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套)最新科粤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课件汇总_第1页
(共16套)最新科粤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课件汇总_第2页
(共16套)最新科粤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课件汇总_第3页
(共16套)最新科粤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课件汇总_第4页
(共16套)最新科粤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课件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共16套)最新科粤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PPT课件汇总如果暂时不需要,请您把我收藏一下。因为一旦关闭本页,可能就永远失去我了哦!请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一次小下载安逸一整年!小魔方站作品盗版必究目录1.1身边的化学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有关学习化学的疑问化学课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化学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有什么用?化学有趣吗?怎样才能学好化学?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家里的塑料做衣服的化学纤维食品的添加剂制造交通工具的材料药箱里的药品生命现象与化学密切相关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其实质就是一系列化学反应的过程。DNA结构模型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化学与衣、食、住、行、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化学、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都密切相关。总结化学是有用的1.农业需要化学工业制造的肥料和农药2.制衣业需要化学合成纤维3.建筑业需要化学工业制造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4.交通工具需要化学工业提供的材料和燃料5.防治疾病和保护环境需要化学工业提供的制品和方法6.国防建设需要化学工业提供的钢铁、炸药和特殊材料化学学习的内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科学探究的方法怎样学好化学勤于预习,善于听课做笔记常复习,多记忆吃透课本,联系实际重视实验,培养兴趣①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②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学习化学的方法学习化学的方法1、探究性学习: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2、认真实验。仔细观察,并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3、会听课,做好笔记。听会知识的来龙去脉,感受每一知识点的方法与思路,做实验要注意安全,实验前对实验的内容、操作方法以及有关仪器、药品的性能有充分的了解,并严格按照操作步骤操作,以防发生危险。5、培养自己阅读课本的习惯和能力。4、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课堂中能够进行积极思考,课后对自己进行每节课的评价,能进行反思和总结。

“先听后记”——记录本节的重点、难点,须掌握的内容和课本上没有的内容、易错、易混或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6、加强记忆,要学好化学,记忆是关键,初中化学作为起点学科,要认识、了解的新东西太多,如元素符号、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化学式、基本的定义定律等。不能仅满足听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同时通过勤复习、勤记忆更进一步加深理解。7、建立笔记本和错题本。总结一、社会生活与化学的关系二、化学课的学习内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科学探究的方法三、怎样学好化学1.2化学实验室之旅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科学是严谨的,进入化学实验室应该注意些什么呢?试验室药品柜实验仪器实验要求:做好课前预习,进实验室时带好书实验前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有无破损实验中按要求进行操作,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实验结束后,仪器归位,废液倒入指定容器,玻璃仪器洗涤干净放回原处实验结束后,按时填写实验报告册,及时上交参观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酒精灯失火:立即用湿布扑灭。割伤:用3%的双氧水清洗,再贴上止血贴。烫伤:在烫伤处涂上烫伤膏或万花油。吸入有毒气体: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并请医生处理。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试管酒精灯烧杯铁架台量筒试剂瓶集气瓶试管夹蒸发皿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坩埚钳石棉网托盘天平水槽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主要用途: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铁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注意:夹持玻璃仪器不能太紧烧杯主要用途:用于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和加热时使用注意: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使受热均匀(只能加热液体,不能加热固体)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胶头滴管滴瓶用途: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注意:胶头滴管用过后应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滴液时,不能把胶头滴管伸入容器内。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平放在实验台上,防止腐蚀胶帽。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酒精灯用途:用于加热(用外焰加热)注意事项:应用外焰加热,要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酒精灯,熄灭时要用灯帽盖灭。绝对禁止向点燃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也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免失火,绝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向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不能少于1/4。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布覆盖。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量筒用途:量度液体体积注意:不能加热、不能作反应容器读数:平视凹液面最低处用途: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玻璃棒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试管主要用途: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注意: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试管夹用途:用于夹持试管注意:使用时从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手握长柄,拇指不按短柄1、反应容器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燃烧匙间接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需垫石棉网3、加热仪器:酒精灯2、存放容器: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集气瓶(收集气体)其他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4、分离仪器(过滤):漏斗5、取用仪器:镊子(块状或大颗粒固体)药匙(粉末状或小颗粒固体)滴管(少量液体)6、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量筒(量液体体积)7、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铁夹、铁圈)坩埚钳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8、其他仪器:长颈漏斗、分液漏斗、玻璃棒、石棉网、水槽、试管刷、导管化学药品的取用原则“三不”原则:取用时不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节约原则:按规定用量取用。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里。练习实验基本操作固体药品的取用(常贮存在广口瓶中)(1)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用镊子取后放在仪器瓶口(2)粉末状药品:用药匙取后转移到纸槽中一横二放三慢立一斜二送三直立化学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常贮存在细口瓶中)倾倒法:直接倾倒注意:瓶塞倒放口对口,缓缓倒液签向手,轻刮残液盖紧塞,放回原处签向外。化学药品的取用量取法:注意:(1)量筒必须放

。(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

保持水平。(3)定量量取时,首先向量筒内

液体,离刻度还有1mL~2mL时,改用

。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通常用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用量筒胶头滴管平凹液面的最低处倾倒滴管滴加液体药品的取用(常贮存在细口瓶中)化学药品的取用量筒: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精确度不高,0.1mL。使用注意事项:不能加热和量取热的液体,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在量筒里溶解或稀释溶液。量液时,量简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简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量筒的规格等于或略大于所量液体的体积化学药品的取用√俯视读数会使读值偏_____仰视读数会使读值偏_____大小液体药品的取用(常贮存在细口瓶中)滴加法:用胶头滴管吸取化学药品的取用注意:垂直悬滴,不伸入容器内,不接触容器内壁;不能一管多用,洗净后才能取另一种液体;取用试剂后不能倒置或平放,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头。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药品平铺试管底,管口略向下倾斜,夹持试管口1/3处,均匀预热试管后,集中在外焰加热。固体物质的加热:物质的加热液体药物的加热液体不超三分之一,先把外壁水擦干,夹持在离试管口1/3处,管口向上倾斜45°为最佳,管口不朝人方向,均匀预热试管后,用外焰集中在试管底部加热;加热过程要上下移动,避免溅出伤人。物质的加热加热的方法物质的加热加热的方法:(仪器-试管蒸发皿烧杯烧瓶

)⑴加热前要先预热:移动试管或酒精灯。⑵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口中上部(试管口1/3处)。⑶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⑷试管不能与灯芯接触用外焰加热。⑸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旁人。⑹加热固体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⑺加热液体的试管与桌面倾斜成45°角管口向上。⑻试管内的液体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⑼加热液体的试管要不时上下移动。物质的加热判别仪器干净方法: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仪器的洗涤洗涤方法:⑴冲洗法;⑵刷洗法;

⑶药剂洗涤法洗净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水不成股不聚滴放置:试管:倒放晾干其它:正放晾干热仪器:冷却后洗涤晾干仪器的洗涤一般溶液用水冲,若有沉积加酸刷,油脂用碱液可溶。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1.3物质的变化温故知新1.化学的学习内容是什么?2.试管和烧杯的用途是什么?3.为什么要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物质加热?4.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后,发现试管炸裂了,其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实验:喷雾写字实验方法:用装有某种溶液的喷雾器向一张白纸上喷雾,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现象:白纸上出现四个红色大字“化学变化”实验思考:从喷雾写字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变化前实验内容实验现象有无新物质生成变化1变化2变化3变化4变化5火柴梗形状变化水的状态变化石蜡形状、状态变化玻璃形状变化食盐状态变化无无无无无火柴梗被折断水气化水凝固火柴梗水石蜡石蜡融化成液体玻璃玻璃破碎食盐食盐溶解加热后又得到固体食盐物理变化:水的三态变化特别提醒:之前的五种变化中,有些是物质的性状发生了变化,有些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但是它们有共同特征,即变化中都没有新物质形成。物理变化:1、概念: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3、举例:物质三态的变化、形状的变化、溶解、蒸发、灯泡发光2、特征: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液、固)的变化物理变化: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反应前反应时反应后结论火柴梗燃烧镁条燃烧火柴梗明亮的火焰;发光、发热黑色固体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白色粉末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化学变化:1.概念:物质发生变化时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2.特征:有新物质生成。3.举例:燃烧、生锈、呼吸作用、光合作用、酿酒酿醋、铁矿石炼铁等如:镁带燃烧镁+氧气氧化镁点燃三个注意:1、反应前的物质(反应物)写在左边;2、生成的物质(生成物)写在右边;3、用箭头连接,将反应条件写在箭头的上方4、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不止一种时,用“+”连接。化学变化文字表达式:反应前的现象反应进行时的现象反应后的现象1、实验前观察反应物:颜色、状态、气味等2、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如有无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3、实验后观察生成物:如颜色、状态、气味等注意分清现象和结论:现象:用眼看、鼻闻、耳听、手摸等各种感觉形式去感知,是直接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实。

结论:根据现象进行分析,经推理得出。观察化学实验的方法:反应前反应时反应后结论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固体迅速溶解,产生大量气泡白色固体消失无色气体生成化学变化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生成化学变化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白色粉末化学变化碳酸氢钠(白色固体)稀盐酸(无色液体)氢氧化钠和氯化镁水溶液(无色液体)镁条(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氢氧化钠溶液和酚酞溶液(均为无色溶液)溶液变红得到红色溶液化学变化化学实验在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定义特征形式判断方法破碎、扩散、蒸发、凝固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果变化过程中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改变,则该变化为物理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生成了其他物质发光、放热、变色、变味、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如果变化过程中都生成了其他物质,则该变化为化学变化常常有“能”“会”“易”“可以”“具有”这样的字眼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物质变化后没有新物质生成物质变化后有新物质生成

变化前:纸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变化前:纸变化后:纸变化后:二氧化碳和水等纸剪成条纸燃烧

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不能单单依据是否有明显的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或者判断原物质的构成微粒有没有发生变化。如:电灯通电时发光也放热,但它是物理变化。注意

化学变化中还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空气液化铜器生绿锈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酒精挥发火药爆炸灯丝通电后发光放热气球爆炸用硫燃烧法熏粉丝

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丝弯曲

B.香水挥发

C.燃放烟花

D.瓷碗破碎2.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美酒飘香B.玻璃破碎C.轮胎爆炸D.蜡烛燃烧3.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的性质是()A.可燃性B.挥发性C.不稳定性D.还原性随堂练习CDB4.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烟花燃放B.光合作用C.冰雪融化D.食物变质6.在化学变化中_____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例如点燃蜡烛时,石蜡熔化是_________变化,石蜡燃烧是_________变化。5.

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

矿石粉碎

B.

牛奶变酸

酒精燃烧

C.

冰雪融化

食物腐败

D.

钢铁生锈

米酿成酒

CC一定物理化学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1.4物质性质的探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2.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通常指物质的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毒性,腐蚀性,金属性,非金属性,稳定性,酸性,碱性。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1)熔点和沸点: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液体沸腾的温度叫做沸点。(注意:液体的沸点是随着大气压强的变化而变化的)关于物质物理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的简单介绍:(2)压强:物体在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由于大气压强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们把101kPa的压强规定为标准大气压强。(3)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如:水的密度1.0g/cm3物质用途和性质的关系用途: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灭火决定

体现性质: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体现用途

性质决定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延展性、挥发性、等毒性、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助燃性、酸性、碱性、等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否经过化学变化来表现不需要经过需要经过总结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延展性、挥发性、等毒性、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助燃性、酸性、碱性、等研究物质物理化学性质的方法:1、物理性质用观察法和物理测定法进行探究。2、化学性质用化学实验探究法进行探究。

金属铜化学性质的探究铜片在空气中加热后有什么变化?变黑的是什么物质?一、观察与问题A铜片变黑可能是因为火焰中的烟灰附着在铜片上;B加热铜片,火焰不与铜片接触,铜片不会变黑;C铜片变黑可能是因为铜片与空气发生化学变化。二:假设与猜想实验探究金属铜的化学性质:三:实验操作设计实验证明:黑色物质可能是烟灰;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用干净的棉布擦拭铜表面的黑色物质擦不去黑色物质不是烟灰实验二:铜片不与火焰接触时加热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将铜片置于试管中加热变黑色不是烟灰,可能是铜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新物质设计实验进一步证明可能是铜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新物质四:结论与解释结论:黑色物质是铜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新物质解释:铜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了黑色氧化铜五:表达与交流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铜+氧气

氧化铜加热小结:物质性质的探究要用科学探究的方法。一般科学探究分六步进行。

一、观察与问题二、假设与预测

三、实验与事实四、解释与结论五、表达与交流六、拓展与迁移知识巩固1.下列属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能使食物腐烂B氧气能使钢铁生锈C氧气能供给动物呼吸D氧气能液化成淡蓝色液体2.下列属于金属铜的化学性质的是(

)A铜片表面呈黄色B铜片在空气中加热会变黑C铜线的导电性很强D铜的密度为8.9g/cm33.氮气具有的下列性质中,属于氮气化学性质的是(

)A常温下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B在低温高压下能变成无色液体或雪状固体C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能与氢气作用变成氨D极难溶于水4.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基本途径。准备几小片铜片,探究金属铜的化学性质。请你参与下列探究:观察与问题:将一小块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铜片表面变黑。假设与预测:假设⑴铜片加热变黑,是因为火焰的黑烟附着在铜片上;假设⑵铜片加热变黑,是因为铜片与

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与事实:实验⑴用洁净的干布擦一擦铜片上的黑色物质,黑色物质不易被擦去;将铜片放入试管中,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片刻,铜片也变黑。实验⑵将铜片放入小试管中并塞上橡皮塞,再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直至铜片变黑。再将移至的另一端加热片刻,铜片不再变黑。解释与结论:上述实验⑴证实,假设⑴(“正确”或“不正确”);实验⑵证实,假设⑵(“正确”或“不正确”)。表达与交流:铜片在空气中加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拓展与延伸:如果用真空泵抽去装有铜片的试管内的空气,或用氮气充满装有铜片的试管,然后加热,铜片(“会”或“不会”)变黑。如果用铝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第二章空气、物质的组成2.1空气的成分测定空气里的氧气含量红磷集气瓶燃烧匙止水夹导气管烧杯测定空气里的氧气含量实验装置空气有哪些成分实验原理根据某物质只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且生成固体,从而使密闭容器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变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使密闭容器内的水面上升来测量的。实验步骤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现象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注意可燃物要求:该物质要足量且在空气中就能燃烧;燃烧后产物是固体。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测定空气里的氧气含量五氧化二磷红磷+氧气点燃空气有哪些成分1、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瓶内剩余气体具有怎样的性质?

答:可得出剩余4/5气体为N2的性质,①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②难溶于水2、红磷燃烧后生成的“大量白烟”可以说“大量白雾”吗?答:不能,烟是固体微粒;雾是小液滴。讨论:3、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放少量的水?答:防止燃着的红磷溅在集气瓶上,将集气瓶炸裂。让P2O5溶于水中。空气有哪些成分测定空气里的氧气含量4、为什么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答:防止白烟污染空气。答:1)红磷量不足;2)装置气密性不好;3)瓶内温度没有冷却到室温5、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1/5

,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

?讨论:空气有哪些成分测定空气里的氧气含量

氮气

(78%)

(21%)

稀有气体

(0.94%)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二氧化碳

(0.03%)

结论: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体积分数空气的组成空气有哪些成分实验方法:曲颈甑(盛空气)中加热汞。实验原理:汞+氧气→氧化汞氧化汞→汞+氧气实验现象:①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氧化汞)。②容器内里空气体积减少约1/5(氧气);剩余气体约4/5(氮气)。实验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拉瓦锡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空气有哪些成分为了搞清楚空气的成分,很多科学家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如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里分别制得了氧气,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发现了稀有气体氩,以后各个稀有气体氦(He)、氖(Ne)、氪(Kr)、氙(Xe)陆续被发现。舍勒(1742—1786)

普利斯特里(1733—1804)

拉瓦锡(1743—1794)空气有哪些成分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熔沸点低。密度:1.251g/L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的性质:氮气和稀有气体有用么?氮气氮气的用途(4)化工原料(6)食品充气包装(1)冷冻剂(2)制氮肥、(3)保护气(5)超导试验车稀有气体稀有气体无色、无味,化学性质很不活泼,难溶于水。用途:保护气、电光源激光技术、低温麻醉。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氮气和稀有气体有用么?物质的分类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如:N2、O2、CO2、P、P2O5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如:空气、海水、河水等注意: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可分别表示为N2、O2、CO2等。混合物中各物质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例如:空气中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都保持着各自的性质。怎样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混合物组成只有一种成分由几种纯净物组成组成性质固定不固定表示方法有化学符号无固定符号举例氧气(O2)五氧化二磷(P205)空气,海水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比较怎样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图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将燃着的木条插入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燃着的木条立刻熄灭将澄清的石灰水滴入盛有呼出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变化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观察玻璃片上水蒸气的情况,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进行比较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一片水雾,而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明显变化空气是怎样受污染的?人类的活动往往会造成空气的污染,成为空气的各种污染源,如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空气污染危害大机动车尾气的排放NO2CO交通污染源化石燃料燃烧煤燃烧排放的烟气SO2空气污染危害大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突出的危害二氧化硫含硫燃料的燃烧引发呼吸道疾病、严重者死亡;造成酸雨,破坏地面设施氮氧化物汽车、飞机等尾气引发眼睛、呼吸系统炎症;造成酸雨;破坏高空臭氧层等一氧化碳汽车尾气、含碳燃料不完全燃烧破坏人体血液输氧功能,使人死亡等可吸入颗粒物(粉尘、铅、碳颗粒等)汽车尾气、建筑、生活等城市垃圾扩散引发咳嗽、喉病、“尘肺”;导致云雾增多,使能见度降低空气污染危害大沙尘暴袭新疆水泥厂之害北京的天黄河能活几年1、损害人体的健康;2、影响植物生长;3、损坏地面设施,破坏文物古迹;4、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地球的生态平衡失调等。酸雨二氧化硫温室效应二氧化碳臭氧空洞氟利昂等空气污染危害大为了监测各地大气环境的质量,我国已建立了空气质量日报的制度。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和空气质量级别三项内容。

保护大气环境大气监测车空气污染危害大空气质量日报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空气质量级别(共5级,越低越好)保护大气环境空气污染危害大防治空气污染的主要措施:1、废气达标排放;2、煤炭综合利用;3、改变能源结构;4、使用无铅汽油;5、绿化。保护大气环境空气污染危害大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

如果我们把看的见的水想象成是由很多很多小到肉眼看不见的微粒聚集而成的,当水受热时,就会分散开来成为一个一个的微粒,我们称这种微粒为水分子,分子很小,是肉眼看不见的,所以我们就看不见了。当遇冷的时候,一个一个水分子又聚集在一起,聚集的多了我们又看到了液体状态的水。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分子的定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注意:1、是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的。

2、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水水分子模型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氧气氧气分子模型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几百万倍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分子的性质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即:1670000000000000000000个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是3×10-26千克,即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kg如果10亿人都来数一滴水中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24小时不停的数,需要数多少年?三万多年分子的性质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这个实验说明了分子具有什么性质?分子的性质分子间有间隙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固体液体气体气体分子间的间隔>液体分子间的间隔固体分子间的间隔>分子的性质分子间有间隙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品红分子在冷水和热水中的运动情况分子的性质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分子原子构成在化学变化中破裂成物质构成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原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注意: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原子与分子的关系分子原子相同点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质量、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有间隔处于不断运动中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性质不同。不同点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分相互关系分子可以分裂为原子,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原子的构成

质子(+)

中子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和电量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中子不带电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原子电性

原子是否显电性?核内电子数=核电荷数=核外质子数不显电性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构成原子的粒子电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性和电量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不显电性质量/kg9.109X10-311.673X10-271.675X10-27相对质量1/1836忽略1.00711.0081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很小,但比电子大很多。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的电性由质子决定,因此原子核带正电,数目跟质子相等。总结: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氢101碳666氧888钠111211氯171817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电子数不同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原子的结构几种常见原子的构成注意: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没有固定的轨道,但有经常出现区域;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1234567;离核越近能量越低;最外层电子最多不超过8个电子(只有1层的不超过2个电子)。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原子结构示意图+826原子核电子层核内质子数电子层上的电子个数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结构HeNe特点:最外层电子数8个(氦2个)达到稳定状态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LiBeMgAl特点: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HBFCNO特点: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等于4个,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电子。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元素的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趋势化学性质结论金属元素一般小于4易失去电子易发生化学反应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非金属元素一般大于等于4易得到电子稀有气体元素等于8(氦等于2)稳定结构难发生化学反应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注意: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其原子的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原子的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决定于原子核(或质子数和中子数)。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

质量数——核电荷数——

(核内质子数)——元素符号例如:表示原子组成的一种方法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离子的概念

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的分类:

阳离子:带正电荷如

阴离子:带负电荷如构成物质的微粒——离子离子的形成构成物质的微粒——离子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叫质量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离子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构成物质的微粒——离子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a-m阴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b+n总结原子种类不同,质子数也不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中粒子构成,但不是所有的原子核内都有中子。氢原子中没有中子。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但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原子很小,但有一定质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总结第二章空气、物质的组成2.4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Na钠22.99H氢1.0008Ar氩39.95Fe铁55.85P磷30.97Ca钙40.08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种类:约有一百余种组成三千多万种物质什么是元素元素概念的理解:元素必须是核电荷数相同的原子,不能说成微粒。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只看原子的质子数,质子数相同即为同种元素元素概念的正确说法: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辨别同种元素的方法:表示方法使用领域原子种类个数微观元素种类宏观四种问法四种答法1物质由什么组成2物质由什么构成3分子由什么构成4每个分子由什么构成有关说法:氧气二氧化碳水答出元素种类答出粒子种类答出原子种类答出原子种类和个数元素与原子的比较什么是元素元素原子定义不同点①只讲

,不讲______

②是

观的概念③只能组成

,不能构成____④化学变化中元素的

和____不变①既讲

,又讲______

②是

观的概念③可直接构成

,也可构成_______

④化学变化中原子的

、_____、

都不变相互关系元素是

原子的总称,原子是

的个体,是

中的最小粒子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种类种类宏微物质物质物质分子质量种类质量种类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数目化学变化元素个数个数元素和原子的比较什么是元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含量什么是元素元素物质分子原子分子、原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只有种类不同既有种类不同又有个数不同什么是元素用元素描述物质用“组成”,用分子、原子描述物质用“构成”。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钅”及汞“石”固态非金属“气”气态非金属“氵”液态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氦氖氩氪氙元素怎样表示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元素的分类国际上,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元素;当几种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如:H,He;C,Cl怎样表示元素的名称和符号氢元素一个氢原子写法CFe读法:意义:如:

H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怎样表示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归纳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元素符号(1)表示一种元素(宏观意义)(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微观意义)注:有些元素符号还能表示一种物质金属:Fe、Cu、Hg、Ag等稀有气体:He、Ne、Ar等某些固态非金属:C、Si、S、P等怎样表示元素的名称和符号钠镁铝硅磷NaMgAlSiP硫氯氩钾钙SClArKMn氢氦锂铍硼HHeLiBeB碳氮氧氟氖CNOFNe锰铁铜锌银钡铂金汞碘CuFeZnAgCaBaAuHgIPt元素符号砷33As

74.92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

1869年2月,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编制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表中除收入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外,还给尚未发现的元素留下了27个空位,并大胆地预言了11种未知的新元素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同时根据它们的性质取了名字,如类铝、类硼、类硅等,后来都得到了验证。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简介元素周期表周期:每一横行叫一周期,共7个周期。族:每一纵行叫一族(其中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元素周期表的起始: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单质化合物定义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同点同种元素不同种元素相同点纯净物纯净物实例O2、H2、C、S、P、Fe、Al、Mn、He、Ne、Ar

H2O、CO2、Fe3O4、H2S单质和化合物有何不同单质和化合物有何不同两者都是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单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可以生成化合物,某些化合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可以生成单质。单质和化合物之间的联系:单质和化合物有何不同氧化物: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氧化物。举例:二氧化硫(SO2)、水(H2O)、五氧化二磷(P5O2)注意:有些化合物中含有氧元素,这样的化合物叫做含氧化合物。举例: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碳、水等物质混合物:矿泉水空气化合物:单质: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二氧化碳,蒸馏水,氯化钾氧气,氮气,硫粉氧化物二氧化碳,蒸馏水物质的分类3.2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氧气的性质颜色状态:密度:溶解性:三态转化:101kPa下无色无气味的气体比空气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无色气体淡蓝色液体淡蓝色固体-183℃-218℃物理性质贮存在钢瓶中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注意:氧气是不可以燃烧的喔氧气的性质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一般指物质的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毒性等。反应物的名称反应物的色、态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文字表达式

木炭

黑色固体发出红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点燃氧气的性质化学性质氧气和木炭反应反应物的名称反应物的色、态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文字表达式

铁丝

银白色固体铁丝红热,不能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点燃氧气的性质化学性质氧气和铁丝反应反应物的名称反应物的色、态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文字表达式

蜡烛

白色蜡状固体燃烧发出黄光,放热,瓶壁有雾珠出现,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瓶壁有雾珠出现,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蜡烛+氧气

二氧化碳+水点燃氧气的性质化学性质氧气和石蜡反应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反应通式A+B=AB(多变一)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非基本反应类型)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叫缓慢氧化。例如:动植物呼吸、食物腐烂、酿酒等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化学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1234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同时也是氧化反应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综上所述: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医疗、登山、潜水、航空等炼钢、气割、气焊、宇航、液氧炸药等氧气的用途氧气用于急救病人登山潜水地外探索炼钢气割和气焊航空臭氧氧气的兄弟——臭氧(O3)物理性质:

臭氧是一种淡蓝色,有鱼腥味的气体离地10km——50km处。化学性质:

臭氧的化学性质极不稳定,易分解成氧气。用途:能吸收掉太阳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生命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臭氧还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可用于饮用水和器具的消毒臭氧层空洞:在制冷剂——氟氯烃等作用下会分解为无吸收紫外线功能的氧气,从而使臭氧层遭到破坏臭氧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3.2制取氧气氯酸钾KClO3氯化钾+氧气二氧化锰加热KClO2(1)(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加热KMnO4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H2O2H2OO2(3)K2MnO4MnO2O2实验室制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有哪些反应实验探究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探究问题:不加热双氧水时,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加热双氧水时,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不加热,但在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时,是否复燃实验室制氧气实验探究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室制氧气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装置图实验室制氧气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固态和液态不需加热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室制氧气收集装置选择的依据: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且不与空气中气体反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且不与空气中气体反应√√排水集气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要考虑气体的溶解性是否与水反应;气体密度与空气成分是否反应(制得的氧气较纯)(制得的氧气干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收集装置实验室制氧气KMnO4K2MnO4+MnO2+O2加热

KClO3KCl+O2MnO2△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装置图实验室制氧气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固固加热型反应物为固态反应条件需加热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实验室制氧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带有导管的单孔胶塞塞紧试管,先将导管另一端放入水中,然后用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水倒流,导管内上升一段水柱,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操作注意事项(加热前准备事项)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操作实验室制氧气①③④⑤⑥试管口应略低于试管底。防止加热时产生的水回流,使试管炸裂导气管应与橡皮塞齐平。有利于排出试管内的空气导气管口应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药品应平铺于管底,用外焰加热。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超过2/3。防止引发火灾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操作注意事项(加热前准备事项)②实验室制氧气②①收(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点(酒精灯加热药品,利用外焰加热)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操作注意事项(加热前准备事项)实验室制氧气②①移(导管移出水槽)熄(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到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操作注意事项(加热前准备事项)实验室制氧气查(装置气密性)装(装药品,塞紧单孔塞)定(固定试管,先下后上、先左后右)点(酒精灯加热药品)收(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移(导管出水槽)熄(灭酒精灯)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实验室制氧气装置图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KMnO4氯酸钾和二氧化锰KClO3MnO2实验室制氧气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1)氯酸钾和二氧化锰(2)高锰酸钾反应物为固态,反应条件需加热固液常温型(3)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物为固态和液态,反应条件不需加热实验室制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且不与空气中气体反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且不与空气中气体反应排水集气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要考虑气体的溶解性及是否与水反应;气体密度及与空气成分是否反应收集装置实验室制氧气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H2O2H2O+O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1)改变的只是化学反应速率,效果可加快或减慢。(2)本身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但物理性质有可能改变。(3)催化剂要针对某个具体反应而言。如不能单独说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实验中是催化剂,但不是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注意: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它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氯酸钾氯酸钾+氧气二氧化锰加热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加热特点:表示:ABA+B一变多反应物1种生成物2种或2种以上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概念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特点“一变多”的化学反应X→A+B+…

“多变一”的化学反应C+D+…→Y联系两者都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区别和联系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物理变化)原理: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空气,然后蒸发。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氧。

降温蒸发方法:纯净的空气 液态空气加压-196℃

氮气 升温至-183℃液态氧氧气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工业制氧气膜分离技术法原理:利用膜分离技术分离空气中的氧气。方法:在一定的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功能的薄膜,反复进行多级分离,便可得到含氧气90%以上的富氧空气。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3.3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物质燃烧的条件对比试验分析推断火柴可燃吗?小石块呢?室温下存放的蜡烛会燃烧吗?点燃后呢?用烧杯倒罩住呢?在空气中,已点燃的蜡烛能维持燃烧吗?不燃烧持续燃烧持续燃烧火焰慢慢熄灭火柴是可燃物小石块不是可燃物燃烧需要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需要空气或氧气火柴可燃小石块不可燃着火点实验结论: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物质燃烧的条件在通常情况下,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热的氧化反应。备注:广义的燃烧也可以说任何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燃烧的概念:物质燃烧的条件自燃:缓慢氧化: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

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物质燃烧的条件

燃烧的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与氧气充分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灭火的原理1.清除/隔离可燃物2.隔绝氧气3.使温度降到物质的着火点以下。缺一不可只需其一灭火的原理:灭火依据什么原理1、用嘴对着燃烧的蜡烛用力吹气,结果蜡烛熄灭了。(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2、向燃烧的蜡烛上浇水,结果蜡烛熄灭了。(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或隔绝O2)3、在点燃的蜡烛上方倒扣一只烧杯,由于蜡烛燃烧不断地消耗氧气,当氧气量不足时,蜡烛熄灭。(隔绝O2)灭火依据什么原理灭火实例:4、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蜡烛熄灭。(隔绝O2)5、剪去蜡烛的烛芯,或在蜡烛的下面截取其中的一大段,蜡烛很快熄灭。(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灭火依据什么原理灭火实例:几种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灭火依据什么原理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火灾和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火灾。没有液体残留CO2灭火器:几种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灭火依据什么原理水基型灭火器: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固体如汽油柴油木材棉布等引起火灾。几种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灭火依据什么原理着火部位请告知:详细地址火源种类燃烧状况火场自救的方法:灭火依据什么原理房屋灭火时的注意事项火场自救的方法:灭火依据什么原理火场自救的方法:灭火依据什么原理火场自救的方法:灭火依据什么原理火场自救的方法:灭火依据什么原理另外,除火药外,可燃性的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遇火也会发生爆炸。如:H2、CO、CH4等。爆炸的概念: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剧烈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膨胀而引起爆炸。注意:并非所有的爆炸都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自行车轮胎爆炸等,都属于物理变化。爆炸与防爆安全爆炸的条件:思考:火药平摊在铁板上,点燃能否发生爆炸?为什么?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产生急速的燃烧在有限的空间内爆炸与防爆安全爆炸与防爆安全氧化反应、燃烧、爆炸的关系:氧化反应(放热)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的气体或液体,容易燃烧、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以及一些可以引起气体物质燃烧的物质等。如磷、酒精、汽油、液化气、氢气、面粉、棉絮……易爆物:指的是那些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如硝酸铵、烟花爆竹、黑火药……爆炸与防爆安全第四章生命之源—水4.1我们的水资源人类离不开水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总储量为1.39×1018m3,水资源是丰富的。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占总储水量的97.2%,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我国水资源总量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只居世界八十几位,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我们生活在“水球”上在地球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一切生命活动都是起源于水的。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65%。其中,脑髓含水75%,血液含水83%,肌肉含水76%,连坚硬的骨胳里也含水22%哩!没有水,食物中的养料不能被吸收,废物不能排出体外,药物不能到达起作用的部位。人类离不开水生命离不开水人体内六成是水,人体一旦缺水,后果是很严重的。缺水1%-2%,感到渴;缺水5%,口干舌燥,皮肤起皱,意识不清,甚至幻视;缺水15%,往往甚于饥饿。没有食物,人可以活较长时间(有人估计为两个月),如果连水也没有,顶多能活一周左右。人类离不开水生命离不开水人体内含水2/3,鱼体内含水70%——80%,水母体内含水量约为95%,某些蔬菜内含水量超过了96%人类离不开水水的用途1、工业上要用水洗涤、溶解、加热或冷却物质。2、农业要用大量的水灌溉农田,它的用量占人类消耗淡水总量的2/3多。3、生活更离不开水,人们用水洗涤、烹饪、解渴和美化家园。人类离不开水水的用途海洋水

湖泊水

河流水

地下水

大气水

生物水地球水总量:丰富1.39×1018m3,约占地球表面的7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我们生活在“水球”上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海洋是最大的储水库,其储水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浩瀚的海洋中不仅繁衍着无数的水生生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珍惜水资源紧缺性人均水量/年主要问题轻度缺水1700~3000局部地区,个别时段出现用水问题中度缺水1000~1700将出现周期性和规律性的用水紧张重度缺水500~1000将经受持续性缺水,经济发展受到制约,人体受影响极度缺水<500将经受极其严重的缺水淡水危机珍惜水资源部分国家的人均水量珍惜水资源由图说明:

1、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缺水状况。

2、人均水量在3000m3以上的地区有江西、福建、青海、西藏等。

3、极度缺水的地区有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东、江苏等。

4、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中国各省份人均水量珍惜水资源一方面:节约用水另一方面:防止水体污染1、提高水的利用率2、防止浪费节约用水具体方法:生活上,改变习惯,一水多用。农业上,变漫灌为喷灌、滴灌。工业上,水的多次循环使用。珍惜水资源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分别可节水40%和70%以上。如果全国工业用水平均重复利用率从20%提高到40%,每天可节水1.39×107

t。农业喷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象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节水标志寓意:像对待掌上明珠一样,珍惜每一滴水!节水标志珍惜水资源水体污染: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其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水污染水污染及其防治工业污染: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的任意排放农业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生活污染: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污染源水污染的原因水污染及其防治水体污染导致鱼等生物死亡水污染的危害水污染及其防治城市水污染水污染的危害水污染及其防治工业上:工业废水处理后排放.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提倡使用农家肥.生活上: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

加强水质的质量监测

水污染的危害:影响工农业、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危害人体健康水污染的危害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水污染及其防治水污染的防治245树立环保意识工业废水经处理后排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水污染及其防治这是干旱地区从池塘里获得的水:不溶的杂质可溶的杂质

微生物静置沉淀把河水引入沉淀池,静置一段时间后,底部有沉淀,上面的水变得相对澄清。但有一些悬浮物存在。沉淀物不能去除悬浮在水中及浮于水面的固体物质。水的净化和纯化让部分不溶的杂质沉到水底。吸附沉淀向水中加入某些净水剂如明矾,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吸附悬浮物浑水变澄清水的净化和纯化常用吸附剂:活性炭、明矾等.吸附剂的作用是:除去可溶性杂质,颜色及异味.木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活性炭层不仅可以过滤掉不溶性杂质,还可以利用它的强吸附性,吸附气体(色素)和可溶性杂质,除去臭味。便于活性炭充分地吸收气味和色素。现在得到的水可以还需要煮沸才能放心饮用了水的净化和纯化过滤取水(取3杯天然水:湖水、河水、井水)加明矾吸附(搅拌溶解后,静置,观察现象)过滤(过滤器的制作,过滤的操作方法)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铁架台过滤需要的仪器:过滤器的制作:水的净化和纯化一贴:二低:三靠:滤纸要紧贴漏斗的内壁。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步骤:1.一贴;2.二低;3.三靠。玻璃棒的作用:引流滤纸低于漏斗边缘;烧杯口要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过滤操作要领:过滤的目的: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过滤注意:滤纸一定要和漏斗贴紧,不能留气泡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的边缘过滤后的水纯水过滤操作主要去除水中的什么杂质?去除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沉淀、过滤。否则,过滤的速度慢防止液体从漏斗边流出不是去除不溶性的杂质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那些?滤纸破损;滤液边缘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等。此时,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直到澄清为止。

过滤把硬水变软关键是减少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蒸馏(或煮沸水)给液体加热,使它变为蒸气,再使蒸气冷却,凝聚成液体,这种方法叫做蒸馏。通过蒸馏,可以把不同的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如工业制氧气),也可以把液体与溶解在液体中的杂质分离开来(如蒸馏水就是用蒸馏的方法得到的)沸点挥发性不挥发性水的净化和纯化蒸馏的操作方法凝结水蒸气沸腾不纯净的水进水出水蒸馏水冷凝管作用:可使硬水中的钙、镁留在容器内,降低水的硬度,去除不可溶物质和微生物。蒸馏瓶中要加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作用:防止加热时,出现液体暴沸。水的净化和纯化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图除去不溶性杂质除去可溶性杂质,吸附颜色和异味杀死残存的细菌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沉降杂质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区别方法:肥皂水法、蒸发法将适量的肥皂水加入澄清的水中,经搅拌(或振荡),如果能产生稳定泡沫的是软水,不能产生泡沫并有沉淀生成的是硬水。硬水的危害:浪费肥皂,衣服洗不净;锅炉结垢有爆炸的危险;长期饮用硬水,可引起人体消化道紊乱等。硬水及其软化硬水变软水的方法:蒸馏法或化学方法第四章生命之源—水4.2水的组成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水曾经被看作是一种元素。直到18世纪末,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拉瓦锡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确认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的组成通常状况下(即1个大气压下)纯净水:水有哪些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凝固点(冰点)沸点无色无味液体4℃时密度最大为10℃100℃探究问题

水分子是由什么原子构成的?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怎样证实?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问题假设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探究水分子的组成H2O探究水分子的组成实验装置实验过程探究水分子的组成实验过程现象:1、电极上出现了气泡2、V正,气体

:V负,气体

=1:2探究水分子的组成实验过程结论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是氧气。结论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是氢气。水在直流电的基础上,分解成氢气和氧气。O2H2VH2:VO2=2: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一种化合物。化学式是H2O水通电氢气+氧气(H2

)(O2)(H2O)探究水分子的组成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水分子分解生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很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因而水的化学式是H2O实验原理探究水分子的组成实验结论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

。氧气氢气水发生

变化,其文字表达式:化学水氢气+H2OH2O2氧气通电水由

组成。氢元素、氧元素探究水分子的组成水物理性质:化学性质:H2O

H2+O2通电

探究水的组成实验仪器:实验药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正极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且负极与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③在化学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