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外商投资企业法第一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二节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第三节外资企业法第四章外商投资企业法第一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二节哪些企业是……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哪些企业是……中外合资企业
2013年7月,某市一空调厂准备与德国一公司合资建立一家电有限公司。面谈协议规定德方以技术入股(作价20%),双方订立技术转让协议,自订立起15天内,德方应提供有关的设备资料和服务,包括产品设计,以及对合资公司技术人员、工人培训、技术作价等。中方以货币、合作场地、厂房来出资。随后双方据此签订了技术转让协议,协议规定:①除经德方同意外,该合资公司所生产的产品不能销往东亚地区,且利用德方技术每年生产的空调不能超过3万台;②该技术转让协议为3年;③技术转让协议期满后,中方无权再继续使用该项技术;④中方如改进技术,必需无条件告诉德方;⑤合资企业能从德国购买的所需的机器、设备、零部件、原材料,必需从德国购买。双方订立的技术转让协议,未得到审批机构的批准,经修改批准后才依法注册登记成立。德方怕投资风险,就让公司在德国驻中国某保险公司办理了财产安全险。双方协商中方为董事长,德方为副董事长。半年后,公司经营效益好,德方在未经中方董事同意的情况下,以到会的1/2董事通过,决定增加出资,再次召开董事会合法通过。因的确是生产经营所需,中方认可了所增加的注册资本。1、德方的出资比例是否恰当?2、双方所签订的技术转让协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3、公司是否可以在德国驻中国某保险公司办理保险?4、中方是否有权认缴所增加的注册资本?案例12013年7月,某市一空调厂准备与德国一公司合资建立一学习目标了解三种外商投资企业的概念和特征;理解三种外商投资企业的出资及其组织机构;掌握三种外资企业的特殊法律制度。学习目标了解三种外商投资企业的概念和特征;第一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注册资本与合营各方的出资方式四、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机构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概述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设立五、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经营管理六、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期限、解散和清算七、合营各方争议的解决第一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四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概述(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概念和特征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简称合营企业),是指由中外合营者根据中国法律的规定,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企业。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概述(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概念和(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概念和特征合营企业具有如下三个法律特征:经中国政府批准设立的中国法人;外方合营者可以是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但中方合营者中不得有公民个人;中外合营者各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按出资比例共担风险、共负盈亏。(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概念和特征合营企业具有如下三个法经济组织按参加国际经济组织的成员方的不同,分为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如: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等按参加范围,可分为世界性的国际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的国际经济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世界贸易组织;亚洲开发银行、东南亚国家联盟等按商品结构,可分为各种根据某项特定商品的特点而建立的国际经济组织。如:石油输出国组织、国际小麦理事会、国际茶叶委员会、国际食糖组织、国际咖啡组织等经济组织按参加国际经济组织的成员方的不同,分为政府间国际经济(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概念
和立法宗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是指调整国家在管理和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关于中外合资营企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一经中国政府批准成立,就具有中国法人的资格,受中国法律的管辖和保护。国家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不实行国有化征收。但在特殊情况下,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可以依照法律程序实行征收,并给予相应的补偿。(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概念
和立法宗旨中外合资
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设立(一)设立的条件申请设立的合营企业应注重经济效益,符合要求。申请设立合营企业,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的不予批准。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设立(一)设立的条件
(二)设立的程序与内资企业设立不同,外资企业设立要经过审批程序(见图4-1)。图4-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设立程序(二)设立的程序与内资企业设立不同,外资企业设立要经过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
注册资本与合营各方的出资方式(一)合营企业的组织形式合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即合营企业以其拥有的全部财产对债务负责,而合营各方对企业的责任也仅以其各自认缴的出资额为限。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
注册资本与合营各方的出
(二)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是指为设立合营企业在登记管理机构注册的资本总额,应为合营各方认缴的出资额之和。在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中,外国合营者的投资比例一般不低于25%。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应当与生产经营的规模、范围相适应。(二)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是指为设立相关链接合营企业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的关系合营企业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的比例要符合法律规定:①投资总额在300万美元以下的(含300万),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7/10;②投资总额在300万美元以上至1000万(含1000万)美元的,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1/2,其中投资总额在42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210万美元;③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至3000万(含3000万)美元的,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2/5,其中投资总额在125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万美元;④投资总额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1/3,其中投资总额在360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200万美元。相关链接合营企业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的关系
(三)合营各方的出资方式合营企业各方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出资,还可以用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场地使用权等作价出资。除货币外的出资作价,由合营各方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协商确定,或聘请合营各方同意的第三者评定。(三)合营各方的出资方式合营企业各方可以用货币出资,也
(四)合营企业的出资期限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应按照项目进度,在合同、章程中明确约定出资期限(见图4-2)。未作规定的,审批机关不予批准,登记机关不予登记注册。图4-2合营企业的出资期限(四)合营企业的出资期限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应按照项目进拓展提高合资企业与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出资比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但是在出资问题上,与我国《公司法》关于有限责任公司出资的规定有明显的不同。具体体现在履行出资义务、投资人之间的出资比例、出资结构和出资期限四个方面。拓展提高合资企业与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出资比较四、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机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机构(见图4-3)。图4-3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机构四、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机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机构(见五、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一)合营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合营企业在中国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有权自主地从事经营管理活动。合营企业按照合营合同规定的经营范围和生产规模制订的生产经营计划,由董事会批准执行,报企业主管部门备案。企业主管部门和各级计划管理部门,不对合营企业下达指令性生产经营计划。五、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一)合营企业的生产经营计(二)合营企业的物资购买与产品销售合营企业对所需的机器设备、原材料、燃料、配套件、运输工具和办公用品等,有权自行决定在中国购买或在国际市场购买。在销售方面,中国政府鼓励合营企业向国际市场销售其产品,合营企业有权自行出口其产品,也可以委托外国合营者的销售机构或中国的外贸公司代销或经销。(二)合营企业的物资购买与产品销售合营企业对所需的机器设(三)合营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与
利润分配合营企业设总会计师,协助总经理主持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合营企业中合营各方的出资证明书、合营企业的年度会计报表、合营企业清算的会计报表,应经中国注册会计师验证和出具证明,方为有效。(三)合营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与
利润分配合营企业设合营企业按税法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后的利润分配情况(见图4-4)。但在亏损情况下,以前年度的亏损未弥补前不得分配利润。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可并入本年度利润分配。图4-4合营企业的利润分配情况(三)合营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与
利润分配合营企业按税法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后的利润图4-4合营六、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期限、解散
和清算(一)合营企业的合营期限合营企业的合营期限,按不同行业、不同情况作不同的规定:有的行业的合营企业,应当约定合营期限;有的行业的合营企业,可以约定合营期限,也可以不约定合营期限。六、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期限、解散
和清算(一)合营企相关链接合营期限的法律规定合营企业的合营期限,一般原则上为10年至30年。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资金利润率低的项目以及由外国合营者提供先进技术或者关键技术生产尖端产品项目;或者在国际上有竞争能力的产品的项目,其合营期限可以延长到50年。经国务院特别批准的,可以在50年以上。对于属于国家规定鼓励投资和允许投资项目的合营企业,除前述行业外,合营各方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合营期限,也可以不约定合营期限。相关链接合营期限的法律规定(二)合营企业的解散合营企业合营期限届满而不申请延长合营期限,合营企业自然解散,这属于正常解散。而在合同规定的有效期内,发生所规定情况的,应由董事会提出解散申请书,报审批机构批准。(二)合营企业的解散合营企业合营期限届满而不申请延长合(三)合营企业的清算合营企业宣告解散时,董事会应提出清算的程序、原则和清算委员会人选,报企业主管部门审核并监督清算。在合营企业清算工作结束后,由清算委员会提出清算结束报告,提请董事会通过后报原审批机关,并向原登记管理机构办理注销登记手续,缴销营业执照。合营企业解散后,各项账册及文件应由原中国合营者保存。(三)合营企业的清算合营企业宣告解散时,董事会应提出清算七、合营各方争议的解决合营各方发生纠纷,董事会不能协商解决时,由中国仲裁机构进行调解或仲裁,也可由合营各方协议在其他仲裁机构仲裁。如合营各方之间没有仲裁的书面协议,发生争议的任何一方都可以依法向中国的人民法院起诉。七、合营各方争议的解决合营各方发生纠纷,董事会不能协商解第二节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三、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与管理形式四、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投资方式与财产所有权一、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概述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设立五、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收益分配、亏损风险分担及投资回收六、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期限和终止第二节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三、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四、一、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概述(一)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概念和特征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简称合作企业),是指中外合作者依照中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按合作企业合同约定分配收益或产品、分担风险和亏损的企业。一、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概述(一)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概念和一、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概述与合营企业相比,合作企业具有如下三个法律特征:合作企业是一种契约式的外商投资企业。合作企业的出资方式较为灵活。合作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组织机构多样化。一、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概述与合营企业相比,合作企业具有如拓展提高合作企业与合营企业的区别(1)合作企业属于契约式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合作者之间权利义务分配按照合作合同的约定处理,与双方的出资比例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属于股权式的外商投资企业,合作者之间权利义务分配按照出资比例进行确定,此为法定性的标准。(2)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出资方式灵活,允许双方约定有一方先行收回投资;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则不允许其中一方先行收回投资。(3)合作企业的组织形式多样;而合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属于法人型企业。拓展提高合作企业与合营企业的区别(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的概念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是指调整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设立、变更终止及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的概念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是指调整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设立(一)设立的条件
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作企业,应当符合国家的发展目标和产业政策(见图4-5)。图4-5国家鼓励的合作企业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设立(一)设立的条件图4-5国(二)设立的程序中外合作经营企业设立的程序(见图4-6)。图4-6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设立程序(二)设立的程序中外合作经营企业设立的程序(见图4-6)三、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与
管理形式确定投资各方在合作企业中权利与义务关系及指导中外合作经营企业运行的文件主要有两个:合作企业的合同;合作企业章程。三、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与
管理形式确定投资各(一)合作企业的组织形式合作企业的组织形式,分为法人型合作企业和非法人型合作企业,其区别如表4-1所示。表4-1合作企业的组织形式类型组织形式合作各方责任方式法人型合作企业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非法人型合作企业不能采用公司形式连带责任(一)合作企业的组织形式合作企业的组织形式,分为法人型合(二)合作企业的管理形式合作企业的管理形式,分为董事会制、联合管理制和委托管理制,如表6-2所示。表6-2合作企业的管理形式管理形式适用范围具体内容董事会制法人型合作企业董事会是合作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决定合作企业的重大问题联合管理制非法人型合作企业由合作各方委派代表组成联合管理委员会,代表合作各方共同管理合作企业委托管理制法人型合作企业非法人型合作企业合作企业成立后,经董事会或联合管理委员会一致同意,委托合作各方以外的他人经营管理合作企业(二)合作企业的管理形式合作企业的管理形式,分为董事会制四、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投资方式与
财产所有权(一)合作各方的投资方式合作企业的中外合作者,其投资或提供的合作条件可以是现金、实物、土地使用权、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和其他财产权利。在依法取得中国法人资格的合作企业中,外国合作者的投资一般不低于合作企业注册资本的25%。四、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投资方式与
财产所有权(一)合(一)合作各方的投资方式中外合作者应按照中国法律和合作企业合同约定,如期履行缴足投资、提供合作条件的义务。出资期限的规定与第一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规定一致。上述投资或提供的合作条件,应当由中国注册会计师或有关机构验证并出具证明。(一)合作各方的投资方式中外合作者应按照中国法律和合作企(二)合作者投资的财产所有权关于合作者投资的财产所有权,分为两种情形,如表4-3所示。表4-3合作者投资的财产所有权企业类型合作者投资的财产所有权法人型的合作企业各方投资或提供的合作条件,归独立的合作企业法人所有非法人型合作企业各方投资或提供的合作条件,为合作各方分别所有,由合作企业统一管理和使用,未经合作他方同意,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处理(二)合作者投资的财产所有权关于合作者投资的财产所有权,五、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收益分配、
亏损风险分担
(一)合作企业的收益分配与亏损风险分担
合作企业的合作各方,依照合作企业合同的约定,分配收益或产品,承担风险和亏损。五、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收益分配、
亏损风险分担(一)合六、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期限和终止
合作企业的合作期限由中外合作者协商并在合作企业合同中定明。
合作企业在合作期限届满或合作企业合同中规定的终止原因出现时终止。六、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期限和终止合作企业的合作期限由中外第三节外资企业法三、外资企业的设立、变更、终止和清算一、外资企业法概述二、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注册资本与出资
第三节外资企业法三、外资企业的设立、变更、一、外资企业法概一、外资企业法概述(一)外资企业的概念和特征外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有关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法人企业,但不包括外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一、外资企业法概述(一)外资企业的概念和特征(一)外资企业的概念和特征外资企业具有以下三个法律特征:外资企业是依照中国有关法律设立的企业;外资企业是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外资企业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中国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不提供任何注册资本。(一)外资企业的概念和特征外资企业具有以下三个法律特征:(二)外资企业法的概念和立法宗旨外资企业法是指调整外资企业从设立到终止期间所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外资企业法》的颁布和实施,有利于吸引更多外国投资者到中国投资设立外资企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为保护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为外资企业在我国境内从事经营活动和我国政府对外资企业进行管理监督提供了法律依据。(二)外资企业法的概念和立法宗旨外资企业法是指调整外资企(三)外资企业的司法管辖和法律保护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受中国法律管辖(见图4-7)。外资企业是中国法人或中国企业,其合法权益受中国法律保护。图4-7外资企业受中国法律管辖(三)外资企业的司法管辖和法律保护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从事二、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注册资本
与出资(一)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经批准,也可以为其他责任形式。外资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由资本持有者组成。应根据其组织形式设立董事会,董事长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须向中国政府申报备案。二、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注册资本
与出资(一)外资企(二)外资企业的注册资本外资企业的注册资本要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的比例应当符合中国有关规定。外资企业在经营期限内不得减少其注册资本。外资企业注册资本的增加、转让,须经审批机关批准,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外资企业将其财产或权益对外抵押、转让,须经审批机关批准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二)外资企业的注册资本外资企业的注册资本要与其经营规模(三)企业的出资外国投资者可以用可自由兑换的外币出资,也可以用机器设备、工业产权、专有技术等作价出资。经审批机关批准,外国投资者也可以用其从中国境内举办的其他外商投资企业获得的人民币利润出资。出资期限应在设立外资企业的申请书和企业章程中载明。外资企业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缴销营业执照;不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和缴销营业执照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并予以公告。(三)企业的出资外国投资者可以用可自由兑换的外币出资,也相关链接外资企业的特殊税收政策外资企业进口下列物资免征关税:(1)外国投资者作为出资的机器设备、零部件、建设用建筑材料以及安装、加固机器所需材料;(2)外资企业以投资总额内的资金进口本企业生产所需的自用机器设备、零部件、生产用交通运输工具以及生产管理设备;(3)外资企业为生产出口产品而进口的原材料、辅料、元器件、零部件和包装物料。相关链接外资企业的特殊税收政策三、外资企业的设立、变更、终止
和清算(一)外资企业的设立设立外资企业,必须有利于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外资企业的设立程序(见图4-8)。图4-8外资企业的设立程序三、外资企业的设立、变更、终止
和清算(一)外资企业(二)外资企业的变更和终止外资企业注册资本的增加、转让,须经审批机关批准,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外资企业经营期限经批准延长的,应自收到批准延长期限文件之日起30日内,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外资企业应予终止的情形。(二)外资企业的变更和终止外资企业注册资本的增加、转让,(三)外资企业的清算外资企业应在终止公告发出之日起15日内,提出清算程序、原则和清算委员会人选,报审批机关审核后进行清算。外资企业在清算结束之前,外国投资者不得将该企业的资金汇出或携出中国境外,不得自行处理企业的财产。在清算结束后,外资企业资产净额和剩余财产超过注册资本的部分视同利润,应依照中国税法规定缴纳所得税,并应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三)外资企业的清算外资企业应在终止公告发出之日起15日
中外双方经过多次协商,准备签署一项中外合作经营的合同。合作企业合同的内容中有以下条款:1、中外合作企业设立董事会,中方担任董事长,外方担任副董事长。董事会每届任期4年,董事长和董事均不得连任;2、合作企业投资的注册资本为50万美元,中方出资40万美元,外方出资10万美元,自营业执照核发之日起一年半内,应将资本全部缴齐;3、合作企业的合作期限为12年,合作期满时,合作企业的全部固定资产无偿归中国合作者所有,外国合作者依法可以在合作期限内先行回收投资。请问:上述条款是否合法?为什么?案例2中外双方经过多次协商,准备签署一项中外合作经营的合同。(1)第一条的约定违反了《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关于合作企业组织机构的规定:董事会每届任期不得超过3年。董事任期届满,委派方继续委任的,可以连任。(2)第二条的约定也违反了法律规定:外国合作者的投资比例不得低于25%,本案中只有20%。此外,投资者分期出资的总期限也不符合规定:“注册资本在50万美元以下(含50万美元)的,自营业执照核发之日起一年内,应将资本全部缴齐。”(3)第三条约定符合法律规定。案例2(1)第一条的约定违反了《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关于合作企业本章小结本章小结第四章外商投资企业法第一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二节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第三节外资企业法第四章外商投资企业法第一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二节哪些企业是……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哪些企业是……中外合资企业
2013年7月,某市一空调厂准备与德国一公司合资建立一家电有限公司。面谈协议规定德方以技术入股(作价20%),双方订立技术转让协议,自订立起15天内,德方应提供有关的设备资料和服务,包括产品设计,以及对合资公司技术人员、工人培训、技术作价等。中方以货币、合作场地、厂房来出资。随后双方据此签订了技术转让协议,协议规定:①除经德方同意外,该合资公司所生产的产品不能销往东亚地区,且利用德方技术每年生产的空调不能超过3万台;②该技术转让协议为3年;③技术转让协议期满后,中方无权再继续使用该项技术;④中方如改进技术,必需无条件告诉德方;⑤合资企业能从德国购买的所需的机器、设备、零部件、原材料,必需从德国购买。双方订立的技术转让协议,未得到审批机构的批准,经修改批准后才依法注册登记成立。德方怕投资风险,就让公司在德国驻中国某保险公司办理了财产安全险。双方协商中方为董事长,德方为副董事长。半年后,公司经营效益好,德方在未经中方董事同意的情况下,以到会的1/2董事通过,决定增加出资,再次召开董事会合法通过。因的确是生产经营所需,中方认可了所增加的注册资本。1、德方的出资比例是否恰当?2、双方所签订的技术转让协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3、公司是否可以在德国驻中国某保险公司办理保险?4、中方是否有权认缴所增加的注册资本?案例12013年7月,某市一空调厂准备与德国一公司合资建立一学习目标了解三种外商投资企业的概念和特征;理解三种外商投资企业的出资及其组织机构;掌握三种外资企业的特殊法律制度。学习目标了解三种外商投资企业的概念和特征;第一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注册资本与合营各方的出资方式四、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机构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概述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设立五、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经营管理六、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期限、解散和清算七、合营各方争议的解决第一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四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概述(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概念和特征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简称合营企业),是指由中外合营者根据中国法律的规定,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企业。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概述(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概念和(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概念和特征合营企业具有如下三个法律特征:经中国政府批准设立的中国法人;外方合营者可以是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但中方合营者中不得有公民个人;中外合营者各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按出资比例共担风险、共负盈亏。(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概念和特征合营企业具有如下三个法经济组织按参加国际经济组织的成员方的不同,分为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如: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等按参加范围,可分为世界性的国际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的国际经济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世界贸易组织;亚洲开发银行、东南亚国家联盟等按商品结构,可分为各种根据某项特定商品的特点而建立的国际经济组织。如:石油输出国组织、国际小麦理事会、国际茶叶委员会、国际食糖组织、国际咖啡组织等经济组织按参加国际经济组织的成员方的不同,分为政府间国际经济(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概念
和立法宗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是指调整国家在管理和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关于中外合资营企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一经中国政府批准成立,就具有中国法人的资格,受中国法律的管辖和保护。国家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不实行国有化征收。但在特殊情况下,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可以依照法律程序实行征收,并给予相应的补偿。(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概念
和立法宗旨中外合资
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设立(一)设立的条件申请设立的合营企业应注重经济效益,符合要求。申请设立合营企业,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的不予批准。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设立(一)设立的条件
(二)设立的程序与内资企业设立不同,外资企业设立要经过审批程序(见图4-1)。图4-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设立程序(二)设立的程序与内资企业设立不同,外资企业设立要经过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
注册资本与合营各方的出资方式(一)合营企业的组织形式合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即合营企业以其拥有的全部财产对债务负责,而合营各方对企业的责任也仅以其各自认缴的出资额为限。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
注册资本与合营各方的出
(二)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是指为设立合营企业在登记管理机构注册的资本总额,应为合营各方认缴的出资额之和。在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中,外国合营者的投资比例一般不低于25%。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应当与生产经营的规模、范围相适应。(二)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是指为设立相关链接合营企业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的关系合营企业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的比例要符合法律规定:①投资总额在300万美元以下的(含300万),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7/10;②投资总额在300万美元以上至1000万(含1000万)美元的,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1/2,其中投资总额在42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210万美元;③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至3000万(含3000万)美元的,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2/5,其中投资总额在125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万美元;④投资总额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1/3,其中投资总额在360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200万美元。相关链接合营企业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的关系
(三)合营各方的出资方式合营企业各方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出资,还可以用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场地使用权等作价出资。除货币外的出资作价,由合营各方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协商确定,或聘请合营各方同意的第三者评定。(三)合营各方的出资方式合营企业各方可以用货币出资,也
(四)合营企业的出资期限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应按照项目进度,在合同、章程中明确约定出资期限(见图4-2)。未作规定的,审批机关不予批准,登记机关不予登记注册。图4-2合营企业的出资期限(四)合营企业的出资期限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应按照项目进拓展提高合资企业与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出资比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但是在出资问题上,与我国《公司法》关于有限责任公司出资的规定有明显的不同。具体体现在履行出资义务、投资人之间的出资比例、出资结构和出资期限四个方面。拓展提高合资企业与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出资比较四、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机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机构(见图4-3)。图4-3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机构四、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机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机构(见五、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一)合营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合营企业在中国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有权自主地从事经营管理活动。合营企业按照合营合同规定的经营范围和生产规模制订的生产经营计划,由董事会批准执行,报企业主管部门备案。企业主管部门和各级计划管理部门,不对合营企业下达指令性生产经营计划。五、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一)合营企业的生产经营计(二)合营企业的物资购买与产品销售合营企业对所需的机器设备、原材料、燃料、配套件、运输工具和办公用品等,有权自行决定在中国购买或在国际市场购买。在销售方面,中国政府鼓励合营企业向国际市场销售其产品,合营企业有权自行出口其产品,也可以委托外国合营者的销售机构或中国的外贸公司代销或经销。(二)合营企业的物资购买与产品销售合营企业对所需的机器设(三)合营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与
利润分配合营企业设总会计师,协助总经理主持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合营企业中合营各方的出资证明书、合营企业的年度会计报表、合营企业清算的会计报表,应经中国注册会计师验证和出具证明,方为有效。(三)合营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与
利润分配合营企业设合营企业按税法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后的利润分配情况(见图4-4)。但在亏损情况下,以前年度的亏损未弥补前不得分配利润。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可并入本年度利润分配。图4-4合营企业的利润分配情况(三)合营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与
利润分配合营企业按税法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后的利润图4-4合营六、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期限、解散
和清算(一)合营企业的合营期限合营企业的合营期限,按不同行业、不同情况作不同的规定:有的行业的合营企业,应当约定合营期限;有的行业的合营企业,可以约定合营期限,也可以不约定合营期限。六、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期限、解散
和清算(一)合营企相关链接合营期限的法律规定合营企业的合营期限,一般原则上为10年至30年。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资金利润率低的项目以及由外国合营者提供先进技术或者关键技术生产尖端产品项目;或者在国际上有竞争能力的产品的项目,其合营期限可以延长到50年。经国务院特别批准的,可以在50年以上。对于属于国家规定鼓励投资和允许投资项目的合营企业,除前述行业外,合营各方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合营期限,也可以不约定合营期限。相关链接合营期限的法律规定(二)合营企业的解散合营企业合营期限届满而不申请延长合营期限,合营企业自然解散,这属于正常解散。而在合同规定的有效期内,发生所规定情况的,应由董事会提出解散申请书,报审批机构批准。(二)合营企业的解散合营企业合营期限届满而不申请延长合(三)合营企业的清算合营企业宣告解散时,董事会应提出清算的程序、原则和清算委员会人选,报企业主管部门审核并监督清算。在合营企业清算工作结束后,由清算委员会提出清算结束报告,提请董事会通过后报原审批机关,并向原登记管理机构办理注销登记手续,缴销营业执照。合营企业解散后,各项账册及文件应由原中国合营者保存。(三)合营企业的清算合营企业宣告解散时,董事会应提出清算七、合营各方争议的解决合营各方发生纠纷,董事会不能协商解决时,由中国仲裁机构进行调解或仲裁,也可由合营各方协议在其他仲裁机构仲裁。如合营各方之间没有仲裁的书面协议,发生争议的任何一方都可以依法向中国的人民法院起诉。七、合营各方争议的解决合营各方发生纠纷,董事会不能协商解第二节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三、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与管理形式四、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投资方式与财产所有权一、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概述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设立五、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收益分配、亏损风险分担及投资回收六、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期限和终止第二节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三、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四、一、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概述(一)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概念和特征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简称合作企业),是指中外合作者依照中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按合作企业合同约定分配收益或产品、分担风险和亏损的企业。一、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概述(一)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概念和一、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概述与合营企业相比,合作企业具有如下三个法律特征:合作企业是一种契约式的外商投资企业。合作企业的出资方式较为灵活。合作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组织机构多样化。一、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概述与合营企业相比,合作企业具有如拓展提高合作企业与合营企业的区别(1)合作企业属于契约式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合作者之间权利义务分配按照合作合同的约定处理,与双方的出资比例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属于股权式的外商投资企业,合作者之间权利义务分配按照出资比例进行确定,此为法定性的标准。(2)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出资方式灵活,允许双方约定有一方先行收回投资;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则不允许其中一方先行收回投资。(3)合作企业的组织形式多样;而合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属于法人型企业。拓展提高合作企业与合营企业的区别(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的概念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是指调整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设立、变更终止及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的概念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是指调整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设立(一)设立的条件
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作企业,应当符合国家的发展目标和产业政策(见图4-5)。图4-5国家鼓励的合作企业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设立(一)设立的条件图4-5国(二)设立的程序中外合作经营企业设立的程序(见图4-6)。图4-6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设立程序(二)设立的程序中外合作经营企业设立的程序(见图4-6)三、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与
管理形式确定投资各方在合作企业中权利与义务关系及指导中外合作经营企业运行的文件主要有两个:合作企业的合同;合作企业章程。三、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与
管理形式确定投资各(一)合作企业的组织形式合作企业的组织形式,分为法人型合作企业和非法人型合作企业,其区别如表4-1所示。表4-1合作企业的组织形式类型组织形式合作各方责任方式法人型合作企业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非法人型合作企业不能采用公司形式连带责任(一)合作企业的组织形式合作企业的组织形式,分为法人型合(二)合作企业的管理形式合作企业的管理形式,分为董事会制、联合管理制和委托管理制,如表6-2所示。表6-2合作企业的管理形式管理形式适用范围具体内容董事会制法人型合作企业董事会是合作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决定合作企业的重大问题联合管理制非法人型合作企业由合作各方委派代表组成联合管理委员会,代表合作各方共同管理合作企业委托管理制法人型合作企业非法人型合作企业合作企业成立后,经董事会或联合管理委员会一致同意,委托合作各方以外的他人经营管理合作企业(二)合作企业的管理形式合作企业的管理形式,分为董事会制四、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投资方式与
财产所有权(一)合作各方的投资方式合作企业的中外合作者,其投资或提供的合作条件可以是现金、实物、土地使用权、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和其他财产权利。在依法取得中国法人资格的合作企业中,外国合作者的投资一般不低于合作企业注册资本的25%。四、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投资方式与
财产所有权(一)合(一)合作各方的投资方式中外合作者应按照中国法律和合作企业合同约定,如期履行缴足投资、提供合作条件的义务。出资期限的规定与第一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规定一致。上述投资或提供的合作条件,应当由中国注册会计师或有关机构验证并出具证明。(一)合作各方的投资方式中外合作者应按照中国法律和合作企(二)合作者投资的财产所有权关于合作者投资的财产所有权,分为两种情形,如表4-3所示。表4-3合作者投资的财产所有权企业类型合作者投资的财产所有权法人型的合作企业各方投资或提供的合作条件,归独立的合作企业法人所有非法人型合作企业各方投资或提供的合作条件,为合作各方分别所有,由合作企业统一管理和使用,未经合作他方同意,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处理(二)合作者投资的财产所有权关于合作者投资的财产所有权,五、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收益分配、
亏损风险分担
(一)合作企业的收益分配与亏损风险分担
合作企业的合作各方,依照合作企业合同的约定,分配收益或产品,承担风险和亏损。五、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收益分配、
亏损风险分担(一)合六、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期限和终止
合作企业的合作期限由中外合作者协商并在合作企业合同中定明。
合作企业在合作期限届满或合作企业合同中规定的终止原因出现时终止。六、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期限和终止合作企业的合作期限由中外第三节外资企业法三、外资企业的设立、变更、终止和清算一、外资企业法概述二、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注册资本与出资
第三节外资企业法三、外资企业的设立、变更、一、外资企业法概一、外资企业法概述(一)外资企业的概念和特征外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有关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法人企业,但不包括外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一、外资企业法概述(一)外资企业的概念和特征(一)外资企业的概念和特征外资企业具有以下三个法律特征:外资企业是依照中国有关法律设立的企业;外资企业是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外资企业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中国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不提供任何注册资本。(一)外资企业的概念和特征外资企业具有以下三个法律特征:(二)外资企业法的概念和立法宗旨外资企业法是指调整外资企业从设立到终止期间所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外资企业法》的颁布和实施,有利于吸引更多外国投资者到中国投资设立外资企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为保护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为外资企业在我国境内从事经营活动和我国政府对外资企业进行管理监督提供了法律依据。(二)外资企业法的概念和立法宗旨外资企业法是指调整外资企(三)外资企业的司法管辖和法律保护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受中国法律管辖(见图4-7)。外资企业是中国法人或中国企业,其合法权益受中国法律保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宅基地子女赠与及后续土地开发利用合同
- 2025年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度房地产租赁合同管理及市场调控合同
- 2025年度三方委托付款与物流运输合同
- 2025年度XX小区供热设施安全评估与供用热力合同
- 2025年度养老机构委托经营管理协议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合伙项目退股协议书
- 2025年度学校学生资助项目合同协议
- 2025年度国际学校办学许可引进与转让合同
- 2025年湖北省鄂州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新生儿常见仪器的使用与维护 课件
- 工艺能力分析报告
- 《给校园植物挂牌》课件
- 气道高反应性教学演示课件
- 健身房众筹方案
- 护理带教汇报课件
- 蔬菜种植与有机农业培训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版)读写教程1(思政智慧版)课件 Unit 5 Friendship across border and gender
- 智研咨询重磅发布:2023年中国高端聚烯烃行业供需态势、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JGT331-2011 建筑幕墙用氟碳铝单板制品
- 企业文化变革的阻力与推进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