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课件) 新高考地理 复习 湘教版2019_第1页
水循环(课件) 新高考地理 复习 湘教版2019_第2页
水循环(课件) 新高考地理 复习 湘教版2019_第3页
水循环(课件) 新高考地理 复习 湘教版2019_第4页
水循环(课件) 新高考地理 复习 湘教版201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30水循环水循环各环节影响分析水量平衡原理水循环解释相关地理问题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地球上的水01水循环各环节影响分析(2022·江苏江苏·一模)研究者在考察巴丹吉林沙漠时发现,有柽柳分布的沙山(采样点P1)和裸露沙山(采样点P2)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存在明显差异。下图为此次调查中采集的土壤水分季节动态分布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以下数据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浅层土壤水分P2点峰值明显的提前于降水峰值

B.中层土壤水分P1点随降水呈波动变化C.深层土壤水分P1点受降雨的影响明显

D.剖面整体土壤水分P1点在雨季高于P2点小试牛刀01水循环各环节影响分析(2022·江苏江苏·一模)研究者在考察巴丹吉林沙漠时发现,有柽柳分布的沙山(采样点P1)和裸露沙山(采样点P2)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存在明显差异。下图为此次调查中采集的土壤水分季节动态分布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推测柽柳在土壤水分变化中所起的作用是A.汲取地下水致使水分减少

B.保持整体土壤水分的稳定C.增加了夏半年降水的入渗

D.减少了冬半年的蒸发散失小试牛刀01水循环各环节影响分析(2019·江苏·高考真题)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小试牛刀3.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A.10-15千米

B.15-20千米C.20-25千米

D.25-30千米4.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①地下水位上升②地表气温升高③生物多样性增加④地表径流增多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01水循环各环节影响分析考向回归01水循环各环节影响分析考向回归水域面积植被覆盖率①影响蒸发的主要因素蒸发旺盛,蒸发量大蒸发微弱,蒸发量小光照气温风速湿度强弱高低大小小大大小高低②影响水汽输送的主要因素风(源地、强弱等)、距海远近、地形等01水循环各环节影响分析考向回归(2021山东潍坊三模)蒸发皿蒸发量是指在蒸发皿中一直有水状态下测得的蒸发量,它反映陆地蒸发的能力,代表地面最大理论蒸发量。陆面蒸发量是指地面实际蒸发量。下图示意淮河流域年均蒸发皿蒸发量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7~9题。8.一年中M地蒸发皿蒸发量最大值一般出现在(

)A.3月 B.5月 C.9月 11月7.影响淮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 B.空气湿度C.风速 D.地形9.M地年均陆面蒸发量最可能是(

)A.1180毫米 B.1080毫米C.900毫米 D.650毫米01水循环各环节影响分析考向回归光照气温风速湿度理论蒸发量当地可供蒸发的水分多少实际蒸发量

结论:实际蒸发量,受蒸发能力及可供蒸发水量影响。在湿润区,实际蒸发量与理论蒸发能力相差不大,但在干旱区,实际蒸发量远小于理论蒸发量。01水循环各环节影响分析考向回归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蒸发能力很强,但实际蒸发量很小的原因。①西北地区晴天多,光照强;夏季气温高;②冬季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③空气干燥,能容纳的蒸发水汽多,故蒸发能力强;④但西部地区身居内陆,远离海洋,受夏季风影响弱,年降水量小,而实际蒸发量应于年降水量大致相当,故实际蒸发量小。影响蒸发的因素01水循环各环节影响分析考向回归思考:农业生产中抑制蒸发的方法有哪些?土壤表层覆盖薄膜或稻草

温室大棚地表铺鹅卵石等②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充足的水汽;降温条件;凝结核01水循环各环节影响分析考向回归③影响下渗的主要因素01水循环各环节影响分析考向回归影响因素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年降水量(气候)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的因素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同地表径流流量成正相关植被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地质条件(土壤质地)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蒸发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大人类活动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④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01水循环各环节影响分析考向回归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影响地下径流地下水埋藏条件补给量地形、地质构造岩石缝隙人类活动01水循环各环节影响分析巩固提升2018·全国2)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

表1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9~11题9.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A.减小降水变率

B.减少河水含沙量

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01水循环各环节影响分析巩固提升2018·全国2)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

表1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9~11题10.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①历时长 ②强度大 ③下渗少 ④植被截流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01水循环各环节影响分析巩固提升2018·全国2)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

表1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9~11题11.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A.河床

B.沟谷 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02水量平衡原理小试牛刀(2021·山东枣庄·二模)冰凌堵塞河道,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称为凌汛。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甲、乙两处水文站记录的某年春季不同日期13时流量。甲乙之间河段长约200千米,结冰期有凌汛现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5.与乙水文站相比,甲水文站A.纬度低,海拔高

B.纬度高,海拔高

C.纬度低,海拔低

D.纬度高,海拔低6.造成乙水文站4月下旬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周边地区A.降水减少

B.下渗增加

C.融雪减少

D.植被增加7.甲乙水文站之间河段凌汛现象最可能发生在A.3月中旬

B.4月上旬

C.4月下旬

D.5月上旬02水量平衡原理小试牛刀(2009·江苏·高考真题)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8.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9.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B.增加区内降水量C.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D.增加地下水储量10.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02水量平衡原理考向回归使全球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从长期来看,全球水的总量是平衡的。水量平衡是水循环的数量表示,即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水量平衡方程:收入-—支出=储水变量在多年情况下:△u为零(多年平均蓄水量保持不变)→W入=W出收入——大气降水;河、湖、冰川融水,地下水的输入;人工调水、灌溉等。支出——蒸发、蒸腾;径流输出;下渗;人工取水。基本原理构建(水量平衡)——水量平衡是水循环的量化表现02水量平衡原理考向回归02水量平衡原理巩固提升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远大于2000毫米B.约为2000毫米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题。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8.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03解释相关地理问题小试牛刀(2020·浙江·模拟预测)四川若尔盖湿地草原自然保护区(如下图示意)地处青藏高原东缘,若尔盖一带是隆起过程中相对断陷下沉的低凹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若尔盖开始了一场“向沼泽湿地要草原”的激进运动,湿地面积急剧萎缩,草场不断退化、沙化。近年来,生态恢复工程虽已开始,但仍可谓任重而道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玛曲水文站测控区在黄河天然河段中含沙量较小,主要是因为A.大坝拦截泥沙

B.地势相对较高C.该处黄河流量小

D.湿地的调节作用12.推测若尔盖湿地急剧萎缩的主要原因是①排水抽干湿地②全球气候变化③过度放牧④盲目开采泥炭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03解释相关地理问题小试牛刀(2013·江苏·高考真题)下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下图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A.大湖萎缩而成

B.古河道残遗而成C.人工挖掘而成

D.风力侵蚀而成14.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03解释相关地理问题考向回归利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各个环节的特点,可以解决一些地理现象的成因问题,如:(1)沼泽地的形成:沼泽是地表长期积水的形态。如下图。(2)河流断流的成因:此原理(如下图)同样可以用于解释内陆湖泊萎缩的原因。

0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小试牛刀(2022·甘肃·二模)硒砂瓜也称为“戈壁西瓜”和“石头缝里长出的西瓜”。农户在裸露的沙地上人为铺上一层10—15cm厚的碎石砂砾、再种植硒砂瓜,一般不重茬种植。硒砂瓜香甜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但部分地区逐步退出,不再种植。下图为4月末种植前砂田和银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深度增加含水量减少

B.相同深度裸田含水量小于砂田C.砂田含水量垂直变化最大

D.30厘米深度的含水量差异最小16.与裸田相比,砂田A.保水保肥能力增强

B.易出现土壤盐渍化C.能提高土壤的温度

D.增加了地表径流量17.部分地区不再种植硒砂瓜,可能是因为①市场萎缩,需求量下降②重茬种植,消耗土地资源过多③采挖砂石破坏生态环境

④种植过后,影响其他作物种植

⑤耗水量大,会加剧土地荒漠化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0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小试牛刀(2016·上海·高考真题)“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回答下列各题。18.上海建设“海绵城市”,除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还有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

B.防止海水倒灌C.减缓地面沉降

D.减弱酸雨污染19.上海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A.退耕恢复湿地

B.铺设防渗路面C.完善排水系统

D.增加绿地面积0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考向回归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改变地表径流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等影响局部降水如人工降雨影响蒸发、蒸腾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影响下渗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减少下渗

0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考向回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