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烟废气治理设备行业分析分析_第1页
油烟废气治理设备行业分析分析_第2页
油烟废气治理设备行业分析分析_第3页
油烟废气治理设备行业分析分析_第4页
油烟废气治理设备行业分析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油烟废气治理设备行业分析分析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以企业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管理观念,就是以企业利益为根本取向和最高目标来处理营销问题的观念。它包括以下几种。1、生产观念生产观念是一种最古老的营销管理观念。生产观念认为,消费者总是接受任何他能买到的价格低廉的产品。因此,企业应当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低成本和大众分销。持生产观念的企业的典型口号是:“我们生产什么,就卖什么。”生产观念在西方盛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工业化初期,市场需求旺盛,整个社会产品供应能力则相对不足。企业只要扩大生产价廉物美的产品,就能盈利,而不必过多关注市场需求差异。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观念为众多企业所接受。除了物资短缺、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之外,还有一种情况也会导致企业奉行生产观念。这就是某种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品,技术含量和生产成本很高,必须通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来扩大市场。生产观念是一种重生产、轻市场的观念。在物资紧缺的年代也许能“创造辉煌”,但随着生产的发展、供求形势的变化,这种观念必然使企业陷入困境。2、产品观念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最喜欢高质量、高性能和具有某些特色的产品。因此,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致力于生产优质产品,并不断精益求精。持产品观念的公司假设购买者欣赏精心制作的产品,相信他们能鉴别产品的质量和功能,并愿意出较高价格购买质量上乘的产品。这些公司的经理人员常迷恋自己生产的产品,而不太关注市场是否欢迎。他们在设计产品时只依赖工程技术人员而极少让消费者介人。产品观念和生产观念几乎在同一时期流行。与生产观念一样,产品观念也是典型的“以产定销”观念。由于过分重视产品而忽视顾客需求,这两种观念最终将导致“营销近视症”。如铁路行业以为顾客需要火车而非运输,忽略了航空、公共汽车、卡车以及管道运输的日益增长的竞争;计算尺制造商以为工程人员需要计算尺而非计算能力,忽视了袖珍计算器的挑战,其最终结果是产品被市场冷落,经营者陷入困境甚至破产。3、推销观念推销观念(或销售观念)认为,消费者通常有一种购买情性或抗衡心理,若听其自然,消费者就不会大量购买本企业的产品,因而营销管理的中心是积极销售和大力推广。执行推销观念的企业,称为推销导向企业。其口号是:“我们卖什么,就让人们买什么。”推销观念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这一时期,由于西方各国科学管理和大规模生产盛行,因此商品产量迅速增加,整个市场供过于求,卖主之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1929年爆发的严重经济危机,前后历时5年,堆积如山的货物卖不出去,市场极度萧条。这种现实使许多企业家认识到,企业不能只顾生产,即使有物美价廉的产品,也要努力推销才能保证被人购买。在推销观念指导下,企业相信产品是“卖出去的”,而不是“被买去的”。他们致力于产品的推广和广告活动,进行无孔不入的促销信息“轰炸”,以求说服甚至强制消费者购买。与前两种观念一样,推销观念也是建立在以企业为中心,“以产定销”,而不是满足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基础上的。商用油烟净化设备行业市场需求环保政策趋严及大众环保意识的提升带来餐饮行业对油烟净化设备行业的需求率逐年上升,商用油烟净化设备行业规模伴随餐饮业市场规模的增加而加速提升。随着蓝天保卫战等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持续推进,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已有北京、山东、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福建、四川等十余个省份陆续出台餐饮油烟整治方案,要求餐饮从业者加装合格的餐饮油烟净化设备,同时要求执法机关加强对餐饮油烟排放浓度的监测执法力度。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大众对环境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逐步成为社会大众的自觉行为。随着各地监管政策的不断出台与大众环保意识的提升,2016年至2019年期间,我国餐饮行业对商用油烟净化设备的收入投资比率由2016年的0.071%上升至2019年的0.093%,比率逐年上升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2020年9月,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10月29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十个国家部委联合发布《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指出要在十四五期间推进服务业清洁生产,推进餐饮油烟治理。2021年11月2日发布《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指出要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大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力度。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相关政策持续推出落地,作为空气中主要的含碳有机污染物之一,主管部门对餐饮油烟的排放实施严要求、强监管预计将成为必然趋势,餐饮行业对商用油烟净化设备的需求率将进一步提升。2021年6月,在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要求下,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组织标准编制组经过大量理论研究与调研实测,顺利完成了江苏省《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工作并对外发布。该标准将餐饮油烟国标的排放限值将由2mg/m³提高至1mg/m³,增加了对非甲烷总烃排放指标的要求,排放要求与2019年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国家标准《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整体保持一致。在编制过程中,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组通过现场调研、座谈等方式对不同规模餐饮企业的油烟净化设备投资情况进行了测算,根据编制组的测算结果可计算得到大型、中型和小型餐饮服务单位油烟净化设施收入投资比率分别约为0.27%、1.50%和3%。根据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20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2019年我国约80%的餐饮单位年收入在200万元以下,市场整体仍以中小型餐饮单位为主。若以1%的收入投资比率进行保守估计,我国餐饮行业对商用油烟净化设备的收入投资比率将在目前的基础上提升十余倍。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我国餐饮行业市场规模逐年稳步增加,餐饮行业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35,799亿增长至2019年的46,720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28%。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全年餐饮行业收入下降至39,527.20亿元,市场绝对规模仍保持较高水平。随着国内的有效控制和国外疫情的逐步缓解,消费成为促进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我国餐饮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若以5万亿元的餐饮行业市场规模、1%的商用油烟净化设备的收入投资比率计算,我国未来商用油烟净化设备的市场空间将达到500亿元左右。综上所述,伴随我国环保排放政策趋严、社会大众环保意识的提升等因素,商用油烟净化设备的需求率伴随餐饮行业的增长而快速增长,商用油烟净化设备行业规模伴随餐饮业市场规模的增加而加速提升。工业油烟净化设备行业政策支持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前期治理着重于工业废气除尘、脱硫及脱硝等领域。随着工业废气治理工作不断深化,防治工业污染物指标更加全面化,工业油烟逐步被纳入治理范围,下游开展工业废气治理的行业领域也逐步扩大,由传统石化、电力行业拓展到纺织印染、化纤、PVC制造、橡塑材料制造等多个领域。我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家,纺织印染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纺织印染行业是我国传统重污染行业,排放的油烟等废气污染问题一直较为严重。我国纺织印染行业油烟治理相关政策建立和完善工作开展已久,主要纺织印染省份的工业油烟治理政策标准已有所完善健全。以纺织业大省浙江省为例,2015年3月,浙江省颁布地方标准《纺织染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962-2015),规定了纺织染整企业或生产设施的染整油烟和颗粒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控要求以及标准实施与监督等相关规定。总体来讲,随着我国主要纺织省份油烟治理相关政策完善工作不断推进,可以预计纺织油烟治理工作未来将成为一项重点治理工作。同时,化纤行业油烟治理也逐步被各地区所重视。为规范化纤行业废气排放标准监管,上海已于2015年颁布了上海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对油雾等化纤行业中的特征污染物进行了排放监管,并提出了厂区内大气污染物监控点无组织废气限值要求。浙江省也加快了对地方化纤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于2019年4月印发了《化学纤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规定了化学纤维工业油烟的排放限值。预计未来几年,全国范围内更多省市将出台地方性化纤行业油烟治理标准,化纤行业内工业油烟净化设备使用安装率将实现大幅提升。全国各地区工业油烟治理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为行业发展创造了重要前提条件,而下游纺织印染、化纤等主要应用行业的平稳发展也为工业油烟净化设备市场需求提供了保障。静电式油烟废气治理设备行业的主要特点(一)技术密集型部分静电式油烟废气治理设备需要在户外工况下长时间连续工作,因此对设备的安全稳定性要求较高,同时随着有关部门对环保要求的提升,用户对产品的净化效率与技术含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油烟废气治理设备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内优势企业通常通过自主研发形成技术壁垒,对于进入本行业的新企业,需要较长时间积累生产经验,获得相关技术储备。(二)对品牌及营销能力要求较高静电式油烟废气治理设备的应用涵盖商业综合体、连锁及社会餐饮、酒店等商用餐饮领域以及纺织印染、化纤等工业领域,静电式空气净化消毒设备的应用涵盖家庭、医院、学校、办公等场所,众多领域内建设营销网络并进行市场开拓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积累和投入较多人力物力。油烟废气治理设备作为专业性相对较强的产品,营销过程中需专业技术人员配合进行推广及服务。电式空气净化消毒设备在开拓医院或家庭市场时,也需要专业技术人员配合进行推广及服务。因此,对行业内经营企业的销售网络、专业的营销团队及品牌竞争力提出较高要求。(三)资金密集型静电式油烟废气治理设备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从研发、生产到市场推广和销售,需要投入较长的时间以及大量的资金、人力和设备。一方面,企业在前期技术研发、取得生产用地和建设生产厂房、设备购置等方面的投资金额较大,且从开工建设、设备选型、生产工艺测试、全面投产并进行市场推广需要较长的时间。企业日常运营还需要充足的流动资金作为保障,因此企业在前期的生产和运营需要较高的初始成本和运营成本。另一方面,静电式油烟废气治理设备生产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企业只有达到一定生产规模后,方可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才能具有足够的实力维持在研发、扩产、渠道建设等方面的持续投入。油烟废气治理设备行业概述餐饮油烟主要指食物烹饪、加工过程中挥发的油脂、有机质及其加热分解或裂解的产物,主要成分包括烷烃、烯烃、有机酸、醛类化合物和多环芳烃等。2019年,我国食用油的年消费量已达3,978万吨,而国内餐饮门店以中式快餐和中式正餐为主,中餐较西餐往往具有过度烹饪特点,煎炒炸溜等炒菜方式下带来较大油烟污染。实验数据表明,烹饪中约有0.15%的食用油会受热挥发,若不加以净化处理,其中约6万吨食用油会受热挥发进入空气。餐饮油烟已成为引起城市大气雾霾的重要污染源之一,不仅会危害周边居民健康,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工业油烟是指在工业生产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油脂在若干生产环节中雾化、蒸发产生的烟雾,其中包括纺织印染行业的热定型环节、化纤行业的纺丝与加弹环节,以及PVC、橡塑材料制造行业的压延、贴合、挤出等环节。作为全球最大的化纤生产国,2019年我国的化纤产量达到了5,827万吨,化纤在生产过程中约含有2%左右的油剂,其中大部分油剂会在加弹和定型等环节受热挥发。若不加以有效防治,会有上百万吨的工业油烟将挥发进入空气,严重污染环境并危害人体健康。静电式油烟废气治理设备由于净化效率高、运行费用低等诸多优点,具有广泛的下游应用接受度和发展空间,已成为市场上主流的油烟废气治理设备,目前静电式油烟废气治理设备大约占据市场份额的60%-80%。如前所述,我国油烟废气治理设备目前主要应用于餐饮以及纺织印染、化纤等工业领域,油烟废气治理设备行业发展与下游行业的油烟治理政策以及行业总体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工业油烟净化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印染和化纤等行业市场规模稳定,对工业油烟净化设备的需求率稳步提高。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印染、化纤生产国,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并挥发超过百万吨的有机油剂。2015年,浙江省颁布《纺织染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纺织染整工业中所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进行了明确规范,同时杭州市、绍兴市等纺织染整企业重点聚集区也将大气污染物排放列为企业环境整治的重点之一,各地纷纷推出油烟治理相关政策,提升对纺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油烟排放标准的要求,因此在纺织行业固定资产建造过程中对工业油烟净化设备的投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2016年-2019年期间,我国纺织业中工业油烟净化设备投资比率从0.32%逐年增长至0.43%,未来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不断落地,主管部门对于工业油烟的排放要求将日益严格,工业油烟净化设备的投资收入比将进一步上升。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纺织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2018年起,纺织印染行业响应国家煤改气政策导向,纺织设备加热方式由导热油改为天然气直燃加热,进一步提升了对设备油烟废气处理能力的要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2019年期间各年,我国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为6,936亿元、7,290亿元和6,641亿元,三年累计投资超过2万亿元,纺织业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会为工业油烟净化设备带来增量市场需求。综上所述,商用油烟净化设备行业市场存量替换空间广阔,商用油烟净化设备和工业油烟净化设备行业市场需求强劲,具备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据立木信息2发布的《中国油烟净化器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报告(2019版)》预测,预计到2025年,我国油烟净化器市场规模将达到406.61亿元;据中金企信咨询3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油烟净化器行业专项深度调研及发展规划指导可行性预测报告》预测,2026年我国商用和工业油烟净化设备的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工业油烟净化设备行业市场发展情况近年来,在全国及各地区油烟治理政策逐步完善以及下游主要应用行业稳步发展的推动作用下,我国工业油烟净化设备行业市场不断扩大。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我国工业油烟净化设备行业市场规模预计达28.40亿元,较2018年增长9.23%。未来随着全国工业油烟政策进一步完善,预计下游主要应用行业工业油烟净化设备安装渗透率将进一步扩大,为工业油烟净化设备行业稳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空间。营销计划的实施(一)有效实施计划的注意事项(1)有明确的行动方案。战略和计划的有效实施,要有详细、具体的行动方案,以帮助理解和清晰营销计划的关键性环境、项目和措施,正确地把任务、责任落实到个人、团队或部门。(2)可能需要调整组织结构。必须注意组织结构与任务、责任相一致,与自身的特点、环境相适应,根据战略和计划适时调整、优化组织结构。(3)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必须明确与计划有关的环节、岗位和人员的责权利,明确具体要求和奖惩措施,建章立制进行约束和管理。(4)注意协调关键流程。为了有效实施战略和计划,做到行动方案、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等因素,尤其是相关机构、人员在大目标下协调一致,需要界定相互之间的工作关系,构建作业流程,保障操作层面相互配合。(二)影响计划实施的常见问题和原因(1)计划脱离实际。计划通常由专业计划人员负责制订,基层人员具体操作和执行。专业计划人员可能更多考虑的是总体方向和原则,疏于关注过程和实施细节,使得计划较为笼统和形式化;计划人员可能了解现实中的具体问题不够,营销计划偏离实际;计划人员和基层操作人员交流情况不足,后者不能很好理解需要执行的计划,遇到困难……最终导致计划人员和基层人员对立,互不信任。所以,制订计划不能只靠专业计划人员,也可由他们联系基层人员一起讨论、制订。基层人员或比计划人员了解实际情况,将他们纳入计划管理过程,有助于营销计划的制订和实施。(2)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矛盾。计划常常涉及长期目标,企业对具体执行计划的人员又可能是依据短期的绩效,如销量、市场份额或利润等评估和奖励,他们常常不得不选择目光短浅的行为。要注意解决这一矛盾,设法求得两者之间的平衡。(3)因循守旧的情性。一般来说,新战略、新计划如果不符合传统和思维习惯,就容易遭到抵制。新旧战略和计划之间差异越大,实施中阻力也越大。要推动与原来思路截然不同的计划,常常需要打破传统组织结构和流程,“不换脑袋就换人”,甚至重建管理体制。(4)缺乏具体、明确的行动方案。有些计划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没有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缺乏促使各部门、各环节协调一致、共同出力的依据。市场与消费者市场1、市场市场是多门学科的研究内容,不同学科有不同的解释。在市场营销学中,市场指有货币支付能力的、有购买愿望的购买者群体。这个定义指明了市场必须具备一个要素:一是购买者群体,二是有购买愿望,三是有货币支付能力,可用公式表示为: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愿望。市场规模取决于有购买力、有购买愿望的人数多少。2、消费者市场消费者市场是个人或家庭为了生活消费而购买产品和服务所形成的市场。生活消费是产品和服务流通的终点,因而消费者市场也称为最终产品市场。消费者市场是相对于组织市场而言的。组织市场指以某种组织为购买单位的购买者所形成的市场,购买目的是为了生产、销售或履行组织职能。营销调研的步骤营销调研的过程,通常包括五个步骤:确定问题与调研目标、拟定调研计划、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提交报告。(一)确定问题与调研目标为保证营销调研的成功和有效,首先要明确所要调研的问题,既不可过于宽泛,也不宜过于狭窄,要有明确的界定并充分考虑调研成果的实效性。其次,在确定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特定调研目标。(二)拟定调研计划设计能够有效地收集所需要的信息的计划,包括概述资料来源、调研方法和工具等。由于收集第一手资料花费较大,调研通常从收集第二手资料开始,必要时再采用各种调研方法收集第一手资料,也可以从企业外部的商业公司购买有关资料。调查表和仪器是收集第一手资料采用的主要工具。抽样计划决定三方面的问题:抽样单位指确定调查的对象,抽样范围指确定样本的多少,抽样程序则是指如何确定受访者的过程。接触方法是指如何与调查对象接触的问题。(三)收集信息在拟定调研计划后,可由本企业调研人员承担收集信息的工作,也可委托调研公司收集。面谈访问必须争取被访问者的友好和真诚合作,才能收集到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实验调查时,调研人员必须注意使实验组和控制组匹配协调,在调查对象汇集时避免其相互影响,并采用统一的方法对实验进行处理和对外来因素进行控制。(四)分析信息从已获取的有关信息中提炼出适合调研目标的调查结果。在分析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这些信息数据是依据何种尺度进行测定、加工的,然后借助多变量统计技术将数据中潜在的各种关系揭示出来,还可将数据资料列成表格,制定一维和二维的频率分布,对主要变量计算其平均数和衡量离中趋势。(五)提交报告调研人员向营销主管提出与进行决策有关的主要调查结果。调研报告应力求简明、准确、完整、客观,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如能使管理决策减少不确定因素,则此项营销研究就是富有成效的。顾客忠诚高度满意是达到顾客忠诚的重要条件。不过,在不同行业和不同的竞争环境下,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之间的关系会有差异。所有市场的共同点是,随着满意度的提高,忠诚度也在提高。但是,在高度竞争市场(如汽车和个人电脑市场),满意的顾客和完全满意的顾客之间的忠诚度有巨大差异;而在非竞争市场(如管制下的垄断市场——本地电话市场),无论顾客满意与否都保持高度忠诚。尽管在某些场合,顾客不满意并不妨碍顾客忠诚,但企业最终仍会为顾客的不满付出高昂代价。企业如果没有赢得高水平的顾客满意度,是难以留住顾客和得到顾客忠诚的。除了简单地吸引和保留住顾客,许多公司还希望不断提高其顾客占有率。他们的目标不再是赢得大量顾客的部分业务,而是争取现有顾客的全部业务。例如,通过成为顾客购买产品的独家供应商,或说服顾客购买更多的本公司产品,或向现有产品和服务的顾客交叉销售别的产品和服务,以获得所属产品类别中更大的顾客购买量。市场细分战略的产生与发展市场细分是1956年由美国营销学者温德尔,斯密于《产品差异和市场细分——可供选择的两种市场营销战略》一文中,在总结西方企业营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市场细分不单纯是一个抽象理论,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顺应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众多产品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这一新的形势,是现代企业营销观念的一大进步。从总体上看,不同的市场条件和环境,从根本上决定企业的营销战略。市场细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大量营销阶段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资本主义工业革命阶段,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和特点是强调速度和规模,市场以卖方为主导。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企业市场营销的基本方式是大量营销,即大批量生产品种、规格单一的产品,并且通过广泛、普遍的分销渠道销售产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大量营销的方式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获得了较丰厚的利润。企业没有必要研究市场需求,市场细分战略也不可能产生。(二)产品差异化营销阶段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震撼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西方企业面临产品严重过剩,市场迫使企业转变经营观念。营销方式从大量营销向产品差异化营销转变,即向市场推出许多与竞争者在质量、外观、性能和品种等方面不同的产品。产品差异化营销较大量营销是一种进步,但是由于企业仅仅考虑自己现有的设计、技术能力,忽视对顾客需求的研究,缺乏明确的目标市场,因此产品营销的成功率依然很低。由此可见,在产品差异化营销阶段,企业仍然没有重视对市场需求的研究,市场细分仍然缺乏产生的基础和条件。(三)目标营销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产品日新月异,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日益尖锐,以产品差异化为中心的推销体制远远不能解决西方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问题。于是,市场迫使企业再次转变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由产品差异化营销转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目标营销,即企业在研究市场和细分市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资源与优势,选择其中最有吸引力和最能有效为之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设计与目标市场需求特点相互匹配的营销组合。市场细分战略应运而生。市场细分理论的产生,使传统营销观念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在理论和实践中都产生了极大影响,被西方理论家称之为“市场营销革命”。市场细分理论产生后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最初,随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以及个性化消费时代的到来,企业把市场不断细分,从而出现超市场细分理论(即一对一营销理论)。人们认为把市场划分得越细越能适应顾客需求,只要通过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便可提高利润率。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能源危机和整个资本主义市场不景气,使不同阶层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人们在购买时更多地注重价值、价格和效用的比较。过度细分市场导致企业营销成本上升而减少总收益,于是反市场细分理论应运而生。营销学者和企业家认为,应该从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出发对市场进行适度的细分,这是对过度细分的反思和矫正。它赋予了市场细分理论新的内涵,使其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对指导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营销环境下,适度细分理论又被赋予了更新的内涵,适应了全球营销趋势的发展。全球营销力图尽可能地识别和满足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共同需求,并希望以此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低的成本。而且,全球营销对于“需求”的理解更为深刻,它不是简单、一味地识别和满足消费者的现有需求,而是更为关注挖掘潜在需求,或在异国市场上引入并推行新的消费文化。与此同时,全球营销同样注意到各个国家和地区消费者需求之间的差异。因为分布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消费者,拥有不同的语言和肤色,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行为方式。事实上,没有一家企业已经或者试图把触角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们都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寻求全球市场上的机会,选择那些能够比对手更好地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并与之建立互惠互利的交换关系,在满足其需求的同时求得自身发展壮大。顾客感知价值(一)顾客感知价值的含义为顾客提供更大的顾客感知价值,是企业建立良好顾客关系的基石。所谓顾客感知价值(CPV),是指企业传递给顾客,且能让顾客感受得到的实际价值。它一般表现为顾客购买总价值与顾客购买总成本之间的差额。这里的顾客购买总价值是指顾客购买某一产品与服务所期望获得的一系列利益;顾客购买总成本是指顾客为购买某一产品所耗费的时间、精力以及所支付的金钱等成本之和。顾客在购买产品时,总是希望有较高的顾客购买总价值和较低的顾客购买总成本,以便获得更多的顾客感知价值,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因此,顾客在做购买决策时,往往从价值与成本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中选择出那些期望价值最高、购买成本最低,即“顾客感知价值”最大的产品作为优先选购的对象。企业为在竞争中战胜对手、吸引更多的潜在顾客,就必须向顾客提供比竞争对手具有更高顾客感知价值的产品,获得更高的顾客满意度。为此,企业可从两个方面改进自己的工作:一是通过改进产品和服务,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人员素质,提高顾客购买总价值;二是通过改善服务与促销网络系统,减少顾客购买产品的时间、精神与体力的耗费,降低顾客购买总成本。(二)顾客购买总价值获得更大顾客感知价值的途径之一,是增加顾客购买总价值。顾客购买总价值由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构成,其中每一项价值的变化均对总价值产生影响。1、产品价值产品价值是由产品的功能、特性、品质、品种与式样等所产生的价值。它是顾客需要的中心内容和选购产品的首要因素。一般情况下,产品价值是决定顾客购买总价值大小的关键和主要因素。产品价值是由顾客需要来决定的,在分析产品价值时应注意:(1)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顾客对产品的需要有不同的要求,构成产品价值的要素以及各种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也会有所不同。(2)在经济发展的同一时期,不同类型的顾客对产品价值,也会有不同的要求,在购买行为上显示出极强的个性特点和明显的需求差异性。因此,企业必须认真分析不同发展时期顾客需求的共同特点以及同一时期不同类型顾客需求的个性,特征,并据此进行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增强产品的适应性。2、服务价值服务价值是指伴随产品实体的出售,企业向顾客提供的各种附加服务,包括产品介绍、送货、安装、调试、维修、技术培训、产品保证等所产生的价值。服务价值是构成顾客购买总价值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市场营销实践中,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不仅注意产品本身价值的高低,而且更加重视产品附加价值的大小。特别是在同类产品质量与性能大体相同的情况下,企业向顾客提供的服务越完备,产品的附加价值越大,顾客从中获得的实际利益就越大,从而购买的总价值也就越大。因此,在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向消费者提供完善的服务,已成为现代企业市场竞争的新焦点。3、人员价值人员价值是指企业员工的经营思想、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效益与质量、经营作风、应变能力等所产生的价值。企业员工直接决定着企业为顾客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决定着顾客购买总价值的大小。综合素质较高又具有顾客导向经营思想的工作人员,会比知识水平低、业务能力差、经营思想不端正的工作人员为顾客创造更高的价值,培养更多满意的顾客。人员价值对企业、对顾客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并且这种作用往往是潜移默化、不易度量的。因此,高度重视企业内部营销,确保管理层、员工都有正确的营销理念,加强对员工日常工作的激励、监督与管理,使整个团队始终保持较高的工作质量与水平就显得至关重要。4、形象价值形象价值是指企业及其产品在社会公众中形成的总体形象所产生的价值。包括企业的产品、技术、质量、包装、商标、工作场所等所构成的有形形象所产生的价值,公司及其员工的职业道德行为、经营行为、服务态度、作风等行为形象所产生的价值,以及企业的价值观念、管理哲学等理念形象所产生的价值等。形象价值与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密切相关,在很大程度上是上述三个方面价值的综合反映。良好的形象价值会对企业的产品产生巨大的支持作用,带给顾客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满足感、信任感,使顾客需要获得更高层次和更大限度的满足,从而增加顾客购买总价值。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自身形象塑造,为企业进而为顾客带来更大的价值。(三)顾客购买总成本使顾客获得更大顾客感知价值的另一途径,是降低顾客购买的总成本。顾客购买总成本不仅包括货币成本,而且还包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体力成本等非货币成本。一般情况下,顾客购买产品时首先要考虑主要表现为价格的货币成本的大小,这是构成顾客购买总成本大小的主要和基本因素。在货币成本相同的情况下,顾客还要考虑其购买所花费的时间、精力等,这些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