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失衡与调整课件_第1页
货币失衡与调整课件_第2页
货币失衡与调整课件_第3页
货币失衡与调整课件_第4页
货币失衡与调整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货币失衡与调整货币失衡总括通货膨胀概述造成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通货膨胀的效应CONTENTS政策建议货币失衡的定义货币失衡是同货币均衡相对应的概念,又称货币供求的非均衡,是指在货币流通过程中,货币供给偏离货币需求,从而使二者之间不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其基本存在条件可以表示为:Md≠Ms注意:一般经济学中所提到的货币均衡并不是指货币的供应量与实际货币需求量一致,更多时候是指货币供给量与适度的需求量基本一致。雨雾雨雾结构性失衡总量性失衡货币失衡的类型总量性货币失衡是指货币供给在总量上偏离货币需求达到一定程度从而使货币运行影响经济状态。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是指在货币供给与需求总量大体一致的总量均衡条件下,货币供给结构与对应的货币需求结构不相适应。特点:短缺与滞留并存社会经济结构不合理通货膨胀理论的发展主要学派:货币数量学派、凯恩斯学派主要观点:通货膨胀主要是由需求拉动,代表理论需求来动型通货膨胀,随后衍生出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等理论传统的通货膨胀理论主要学派:新古典综合学派、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主要成就:菲利普斯曲线、奥肯法则等传统的通货膨胀理论通货膨胀的度量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批发价格指数采购经理人指数通货膨胀的分类公开型通货膨胀压抑型通货膨胀

爬型通货膨胀

温和型通货膨胀

恶性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非预期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拉动型通货膨胀混合型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成因的具体分析——需求拉动型定义: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现有价格水平下的商品供给,引起物价普遍上涨。简单的来说就是“太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基本的表现及作用机理:MRiYCADP原因: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突然改变、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等。我国近年来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效应:产出增加、收入增加分类:自发性通货膨胀诱发性通货膨胀支持性通货膨胀P0YP0P1P2AD0AD1AS0在y1之前总需求的增加并不会引起物价水平上升。AD右移→价格↑、产量↑,伴随实际国民收入增加的价格水平上升叫做半通胀,也称瓶颈式通货膨胀。从AD0到AD1,国民收入和价格同时上升。在y3处市场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可利用的资源都已经枯竭。总需求的增加只会造成物价水平的上升。通货膨胀成因的具体分析——成本推动型定义: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分类:工资推动、利润推动以及进出口推动基本的表现及作用机理:工人工资↑→产品成本↑→产品价格↑→工资↑→物价↑“工资—物价"螺旋(主要原因:工会或某些非市场因素压力的存在)企业垄断程度高→产品价格↑→利润↑→总体物价↑(典型案例:19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进口原材料↑→生产成本↑→产品价格↑国内出口量↑→国内产品市场占有率↓→物价水平↑YfY1P0P10YAD0AS0AS1E0E1滞涨OYPAS左移,产量减少,价格上升石油危机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年-1974年),又称作1973年石油危机。由于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了打击对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造成油价上涨。当时原油价格曾从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超过13美元通货膨胀成因的具体分析——结构型定义:指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现象,如钢铁、猪肉、楼市、食用油等。基本表现:1.国内某些部门,甚至某些大宗关键产品需求过多而供给不足,导致价格猛涨,并且只涨不跌,进而扩散到其他部门产品的价格,从而使一般物价水平普遍上涨;农产品?2.国内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发展不平衡,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的部门货币工资增长后,其他部门的货币工资也会随之增长,引起价格上涨,从而使一般物价水平普遍上涨;3.开放型经济部门的产品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水平影响而趋于提高时,会波及到非开放性经济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失业率与通货膨胀关系——菲林普斯曲线定义:该曲线提出初期,首先是用来解释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随着通货膨胀理论的发展,逐渐将货币工资增长率用通货膨胀率替代,进而就演化成了现代通货膨胀理论中的菲利普斯曲线。分类: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原因:总需求曲线移动驱使经济沿着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基本变现: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a)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b)菲利普斯曲线产量0短期总供给失业率(百分比)0通货膨胀率(每年百分比)物价水平菲利普斯曲线低总需求高总需求产量是8000B46产量是7500A728,000(失业4%)

106B

(失业7%)7,500102A菲利普斯曲线如何与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相关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0自然失业率通货膨胀率长期菲利普斯曲线B高通货膨胀低通货膨胀A2....但长期中失业仍维持其自然率水平。1.当美联储提高货币供给增长率时,通货膨胀率上升……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如何与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相关产量自然产量率自然失业率0物价水平P总需求,AD

长期总供给长期菲利普斯曲线(a)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失业率0通货膨胀率(b)菲利普斯曲线1.货币供给增加提高了总需求…AAD2BA4.但产量与失业仍维持其自然率水平。3.以及通货膨胀率上升….P2B预期的通货膨胀如何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移动

失业率0通货膨胀率长期菲利普斯曲线高预期通货膨胀时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低预期通货膨胀时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1.扩张性政策使经济沿着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上移动……2....但在长期中,预期的通货膨胀上升,而且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移动。CBA对工人来说,实际工资才是真正重要的,所以名义工资变化率必须用通货膨胀率来纠正。奥肯定律描述失业率和GDP之间的这一关系的经验规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实际GDP便低于潜在GDP2%。数据检验:1985—1990年,中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7.89%,同期就业人口平均增长率为2.61%1991—1995年,中国GDP平均增长率为11.56%,同期就业人口年增长率为1.23%1996—1999年,中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8.30%,同期就业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96%通货膨胀的效应经济效应分配效应增长效应体制效应经济效应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促进作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论通货膨胀不仅不能促进经济增长,反而会促使经济衰退促退论预期通货膨胀的存在,公众会对此提前做出反应中性论1降低固定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2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3在债务人与债券人之间发挥收入再分配作用|财富分配效应增长效应工资的增长滞后于价格的上涨(1)降低实际工资率,使劳动的边际效益大于边际成本(2)在总收人中,工资所占比重纷小,储蓄所占比重增大,进而提高投资率,推动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本身就是相对价格的变动和调整。正效应

(1)高通货膨胀增加了经济主体决策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引起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过度购买和过度存货(2)通货膨胀带来的期望很高,就会刺激没机活动,而不投入人力资本和生产资本,这就会抑制储蓄和投资,阻碍经济增长(3)通货膨胀会使利率扭曲,出现实际利率降低过大,甚至为负的清况,这就会形成过度投资。(4)吸收通货膨胀需要增加更多的要素投入,从而把稀缺资源从生产领域转入吸收通货膨胀领域.这也是一种资源浪费。负效应通货膨胀使得企业持有的大量资产贬值,阻碍了产权明确化的进程,进而阻碍了企业改革的推进通货膨胀使得价格体制改革的措施失去作用或者发生畸变,从而阻碍了建立合理商品经济市场秩序的进程在政府职能从直接行政管理到间接调节的转变中,通货膨胀抑制了间接调节系统机制的建立和发展,倒逼行政管理体系死灰复燃通货膨胀抑制了经济货币化、市场化和信用化的发展,短缺加剧,结构失衡,供求脱节、推动实物化发展的效应体制效应A政府改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政绩观,加强用经济手段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如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运用利率手段调控银行信贷规模,使国企预算从“软约束”变为“硬约束”,抑制投资冲动。抑制投资需求过热B如果投资形成的产出没有配套的消费需求,还有可能造成通货紧缩重回我国。出于这一考虑,在遏制过热投资需求的同时,还要促进消费需求。具体措施:尽早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以及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促进消费需求针对总需求方面A粮食减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