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广东版历史高考第二轮复习-第二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综合测试卷_第1页
2023广东版历史高考第二轮复习-第二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综合测试卷_第2页
2023广东版历史高考第二轮复习-第二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综合测试卷_第3页
2023广东版历史高考第二轮复习-第二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综合测试卷_第4页
2023广东版历史高考第二轮复习-第二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综合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广东版历史高考第二轮复习第二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

建立与巩固

综合测试卷(一)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秦统一后,秦始皇设置了70名博士官,让他们参议朝政。从秦代可考的12名博士看,他们都来自东方六国,其中"淳于越等6名是儒家,黄疵为名家,卢敖为神仙家,其余4名学派不详"。秦朝博士制度的设立()A.利于巩固统一 B.体现文化专制C.彰显以儒治国 D.旨在分化相权答案A材料中博士的出身及学派表明秦朝通过设置博士制度招揽天下人才,进而维护自身统治,这是秦始皇巩固中央集权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巩固统一,A正确。焚书坑儒体现的是文化专制,排除B;秦朝的治国思想是法家思想,排除C;材料与分化相权无关,排除D。.里耶出土的邮简"迁陵以邮行洞庭",将邮简插入捆扎的公文信函并标注从"迁陵县衙"送到"洞庭郡府”。《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并无“洞庭郡”记录。里耶出土的公文简牍中频繁出现“洞庭郡",下辖迁陵、酉阳、沅陵三县。简牍中关于“洞庭郡”的记载与传世文献不相符合,这说明()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无法定论B.史学新发现更接近于历史的真相C.史料拓展更有利于全面理解历史D.历史解释就是在不断地否定传统答案c从材料可以看出,《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中并没有关于“洞庭郡”的记载,因此出土文物有利于填补史书记载的空白,反映出史料拓展更有利于全面理解历史,C项正确。"无法定论""更接近""否定传统"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B、D三项。.《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日:‘马也。‘二世笑日:’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据材料可以推知()A.君主专制受朝议传统反制B.君主懦弱致秦朝二世而亡C.丞相制度有利于加强皇权D.朝议制度能减少决策失误答案A由材料"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可以看出朝议传统制约皇权,A项正确;秦朝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是暴政,排除B项;C、D两项不能体现材料所述负面影响,排除。.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内史杂》明确规定:"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汉代文献中更是记载道:”先是公府掾(指属官佐吏)多不视事,但以文案为务。”这反映了秦汉时()A.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B.国家权力运作渐趋理性化C.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D.三公九卿间既配合又牵制答案B材料说阻秦汉时期,政事运行和公务处理逐渐注重规范化和制度化,反映出国家权力运作渐趋理性化,B正确。材料未体现皇帝个人独裁和三公九卿之间的制衡,排除A、D;规范化、制度化的权力运行机制不能认为是体制僵化排除C。5.2009年,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的丝绸之路古道荒漠中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的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等。这一发现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是()A.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治理B.西汉政府保护丝绸之路畅通C.中原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D.西汉时中原开始与西域交往答案A材料"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的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等"体现的是西汉政府对西域地区实行有效治理,A项正确。6.西汉时期对土地集约使用的情况,在关中地区和黄河流域东部平原地区相对更为普遍,在黄河与汉水上游之间的地区也一样。而在南方长江流域的肥沃土地上很II仍在使用简单的刀耕火种的农作方式。据此可知,当时()A.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明显B.南方小农经济发展严重受阻C.灌溉农业普遍得到发展D.政治中心地带经济尤为繁荣答案A北方土地集约使用普遍表明北方土地利用率高,反映了北方农业注重精耕细作,而同时期的南方还在刀耕火种,由此可知,当时南北经济发展差距较大,选A。B错在把南方刀耕火种解读为小农经济发展严重受阻,排除;材料中未体现灌溉农业,排除C;D错在把北方土地集约使用情况普遍解读为经济繁荣,排除。.汉景帝时期,窦太后欲封皇后之兄为侯,汉景帝回答说需要与丞相商议。丞相周亚夫以"非有功不得侯"为由,否决了太后和景帝的封侯之请。这表明当时()A.外戚与丞相间矛盾尖锐.相权为皇权构筑起屏障C.君主意志受到宰相制约D.君相恪守汉初政治传统答案C汉景帝并不反对封皇后之兄为侯,但是当时的重大决策需要宰相参与并得到其首肯,丞相周亚夫否决了太后和景帝的封侯之请,反映了汉初君主的意志受到宰相的制约,C项正确。对封侯之请的否决,不能说明外戚与丞相矛盾尖锐、相权为皇权构筑屏障以及君相恪守汉初政治传统,排除A、B、D三项。8.游士本是奔走于诸侯之间,宣扬自己政治主张的特殊阶层。但西汉武帝后,游士之游从汉初时政治性很强的社会活动逐步发展成为结伴交游、欣赏自然景观的游览活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阶层流动的加速.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C.中央集权的逐步强化D.传统礼乐制度的瓦解答案C据题意可知,西汉武帝后,游士活动的政治性大大降低,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汉大一统局面形成,中央集权加强,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复存在,故选C.游士活动性质的变化主要和国家的控制力加强有关,不是因为社会阶层流动的加速和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排除A、B;春秋战国时期传统的礼乐制度已经开始瓦解,排除D。.董仲舒把自然界的"天"塑造成为有意志的人格神,把人间的一切都说成是上天有目的的安排。自然和社会的一切变化、国家的兴亡都是上天意志的表现。董仲舒的目的是()A.阐明"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说B.使儒学思想获得尊崇的地位C.论证三纲五常是为人处事的道德标准D.加强君权的同时也抑制暴政答案D董仲舒将自然界的"天”塑造成有意志的人格神,一方面强化了王权的神圣性,另一方面也用"天"对王权形成了一定的制约,D项正确。董仲舒这T故法,不是为了阐明"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说,也不是为了使儒学获得尊崇地位,更不是为了论证三纲五常是为人处事的道德标准,其最终目的是为专制王权服务,排除A、B、C三项。.汉武帝时期,商人出身的大臣桑弘羊认为:"故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要想真正实现强兵富国,就要"农工商师各得所欲"。对此观点的正确理解是()A.强调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B才是高了工商业者的地位C.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D.带有时代和家庭的烙印答案D桑弘羊作为汉代商人,认为农工商对于国家的富强都很重要,这说明其观点带有时代和家庭的烙印,D项正确。强调农业的重要性与"农工商师各得所欲"不符,排除A项;桑弘羊只是提出了主张,材料没有论及其效果,排除B项;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并不在西汉时期,排除D项。.下表为汉武帝、汉成帝时期关中地区的农业发展概况表。据此可知,当时()时期 概况汉武帝时引入西域苜蓿(后在宁夏、甘肃等地推广种植);赵过推行先进的耦犁、期 楼车等农具,实行“代田法"(后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推广使用)汉成帝时农学家氾胜之受命推广种植小麦(此后小麦逐渐取代粟成为北方主要期 的粮食作物);推广区田法、;叟种法等农业技术(后推广到黄河流域)A.关中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B.物种交流解决了北方的人地矛盾C.关中农耕文化的影响力较强D.农业技术推广推动经济重心南移答案C材料体现的是汉武帝、汉成帝时期关中地区农业耕作技术不断改进并向其他地区推广的情况,这说明关中农耕文化的影响力较强,C正确。.经考古发掘,在中国南方出土了数量可观的秦汉时期的铁农具,有镭、锄、镰、斧等,出土地点遍及南方各地。而秦汉时期冶铁和铸造铁器的中心在北方,全国铁官之数49,而南方只占其一。据此可推知,秦汉时期()A.官营手工业技艺高超B.商业贸易助推了南方的开发C.工商食官制度被打破D.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答案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考古发掘中南方出土了众多秦汉时期的铁农具,但当时冶铁和铸造铁器的中心在北方,南北方商业贸易往来有助于铁农具向南方各地推广,这对开发南方发挥了巨大作用,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秦汉时期官营手工业发展水平,也没有提到民营手工业,排除A、D两项;工商食官制度主要存在于西周和春秋时期,排除C项。13.属国是两汉为安置归附的匈奴、羌、夷等少数民族而设的行政区划。属国与郡县制不同,郡县是由郡守、县令及乡、亭、里首领按地域实行统治,而属国则由属国都尉、丞、左骑、千人官、候官等组成政权体系,而左骑、千人官等往往是少数民族的部落首领。这表明()A.汉代形成了中央集权管理体制B.封国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管理C.官员设置上实行划地而设D.管理模式注重"因俗而治"答案D材料"属国是两汉为安置……少数民族而设的行政区划""左骑、千人官等往往是少数民族的部落首领"表明汉代重视少数民族的特殊性,任用少数民族的首领管理地方事务,即"因俗而治",故D正确。秦代就已形成了中央集权管理体制,排除A;属国与封国不是同一概念,排除B;材料“左骑、千人官等往往是少数民族的部落首领"表明属国官员并非划地而设,排除Q14.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顺帝阳嘉元年,考试经术笺奏。由此可知,东汉()A.选官杜绝了请托舞弊的现象B.九品中正制的雏形开始出现C.人才选拔日益强调实际能力D.监察制度与考试制度紧密结合答案C材料"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表明人才选拔注重官员的吏治能力,C正确。"杜绝了"的说法太绝对,排除A;"合格者方举至中央"表明察举注重官员的实际能力,材料没有体现依靠门第、士族,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举荐制度,而非监察制度,排除D。.下图为河南南阳新野东汉时期墓葬出土的画像砖拓片。该画像砖拓片的内容()A.展现了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B.印证了河南杂技普及的史实C.凸显了游戏人生的时代态度D.反映了豪强地主的审美追求答案D由材料"东汉时期墓葬出土的画像砖拓片"并结合图中惊心动魄的车上杂技表演,可推知墓主人生前喜欢观看杂技,故在其去世后将杂技表演雕刻在墓中,反映出豪强地主的审美追求,故选D。图中是杂技表演,不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排除A;"普及"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画像砖出土于豪强地主的墓中,不能代表整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排除C。二、非选择题(共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与社会制度的调整,礼崩乐坏成为富有时代特征的显性文化。此前累世传承的国家宗教祭祀系统以及神学体系,随着人文精神的兴起而被逐渐破坏。战国中晚期的秦国诸君多表现出尚法重刑的执政趋向,宗教意识则相对淡漠,国家宗教系统与神学体系的发展亦显缓慢而迟滞。秦始皇承数世余烈,开创旷古之业,更把此种风气推于极致。在秦帝国神权系统的建构过程中,秦始皇孜孜不倦地追求长生之术,其实是欲以个人神权取代此前的公众神学系统,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国家宗教系统与神学体系的紊乱与崩溃。——摘编自袁宝龙《秦汉时期国家宗教与神学体系的整合与建构》材料二在汉承秦制的时代视野下,汉代政治文化体系的探索与建构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秦人既有的文化遗产。直至汉武帝时,始承汉初以来丰硕的文化遗产,革易旧制,锐意创新,国家宗教与神学体系的建构,遂得达于大成。汉武帝的神权改造与统一表现出鲜明的“去秦朝化"特征,去除战国、秦代的区域性倾向,完成了对全国山川神祇的整合,堪称一场意义重大的文化大变革。汉代国家宗教与神学系统的整合与统一,对于汉代帝国政治文化体系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汉武帝通过对这一重要文化资源的整理改造,进一步提升了西汉帝国的凝聚力,对汉民族的形成、帝制时代政治文明的演变发展皆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一摘编自蒲慕州《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代国家宗教系统与神学体系紊乱与崩溃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国家信仰文化体系发展的特点和历史影响。(8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信仰文化体系的理解。(4分)答案(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冲击;人文精神兴起;秦国尚法重刑,忽视信仰文化的传统;变革为主题的时代风气影响;秦始皇谋求个人神权的影响。(2)特点:继承和创新、融合、大一统。历史影响:强化了“君权神授"观念;加强了中央集权;为政权合法性提供了依据;有利于塑造社会道德文化,规范社会行为提升了西汉国家凝聚力;推动了汉民族的形成;对后世政治文明影响深远;加强思想文化统一,为儒家文化传播奠定了基础。(3)理解:中国古代信仰文化体系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信仰文化融合民间社会文化;古代信仰文化凸显国家意识形态。解析(1)根据材料一"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与社会制度的调整,礼崩乐坏""随着人文精神的兴起而被逐渐破坏"可归纳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冲击,人文精神兴起;根据材料一“秦国诸君多表现出尚法重刑的执政趋向,宗教意识则相对淡漠"可归纳出秦国尚法重刑,忽视信仰文化的传统;根据"欲以个人神权取代此前的公众神学系统"可归纳出秦始皇谋求个人神权的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归纳出变革为主题的时代风气影响。(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直至汉武帝时,始承汉初以来丰硕的文化遗产,革易旧制,锐意创新”归纳出继承和创新、融合、大一统。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进一步提升了西汉帝国的凝聚力,对汉民族的形成、帝制时代政治文明的演变发展皆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董仲舒的新儒学进行归纳。(3)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可从国家政治生活、民间社会文化和国家意识形态等角度进行归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谈者好以专制政体为中国政治诟病,不知中国自秦以来,立国规模,广土众民乃非一姓一家之力所能专制。入仕得官有一公开客观之标准,"王室"与政府逐步分离,"民众”与政府则逐步接近。吾人凡治国史,见中国有君主,无立宪,以谓是必"君主专制"。何以必削足适履,谓人类历史演变,万逃不出西洋学者此等分类之外?然则中国社会,自秦以下,其进步何在?日:亦在于经济地域之逐渐扩大,文化传播之逐次普及与夫政治机会之逐渐平等而已。一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针对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提出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不能照抄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答案示例一:见解:战国以来,中国逐渐走向官僚政治,权力并非为王室贵族所垄断。理由: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行变法,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秦完成全国统一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这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任免,而非由贵族世袭。商鞅变法确立20等军功爵制,打破贵族世卿世禄制;隋唐以来,科举制不断发展完备,愈发公平公正,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使平民中的知识分子进入统治集团,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缓和阶级矛盾。综上所述,随着官僚政治的发展、选官制度的完善,普通民众进入统治集团,贵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局面不复存在。示例二:见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早期发展的需要,推动了小农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O理由: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能够有效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从事大规模经济活动,兴修水利、交通、防御工程,如秦国修筑都江堰、郑国渠、直道、驰道、灵渠和长城等,推动农业发展和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抵御外来军事力量,为中华文明在当时长期领先世界作出突出贡献。历代政府沿袭重农抑商政策,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以后以土地税的形式试图抑制土地兼并,保护〃侬经济;政府重视农学、中医药学科技成果的运用与推广,如西汉赵过推广先进的牛耕技术和生产工具等,为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和保障。我们应辩证地看待历史,不以今天的标准苛责古人。尽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在中国古代社会后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使中国在近代落后于世界潮流,但因此简单粗暴地否定整个封建制度,显然是不正确的。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材料中的任意一点或整体提出自己的见解,结合具体的时代特征及影响说明理由即可。其他见解如:(1)明清时期,皇帝独揽决策权,中央牢牢控制地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空前强化;(2)不应盲从盲信西方经验,应坚持实事求是、为我所用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即可。综合测试卷(二)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根据《云梦睡虎地秦简》中记载,秦律规定,制诏的传达要由专人负责,并且对他们严格考核,"书有亡者,亟告官。隶臣妾老弱及不可诚仁者勿令。书廷辟有日报,宜到不来者,追之"。这表明,秦()A.注重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律法较为严苛轻罪重罚C.王朝官僚体系公正廉洁 D.建立完备信息传递体系答案A奏律中规定了传达"制诏"(即国家命令)人员的任职条件、考核和管理办法以及制诏传递须保证时间等内容,表明秦朝注重提高政府行政效率,A项正确。仅此一条规定不能说明秦朝律法的特点和信息传递体系的完备,排除B、D两项;材料内容与王朝官僚体系公正廉洁无关,排除C项。.西周前期的统治者在构建政权合法性的过程中,主张要怀敬畏之心处理朝政,施恩于百姓。而秦始皇称统一天下的关键因素是"(自己)兴兵诛暴乱",并未提及民众对统一的贡献与牺牲,民众只是其实现自己政治目标的工具而已。这一变化说明()A.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 B.社会政治体制发生变动C.儒家民本思想受到关注 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答案B西周建立于武王伐纣灭商的基础上,为构建政权的合法性,西周前期的统治者怀着敬畏之心处理朝政,施恩于百姓;但随着周王室衰微和社会分裂动荡,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秦始皇"兴兵诛暴乱",统一天下。这一变化说明社会政治体制发生变动,B正确。材料未体现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排除A;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备受打击,排除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是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与题意不符,排除D。.汉初,"诸侯王得自除御史大夫群卿以下众官,如汉朝"。吴楚叛乱后,"吏四百石以下,自调除国中。今王恶,天子皆为置之"。这一变化说明西汉()A.王国内官制被废除B.诸侯经济基础被削弱C.郡国并行制的终结D.王国出现郡县化趋势答案D汉初诸侯王权力较大,可以任免王国内"御史大夫群卿以下”的众官。但吴楚叛乱之后,诸侯王可以任命的官员范围缩小了,这反映了王国出现郡县化的趋势,D正确。废除王国内官制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A;材料体现的是削弱诸侯的政治基础,而非经济基础,排除B;材料虽然反映了削弱地方诸侯国势力,但并未体现郡国并行制的终结,排除C。4.秦代允许跨乡垦田。及至汉初,《二年律令》把赐田和授田合为一体,在整合原有耕地的基础上鼓励垦荒,规定了从关内侯到隐官所占有国家土地资源的配额,并承认和保护其开垦草田所得耕地的所有权,允许继承、转让、买卖和赠送。这些政令的颁行()A.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B.克服了土地兼并现象C.推动了私营手工业发展D.抑制了地方豪强势力答案A相比于秦代,汉代在垦田方面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这些政策有助于调动农民和官僚垦田的积极性,有助于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汉代允许土地买卖,这会促进土地兼并,排除B项;C项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汉代的政策客观上促进了地方豪强的发展,排除D项。5.汉武帝在位54年,先后任用13位丞相,其中有6位因犯罪被杀或被迫自杀。汉武帝明知石庆担任丞相不免尸位素餐,但是当石庆借口关东地区遭遇天灾而引咎辞职时,他却勃然大怒,严加斥责,迫使石庆照旧任职。这一现象()A.揭示了相权与皇权严重对立B.体现了加强专制的政治目的C.说明了汉武帝个人性格暴虐D.反映了丞相任用制度的缺陷答案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基本矛盾。汉武帝在位期间丞相的结局以及丞相任命的特点,反映了汉武帝通过一些非常规手段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对相权的压制,无法说明相权与皇权的严重对立才非除A项;仅凭对石庆的斥责不能推断出汉武帝性格暴虐,排除C项;D项并非材料主旨排除。.下表是据司马迁《货殖列传》的记载编制的西汉初期10大富豪及从事行业简表。据此可知,西汉初期()位次属地及人物从事行业1四川卓氏冶铁2四川程郑冶铁3河南南阳孔氏冶铁、长途运输业4山东曹郁氏冶铁、高利贷5山东刀间盐业6河南洛阳师史长途贩运业7河南任氏农业、畜养业8边陲桥姚养殖业9蜀郡邓通铸钱业10江苏吴王刘潺(官商)铸钱、冶铁、盐业A.川豫鲁等地经济最为发达B.冶铸技术获得了长足进步C.铁器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D.盐铁专卖扩大了利润空间答案C由表中可以看出,西汉初期的十大富豪中,经营冶铁业的占一半并且囊括了前四名,说明冶铁业市场广阔,铁器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111豫鲁等地经济发展程度和盐铁专卖的收益增加幅度才非除A、D两项;材料未涉及冶铸技术的进步,排除B项。.有学者在分析秦汉时期的社会思潮时指出:"外在的宇宙仍是判断与理解的基本依据……‘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更加明确地被一些基本的数字式的概念所表述……并渗透到各个领域,人们已经习惯了这一解释系统,于是就用它作为理解和处理天地人神一切问题的内在理路,由此衍生出种种知识与技术。”据此推断合理的是()A.汉代儒学具有经世致用的特点B.天人感应起源于当时社会思潮C.儒学独尊地位形成的历史必然D.文化专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答案A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汉时期的社会思潮中具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思想被应用于解释人世间的一些问题,产生了知识与技术。汉代对儒学经世致用的探索,体现在更注重时代思潮与社会政治生活的结合,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儒,把材料所述的这种思潮融入理论系统的建造中,最终提出了新儒学思想,适应了当时的政治发展需要,A项正确。天人感应思想在商周时期已经产生,排除B项;儒学独尊与材料所述内容无关,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经商,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袭扰。这些举措()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B.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C.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答案B"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经商"促进了丝绸之路的繁荣,"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袭扰"保证了丝绸之路的安全,B正确。这些措施旨在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加强汉朝与西域的联系,并不是仅仅为了攫取经济利益,排除A;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经商,有利于西域地区的商业发展,但这并不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排除C;西域地区郡县制度和都护制度并存,排除D。.《史记》中关于汉代地方特产的记载明显增多,如西北的畜产,安邑之枣,秦燕之粟,蜀汉江陵之橘,淮北常山河济间之萩,齐鲁之桑麻,渭川之竹,山西木材,等。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A.区域性市镇的出现B.全国性商业流通增强C./J侬经济自给自足D.手工业技艺水平较高答案B据材料"地方特产……西北的畜产,安邑之枣,秦燕之粟,蜀汉江陵之橘,淮北常山河济间之萩,齐鲁之桑麻,渭川之竹,山西木材”可知,汉代地方特产种类繁多,且能够被《史记》记载,说明地方特产具有一定知名度,侧面反映了当时全国性商业流通的加强,故选B;材料仅叙述地方特产的相关内容,无法体现区域性市镇的出现,排除A;地方特产作为商品流通于市场,无法凸显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排除C;材料中枣、粟、橘等是农产品,不是手工业品,排除D。.有学者说:"起兵反对王莽统治的武装集团,其名义上的首领人物往往是刘氏宗室成员;非刘氏宗室者,要么诈称是刘氏子弟,要么以‘辅汉’为口号,就连赤眉军这样的农民武装,也找了一个刘姓放牛娃当天子。”这反映出汉代()A.休养生息、政策深得人心B.宗法观念影响强大C.政权更替源于外戚干政D.社会等级观念淡化答案B西汉末的起义军都坚持以刘姓人物为号召,这说明当时宗法观念影响强大,B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休养生息政策和政权更替的原因才非除A、C;两汉时期社会等级观念并没有淡化,排除Do.东汉班固在谈及边患时指出:"汉兴已来,旷世历年,兵缠夷狄,尤事匈奴。绥御之方,其涂不一,或修文以和之,或用武以征之……绝之未知其利,通之不闻其害。设后北虏稍强,能为风尘,方复求为交通,将何所及?不若因今施惠,为策近长。”这一主张()A.顺应了当时民族交融的发展趋势B.完全摒弃了传统的民族观念C.体现了小国寡民的治国理念D.强调和亲对解决边患的决定作用答案A据材料可知,班固的主张有助于缓和中原政权和周边民族之间的矛盾,顺应了当时民族交融的发展趋势,A正确。.下表为汉代史书中有关朝廷处理侯王借贷问题的部分记载。从中可以看出汉代()记述 出处汉文帝前元四年河阳侯陈信"坐不《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偿人责(债)过六月,夺侯,国除"汉武帝元鼎元年,旁光侯刘殷"坐贷子钱不占租(交纳租税),取息过律,会 《汉书•王子侯表》赦免"汉成帝建始二年,陵乡侯刘诉"坐使《汉书•王子侯表》人伤家丞,又贷谷息过律,免"A.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B.经济手段是解决侯国问题的主要方式C.政府重视规范社会上借贷行为 D.严厉打击豪强地主势力缓解土地兼并答案C汉代朝廷严肃处理侯王借贷不偿还等问题,甚至“夺侯,国除",体现了政府重视规范社会上的借贷行为,C正确。朝廷对侯王借贷不偿还等问题严肃处理,不能说明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排除A;经济手段是解决侯国问题的主要方式不是材料主旨,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土地兼并,排除D。.汉和帝时期,太学考试允许博士弟子自由阐释经义,主考官五经博士在阅卷时经常难定等第。后来,考试改革为设置50个问题进行测试,按照博士弟子解释的多少和引文明确与否判定等第,使五经博士在评定其等级时有据可依。据此可知,东汉()A.察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B.五经博士影响太学生入仕C.太学考试禁止发挥个人见解 D.选拔人才的标准发生了变化

答案B汉和帝时朗进行了太学考试改革,由五经博士评定博士弟子考试等级,反映了五经博士影响太学生入仕,B正确。五经博士评定考试等级与察举制无关,排除A;太学考试允许博士弟子自由阐释经义,而不是禁止发挥个人见解,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选拔人才的标准,排除Do.下表是两汉西北地区关市史料统计表。这说明关市的设置()时间 文献记录备注景帝前复与匈奴和亲,通关市,给遗匈奴,遣元二年公主,如故约(前155年)《史记•匈奴列传》安帝永鲜卑大人燕荔阳诣阙朝贺。邓太后初中 "令止乌桓校尉所居宁城下,通胡(110年)市"《后汉书乌卑传》献帝初刘虞"劝督农植,开上谷胡市之利,平元年通渔阳盐铁之饶,民悦年登"(190年)《后汉书・刘虞传》A.是管辖少数民族的重要手段 B.充分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C.是促进民族交融的重要方式 D.改变了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答案C根据材料"复与匈奴和亲,通关市""令止乌桓校尉所居宁城下,通胡市""开上谷胡市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民悦年登"并结合所学可知,和亲、开关市等方式有利于加强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交融,C项正确。.东汉的墓葬中开始使用有希腊、罗马风格的石柱,当时的建筑上还有西方的人体雕塑及希腊式的人柱。这表明()A.汉朝和罗马开始了官方直接往来 B.中西方之间已有文化交流C.东汉政府着力全面学习西方文明C.东汉政府着力全面学习西方文明D.希腊是东西文化交流中心答案B东汉的墓葬中出现西方的建筑样式,说明这一时期存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现象,故选B。石柱、人体雕塑及人柱无法体现汉朝和罗马的官方往来,也不能说明东汉政府全面学习西方文明,A、C错误;希腊石柱和希腊式人柱,不能说明希腊是东西文化交流中心,D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游侠兴起于战国。西汉初年,游侠势力渗透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驰警于闾阎(里巷),权行州域,力折公侯"。如出身游侠世家的郭解,藏匿亡命之徒,勾结地方官,帮助他人逃避徭役,形成私人集团,出入乡里,"人皆避之"。汉武帝时,将各地豪富、豪侠迁徙到茂陵,郭解也被迁徙,后因牵涉杀人被处死。自郭解后,郭氏后代再未出现游侠,反而有郭梵、郭饭等历任高官。很多游侠转而习儒,如朱云拜师学习《易》《论语》,因精通儒学而被任为博士,担任县令,后隐居乡里,教授学生。西汉中期以后,仍有游侠存在,但"虽为侠而恂恂(温恭谨信的样子)有退让君子之风”。一据《史记》《汉书》(1)根据材料,概括汉代游侠转变的表现。(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游侠转变的原因。(8分)答案(1)表现:西汉初年游侠势力大,形成了私人团体;汉武帝后很多游侠逐渐转变为研习儒学的儒士。(2)原因:政府对游侠的打击;汉武帝时期王国问题的基本解决,使游侠失去了政治生存空间;汉武帝尊崇儒术,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提炼概括即可。"西汉初年","游侠势力渗透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驰鹫于闾阎(里巷),权行州域,力折公侯’",概括为游侠势力大;"出身游侠世家的郭解,藏匿亡命之徒,勾结地方官,帮助他人逃避徭役,形成私人集团,出入乡里,‘人皆避之’",体现游侠形成了私人团体。武帝之后,"很多游侠转而习儒"。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从政治、思想等方面分析游侠转变的原因。.江村大墓(10分)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驾崩于未央宫,群臣遵其遗诏葬于霸陵。但历来对霸陵的具体位置并不确定。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元代学者骆天骥在《类编长安志》认为:"文帝霸陵在京兆通化门东四十里,白鹿原北凤凰嘴下",这个说法一直被后世沿用。但是,2011年考古专家勘探确认凤凰嘴地点并无汉代墓葬遗存,排除了其为霸陵的可能。江村大墓在距离凤凰嘴约2000米的地方,考古专家发现该墓平面为"受"字形。"至"字形在汉代是顶级配置,只有皇帝、皇后才能用。考古专家扩大勘探范围后,发现一道东西长1200余米,南北宽约863米的夯土围墙把江村大墓和汉文帝窦皇后的陵合围在一个大陵园内,两座大墓同处于一陵园内称为"同至",一人一墓一坟头称为“异穴",正好体现出汉代帝后合葬"同至异穴"的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