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课件-12-第十二章_第1页
政治经济学课件-12-第十二章_第2页
政治经济学课件-12-第十二章_第3页
政治经济学课件-12-第十二章_第4页
政治经济学课件-12-第十二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2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本章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课程教学应该使学生了解扩大对外经济交往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宏观要求。了解并掌握国际分工与国际经济关系、对外经济关系中的价值与价格、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等内容。2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本章学习要求3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第三节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与优化开放结构3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本章教学内容4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一、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首先,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其次,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有力地说明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再次,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对促进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最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国家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的需要。4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一5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理论依据1.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国际分工对参与交易的双方都是有利的。两国就可以通过专门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交换其具有绝对劣势的商品。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在生产上没有任何绝对优势的国家,只要这个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生产各种商品上相对成本不同,就可以通过专门生产其比较成本低的产品以换取它自己生产中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在自由交换中仍存在比较利益。5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二6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3.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

国际商品交换比率是由两国对彼此商品的需求程度决定的。实际的国际交换比例介于两国国内交换比例所确定的界限之内,其大小是由两国对对方产品的需求强度所决定的;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越是大于本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强度。4.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论

各国除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外,还有不同生产要素的禀赋与供给,从而影响特殊商品生产的成本。5.新要素论

除了传统的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等要素外,人力资本要素、研究与开发、规模经济与管理等也发挥重大作用。6、国际价值价格理论

专栏:关于国际价值理论的不同观点6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37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6、国际价值价格理论

国际市场商品价值不是由个别供给国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而是由国际商品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国际市场价格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国际市场中的价格。它是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围绕国际价值上下波动。

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因素:一是生产成本,二是供求因素,三是通货膨胀或紧缩因素。

专栏:关于国际价值理论的不同观点7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68案例一:人民币国际化

据外汇管理局北京分局的一项意问卷调查显示,目前,90%的被调杳对象认为未来人民币的汇率会保持坚挺,同时,有62%的被调查对象打算将自己拥有的外汇换成人民币。国内外汇持有者开始不再迷信外币,而青睐人民币的外部因素是美元等国际货币的地位今非惜比,而人民币的国际化趋势却越来越强劲。据有关消息,上半年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共办理结汇65.3亿美元,同比上升8.2倍,但售汇却只有5.6亿美元,同比下降67.8%,顺差高在这59.7亿美元。这个统计结果说明虽然近来国家逐步放宽了个人兑换美元的数量,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在拿到购买外汇的指标后,并没有到银行换出美元。想想过去,不少人想方设法、甚至通过黑市把手里的人民币换成美元。一旦有了平价了外汇指标,更不迫不及待地到银行兑换,仿佛只有美元更能让人放心。有那么几年,全国个人外汇存款的数量不断连续上升。8案例一:人民币国际化据外汇管理局北京分局的9案例一:人民币国际化不少人过去都有换美元的经历,因为总觉得家里除了存人民币,再存些美元踏实些。然而时过境迁,美元的“光环”好像没那么美丽了。这是因为美元背后的支柱——美国经济的支撑力减弱了。美国经济的疲软,使得2001年以来美联储连续11次降息,失去了美元过去的利率优势,美国利率处于40年来的最低点。加之近来美国股市的不断“跳水”,使美国金融资产缩水达数万亿美元。欧元兑美元汇率也在7月15日历史性地突破了1比1的大关。美国经济虽然年初就出现了复苏迹象,但温和而脆弱,货币面临贬值大压力。近期随着安然、世界通信等大公司财务丑闻相继曝光,更动摇了人们对美国经济的信心。有消息表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在纷纷远离美国这个“投资天堂”。在亚洲,投资者不仅对美元的信心一落千丈,对日元汇率也信心不足。9案例一:人民币国际化不少人过去都有换美元的经历,因为总觉得10案例一: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提升主要还是内部因素,来自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据近期最新统计,多数指标好于预期,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良好。上半年我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水平明显提高,在前5个月利润已经由降转增,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利润总额22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济疲弱,也使得大量外资涌入中国,更给中国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人民币的国际化趋势还可以从周边国家得到印证。当前,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逐渐成为受欢迎的货币。7月18日起,缅甸政府允许赴缅甸旅游观光的中国游客用人民币支付在缅甸旅游期间的费用,到缅甸旅游的每位中国游客可携带6000元入境,不必向缅甸海关申报。在这之前,柬埔寨、尼泊尔两国也曾公开宣称,欢迎人民币在本国市场上正式流通,在亚洲其它国家,如马来西亚、印尼、蒙古、越南等国,人民币近年的表现也是日益坚挺,特别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人民币坚持不贬值的表现,使它成为了最受欢迎的货币之一。试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理论分析和讨论该案例。10案例一: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提升主要还是内部因素11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

一、我国的对外贸易

1、对外贸易的作用(1)弥补国内资源短缺,优化资源配置(2)利用国际分工,节约劳动(3)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就业(4)提高技术管理水平(5)促进市场繁荣11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

一、我国的对外贸易12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2、我国对外贸易的历史沿革(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87年):外贸体制初步改革的阶段一是调整了对外贸易的管理机构;二是向地方下放外贸经营权;三是外贸和生产企业开始由收购制改为代理制。这些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外贸体制的根本问题尚未解决。第二阶段(1988—1990年)

这一阶段外贸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自负盈亏、放开经营、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外贸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推动外贸企业实行自负盈亏。但由于受财政体制的束缚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所处环境的影响,这种改革还是不彻底的。12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2、我国对外贸易的历史沿革(13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第三阶段(1991—1993年)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1991年国家开始进一步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改革的核心是深化外贸企业内部机制改革,推动外贸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促进外贸企业向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经营方向发展。第四阶段(1994—2001年)

确定了“坚持统一政策,放开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改革方向,改革外汇制度,强化汇率对外贸的调节作用……这些改革措施使困扰外贸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得到解决,有利于我国外贸体制向国际规范靠拢。13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第三阶段(1991—199314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第五阶段(2002至今)

我国加入WTO后,开始全面实行WTO规则,履行入世承诺,也借此推动外贸体制全面改革,同国际接轨。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极大地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但加入WTO以后,我们又面临一些严峻的新问题,如出口产品自主创新不足,技术含量较低,总体质量低下,附加价值不高,粗放型的外贸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同时,我国出现的巨额贸易顺差使国际间的贸易摩擦加剧,也反映了我国在经济结构演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上,在建立创新型企业,提高企业效率、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14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第五阶段(2002至今)15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3、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1)实施“全方位”的对外贸易发展战(2)实行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兼收并蓄的战略(3)实行进出口商品多层次化战略(4)实施“以质取胜”战略

专栏: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基本原则15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3、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16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二、我国的对外资本交流

1、资本的跨国流动

2、引进外资的意义

3、我国引进外资的状况

4、我国的对外投资5、对外资外汇的管理方法三、我国的国际技术交流

1、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16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二、我国的对外资本交流17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2、引进技术要坚持的原则一是引进技术要注意最新技术、尖端技术和适用技术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重点是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并以引进“软件”为主。

二是引进技术必须量力而行,讲求经济效益,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引进。在确定引进项目时,要做好各方面的综合平衡,考虑国内的配套能力、利用能力和偿还能力。

三是引进技术要与消化吸收、改进创新相结合。

3、我国引进技术的主要形式

“硬件”:即进口各种设备。

引进“软件”:购买专利、技术资料等。

智力:外聘专家

17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2、引进技术要坚持的原则18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4、我国的技术输出

我国在某些方面、某些项目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具有技术出口的实力。尽管我国的有些技术和设备不如发达国家先进,但价格低廉,适合发展中国家的需要,有一定竞争能力。制约我国技术输出的因素: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科技的差距较大,总体上比较落后。

18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4、我国的技术输出19案例二:“奥运经济”2001年7月13日,在国际奥委会莫斯科第112次全会上,经过激烈角逐,北京以压倒性的56票,当选为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这是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国,首次获得奥运会的主办权。这是中国在新世纪创造的第一个辉煌。获悉申奥胜利后,中国举国欢腾。申奥成功,无疑会对中国经济注入一股新的活力。与我国加入WTO相呼应,中国投资和消费市场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对国际资本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带动外商企业对中国投资形成新的热潮。在申奥成功到兴办奥运的七年间,从直接受益的体育、建筑、环保、交通、旅游到间接受益的信息、保险、银行、股市,几乎每一个行业都会迎来奥运大潮所带来的好运。真可谓商机无限。19案例二:“奥运经济”2001年7月13日,在国际奥委会莫20案例二:“奥运经济”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负责人指出,北京奥运会将在今后7年内拉动中国经济每年增长0.3到0.3个百分点,使北京的GDP增长率提高2到4个百分点,并将增加200多万个就业岗位。国外有关权威机构也大胆预言,从2002年到2008年,中国本来就已经不慢的增长速度将会额外增加0.5%,中国的经济发展在这7年间又将大大提速。体育产业是申奥成功的最大受益者。毫无疑问,中国的体育产业将会在北京奥运举办前的未来数年内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体育市场会红红火火、生机盎然。特别是在体育广告、体育赞助、体育彩票发行等方面,会赢得无限商机与广阔前景。同时,北京申奥的成功,必将促使中华大地掀起全民健身的热潮,这就为企业开发体育新产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善于经营的企业家也决不会放弃与体育联姻、巧借奥运无形资产的机会,或成为重大体育竞赛的冠名者,或成为其产品上展示体育活动、体育组织的标志等。奥运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将使中国的体育产业因此腾飞,也将使无数商家从中淘金,使亿万中国百姓从中受惠。20案例二:“奥运经济”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负责人指出,北京奥运21案例二:“奥运经济”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会先声的建筑业的“奥林匹克盛会”,也将随着北京申奥的成功,热火朝天地开幕。而这场特殊的“奥运会”的员――建筑业主们,则可以在这场盛会中角逐自己的“奖牌”。北京“绿色奥运”的主办,无疑会给环保产业创造巨大商机,而巨额的环保投资将给商家带来滚滚的绿色财富。中国也将把奥运作为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契机,用绿色奥运理念将环保产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也直接受益。为了成功举办奥运,我国将投巨资兴建体育设施、加强通讯系统建设,扩建机场、建设高速公路。仅北京市用于奥运会的投资就达2800亿元,其中64%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说,这项投资的数额与历届奥运会相比都是巨大的。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商机也将是巨大的。我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对国外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北京申奥的成功,无疑会掀起一场“奥运旅游热”,这不仅仅局限于北京的旅游业,还会波及全国的名胜景区。请结合本节内容对该案例进行分析与讨论。21案例二:“奥运经济”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会先声的建筑业的“奥22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四、我国的对外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影响国际劳务合作的产生和发展的因素各国之间要素禀赋不同;国际分工的发展和深化;国际援助的发展。对发展我国经济的积极意义和作用:扩大劳动就业直接学到外国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增加本国外汇收入,为国家提供建设资金带动国内相关产品的出口22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四、我国的对外工程承包与劳务23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具体形式①对外承建或承包建筑工程所带动的劳务输出;②对外投资兴办独资、合资企业所派出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其他劳务人员;③与外国签订的劳务合作合同所派出的劳务人员(包括厨师、演员、教练、医生、专家等工作者)等。劳务合作的特点:投资少,风险小,创汇周期短23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具体形式24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五、我国的国际旅游业1、发展国际旅游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第一,可以增加外汇收入;第二,可以推动和促进与旅游业相关的许多经济部门和行业的发展;第三,可以带动商品出口。第四,可以增加就业。第五,可以扩大本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从而有利于推动与各国在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对促进本国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和各国人民的友谊起着积极的作用。24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五、我国的国际旅游业25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2、当前我国发展国际旅游业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加强科学管理,以高质量的服务吸收更多的游客,以科学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第二,积极开发旅游商品,提高创汇能力;第三,改善和加强交通运输、通信、住宿,餐饮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25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2、当前我国发展国际旅游业需26第三节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与优化开放结构

一、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

二战后国际贸易的新特点①国际贸易发展迅速;②国际贸易中国别地位发展不平衡;③国际贸易中的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④贸易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

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变化世界各国在参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同时要求和平与合作,在维护本国利益、争取民族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要求建立和维护共同认可的市场秩序和规则。26第三节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与优化开放结构

一、我国27第三节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与优化开放结构

WTO带给我国经济社会的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严峻挑战:我国大量传统的一、二产业企业会因为技术、管理、资源利用效率的落后受到极大冲击,正在发展中的许多高新技术企业也会因为正处于幼稚期而面临强者的高压;随着开放范围的不断扩大,中国受国际经济波动和他国经济危机的影响也会日益明显。我国正处于转型期的经济管理体制以及宏观调控体系的不足也会同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之间产生更多的矛盾。27第三节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与优化开放结构

WTO带28第三节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与优化开放结构

我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应注意的问题:1、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2、进一步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3、提高利用外资水平4、实施“走出去”战略28第三节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与优化开放结构

我国在开29第三节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与优化开放结构

二、开放经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国际收支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国际收支平衡:表现一个国家的商品和资本的进出口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国际收支失衡1、产生原因2、对经济的影响(顺差和逆差)29第三节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与优化开放结构

二、开放30第三节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与优化开放结构

国际收支失衡与经济结构在经济结构中,产业结构是影响进出口商品结构层次和优化程度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产业结构也是影响国际收支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在当代国际分工中,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享有永恒的比较利益,关键在于及时地对国内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30第三节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与优化开放结构

国际收支31第三节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与优化开放结构

三、优化开放结构

开放结构

进出口结构、利用外资结构、对外投资结构、引进技术结构、开放地区结构

供求结构性矛盾的解决措施一是在三次产业的结构调整中加速发展第三产业;

二是在产业内部调整中以高科技改造提高传统产业;

三是在产品结构调整中压缩、淘汰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质量低的产品,增加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优质产品。31第三节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与优化开放结构

三、优化32第三节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与优化开放结构

四是在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中,一方面,进一步推动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进行的企业兼并重组,建立更多国际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另一方面,支持和发展众多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要实现国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就要特别强调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在创新中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利用外资结构

优化对外投资结构与地区开放结构32第三节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与优化开放结构

四是在产33小结阅读书目: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英]亚当•斯密国富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5[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6[瑞典]贝蒂尔•奥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7[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上册12版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8[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33小结34链接资料国际分工理论国际价值的概念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我国的对外资本交流我国的国际技术交流34链接资料国际分工理论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36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本章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课程教学应该使学生了解扩大对外经济交往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宏观要求。了解并掌握国际分工与国际经济关系、对外经济关系中的价值与价格、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等内容。2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本章学习要求37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第三节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与优化开放结构3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本章教学内容38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一、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首先,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其次,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有力地说明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再次,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对促进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最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国家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的需要。4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一39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理论依据1.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国际分工对参与交易的双方都是有利的。两国就可以通过专门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交换其具有绝对劣势的商品。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在生产上没有任何绝对优势的国家,只要这个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生产各种商品上相对成本不同,就可以通过专门生产其比较成本低的产品以换取它自己生产中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在自由交换中仍存在比较利益。5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二40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3.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

国际商品交换比率是由两国对彼此商品的需求程度决定的。实际的国际交换比例介于两国国内交换比例所确定的界限之内,其大小是由两国对对方产品的需求强度所决定的;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越是大于本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强度。4.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论

各国除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外,还有不同生产要素的禀赋与供给,从而影响特殊商品生产的成本。5.新要素论

除了传统的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等要素外,人力资本要素、研究与开发、规模经济与管理等也发挥重大作用。6、国际价值价格理论

专栏:关于国际价值理论的不同观点6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341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6、国际价值价格理论

国际市场商品价值不是由个别供给国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而是由国际商品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国际市场价格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国际市场中的价格。它是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围绕国际价值上下波动。

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因素:一是生产成本,二是供求因素,三是通货膨胀或紧缩因素。

专栏:关于国际价值理论的不同观点7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642案例一:人民币国际化

据外汇管理局北京分局的一项意问卷调查显示,目前,90%的被调杳对象认为未来人民币的汇率会保持坚挺,同时,有62%的被调查对象打算将自己拥有的外汇换成人民币。国内外汇持有者开始不再迷信外币,而青睐人民币的外部因素是美元等国际货币的地位今非惜比,而人民币的国际化趋势却越来越强劲。据有关消息,上半年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共办理结汇65.3亿美元,同比上升8.2倍,但售汇却只有5.6亿美元,同比下降67.8%,顺差高在这59.7亿美元。这个统计结果说明虽然近来国家逐步放宽了个人兑换美元的数量,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在拿到购买外汇的指标后,并没有到银行换出美元。想想过去,不少人想方设法、甚至通过黑市把手里的人民币换成美元。一旦有了平价了外汇指标,更不迫不及待地到银行兑换,仿佛只有美元更能让人放心。有那么几年,全国个人外汇存款的数量不断连续上升。8案例一:人民币国际化据外汇管理局北京分局的43案例一:人民币国际化不少人过去都有换美元的经历,因为总觉得家里除了存人民币,再存些美元踏实些。然而时过境迁,美元的“光环”好像没那么美丽了。这是因为美元背后的支柱——美国经济的支撑力减弱了。美国经济的疲软,使得2001年以来美联储连续11次降息,失去了美元过去的利率优势,美国利率处于40年来的最低点。加之近来美国股市的不断“跳水”,使美国金融资产缩水达数万亿美元。欧元兑美元汇率也在7月15日历史性地突破了1比1的大关。美国经济虽然年初就出现了复苏迹象,但温和而脆弱,货币面临贬值大压力。近期随着安然、世界通信等大公司财务丑闻相继曝光,更动摇了人们对美国经济的信心。有消息表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在纷纷远离美国这个“投资天堂”。在亚洲,投资者不仅对美元的信心一落千丈,对日元汇率也信心不足。9案例一:人民币国际化不少人过去都有换美元的经历,因为总觉得44案例一: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提升主要还是内部因素,来自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据近期最新统计,多数指标好于预期,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良好。上半年我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水平明显提高,在前5个月利润已经由降转增,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利润总额22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济疲弱,也使得大量外资涌入中国,更给中国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人民币的国际化趋势还可以从周边国家得到印证。当前,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逐渐成为受欢迎的货币。7月18日起,缅甸政府允许赴缅甸旅游观光的中国游客用人民币支付在缅甸旅游期间的费用,到缅甸旅游的每位中国游客可携带6000元入境,不必向缅甸海关申报。在这之前,柬埔寨、尼泊尔两国也曾公开宣称,欢迎人民币在本国市场上正式流通,在亚洲其它国家,如马来西亚、印尼、蒙古、越南等国,人民币近年的表现也是日益坚挺,特别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人民币坚持不贬值的表现,使它成为了最受欢迎的货币之一。试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理论分析和讨论该案例。10案例一: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提升主要还是内部因素45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

一、我国的对外贸易

1、对外贸易的作用(1)弥补国内资源短缺,优化资源配置(2)利用国际分工,节约劳动(3)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就业(4)提高技术管理水平(5)促进市场繁荣11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

一、我国的对外贸易46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2、我国对外贸易的历史沿革(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87年):外贸体制初步改革的阶段一是调整了对外贸易的管理机构;二是向地方下放外贸经营权;三是外贸和生产企业开始由收购制改为代理制。这些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外贸体制的根本问题尚未解决。第二阶段(1988—1990年)

这一阶段外贸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自负盈亏、放开经营、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外贸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推动外贸企业实行自负盈亏。但由于受财政体制的束缚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所处环境的影响,这种改革还是不彻底的。12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2、我国对外贸易的历史沿革(47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第三阶段(1991—1993年)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1991年国家开始进一步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改革的核心是深化外贸企业内部机制改革,推动外贸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促进外贸企业向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经营方向发展。第四阶段(1994—2001年)

确定了“坚持统一政策,放开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改革方向,改革外汇制度,强化汇率对外贸的调节作用……这些改革措施使困扰外贸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得到解决,有利于我国外贸体制向国际规范靠拢。13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第三阶段(1991—199348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第五阶段(2002至今)

我国加入WTO后,开始全面实行WTO规则,履行入世承诺,也借此推动外贸体制全面改革,同国际接轨。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极大地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但加入WTO以后,我们又面临一些严峻的新问题,如出口产品自主创新不足,技术含量较低,总体质量低下,附加价值不高,粗放型的外贸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同时,我国出现的巨额贸易顺差使国际间的贸易摩擦加剧,也反映了我国在经济结构演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上,在建立创新型企业,提高企业效率、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14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第五阶段(2002至今)49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3、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1)实施“全方位”的对外贸易发展战(2)实行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兼收并蓄的战略(3)实行进出口商品多层次化战略(4)实施“以质取胜”战略

专栏: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基本原则15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3、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50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二、我国的对外资本交流

1、资本的跨国流动

2、引进外资的意义

3、我国引进外资的状况

4、我国的对外投资5、对外资外汇的管理方法三、我国的国际技术交流

1、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16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二、我国的对外资本交流51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2、引进技术要坚持的原则一是引进技术要注意最新技术、尖端技术和适用技术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重点是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并以引进“软件”为主。

二是引进技术必须量力而行,讲求经济效益,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引进。在确定引进项目时,要做好各方面的综合平衡,考虑国内的配套能力、利用能力和偿还能力。

三是引进技术要与消化吸收、改进创新相结合。

3、我国引进技术的主要形式

“硬件”:即进口各种设备。

引进“软件”:购买专利、技术资料等。

智力:外聘专家

17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2、引进技术要坚持的原则52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4、我国的技术输出

我国在某些方面、某些项目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具有技术出口的实力。尽管我国的有些技术和设备不如发达国家先进,但价格低廉,适合发展中国家的需要,有一定竞争能力。制约我国技术输出的因素: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科技的差距较大,总体上比较落后。

18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4、我国的技术输出53案例二:“奥运经济”2001年7月13日,在国际奥委会莫斯科第112次全会上,经过激烈角逐,北京以压倒性的56票,当选为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这是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国,首次获得奥运会的主办权。这是中国在新世纪创造的第一个辉煌。获悉申奥胜利后,中国举国欢腾。申奥成功,无疑会对中国经济注入一股新的活力。与我国加入WTO相呼应,中国投资和消费市场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对国际资本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带动外商企业对中国投资形成新的热潮。在申奥成功到兴办奥运的七年间,从直接受益的体育、建筑、环保、交通、旅游到间接受益的信息、保险、银行、股市,几乎每一个行业都会迎来奥运大潮所带来的好运。真可谓商机无限。19案例二:“奥运经济”2001年7月13日,在国际奥委会莫54案例二:“奥运经济”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负责人指出,北京奥运会将在今后7年内拉动中国经济每年增长0.3到0.3个百分点,使北京的GDP增长率提高2到4个百分点,并将增加200多万个就业岗位。国外有关权威机构也大胆预言,从2002年到2008年,中国本来就已经不慢的增长速度将会额外增加0.5%,中国的经济发展在这7年间又将大大提速。体育产业是申奥成功的最大受益者。毫无疑问,中国的体育产业将会在北京奥运举办前的未来数年内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体育市场会红红火火、生机盎然。特别是在体育广告、体育赞助、体育彩票发行等方面,会赢得无限商机与广阔前景。同时,北京申奥的成功,必将促使中华大地掀起全民健身的热潮,这就为企业开发体育新产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善于经营的企业家也决不会放弃与体育联姻、巧借奥运无形资产的机会,或成为重大体育竞赛的冠名者,或成为其产品上展示体育活动、体育组织的标志等。奥运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将使中国的体育产业因此腾飞,也将使无数商家从中淘金,使亿万中国百姓从中受惠。20案例二:“奥运经济”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负责人指出,北京奥运55案例二:“奥运经济”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会先声的建筑业的“奥林匹克盛会”,也将随着北京申奥的成功,热火朝天地开幕。而这场特殊的“奥运会”的员――建筑业主们,则可以在这场盛会中角逐自己的“奖牌”。北京“绿色奥运”的主办,无疑会给环保产业创造巨大商机,而巨额的环保投资将给商家带来滚滚的绿色财富。中国也将把奥运作为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契机,用绿色奥运理念将环保产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也直接受益。为了成功举办奥运,我国将投巨资兴建体育设施、加强通讯系统建设,扩建机场、建设高速公路。仅北京市用于奥运会的投资就达2800亿元,其中64%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说,这项投资的数额与历届奥运会相比都是巨大的。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商机也将是巨大的。我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对国外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北京申奥的成功,无疑会掀起一场“奥运旅游热”,这不仅仅局限于北京的旅游业,还会波及全国的名胜景区。请结合本节内容对该案例进行分析与讨论。21案例二:“奥运经济”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会先声的建筑业的“奥56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四、我国的对外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影响国际劳务合作的产生和发展的因素各国之间要素禀赋不同;国际分工的发展和深化;国际援助的发展。对发展我国经济的积极意义和作用:扩大劳动就业直接学到外国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增加本国外汇收入,为国家提供建设资金带动国内相关产品的出口22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四、我国的对外工程承包与劳务57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具体形式①对外承建或承包建筑工程所带动的劳务输出;②对外投资兴办独资、合资企业所派出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其他劳务人员;③与外国签订的劳务合作合同所派出的劳务人员(包括厨师、演员、教练、医生、专家等工作者)等。劳务合作的特点:投资少,风险小,创汇周期短23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具体形式58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五、我国的国际旅游业1、发展国际旅游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第一,可以增加外汇收入;第二,可以推动和促进与旅游业相关的许多经济部门和行业的发展;第三,可以带动商品出口。第四,可以增加就业。第五,可以扩大本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从而有利于推动与各国在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对促进本国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和各国人民的友谊起着积极的作用。24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五、我国的国际旅游业59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2、当前我国发展国际旅游业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加强科学管理,以高质量的服务吸收更多的游客,以科学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第二,积极开发旅游商品,提高创汇能力;第三,改善和加强交通运输、通信、住宿,餐饮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25第二节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2、当前我国发展国际旅游业需60第三节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与优化开放结构

一、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

二战后国际贸易的新特点①国际贸易发展迅速;②国际贸易中国别地位发展不平衡;③国际贸易中的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④贸易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

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变化世界各国在参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同时要求和平与合作,在维护本国利益、争取民族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要求建立和维护共同认可的市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