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可研报告_第1页
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可研报告_第2页
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可研报告_第3页
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可研报告_第4页
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可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9/93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项目概况 11.2项目建设概况 21.3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31.4项目研究结论 4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52.1项目建设背景 52.2项目建设的意义 9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第三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153.1项目选址 153.2建设条件 15第四章项目规划与设计方案 184.1设计依据及原则 184.2建设内容与规模 194.3建筑设计方案 19第五章节能方案分析 245.1设计依据 245.2建筑节能的必要性 245.3能源消耗情况 265.4节能措施及效果分析 295.5结论及建议 33第六章环境影响分析 346.1环境现状分析 346.2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 346.3环境影响分析 346.4环境评价结论 41第七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427.1劳动安全卫生 427.2消防 44第八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468.1项目组织 468.2项目管理 468.3项目监督 488.4项目评价 49第九章项目管理和进度安排 509.1项目管理 509.2实施进度安排 54第十章工程招标方案 5510.1招标依据与原则 5510.2招标组织管理与方式 5610.3招标基本情况表 5710.4招标方案 58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111.1编制依据 6111.2投资估算 6311.3资金筹措 6411.4资金使用 65第十二章效益及风险分析 6612.1社会效益分析 6612.2风险评价 67第十三章研究结论及建议 7013.1结论 7013.2建议 70第一章概述说明:1-25页用此打印出来,26页以后用原文,部分页面有改动,用改好的1.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尤溪县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2、建设地址:尤溪县水东新区。3、建设单位:尤溪县中医医院。4、建设性质:新建。5、建设内容与规模:建设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综合楼一栋,项目用地面积3084平方米,建筑面积5260平方米,建设中药材GAP科研工程中心、中药材研发中心、中药材质量检测检验中心、信息网络平台、中医药康复疗养中心、中医药人才培训中心;配置相应的实验、培训教学、网络等设备180台(套)。6、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320万元(不合土地费用,土地由划拨取得)。其中土建工程投资1070万元,设备投资250万元。7、资金筹措: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项目总投资1320万元,其中:县财政配套投资1020万元,申请省预算内专项补助投资300万元。8、建设期:本项目建设期为1年半。建设时间:2012年7月开工至2013年12月竣工。1.2项目建设概况为弘扬中医药文化,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适应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一个融中医药文化、旅游、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于一体、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总体思路,并将“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列入我县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目前已全面启动产业园各项目建设,园区内拟设置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中药材种植生产基地、中医药休闲养生基地。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由福建中医药大学和尤溪县政府合作开发建设,以尤溪县中医医院为建设主体单位。占地3084平方米(含道路用地1266平方米),建筑面积5260平方米,位于尤溪县城关镇水东新区,中心计划总投资1320万元,建有中药材GAP科研工程中心、中药材研发中心、中药材质量检测检验中心、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中医药人才培训中心、中医药康复疗养中心。为了建设高标准的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尤溪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多次上京拜访了陈可冀院士、黄璐琦研究员,邀请陈可冀院士、黄璐琦研究员及福建中医药大学领导、专家多次来尤溪调研,对我县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并聘请陈可冀院士、黄璐琦研究员为我县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级顾问,县政府与福建中医药大学签订了“促进尤溪县中医药文化建设合作协议书”,尤溪县中医医院与福建中医药大学签订了“建立教学医院教学合作关系协议书”、“合作创办康复中心的框架协议”,为中药材科研开发、信息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服务平台。1.3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1.3.1编制依据1、《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2、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文件;3、《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4、党和国家有关发展农村经济的方针政策;5、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6、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7、福建省关于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政策;8、福建省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9、《尤溪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10、《尤溪县城市总体规划》;11、中共尤溪县委会议纪要[2011]24号文;12、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和技术、统计资料。1.3.2研究范围本项目为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工程,报告主要从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入手,分析、研究项目建设方案的可行性及建设条件,对于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规划、建设方案、节能方案、环境影响以及投资估算及筹措方案、经济及社会效益等,项目通过综合、全面的分析评价,从而确定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工程建设的可行性。1.4项目研究结论通过对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工程的论证分析,项目主要以发展中医药信息服务、科研技术服务、人才培训为主,项目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政策优势,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均有较强的可行性,各项评价指标显示,本项目建设可行。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2.1.1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背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尤溪县建设的快速发展,尤溪县人口的总量在不断增加,流动人口的数量也将随之而增长,人们在解决温饱后,奔小康、需健康、投资买健康已成为当今的时尚,同时人民身体健康水平和医疗保健水平的高低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达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生活质量的高低主要看人们健康质量的高低.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在保证基础医疗的同时,他们更渴望得到高科技的中医药保健。为弘扬中医药文化,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适应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一个融中医药文化、旅游、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于一体、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总体思路,并将“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列入我县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目前已全面启动产业园各项目建设,园区内拟设置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中心、中药材种植生产基地、中医药休闲养生基地。2.1.2中药材GAP科研工程、信息服务中心建设背景中药材是中华民族的国粹瑰宝,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中药材是中医药的物质基础,中药材生产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材生产的规模化与建设中药材GAP生产基地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基础。积极发展中药材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GAP中药材生产基地,将是中药材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我县中药材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据1986年《尤溪县中药资源普查》,有1320种药用动植物。主要有银杏、黄精、玉竹、厚朴、茯苓、何首乌、乌药、葛根、金毛狗脊、百合、威灵仙、骨碎补、贯众、七叶一枝花、栀子、车前、女贞、金樱子、吴茱萸、红豆树、金银花、鸡胫花、谷精珠、苦楝、钩藤、海风藤、石南藤、乌梅等。目前生产的家种药材主要有银杏、玉竹、黄精、栀子、丹参、菊花、百合、杜仲、原朴、木瓜、吴茱萸、山药、泽泻、金银花等13个品种。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我县共有中药材种植面积7.5万亩,年产值突破3.5亿元,已成为农业支柱产业。但是,我县的中药生产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生产规模小、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品种混乱、缺乏优质高效的产品,质量下降、产量低、生产不稳定;二是收获加工不规范、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量超标;三是研发和创新能力薄弱,中药工业生产工艺和工程化技术落后,生产效率和综合利用能力相对低下,缺乏标准化的专用制药工业装备,新产品开发水平较低,绝大部分中药材还是以原料形式进入市场,就是加工也是粗加工,一般是加工成饮片,销往各地,综合效益差。四是中医药信息获得渠道有限。因此,本项目建设旨在开展中药材栽培技术示范、研究、推广、信息服务,实现中药材产业化、生产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形成高产、优质、高效的中药材GAP基地生产模式。在中药材综合利用方面,充分依靠科学技术,依靠自己的资源优势,培育自己的名牌产品,开发中药材有效成份的提取等深加工技术,走出以原料为主赢得市场的低水平运作向高效增值方向发展,培育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从而促进中药材产业化、现代化发展。2.1.3中医药康复中心建设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经济在全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下,得到了较快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12元,分别比2010年增加9.5%和11.3%。从目前的情况看,城镇居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人们的需求内容与层次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对吃饭、穿衣问题的关心转移到子女教育、改善住房条件和医疗保健等方面。因此,除了其他问题

之外,加快医疗服务设施建设,便成了摆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特别是在中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解决社会特殊人群“看病难、看病烦、住院难”的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康复医疗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疾病、损伤导致的躯体功能与结构障碍、个体活动以及参与能力受限的患者为服务对象,以提高伤、病、残人士的生存质量和重返社会为专业特征。疾病早期康复治疗可以避免残疾发生或减轻残疾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建立康复医疗机构有利于提高医疗资源整体利用效率与效益。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的“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结合”的原则,为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康复医学事业发展的新要求,逐步构建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促进我县康复医学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卫生部《“十二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和我县“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提出建设康复养中心。2.1.4中医药研发中心建设背景中药产业是我国独具特色和优势的民族产业,也是国家的战略产业,国家为此出台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全国有10多个省、市将以中药为主导的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并列入“十二五”发展规划。随着人类医学模式从治疗型向预防型的转变,以及回归自然潮流的涌动,中药以其疗效好、毒性低、副作用小越来越受到全世界人们的欢迎。目前全世界植物药的年交易额近200亿美元,并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递增。中药的保健治疗在欧美各国的影响日益扩大,使用中药保健和治疗疑难病症的人越来越多。国际中草药和植物药市场的广阔前景,为我国中药材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国中药产业是一门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满足我国人民医疗保健的需要,扩大名优中药出口,防范和抵御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外医药对我国的冲击,国家决定大力发展我国的特色中药产业。国家科技部启动了中药现代化产业行动计划,国家发改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都制定了一系列推进规范化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和中药产业化的战略方针。随着我国中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中药新品种的不断开发,中药材的需求量正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递增。特别是采用规范化操作规程生产的中药材和无污染的绿色中药材具有广阔的国内和国际市场。而作为我国特色产业的药材种植业,却将获得更多进军国际市场的机会。当前,已有许多地方政府将中药材生产作为调整种植业产业结构的首选目标,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方向。近年来,许多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都选择了中药材产业作为当地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中药材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2012年我县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列为全县重点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2.1.5中医药人才培训中心建设背景中医药是我国的宝贵财富,中医药多年来在治病防病、保健康方面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古代许多著名的中医扁鹊、华佗等都被广大人民所尊崇。解放后,党和国家对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都十分关注,近年来特别是在抗“非典”斗争中,中医中药发挥了很大作用,中医药“简、便、廉、验、安全有效”,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但是,由于名老中医老的老,走的走,更受到历史、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医药对年轻医生的吸引力已越来越小,中医药人才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已经十分严重。为适应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建设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因此,提出本项目建设。2.2项目建设的意义2.2.1项目的实施,是中医药事业发展客观需要在社会主义中国,发展中医药事业,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需求,良好的健康可提高个人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增长率,又是劳动者接受科技教育训练的基础。因此,健康是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发展中医药事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发展中医药事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党和国家重视人民健康的权利,努力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因此,发展中医药事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项目建设提高了中医药的科技含量,并通过提供科技服务、信息服务、人才培养,提高中医药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提高生物医药产业总体水平。2.2.2建设康复中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尤溪县康复中心将与福建中医药大学联合创办,严格按照卫生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以及《康复医院基本标准》要求创建;充分利用中医院现有的技术力量、设备,借助福建中医药大学的技术、管理等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和发挥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特色和优势,大力推行实用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改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预防残疾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2.2.3建设中医药研发中心,是促进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对中医药学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开展中医药的开发,是培养和聚集医药高层次人才,进行科技合作与交流,实现产、学、研联合,促进医药学科发展的需要,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有效途径。通过三年努力工作,使我县中药材种植总产提高10-15%以上,以期带动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逐步形成一个集专业人才、技术先进、测试手段齐全,能够代表闽中中药材产业的技术开发实体,有效地利用海西的人才、物力、财力资源,通过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为西部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先进的技术和支撑,不断扩大在全国、国际的影响,缩小同国际、国内行业的差距,增强当地中药材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3.1项目建设是适应市场形势和增强竞争能力的需要全世界天然药材需求量与日俱增。2005年国际市场天然药材贸易额达160亿美元,我国中药材出口额仅占其4.85%。1995年—2005年期间,国内中药材交易额年均增长6.74%。市场趋势表明中药材产业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国际中药材产品市场以无公害、无污染为核心的“绿色壁垒”森严,以药理有效成分含量、农药化肥残留量、重金属离子含量为主要指标的质量标准苛刻;我国实施中药材种植GAP认证、绿色产品认证制度和规范化市场准入制度。海西地区虽然拥有发展中药材特色产业的优势和潜力,但与产业化经营、介入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要求尚有显著差距。以培育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为突破口,致力于发展中药材生态经济产业,培育市场主导品牌,提升中药材产业经营水平,推进中药材产业升级,加快中药材产业由低水平粗放型向高科技精细型的转变,是自觉适应市场要求,增强中药材产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2.3.2发挥资源优势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需要尤溪县地处戴云山脉北段西部,地貌以中低山地为主,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境内东西山岭耸峙,丘陵起伏,千米山峰林立,山间盆地错综,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多,是海西地区独具特色的“天然药库”,据1986年全县中药资源普查,有1320种药用动植物。农民群众通过种植中药材脱贫致富的实例不胜枚举。大面积旱作耕地、退耕还林和丰富的林地资源具有发展中药材种植的潜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能保证中药材种植与初加工环节劳动密集型生产的需要。以培育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为突破口,合理保护和利用道地中药材资源,发展中药材产业,是发挥资源优势、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2.3.3项目建设是提高中药材质量的需要中药材质量安全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中药材的出口创汇,虽然增加中药材产量仍是我国农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但随着农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以及人们的消费需求结构和层次的递进,加上“入世”后国际市场对中药材的标准化要求,生产安全、优质、营养、绿色的中药材,是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所以,在千方百计抓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丝毫不可放松中药材质量安全工作,实施本项目,建设高标准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引导农民转变质量观念和商品意识,在施肥、防治病虫害等方面,大力推广生物技术和物理措施,减少或避免使用有残留的化学药物和肥料,不断促进中药材品质的提高。2.3.4项目建设是建设高级中医药人才队伍的需要中医药是我国的宝贵财富,中医药多年来在治病防病、保健康方面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古代许多著名的中医扁鹊、华佗等都被广大人民所尊崇。解放后,党和国家对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都十分关注,近年来特别是在抗“非典”斗争中,中医中药发挥了很大作用,中医药“简、便、廉、验、安全有效”,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但是,由于名老中医老的老,走的走,更受到历史、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医药对年轻医生的吸引力已越来越小,中医药人才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已经十分严重,因此,大力培养中医药人才,特别是高级中医药人才,已是迫在眉睫。2.3.5项目建设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健康需求越来越丰富的今天,中医药健康保健产业仍然是重要的健康保健手段,中医药文化产业是整个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健康养生服务,是面向个人、家庭、社区人群提供的集“理疗、食疗、药疗”教育与咨询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体系。中医保健康复中心能够广泛、优质、方便、经济地解决城乡居民、游客和投资商人“理疗、食疗、药疗”问题,因此,可以断言它是我县发展预防、保健服务和中医康复疗养服务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中医保健康复中心,是一个民生项目,将做好对接民政,做好对接医疗卫生,它将是我县民政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必将为我县民生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社会服务业的发展增添新的内容。建设保健康复中心,发展银发事业,是挖掘中华医学宝库,发扬光大中医养生传统文化,满足群体物质、文化的需求,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因此,项目的建设能拉动中医药及相关行业的市场需求,促进尤溪县经济发展,该项目的建设实施充分体现了县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重视,对人才的关怀。所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效益是显著的,对推进县城总体规划实施步伐具有重要意义。第三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3.1项目选址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尤溪县水东新村,项目用地面积为308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260平方米,交通、排水、供电非常便利,项目选址符合规划要求。3.2建设条件3.2.1行政辖域。城关镇位居县城,北纬26°5'--26°13',东经118°8'-118°17',东邻溪尾乡,西连西城镇,南毗台溪乡、圾面乡,北接梅仙镇,是尤溪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全镇土地面积为118平方公里,辖7个居委会、9个行政村、l个经济合作社,现有人口80196人,其中农业人口7674人。交通状况。城关镇交通四通八达,304省道贯穿于全境,镇内实现村村通水泥路,设有8个候车亭,镇距离省会福州,78公里,距京福高速公路尤溪互通口23公里。历史人文。在唐玄宗开元廿九年(公元741年)随建县逐步形成,明成化间(公元1465年至1487年)置城,建国前,城内称城厢、城溪镇.历史上城关镇人才辈出,自宋朝年间至清朝共有进土15人,举人7人,秀才2人。民国光绪间城内积善坊人周文麟历任省咨议局常驻议员加捐二品、衔封通奉大夫、连城县知事、省民政司参议员、尤溪县长等职;城内登云坊人詹学贤任督军府参谋、福建省海关总监、清流县长,城关东街人罗骏任福建监狱长,抗日时期在第三战区长官部工作,军衔少将。建筑景观。城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南宋理学家朱嘉诞生于城南"郑义斋"别墅。文物古迹有南溪书院、毓秀亭、半亩方塘、活水亭、溯源村处、韦斋等;古建筑有福星塔、白鹤楼、沈福门、文庙、五代南唐卢光守将其母郑太夫人之墓,田濡基,风景名胜有天湖、金鱼井、沙洲公园、龙台钓雪、高山流水、龙凤亭、锦云亭、龙台、东岩虎啸(修尤口公路时此洞被炸毁,现存有洞迹)、虹桥晓月、西泽龙浴、二水明霞、牛岭耕烟等.气候与物产。全镇地处亚热带大陆和海洋性兼有的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8.9°c,年平均降雨量1595毫米,平均霜期67.7天,年日照时数1764.6小时。地势平坦,土质肥沃,资源丰富,有耕地5962亩,林地面积12.2万亩,主要有毛竹、绿竹、松树等森林资源,粮食作物以水稻、甘薯、玉米、洋芋、大豆等,有油茶(500亩)、烟叶(700亩)、果树等经济作物。基础设施。城区通讯设施日趋完备,程控电话容量已达3万门,移动电话、数据传输与国内并网运行,开通了国内、国际直拨电话、国际互联网和国家信息网,与国内外沟通便捷高效;电力供应充足,县城网、农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境内县级医院2所,社区卫生院9所;县级高中3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3所,有限电视网已普及到农村区域;目前,城关镇已成为基础设施完备、投资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的县级小城镇.经济社会状况。城关镇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埔头经济工业园区为平台,立足县城区位优势,进一步优化软硬环境,创新工作机制,营造投资“洼地”,引进和兴办了瑞森家居、三恒竹木等42家工企业,其中规模以上12家,年创利税1195万元;近年来,该镇农业种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蔬菜种植面积达500亩,马铃薯231亩,西甜瓜600亩,发展食用菌40万平方尺,2007年粮食年总产4289吨,农业总产值39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90元。大力发展旅游、通讯、信息咨询、金融、保险、餐饮娱乐、房地产开发和社区服务,有力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全面发展。3.2.2其他建设条件1、工程地质概况本项目建设区位于尤溪县水东新区,中医医院新址范围内的西北角。工程地质情况良好,适于进行土建工程施工。2、交通运输条件本项目选定的建设区交通便利,即方便建筑材料运输,也便于区域经济发展。3、原材料的供应条件项目建设所需的建筑材料在当地及项目周边乡镇均可购买,原材料供应有保证。4、现场施工条件施工所需水、电能满足需要,施工条件基本满足要求,在拟定施工方案时注意与场地周边地衔接,充分利用场地内的空间,减少对周边人们生活及商业活动的不利影响,尽量减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物。可见,项目建设地的各项条件满足项目建设与运营的需要。第四章项目规划与设计方案4.1设计依据及原则4.1.1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城市居住区经济技术指标及条文说明》(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8(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26-95(6)《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7)《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4.1.2本项目的规划设计符合国家、省、市有关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政策精神,对建设土地利用的保护性、生态性、可持续性、经济性和地方性统筹兼顾的原则。(1)协调性原则:建筑风貌与周边环境做到协调一致,体现现代化气息。(2)生态性原则:通过地块内部合理布局以及绿化景观设计,在满足开发需求的前提下,创造一个具有良好工作环境。(3)经济性原则:充分节约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将土地的经济价值发挥到最大。4.2建设内容与规模建设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综合楼一栋,项目用地面积3084平方米,建筑面积5260平方米,建设中药材GAP科研工程中心、中药材研发中心、中药材质量检测检验中心、信息网络平台、中医药康复疗养中心、中医药人才培训中心;配置相应的实验、培训教学、网络等设备180台(套)。4.3建筑设计方案4.3在项目的建筑形式设计中,注重人性化,朴素亲切,更强调和睦温馨的工作环境的意义。设计以简洁多样的的形式,精致的细部处理来体现未来楼房风格的趋势。整体、默契、密切、关联的人性化空间将为形成充满人情味的工作环境增添一笔重彩。现代性与情感性的融合,力求创造一个纯洁、现代、温馨、和蔼的工作环境。4.1、设计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50009-20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政府有关部门审批文件有关国家规范及规程。2、设计荷载风荷载: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为0.4KN/m2。楼屋面主要活荷载标准值取值如下:(KN/M2)地面均布活载为2.5KN/m2。卫生间楼地面均布活载为2.5KN/m2,阳台均布活载为2.5KN/m2,上人屋面均布活载为2.0KN/m2。3、结构选型及计算:项目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的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等级为三级。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基础形式待提供地质勘察报告后确定。4.1、设计依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2、生活给水系统1)用水量:本工程最高日用水量约为160立方米。2)给水水源:本工程从市政给水管二路进水。3)给水系统:采用市政自来水管网直接供水。3、排水系统1)室内排水①排水量:排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90%计,即144立方米。②排水系统:采用单立管排水系统。③通气管系统:采用单立管伸顶通气系统。2)雨水建筑雨水主要汇集于屋面上,设计重现期为1年,降雨强度为4.0L/S.100m2。屋面排水采用外排水形式,雨水经雨水管排至建筑外雨水暗沟,与地面雨水口等汇集后,排入市政雨水井。3)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系统,污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5、消声和减振措施1)所有水泵及电机的底座均垫以橡胶隔振垫。2)水泵的进出水管上均安装橡胶软接头。3)所有给排水立管尽量敷设在管道井内。4)为防止给水管网中因水锤和流速过大而产生的噪声,采取控制水流速度和分区供水及设减压装置的措施。4.1、设计依据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其它相关国家设计规范标准3)各相关专业提供设计资料2、供电电源1)本工程消防设备用电、事故照明、消防电梯等为二级负荷,其它一般性电气负荷为三级负荷。二级负荷采用双回路供电。2)由市供电局提供一路10KV高压电源引至变配电室,另一路采用柴油发电机组,在主电源故障或停电时作为备用电源。配电系统配电电压为380V/220V。3、供配电系统(1)变压后电压为380/220V,接地型式为TN-C-S系统,各室内设分配电箱,以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开关为主要控制元件。(2)户外采用高压电缆穿管保护引入至变电站高压侧,其低压电缆以树干或放射式供电。4、防雷接地系统本工程分为二类防雷,需防止直击雷,防雷电波侵入等,具体措施如下:(1)利用建筑物屋顶结构钢筋作避雷接闪器,并形成不大于10*10米或不大于12*8米的网格。(2)利用建筑物外廊的相关柱子中二根主钢筋(焊接),作为一组引下线,其平均间距不大于18米。(3)接地装置利用基础及地梁钢筋,均应与引下焊接。(4)引下线在室外地坪0.5米处设接地连接板。(5)在建筑物的转角处室外地坪上0.6米处,设接地测试点。施工完后应实测接地电阻,当接地电阻大于1欧姆时,应利用外甩钢筋增加接地极。5、弱电系统(1)主要房间设置有线电视、宽带信号等,由弱电间引入电缆。室外穿管埋地引入个专业分线箱,由分线箱采用星型接法放射式至各户弱电箱。(2)各弱电出线盒及分线盒距地0.3米,各弱电箱底边距1.5米。(3)电视电缆采用SYKV-75-系列;电话电缆采用HYV-2*0.4mm系列;用户电话线用HTVV(2*0.5)穿管敷设;宽线路用超五类线。(4)电话线对数与穿线关系:1-4对SC15:5-8对SC20;9-10对SC25。第五章节能方案分析5.1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新法自2008年4月1日起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6)《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6号)。7)《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原国家经贸委令第7号)。8)《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部长令第76号)。9)《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政府节能办关于福建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的通知》(闽政办〔2009〕204号)5.2建筑节能的必要性5.2.1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45%。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33%左右。以此推断,国家建设部科技司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我国建筑耗能比例最终还将上升至35%左右。如此庞大的比重,建筑耗能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5.2.2高耗能建筑比例大,加剧能源危机目前,我国已建房屋有400亿平方米以上属于高耗能建筑,总量庞大,潜伏巨大能源危机。正如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仅到2000年末,我国建筑年消耗商品能源共计3.76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总量的27.6%,而建筑用能的增加对全国的温室气体排放“贡献率”已经达到了25%。据分析,我国目前处于建设鼎旺期,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亿至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而97%以上是高能耗建筑。以如此建设增速,预计到2020年,全国高耗能建筑面积将达到700亿平方米。因此,如果现在不开始注重建筑节能设计,将直接加剧能源危机。5.2.3我国建筑节能状况落后,有待改善在70年代能源危机后,发达国家开始致力于研究与推行建筑节能技术,而我国却忽视了这一方面的问题。时至今日,我国建筑节能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举例说明,国内绝大多数采暖地区围护结构的热功能都比气候相近的发达国家差许多。外墙的传热系数是他们的3.5至4.5倍,外窗为2至3倍,屋面为3至6倍,门窗的空气渗透为3至6倍。现在,欧洲国家住宅的实际年采暖能耗已普遍达到每平方米6升油,大约相当于每平方米8.57公斤标准煤,而在我国,达到节能50%的建筑,它的采暖耗能每平方米也要达到12.5公斤,约为欧洲国家的1.5倍。因此,与当前发达国家建筑能耗已经大大降低的情况相比,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是发达国家标准的3倍以上,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而对于美国而言,全球石油资源的战略布局以及石油的开采区域和运输线路等关键点的调整工作已基本完成,我国却没有那样强有力的能源后盾支持,在这样的国情下,建筑节能水平的改善实际上应该比发达国家更为紧迫。5.3能源消耗情况5.3.1能源消耗品种根据建筑用能类别,该项目运营期建筑能耗品种为两项,包括:1.水耗量(m3)2.电量(kW·h)5.3.21、用水用水量:项目生活用水按365天/年计;其他未预见用水量按生活用水10%计。则共计年用水量为6.08万m3,折标煤5.21t。用水量表详见下表。注:新鲜水折标煤系数来源于《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采用系数0.0857kgce/t。用水量计算表序号项目数量用水定额日用水量(m3)年用水量(万m3)1生活用水5260m212L/m2•d63.122.302其他及未预见用水量——按生活用水15%计9.470.353合计72.592.652、用电(1)用电负荷计算应用负荷密度法确定计算用电负荷PM(适用于照明及家用电负荷),其表达式如下:PM=Ped×S×η式中PM——实际最大负荷,kWPed——单位面积计算负荷,W/m2S——总面积,m2η——同时系数,Ped取25W/m2,总建筑面积5260m2,同时系数取0.6,则计算得实际最大用电负荷为:PM=25×5260/1000×0.6=78.9kW(2)用电量计算用电按每天6小时计,按365天/年计,用电量为:Q=78.9W×6小时×365天/10000=17.28万kW·h折标煤21.24吨。注:电力折标煤系数来源于《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采用当量值0.1229kgce/kW·h。5.3.3项目能耗对当地负荷影响(1)、水负荷尤溪县是全国首批初级农村电气化县、全省农村初级水利化县,年降水总量多年平均55.5亿立方米,境内4条水系均属闽江支流,河床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境内可开发水力装机容量达70多万千瓦。项目建成后年用水量为6.08万m3,由尤溪县供水管网统一供给,尤溪县供水管网供水能力较充裕。因此,该项目的供水需求有保证,并且项目用水对当地用水负荷影响很小。(2)、电负荷尤溪县水电装机容量达60万千瓦,居全省县级前列,是全国首批农村电气化县。11万伏输变电线路与省电网联网运行,福建省5个大型水电站之一、装机30万千瓦的“街面水电站”已投入运营。综上所述,本项目所需的自来水、电力等资源、能源,现有管网、供电线路的输送能力完全能满足项目建成后对资源、能源的需求。5.3.4项目能耗指标分析(1)、项目的综合能耗指标本工程主要耗能工质有:水、电。各种实物能源年耗量如下:自来水:2.65万m3电:17.28万kW·h本工程年耗能源的实物量、热值、折标煤系数和折标煤量见下表:项目能耗指标分析表1自来水万m30.0857kgce/t2.652.272电万kW·h0.17.2821.24合计23.51(2)、单位建筑能耗指标单位建筑耗电量17.28万kW·h/5260m2=14.32kW·h/m2单位建筑耗标煤量:23.51t标煤/5260m2=1.95kg标煤/m25.4节能措施及效果分析5.4.1建筑节能1)总体规划和建筑平立面设计力求简约明快,控制建筑物的体型系数,以降低建筑耗能。2)控制窗地比及提高门窗可开启面积,选用导热系数小、热惰性系数大的墙体材料,以达到保温节能效果。3)本工程对建筑外围护结构和材料进行了节能设计,采用新材料,新墙体,提高建筑室内热环境综合指标。4)平屋顶采用30mm绝热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保温隔热层,其传热系数K=0.885w/m2ok≤1.0w/m2ok符合节能要求。5)合理设置空调机位置,减少空调工作距离风机选择高效率、低能耗的产品。5.4.2电气节能措施(1)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根据负荷容量、供电距离及分布,用电设备特点等因素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做到系统尽量简单可靠,操作方便。变配电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以缩短配电半径及减少线路损耗。合理选用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以适应季节性造成的负荷变化时能够灵活投切变压器,实现经济运行,减少由于轻载运行造成的不必要电能损耗。(2)减少线路损耗①尽量选用电阻率小的导线。②尽可能减少导线的长度,在设计中尽量走直线,另外在低压配电中尽可能不走或少走回头路。③合理增大导线截面积。④为合理有效地节能源,减少线路损耗,变配电室低压侧采取电容补偿的措施,将功率因数补偿至0.9以上。(3)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①减少用电设备无功损耗,提高用电设备的功率因素。在设计中尽可能采用功率因数高的用电设备,如同步电动机等,电感性用电设备可选用有补偿电容器的用电设备(如配有电容补偿的荧光灯)等。②用静电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电容器可产生超前无功电流抵消用电设备的滞后无功电流从而达到提高功率因数同时又减少整体无功电流。在具体工程设计中有采用分散就地补偿和高低柜集中补偿等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③变压器选用低损耗节能型干式变压器。5.4.3照明的节能措施该项目的照明节能设计就是在保证不降低作业面视觉要求、不降低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力求减少照明系统中光能的损失,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光能,节能措施有以下几种:(1)充分利用自然光,这是照明节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设计中电气设计人员应多于建筑专业配合,做到充分合理利用自然光,使之与室内人工照明有机地结合,从而大大节约人工照明电能。(2)照明设计规范规定了各种场所的照度标准、视觉要求、照明功率密度等。照度标准不可随意减低,也不宜随便提高,要有效地控制单位面积灯具安装功率,在满足照明要求质量的前提下,一般房间应优先采用紧凑型荧光灯、T5高效节能灯管等高效光源和高效灯具,配电子镇流器。(3)公共走道、楼梯间照明均采用节能灯,红外线感应开关。(4)采用建设部推荐的建筑照明节能技术和材料,照明光源采用新型高效节能光源,选用效率高、配光合理的灯具及绿色照明设施等。5.4.4节水措施(1)项目施工期间节水措施①提高用水效率、施工中采用合理的节水施工工艺。②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尽量利用附近自然水源。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尽量避免无措施浇水养护混凝土。③施工现场供水管网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④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设立循环用水装置。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⑤施工现场分别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治理。(2)运营期间节水措施①、加强节水管理,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勤于对租赁住房内的各种供水设备、管道进行经常的调试、保养、维修,积极做好管道的防漏、查漏及检修工作。②、防止给水系统超压出流造成的隐形水量浪费,在安装给水系统时注意设置减压阀、减压孔板或节流塞减压孔板。③、为防止污气、污水污染室内环境,集水坑均采用密封井盖,集水坑设专用透气管接至室外,卫生洁具排水管采用高水封配件。④、公共场所用水建议安装红外节水器,提倡使用节水卫生器具,如厕所便器及冲洗设备使用节水型设备。⑤、结合规划,改变对道路清洗、绿化灌溉的传统模式,建议在草坪等场所安装定时控制器,定时灌溉;对于分散的树木和绿色植物采用个别灌溉;道路清洗尽可能减少清洗次数。5.4.5施工中节能措施建筑施工中节能措施应制定合理施工能耗指标,采用先进节能的施工工艺,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①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②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③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避免设备定额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④选择功率与负载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⑤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较好的材料,较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5.5结论及建议该项目节能设计符合国家发布的节能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符合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能源消耗品种、数量对所在地区能耗负荷的影响较小,用能设备选择先进、设备能效指标较先进,节能措施较完善,节能效果显著。第六章环境影响分析6.1环境现状分析本项目为尤溪县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工程,项目选址地位于尤溪县水东新区,项目周边无工业厂区,无重大污染源,环境质量较好,对项目无重大影响因素。6.2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国务院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有关内容和要求,采用的标准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件》国务院令253号;(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4)《开发建设活动环境管理人员行为规范》;(5)《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3838-2002);(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797-96)(1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6.3环境影响分析6.3.1施工期污染源(1)、施工期噪声污染源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包括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和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施工场地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设备噪声,物料装卸碰撞噪声及施工人员的活动噪声,各施工阶段的主要噪声源及其声级见表。声级最大的是电钻,可达115dB(A)。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主要是各施工阶段物料运输车辆引起的噪声,各阶段的车辆类型及声级见表。本项目运输车辆安排时尽量避开居民楼。(2)施工期扬尘施工期扬尘主要来自土方的挖掘扬尘及现场堆放扬尘;建筑材料(白灰、水泥、沙子、石子、砖等)的现场搬运及堆放扬尘;施工垃圾的清理及堆放扬尘;人来车往造成的现场道路扬尘。(3)施工期废水污染源施工期产生的废水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本身产生的废水,施工废水主要包括土方阶段降水井的排水,结构阶段混凝土养护排水,以及各种车辆冲洗水。(4)施工期固体废弃物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渣土及损坏或废弃的各种建筑装修材料。6.3.2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废水污染源强分析施工用水在城市用水中是用水大户,主要为工程、生活用水。工程用水主要用于工程养护,工程养护中约有70%的水流失,流失时同时夹带泥沙、杂物,处理不当会污染环境,必须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堵塞污水管道。生活用水主要源自施工人员的日常生活,排水主要是临时食堂污水、粪便污水、洗浴污水,主要污染物是CODCr、BOD5等。项目施工期道路将采用砼硬化路面,场地四周将敷设排水沟(管),并修建临时沉淀池,含SS、微量机油的雨水以及进出施工场地的车辆清洗废水排入沉淀池进行沉淀澄清处理后回用。此外,在施工期的打桩阶段会产生一定量的泥浆水,根据类比监测调查SS为1000~3000mg/L,肆意排放会造成周边河道的堵塞,必须排入沉淀池进行沉淀澄清处理后回用,不得随意排放。施工期的共有施工人员约50人,施工人员每天生活用水以100L/人计,生活污水按用水量的80%计,则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为4m3/d,施工期约12个月,以300日施工计,则整个施工期共排放生活污水3600m3,采用沉淀池、简易生化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对周围水体影响较小。具体生活污水及其中污染物的产生量(详见施工期生活污水及污染物产生情况表)。(2)、施工期废气污染源分析1)、土建阶段扬尘污染状况主要为土地开挖时产生的扬尘污染,其来自环节主要有机械施工、余土堆放、运输过程及场地自身等,而这其中挖土和车辆运输是对环境产生最大影响的重要环节。施工扬尘是施工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污染因素,将对环境空气质量造成影响。施工扬尘的大小,随施工季节、土壤类别情况、施工管理等不同而差异甚大。扬尘的影响范围一般集中在施工线路的两侧。其对环境空气的影响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局部性。扬尘影响的范围只相对集中于一个特定的区域。②流动性。随着建设期不同施工地点的不断变更,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范围亦不断移动。③短时性。扬尘的污染时间即为施工期。通过类比调查,未采取防护措施和土壤较为干燥时,开挖的最大扬尘约为开挖土量的1%,而在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和土壤较湿时,开挖的扬尘量约为0.1%。考虑以上特点,该项目建设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2)、其他污染状况对建筑物进行装修时,由于使用大量各类建筑物涂料,粉末在建筑物表面的比表面积大,易挥发,据有关资料介绍,约有50%溶液挥发至环境空气中。使用涂料的品种不同,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也不同,应当予以重视。另外,施工期,频繁使用机动车运送原材料、设备和建筑机械设备,这些车辆及设备的运行会排放一定量的CO、NOx以及末完全燃烧的碳氢化物THC等,会污染大气环境,但考虑建设场地开阔,易于通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3)、施工期噪声污染源强分析建设期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施工机械噪声由施工机械所造成,如挖土机械、打桩机械、混泥土搅拌机、升降机等,多为点声源;施工作业噪声主要指一些零星的敲打声、装卸建材的撞击声、施工人员的吆喝声、拆装模板的撞击声等,多为瞬间噪声;运输车辆的噪声属于交通噪声。在这些施工噪声中对声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施工机械噪声。建设期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源强(见施工期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源强表),当多台机械设备同时作业时,产生噪声叠加,一般不会超过10dB。由“施工机械噪声衰减距离表”可知,施工机械的噪声由于声级较高,在空旷地带衰减较慢,离声源设备80~200m的距离仍可能超标。打桩机作业时,噪声甚至可影响1500~2000m的距离。在地形复杂、建筑物密集区,迎声源面的第一、二排建筑物会受到噪声干扰,因此对区块内和区块周围的居民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干扰居民的休息。针对施工期噪声特点,本评价建议:①采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先进的施工技术,从源头降低噪声强度;②对产生噪声的施工设备加强维护和维修工作,对噪声的降低有良好作用;③在施工现场,采用柔性吸声屏替代目前通用的尼龙质地的围幕,既可抵挡建筑噪声,又可拦住杂物等;④禁止夜间(22时至凌晨6时)和午间(12时至14时)进行产生高噪声的作业,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噪声污染。采取以上措施后,可最大幅度的降低噪声污染,考虑施工的较短时性,对环境影响较小。6.3.3项目运营期环保(1)、废水本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沉淀处理,达标后排入原有污水管网。(2)、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包括各种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由卫生保洁人员随时清理并分类处理,回收综合利用或由环卫部门清运。6.4环境评价结论在建设和营运过程中,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项目业主单位将严格执行防治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严格按照“三同时”的要求和原则进行环境设施建设,认真落实各项污染治理措施,以确保项目不会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第七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7.1劳动安全卫生主要是针对项目在建设期间及建成后的正常工作阶段所涉及的有毒、有害因素对入驻人员及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的影响。7.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2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5号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7.1.2建筑卫生安全本项目在建设中和建成运行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劳动安全的规定操作。努力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加强劳动保护,以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维护职工正常的工作、学习秩序。为此采取以下安全措施:1、施工中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设立安全网,电力及传动设备应设防护罩,并派专人对现场施工进行安全防范,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工地。2、项目建成后,对各项设施做好安全检查,以杜绝安全隐患。必要时利用警示牌提醒注意,以确保安全。医院建筑比较重要,在各单体建筑的设计中,注重在紧急情况下的及时实施疏散,对各类人员交通流线设计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以保证遇灾害时人员的顺利撤离。公共区域采取防滑措施。7.1.3本项目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有关防火措施应严格按建筑防火规范设计。7.1.4用电安全措施:本项目采用TN-C-S接地系统,建筑物内一般场所的插座配电采用三相五线制,并加漏电保护开关。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按规范要求分别设有负荷保护和短路保护,对走廊等处安装高度较低的照明灯具加装防护设施或采用安全电压供电。防雷措施: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规定,设计建筑物设防直击雷、感应雷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7.1.5保证必要的操作空间,主要通道和操作地点设置事故照明,各通道应设无障碍物布置或堆放。7.1.6卫生防护卫生防疫措施:各活动空间场所,其内装修和设备安装均按国家卫生防疫标准进行施工,并通过有关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室内通风进风口应远离污染源。室内应保持清洁卫生,清扫时应采取适时作业,垃圾日产日清。7.2消防7.2.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0140-200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7.2.2安全出口应满足人流密集时的疏散要求,配备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楼内每层根据不同的区域需求设消防栓,消防栓设置应保证到达该楼层各室内的任意位置。电气设备安装考虑保护措施,以免发生引燃和短路现象,引起火灾。在适当的部位设置防电气火灾的漏电保护装置。7.2.3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本项目合理地确定多层建筑的位置,满足建筑物防火间距的要求,建筑物的周围留有满足消防车通行的环形消防车道,同时设计消防给水系统,管径不低于200mm,室外消火栓与建筑物均匀布置,确保消防用水量。7.2.4按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进行防火分区,并配备干粉灭火器。7.2.5本项目设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消防值班室位于一层的门厅附近,设有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柜、消防电话主机、火灾应急广播机、消防外控电源等。同时要经常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对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责任落实到人,确保消防设施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八章项目组织与管理8.1项目组织尤溪县政府高度重视本项目建设,全程对本项目的建设和今后的运营关注,项目建设单位也已专门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抽调专人负责项目建设的具体工作,以保证项目按时建设。以此同时,为促进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建设单位将聘请资深技术人员,对项目的建设进行监督。8.2项目管理1、项目实施管理工程设计、招投标、建设、监理等程序均按照国家规定的方法进行。签订设计、建筑施工等合同,严格监督工程质量和检验设备质量,使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建设期间建设监督领导小组及被委托的代建公司将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抽查方法对项目进度、质量等各方面进展进行抽查,确保工程的质量、成本和工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全面抓好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保证项目质量、成本和工期等管理指标。2、项目财务管理设立项目专用帐户,专款专用。做好工程预决算,做到手续齐全,收支账目相符,精打细算,节约项目投资。3、项目的管理职责(1)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职责按上级有关要求,积极落实各项工作;协调部门间工作关系;考察、评审、督促本项目建设方案;制定项目指导原则和项目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实现项目目标。(2)项目建设办公室职责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制定和修改项目培训、项目管理、项目财务信息管理计划。根据领导小组指示,协调各方关系。组织实施管理各类项目业务会议,安排项目土建工程实施、设备采购、合同签订、财务结算。组织实施各类调查和经常性项目检查、监督,组织和安排评估和评价。(3)建设实施单位的主要职责:a.组织施工图设计;b.组织施工、监理和设备材料选购招标活动。c.负责办理年度投资计划、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和消防、园林绿化、市政等工程竣工前的有关手续;d.负责工程合同的洽谈与签订工作,对施工和工程建设实行全过程管理;e.组织工程中间验收,会同使用等单位共同组织竣工验收;f.编制工程决算报告,负责将项目竣工及有关技术资料整理汇编移交,并按批准的资产价值向使用单位办理资产交付手续。8.3项目监督项目监督与评价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由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1)监督与评价组织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成立项目监督评价管理小组,由建设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专家组成,按照项目所确定的目标、实施方案、实施计划、管理制度及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监督与评价。(2)监督方式监督方式为经常性监督和阶段性监督。①经常性监督经常性监督即对项目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如项目建设实施计划的落实情况,资金的到位和使用情况,建设工程施工进度及质量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②阶段性监督阶段性监督即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如项目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配套资金的落实,设备质量检验与安装质量验收等。对项目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和完善。③监督频率项目监督评价管理小组对项目监督安排如下:经常性监督,每周一次;阶段性监督,每月一次。特殊情况,随时组织监督。④监督报告项目监督评价管理小组对阶段性监督检查结果向有关部门提交监督报告。内容包括项目的阶段性进度,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实施计划的不足之处及修改建议等。实施进度和计划完成情况以表格形式反映,表格应包括计划量、完成量和未完成的主要原因等。8.4项目评价(1)评价目的评价目的是向上级领导部门提供项目建设信息,以便总结经验,进一步改进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高中医药产品质量和水平。(2)评价内容优化中医药产业资源配置与管理,改善产业服务设施和装备,提高服务质量。(3)评价方式利用项目建设单位和建筑施工单位的日常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及实地考察作出评价。(4)评价时间及人员评价时间:项目建设初期进行一次基本调查,为项目评价准备基准期资料,设定评价内容和标准。项目运营一年后依据评价内容和标准进行终期评价,提出评价报告,上报有关领导部门。评价人员: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有关成员、项目各行业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第九章项目管理和进度安排9.1项目管理9.1.1项目建设管理任务本项目为尤溪县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因此,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工程投资。其具体为:1、业主应做好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确保项目按合同工期、投资额度、质量要求等完成;制定建设管理计划、工程进度计划及资金使用计划;组织审查施工图纸是否满足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等。2、采用合理可行的招标方式确定工程承建商,签订施工合同。3、审批承建商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方案、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等技术文件,并检查落实。4、审查承建商执行工程施工合同过程中的技术规范,做好投资、进度、质量和合同管理工作。5、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计划,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安全施工。6、检查工程所采用由业主确定的供货商提供的主要设备和关键材料是否符合设计图纸和合同所规定的质量标准,并作好其他材料的招标采购工作。7、做好资金管理,控制资金走向,按月做好月底结算工程报帐提款工作,节约投资。8、根据工程进度进展情况,审核承建商进度及付款申请,做好签发工程付款凭证、支付工程款等工作。9、组织竣工验收、工程审计。10、审查接受承建商及监理公司完整的技术业务资料,建立技术经济档案。9.1.2项目投资管理项目的投资管理着重是在承发包阶段和施工阶段采用有效措施,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把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预算造价限额以内,力求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取得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建设过程中,首先确定造价控制目标,制定工程费用支出计划并付诸实施,在计划执行中对其进行跟踪检查,收集有关反映费用支出的数据,将实际费用支出额与计划费用支出额进行比较,发现实际支出额与计划支出额之间的偏差,并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以保证造价控制目标的实现。9.1.3质量管理工程质量需达到国家现行规范要求,并经验收后达到合格水平。质量管理主要为以下内容:1、审查监理、施工单位的资质和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