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海洋环境及其相模式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一、海岸(滨海)环境及其相模式二、浅海环境及其相模式三、半深海-深海环境及其相模式第三节海洋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相模式
1第八章海洋环境及其相模式第一节概述2
浅海指正常浪基面(附近)以下至水深200m的较平坦的广阔浅水海域(陆棚范围),平均坡度一般只有几分,不超过4。二、浅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2浅海指正常浪基面(附近)以下至水深200m3
浅海的水动力包括波浪、海流(离岸流)、潮汐流及密度流(风暴碎屑流)等。
正常情况下,浅海水流速度比较缓慢,对沉积物表面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强风暴时,强波浪能影响到海底,可使沉积物呈悬浮状态向海中搬运几十公里。正常气候时,开阔、平坦、平静、细粒、悬浮沉积,水平层理,生物丰富,保存完整(古生物化石多数在浅海保存)。二、浅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3浅海的水动力包括波浪、海流(离岸流)、潮汐流及密度4二、浅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好天气浪基面(fineweatherwavebase):10m左右;平均风暴浪基面(averagestormWB):20m左右;最大风暴浪基面(maximumstormWB):40m左右;4二、浅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好天气浪基面(fineweath5一、海岸(滨海)环境(一)无障壁海岸环境和相模式(二)障壁海岸环境和相模式(三)陆源碎屑海岸环境沉积的判别标志二、浅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一)过渡带沉积(二)浅海陆棚沉积三、半深海—
深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
5一、海岸(滨海)环境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6
为临滨与浅海之间的过渡区。临滨带与过渡带之间的界线通常以坡度的突变和沉积物面貌来划分。临滨带的陡坡向下,坡度变缓时,即进入过渡带。坡度一般只有几分(近于水平),深度取决于海水能量。越低能,深度愈小。过渡带上界(与临滨分界),水深的变化在2-20m之间,平均8-10m。(一)过渡带沉积6为临滨与浅海之间的过渡区。临滨带与过渡带之7
过渡带沉积物通常为粘土质粉砂和粉砂。在强风暴期,也可沉积砂质层。过渡带生物的个体和种类极为繁多,生物扰动构造也极为发育,有时会严重破坏层理构造,形成均匀层理。(一)过渡带沉积7过渡带沉积物通常为粘土质粉砂和粉砂。在强风暴期,也8一、海岸(滨海)环境(一)无障壁海岸环境和相模式(二)障壁海岸环境和相模式(三)陆源碎屑海岸环境沉积的判别标志二、浅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一)过渡带沉积(二)浅海陆棚沉积三、半深海—
深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
8一、海岸(滨海)环境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9
浅海陆棚又称大陆架,是正常浪基面以下向外海与大陆斜坡相接的广阔的浅海沉积地区,水深10-20m以下至130-200m左右,坡度较缓(平均只有0.07),一般不超过4。(二)浅海陆棚沉积9浅海陆棚又称大陆架,是正常浪基面以下向外海10(二)浅海陆棚沉积10(二)浅海陆棚沉积11
海底地形:开阔、平坦,有相对隆起的沙坝和浅滩,有相对低洼的沟谷(影响:三角洲、风暴、海流)。
水动力:以波浪和海流为主,静水低能。
沉积物:粉砂和泥为主,砂少。砂岩的成熟度高。常见海绿石。
沉积构造:水平层理为主,可发育交错层理,丘状层理是浅海陆棚沉积所特。缺乏曝露标志。
化石特征:化石丰富,保存完整,生物遗体有时可富集成介壳层,潜穴和生物扰动构造发育。崮山组泥晶灰岩和页岩浅海陆棚沉积环境基本特征(含风暴沉积)ArtculatePentacrinuscrinoidfossils11海底地形:开阔、平坦,有相对隆起的沙坝和浅滩,有12一、海岸(滨海)环境二、浅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一)过渡带沉积(二)浅海陆棚沉积
1、现代浅海沉积物类型及其来源
2、影响浅海陆棚沉积物性质的主要因素
3、浅海陆棚的沉积特征
4、风暴流沉积
5、浅海陆棚沉积的主要识别标志三、半深海—
深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
12一、海岸(滨海)环境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13(1)残留沉积是在海侵前,在海岸或陆上形成的沉积物,后来随着海进沉入海底,未被其它新的沉积物覆盖或改造,仍保持着原来沉积环境下的面貌。它们与目前所处的浅海环境不一致。如滨外浅水地区出现风成沙丘的残留沉积。残留沉积物占浅海沉积的50-70%。1、现代浅海沉积物类型及其来源
现代浅海沉积物按成因分为两类:(1)残留沉积;(2)现代沉积13(1)残留沉积1、现代浅海沉积物类型及其来源现代浅海沉141、现代浅海沉积物类型及其来源(2)现代沉积
是全新世海侵期间形成的沉积物。这类沉积物的特征与其目前所处的沉积环境一致。如热带浅海形成碳酸盐岩及生物礁沉积。
现代浅海沉积:可分为碎屑沉积、生物沉积、火山碎屑沉积及自生矿物沉积,其中以碎屑沉积为主。碎屑沉积物主要由粉砂质粘土组成。141、现代浅海沉积物类型及其来源(2)现代沉积151、现代浅海沉积物类型及其来源
浅海陆棚的泥来源于河流和海岸的细粒悬浮物质;现代陆棚砂主要是残留成因的,有些是由潮汐流、风暴流、密度流、洪水流等造成的。在热带或亚热带,则发育由生物和生物碎屑质碳酸盐陆棚沉积。局部地区有火山和风成沉积,还有自生沉积,主要是海绿石和磷灰石等。(2)现代沉积151、现代浅海沉积物类型及其来源浅海陆棚的泥来源于16一、海岸(滨海)环境二、浅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一)过渡带沉积(二)浅海陆棚沉积
1、现代浅海沉积物类型及其来源
2、影响浅海陆棚沉积物性质的主要因素
3、浅海陆棚的沉积特征
4、风暴流沉积
5、浅海陆棚沉积的主要识别标志三、半深海—
深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
16一、海岸(滨海)环境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17(1)沉积物补给的类型和速度:河口、冰川、风,以河口为主,到达浅海主要是粉砂和泥。
粗粒沉积物来源于潮汐流、风暴回流从临滨带搬运而来。
残留沉积物只发生在海进的开始阶段,以后被改造,并被细粒沉积物所覆盖。临近火山区还有火山物质混入。在局部地区,风成沉积物也可提供重要的物质来源。
(2)水动力状况:浅海水动力复杂多变。主要是潮汐流和风暴流。2、影响浅海沉积物性质的主要因素
17(1)沉积物补给的类型和速度:河口、冰川、风,182、影响浅海沉积物性质的主要因素
(3)海平面变化:水深变化影响海底水动力能量。海平面变化还决定大陆侵蚀基准面的变动,从而决定河流供给沉积物的数量和速度。
(4)气候:通过对内陆的影响控制浅海陆棚的沉积。气候决定了风化、侵蚀的类型和速度,从而影响搬运到浅海中的沉积物类型。
(5)生物作用:生物的遗体是沉积物的组成;还有生物扰动构造,生物遗迹的大量出现可以影响沉积物特征。
(6)化学作用:自生矿物(海绿石、鲕绿泥石、磷块岩等)的形成过程;在海底胶结和成岩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182、影响浅海沉积物性质的主要因素(3)19一、海岸(滨海)环境二、浅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一)过渡带沉积(二)浅海陆棚沉积
1、现代浅海沉积物类型及其来源
2、影响浅海陆棚沉积物性质的主要因素
3、浅海陆棚的沉积特征
4、风暴流沉积
5、浅海陆棚沉积的主要识别标志三、半深海—
深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
19一、海岸(滨海)环境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20
(1)沉积物类型:主要是粉砂和泥。粉砂多为风暴期形成的,称为“风暴砂层”,呈块状或粒序层理。(2)结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高,化学胶结,分选性好,磨圆度高,颗粒/杂基比值高。(3)沉积构造:水平层理、小型交错层理、对称和不对称波痕、冲刷和沟槽充填构造。(4)生物:生物丰富、保存完整,上部陆棚浅水盆地内更丰富(底栖和浮游)。(5)自生矿物:海绿石、鲕绿泥石、磷灰岩(磷块岩)为主。海绿石是冷水矿物,主要形成深度10-1800m;鲕绿泥石为暖水矿物,主要形成于热带地区水深10-150m;磷块岩形成的水深是30-300m。3、浅海陆棚的沉积特征20(1)沉积物类型:主要是粉砂和泥。粉砂多为风暴期21
现代非洲尼日尔河三角洲沉积中,原生海绿石、鲕绿泥石和针铁矿均为海洋原生矿物。
海绿石仅见于远离河口的浅海陆棚区,鲕绿泥石和针铁矿形成的深度较海绿石浅,温度也较前者高。21现代非洲尼日尔河三角洲沉积中,原生海绿石、鲕22一、海岸(滨海)环境二、浅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一)过渡带沉积(二)浅海陆棚沉积
1、现代浅海沉积物类型及其来源
2、影响浅海陆棚沉积物性质的主要因素
3、浅海陆棚的沉积特征
4、风暴流沉积
5、浅海陆棚沉积的主要识别标志三、半深海—
深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
22一、海岸(滨海)环境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23
在海岸和开阔的浅海陆棚中,台风typhoon(西太平洋)、飓风hurricane(大西洋和东太平洋)、热带风暴tropicalstorm(印度洋)[热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可造成大片海面升高、海面流速增大,波浪传播的深度增加,破坏正常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沉积物,并堆积形成风暴流沉积。浪基面下移:正常浪基面(10m)-平均风暴浪基面(20m)-最大风暴浪基面(40m)。
4、风暴流沉积23在海岸和开阔的浅海陆棚中,台风typhoon(24全球风暴的主要分布区24全球风暴的主要分布区25(1)形成机理台风、飓风、旋风引起风暴潮。在特大风暴期,波浪传播的深度最深可达200米,使海面升高5-6米。风暴潮的强大动力冲刷着近岸沉积物。当风力减退时,产生一个向海流动的密度流-风暴碎屑流,密度流携带着大量悬浮沉积物向海搬运。这个密度流冲刷海底,可以形成明显的侵蚀面和冲刷痕。在正常浪基面和风暴浪基面之间,由于风暴浪仍然影响到海底,并且从密度流中发生沉积作用,结果形成丘状交错层理砂岩。密度流流入风暴浪基面之下(海流、浊流),则形成具有鲍马序列的正常浅海浊积岩。4、风暴流沉积25(1)形成机理4、风暴流沉积26风暴流形成图解思考:为什么风暴沉积物主要保存于浅海区,在滨海区则发育少和保存少?背景(环境)沉积与幕式(环境)沉积的含义是什么?26风暴流形成图解思考:274、风暴流沉积-(2)沉积序列特征
一个风暴沉积层序代表从风暴高峰到风力减弱、流态从高能变为低能条件下的沉积。风暴活动的不同阶段,发生着不同的沉积作用。一次完全的风暴过程可以形成具有一定规律的垂向层序。Escapeburrow274、风暴流沉积-(2)沉积序列特征一个风暴沉积层284、风暴流沉积风暴沉积实例-贵州S风暴沉积实例-甘肃岷县D284、风暴流沉积风暴沉积实例-贵州S风暴沉积实例-甘肃岷县29HCS29HCS30
风暴浪基面之下30风暴浪基面之下314、风暴流沉积-(2)沉积序列特征风暴沉积层序表现为一个向上变细的旋回,与浊积岩类似。具粒序层风暴沉积序列314、风暴流沉积-(2)沉积序列特征风暴沉积层序表现为一个324、风暴流沉积-(2)沉积序列特征风暴沉积的粒序层理(口袋状构造)324、风暴流沉积-(2)沉积序列特征风暴沉积的粒序层理(口334、风暴流沉积-(3)侧向变化
沉积物在不同部位有不同的特点。风暴在近岸浅水地带比在深水地带强。所以风暴岩有近源和远源之分。334、风暴流沉积-(3)侧向变化沉积物在不同部位有34近源风暴沉积:粒度较粗,厚度较大,滞留层较发育。粒序层段常以生物碎屑灰岩或砂屑灰岩为主,贝壳层主要是腕足和双壳类,底部侵蚀充填构造发育,并有浅的水道沉积。远源风暴沉积:以细粒沉积物为主,层薄,底界明显,但底部侵蚀构造不发育。4、风暴流沉积-(3)侧向变化34近源风暴沉积:粒度较粗,厚度较大,滞留层较发育。粒序层段35一、海岸(滨海)环境二、浅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三、半深海—
深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
1、地貌特征
2、半深海沉积特征
3、深海沉积特征
4、浊流沉积
5、等深流与等深积岩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
35一、海岸(滨海)环境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36
半深海分布在大陆斜坡地带。一般把水深200米处的坡折点作为大陆斜坡和陆棚的分界。大陆坡的平均坡度为4,最大倾角可达20。最大深度在1400—3000米之间。1、半深海和深海环境的地貌特征36半深海分布在大陆斜坡地带。一般把水深2037
大陆斜坡上具有洼地、山脊、阶梯状地形或孤立的山,有时被海底峡谷所切割。海底峡谷呈“V”字形,可以从陆棚一直延伸到大陆坡。海底峡谷是陆源沉积物搬运的主要通道,前端常发育海底扇。37大陆斜坡上具有洼地、山脊、阶梯状地形或孤38
深海:
分布于深海平原或远洋盆地(平坦),平均深度4000米左右。由海底火山形成海山(可高出海底面1000米)、海丘(其突起程度较海山小)。一些比较开阔的隆起地区,其高差不大,无火山活动,是海底构造活动比较宁静的地区,称海底高地(高原)。无地震活动的长条形隆起区称为海岭。38深海:分布于深海平原或远洋盆地(平坦)393940一、海岸(滨海)环境二、浅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三、半深海—
深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
1、地貌特征
2、半深海沉积特征
3、深海沉积特征
4、浊流沉积
5、等深流与等深积岩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
40一、海岸(滨海)环境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41水动力:已无波浪作用,但海流(底流)、重力流仍在起作用。生物:底栖生物少见,在400—500米内的透光带,还有底栖动物(薄壳双壳类,腕足类和其它一些软体动物)。更深处则以放射虫、有孔虫为主,为半深海沉积物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来源。沉积:陆源泥以悬浮方式搬运,在半深海沉积。重力流(在大陆坡的海底峡谷中)沉积是半深海沉积的重要特征,常见滑塌沉积作用。2、半深海沉积特征41水动力:已无波浪作用,但海流(底流)、重力流仍在起作用。42青泥(蓝色软泥):还原条件沉积的青灰色或暗灰蓝色。由细粒陆源碎屑物组成(粉砂和粘土可占75%),碳酸盐少于30%,并含有少量生物残骸。黄泥和红泥:黄泥和红泥是青泥的变种,仅是其陆源供应物不同而已。如中国黄海外的黄泥,是中国大陆黄土在大陆坡沉积而成;大西洋大陆坡上的红泥,陆源碎屑10-25%,碳酸盐6-60%,细泥30-60%。绿泥:绿泥与青泥相似,其中含有较多的叶绿素和海绿石,还含有少量的长石、石英和云母。半深海主要沉积类型42青泥(蓝色软泥):还原条件沉积的青灰色或暗灰蓝色。由细粒43一、海岸(滨海)环境二、浅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三、半深海—
深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
1、地貌特征
2、半深海沉积特征
3、深海沉积特征
4、浊流沉积
5、等深流与等深积岩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
43一、海岸(滨海)环境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44
深海沉积物在性质上不均匀,是通过不同的沉积作用形成的。现代大洋沉积物的组成多种多样。主要沉积物有:陆源碎屑沉积物、硅质沉积物、钙质沉积物、深海粘土,深海软泥,与冰川有关的沉积物和大陆边缘沉积物等。3、深海沉积特征44深海沉积物在性质上不均匀,是通过不同的沉45
123456125643现代大洋底部主要深海沉积物类型45123456125643现代大洋底部主要深海沉积物类型463、深海沉积特征水动力等条件:洋流流动缓慢,海底温度低,物理风化作用微弱,化学作用也很缓慢,沉积速率很低。沉积构造:水平层理、韵律层理、块状层理。沉积物:主要有深海软泥和深海粘土组成。软泥或深海软泥:微体生物残骸含量>30%,如:抱球虫软泥和放射虫软泥(放射虫残骸50%以上)。碳酸盐含量平均65%,也可称为钙质软泥。碳酸盐少于30%,可称为硅质软泥。深海黏土:微体生物残骸含量<30%。463、深海沉积特征水动力等条件:洋流流动缓慢,海底温度低,47放射虫软泥47放射虫软泥48RadiolarianOozesobservedunderESMIndianocean
48RadiolarianOozesobservedu49安徽栖霞组海绵骨针灰岩49安徽栖霞组海绵骨针灰岩50
深海粘土中,褐色粘土是深海远洋中最主要的一种沉积物类型,主要由粘土矿物及陆源稳定矿物残余物组成,尚有火山灰和宇宙微粒。碳酸盐含量少于30%。
在局部地区,各种矿物的化学和生物化学沉淀作用也是形成深海沉积的一个重要因素,如锰结核、钙十字沸石等,可导致Fe、Mn、P等矿产的形成。3、深海沉积特征
另外,海底火山、火山喷发、风以及宇宙物质也为深海环境提供了一定数量的物质来源。50深海粘土中,褐色粘土是深海远洋中最主要的51一、海岸(滨海)环境二、浅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三、半深海—
深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
1、地貌特征
2、半深海沉积特征
3、深海沉积特征
4、浊流沉积
5、等深流与等深积岩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
51一、海岸(滨海)环境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524、浊流沉积特征
浅水环境中,沉积物的搬运主要是牵引流的控制。深水环境中,沉积物的搬运常见重力流的作用。
重力流是在重力作用下,沉积物与水高度混合的流体,沿斜坡(水体的底层),作块体运动流体。
按搬运过程中颗粒的支撑机理和堆积方式,可将重力流分为四种类型:碎屑流、颗粒流、液化流、浊流。524、浊流沉积特征浅水环境中,沉积物的搬运主要是牵535354
重力流的发生或起始作用可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外界因素诱发下,使已堆积的沉积物发生滑动或滑塌作用造成的;另一种是泛滥的洪水携带大量载荷直接入湖入海而造成的。对于深海环境来说,第一种是主要的;对于湖泊来说,第二种起着重要的作用。4、浊流沉积特征-重力流形成机制54重力流的发生或起始作用可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55
常见的水下沉积物重力流为:碎屑流;颗粒流;液化流;浊流。其中最重要、分布最广的是碎屑流和浊流沉积55常见的水下沉积物重力流为:碎屑流;颗粒流;液化流56无限制边界水槽浊流实验56无限制边界水槽浊流实验57水槽浊流纵向形态57水槽浊流纵向形态584、浊流沉积特征-浊积岩浊积岩是由浊流作用形成的重力流岩石的一种类型。它可以是陆源碎屑浊积岩,也可以是钙屑浊积岩和火山碎屑浊积岩。典型浊积岩有鲍马序列特征。
584、浊流沉积特征-浊积岩浊积岩是由浊流作用形成的重力流岩59鲍马序列的基本特征:鲍马序列是鉴定浊流沉积的重要标志之一。由砾岩、含砾砂岩、砂岩、粉砂岩和深海泥岩频繁互层组成的一套巨厚的韵律沉积。韵律组成比较单调,单个韵律的厚度一般几十厘米到2m不等。一个完整的浊积岩序列(鲍马序列)由5个部分(段)组成。59鲍马序列的基本特征:60Verticalsequenceof
aturbidite60Verticalsequenceof
aturb61E段-块状层理段:块状泥岩,为浊流之后的悬浮沉积。可含深水有孔虫化石和遗迹化石。D段-水平层理段: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水平层理。C段-交错层理段:粉砂岩,水流波痕层理、波状交错层理、变形层理、爬升波痕层理。B段-平行层理段:中、细粒砂岩,平行层理,沿层理面有时可见剥离线理。有时B段为块状砂岩。A段-递变层理段:砂岩和含砾砂岩;递变层理或块状层理。底部含砾石,底面上有槽铸型、沟铸型构造,与下伏为冲刷侵蚀接触。鲍马序列的结构特征:61E段-块状层理段:块状泥岩,为浊流之后的悬浮沉积。可含62鲍马序列的结构特征:E段之上发育有深海泥岩或泥灰岩,含典型的远洋生物化石,是浊流之间的间歇期正常深海沉积(背景沉积,有人称其为F段)。
F段与E段不易区分。一个完整的鲍马序列表了浊流的流动强度和悬浮物沉积速度逐渐减弱的沉积过程,表现为由粗变细的正韵律特征。62鲍马序列的结构特征:E段之上发育有深海泥635-块状层理段(E段)4-水平层理段(D段)3-交错层理段(C段)2-平行层理段(B段)1-递变层理段(A段)635-块状层理段(E段)645-块状层理段(E段)4-水平层理段(D段)3-交错层理段(C段)2-平行层理段(B段)1-递变层理段(A段)645-块状层理段(E段)65WhichunitsofBoumaSequence?65WhichunitsofBoumaSequenc66Boumasequenceinlateraldistribution
完整的鲍马层序仅见于很厚的浊流沉积或复理石沉积区。鲍马序列常不完整,沉积序列在空间上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b66Boumasequenceinlateraldi67Boumasequenceinlateraldistribution67Boumasequenceinlateraldi68
单个浊流韵律层一般仅厚十至几十厘米。但整套岩系却往往可厚达几百米至几千米,横向延伸也自几公里至几百公里。68单个浊流韵律层一般仅厚十至几十厘69SkolithosScoyeniaNereitestracefossilassociation69SkolithosScoyeniaNereitestr70
古生物特征:浊流作用停息时,深海沉积中含典型的远洋浮游生物,如有孔虫、放射虫等。在层面上有复杂的遗迹化石,如弯曲状、螺旋状、网格状等。在浊积岩中有异地带来的浅水化石,如浅水底栖有孔虫、钙藻和大型介壳化石等。
岩矿特征:深海浊积砂岩的成熟度低,其矿物成分为陆源碎屑,且多为不稳定成分。除石英之外,还有相当多的岩屑、长石、云母和泥质,多为硬砂岩或岩屑砂岩及长石砂岩类。有时含浅水生物碎屑。分选和磨圆均较差,基质含量一般大于15%(基质支撑结构)。
4、浊流沉积特征70古生物特征:浊流作用停息时,深海沉积中含典型的远71风暴流和浊流都是密度流,均形成向上变细的序列。风暴流是风暴浪和风暴的退潮流,而浊流只有密度流。区别如下:4、浊流沉积特征-风暴岩和浊积岩的区别71风暴流和浊流都是密度流,均形成向上变细的序列。4、浊流沉724、浊流沉积特征-海底扇及其沉积模式
海底扇主要是由浊流和部分滑塌作用在海底峡谷出口处的深海中形成的水下扇形堆积体。724、浊流沉积特征-海底扇及其沉积模式海底737374海底扇沉积中除了浊流沉积外,还包括下列主要岩相类型(按海底扇沉积体系表达,浊积岩和鲍马序列只是其中一部分):块状砂岩相:以块状砂岩为主,夹少量页岩。砂岩底部具冲刷构造,递变层理不明显。由液化流或颗粒流形成的。具碟状和管状构造的块状砂岩相:其特征与块状砂岩相类似,所不同的是发育有液化作用形成的碟状构造和管状构造。4、浊流沉积特征-海底扇的主要岩相类型74海底扇沉积中除了浊流沉积外,还包括下列主要岩相类型(按海75递变层理砾状砂岩相:粒度比浊积岩的A、B段粗,页岩和泥岩很少。底界冲刷面和底痕,递变层理,平行层理。颗粒支撑的砾岩相:分为块状混杂砾岩、双向递变砾岩、正递变砾岩和递变—层状砾岩。基质支撑的块状混杂砾岩相:在砾石之间含有大量泥和砂的基质,分选性差,无定向组构,形成于水下碎屑流。滑塌岩相:具有基质支撑的混杂结构,见有明显的滑塌现象。4、浊流沉积特征-海底扇的主要岩相类型75递变层理砾状砂岩相:粒度比浊积岩的A、B段粗,页岩和泥岩76分为三个部分:扇根(上扇、内扇)扇中扇端(下扇,外扇)4、浊流沉积特征-海底扇的相模式76分为三个部分:4、浊流沉积特征-海底扇的相模式77扇根:是主水道发育区;主要是各种粗碎屑堆积(砾岩组成的非浊流块体—重力搬运沉积物);块状混杂砾岩、双向递变砾岩、递变—层状砾岩。水道两侧天然堤上主要是粉砂和粘土组成的低密度浊积岩,相当于鲍马层序的C、D、E段。扇中:网状水道和扇前朵叶的分布区。网状水道中主要发育递变层理砾状砂岩、块状砂岩、具碟状构造的块状砂岩;水道之外的漫堤沉积物,主要是细粒的低密度远洋浊积岩,相当于C、D、E段。扇端:平缓,无水道发育。主要是浊积岩。为末梢浊积岩或称远源浊积岩:主要由C、D、E段组成。4、浊流沉积特征-海底扇的相模式77扇根:是主水道发育区;主要是各种粗碎屑堆积(砾岩组成的非78砾岩相、滑塌岩相等递变层理砾状砂岩相块状砂岩相浊积岩扇根扇中扇端海底扇的沉积序列
可划分为两种类型:反旋回沉积序列正旋回沉积序列78砾岩相、滑塌岩相等扇根海底扇的沉积序列可划分为两种类型797980一、海岸(滨海)环境二、浅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三、半深海—
深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
1、地貌特征
2、半深海沉积特征
3、深海沉积特征
4、浊流沉积
5、等深流与等深积岩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
80一、海岸(滨海)环境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81等深流:由大洋温盐旋回(Thermo-halinecirculation)循环驱动的大洋低速底流,平均流速5-15cm/s。一般都沿着大陆坡等深线流动,其沉积规模甚至与某些海底扇相当,可以搬运大量细粒沉积物。等深流沉积物常与远洋、半远洋沉积层共生。等深积岩:由等深流沉积形成的沉积岩。
5、等深流与等深积岩81等深流:由大洋温盐旋回(Thermo-halineci82等深岩相的层序不象浊积岩层序那样规则,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一个向上变粗的反递变和一个向上变细的正递变序列(完整旋回)。这两个序列总厚10-100cm,它们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同时出现,形成逆—正递变单元。层序中岩相(对称)从顶到底为:均质泥岩相、斑状粉砂岩和泥岩相、砂质粉砂岩相、斑状粉砂岩和泥岩相、粉砂岩相、均质泥岩相。等深积岩相的综合层序
82等深岩相的层序不象浊积岩层序那样规则,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具838384第八章海洋环境及其相模式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一、海岸(滨海)环境及其相模式二、浅海环境及其相模式三、半深海-深海环境及其相模式第三节海洋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相模式
1第八章海洋环境及其相模式第一节概述85
浅海指正常浪基面(附近)以下至水深200m的较平坦的广阔浅水海域(陆棚范围),平均坡度一般只有几分,不超过4。二、浅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2浅海指正常浪基面(附近)以下至水深200m86
浅海的水动力包括波浪、海流(离岸流)、潮汐流及密度流(风暴碎屑流)等。
正常情况下,浅海水流速度比较缓慢,对沉积物表面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强风暴时,强波浪能影响到海底,可使沉积物呈悬浮状态向海中搬运几十公里。正常气候时,开阔、平坦、平静、细粒、悬浮沉积,水平层理,生物丰富,保存完整(古生物化石多数在浅海保存)。二、浅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3浅海的水动力包括波浪、海流(离岸流)、潮汐流及密度87二、浅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好天气浪基面(fineweatherwavebase):10m左右;平均风暴浪基面(averagestormWB):20m左右;最大风暴浪基面(maximumstormWB):40m左右;4二、浅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好天气浪基面(fineweath88一、海岸(滨海)环境(一)无障壁海岸环境和相模式(二)障壁海岸环境和相模式(三)陆源碎屑海岸环境沉积的判别标志二、浅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一)过渡带沉积(二)浅海陆棚沉积三、半深海—
深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
5一、海岸(滨海)环境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89
为临滨与浅海之间的过渡区。临滨带与过渡带之间的界线通常以坡度的突变和沉积物面貌来划分。临滨带的陡坡向下,坡度变缓时,即进入过渡带。坡度一般只有几分(近于水平),深度取决于海水能量。越低能,深度愈小。过渡带上界(与临滨分界),水深的变化在2-20m之间,平均8-10m。(一)过渡带沉积6为临滨与浅海之间的过渡区。临滨带与过渡带之90
过渡带沉积物通常为粘土质粉砂和粉砂。在强风暴期,也可沉积砂质层。过渡带生物的个体和种类极为繁多,生物扰动构造也极为发育,有时会严重破坏层理构造,形成均匀层理。(一)过渡带沉积7过渡带沉积物通常为粘土质粉砂和粉砂。在强风暴期,也91一、海岸(滨海)环境(一)无障壁海岸环境和相模式(二)障壁海岸环境和相模式(三)陆源碎屑海岸环境沉积的判别标志二、浅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一)过渡带沉积(二)浅海陆棚沉积三、半深海—
深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
8一、海岸(滨海)环境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92
浅海陆棚又称大陆架,是正常浪基面以下向外海与大陆斜坡相接的广阔的浅海沉积地区,水深10-20m以下至130-200m左右,坡度较缓(平均只有0.07),一般不超过4。(二)浅海陆棚沉积9浅海陆棚又称大陆架,是正常浪基面以下向外海93(二)浅海陆棚沉积10(二)浅海陆棚沉积94
海底地形:开阔、平坦,有相对隆起的沙坝和浅滩,有相对低洼的沟谷(影响:三角洲、风暴、海流)。
水动力:以波浪和海流为主,静水低能。
沉积物:粉砂和泥为主,砂少。砂岩的成熟度高。常见海绿石。
沉积构造:水平层理为主,可发育交错层理,丘状层理是浅海陆棚沉积所特。缺乏曝露标志。
化石特征:化石丰富,保存完整,生物遗体有时可富集成介壳层,潜穴和生物扰动构造发育。崮山组泥晶灰岩和页岩浅海陆棚沉积环境基本特征(含风暴沉积)ArtculatePentacrinuscrinoidfossils11海底地形:开阔、平坦,有相对隆起的沙坝和浅滩,有95一、海岸(滨海)环境二、浅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一)过渡带沉积(二)浅海陆棚沉积
1、现代浅海沉积物类型及其来源
2、影响浅海陆棚沉积物性质的主要因素
3、浅海陆棚的沉积特征
4、风暴流沉积
5、浅海陆棚沉积的主要识别标志三、半深海—
深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
12一、海岸(滨海)环境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96(1)残留沉积是在海侵前,在海岸或陆上形成的沉积物,后来随着海进沉入海底,未被其它新的沉积物覆盖或改造,仍保持着原来沉积环境下的面貌。它们与目前所处的浅海环境不一致。如滨外浅水地区出现风成沙丘的残留沉积。残留沉积物占浅海沉积的50-70%。1、现代浅海沉积物类型及其来源
现代浅海沉积物按成因分为两类:(1)残留沉积;(2)现代沉积13(1)残留沉积1、现代浅海沉积物类型及其来源现代浅海沉971、现代浅海沉积物类型及其来源(2)现代沉积
是全新世海侵期间形成的沉积物。这类沉积物的特征与其目前所处的沉积环境一致。如热带浅海形成碳酸盐岩及生物礁沉积。
现代浅海沉积:可分为碎屑沉积、生物沉积、火山碎屑沉积及自生矿物沉积,其中以碎屑沉积为主。碎屑沉积物主要由粉砂质粘土组成。141、现代浅海沉积物类型及其来源(2)现代沉积981、现代浅海沉积物类型及其来源
浅海陆棚的泥来源于河流和海岸的细粒悬浮物质;现代陆棚砂主要是残留成因的,有些是由潮汐流、风暴流、密度流、洪水流等造成的。在热带或亚热带,则发育由生物和生物碎屑质碳酸盐陆棚沉积。局部地区有火山和风成沉积,还有自生沉积,主要是海绿石和磷灰石等。(2)现代沉积151、现代浅海沉积物类型及其来源浅海陆棚的泥来源于99一、海岸(滨海)环境二、浅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一)过渡带沉积(二)浅海陆棚沉积
1、现代浅海沉积物类型及其来源
2、影响浅海陆棚沉积物性质的主要因素
3、浅海陆棚的沉积特征
4、风暴流沉积
5、浅海陆棚沉积的主要识别标志三、半深海—
深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
16一、海岸(滨海)环境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100(1)沉积物补给的类型和速度:河口、冰川、风,以河口为主,到达浅海主要是粉砂和泥。
粗粒沉积物来源于潮汐流、风暴回流从临滨带搬运而来。
残留沉积物只发生在海进的开始阶段,以后被改造,并被细粒沉积物所覆盖。临近火山区还有火山物质混入。在局部地区,风成沉积物也可提供重要的物质来源。
(2)水动力状况:浅海水动力复杂多变。主要是潮汐流和风暴流。2、影响浅海沉积物性质的主要因素
17(1)沉积物补给的类型和速度:河口、冰川、风,1012、影响浅海沉积物性质的主要因素
(3)海平面变化:水深变化影响海底水动力能量。海平面变化还决定大陆侵蚀基准面的变动,从而决定河流供给沉积物的数量和速度。
(4)气候:通过对内陆的影响控制浅海陆棚的沉积。气候决定了风化、侵蚀的类型和速度,从而影响搬运到浅海中的沉积物类型。
(5)生物作用:生物的遗体是沉积物的组成;还有生物扰动构造,生物遗迹的大量出现可以影响沉积物特征。
(6)化学作用:自生矿物(海绿石、鲕绿泥石、磷块岩等)的形成过程;在海底胶结和成岩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182、影响浅海沉积物性质的主要因素(3)102一、海岸(滨海)环境二、浅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一)过渡带沉积(二)浅海陆棚沉积
1、现代浅海沉积物类型及其来源
2、影响浅海陆棚沉积物性质的主要因素
3、浅海陆棚的沉积特征
4、风暴流沉积
5、浅海陆棚沉积的主要识别标志三、半深海—
深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
19一、海岸(滨海)环境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103
(1)沉积物类型:主要是粉砂和泥。粉砂多为风暴期形成的,称为“风暴砂层”,呈块状或粒序层理。(2)结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高,化学胶结,分选性好,磨圆度高,颗粒/杂基比值高。(3)沉积构造:水平层理、小型交错层理、对称和不对称波痕、冲刷和沟槽充填构造。(4)生物:生物丰富、保存完整,上部陆棚浅水盆地内更丰富(底栖和浮游)。(5)自生矿物:海绿石、鲕绿泥石、磷灰岩(磷块岩)为主。海绿石是冷水矿物,主要形成深度10-1800m;鲕绿泥石为暖水矿物,主要形成于热带地区水深10-150m;磷块岩形成的水深是30-300m。3、浅海陆棚的沉积特征20(1)沉积物类型:主要是粉砂和泥。粉砂多为风暴期104
现代非洲尼日尔河三角洲沉积中,原生海绿石、鲕绿泥石和针铁矿均为海洋原生矿物。
海绿石仅见于远离河口的浅海陆棚区,鲕绿泥石和针铁矿形成的深度较海绿石浅,温度也较前者高。21现代非洲尼日尔河三角洲沉积中,原生海绿石、鲕105一、海岸(滨海)环境二、浅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一)过渡带沉积(二)浅海陆棚沉积
1、现代浅海沉积物类型及其来源
2、影响浅海陆棚沉积物性质的主要因素
3、浅海陆棚的沉积特征
4、风暴流沉积
5、浅海陆棚沉积的主要识别标志三、半深海—
深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
22一、海岸(滨海)环境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106
在海岸和开阔的浅海陆棚中,台风typhoon(西太平洋)、飓风hurricane(大西洋和东太平洋)、热带风暴tropicalstorm(印度洋)[热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可造成大片海面升高、海面流速增大,波浪传播的深度增加,破坏正常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沉积物,并堆积形成风暴流沉积。浪基面下移:正常浪基面(10m)-平均风暴浪基面(20m)-最大风暴浪基面(40m)。
4、风暴流沉积23在海岸和开阔的浅海陆棚中,台风typhoon(107全球风暴的主要分布区24全球风暴的主要分布区108(1)形成机理台风、飓风、旋风引起风暴潮。在特大风暴期,波浪传播的深度最深可达200米,使海面升高5-6米。风暴潮的强大动力冲刷着近岸沉积物。当风力减退时,产生一个向海流动的密度流-风暴碎屑流,密度流携带着大量悬浮沉积物向海搬运。这个密度流冲刷海底,可以形成明显的侵蚀面和冲刷痕。在正常浪基面和风暴浪基面之间,由于风暴浪仍然影响到海底,并且从密度流中发生沉积作用,结果形成丘状交错层理砂岩。密度流流入风暴浪基面之下(海流、浊流),则形成具有鲍马序列的正常浅海浊积岩。4、风暴流沉积25(1)形成机理4、风暴流沉积109风暴流形成图解思考:为什么风暴沉积物主要保存于浅海区,在滨海区则发育少和保存少?背景(环境)沉积与幕式(环境)沉积的含义是什么?26风暴流形成图解思考:1104、风暴流沉积-(2)沉积序列特征
一个风暴沉积层序代表从风暴高峰到风力减弱、流态从高能变为低能条件下的沉积。风暴活动的不同阶段,发生着不同的沉积作用。一次完全的风暴过程可以形成具有一定规律的垂向层序。Escapeburrow274、风暴流沉积-(2)沉积序列特征一个风暴沉积层1114、风暴流沉积风暴沉积实例-贵州S风暴沉积实例-甘肃岷县D284、风暴流沉积风暴沉积实例-贵州S风暴沉积实例-甘肃岷县112HCS29HCS113
风暴浪基面之下30风暴浪基面之下1144、风暴流沉积-(2)沉积序列特征风暴沉积层序表现为一个向上变细的旋回,与浊积岩类似。具粒序层风暴沉积序列314、风暴流沉积-(2)沉积序列特征风暴沉积层序表现为一个1154、风暴流沉积-(2)沉积序列特征风暴沉积的粒序层理(口袋状构造)324、风暴流沉积-(2)沉积序列特征风暴沉积的粒序层理(口1164、风暴流沉积-(3)侧向变化
沉积物在不同部位有不同的特点。风暴在近岸浅水地带比在深水地带强。所以风暴岩有近源和远源之分。334、风暴流沉积-(3)侧向变化沉积物在不同部位有117近源风暴沉积:粒度较粗,厚度较大,滞留层较发育。粒序层段常以生物碎屑灰岩或砂屑灰岩为主,贝壳层主要是腕足和双壳类,底部侵蚀充填构造发育,并有浅的水道沉积。远源风暴沉积:以细粒沉积物为主,层薄,底界明显,但底部侵蚀构造不发育。4、风暴流沉积-(3)侧向变化34近源风暴沉积:粒度较粗,厚度较大,滞留层较发育。粒序层段118一、海岸(滨海)环境二、浅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三、半深海—
深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
1、地貌特征
2、半深海沉积特征
3、深海沉积特征
4、浊流沉积
5、等深流与等深积岩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
35一、海岸(滨海)环境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119
半深海分布在大陆斜坡地带。一般把水深200米处的坡折点作为大陆斜坡和陆棚的分界。大陆坡的平均坡度为4,最大倾角可达20。最大深度在1400—3000米之间。1、半深海和深海环境的地貌特征36半深海分布在大陆斜坡地带。一般把水深20120
大陆斜坡上具有洼地、山脊、阶梯状地形或孤立的山,有时被海底峡谷所切割。海底峡谷呈“V”字形,可以从陆棚一直延伸到大陆坡。海底峡谷是陆源沉积物搬运的主要通道,前端常发育海底扇。37大陆斜坡上具有洼地、山脊、阶梯状地形或孤121
深海:
分布于深海平原或远洋盆地(平坦),平均深度4000米左右。由海底火山形成海山(可高出海底面1000米)、海丘(其突起程度较海山小)。一些比较开阔的隆起地区,其高差不大,无火山活动,是海底构造活动比较宁静的地区,称海底高地(高原)。无地震活动的长条形隆起区称为海岭。38深海:分布于深海平原或远洋盆地(平坦)12239123一、海岸(滨海)环境二、浅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三、半深海—
深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
1、地貌特征
2、半深海沉积特征
3、深海沉积特征
4、浊流沉积
5、等深流与等深积岩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
40一、海岸(滨海)环境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124水动力:已无波浪作用,但海流(底流)、重力流仍在起作用。生物:底栖生物少见,在400—500米内的透光带,还有底栖动物(薄壳双壳类,腕足类和其它一些软体动物)。更深处则以放射虫、有孔虫为主,为半深海沉积物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来源。沉积:陆源泥以悬浮方式搬运,在半深海沉积。重力流(在大陆坡的海底峡谷中)沉积是半深海沉积的重要特征,常见滑塌沉积作用。2、半深海沉积特征41水动力:已无波浪作用,但海流(底流)、重力流仍在起作用。125青泥(蓝色软泥):还原条件沉积的青灰色或暗灰蓝色。由细粒陆源碎屑物组成(粉砂和粘土可占75%),碳酸盐少于30%,并含有少量生物残骸。黄泥和红泥:黄泥和红泥是青泥的变种,仅是其陆源供应物不同而已。如中国黄海外的黄泥,是中国大陆黄土在大陆坡沉积而成;大西洋大陆坡上的红泥,陆源碎屑10-25%,碳酸盐6-60%,细泥30-60%。绿泥:绿泥与青泥相似,其中含有较多的叶绿素和海绿石,还含有少量的长石、石英和云母。半深海主要沉积类型42青泥(蓝色软泥):还原条件沉积的青灰色或暗灰蓝色。由细粒126一、海岸(滨海)环境二、浅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三、半深海—
深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
1、地貌特征
2、半深海沉积特征
3、深海沉积特征
4、浊流沉积
5、等深流与等深积岩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
43一、海岸(滨海)环境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127
深海沉积物在性质上不均匀,是通过不同的沉积作用形成的。现代大洋沉积物的组成多种多样。主要沉积物有:陆源碎屑沉积物、硅质沉积物、钙质沉积物、深海粘土,深海软泥,与冰川有关的沉积物和大陆边缘沉积物等。3、深海沉积特征44深海沉积物在性质上不均匀,是通过不同的沉128
123456125643现代大洋底部主要深海沉积物类型45123456125643现代大洋底部主要深海沉积物类型1293、深海沉积特征水动力等条件:洋流流动缓慢,海底温度低,物理风化作用微弱,化学作用也很缓慢,沉积速率很低。沉积构造:水平层理、韵律层理、块状层理。沉积物:主要有深海软泥和深海粘土组成。软泥或深海软泥:微体生物残骸含量>30%,如:抱球虫软泥和放射虫软泥(放射虫残骸50%以上)。碳酸盐含量平均65%,也可称为钙质软泥。碳酸盐少于30%,可称为硅质软泥。深海黏土:微体生物残骸含量<30%。463、深海沉积特征水动力等条件:洋流流动缓慢,海底温度低,130放射虫软泥47放射虫软泥131RadiolarianOozesobservedunderESMIndianocean
48RadiolarianOozesobservedu132安徽栖霞组海绵骨针灰岩49安徽栖霞组海绵骨针灰岩133
深海粘土中,褐色粘土是深海远洋中最主要的一种沉积物类型,主要由粘土矿物及陆源稳定矿物残余物组成,尚有火山灰和宇宙微粒。碳酸盐含量少于30%。
在局部地区,各种矿物的化学和生物化学沉淀作用也是形成深海沉积的一个重要因素,如锰结核、钙十字沸石等,可导致Fe、Mn、P等矿产的形成。3、深海沉积特征
另外,海底火山、火山喷发、风以及宇宙物质也为深海环境提供了一定数量的物质来源。50深海粘土中,褐色粘土是深海远洋中最主要的134一、海岸(滨海)环境二、浅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三、半深海—
深海环境及其沉积特征
1、地貌特征
2、半深海沉积特征
3、深海沉积特征
4、浊流沉积
5、等深流与等深积岩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
51一、海岸(滨海)环境第二节陆源碎屑海洋环境和相模式1354、浊流沉积特征
浅水环境中,沉积物的搬运主要是牵引流的控制。深水环境中,沉积物的搬运常见重力流的作用。
重力流是在重力作用下,沉积物与水高度混合的流体,沿斜坡(水体的底层),作块体运动流体。
按搬运过程中颗粒的支撑机理和堆积方式,可将重力流分为四种类型:碎屑流、颗粒流、液化流、浊流。524、浊流沉积特征浅水环境中,沉积物的搬运主要是牵13653137
重力流的发生或起始作用可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外界因素诱发下,使已堆积的沉积物发生滑动或滑塌作用造成的;另一种是泛滥的洪水携带大量载荷直接入湖入海而造成的。对于深海环境来说,第一种是主要的;对于湖泊来说,第二种起着重要的作用。4、浊流沉积特征-重力流形成机制54重力流的发生或起始作用可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138
常见的水下沉积物重力流为:碎屑流;颗粒流;液化流;浊流。其中最重要、分布最广的是碎屑流和浊流沉积55常见的水下沉积物重力流为:碎屑流;颗粒流;液化流139无限制边界水槽浊流实验56无限制边界水槽浊流实验140水槽浊流纵向形态57水槽浊流纵向形态1414、浊流沉积特征-浊积岩浊积岩是由浊流作用形成的重力流岩石的一种类型。它可以是陆源碎屑浊积岩,也可以是钙屑浊积岩和火山碎屑浊积岩。典型浊积岩有鲍马序列特征。
584、浊流沉积特征-浊积岩浊积岩是由浊流作用形成的重力流岩142鲍马序列的基本特征:鲍马序列是鉴定浊流沉积的重要标志之一。由砾岩、含砾砂岩、砂岩、粉砂岩和深海泥岩频繁互层组成的一套巨厚的韵律沉积。韵律组成比较单调,单个韵律的厚度一般几十厘米到2m不等。一个完整的浊积岩序列(鲍马序列)由5个部分(段)组成。59鲍马序列的基本特征:143Verticalsequenceof
aturbidite60Verticalsequenceof
aturb144E段-块状层理段:块状泥岩,为浊流之后的悬浮沉积。可含深水有孔虫化石和遗迹化石。D段-水平层理段: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水平层理。C段-交错层理段:粉砂岩,水流波痕层理、波状交错层理、变形层理、爬升波痕层理。B段-平行层理段:中、细粒砂岩,平行层理,沿层理面有时可见剥离线理。有时B段为块状砂岩。A段-递变层理段:砂岩和含砾砂岩;递变层理或块状层理。底部含砾石,底面上有槽铸型、沟铸型构造,与下伏为冲刷侵蚀接触。鲍马序列的结构特征:61E段-块状层理段:块状泥岩,为浊流之后的悬浮沉积。可含145鲍马序列的结构特征:E段之上发育有深海泥岩或泥灰岩,含典型的远洋生物化石,是浊流之间的间歇期正常深海沉积(背景沉积,有人称其为F段)。
F段与E段不易区分。一个完整的鲍马序列表了浊流的流动强度和悬浮物沉积速度逐渐减弱的沉积过程,表现为由粗变细的正韵律特征。62鲍马序列的结构特征:E段之上发育有深海泥1465-块状层理段(E段)4-水平层理段(D段)3-交错层理段(C段)2-平行层理段(B段)1-递变层理段(A段)635-块状层理段(E段)1475-块状层理段(E段)4-水平层理段(D段)3-交错层理段(C段)2-平行层理段(B段)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混凝土承包施工合同书 混凝土合同范本
- 2025深度探讨股权转让合同
- 2025企业商业机密保密合同书
- 2025生鲜物流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商业大厦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年租赁合同登记备案指南
- 2025兼职从业人员劳动合同书模板
- 2025石嘴山房屋出租合同
- 2025茶叶购销合同模板
- 2025购置期房买卖合同样本
- 市政道路工程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 2023-2024公需科目(数字经济与驱动发展)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国银联招聘笔试题库2024
- 2024安徽制造业发展报告
- 财务机器人开发与应用实战 课件 任务5 E-mail人机交互自动化-2
- 【华为】通信行业:华为下一代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白皮书2023
- Python 程序设计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四川师范大学
- 城乡环卫保洁投标方案(技术标)
- 充值合同范本
- MSDS中文版(锂电池电解液)
- 《职业病防治法》知识考试题库16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