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课件_第1页
西方经济学-课件_第2页
西方经济学-课件_第3页
西方经济学-课件_第4页
西方经济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经济学

梁小民编著李宇讲授日照职业技术学院西方经济学梁小民编著日照职业技术学院1第一章导言

本章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本章重点包括:(1)稀缺性、选择的含义(2)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资源配置与利用(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第一章导言

本章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稀缺性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及其资源总是不足的。二、选择与资源配置选择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样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三、资源利用资源利用是指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稀缺性3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1、含义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完全信息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43、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中心是价格理论。(1)均衡价格理论(2)消费者行为理论(3)生产理论(4)分配理论(5)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6)微观经济政策3、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5二、宏观经济学1、含义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市场失灵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二、宏观经济学63、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中心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3)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4)开放经济理论(5)宏观经济政策3、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7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两者之间的异同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8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二、实证分析方法三、实证分析工具四、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9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

本章介绍价格的形成及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

本章介绍价格的形成及对经济的调节10本章重点包括:(1)需求的含义与需求定理(2)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3)供给的含义与供给定理(4)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区别本章重点包括:(1)需求的含义与需求定理11(5)均衡价格(6)供求定理(7)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8)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9)需求富有弹性与缺乏弹性(10)需求弹性与收益的关系(5)均衡价格12第一节需求与供给

一、需求的基本理论1、需求的定义(1)需求是指居民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2)需求是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第一节需求与供给

一、需求的基本理论13(3)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需求量的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PoQD(3)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需求量的曲线142、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数A、影响需求的因素(1)商品本身价格(2)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以及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4)消费者嗜好广告引导消费者“概念营销”2、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数A、影响需求的因素15(5)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人口增加需求增加,人口减少需求减少;结构变动影响需求的构成(6)政府的消费政策(7)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买涨不买落”

(5)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16B、需求函数

D=f(a,b,c,d…)D代表需求,a,b,c,……为影响需求的因素。B、需求函数D=f(a,b,c,d…)173、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需求量随着商品的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增加。3、需求定理18注意:

第一,其它条件不变是指影响的其他因素不便。

第二,需求订立指的是一般商品的规律,但有例外。

炫耀性(奢侈性)商品

“吉芬商品”

注意:

第一,其它条件不变是指影响的其他因素不便。

第二,需194.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亮的变动。QPDObac4.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20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QPODDD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21二、供给理论1.供给的含义(1)供给指厂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供出的商品量。(2)供给也是供给欲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二、供给理论1.供给的含义22(3)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是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供给量关系的曲线,向右上方倾斜。oPQs(3)供给曲线供给曲线是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供给量关系的曲线232.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A、影响供给的因素(1)厂商的目标(2)商品本身的价格(3)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2.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A、影响供给的因素24(4)生产技术的变动(5)生产要素的价格(6)国家政策(7)厂商对未来的预期(4)生产技术的变动25B、供给函数S=f(a,b,c,d…)S代表供给;a,b,c,d……代表影响供给的因素 B、供给函数S=f(a,b,c,d…)263.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价格上升而增加,随着商品价格下降而减少。3.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27注意:

第一,其他条件不变是指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

第二,供给定理指的是一般商品的规律,也有例外。

毕加索的油画《拿着烟斗的男孩》被以1.04亿美元的价格拍卖。注意:

第一,其他条件不变是指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284.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化。oQsP4.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29供给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所引起的供给的变动。oQsP供给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所引起的供给30第二节均衡价格一、均衡价格的形成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的价格。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上供求双方的竞争过程中自发地形成的。第二节均衡价格一、均衡价格的形成31二、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1.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OSD0D2D1E二、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OSD0D2D1E322.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EDS22.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EDS2333.供求定理

a.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

b.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3.供求定理

a.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34第三节价格机制与价格政策一、价格机制及其对经济的调节1.什么是价格机制价格机制(市场机制)指价格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方式与规律。第三节价格机制与价格政策一、价格机制及其对经济的调节352.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条件(1)各经济单位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存在(2)存在市场(3)市场竞争的完全性与公平性西方经济学-课件363.价格调节经济的作用第一,作为指示器反应市场的供求状况;第二,调节消费第三,调节供给第四,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3.价格调节经济的作用37二、价格机制的缺陷a.充分发挥作用的是以完全竞争为前提b.自发性和盲目性c.结果并不一定合意二、价格机制的缺陷a.充分发挥作用的是以完全竞争38三、价格政策1.支持价格支持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图中P1。(农业)三、价格政策39opp1p0sEDQopp1p0sEDQ402.限制价格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上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如图P2。(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2.限制价格41opp2p0sEDQopp2p0sEDQ42第四节需求弹性理论一、需求的价格弹性:含义与分类1.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含义需求弹性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第四节需求弹性理论一、需求的价格弹性:含义与分类432.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分类(1)需求完全无弹性E=0(2)需求有无限弹性E=∞(3)单位需求弹性(4)E=1需求缺乏弹性1>E>0(5)需求富有弹性E>12.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分类443.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第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第二,商品的可替代程度第三,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第四,商品使用时间长短第五,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3.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45二、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总收益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总收益总收益指厂商出售一定量商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TR=P·Q二、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总收益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总收益46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如果某种商品是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如汽车“薄利多销”

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如果某种商品是缺乏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如食品。“谷贱伤农”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47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本章介绍消费者的行为理论,通过对消费者行为分析可以加深理解需求定律。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本章介绍消费者的行为理论,通过对消费者48本章重点包括:⑴欲望、效用⑵边际效用递减规律⑶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⑷消费者均衡⑸公共物品本章重点包括:49第一节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一、基数效用论二、总效用与边际效用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生理或心理的原因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第一节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一、基数效用论50四、消费者均衡条件:消费者用全部购买的各种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与为购买这些物品所支付的价格的比例相等,或者说每1单位货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相等。四、消费者均衡51第二节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一、序数效用论二、无差异曲线三、消费可能线四、消费者均衡第二节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一、序数效用论52第三节消费政策一、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局限性二、保护消费者的政策三、消费外在化的干预政策第三节消费政策一、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局限性53第四章生产理论本章介绍生产者行为,通过分析加深对供给定理的理解第四章生产理论本章介绍生产者行为,通过分析加深对供给定理的54本章重点包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规模经济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本章重点包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55第一节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一、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第一节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一、边际收56二、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TP=AP·QAP=TP/QMP=ΔTP/ΔQ三、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二、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57第二节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规模经济一、规模经济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两种生产要素按同样比例增加时,最初这种生产规模扩大会使产量的增加大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但当规模的扩大超过一定限度时,则会使产量的增加小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甚至使产量绝对减少,出现规模不经济。第二节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规模经济一、规模58二、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三、外在经济与外在与经济二、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59四、适度规模适度规模是使两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即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确定适度规模要考虑:本行业技术特点市场条件四、适度规模60第三节两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一、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边际分析限制条件PkQk+P

LQL=M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条件MPk/Pk=MPL/PL=MPm第三节两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一、生产要61二、等产量曲线1.含义2.特征3.边际技术替代率4.脊线二、等产量曲线62三、等成本曲线等成本曲线是表明在生产者的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够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曲线。四、生产要素最适组合三、等成本曲线63第五章厂商理论本章分析成本与收益的关系。本章分析厂商在不同市场上的行为。第五章厂商理论本章分析成本与收益的关系。64本章重点包括⑴短期与长期的含义⑵短期边际成本⑶利润最大化的原则⑷机会成本本章重点包括65(5)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的含义(6)完全竞争市场均衡(7)产品差别(8)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决定的方式(5)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的含义66第一节短期成本分析一、短期成本1.短期成本分类①STC=FC+VC②SAC=AFC+AVC③SMC=ΔSTC/ΔQ第一节短期成本分析一、短期成本672.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1)短期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2)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3)短期边际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平均可变成本2.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68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于短期平均成的变动规律和关系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于短期平均成的变动规律和关系69二长期成本分析1、长期总成本2、长期平均成本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构成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特征不同行业的长期平均成本3、长期边际成本二长期成本分析70三、另一种成本概念: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最好用途。三、另一种成本概念:机会成本71四、收益分析受益是指厂商出卖产品得到的全部收入,即价格与销售量的乘积。总收益市场上销售一定量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平均收益市场上销售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得到的收入。边际收益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四、收益分析72五、利润最大化原则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就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西方经济学-课件73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一、完全竞争的含义与条件完全竞争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二、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价格、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1.价格与需求曲线2.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一、完全竞争的含义与条件74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厂商均衡的条件

MR=MC四、完全竞争市场上长期均衡厂商长期均衡条件MR=AR=MC=AC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75OQPNMELMCLACdd(AR=MR)dd1dd2长期均衡示意图OQPNMELMCLACdd(AR=MR)dd1dd2长76第三节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一、完全垄断的含义与条件二、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第三节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一、完全垄断的含义与条件77三、完全垄断市场上的短期均衡短期均衡条件

MR=MC三、完全垄断市场上的短期均衡78四、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长期均衡长期均衡条件

MR=LMC=SMC四、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长期均衡79第四节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一、垄断竞争的含义与条件二、垄断竞争市场上均衡的简化分析短期均衡条件MR=MC长期均衡条件MR=MCAR=AC三、对垄断竞争市场的评论第四节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一、垄断竞争的含义与条件80第五节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一、寡头垄断的含义与条件二、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三、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产量决定第五节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一、寡头垄断的含义与条件81四、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价格决定1.价格领先制2.成本加成分3.卡特尔五、对寡头垄断市场的评价四、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价格决定82第六节产业政策一、厂商生产中的社会问题二、对厂商生产活动的限制三、反托拉斯法四、国有化政策第六节产业政策一、厂商生产中的社会问题83第六章分配理论本章介绍“为谁生产”问题,即收入分配的决定。分配问题是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第六章分配理论本章介绍“为谁生产”问题,即收入分配的决定。84本章重点包括:⑴工会在工资决定中的作用⑵利息的合理性⑶超额利润的来源⑷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含义⑸公平与效率本章重点包括:85第一节工资、利息、地租与利润的决定一、工资理论:工资的决定1.劳动的需求与供给2.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的决定劳动的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了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工资水平。3.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的决定:工会对工资的影响工会是劳动供给的垄断者,并以这种垄断影响工资的决定。第一节工资、利息、地租与利润的决定一、工资理论:工资的决定86二、利息理论:利息的性质与决定1.利息的性质2.利息率的决定3.利息的作用二、利息理论:利息的性质与决定87三、地租理论:地租的决定1.地租的决定2.地租的发展趋势三、地租理论:地租的决定88四、利润理论1、正常利润2.超额利润(1)创新的超额利润(2)承担风险的超额利润(3)垄断的超额利润3.利润在经济中的作用四、利润理论89第二节社会收入分配与收入分配政策一、收入分配的衡量: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二、平等与效率:一个永恒的矛盾三、收入分配平等化政策1.税收政策2.社会福利政策第二节社会收入分配与收入分配政策一、收入分配的衡量:洛伦90第七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核算是实现经济学的基础。本章介绍的计算国民收入各种指标是衡量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标志。本章介绍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分析各种宏观经济问题与决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第七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核算是实现经济学的基础91本章重点包括:⑴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⑵用支出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⑶国民收入核算总量的关系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本章重点包括:92(5)、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6)、IS—LM模型(7)、总需求—总供给模型(8)、乘数理论西方经济学-课件93第一节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一、国民生产总值GNP它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的总和。第一节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一、国民生产总值GNP94二、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支出法(基本方法)收入法部门法二、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95三、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它总量1、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它总量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PDI三、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它总量1、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它总量96第二节总需求分析(一):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一、总需求构成总需求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与净出口组成。二、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1.消费函数2.储蓄函数APC+APS=1MPC+MPS=1第二节总需求分析(一):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一、总97三、总需求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四、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五、乘数理论a=1/1-c三、总需求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98第三节总需求分析(二):IS—LM模型一、IS曲线IS曲线是描述物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2、LM曲线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第三节总需求分析(二):IS—LM模型一、IS曲线99

3、IS—LM模型

(1)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决定(2)自发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3)货币量变动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3、IS—LM模型100第四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是表明物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和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第四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总需求曲线101二、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是表明物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供给和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二、总供给曲线102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03四、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1.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2.短期总供给曲线3.长期总供给曲线五、短期总供给变动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影响四、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104第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本章运用国民收入理论来分析宏观经济中两大热点问题:失业与通货膨胀第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本章运用国民收入理论来分析宏105本章重点包括:(1)、充分就业与失业的含义(2)、自然失业(3)、通货膨胀含义、衡量及原因(4)、菲利浦斯曲线本章重点包括:106第一节失业理论一、失业与充分就业1.失业的定义与衡量2.充分就业的含义第一节失业理论一、失业与充分就业107二、失业的分类与原因1.周期性失业2.自然失业(1)摩擦性失业(2)求职性失业(3)结构性失业(4)技术性失业(5)季节性失业(6)古典失业

3.失业的损失二、失业的分类与原因108第二节通货膨胀理论一、通货膨胀的基本知识1、通货膨胀的含义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第二节通货膨胀理论一、通货膨胀的基本知识1092、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第一,消费物价指数第二,批发物价指数第三、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2、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1103、通货膨胀的分类第一,爬行的通货膨胀第二,加速的通货膨胀第三,超速的通货膨胀第四,受抑制的通货膨胀3、通货膨胀的分类111二、通货膨胀的原因1.需求拉上的膨胀理论2.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1)工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2)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3)进口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二、通货膨胀的原因1123.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4.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5.预期的与惯性的通货膨胀理论6.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7.惯性通货膨胀3.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113三、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西方经济学-课件114第三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一、凯恩斯的观点:失业与通货膨胀不会并存二、菲利浦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三、短期菲利浦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浦斯曲线:货币主义与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第三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115菲利普斯曲线abcd横轴Ou代表失业率,纵轴gp代表通货膨胀率,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PC即为菲利普斯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高(d)时,通货膨胀率低(b);当失业率低时(c),通货膨胀率高(a)。菲利普斯曲线abcd横轴Ou代表失业率,纵轴gp代表通货膨胀116第十二章经济周期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本章介绍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析经济中的短期波动,重点是从总需求角度分析波动的原因与规律。本章运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析经济的长期增长问题。其特点是从供给角度分析增长的原因与特征,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长期化与动态化。第十二章经济周期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本章介绍用国民收入决定117第一节经济周期理论一、经济周期的含义经济周期就是国民收入及其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二、经济周期的阶段经济周期分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第一节经济周期理论一、经济周期的含义118OYABCDENY代表国民收入,t代表时间(年份),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N代表正常的经济活动水平。A为顶峰,A—B为衰退,B—C为萧条,C为谷底,C—D为复苏,D—E为繁荣,E为顶峰。A—E为一个周期。TOYABCDENY代表国民收入,t代表时间(年份),向右上方119经济周期的分类1、朱格拉周期:中周期9~10年2、基钦周期:短周期3~4年3、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50~60年4、库兹涅茨周期:建筑周期15~25年5、熊彼特周期:综合1长6中,1中3短经济周期的分类120四、经济周期理论概况1.纯货币理论2.投资过度理论3.创新理论4.乘数—加速原理四、经济周期理论概况121第二节经济增长理论一、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1.什么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第二节经济增长理论一、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1222.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二、经济增长的源泉1.资本2.劳动3.技术进步2.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123三、经济增长模型1.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基本假设基本公式G=S/C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三、经济增长模型1242.新古典模型索洛对美国在1909—1940年经济增长的研究结论

基本公式G=a(ΔK/K)+b(ΔL/L)+ΔA/A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2.新古典模型1253.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基本公式G=S/C=(P/Y·Sp+·W/Y·Sw)/C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3.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126四、经济增长的极限与代价1.增长极限论2.增长怀疑论四、经济增长的极限与代价127第十章宏观经济政策本章介绍根据宏观经济理论而制定的调节经济的政策。重点是需求管理政策。第十章宏观经济政策本章介绍根据宏观经济理论而制定128本章重点包括:(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2)、财政政策(3)、货币政策(4)、收入政策本章重点包括:129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工具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二、宏观经济政策工具1、需求管理2、供给管理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工具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130第二节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一、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1、政府支出2、政府税收二、内在稳定器三、赤字财政政策第二节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一、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131第三节需求管理(二)货币政策一、货币政策的基本知识二、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1、货币政策的机制货币量利率总需求2、货币政策的工具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准备率政策第三节需求管理(二)货币政策一、货币政策的基本知识1323、货币政策的运用萧条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繁荣时期紧缩性货币政策三、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3、货币政策的运用133第四节供给管理政策一、收入政策1、工资—物价冻结2、工资—物价指导线3、税收刺激计划二、指数化政策1、工资指数化2、税收指数化第四节供给管理政策一、收入政策134三、人力政策1、人力资本投资2、完善劳动市场3、协助工人进行流动三、人力政策135四、经济增长政策1、增加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2、资本积累3、技术进步4、计划化与平衡增长四、经济增长政策136五、宏观经济政策对战后西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六、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的副作用七、宏观经济政策中的新动向:经济政策的自由化五、宏观经济政策对战后西方经济发展的作用137第十一章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均衡与调节本章从开放经济角度分析国民收入的均衡及相关的政策调节本章介绍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宏观经济的运行与调节第十一章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均衡与调节本章从开放经济角度138本章重点包括:(1)开放经济的含义(2)国际收支(3)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与封闭经济中总需求(4)总需求与出口变动对内在均衡与外在均衡的影响(5)对外贸易乘数(6)对外贸易政策(7)汇率政策本章重点包括:139第一节开放经济的基础知识开放经济是参与国际贸易的经济。一、开放经济的衡量开放程度=进口/国民生产总值或进口/国内生产总值第一节开放经济的基础知识140二、国际收支1、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原则2、国际收支的均衡与不均衡二、国际收支141三、汇率制度1、固定汇率制度2、浮动汇率制3、汇率升值与汇率贬值4、二战后西方各国汇率制度的演变四、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均衡三、汇率制度142第二节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一、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的决定二、IS—LM模型与国民收入均衡三、国民收入均衡的变动1、国内总需求增加2、出口增加第二节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一、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的决定143OLMEISYNX=0Y0YBi0i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于E,决定了利息率为i0,国民收入为Y0.NX=0代表了外在均衡,即贸易收支均衡。在假定出口不变时,进口由国民收入决定,当国民收入为YB时,所决定的进口与出口相等,从而贸易收支均衡,即净出口为零(NX=0)。OLMEISYNX=0Y0YBi0i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于144第三节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调节一、开放经济各国的相互依赖性二、内在均衡与外在均衡的不同状况三、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调节的原则:最优政策配合第三节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调节一、开放经济各国的相互依145第四节对外经济政策一、对外贸易政策1、关税政策2、非关税壁垒第四节对外经济政策一、对外贸易政策146二、汇率政策1、汇率贬值政策2、汇率管制政策二、汇率政策147三、对外投资政策四、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三、对外投资政策148西方经济学

梁小民编著李宇讲授日照职业技术学院西方经济学梁小民编著日照职业技术学院149第一章导言

本章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本章重点包括:(1)稀缺性、选择的含义(2)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资源配置与利用(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第一章导言

本章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50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稀缺性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及其资源总是不足的。二、选择与资源配置选择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样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三、资源利用资源利用是指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稀缺性151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1、含义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完全信息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1523、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中心是价格理论。(1)均衡价格理论(2)消费者行为理论(3)生产理论(4)分配理论(5)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6)微观经济政策3、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153二、宏观经济学1、含义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市场失灵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二、宏观经济学1543、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中心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3)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4)开放经济理论(5)宏观经济政策3、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155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两者之间的异同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156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二、实证分析方法三、实证分析工具四、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157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

本章介绍价格的形成及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

本章介绍价格的形成及对经济的调节158本章重点包括:(1)需求的含义与需求定理(2)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3)供给的含义与供给定理(4)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区别本章重点包括:(1)需求的含义与需求定理159(5)均衡价格(6)供求定理(7)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8)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9)需求富有弹性与缺乏弹性(10)需求弹性与收益的关系(5)均衡价格160第一节需求与供给

一、需求的基本理论1、需求的定义(1)需求是指居民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2)需求是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第一节需求与供给

一、需求的基本理论161(3)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需求量的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PoQD(3)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需求量的曲线1622、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数A、影响需求的因素(1)商品本身价格(2)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以及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4)消费者嗜好广告引导消费者“概念营销”2、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数A、影响需求的因素163(5)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人口增加需求增加,人口减少需求减少;结构变动影响需求的构成(6)政府的消费政策(7)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买涨不买落”

(5)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164B、需求函数

D=f(a,b,c,d…)D代表需求,a,b,c,……为影响需求的因素。B、需求函数D=f(a,b,c,d…)1653、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需求量随着商品的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增加。3、需求定理166注意:

第一,其它条件不变是指影响的其他因素不便。

第二,需求订立指的是一般商品的规律,但有例外。

炫耀性(奢侈性)商品

“吉芬商品”

注意:

第一,其它条件不变是指影响的其他因素不便。

第二,需1674.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亮的变动。QPDObac4.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168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QPODDD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169二、供给理论1.供给的含义(1)供给指厂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供出的商品量。(2)供给也是供给欲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二、供给理论1.供给的含义170(3)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是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供给量关系的曲线,向右上方倾斜。oPQs(3)供给曲线供给曲线是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供给量关系的曲线1712.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A、影响供给的因素(1)厂商的目标(2)商品本身的价格(3)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2.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A、影响供给的因素172(4)生产技术的变动(5)生产要素的价格(6)国家政策(7)厂商对未来的预期(4)生产技术的变动173B、供给函数S=f(a,b,c,d…)S代表供给;a,b,c,d……代表影响供给的因素 B、供给函数S=f(a,b,c,d…)1743.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价格上升而增加,随着商品价格下降而减少。3.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175注意:

第一,其他条件不变是指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

第二,供给定理指的是一般商品的规律,也有例外。

毕加索的油画《拿着烟斗的男孩》被以1.04亿美元的价格拍卖。注意:

第一,其他条件不变是指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1764.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化。oQsP4.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177供给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所引起的供给的变动。oQsP供给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所引起的供给178第二节均衡价格一、均衡价格的形成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的价格。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上供求双方的竞争过程中自发地形成的。第二节均衡价格一、均衡价格的形成179二、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1.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OSD0D2D1E二、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OSD0D2D1E1802.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EDS22.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EDS21813.供求定理

a.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

b.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3.供求定理

a.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182第三节价格机制与价格政策一、价格机制及其对经济的调节1.什么是价格机制价格机制(市场机制)指价格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方式与规律。第三节价格机制与价格政策一、价格机制及其对经济的调节1832.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条件(1)各经济单位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存在(2)存在市场(3)市场竞争的完全性与公平性西方经济学-课件1843.价格调节经济的作用第一,作为指示器反应市场的供求状况;第二,调节消费第三,调节供给第四,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3.价格调节经济的作用185二、价格机制的缺陷a.充分发挥作用的是以完全竞争为前提b.自发性和盲目性c.结果并不一定合意二、价格机制的缺陷a.充分发挥作用的是以完全竞争186三、价格政策1.支持价格支持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图中P1。(农业)三、价格政策187opp1p0sEDQopp1p0sEDQ1882.限制价格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上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如图P2。(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2.限制价格189opp2p0sEDQopp2p0sEDQ190第四节需求弹性理论一、需求的价格弹性:含义与分类1.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含义需求弹性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第四节需求弹性理论一、需求的价格弹性:含义与分类1912.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分类(1)需求完全无弹性E=0(2)需求有无限弹性E=∞(3)单位需求弹性(4)E=1需求缺乏弹性1>E>0(5)需求富有弹性E>12.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分类1923.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第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第二,商品的可替代程度第三,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第四,商品使用时间长短第五,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3.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193二、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总收益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总收益总收益指厂商出售一定量商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TR=P·Q二、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总收益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总收益194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如果某种商品是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如汽车“薄利多销”

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如果某种商品是缺乏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如食品。“谷贱伤农”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195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本章介绍消费者的行为理论,通过对消费者行为分析可以加深理解需求定律。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本章介绍消费者的行为理论,通过对消费者196本章重点包括:⑴欲望、效用⑵边际效用递减规律⑶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⑷消费者均衡⑸公共物品本章重点包括:197第一节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一、基数效用论二、总效用与边际效用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生理或心理的原因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第一节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一、基数效用论198四、消费者均衡条件:消费者用全部购买的各种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与为购买这些物品所支付的价格的比例相等,或者说每1单位货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相等。四、消费者均衡199第二节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一、序数效用论二、无差异曲线三、消费可能线四、消费者均衡第二节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一、序数效用论200第三节消费政策一、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局限性二、保护消费者的政策三、消费外在化的干预政策第三节消费政策一、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局限性201第四章生产理论本章介绍生产者行为,通过分析加深对供给定理的理解第四章生产理论本章介绍生产者行为,通过分析加深对供给定理的202本章重点包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规模经济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本章重点包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203第一节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一、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第一节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一、边际收204二、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TP=AP·QAP=TP/QMP=ΔTP/ΔQ三、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二、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205第二节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规模经济一、规模经济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两种生产要素按同样比例增加时,最初这种生产规模扩大会使产量的增加大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但当规模的扩大超过一定限度时,则会使产量的增加小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甚至使产量绝对减少,出现规模不经济。第二节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规模经济一、规模206二、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三、外在经济与外在与经济二、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207四、适度规模适度规模是使两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即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确定适度规模要考虑:本行业技术特点市场条件四、适度规模208第三节两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一、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边际分析限制条件PkQk+P

LQL=M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条件MPk/Pk=MPL/PL=MPm第三节两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一、生产要209二、等产量曲线1.含义2.特征3.边际技术替代率4.脊线二、等产量曲线210三、等成本曲线等成本曲线是表明在生产者的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够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曲线。四、生产要素最适组合三、等成本曲线211第五章厂商理论本章分析成本与收益的关系。本章分析厂商在不同市场上的行为。第五章厂商理论本章分析成本与收益的关系。212本章重点包括⑴短期与长期的含义⑵短期边际成本⑶利润最大化的原则⑷机会成本本章重点包括213(5)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的含义(6)完全竞争市场均衡(7)产品差别(8)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决定的方式(5)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的含义214第一节短期成本分析一、短期成本1.短期成本分类①STC=FC+VC②SAC=AFC+AVC③SMC=ΔSTC/ΔQ第一节短期成本分析一、短期成本2152.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1)短期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2)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3)短期边际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平均可变成本2.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216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于短期平均成的变动规律和关系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于短期平均成的变动规律和关系217二长期成本分析1、长期总成本2、长期平均成本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构成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特征不同行业的长期平均成本3、长期边际成本二长期成本分析218三、另一种成本概念: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最好用途。三、另一种成本概念:机会成本219四、收益分析受益是指厂商出卖产品得到的全部收入,即价格与销售量的乘积。总收益市场上销售一定量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平均收益市场上销售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得到的收入。边际收益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四、收益分析220五、利润最大化原则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就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西方经济学-课件221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一、完全竞争的含义与条件完全竞争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二、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价格、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1.价格与需求曲线2.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一、完全竞争的含义与条件222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厂商均衡的条件

MR=MC四、完全竞争市场上长期均衡厂商长期均衡条件MR=AR=MC=AC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223OQPNMELMCLACdd(AR=MR)dd1dd2长期均衡示意图OQPNMELMCLACdd(AR=MR)dd1dd2长224第三节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一、完全垄断的含义与条件二、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第三节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一、完全垄断的含义与条件225三、完全垄断市场上的短期均衡短期均衡条件

MR=MC三、完全垄断市场上的短期均衡226四、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长期均衡长期均衡条件

MR=LMC=SMC四、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长期均衡227第四节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一、垄断竞争的含义与条件二、垄断竞争市场上均衡的简化分析短期均衡条件MR=MC长期均衡条件MR=MCAR=AC三、对垄断竞争市场的评论第四节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一、垄断竞争的含义与条件228第五节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一、寡头垄断的含义与条件二、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三、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产量决定第五节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一、寡头垄断的含义与条件229四、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价格决定1.价格领先制2.成本加成分3.卡特尔五、对寡头垄断市场的评价四、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价格决定230第六节产业政策一、厂商生产中的社会问题二、对厂商生产活动的限制三、反托拉斯法四、国有化政策第六节产业政策一、厂商生产中的社会问题231第六章分配理论本章介绍“为谁生产”问题,即收入分配的决定。分配问题是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第六章分配理论本章介绍“为谁生产”问题,即收入分配的决定。232本章重点包括:⑴工会在工资决定中的作用⑵利息的合理性⑶超额利润的来源⑷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含义⑸公平与效率本章重点包括:233第一节工资、利息、地租与利润的决定一、工资理论:工资的决定1.劳动的需求与供给2.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的决定劳动的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了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工资水平。3.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的决定:工会对工资的影响工会是劳动供给的垄断者,并以这种垄断影响工资的决定。第一节工资、利息、地租与利润的决定一、工资理论:工资的决定234二、利息理论:利息的性质与决定1.利息的性质2.利息率的决定3.利息的作用二、利息理论:利息的性质与决定235三、地租理论:地租的决定1.地租的决定2.地租的发展趋势三、地租理论:地租的决定236四、利润理论1、正常利润2.超额利润(1)创新的超额利润(2)承担风险的超额利润(3)垄断的超额利润3.利润在经济中的作用四、利润理论237第二节社会收入分配与收入分配政策一、收入分配的衡量: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二、平等与效率:一个永恒的矛盾三、收入分配平等化政策1.税收政策2.社会福利政策第二节社会收入分配与收入分配政策一、收入分配的衡量:洛伦238第七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核算是实现经济学的基础。本章介绍的计算国民收入各种指标是衡量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标志。本章介绍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分析各种宏观经济问题与决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第七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核算是实现经济学的基础239本章重点包括:⑴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⑵用支出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⑶国民收入核算总量的关系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本章重点包括:240(5)、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6)、IS—LM模型(7)、总需求—总供给模型(8)、乘数理论西方经济学-课件241第一节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一、国民生产总值GNP它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的总和。第一节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一、国民生产总值GNP242二、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支出法(基本方法)收入法部门法二、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243三、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它总量1、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它总量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PDI三、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它总量1、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它总量244第二节总需求分析(一):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一、总需求构成总需求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与净出口组成。二、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1.消费函数2.储蓄函数APC+APS=1MPC+MPS=1第二节总需求分析(一):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一、总245三、总需求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四、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五、乘数理论a=1/1-c三、总需求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246第三节总需求分析(二):IS—LM模型一、IS曲线IS曲线是描述物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2、LM曲线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第三节总需求分析(二):IS—LM模型一、IS曲线247

3、IS—LM模型

(1)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决定(2)自发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3)货币量变动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3、IS—LM模型248第四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是表明物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和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第四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总需求曲线249二、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是表明物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供给和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二、总供给曲线250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251四、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1.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2.短期总供给曲线3.长期总供给曲线五、短期总供给变动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影响四、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252第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本章运用国民收入理论来分析宏观经济中两大热点问题:失业与通货膨胀第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本章运用国民收入理论来分析宏253本章重点包括:(1)、充分就业与失业的含义(2)、自然失业(3)、通货膨胀含义、衡量及原因(4)、菲利浦斯曲线本章重点包括:254第一节失业理论一、失业与充分就业1.失业的定义与衡量2.充分就业的含义第一节失业理论一、失业与充分就业255二、失业的分类与原因1.周期性失业2.自然失业(1)摩擦性失业(2)求职性失业(3)结构性失业(4)技术性失业(5)季节性失业(6)古典失业

3.失业的损失二、失业的分类与原因256第二节通货膨胀理论一、通货膨胀的基本知识1、通货膨胀的含义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第二节通货膨胀理论一、通货膨胀的基本知识2572、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第一,消费物价指数第二,批发物价指数第三、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2、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2583、通货膨胀的分类第一,爬行的通货膨胀第二,加速的通货膨胀第三,超速的通货膨胀第四,受抑制的通货膨胀3、通货膨胀的分类259二、通货膨胀的原因1.需求拉上的膨胀理论2.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1)工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2)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3)进口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二、通货膨胀的原因2603.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4.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5.预期的与惯性的通货膨胀理论6.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7.惯性通货膨胀3.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261三、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西方经济学-课件262第三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一、凯恩斯的观点:失业与通货膨胀不会并存二、菲利浦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三、短期菲利浦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浦斯曲线:货币主义与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第三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263菲利普斯曲线abcd横轴Ou代表失业率,纵轴gp代表通货膨胀率,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PC即为菲利普斯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高(d)时,通货膨胀率低(b);当失业率低时(c),通货膨胀率高(a)。菲利普斯曲线abcd横轴Ou代表失业率,纵轴gp代表通货膨胀264第十二章经济周期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本章介绍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析经济中的短期波动,重点是从总需求角度分析波动的原因与规律。本章运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析经济的长期增长问题。其特点是从供给角度分析增长的原因与特征,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长期化与动态化。第十二章经济周期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本章介绍用国民收入决定265第一节经济周期理论一、经济周期的含义经济周期就是国民收入及其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二、经济周期的阶段经济周期分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第一节经济周期理论一、经济周期的含义266OYABCDENY代表国民收入,t代表时间(年份),向右上方倾斜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