合法性
②有效性
③透明性
④责任性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管理。
善治的基本要素包括合法性、法治性、透明性、责任性、回应性、有效性、参与性、稳定性、廉洁性、公正性这个10个方面。
故正确答案为D。5.有教育研究者认为,小学老师如果管教得太严,可能会导致家长的抱怨;如果管教得不严,又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问题在于,小学老师很难掌握对学生恰到好处的管教程度。因此,小学老师很难做到既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不招致家长抱怨。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不能削弱上述结论的是:
A.家长能够理解老师对学生的管教,都能配合老师的教育
B.家校联合教育学生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C.家长十分欢迎老师对小学生严厉的管教,因为小学生的教育光有耐心是不够的
D.家长认为小学老师非常不容易,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花了大力气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不能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选非题。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小学老师很难做到既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不招致家长抱怨。
论据:小学老师如果管教得太严,可能会导致家长的抱怨;如果管教得不严,又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小学老师很难掌握对学生恰到好处的管教程度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当中“家长能够理解老师对学生的管教,都能配合老师的教育”,说明并未对老师产生抱怨,具有削弱作用。
B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家校联合教育学生的重要性,论点说的是小学老师的处境,论题不一致,不具有削弱作用。
C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当中“家长十分欢迎老师对小学生严厉的管教”,说明并未对老师产生抱怨,具有削弱作用。
D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当中“家长认为小学老师非常不容易”,说明家长应该是理解老师的,并未体现对老师的抱怨,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选择B选项。
6.甲驾车行驶在一个偏僻的小路上,由于大意不小心撞到从巷子穿出的乙,甲看到乙倒在地上后立即驾车离开,乙因没有得到及时救治,最终死亡。甲的行为属于(
)。
A.行为犯
B.结果犯
C.结果加重犯
D.危险犯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
A项错误,行为犯是指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既遂标准的犯罪,即不要求造成物质性的和有形的犯罪结果,而是以行为的完成为标志,但这些行为并非一着手即告完成,而是有一个实行的过程,要达到一定程度。
B项错误,结果犯是指不仅要实施具体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
C项正确,结果加重犯,亦称加重结果犯,是指法律规定的一个犯罪行为(基本犯罪),由于发生了严重结果而加重其法定刑的情况。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本题中,甲撞伤乙某后,并未及时救治,而是驾车离开,导致乙得不到救助而死亡,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
D项错误,危险犯是指以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定的某种危害结果的危险状态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典型的危险犯是危险驾驶罪,只要符合法定危险状态就要处罚,不要求发生损害结果。而甲撞伤人逃逸致人死亡是现实的损害,而不是因危险状态要处罚甲,故不属于危险犯。
故正确答案为C。7.下列选项中,不能折叠成正方体的是:(
)
A.A
B.B
C.C
D.D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分析各选项,A项可以折叠成一个面开口的六面体,B、C项可以折叠成完整的六面体,而D项折叠后左上方的面与右下方的面会重叠。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8.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并且提出“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使地球移动”的是古希腊的:
A.亚里士多德
B.阿基米德
C.伽利略
D.开普勒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史知识。
第二步,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百科式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静态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德和高斯、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亚里士多德,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A项错误。
C项:伽利略·伽利雷(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伽利略发明了摆针和温度计,在科学上为人类作出过巨大贡献,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之一。C项错误。
D项:约翰尼斯·开普勒(1571年12月27日—1630年11月15日),生于符腾堡的威尔德斯达特镇,卒于雷根斯堡。德国杰出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D项错误。
9.一家大公司招聘大区经理,几轮面试后剩下20人,最后一轮是笔试,考生们拿到考题之后都慌了神,因为答题时间只有15分钟,卷子上的题目却有120道之多。大家慌忙答题,根本不听监考人员“请先浏览一遍全卷再答题”的提醒。试题非常简单,就是量太大。考试时间一到,只有一个人气定神闲的交了卷。“你被录取了。”监考人员对这个人说。监考人员举起此人的卷子,只见除了名字和电话,卷子上一个字都没有。“请大家看第98题。”监考人员说。第98题:您无需答任何题,只要在卷面最上端写下您的姓名及联系方式即可。
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
A.倾听是进行有效沟通的关键
B.淡定从容适应是成功的前提
C.作为管理者要树立全局意识
D.注意细节比纵观全局更重要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这是一则关于招聘考试的故事。故事的结果是一位只写了名字和电话的应聘者被录取,他被录取的原因是听了监考人员的提醒先浏览了试卷,才开始答题。可见纵观全局重要性。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作为管理者要树立全局意识”最符合故事所反映的道理。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主要讲述了一家大公司招聘经理的故事。在最后一轮的笔试中,要求应聘者在15分钟内作答120个题目,所有人都慌了神,只有一名应聘者在阅读全卷之后发现了第98题“您无需答任何题,只要在卷面最上端写下您的姓名及联系方式即可”这一要求,最终被成功录取。由此可知,这家大公司对于大区经理这一管理岗位的要求是要具备统观全局的意识,对应C项。
A项:“有效沟通”文段并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排除;
B项:“淡定从容”并非应试者被录取的关键,非重点,排除;
D项:“注意细节比纵观全局更重要”强调的是细节重要,而文段强调的是“大局观”,与文意相悖,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10.没有出席今晚宴会的人,要么没有被邀请,要么没有时间。
由此可以推出:
A.被邀请的才能参加今晚的宴会
B.有时间且被邀请的不会参加今晚宴会
C.没被邀请的也不一定不出席今晚宴会
D.被邀请的即使有时间也不一定出席今晚宴会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要么……要么……”,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没有出席→要么没有被邀请,要么没有时间
第三步,进行推理。
A项:翻译为:参加宴会→被邀请,“参加宴会”是对①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
B项:“有时间且被邀请”是对①“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到“一定会参加宴会”而不是“不会参加今晚宴会”,排除;
C项:“没被邀请”无法确定是对①的“肯后”还是“否后”,所以推不出必然结论,所以是否出席不确定,可以推出;
D项:“有时间且被邀请”是对①“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到“一定会参加宴会”而不是“不一定出席今晚宴会”,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11.关于生物进化的先后顺序,下列选项排列错误的是:
A.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
B.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C.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
D.爬行动物——两栖类——鸟类——哺乳类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常识。生物进化是指一切生命形态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是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过程,从中呈现出一种进步性发展的趋势。以下图生物进化树。
ABC项正确,都符合生物进化顺序。
D项错误,两栖类应当在爬行动物前面。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整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D项中两栖类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水陆两栖。而爬行动物由两栖类动物进化而来,是真正适应陆栖生活的变温脊椎动物,并由此进化出恒温的鸟类和哺乳类。正确顺序应为两栖类-爬行动物-鸟类-哺乳类。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生物常识。对于动物进化顺序,考生可以记住一点,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从水栖到陆栖的过渡类型,是最原始的陆生脊椎动物,它们还没有完全摆脱对水的依赖,其他的陆生脊椎动物都排在两栖动物之后。把握住这一点,就不难判断出D项是错误的。动物的进化顺序为原始单细胞动物→多细胞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植物的进化历程是原始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包括原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D项排序错误。
故本题选D。12.指南针是人们野外出行时用于辨别方向的主要工具之一。如果把指南针放在南极极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水平放置,指向地下
B.垂直放置,飘忽不定
C.水平放置,稳定指向北极
D.垂直放置,指向地下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掌握地磁极点和地理极点的概念。A项说法明显违反常理。结合地理常识可以知道,地理极点与地磁极点并不在同一点,在地理极点上无论将指南针水平放置还是垂直放置,其指针都应该指向磁极点,而不是飘忽不定或指向地下。排除B、D。A项错误,C项正确。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叫做地磁场。地磁场的两极与地理的两极并不重合,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因此,指南针的指针指的是地磁北极,不是地理北极。而南极点是地球表面非常特殊的一个位置,它是地球上没有方向性的两个点之一(另一个点是北极点),站在南极点上,东、西、南三个方向完全失去意义,只有北方一个方向。所以,当人们站在南极极点时,水平放置指南针,指针会指向北方。
B、D两项错误。根据以上表述可知,地磁南极并不是地理南极,所以根据“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学原理,把指南针放在南极磁点上,水平放置时它会飘忽不定,垂直放置时它会指向地下。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第二步,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把指南针放在世界任何地方,它都会指向南极磁点(南极磁点,与北极磁点对应,是地球磁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随着磁轴的移动,磁点也是变化的),而不是南极地理中心(南极极点)。把指南针水平放置在南极极点上,指针指向南极磁点,也就是指向北极。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把指南针放在世界任何地方,它都会指向南极磁点(南极磁点是地球磁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随着磁轴的移动,磁点也是变化的),而不是南极地理中心(南极极点)。
A项错误,把指南针放在南极极点,水平放置,则指向北极,并非指向地下。若在南极磁点把指南针垂直放置,才会指向地下。
B项错误,“垂直放置,飘忽不定”出现的条件是南极磁点,并非题中的“南极极点”。
C项正确,把指南针水平放置在南极极点上,指针指向南极磁点,也就是指向北极。
D项错误,“垂直放置,指向地下”出现的条件是把指南针垂直放置在南极磁点上,并非南极极点。
故正确答案为C。13.根据下列选项中的扩展名判断,属于图像文件的有哪几个(
)。
A.png
B.bmp
C.jpg
D.pdf参考答案:AB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A项正确,png的中文名称是便携式网络图形,是一种采用无损压缩算法的位图格式。
B项正确,bmp是英文Bitmap(位图)的简写,它是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标准图像文件格式,能够被多种Windows应用程序所支持。
C项正确,JPEG格式是最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后缀名为.jpg或.jpeg。
D项错误,pdf中文名是便携式文档格式,是由AdobeSystems用于与应用程序、操作系统、硬件无关的方式进行文件交换所发展出的文件格式。
故正确答案为ABC。14.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事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媒体时代,媒体不仅是信息的提供者和传播者,而且在国家治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媒体融合不仅仅是一个传播命题,还是一个治理命题。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促进媒体融合
B.媒体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信息传播
C.媒体融合发展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D.媒体在国家治理中应承担主要责任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点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对于国家治理很重要,引出“媒体融合”这一话题,后文分析媒体对信息提供传播和国家治理有重要作用,尾句通过“因此”总结,媒体融合不仅是传播命题还是治理命题。“不仅仅······还是······”,更多强调是媒体融合是个治理命题。首尾呼应,故文段重点强调“媒体融合”对于国家治理很重要,对应A项。
B项,信息传播对应的是“因此”之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C项,“信息技术发展”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及,排除;
D项,文段话题为“媒体融合”而非“媒体”,偷换概念,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出处】《人民日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事关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提出观点——媒体融合发展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推进作用,然后具体阐述媒体对国家治理的重要作用,最后通过“因此”总结,媒体融合不仅是传播命题也是治理命题。文段结构为“总—分—总”,文段主旨句为首尾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理解。首先要梳理文段结构,文段为总分总结构,首句和尾句均在说明推动媒体融合之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然后分析选项,选择恰当的一项。文段首句即提出观点,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密切相关;后文说明了媒体对于国家治理的作用;最后再一次总结说明媒体融合对于国家治理的意义。文段主要说的是国家治理与媒体融合的关系,A项表述正确。B、C两项脱离了“国家治理”这一话题;D项的“承担主要责任”不能由原文推出。故本题选A。15.无论当下的生活多么衣食无忧,中国人还是爱假想将来可能遇到的________,即使这些真正发生的几率接近于零。这只能从中国人________的传统心理方面进行解释。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灾难任劳任怨
B.困难克勤克俭
C.变故未雨绸缪
D.麻烦居安思危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可知,本题从第二空入手更快捷,备选词语差异较大,根据文段语境即可排除错误选项。第三步,辨析第一空备选词语可知,两词存在轻重程度差异,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一项。第二空,句意是说即使它们不太可能发生,中国人也喜欢提前考虑一些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任劳任怨”“克勤克俭”都不包含提前考虑的意思,首先排除A、B。
第一空,“变故”指意外发生的变化或事故,“麻烦”则指费事,繁琐,难解决的问题,前者比后者的程度要深且更书面化,因此更合句意。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这些发生的概率接近于零”可知,“这些”指代第一空,且发生的几率很小。A项“灾难”指天灾人祸所造成的严重损害和痛苦;C项“变故”指意外发生的事情,灾难;均能体现所发生的事情比较重大,将来极少发生,符合文意。B项“困难”指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不易解决的问题或障碍;D项“麻烦”指烦琐难办的事情,都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的,与后文的“概率接近于零”不符,排除B项和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中国人还是爱假想将来可能遇到……”可知,中国人有担忧未来的心理。A项“任劳任怨”指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C项“未雨绸缪”比喻害怕发生意外,事先做好准备,能够体现出对未来的担忧,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实词和成语的混搭。
先看第二空,根据“这些真正发生的几率接近于零”可知是人们在事情发生前做准备或有所知晓,所以“未雨绸缪”或“居安思危”符合语境,排除A、B两项。
再看第一空,D项的“麻烦”语意较轻,与材料中“即使这些真正发生的几率接近于零”的解释语意相矛盾,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16.①战士们在充满硝烟的战场上奋勇杀敌,_______,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②一辈子的_______终于让作为旅行家的他明白了自己这一生的意义和价值。
③她本以为自己的谎言编得_______,却还是被细心周密的探长找出了致命的破绽。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锐不可当
含辛茹苦
天花乱坠
B.无坚不摧
含辛茹苦
天衣无缝
C.锐不可当
风尘苦旅
天衣无缝
D.无坚不摧
风尘苦旅
天花乱坠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填入的词语搭配“战士们”,且和“奋勇杀敌”形成并列关系。A项和C项“锐不可当”指勇往直前的气势无法抵挡,与“战士们”搭配得当。B项和D项“无坚不摧”强调没有什么东西不能摧毁,形容力量非常强大,与“战士们”搭配不当,排除B项和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旅行家……”可知,应填入与旅途有关的成语。A项“含辛茹苦”指忍受种种艰辛和困难,文段体现不出“艰辛、苦难”的含义,排除A项。C项“风尘苦旅”指旅途奔波、忙碌劳累,比喻旅途的艰辛劳累,符合文意。答案锁定C项。
第三步,验证第三空。根据“谎言编的……”“细心周密的探长找出了破绽”可知,此空应体现“无破绽”的含义。C项“天衣无缝”指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C选项。
17.柔性管理的基础是组织权威,它所依靠的主要是组织制度和职责权力。(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的基本原理。
刚性管理的基础是组织权威,它所依靠的主要是组织制度和职责权力。管理者的作用主要在于命令、监督与控制。柔性管理以人为中心,对员工进行人格化管理。
故题干说法错误。18.下列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是:
A.当归
B.白术
C.土茯苓
D.红花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医知识。
第二步,土茯苓具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功效。主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疗疔疮,痈肿,瘰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当归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抗癌、抗老防老、免疫之功效。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B项:白术的主要功能与效用: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它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如,白术散主治的是妊娠。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D项:红花具有活血通络,散瘀止痛的功效。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19.请问539能被多少个不同的自然数整除?
A.6个
B.8个
C.10个
D.12个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
第二步,将539因式分解,539=7×7×11,故539能被整除的自然数有:1,7,11,49,77,539(任何自然数都可以被1和它本身整除)。
因此,选择A选项。
20.下列成语与历史人物对应不正确的是:
A.老马识途——晋文公
B.背水一战——项羽
C.洛阳纸贵——司马相如
D.百步穿杨——养由基
参考答案:AB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A项:老马识途说的是齐桓公,意为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成语出自《韩非子·说林上》。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迷路了,放出老马,部队跟随老马找到了出路。比喻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能起到引导作用。A项对应错误,当选。
B项:背水一战说的是韩信,意思是背后临近河水摆阵或布下的阵势。后来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公元前204年,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B项对应错误,当选。
C项:洛阳纸贵原指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至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后比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出自《晋书·左思传》。故C项对应错误,当选。
因此,选择ABC选项。
D项:百步穿杨是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出自《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故D项对应正确,排除。
21.关于复合肥,下列说法与文章不符的是:
A.技术上可以实现微量元素添加
B.施用后产生的也是有机农产品
C.有助于降低施肥时的劳动成本
D.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养分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章细节的判断。根据选项中的关键信息,在文章中找出对应信息,仔细核对,找出与文章内容不相符的一项。
A项,由第二段的“有的复合功效专用肥甚至还加了一些微量元素”可知,该项与文章内容相符,排除。
B项,由第三段的“值得指出的是,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都是有机的”可知,该项与文章内容相符,排除。
C项,由第二段的“更主要是为了降低施肥的劳动成本,许多化肥厂家生产出了多种复合肥”可知,该项与文章内容相符,排除。
D项,由第二段的“许多化肥厂家生产出了多种复合肥,即含有两种及两种以上养分的化肥。如农业生产中用量最大的磷酸二铵。现在也有些复合肥含有氮、磷、钾三种养分”可知,含有两种及两种以上养分的化肥即复合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养分”不是所有复合肥必须的条件,该项与文章内容不符,当选。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A项,对应第二段所述,“有的复合功效专用肥甚至还加了一些微量元素”,表述正确,排除;
B项,对应第三段开头,“值得指出的是,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都是有机的”,表述正确,排除;
C项,对应第二段所述,“更主要是为了降低施肥的劳动成本,许多化肥厂家生产出了多种复合肥”,表述正确,排除;
D项,第二段指出复合肥是“含有两种及两种以上养分的化肥”,并不一定同时含有三种养分,表述错误,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走出误区,正确认识有机肥与有机农业》22.每年春天,广州经常出现“返潮”现象,俗称“回南天”。专家解释这是因为暖湿气流来到我市,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较高,遇到地面、墙壁等处的温度较低,极易发生(
)现象,使地面、墙壁冒“冷汗”。
A.凝固
B.升华
C.凝华
D.液化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常识。
第二步,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出现“回南天”天气前,一般温度比较低,会使地面、墙壁等处受冷后温度降低;而暖湿气流的到来会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增大,水蒸气一旦遇到比较冷的地面、墙壁时就会液化成小水珠,从而出现冒“冷汗”的现象。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物理常识。
A项错误,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凝固时要放热。本题中,使地面、墙壁冒“冷汗”不是固态。
B项错误,升华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相变过程。本题中,空气中的水蒸汽不是固态。
C项错误,凝华指物质从气态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本题中,使地面、墙壁冒“冷汗”不是固态。
D项正确,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本题中,空气中水蒸汽的含量较高,遇到地面、墙壁等处的温度较低,使地面、墙壁冒“冷汗”,是液化。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本题运用关键词法解题。注意题干的关键词“水蒸气”“冷汗”,可见“回南天”是个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结合选项,A项,“凝固”很显然是变成固态,排除。B项,“升华”很显然是变成了气态。;C项,“凝华”应该是固态,排除。D项,“液化”是变成了液态,符合题意。A、B、C三项错误。凝固是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升华是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凝华是物质跳过液态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三项都没有体现出“冷汗”,不符合题意。
D项正确。“回南天”现象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过后,暖湿气流的到来,致使气温回升,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增大,这些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物体如墙壁、地面就会液化成小水珠从而出现“回南天”现象。符合题意,当选。
故本题选D。23.锤打∶盆浴
A.推敲∶斟酌
B.纸箱∶铁桶
C.刀刻∶针织
D.炼钢∶采茶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锤打”和“盆浴”并无直接语义语法关系,本题考查命名方式,“捶打”用锤子敲打,“盆浴”用盆子洗浴,二者都是以工具命名的。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推敲”和“斟酌”属于近义关系,排除;
B项:“纸箱”和“铁桶”都是以原材料命名的,排除;
C项:“刀刻”用刀子雕刻,“针织”用针去织造,二者都是以工具命名的,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炼”与“钢”,“采”与“茶”都是动宾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24.一战后,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德国整个学术文化都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海德格尔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无须赘述,马克斯·韦伯名震整部社会科学史,施密特是影响现代宪政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心理学方面,格式塔学派也悄然兴起;在文学上,霍普特曼和托马斯·曼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双星闪耀,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是上个世纪最有名的作品之一;戏剧、电影和音乐亦都是迅速进入黄金时代,风格变得迷人而多样化。德国似乎要把它在政治和经济上所失去的,从科学和文化上赢回来。对于当时内外交困,14年间更迭了多次内阁的政权来说,这样的繁荣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奇迹。
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相符的是:
A.一战后德国在学术文化方面引领世界
B.学术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发展不一定是同步的
C.德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D.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往往是相互促进的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细节信息的理解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结合选项,在文段中找到与之对应的信息,并进行一一对照,从而判断其说法是否正确。同时,需要注意,这类题目常见的错误类型包括无中生有、过于绝对、颠倒黑白、偷换概念等。由“一战后,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德国整个学术文化都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并不足以得出“一战后德国在学术文化方面引领世界”的结论,A项错误。
“对于当时内外交困,14年间更迭了多次内阁的政权来说,这样的繁荣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奇迹”这句话恰恰证明了“学术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发展不一定是同步”的结论,B项与文段相符。
文段说的是一战后“德国似乎要把它在政治和经济上所失去的,从科学和文化上赢回来”,由此无法得出“德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科技的发展与进步”,C项错误。
文段没有表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相互促进”的文字,D项无中生有。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通读原文,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对应“德国整个学术文化都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文中说的是“繁荣景象”,而不是“引领世界”,属于无中生有,错误。B项“历来十分重视”文中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错误。C项对应“德国似乎要把它在政治和经济上所失去的,从科学和文化上赢回来”,符合文意,正确。D项“自然和社会科学相互促进”文中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根据提问和选项可知此题是细节判断题。材料主要论述一战后德国学术文化各领域呈现的繁荣景象。由原文“德国似乎要把它在政治和经济上所失去的,从科学和文化上赢回来”可知,当时德国政治经济因一战而衰落,在学术文化上却取得繁荣。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C项。A项,材料仅论述一战后德国在学术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并没有提到这些成就是引领世界的,排除;B项表述的德国政府对科技的态度在材料中没有提到,排除;D项中“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仅是材料提到的学术文化发展的众多领域中的两个方面,且材料也没有提到二者之间的关系,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25.关于生活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缺碘可能会患“大脖子病”
B.吃水果有助于补充维生素
C.甲醛可以用作药品的防腐剂
D.废电池回收可减少重金属污染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生活常识可知甲醛有毒,所以甲醛不能做药品防腐剂。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需要熟悉基本生活常识。此题较为简单,A、B、D三项都是在生活中常见的,都可直接排除,C项中的甲醛在环境中的危害很大,也是近年来人们常谈论的热点话题,它有挥发性并且有毒,不可用做药品、食品防腐。A项正确。大脖子病学名甲状腺肿,是碘缺乏的主要表现之一,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之一,碘缺乏时合成甲状腺激素不足,反馈引起垂体分泌过量的TSH,刺激甲状腺增生肥大。
B项正确。新鲜蔬菜水果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成分。
C项错误。甲醛是一种有刺激气味的无色气体,其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甲醛可用作生物防腐剂,但是因其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易引发过敏、诱发癌症,故不能用作药品防腐剂。常见的药品防腐剂有乙醇、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
D项正确。电池含有汞、锰、镉、铅、锌等重金属物质。废电池废弃后,电池的外壳会慢慢地腐蚀,其中的重金属物质会逐渐渗入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A项正确,“大脖子病”学名甲状腺肿,是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之一。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之一,碘缺乏时合成甲状腺激素不足,反馈引起垂体分泌过量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刺激甲状腺增生肥大。
B项正确,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
维生素具有外源性,人体自身只能合成维生素D,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大部分维生素以维生素原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需要通过食物补充。蔬菜水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
C项错误,甲醛有刺激性气味,对人体有害。低浓度就会使人产生不适感,长期、低浓度接触甲醛会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感觉障碍、免疫力降低;长期接触甲醛可引发呼吸功能障碍和肝中毒性病变,表现为肝细胞损伤、肝辐射能异常等。
D项正确,电池主要含镉、锰、汞、锌等重金属,若被弃于自然环境中,重金属成份会随渗液溢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日积月累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26.贵州由于地处冷暖空气经常交锋的地带,加上特殊的地形条件形成了()的独特天气。
A.阴雨多、日照多
B.阴雨少、日照多
C.阴雨多、日照少
D.阴雨少、日照少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省情知识。
第二步,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多在3℃~6℃,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
因此,选择C选项。
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影响,贵州气候呈多样性,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另外,气候不稳定,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干旱、秋风、凝冻、冰雹等频度大,对农业生产危害严重。
27.当一个湮没个性、缺少选择的社会开始转向一个价值多元、选择多样的社会时,如果不能根据客观情况对法律法规进行适时地调整,只会将其推入________之境,语言文字领域亦复如此,所以,此次异体、生僻字的“转正”值得________。
A.被动
斟酌
B.两难
珍视
C.矛盾
反思
D.尴尬
喝彩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文意可知,作者对“异体字、生僻字的转正”持积极态度,A项“斟酌”和C项“反思”的感情色彩与文意不一致,排除A项和C项。B项“珍视”与“异体字、生僻字的转正”搭配不当,排除B项。答案锁定D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尴尬”符合“不能根据客观情况对法律法规进行适时地调整”的语境。
因此,选择D选项。
28.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有:
(1)2009年12月扬州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32.77个百分点
(2)按2009年月平均增量估算,2010年4月南通市工业增加值可望达到158.7亿元
(3)2009年12月江苏省各省辖市工业增加值均比2008年12月至少增加8亿元
A.0个
B.3个
C.2个
D.1个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1),根据“同比增长了32.77个百分点”判断考查增长率。
直接根据“”计算2009年12月扬州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
(2),题干假设按2009年的月平均增量,估算2010年4月南通市工业增加值。即已知基期量(2009年12月)、月均增长量、月数(2009年12月至2010年4月),求现期量(2010年4月)。可先根据“”求出2009年月均增长量,再代入“现期量=基期量+月均增长量×月数”计算。
(3),根据“2009年12月……比2008年12月增加8亿元”判断考查增长量。直接根据“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分别估算各城市的增长量,判断是否均大于8亿元。(1),2009年12月扬州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为=32.77%,(1)正确。
(2),2010年4月南通市工业增加值为149.2+×4=158.7亿元,(2)正确。
(3),宿迁市2009年12月工业增加值比2008年12月增加19.8-14=5.8亿元<8亿元,(3)错误。
综上所述,只有(3)不正确,故本题选D。29.2012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次均门诊费比乡镇卫生院多:
A.14.3元
B.26.8元
C.35.4元
D.39.6元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由材料可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次均门诊费为84.6元,乡镇卫生院次均门诊费为49.2元,直接相减,84.6-49.2=35.4元,看尾数得到答案为C项。
故正确答案为C。30.茶芝苗革共菜
匠载革芝麻茶
A.3
B.2
C.1
D.0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题干给出的两个字符组中重复的字符为茶、芝、革,共3个。
故正确答案为A。31.老马在使用单位打印机时出现故障,打印机显示“paper
jam”,这一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打印纸型号不匹配
B.打印纸被延迟或卡住
C.超出打印机内存范围
D.扫描启动错误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计算机网络知识。
第二步,“paper
jam”这个提示是机器检测到卡纸,因此可能是机器内部某处发生卡纸,或者接纸口故障不上纸以致于卡纸。
因此,选择B选项。
打印机常见故障总结:
Clean
up
scanner扫描头脏,需清洗扫描头;
Comm
error
通信错误,传输信号不好;
Cover
open
机器的前盖没有盖好;
Disconnected
传输线路中断;
Document
jam
文件被卡住,可能是文件没有放对或文件太长;
Memory
full
存储器接收传真满;
No
document
没有稿件;
Paper
roll
empty
打印纸被延迟或卡住;
Paper
jam
记录纸堵塞;
Remove
document
清除文件夹纸;
Unit
overheated
本机过热。
32.如果母亲不抱我,我便________地往地上一扑,准备打滚了。
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挥而就
B.不假思索
C.深思熟虑
D.慢条斯理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语境和选项可知,文段要表达“我”要非常快速的往地上扑去,准备打滚。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一挥而就”指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不假思索”指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假:凭借、依靠),符合语境。C项“深思熟虑”指深入地反复地考虑,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D项“慢条斯理”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
因此,选择B选项。
33.姑息治疗是指对那些治愈性治疗无望或不能接受治愈性治疗的病人采取完全的主动的医疗和护理,控制疼痛及有关症状,并对心理、社会和精神问题予以重视。其目的是为病人和家属赢得最好的生活质量。姑息治疗同样适用于早期肿瘤病人,可将姑息治疗与抗肿瘤治疗相结合。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姑息治疗的是:
A.某患者因病情恶化且年老体衰,无法翻身,身体生了褥疮,口腔也有霉菌感染,护士为其洗澡擦身,并做了口腔清洁
B.某患者因为癌症晚期,且自身状况差无法进行抗癌治疗,医生认为患者已没有治疗价值,劝患者回家休养
C.某年轻患者刚结婚便被诊断为乳腺癌,情绪非常激动,拒绝接受治疗,医生为其进行了心理辅导
D.某患者手术后严重疼痛,无法入睡,医生给他安置了止疼泵,并给予一定的镇静药,让患者能好好休息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姑息治疗的一项。分析发现,其关键点为“对那些治愈性治疗无望或不能接受治愈性治疗的病人采取完全的主动的医疗和护理”,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姑息治疗的定义要点:①治愈性治疗无望或不能接受治愈性治疗;②采取完全的主动的医疗和护理,控制疼痛及有关症状,并对心理、社会和精神问题予以重视。
A项,病情恶化且年老体衰,属于治愈性治疗无望或不能接受治愈性治疗,符合要点①;护士为其洗澡擦身,并做口腔清洁,是主动的医疗和护理,符合要点②。
B项,某患者因为癌症晚期,且自身状况差无法进行抗癌治疗,属于治愈性治疗无望,符合要点①;医生劝其回家休养,是为让病人赢得更好的生活质量进行的行为,是对患者心理问题的重视,符合要点②。
C项,患者拒绝接受治疗,属于不能接受治愈型治疗,符合要点①;医生为其进行心理辅导,是在无法接受治愈性治疗的情况下主动关注其心理、精神问题,符合要点②。
D项,某患者手术后严重疼痛,无法入睡,其是可以治疗的,并非愈性治疗无望或不能接受治愈性治疗,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对那些治愈性治疗无望或不能接受治愈性治疗的病人;
②完全的主动的医疗和护理,控制疼痛及有关症状,并对心理、社会和精神问题予以重视;
③病人和家属赢得最好的生活质量;
④同样适用于早期肿瘤病人。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病情恶化且年老体衰,体现了“治愈性治疗无望或不能接受治愈性治疗”,护士主动为其洗澡擦身、口腔清洁,目的是为了让“病人赢得最好的生活质量”,符合定义;
B项:患者因癌症晚期,且自身状况差无法进行治疗,体现了“治愈性治疗无望或不能接受治愈性治疗”,劝其回家休养,目的就是为了让“病人赢得最好的生活质量”,符合定义;
C项:年轻的乳腺癌患者属于“早期肿瘤病人”,医生的心理辅导属于“对心理问题予以重视”,符合定义;
D项:手术后疼痛,无法入睡,说明患者已经接受了治疗,不属于“治愈性治疗无望或不能接受治愈性治疗”,也未说明患者是“早期肿瘤病人”,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对那些治愈性治疗无望或不能接受治愈性治疗的病人采取完全的主动的医疗和护理”“控制疼痛及有关症状”“对心理、社会和精神问题予以重视”“为病人和家属赢得最好的生活质量”。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某患者因病情恶化且年老体衰,符合“那些治愈性治疗无望或不能接受治愈性治疗的病人”,护士为其洗澡擦身,并做了口腔清洁,符合“控制疼痛及有关症状”“为病人和家属赢得最好的生活质量”,符合定义,排除;
B项:某患者因为癌症晚期,且自身状况差无法进行抗癌治疗,符合“那些治愈性治疗无望或不能接受治愈性治疗的病人”,医生认为患者已没有治疗价值,劝患者回家休养说明医生已经放弃了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不符合对病人“采取完全的主动的医疗和护理”“控制疼痛及有关症状”“对心理、社会和精神问题予以重视”“为病人和家属赢得最好的生活质量”,不符合定义,当选;
C项:某患者患有乳腺癌,符合题干中“那些治愈性治疗无望或不能接受治愈性治疗的病人”,医生为其进行了心理辅导符合“对心理、社会和精神问题予以重视”,符合定义,排除;
D项:某患者手术后严重疼痛,无法入睡,医生给了他止疼药,符合医生进行“完全的主动的医疗和护理
”“控制疼痛及有关症状”,让患者能好好休息符合“为病人和家属赢得最好的生活质量”,符合定义,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注:本题易错项为D。理由是D项为术后患者,不符合“治愈性治疗无望或不能接受治愈性治疗的病人”。但文段最后说到“姑息治疗同样适用于早期肿瘤病人”也就意味在治疗前期也可能采用姑息治疗,根据定义看出姑息治疗强调的应该是主动的治疗,而B选项就是让你回家了,也就是不再管了,更不符合定义,而且根据相应的姑息治疗的案例,都强调的是全程护理不放弃,且患病初期、中期及晚期都可采取姑息治疗,因此本题经过粉笔教研,倾向于选B。3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观察发现,题干中图形存在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优先考虑图形的叠加。每组前两个图形叠加,均为阴影变空白,然后顺时针旋转180°得到第三个图形。故本题选D。35.依据《刑法》规定,对下列哪些罪犯不得假释:
A.甲因盗窃罪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
B.乙因累犯被从重判处5年有期徒刑
C.丙因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D.丁因抢劫罪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
参考答案:B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罚及其具体运用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法修正案十一》第八十一条,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B项中,乙是累犯,根据以上法律,不得假释,B项当选。
D项中,丁犯抢劫罪,根据以上法律,不得假释,D项当选。
因此,选择BD选项。36.一天,小张出差回到单位发现办公桌上的台历已经有7天没有翻了,就一次翻了7张,发现这7天的日期加起来,得数恰好是77,问:这一天是几号?
A.16
B.15
C.14
D.13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日期问题。这7天的日期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已知7天的日期和,可直接利用中项求和公式:计算。这7天的日期正好组成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因此最中间一天的日期,即第4天的日期为77÷7=11号,故第7天为11+(7-4)=14号,今天为15号。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数列问题,用公式解题。
第二步,台历上连续7天的日期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根据加起来恰好是77,可知第4张(中位数)日期为(号),则第7张日期为11+3=14(号),故这一天是15号。
因此,选择B选项。37.若在一墓穴中发掘出墓主的印章和墓志铭,就能确定该墓穴是墓主的真墓。在西高穴大墓中,没有发掘出曹操的印章和墓志铭。故西高穴大墓不是真的曹操墓。
以下哪项的论证方式与题干最为类似?
A.若在墓穴中发现刻有“魏武王”之类字样的随葬品,就能说明那个墓穴是曹操的。在西高穴大墓中发现了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的石碑等随葬品。故该墓是曹操墓
B.十八岁的人还没有面对过社会上的问题,而任何没有面对过这些问题的人不能够进行投票。所以,十八岁的人不能够进行投票
C.只有持有深水合格证,才能进入深水池。高亮没有深水合格证,所以,他不能进入深水池
D.如果我有翅膀,我就能飞翔。我没有翅膀,所以,我不能飞翔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与题干的论证方式最为类似的一项,即只进行结构的比较,可以先将题干内容抽象成字母表示的论证结构,再将选项与之进行对比。题干论证方式:如果A,那么B。C不是A,所以C不是B。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通过否定前件推出否定后件的错误推理。
A项的论证方式:如果A,那么B。C是A,所以C是B。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通过肯定前件推出肯定后件的正确推理,与题干不同。
B项的论证方式:如果A(没有面对过社会上的问题),那么B(不能进行投票)。C是A(十八岁的人还没有面对过社会上的问题),所以C是B(十八岁的人不能进行投票)。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通过肯定前件推出肯定后件的正确推理,与题干不同。
C项的论证方式:只有A(持有深水合格证),才B(进入深水池)。C不是A(他没有深水合格证),所以C不是B(他不能进入深水池)。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通过否定前件推出否定后件的正确推理,与题干不同。
D项的论证方式:如果A(有翅膀),那么B(能飞翔)。C不是A(我没有翅膀),所以C不是B(我不能飞翔)。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通过否定前件推出否定后件的错误推理,与题干相同。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论证方式与题干最为类似”,确定为平行结构。
第二步,分析题干论证方式。
(1)题干可翻译为:发掘出墓主的印章和墓志铭→确定该墓穴是墓主的真墓
(2)推理过程为:没有发掘出曹操的印章和墓志铭,属于“否前”,西高穴大墓不是真的曹操墓,属于“否后”,即推理过程为“否前推否后”。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翻译为:墓穴中发现刻有“魏武王”之类字样的随葬品→墓穴是曹操的。推理过程为:发现了随葬品,属于“肯前”,该墓是曹操墓,属于“肯后”,即推理过程为“肯前推肯后”,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B项:翻译为:没有面对过社会上的问题→不能够进行投票。推理过程为:十八岁的人没有面对过社会上的问题,属于“肯前”,不能够进行投票,属于“肯后”,即推理过程为“肯前推肯后”,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C项:翻译为:进入深水池→持有深水合格证。推理过程为:没有深水合格证,属于“否后”,不能进入深水池,属于“否前”,即推理过程为“否后推否前”,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D项:翻译为:有翅膀→能飞翔。推理过程为:没有翅膀,属于“否前”,不能飞翔,属于“否后”,即推理过程为“否前推否后”,与题干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
题干翻译为:“发掘出墓主的印章和墓志铭→是墓主的真墓”,则“-曹操的印章和墓志铭→-真的曹操墓”,可知题干的论证方式为否前推出否后。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翻译为:“发现刻有‘魏武王’之类字样的随葬品→墓穴是曹操的”,则“发现了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的石碑等随葬品→是曹操墓”,该项的论证方式为肯前推出肯后,与题干论证方式不一致,排除;
B项翻译为:“十八岁的人→没有面对过社会上的问题,没有面对过这些问题的人→不能够进行投票”,则“十八岁的人不能够进行投票”,与题干论证方式不一致,排除;
C项翻译为:“进入深水池→持有深水合格证”,则“-深水合格证→-进入深水池”,该项的论证方式为否后推出否前,与题干论证方式不一致,排除;
D项翻译为:“有翅膀→能飞翔”,则“-翅膀→-飞翔”,该项的论证方式为否前推出否后,与题干论证方式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38.下列器物及其属性分类对应错误的是:
A.钗、簪——饰品
B.笏、筷——餐具
C.觥、杯——酒器
D.履、屐——鞋子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可用联想法解题。考生可以联系在古诗文中见过的词语,分析选项中所给的是什么器物。联系“钗头凤”“浑欲不胜簪”可知“钗”“簪”是发饰;联系“觥筹交错”“杯盘狼藉”的意思可知“觥”“杯”是酒器;联系“郑人买履”“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可知“履”“屐”是鞋子。A项对应正确。钗是妇女的一种首饰,由两股簪子合成,簪是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
B项对应错误。“笏”是指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C项对应正确。觥是古代酒器,腹椭圆,上有提梁,底有圈足,兽头形盖,亦有整个酒器作兽形的。
D项对应正确。履是鞋子,屐是用木头做鞋底的鞋,泛指鞋。
故本题选B。39.多重期待下的医改怎么走?甲市栖霞区通过政府与三级医院合作共建,通过“政府与医院合作模式”,走出一条卓有成效的医改之路。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A.政府对于医改的态度
B.介绍甲市栖霞区的医改之路
C.医院如何改革
D.医改的好处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重点分析尾句,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文段先提出问题“多重期待下的医改怎么走”,接着介绍“栖霞区……走出一条卓有成效的医改之路”。文段话题落在“栖霞区的医改之路”上,接下来应围绕“栖霞区的医改之路”这一话题进行论述。
第二步,对比选项。只有B项与此话题一致。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C项和D项:均不能衔接尾句话题。
40.单位内部“官多兵少”的局面,反映的问题是:
A.管理层次偏少
B.管理层次偏多
C.管理幅度偏小
D.管理幅度偏大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组织知识。
第二步,管理层次也称管理层级,是指组织的纵向等级结构和层级数目。管理层次是以人类劳动的垂直分工和权力的等级属性为基础的。“官多兵少”指的是管理层次偏多,B项说法正确,当选。
因此,选择B选项。
管理幅度又称控制幅度,是指一名主管人员所能够直接领导、指挥和监督的下级人员或下级部门的数量及范围。科学合理的管理幅度没有统一的标准,它取决于管理机构的合理程度以及物质设备和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并与管理层次密切相关。一般说来,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层次成反比例。加大管理幅度,层次就相应减少;相反,缩小管理幅度,则层次相应增多。因此,管理幅度与层次是影响行政机构形态的决定性因素,两者必须同时兼顾,做到幅度适当,层次少而精。
41.此刻,我们经历的时光,将来都会变成从前。时光如落花,盛开时我们忽略它的美,反而在它凋落之时嗅到它的余香。不只是爱情,所有的事,都是如此。我们拥有的时候,往往是漠然的,等到一切成为从前,才恍然觉得珍贵。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A.旧事物,总是被诗化
B.因为失去,所以珍惜
C.逝水流年,拥有不如怀念
D.偏是人间留不住,只恨当时作寻常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阅读文段可知,前文的“落花”“爱情”等都是引论内容,可略读。重点关注尾句作者的观点,正确答案应是对作者观点的准确概括。文段以人们总是在花谢后才会嗅到余香为引,阐述人们总是忽略眼前事物,等失去了才会意识到它的美好的心理。末句引出作者观点,“我们拥有的时候,往往是漠然的,等到一切成为从前,才恍然觉得珍贵”,强调我们要珍惜眼前所拥有的,D项“偏是人间留不住,只恨当时作寻常”与失去后珍惜和拥有时漠然对应恰当。
A项,未体现失去后的珍惜和拥有时漠然的状态,且“总是”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强加因果,珍惜并非因为已经失去,排除。C项强调拥有不如怀念,与文段强调在拥有时多加珍惜的观点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前两句把时光比作落花,进而指出“面对当下的事物我们的态度是不珍惜的”,最后一句引出作者的观点,即“当事物在眼前时我们不懂得珍惜,等到失去时候才追悔莫及”,意在强调我们应珍惜眼前拥有的。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偏是人间留不住”可以体现文中“等到一切成为从前”,强调的是应当珍惜,“只恨当时作寻常”可以体现文中“我们拥有时是漠然的”。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指出人们往往忽略此刻的时光,却在消逝之后意识到它的美好。尾句进一步总结指出,人们往往拥有时“漠然”,失去后才觉得“珍贵”,意在强调我们应当珍惜当前所拥有的。C项“只恨当时作寻常”可以体现出拥有时的漠然,“偏是人间留不住”又体现出失去后的珍惜,强调应当珍惜“当时”,与文段对应恰当,当选。
A项,对旧事物的“诗化”,不能体现出失去后的珍惜,表述不明确,排除;
B项,在失去和珍惜之间强加因果关系,与文意不符,排除;
D项,文意强调应珍惜当下拥有的,“拥有不如怀念”与文意相悖,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被诗化的从前》42.批复适用于答复上级机关和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具有针对性,结论性,及时性的特点。(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文种知识。
第二步,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批复的特点:①下行性。批复仅能用于下行文。②针对性。批复是专为请示而设置的文种,其主送机关是呈送请示的下级机关。③结论性。批复是针对请示问题的答复,只用作出结论即可,不必展开论述,内容较为简练。④及时性。上级机关批复下级机关的请示要迅速,以免耽误下级机关的工作进展。
因此,本题错误。
批复一般分为审批事项批复、审批法规批复和阐述政策的批复三种。
43.甲工程队与乙工程队的效率之比为4:5,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单独做6天,再由乙工程队单独做8天,最后由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作4天刚好完成,如果这项工程由甲工程队或乙工程队单独完成,则甲工程队所需天数比乙工程队所需天数多多少天?
A.3
B.4
C.5
D.6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属于效率类,用赋值法解题。
第二步,赋值甲、乙工程队的效率分别为4和5,则总量=4×(6+4)+5×(8+4)=100。
第三步,甲队单独完成所需天数比乙队单独完成多(天)。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赋值甲、乙效率分别为4、5,则工程总量为。甲单独完成所需天数比乙多天。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题干中的具体数值仅涉及时间这一个量,可根据比例关系对甲、乙工作效率赋值,求得工作总量。再依次求得甲、乙单独完工时所用时间,作差求解即可。设甲、乙工作效率分别为4、5,则这项工程的任务量为4×6+5×8+(4+5)×4=100。甲单独完成需要100÷4=25天,乙单独完成需要100÷5=20天,所求为25-20=5天。故本题选C。44.实际上普通话和方言不是同一层次上的交际工具。普通话是全民共同语,是官方语言,而方言是区域性的,是民间语言。通过明确________,普通话和方言可以做到并行不悖,甚至________,相得益彰。
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规定
齐头并进
B.划分
互为表里
C.区分
珠联璧合
D.界定
相辅相成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普通话是全民共同语,是官方语言,而方言是区域性的,是民间语言”可知,对于普通话与方言已按照性质进行了明确的认定。A项“规定”指对某一事物作出关于方式、方法或数量、质量的决定,文段只是按照性质进行划分,不涉及是否决定,语义不符,排除A项。B项“划分”指把整体分成几部分,可体现把我国的语言划分为普通话与方言之意,符合题意。C项“区分”指分开来两个不同的事物,可体现将我国语言分为普通话和方言之意,符合题意。D项“界定”指划定界限;确定所属范围。可体现前文“普通话是全民共同语,是官方语言,而方言是区域性的,是民间语言”之意。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甚至”可知横线处要体现出对“并行不悖”的递进,且与“相得益彰”构成并列。“并行不悖”指同时进行而互相不违背,侧重互不影响。B项“互为表里”比喻互相依存,互相接受。与“并行不悖”程度一致,未体现递进,排除B项。C项“珠联璧合”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的美好样子。普通话与方言为客观存在,未体现“美好”,排除C项。D项“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侧重配合与补充,可体现普通话与方言的互补性,对前文“并行不悖”进行了递进,且“相辅相成”与“相得益彰”形式对应,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分析文意可知,本题从第二空入手可快速锁定答案。第二空词语与“相得益彰”意思相近,辨析备选词语的语义,排除不符合文意的A、B、C。第三步,验证第一空。
先看第二空,由“做到并行不悖,甚至……”可知,所填词语应与“相得益彰”意思相近,比“并行不悖”语义程度更重。“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齐头并进”指不分先后地一齐前进或同时进行,侧重表达各方都不落后的意思。文段不是强调普通话和方言谁都不落后,而是说两者互相助益,排除A。“互为表里”指内外一体,互相配合,普通话和方言并不是内外一体的关系,排除B。“珠联璧合”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凑在一起。文段并未说明普通话和方言结合在一起,排除C。“相辅相成”指互相协助进行或配合使用,与“相得益彰”意思相近,符合文意。
验证第一空,“界定”指确定所属范围,一般适用于抽象事物,如“界定概念”。其用在文段中,指明确“普通话”和“方言”的使用范围,恰当。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文意可知,普通话和方言通过明确划定各自的使用范围可以同时使用,并不冲突。A项“规定”意为对事物的数量、质量或方式、方法等做出具有约束力的决定,D项“界定”意为划定界限,确定所属范围,置于此处均符合文意,保留;B项“划分”指把整体分成若干部分,文段未体现普通话和方言存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排除;C项“区分”指辨别,分辨,文段并非强调普通话和方言相似,不好分辨,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根据“甚至”可知,表达递进关系,横线处所填词语应比“并行不悖”程度更重。D项“相辅相成”意为两件事物相互补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可与“并行不悖”构成递进关系,符合文意,当选;A项“齐头并进”意为不分先后地一齐前进或同时进行,程度与“并行不悖”一致,无法构成递进关系,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普通话与方言如何相得益彰》45.大气污染:指因人类的生产生活使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从而导致其特性改变,使人们的生活、身体健康以及生态环境直接或间接遭受危害的现象。主要污染物有烟尘、粉尘、硫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氧化物、放射性污染等。
下列所述属于大气污染的是:
A.韩庄农户有几十辆农用大卡车废弃在麦田里,影响了春耕时间
B.淮河水质从解放前至今,越来越差
C.兰州市上空布满了驱之不去的“阴云”,那是市郊工厂的废气
D.汽车轰鸣声弄得老王整夜没有睡好觉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有污染物;
②进入大气并使其特性改变。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废弃大卡车影响耕种,不属于进入大气并使其特性改变,不符合定义;
B项:水质变坏,是水污染,不属于进入大气并使其特性改变,不符合定义;
C项:废气影响了兰州市的大气特性,体现了废气进入大气使其特性改变,符合定义;
D项:噪音影响周围居民生活,不属于进入大气并使其特性改变,属于噪声污染,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46.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由法律规定的赔偿义务机关对受害者予以赔偿的制度。
据此定义,以下哪种情形,国家应承担赔偿责任?
A.公安侦查人员越某在审证时将犯罪嫌疑人打死
B.工商管理人员吊销某违法经营公司的执照
C.邮局在邮政传递中给客户造成损失
D.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储户资金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
②侵犯公民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公安侦查人员越某在审证时将犯罪嫌疑人打死,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符合定义;
B项:工商管理人员吊销某违法经营公司的执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4.1.2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 27 一个粗瓷大碗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001
-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
- 血管通路的选择与护理
- 2024年秋新人教PEP版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课件 Unit 5 Part A 第1课时
- 防积水安全培训
- 采购合同合同管理专业情报收集重点基础知识点
- 安全生产事故预防规划师重点基础知识点
- 安全漏洞修复风险流程重点基础知识点
- 人力资源管理保密协议二零二五年
- 智慧树知到《中国文化精粹(河北政法职业学院)》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
- 空压机每日巡检记录表-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测验卷
- 10.2.2 加减消元法(课件)2024-2025学年新教材七年级下册数学
- 信息科技开学第一课课件 哪吒 人工智能 机器人 信息科技
- 2025年高中数学说题比赛系列课件
- 2025年度月子中心月嫂专业培训合同
- 支部书记考试练习测试题附答案
- 未成年人专门矫治教育制度适用研究
- GB/T 44994-2024声学助听器验配管理
- 2024年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