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物理真题提高练习:光的折射透镜1.(大连)下列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立竿见影 B.海市蜃楼 C.小孔成像 D.水中倒影2.(黑龙江牡丹江、鸡西地区)我们在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和接触了许多的光学器件,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小刚用照相机拍摄小明时,小明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B.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C.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与放大镜的距离应等于一倍焦距3.(牡丹江)下列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的光路是()A.B.C.D.4.(重庆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蕴含了光的折射知识,如图所示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桥在水中倒影 B.河底看起来变浅C.透过树林的光束 D.长廊上的树影5.(四川内江)关于图中“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为焦距)B.图中凸透镜成像规律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C.图中光路图说明光在不同介质间传播的方向一定改变D.从不同方向能看清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6.(湘潭)如图,将印有花的透明胶片,贴在发光手电筒前端玻璃上,正对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调整位置,墙上出现一朵清晰放大的“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胶片上的花是倒立的B.此透镜可作为近视眼镜镜片C.胶片与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D.白墙相当于光屏,发生的是镜面反射7.(山西)如图所示,是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制的照相机。在较暗的教室内,让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在半透明膜上可看到室外实验楼清晰的像,若想在半透明膜上成实验楼更大清晰的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相机向前移,纸筒向前伸 B.相机向后移,纸筒向后缩C.相机不移动,纸筒向后缩 D.相机和纸筒的位置均不变8.(江苏苏州)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光具座上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如图放置,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B.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8cmC.先向右移动光屏,再移动凸透镜到某位置一定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D.只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放上远视眼镜可在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9.(海南)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适当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测出物距u和像距v,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实验次数12345物距u/cm6030201512像距v/cm1215203060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B.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成在光屏上的像越来越大C.当u=4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D.第5次实验后,在贴近凸透镜左侧放一眼镜片,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眼镜片对光起会聚作用10.(玉林)如图所示,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用“水球”做成像实验,“水球”成像的原理与________(选填“放大镜”或“照相机”)的相同,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11.(武威)烈日下,汽车玻璃窗上的小水珠应尽快擦干,这是由于小水珠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可能使车内某处温度升高而导致火灾。12.(永州)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以天地互动的形式圆满完成,航天员叶光富进行了太空水球光学实验。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水滴收缩成一个接近完美球体的水球,这个水球可以被看成一个凸透镜。将一个物体放在这个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一位置,可以看到一个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选填“实像”或“虚像”)。13.(福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方便老年人剪指甲,在指甲剪的上方加装了一个小凸透镜,如图。请用物理知识说明:指甲剪上加装凸透镜的作用;
14.(四川德阳)一束光AO斜射向水面上O点,产生折射和反射,请作出反射光线OB和折射光线OC的大致方向。15.(贵州黔东南)如图所示,请分别画出AB的入射光线和CO的折射光线。
16.(河池)如图所示,请完成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光路。17.(广州)如图,一条光线垂直界面AC进入玻璃砖后,在界面AB上只发生反射,在图中画出该光线经界面AB反射和从界面BC离开玻璃砖后的光线。18.(湖南岳阳)小猫叉不着鱼,作图可解释。请完成小猫看见鱼(图中A点)的折射光路图。
19.(湖南常德)图中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水平射向竖直放置的凸透镜,请画出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凸透镜的折射光线。20.(吉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2)如图乙所示,此时光屏上恰好成清晰、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就是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21.(湖州)三棱镜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元件,光通过三棱镜的传播路线是怎样的呢?小越用红光以一定角度射到三棱镜上,光路图如图1所示。改变入射角度,光路图如图2、图3所示。(1)经过两次折射后,红光均向三棱镜的___________(选填“顶角A”或“底面BC”)偏折。这个规律对于其他的单色光成立吗?小越选用其他不同的单色光重复上述实验,发现了同样的规律;(2)了解了小越的探究后,老师建议小越把凸透镜分割成两部分进行思考,如图4所示。小越经过分析和综合,理解了凸透镜对光具有___________作用的原因。(3)利用三棱镜还可以进行的探究实验是___________。22.(枣庄)如图是某同学利用光具盘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的光路,经过多次实验并记录了如下数据:入射角10°30°45°60°折射角7.1°20.7°30°37.8°(1)实验中,光具盘除了能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大小外,还具有______的作用;(2)分析表格中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写出一条即可):______;(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还可以判断:当光以35°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时,其折射角______30°(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当光以30°的入射角从玻璃射入空气中时,其折射角是______。
23.(江汉油田、潜江、天门、仙桃)小红和家人一起乘高铁去旅行,进站时要进行身份验证,她发现屏幕上的头像较小,不能完成人脸识别,后来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识别。她了解到屏幕上的头像是通过摄像头内的凸透镜形成的,于是带着兴趣进行了以下实验。(1)小红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并靠在一起,点燃蜡烛,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2)如图甲所示,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上的像是___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形成的,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的像变大;(3)根据以上实验,小红进行人胎识别时,为使屏幕上的头像变大,她应该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镜头;(4)在图乙所示位置时,烛焰也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__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由此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24.(营口)小明用蜡烛、凸透镜(焦距10cm)、光屏在光具座上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1)实验在____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下进行,现象更明显;(2)蜡烛、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甲所示,光屏上会出现烛焰清晰___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此现象和生活中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相同;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增大物距后,将光屏移动到适当位置,光屏上会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该像与移动前的像相比会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移动蜡烛至图乙所示位置,在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观察到烛焰_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4)将图甲中的透镜换成焦距f=5cm的凸透镜,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将蜡烛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若不移动蜡烛,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度数适当的__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光屏上也会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25.(鞍山)同学们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准备了平面镜、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光具座、光屏等实验器材。(1)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光具座的甲位置,选用______(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竖直放置在乙位置,未点燃的蜡烛B放置在乙位置右侧。移动蜡烛B到丙位置时,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的大小______;(2)将蜡烛B换成光屏,不能在光屏上直接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像;(3)接着同学们想利用上述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只将乙处器材换成一个凸透镜,光屏上恰好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4)把蜡烛A移动到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适当向左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出现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若继续向左移动蜡烛A,光屏位置不动,为了在光屏上仍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A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______(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26.(江西)物理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等【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测焦距:如图所示,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它的另一侧找到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具有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2)组装实验装置: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对三者进行调节、如图所示,是他们分别调节完的实验装置,其中调节正确的是______装置(填写字母序号),理由是______,使像清晰地星现在光屏的中央;A、B、C、D、(3)设计实验表格:请将表格中①和②的内容补充到横线上:①______②______;物距u跟焦距f的关系像的性质①大小②【分析与论证】略【拓展】在实验过程中,光屏上呈现了一个清晰的像,此时,某同学将焦距相同、直径更大的凸透镜替换原凸透镜,则光屏上呈现的像比原来的像______(选填“更大”、“更小”或“更亮”)。
年中考物理真题提高练习:光的折射透镜参考答案1.(大连)下列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立竿见影 B.海市蜃楼 C.小孔成像 D.水中倒影【答案】B2.(黑龙江牡丹江、鸡西地区)我们在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和接触了许多的光学器件,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小刚用照相机拍摄小明时,小明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B.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C.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与放大镜的距离应等于一倍焦距【答案】ABC3.(牡丹江)下列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的光路是()A.B.C.D.【答案】C4.(重庆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蕴含了光的折射知识,如图所示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桥在水中倒影 B.河底看起来变浅C.透过树林的光束 D.长廊上的树影【答案】B5.(四川内江)关于图中“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为焦距)B.图中凸透镜成像规律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C.图中光路图说明光在不同介质间传播的方向一定改变D.从不同方向能看清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答案】D6.(湘潭)如图,将印有花的透明胶片,贴在发光手电筒前端玻璃上,正对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调整位置,墙上出现一朵清晰放大的“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胶片上的花是倒立的B.此透镜可作为近视眼镜镜片C.胶片与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D.白墙相当于光屏,发生的是镜面反射【答案】A7.(山西)如图所示,是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制的照相机。在较暗的教室内,让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在半透明膜上可看到室外实验楼清晰的像,若想在半透明膜上成实验楼更大清晰的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相机向前移,纸筒向前伸 B.相机向后移,纸筒向后缩C.相机不移动,纸筒向后缩 D.相机和纸筒的位置均不变【答案】A8.(江苏苏州)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光具座上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如图放置,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屏上像是倒立放大的B.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8cmC.先向右移动光屏,再移动凸透镜到某位置一定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D.只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放上远视眼镜可在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答案】C9.(海南)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适当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测出物距u和像距v,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实验次数12345物距u/cm6030201512像距v/cm1215203060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B.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成在光屏上的像越来越大C.当u=4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D.第5次实验后,在贴近凸透镜左侧放一眼镜片,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眼镜片对光起会聚作用【答案】BC10.(玉林)如图所示,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用“水球”做成像实验,“水球”成像的原理与________(选填“放大镜”或“照相机”)的相同,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答案】①.照相机②.实11.(武威)烈日下,汽车玻璃窗上的小水珠应尽快擦干,这是由于小水珠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可能使车内某处温度升高而导致火灾。【答案】①.凸透镜②.会聚12.(永州)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以天地互动的形式圆满完成,航天员叶光富进行了太空水球光学实验。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水滴收缩成一个接近完美球体的水球,这个水球可以被看成一个凸透镜。将一个物体放在这个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一位置,可以看到一个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选填“实像”或“虚像”)。【答案】缩小;实。13.(福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方便老年人剪指甲,在指甲剪的上方加装了一个小凸透镜,如图。请用物理知识说明:指甲剪上加装凸透镜的作用;
【答案】凸透镜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指甲到凸透镜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4.(四川德阳)一束光AO斜射向水面上O点,产生折射和反射,请作出反射光线OB和折射光线OC的大致方向。【答案】15.(贵州黔东南)如图所示,请分别画出AB的入射光线和CO的折射光线。
【答案】16.(河池)如图所示,请完成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光路。【答案】17.(广州)如图,一条光线垂直界面AC进入玻璃砖后,在界面AB上只发生反射,在图中画出该光线经界面AB反射和从界面BC离开玻璃砖后的光线。【答案】18.(湖南岳阳)小猫叉不着鱼,作图可解释。请完成小猫看见鱼(图中A点)的折射光路图。
【答案】19.(湖南常德)图中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水平射向竖直放置的凸透镜,请画出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凸透镜的折射光线。【答案】20.(吉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2)如图乙所示,此时光屏上恰好成清晰、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就是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答案】①.10.0②.缩小③.照相机21.(湖州)三棱镜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元件,光通过三棱镜的传播路线是怎样的呢?小越用红光以一定角度射到三棱镜上,光路图如图1所示。改变入射角度,光路图如图2、图3所示。(1)经过两次折射后,红光均向三棱镜的___________(选填“顶角A”或“底面BC”)偏折。这个规律对于其他的单色光成立吗?小越选用其他不同的单色光重复上述实验,发现了同样的规律;(2)了解了小越的探究后,老师建议小越把凸透镜分割成两部分进行思考,如图4所示。小越经过分析和综合,理解了凸透镜对光具有___________作用的原因。(3)利用三棱镜还可以进行的探究实验是___________。【答案】①.底面BC②.会聚③.三棱镜还可以研究光的色散,研究白光是由哪些光组成的。22.(枣庄)如图是某同学利用光具盘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的光路,经过多次实验并记录了如下数据:入射角10°30°45°60°折射角7.1°20.7°30°37.8°(1)实验中,光具盘除了能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大小外,还具有______的作用;(2)分析表格中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写出一条即可):______;(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还可以判断:当光以35°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时,其折射角______30°(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当光以30°的入射角从玻璃射入空气中时,其折射角是______。
【答案】①.显示光路②.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小于④.45o23.(江汉油田、潜江、天门、仙桃)小红和家人一起乘高铁去旅行,进站时要进行身份验证,她发现屏幕上的头像较小,不能完成人脸识别,后来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识别。她了解到屏幕上的头像是通过摄像头内的凸透镜形成的,于是带着兴趣进行了以下实验。(1)小红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并靠在一起,点燃蜡烛,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2)如图甲所示,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上的像是___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形成的,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的像变大;(3)根据以上实验,小红进行人胎识别时,为使屏幕上的头像变大,她应该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镜头;(4)在图乙所示位置时,烛焰也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__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由此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答案】①.同一高度②.漫反射③.右④.靠近⑤.等大⑥.10.024.(营口)小明用蜡烛、凸透镜(焦距10cm)、光屏在光具座上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1)实验在____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下进行,现象更明显;(2)蜡烛、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甲所示,光屏上会出现烛焰清晰___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此现象和生活中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相同;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增大物距后,将光屏移动到适当位置,光屏上会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该像与移动前的像相比会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移动蜡烛至图乙所示位置,在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观察到烛焰_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4)将图甲中的透镜换成焦距f=5cm的凸透镜,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将蜡烛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若不移动蜡烛,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度数适当的__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光屏上也会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答案】①.较暗②.缩小③.照相机④.变小⑤.正立⑥.右⑦.近视25.(鞍山)同学们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准备了平面镜、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土地赔偿协议书范文
- 2025一级造价师考试重点:《合同》在发承包阶段的作用与价值
- 二零二五房屋买卖合同中违约金的规定
- 云计算教学大纲
- 货物运输合同责任保险条款二零二五年
- 个人跟个人借款协议书
- 二零二五版股权作质押贷款合同
- 离婚协议书.二零二五年
- 2025年复配色粉项目建议书
- 二零二五版咨询服务合同例文
- 小学语文整本阅读指导课《城南旧事》教学案例
-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
- GB/T 39802-2021城镇供热保温材料技术条件
- GB/T 2792-2014胶粘带剥离强度的试验方法
- GB/T 21566-2008危险品爆炸品摩擦感度试验方法
- GB/T 215-2003煤中各种形态硫的测定方法
- GB/T 17492-2012工业用金属丝编织网技术要求和检验
- GB/T 17207-2012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第18-1部分:空白详细规范表面安装固体(MnO2)电解质铝固定电容器评定水平EZ
- GB/T 16886.7-200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7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
- 国开电大《人员招聘与培训实务》形考任务4国家开放大学试题答案
- 铁路职工政治理论应知应会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