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教育课教案幼儿园20篇
活动目标
1、懂得安全上下楼梯的道理,知道不能在楼梯上玩耍和滑扶梯的危急性。
2、学习上下楼梯的正确方法。
3、培育幼儿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规章意识,养成安全文明的好习惯。
4、培育幼儿敏锐的观看力量。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教会幼儿上下楼梯的正确方法。
2、活动难点:让幼儿懂得上下楼梯安全的道理,培育幼儿安全意识。
活动预备
1、物质预备:跳跳虎玩具、幼儿上下楼梯的照片、上下楼梯视频。
2、阅历预备:幼儿上下楼梯的已有阅历。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跳跳虎玩具,让幼儿猜测它会做什么。
(2)教师绘声绘色地叙述故事《淘气的跳跳虎》来吸引孩子的留意力。
(3)提问:“故事中的跳跳虎是怎么受伤的?”,“平常我们上下楼梯要留意什么?”
2、观看视频,让小朋友学习如何上下楼梯。
(1)教师提问:“视频中的小朋友是怎样上下楼梯的?”,“巧虎超人告知小朋友们什么?”
(2)教师小结:我们在上下楼梯时靠右走,集体上下楼梯时要照看前后,排好队,一步一步两脚交替走,不要急不要挤。
3、学习儿歌,把握上下楼梯的正确方法。
(1)教师边做动作边教,帮忙幼儿记忆。
教师:“请小朋友们跟我念,并做动作,看看谁做得好,做得好的孩子都会得到教师的神奇礼物哦。”
(2)个别、小组、集体交替学习儿歌,把握上下楼梯方法。
4、嬉戏实践体验,提升阅历。
(1)嬉戏《闯关小卫士》
①教师:“今日教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好玩的地方《才智乐园》,你们想去吗?可是,在去《才智乐园》的路上有许多的上下楼梯大冒险,假如你上下楼梯的方法不正确,那就不行以到达《才智乐园》啦,我们先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谁能顺当到达《才智乐园》”。
②出示幼儿上下楼梯的图片,让幼儿说一说谁对谁不对。(上下楼梯正确的图片表示能顺当到达《才智乐园》,不正确上下楼梯的表示不能到达《才智乐园》)。
(2)体验嬉戏:
①教师:“刚刚小朋友的表现真棒,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排好队去《才智乐园》吧,在去《才智乐园》的路上记得要用正确的上下楼梯的方法哦,否则我们就不能到达《才智乐园》啦。”
②带着幼儿分组练习上下楼梯,体验正确上下楼梯的方法。(引导幼儿边读儿歌边体验,教师从旁指导,并提示幼儿用正确的方法,一步一步的渐渐走)。
五、活动延长
在教室做一面上下楼梯要当心的主题墙,让幼儿稳固上下楼梯时的安全学问和阅历。
活动反思
活动中设计了小故事,师幼互动观看照片,学问稳固儿歌《上下楼梯歌》及最终以去《才智乐园》的嬉戏中体验正确上下楼梯,让整个活动都是在轻松开心的气氛中进展。活动目标:
1.了解运动前、运动过程中以及运动后的规章和留意事项。
2.懂得遵守运动留意事项是为了更好、更安全地进展体育活动。
3.知道在运动过程中既要爱护自己,也要避开损害别的小朋友。
4.能积极参与嬉戏活动,并学会自我爱护。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预备:
1.小男孩布偶两个、小女孩布偶一个。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看教学挂图上小朋友做预备活动的图片。
教师出示挂图:
(1)认真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为什么要做预备活动呢?
2.引导幼儿观看布偶表演。
(1)教师:刚刚小朋友们对为什么要做预备活动都说出了自己的理由,毕竟大家说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布偶表演吧。
(2)教师操作布偶,表现不做预备活动可能会带来的损害。
①布偶表演:请配班教师操作一男一女两个布偶,仿照小朋友的动作做体侧运动,动作很仔细到位。主班教师操作主角布偶冬冬,一边很敷衍地做动作,一边说:“为什么要做这些操,一点儿意思都没有,我才不好好做呢。”
②教师:冬冬怎么了?你觉得可能是什么缘由造成的呢?
3.引导幼儿争论还有哪些要留意的事项,重点引导幼儿争论运动后要做放松运动。
4.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重点观看平衡木上发生的事情。
5.引导幼儿争论在各项运动中应当留意的事项,培育幼儿的规章意识。
活动反思:
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幼儿的年龄特点打算了其意识和行为之间的差异,幼儿的自觉性和自制力量都较差,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自我爱护力量的提高,也不是一次两次的教育就能见效的。我们教育者必需在日常生活中多进展正确行为的引导,使之形成习惯,同时还要常常催促和检查,帮忙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常常给孩子讲解安全方面的学问,逐步提高幼儿的自我爱护意识和力量。活动目标
1、了解元旦中应留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加自我爱护的意识。
2、通过争论,激发过元旦的情感,知道要开心、合理地过元旦。
3、完整、连贯地表达力量和对事物的推断力量。
4、情愿积极参与活动,感受节日的欢乐。
5、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加节日的活动。
活动预备
《元旦安全学问调查表》、安全图片每人一套;蜡笔每人一盒
活动过程
1、让幼儿了解元旦的含义,丰富幼儿的学问阅历,激发幼儿过元旦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再过几天我们幼儿园就要放假了,这个假期叫做元旦。知道为什么吗?启发幼儿动脑筋想问题
教师总结元旦的含义:这个寒期是在一年中最冷的时间放的,我们叫它元旦,寒:就是冷的意思。
2、组织幼儿争论怎样安全、开心、合理地过元旦,培育幼儿完整的表达力量和想象、推断力量。
(1)教师引导幼儿:元旦里你们想做些什么事情呢?
幼儿相互说出自己想做的或是喜爱做的事情。培育幼儿的表达力量、想像力量。
(2)那么在元旦里,有哪些事情是不行以做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有关安全学问的内容。同时也熬炼幼儿的推断力量。
3、出示各个家长填写的《元旦安全学问调查表》,选择几个家长所写的暑假安全学问,提问幼儿:可以这样做吗?不行以做这些事情吗?运用家长的话语来帮忙提高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更加仔细、投入地参加活动。
4、教师总结元旦里要留意的安全事项。
(1)假如回老家的小朋友,不能一个人或和小伙伴到河里去玩。
(2)不能玩火、玩电、玩锋利的物体。
(3)冬每天气严寒,不能长时间到室外玩耍,要爱护自己的皮肤,以免冻伤。
(4)要少吃生冷食物,否则,会引起肚子痛,影响身体安康。
(5)单独在家时不要让生疏人进来,不要告知生疏人只有你一个人在家。
(6)出外与家人走散了,要懂得打电话报警,不要跟生疏人走等。
5、请幼儿看安全图片操作。每个幼儿一套安全图片,请幼儿在正确的图片上打上对号,错的图片打上错号。
教学反思:
主题教育活动也好,生活中有机渗透也好,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们树立安全意识,保证幼儿的安全和安康,由于这不仅关系到幼儿的安全和安康,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和欢乐。教学目标
1、通过相关安全防护图片的展现,使幼儿有初步的熟悉,从而在日常生活中留意爱护自己。
2、引导幼儿区分哪些行为是危急的,哪些是安全的,并把握遇到危急时的简洁自我爱护和求救的方法。
3、培育幼儿敏锐的观看力量。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究、发觉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预备
材料预备:
1、安全有关的图片。
2、水彩笔、记号笔、白纸等。
阅历预备:
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危急的事情和熟悉生活中的一些标志。
如当心触电、当心滑倒、当心开水烫、留意安全等。
教学重难点
培育幼儿自我爱护的意识,让幼儿从心里明白这么做是危急的。
教学过程
(一)、利用身体语言,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安全图片上的意识,如当心触电等。
(二)、利用讲故事的形式对故事中消失的安全状况进展分析:
1、小朋友在上下楼梯时,你推我挤的现象,发生小朋友摔下楼的情景。
2、小朋友去碰家里或者幼儿园的插头。
3、拿石头和沙子扔过来,扔过去。
4、将珠子或者笔帽放入嘴里。
5、在教室里处处乱跑、追追打打。
(三)、教师总结盼望小朋友们都能够留意安全,学会爱护自己,安康欢乐的成长!
教学反思
教育史是安全的前提,安全是教育的目的。我们要始终坚持把幼儿的安全教育工作贯穿于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落实人人参加的要求,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确保幼儿安全的环境中安康成长。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是弱小的,教会孩子爱护自身安全,防止受意外事故的损害,是社会、学校、家庭的责任。校车屡次发生事故,以及农村幼儿对交通安全意识还很薄弱。而良好的遵守规章的习惯和自我爱护力量犹如一对孪生姐妹,密不行分。随社会的日益进展,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交通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严密,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根本的交通安全学问,懂得识别公路的标志,安全地过公路。
2.体验嬉戏扮演的乐趣,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章的好品质。
3、培育幼儿清楚的口语表达力量及区分力量。
4、遵守社会行为规章,不做“制止”的事。
5、探究、发觉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识别红绿灯。
难点:安全过公路。
活动预备
公路上的红绿灯、红、黄、绿灯(自制)、歌曲录音《红绿灯》。十字路口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我们要到街对面去,该怎么走呢?(幼儿答复)
小朋友走斑马线过公路,到座位上坐下,请交警入场。
提问:刚刚你们过公路的时候都是哪儿走的?(斑马线上)
2.观看录像,请幼儿说说观看后的感受,争论应如何遵守交通规章。
(1)提问:
你们看到录像里的人是怎么过公路的?(幼儿依据录像看到的内容答复)
他们这么做对不对呢?为什么?那我们怎样过公路才是安全的呢?(幼儿依据已有阅历答复)
(2)介绍正确过公路的方法。
小朋友在公路上走的时候,肯定要遵守交通规章,要靠右边走人行道(出示图片),过公路的时候要走斑马线(图片),还要留意看红绿灯(图片),要做到红灯停,绿灯行。
3.争论怎样通过没有红绿灯、斑马线的公路。
(1)出示图,提问。
小朋友看,这条公路上有没有红绿灯?(没有)
有没有斑马线?(没有)
像这样的公路我们要过去,怎么走呢?
(幼儿依据已有阅历答复)
(2)讲解安全过公路的方法。
4.以儿歌总结,牢记安全过公路的学问。
小朋友,街上走,交通规章要遵守。
不追逐,不打闹,走路要走人行道。
过公路,走横道,左右两边都要瞧。
红灯停,绿灯行,听从指挥不乱跑。
请幼儿跟着一起念儿歌。
5.嬉戏“过公路”
幼儿看红绿灯的指示,开车、走斑马线过公路。教师在旁边监视。
角色安排:小交警四名
红绿灯掌握员一名
6.总结,发徽章。
有没有人违反交通规章,并给遵守交通规章的幼儿颁发文明小天使”的徽章。
教学反思
过公路在幼儿的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他们也有各自的生活阅历。枯燥无味的讲解确定不能吸引孩子的留意力,那么如何让孩子对活动始终保持深厚的兴趣是我们在设计活动时始终在思索的问题。由于《纲要》中指出: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张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在整个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为了能充分挖掘孩子们已有的生活阅历。我们则通过增加问题的难度,有意识的来进展挖掘。如:怎样通过没有红绿灯、斑马线的公路?在遇到堵车或者特别状况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安全过公路?孩子们在沟通、争论中,大胆地把自己已有的生活阅历讲出来与大家共享,主体性得到了发挥。而且通过总结讲解,使幼儿的生活阅历与学问有机结合、形成互动、加强了孩子们对学问的记忆。活动最终,我们设置了嬉戏,让孩子们通过嬉戏把所知道的安全过公路的学问内化到自己的行动中去,并通过发徽章来促使他们催促身边的人要遵守规章,真正履行文明小使者的职责。
固然活动中也消失了一些问题,孩子显得过于兴奋,以至于最终嬉戏时,有人不听从指挥处处乱窜。活动前的预备不够充分,考虑的还不够周全,由于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就是一名主持人,担负着引导话题、调度心情、协调气氛的重任,这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说,要想娴熟地驾驭课堂,还需要连续努力。设计意图:
自然是如此美妙,生活是如此安静。然而,躲在和平、文明背后的火魔,正窥视着我们。在全部的自然灾难中,发生频率最高的,莫过于火灾。一个小小的火星可以使人类制造的物质、精神财宝化为灰烬,可以夺走人最珍贵的生命。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需把爱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安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然而对于火,幼儿缺乏相应的防火学问和力量。因此,增加幼儿的防火意识,提高幼儿的防火自救力量,加强幼儿防火安全教育至关重要。
活动目标:
1、了解简洁的消防安全学问。
2、学习自救逃命的本事。
3、提高自我爱护的意识及应对突发事故的力量。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究、发觉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预备:
1、事先参观过消防队,消防员介绍了一些消防的初浅学问。
2、在父母带着下参观大型超市与商场,了解安全出口等相关的学问。
3、彩纸、记号笔人手一份。
4、火灾录像、烟雾发生器等。
5、幼儿自制的消毒面具、毛巾散放在活动室四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回忆消防的相关学问
1、消防员叔叔救火时会用上哪些东西?(依据答复在投影仪上展现相应的照片)
2、消防车与平常的汽车有什么不同?
3、遇到火灾应当怎样拨打119电话?
请几位幼儿用玩具时手机模拟拨打119电话,其余幼儿评判是否正确。
二、学习自救逃命的本事
1、突发事故(配班教师运用烟雾发生器模拟火灾):活动室某角落着火了,幼儿在
2、教师的指挥下快速撤离现场。
3、刚刚小朋友是用什么方法逃离的?
4、一起看看消防员叔叔的介绍,逃命时怎样做才是又快又安全的。(播放逃命录像:重点了解要尽量蹲下,甚至匍匐前进;用湿毛巾捂住鼻子;查找安全出口快速逃离。)
三、设计安全出口标志
1、从活动室动身到安全的地方操场,一共有几条安全通道?
2、这几条安全通道上有安全出口标记吗?
3、你想怎么来设计安全出口标志?
4、幼儿设计安全出口标志。
5、幼儿粘贴安全出口标志(提示幼儿粘贴时留意箭头的方向。)
四、逃命演习活动
1、我们要来进展一次消防演习,你听到警笛声后怎么做?
2、通过录像、音响、烟雾等模拟场景,幼儿进展逃命自救演习。
3、室外集中:你在逃命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想什么方法解决的?
活动反思:
安全是幼儿园的头等大事,消防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幼儿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安全教育也应把握时机。活动中,就幼儿生活阅历的几个片断,让幼儿主动探究、查找日常生活中不能任凭说的易引发火灾的物品,并让幼儿自主地说出不能玩的缘由。进展幼儿语言表达力量,丰富幼儿安全防火学问,从小培育安全意识。要提高幼儿的安全质量单靠幼儿园是不够的,需要家长,社会的全体支持。以后我我更加积极的争取到的家长协作,使家长真正成为教师的好帮手,幼儿园的好合作伙伴,为孩子们的进展和安康成长起到最大的作用。活动目标:
1、培育幼儿的自我爱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任凭承受生疏人的东西、不给生疏人开门、不跟生疏人走。
3、培育幼儿敏锐的观看力量。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进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力量。
活动预备:
1、图片1幅。
2、儿歌《生疏人》。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并叙述图片内容。
提问:图片上有谁?
他们在干什么?
姐姐为什么摆手?教师进展小结:姐姐不要生疏人的东西,她怕生疏人会损害她。
2、学习儿歌《生疏人》
(1)、告知幼儿教师有一首关于《生疏人》的儿歌,请大家一起观赏。
(2)、请幼儿跟教师学习这首儿歌,并能把这首儿歌说给小弟弟、小妹妹听。
3、引导幼儿争论:生疏人为什么会送礼物个小朋友?我们为什么不要生疏人的东西?引导幼儿绽开争论,让幼儿知道生疏人给小朋友礼物是有目的的,有的想骗小朋友离开妈妈、爸爸;有的想骗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偷他家的东西。教育幼儿不要被生疏人送的礼物迷惑,而上当受骗。
儿歌:生疏人
生疏人给吃的,我不要
生疏人领我走,我不去,
生疏人送礼物,我不要,
生疏人来敲们,我不开。
4、总结:当小朋友在家的时候要防备生疏人敲门,切忌给生疏人开门,在外面玩时也千万不要任凭承受生疏人的东西,这是小朋友的安全也是为了家庭的安全!
活动反思:
通过这堂课,使小朋友们明白了,生疏人给我们的东西千万不能要、东西更不能吃到嘴里、更不要随任凭便就给生疏人开门和跟生疏人一起回家等!生疏人都是不熟识和不熟悉的人,说不定全是有目的性的,有的生疏人会把小朋友偷偷带走,让小朋友找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有的生疏人会跑到小朋友家里去偷东西,我们可千万不要上了生疏人的当!活动目标:
1、培育幼儿的自我爱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玩、不接近危急物品,不做危急的事。
3、了解一些简洁的安全常识和自救方法。
4、培育幼儿敏锐的观看力量。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预备:
小朋友玩危急品受伤的事例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分别出示挂图,请幼儿认真观看,并请个别幼儿讲讲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做的对吗?
二、引导幼儿争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急的?.
教师总结:锋利的利器(剪刀、小刀、针、牙签)水、火、电、气。
三、查找危急品将幼儿分成4组,分别在教室、院子、午休室及各个角落查找担心全物品及玩具,然后大家一一记录进展沟通,增加幼儿自我爱护意识和对担心全的预见力量。
四、通过争论的方法了解应当怎样避开受伤
1、鼓舞幼儿争论预防受伤的方法。
2、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帮忙幼儿记住生活中应留意的问题。
五、向幼儿简洁介绍受伤后的自救方法。
六、安全嬉戏
1、教师带幼儿到户外在游乐器材前停留,向幼儿说明这些器材可能发生的危急及正确方法。
2、请几位幼儿示范正确玩法。
活动延长:
家园共同提示幼儿留意安全,准时阻挡危急行为,增加安全意识。
活动反思:
1、由于生活中的担心全物品和担心全隐患太多,在这节课中不能面面俱到。
2、在活动中,师幼互动有肯定的不协调,教师应依据幼儿状况在调整教学。
3、这节课还是很胜利的,教师还有待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主性。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情景表演表演以及图中的行为作出简洁的评价,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2.了解进餐过程中的安全留意事项。
3.培育幼儿敏锐的观看力量。
4.初步培育幼儿用已有的生活阅历解决问题的力量。
5.探究、发觉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预备:
1.餐车,盛着热饭和热菜的汤锅。
2.人手一份早餐。
3.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1)现在是早晨,所以我们现在是要吃早餐、午餐还是午点?
幼儿:吃早餐。
教师:(2)小朋友们喜爱在幼儿园里吃早餐吗?在幼儿园吃早餐和在家里吃早餐有什么不一样呢?
幼儿:家里没有这么多的小朋友一起吃早餐,幼儿园一起吃早餐的小朋友许多,也很快乐。
教师:(3)在幼儿园里吃饭要留意些什么呢?(幼儿自由叙述自己知道的留意事项)
幼儿:吃饭要渐渐吃,不能说话,一说话就会噎着了。
幼儿:假如饭菜很烫就吹一次再吃。
幼儿:吃自己碗里的,不能吃别人碗里的。
幼儿:端饭走路要渐渐走,否则会摔倒。
(4)师小结。
2.幼儿观看情景表演,了解进餐过程中的安全留意事项。(教师设置情景,进展示范表演)
(1)教育引导幼儿观看、理解情境1洗洁净的手不能再去摸别的东西。
(2)教师引导幼儿观看、理解情境2远离热的汤锅。
(3)教师引导幼儿观看、理解情境3吃饭的时候不能去碰旁边的小朋友。
3.观看教学图片,对图片中的行为进展推断,进一步稳固进餐的安全学问。
教师:(1)这里有一些小朋友,他们在吃饭。我们来看看,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为什么?(师幼互动)
(2)你知道吃饭的时候还要留意些什么吗?什么事会发生危急,是不能做的?(师幼互动)
4.组织幼儿吃早餐,鼓舞幼儿应用所获得的安全学问。
教师:教师给小朋友预备了好吃的早餐,比一比看哪一个小朋友在吃早餐时最懂得留意安全。活动目标:
1、初步培育幼儿的自我爱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玩、不靠近危急物品。
3、了解一些简洁的安全常识。
4、培育幼儿敏锐的观看力量。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预备:
挂图三幅
活动过程:
1、教师分别出示3幅挂图,请幼儿认真观看,并叙述图上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做的对吗?
2、引导幼儿争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急的?教师引导幼儿争论后,总结出:锋利的器具、火、电、煤气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危急的。
3、查找危急的物品
将幼儿分成5人一组,分别到洗手间、各个区角及角落、睡眠室、院子里等地方查找可能会对自己造成危急的物品或玩具等,找到后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沟通,增加幼儿的自我爱护意识和对危急的预见力量。
渗透方式:
在一日活动中随时发觉危急物品或事情,准时提示幼儿留意。
活动反思:
通过这类活动能够培育幼儿对物品作用的熟识,也能够让幼儿在看图和听教师讲解的途中学习到危急的概念,懂得什么东西能够玩什么东西不能玩。在幼儿安全教育中必不行少。但是在此类教学活动中,并不能把全部的危急和有危急的物品都让孩子们把握,有肯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思想上培育幼儿的安全意识尤为重要。活动设想:
交通工具是现代人社会生活中不行缺少的一个局部,这些交通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会给我们人身安全带来危害。于是对幼儿进展交通安全教育,成了一种必要的活动。为了让幼儿懂得遵守交通规章的重要性,增加自我爱护意识,所以我选择孩子们生活中最常见和亲身体验过的交通工具“公交车”来设计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交通工具与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关系,懂得乘车时应遵守交通规章。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乘车小常识,增加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
2、激发幼儿主动关怀别人,情愿做一名文明小乘客。
3、嬉戏活动中体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规章,结合辖区内的实际状况,选择乘坐安全性最大的车。
4、培育幼儿敏锐的观看力量。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预备:
教学图片、音乐《汽车》
活动过程:
(一)、放音乐带着幼儿玩“开汽车”的嬉戏,引出课题。
在音乐声中,幼儿与教师一起开汽车进入嬉戏场地。
“小朋友,刚刚我们一起开着我们的小汽车来到了我们的活动室,那你们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乘坐过公交车?”
“公交车是什么样子的,和我们看到的摩托车、三轮车有哪些不一样?
“公交车前排座位是留给谁做的?
“我们在乘车时需要留意什么呢?
(二)、教师出示教学图片,与幼儿一起争论图片上的幼儿做得对不对?为什么?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文明小乘客呢?
(1)出示图。“有个小朋友在公交车上与其他小朋友大声吵闹,走来走去的。”
师问:这样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吗?为什么?他该怎么做?
(2)出示图“有个小朋友把头伸到窗外东张西望,而且把手伸出去。”
师问:这样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吗?为什么?他该怎么做?
(3)出示图“有个小朋友在公交车上吃东西,而且把垃圾乱扔。”
师问:这样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吗?为什么?他该怎么做?
(三)、小结:
我们在乘坐公交车时都要做一个留意安全,讲文明、讲礼貌的小朋友,不能像图中的小朋友那样不留意乘车安全,不讲文明礼貌。小朋友你下次乘车时,你会怎么做呢?请个别小朋友叙述正确的乘车方法,除了做到正确乘车,还有,出门时最好不要坐三轮车和无照驾驶的私人车。这些车都会小朋友们带来许多安全隐患,你们知道了吗?然后让全班小朋友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乘车的行为。
活动反思:
首先,我通过提问,了解孩子们平常乘坐公交车的阅历,让幼儿说说他们在车上看到什么?都坐过哪路车?公交车是什么样子的?车里的前排座位是留给谁坐的,鼓舞孩子们能大胆、积极说出自己的经受和想法。
在看图叙述的过程中,孩子们都能积极叙述图中所发生的事,并能正确推断图中的小朋友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做得不对,这样做有哪些危急,从而了解正确的乘车规章。
活动小结时,我请幼儿说说自己乘坐公交车有没有留意礼貌,遵守交通安全守则,大局部小朋友都能积极答复,有的幼儿还说:“以后我要主动为老爷爷、老奶奶、还有行走不便利的人让座。”
在绘画的过程中大局部幼儿都能将自己的想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但有些幼儿的画较空洞,没有画出详细的内容,还需要更多的启发、引导。
通过这次活动,我班幼儿对安全乘车有了肯定的熟悉和了解,知道乘坐交通工具时应遵守的交通规章。教学反思:五一劳动节假日将至,在节假日为了加强幼儿的安全自我爱护意识,让幼儿安康的成长,总之,孩子的安康成长,就是教师最大的心愿。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是弱小的,教会孩子爱护自身安全,防止受意外事故的损害,是社会、学校、家庭的责任。校车屡次发生事故,以及农村幼儿对交通安全意识还很薄弱。而良好的遵守规章的习惯和自我爱护力量犹如一对孪生姐妹,密不行分。随社会的日益进展,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交通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严密,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根本的交通安全学问,懂得识别公路的标志,安全地过公路。
2.体验嬉戏扮演的乐趣,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章的好品质。
3.培育幼儿清楚的口语表达力量及区分力量。
4.培育幼儿敏锐的观看力量。
5.遵守社会行为规章,不做“制止”的事。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识别红绿灯。
难点:安全过公路。
活动预备
公路上的红绿灯、红、黄、绿灯(自制)、歌曲录音《红绿灯》。十字路口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我们要到街对面去,该怎么走呢?(幼儿答复)
小朋友走斑马线过公路,到座位上坐下,请交警入场。
提问:刚刚你们过公路的时候都是哪儿走的?(斑马线上)
2.观看录像,请幼儿说说观看后的感受,争论应如何遵守交通规章。
(1)提问:
你们看到录像里的人是怎么过公路的?(幼儿依据录像看到的内容答复)
他们这么做对不对呢?为什么?那我们怎样过公路才是安全的呢?(幼儿依据已有阅历答复)
(2)介绍正确过公路的方法。
小朋友在公路上走的时候,肯定要遵守交通规章,要靠右边走人行道(出示图片),过公路的时候要走斑马线(图片),还要留意看红绿灯(图片),要做到红灯停,绿灯行。
3.争论怎样通过没有红绿灯、斑马线的公路。
(1)出示图,提问。
小朋友看,这条公路上有没有红绿灯?(没有)
有没有斑马线?(没有)
像这样的公路我们要过去,怎么走呢?
(幼儿依据已有阅历答复)
(2)讲解安全过公路的方法。
4.以儿歌总结,牢记安全过公路的学问。
小朋友,街上走,交通规章要遵守。
不追逐,不打闹,走路要走人行道。
过公路,走横道,左右两边都要瞧。
红灯停,绿灯行,听从指挥不乱跑。
请幼儿跟着一起念儿歌。
5.嬉戏“过公路”
幼儿看红绿灯的指示,开车、走斑马线过公路。教师在旁边监视。
角色安排:小交警四名
红绿灯掌握员一名
6.总结,发徽章。
有没有人违反交通规章,并给遵守交通规章的幼儿颁发文明小天使”的徽章。
教学反思
过公路在幼儿的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他们也有各自的生活阅历。枯燥无味的讲解确定不能吸引孩子的留意力,那么如何让孩子对活动始终保持深厚的兴趣是我们在设计活动时始终在思索的问题。由于《纲要》中指出: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张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在整个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为了能充分挖掘孩子们已有的生活阅历。我们则通过增加问题的难度,有意识的来进展挖掘。如:怎样通过没有红绿灯、斑马线的公路?在遇到堵车或者特别状况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安全过公路?孩子们在沟通、争论中,大胆地把自己已有的生活阅历讲出来与大家共享,主体性得到了发挥。而且通过总结讲解,使幼儿的生活阅历与学问有机结合、形成互动、加强了孩子们对学问的记忆。活动最终,我们设置了嬉戏,让孩子们通过嬉戏把所知道的安全过公路的学问内化到自己的行动中去,并通过发徽章来促使他们催促身边的人要遵守规章,真正履行文明小使者的职责。
固然活动中也消失了一些问题,孩子显得过于兴奋,以至于最终嬉戏时,有人不听从指挥处处乱窜。活动前的预备不够充分,考虑的还不够周全,由于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就是一名主持人,担负着引导话题、调度心情、协调气氛的重任,这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说,要想娴熟地驾驭课堂,还需要连续努力。教案目标:
1、了解踩踏事故造成的缘由。
2、帮忙幼儿把握防止踩踏及发生踩踏事故后的自我爱护方法。
3、初步培育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初步培育幼儿用已有的生活阅历解决问题的力量。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教案预备:
有关踩踏大事的录像短片。
教案流程:
1、观看踩踏大事的录像短片,了解踩踏事故造成的缘由。
(一)通过短片让孩子们知道踩踏事故是由于人流量过大,过于拥挤发生的意外事故。
(二)教师提问:刚刚你们看到了什么?踩踏事故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什么样的损害呢?幼儿自由叙述
教师引导:由于他受的伤太过严峻了,假如不能准时被送到医院救治,有可能会导致残疾甚至死亡哦。
帮忙幼儿把握一些火灾发生时自我爱护和自救的方法?
(三)小朋友,假如不当心发生了踩踏事故,我们该怎么做呢?
(四)教师对正确的做法进展小结:
(1)觉察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当立刻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驰,以免摔倒。
(2)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肯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裂而被扎伤。
(3)遭受拥挤的人流时,肯定不要采纳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态,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4)如有可能,抓住一样结实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快速而冷静地离开现常
2、消失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觉,当发觉有人心情不对,或人群开头骚动时,就要做好预备爱护自己和他人。
(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开自己成为拥挤踩踏大事的诱发因素。
(3)当发觉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立刻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当带着孩子遭受拥挤的人群时,最好把孩子抱起来,避开其在混乱中被踩伤。
(5)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对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爱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3、危险时刻如何保持心理镇静。
(1)在拥挤的人群中,肯定要时时保持警觉,不要总是被奇怪心理所驱使。当面对慌张失措的人群时,更要保持自己心情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慌张只会使状况更糟。
(2)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面保持全都,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口令。发扬团队精神,由于组织纪律性在灾难面前特别重要,
4、事故已经发生该怎么办?
(1)假如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应准时报警、联系外援,寻求帮忙。赶快拨打110、999或120等。
(2)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设计意图:
小班孩子动手力量比拟弱,在幼儿园常常发觉有的小朋友在洗手时往往会消失洗手马虎、玩水等现象。在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之后,知道很多孩子在家很少自己单独洗手,都是长辈们帮着洗或是用毛巾擦洁净。在了解孩子的这一状况后,为帮忙他们学会自己洗手,我依据小班孩子好仿照的特点,在组织孩子洗手前和宝宝们玩起了“学做洗手大王”的嬉戏,并将洗手的过程编成了朗朗上口的儿歌,试图通过儿歌的方式让幼儿学会正确洗手的方法,从而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知道洗手的重要性。
2.通过学念儿歌,把握洗手的正确方法。
3.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4.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5.探究、发觉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预备:
1.好吃的食物若干;
2.手偶玩具豆豆熊和嘟嘟医生;
3.洗手儿歌动画及有关正确的洗手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点心:你们看这是什么?今日是教师的生日,我请小朋友们吃点心。你们应当对我说什么呀?
2.请幼儿闻一闻点心的味道,激发幼儿想吃点心的的欲望。
3.谁想吃呀?这么多小朋友都焦急想吃,在吃之前我们先要做一件什么事?
4.假如我们吃东西前不去洗手会怎么样呢?
二、观看手偶表演,帮忙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1.引导幼儿观看手偶表演
教师边做手偶表演边叙述故事,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2.豆豆熊为什么会肚子疼啊?它应当怎样做呀?
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手上有很多的细菌,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3.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实际进展沟通
启发幼儿运用已有的学问阅历,说说自己平常是怎么洗手的,进一步体验洗手的重要性。
4.你们的肚子疼过吗?为什么?我们应当怎么做?
结合幼儿在实际生活中消失的饭前便后不洗手及吃手现象,鼓舞幼儿说一说洗手的重要性。
过渡语:嘟嘟医生会对豆豆熊说什么呢?
三、学习儿歌《洗手歌》
1.引导幼儿观看洗手课件。
2.你们听到嘟嘟医生对豆豆熊说什么了吗?
3.教师边示范边念儿歌。
4.幼儿学儿歌。
四、学习洗手的正确方法:
1.调动幼儿已有的学问阅历进展叙述“我是怎样洗手的?
2.引导幼儿了解正确的洗手挨次及方法:
卷袖子冲手搓肥皂(洗手液)搓手心/手背/手指缝/指尖/拇指/手腕/拳头/冲肥皂擦手
3.引导幼儿边说儿歌做洗手仿照动作,学习洗手的正确方法:
4.谈话:我们什么时候该洗手?(如:饭前、便后、玩完玩具、手脏时等)
五、幼儿实际练习:洗洗小手讲卫生,进一步把握洗手的方法
1.教师:“现在我要分点心给小朋友吃了,大家先一起去洗洗小手吧,看看谁的小手洗的最洁净。”
2.在实际练习中,教师引导幼儿边说儿歌边洗手,指导幼儿正确的洗手。
3.小朋友洗手,品尝食物。
六、活动延长:
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要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用语言或儿歌对幼儿进展提示或指导,使幼儿在实践体验中不断稳固和提高幼儿的安康认知水平,逐步培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附:儿歌洗手歌
洗刷刷,洗刷刷,
大家一起来洗手。
卷起袖,淋湿手,
打香皂,揉起泡,
指甲缝,扣一扣,
用流水,冲洁净,
用毛巾,擦洁净,
做个讲卫生的乖宝宝。
活动反思: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洗手环节,只要仔细的去观看、贴近幼儿的生活,就会发觉孩子的一个小小举动,就是我抓住教育的良好契机。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去动脑筋,应当给孩子们制造亲自体验的时机,把教育转化为幼儿的需要。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孩子胜利的根底,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体验孩子习惯的养成过程。设计意图:
伴随着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多,幼儿坐车的时机越来越多,因缺乏乘车常识而引发的损害事故屡有发生。为了使幼儿了解根本的安全乘车常识,增加幼儿乘车的安全意识和自我爱护力量,我设计了一节安全和户外活动相结合的教育活动“宝宝做汽车”。
活动目标:
1、知道乘坐汽车时不随便按动车内按钮,不干扰成人开车,不把头和手伸出窗,开关车门时留意安全。
2、被困车内时知道准时呼救。
3、积极参与活动,感受户外嬉戏的欢乐。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究、发觉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预备:
1、男孩被车门挤到手的图片;男孩坐在车内将头和手伸出窗外的图片;汽车内各种按钮的图片;男孩被困车内的照片;
2、节奏儿歌《宝宝坐汽车》。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提问:
(1)你坐过车吗?坐过什么车?
(2)是和谁一起坐的?感觉好不好?
幼儿都快乐地叙述自己的乘车过程。
二、了解安全乘车常识。观看男孩被车门挤到手的图片。男孩坐在车内将头和手伸出窗外的图片。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怎么了?我们在开关车门时应当怎样做?在乘坐小汽车时怎样做才更安全?
小结:开关车门时要留意安全,不要把手和脚放到车门外,不随便开关车门。
假如车内有宝宝安全座椅,肯定要坐在安全座椅上,,假如没有,就要提示爸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业主主要合同范本
- 土方供应合同范本
- 公馆购房合同范本
- 加入商场合作合同范本
- 农村柴火售卖合同范本
- 借用单位合同范本
- 个人顶账房合同范本
- 单位裁员解聘合同范本
- 分体空调保养合同范本
- 劳务大工小工合同范本
- 经销商转户证明范文
- DB23T 3761-2024 建设工程对水文监测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规程
- 眼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思维与实习指导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管理实施细则》等4个技术规范性文件
- TSDDP 8-2024 新型无机磨石施工质量与验收规范
-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英语》真题及答案
- 危重患者的体位管理
- 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 人教版(新起点)小学英语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 GB 1002-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
- 中医备案诊所污水、污物、粪便处理方案及周边环境情况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