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优秀5篇〕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篇一
教材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这局部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教材分两局部,一局部是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的教学,包括主题图,共三个例题;另一局部是解决问题,即例4。教材首先通过主题图中课外活动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用除法计算的素材,加强整除和有余数除法的比照,沟通知识间的前后联系。
这节课其编排模式是“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要求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注重从直观、形象、具体的材料入手,让学生经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在观察、猜想、操作和归纳等活动中形成自己的认识,并进而增强应用意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有良好的小组合作进行探究的学习习惯,学生已初步掌握了除法的特征。
设计理念:
教学中,首先以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为教学情境,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充分交流。在教学中,特别注意教师对学生思考的引导,帮助学生认识了解。为了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体会,充分挖掘利用现有资源,让学生按要求摆学具。接着练习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稳固理解,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动手操作、交流,让学生充分表达。另外,在练习设计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练习形式灵活多样,有根本练习,综合练习,还有拓展练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开展思维,培养数学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是学生理解整除的意义,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由生活经验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掌握有余数的除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2、难点:经历生活经验和数学问题的联系过程,加深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方法:
探究法、引导法、讲解法
教具、学具:
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图片假设干,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考考老师:游戏名称——你来说,我来找。规那么;伸出左手,从大拇指起数数,1,2,3,4,5。再轮回来从大拇指数6,7,8,9,10……每一个数都对应一个手指。同学们,只要你说一个数,老师很快能说出对应的手指。不信,谁来考考老师?〔可以请不同的学生试一试,学生很惊奇。〕
2、适时引入: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找出来的?等你们学会了今天的知识,就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找出来的了。
二、探索新知,建构概念
〔一〕明确图意,展开思维
利用课件呈现主题图:通过创设校园里学生课外活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哪些素材可以用除法计算。〔如插旗子时按4面为一组的;跳绳时分成4人一组;打篮球的学生为5人一组;板报下面的花为3盆一组等。〕
〔二〕实际操作,感受新知
1、教学例题1。
〔1〕利用课件演例如1:国庆节到了,同学们打算将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小朋友先般来15盆花,他们打算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你们愿意吗?
〔2〕动手操作:请小朋友拿出学具,用15个学具表示15盆花来摆一摆。
〔3〕提问思考:有15盆花,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15盆花有没有摆完?想一想15里面有几个5?
〔4〕尝试列式: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15÷5=3〔组〕
〔5〕明确写法:〔结合操作思考〕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并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同时了解竖式中各局部的名称。
2、教学例题2。
〔1〕课件演例如2:同学们将校园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会场,还是每5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
〔2〕动手操作:你们是不是也能用学具代替23盆花来摆一摆。看看每5盆摆一组,能不能全局部完?还剩几盆?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
〔3〕认识余数:23里面最多有几个5?这余下的3盆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板书课题:余数〕
〔4〕尝试列式:23÷5=4〔组〕……3〔盆〕
〔5〕适时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6〕小组讨论:如何列竖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7〕学生汇报。
〔8〕列出竖式
3、观察比拟:看看例1和例2的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4、尝试练习:选择两个算式用竖式计算。〔一个正好分完,另一个不能正好分完。〕
三、观察比拟,理解概念
1、探究关系:出例如3,引导学生运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先列式算一算,再引导学生讨论:观察余数与除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15÷5=3〔组〕
17÷5=3〔组〕……2〔盆〕
19÷5=3〔组〕……4〔盆〕
21÷5=4〔组〕……1〔盆〕
23÷5=4〔组〕……3〔盆〕
25÷5=5〔组〕
16÷5=3〔组〕……1〔盆〕
18÷5=3〔组〕……3〔盆〕
20÷5=4〔组〕
22÷5=4〔组〕……2〔盆〕
24÷5=4〔组〕……4〔盆〕
2、归纳总结
〔1〕剩下不能再分的数才叫余数;
〔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四、稳固拓展,运用新知
1、稳固题:第52页的“做一做〞。〔判断题,进一步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
2、开放题:想一想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数是8,余数有可能是几?如果余数是6,除数有可能是什么数?
3、游戏题:“猜猜看〞。
〔课件呈现:一组有规律的图形,猜一猜第10个是什么图形、第18个是什么图形,运用课件验证。〕
4、拓展题:现在你们能想出老师为什么会很快猜出你们前面所摆的学具是什么了吗?你们也能运用今天学的“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很快地猜出第24个、第30个图形是什么吗?
五、归纳小结,结束全课
小朋友,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体验最深的是什么?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里提到“数学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开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根底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根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在教学本节课时,我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的数学思考,让学生在操作、感悟中学习有余数除法。
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余数的产生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除法的竖式计算及竖式每一步的意义,初步掌握试商。
2、能力目标: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拟、自主探究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能用除法竖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理解除法竖式中“商和除数的乘积〞。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演示,学生每人发一张印有蘑菇图的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皮卡丘请小朋友到数学王国探索数学的奥秘,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实践操作,自主探究
〔一〕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认识余数
1、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1〕没有余数。
出示蘑菇图,15个蘑菇,每3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可以怎样列式?为什么要用除法列式呢?
15÷3=5(份)这个除法算式中15、3、5分别叫什么?
〔2〕出现了余数
①15个蘑菇,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这样分,最多可以分几份?15个蘑菇分完了没有?还多几个?多的1个能算一份吗?为什么?
②当我们平均分物体的时候,并不是每次都能正好分完,剩下不能再继续分的数,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余数〕
③你能用算式表示刚刚分的过程吗?讲解:我们在商的后面点上6个小圆点,然后写上余数。
2、进一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余数的产生
①还有其他分法吗?
请小朋友把你的分法在纸上圈一圈,想一想你最多摆了几份?有没有分完?这种分法可以怎样列式?
②课件展示其他各种情况并请学生列出算式。
15÷5=3(份)
15÷6=2〔份)……3(个〕
15÷8=1〔份)……7(个〕
3、给除法算式分类:
15÷6=2〔份)……3(个〕
15÷5=3(份)
15÷8=1〔份)……7(个〕
15÷2=7〔份)……1(个〕
15÷3=5(份)
〔二〕学习除法的竖式
1、学习有余数除法竖式
〔1〕除法也有竖式,你们知道怎么写吗?
〔2〕试一试:把15÷2竖式写出来。
〔3〕讲解:先写被除数15,接着写除号。然后在被除数的左边写除数。商和余数又该写在哪儿呢?
(4)7写在哪里?
(5)14怎么来的,在图中表示什么?
〔6〕在竖式中,余数是怎么算出来的?
〔7〕即时练习:笔算27÷6。学生独立完成在纸上
问:你是怎么想到商4的?
小结:在试商时,我们想乘法口诀,试的商和除数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比被除数小。
〔8〕小结:竖式计算的三步法
2、学习整除除法竖式。
15÷3=5(份)
〔1〕你能写出这个除法竖式吗?怎么写?
〔2〕探究整除除法竖式的意义。
〔3〕怎么想出商5?
〔4〕即时练习:35÷5
〔5〕小结:
三、学以致用、稳固新知
第一层次:根本练习。
1、()里填几
〔)某某4<29〔〕某某7<44〔〕某某8<27(〕某某5<38
2、用竖式计算
20÷363÷732÷9
3、我是小医生
第二层次:开展练习
1、“〔)÷5=3……(〕,猜猜余数可能是几?〞
2、猜一猜、算一算。〔机动题〕
同学们按颜色黄、绿、红、蓝的顺序穿珠子。你能算出第25颗珠子是什么颜色吗?第31个呢?
四、课堂小结、质疑问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开展抽象思维。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表内除法的根底之上,同时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根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稳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老师不但给你们带来了这些水果,老师还要给大家展示一项绝活,那就是你们只要说出一个号码,老师不看屏幕就能说出这个号码上的水果,你们信不信?不信咱就来试一试吧。其实,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就知道其中的秘密了。
二,新课探究:
(一)学习例1、
1、〔出例如1〕同学们请看,可以摆几盘?〔3盘〕到底是不是3盘呢?请两位同学来摆一摆。〔一人摆盘子,一人摆草莓〕教师指图问:6个草莓,每两个一盘,摆了几盘?〔生答3盘,师板书“摆了3盘〞〕摆完了没有?〔师板书“正好摆完〞〕刚刚这个摆的过程怎样列式?生:6÷2=3〔盘)师板书列式。你为什么用除法来计算?(因为这道题就是求6里面有几个2,所以用除法〕谁能结合这个算式,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生:6表示有6个草莓,2表示每2个放一盘,3表示放了3盘。〕那在这个除法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叫什么?你们知道吗?
2、那现在如果有7个草莓,还是2个摆一盘,又该怎样摆呢?〔指两名学生到黑板上摆,其他同学看他们摆的对对?〕
〔师:7个草莓,每2个一盘,摆了几盘?生:3盘。摆完没有?生:没有。师:那怎么样?生:还剩一个。师板书“摆了3盘,还剩1个。〞〕
3、同学们看看,这一次摆的和刚刚那一次摆的有什么不一样?〔第一次正好摆完,第二次还剩1个。〕那为什么这剩下的一个没有继续摆呢?〔剩下的1个不够再摆一盘了。〕象这样在平均分的时候有剩余的情况,我们就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那象这样摆又可以怎样写算式呢?指名列式。7÷2=3〔盘)……1(个〕。问:这里的3表示什么意思?〔摆了3盘〕这里的1呢?〔剩下的1个〕谁能结合这个图,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的含义。〔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3盘,还剩1个。〕师:咱们把这剩下的1个叫做余数。〔板书“余数〞〕像这样的除法,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个除法算式可以像这样读〔教师范读,学生跟读〕那在这个除法算式当中7叫?2叫?3叫?1叫?
4、你也想像刚刚那俩位同学一样感受一下和有余数除法打一下招乎吗?完成做一做第2题小练习,集体订证。
(二)学习例2
1、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和有余数的除法打过招乎了,那你们想不想更加深入的了解新朋友“余数〞呀,其实我们的这位新朋友还藏着许多的数学小秘密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它。〔出例如2〕
2、同学们,你们用小棒摆过正方形吗?想一想,摆一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那如果有8根小棒能摆几个正方形呢?一起说,怎样列式?8÷4=2(个)那9根、10根、11根小棒、12根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接下来咱们就分别摆一摆,并用算式表示出来。最后再把情况记录下来。
5、汇报摆的情况:先说摆的情况,再说列式。现在,咱们不摆小棒,你能推算出,13根、14根、15根小棒的结果吗?逐一汇报,之后,请学生说说发现。〔余数总是1、2、3,除数都是4,〕想一想为什么余数总是1、2、3,而不是其他的数呢?小组讨论,指名答复。〔如果够4根的话就又可以摆一个正方形了〕〔师课件展示,如果余数是4,那就可以再摆一个正方形。〕那16根小棒就可以摆4个正方形了。不能是4,那余数可不可以比4大?剩下5根可不可以?为什么?看来余数总是1、2、3,在不断的重复出现。那根据你们的意见,余数不能等于4,也不能比4大,那余数只能比余数小。
5、小练习:
1、做一做:现在还是用小棒来摆这样的五边形,想一想,如果有剩余,可能剩几根?
2、现在,不摆小棒给你一个算式〔÷6=▲……(?〕,如果有余数,可能是哪些?那再看〔÷8=▲……(?〕除数是8,余数可能是哪些?看来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是要比除数小。出示另一个算式〔÷(?〕=▲……5)体会除数要比余数大。〔÷(?〕=▲……7)
÷7=▲……(?)除数是多少?
三、稳固练习、刚刚我们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还知道了它们的关系,现在你能用它们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做一做的第2题。和装面包的问题。
3揭示猜一猜的小秘密。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有余数的平均分,并能根据图正确列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知道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局部名称。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1、每人分2枝铅笔
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做一个分铅笔的游戏。
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了10枝铅笔,请每组的1号同学分一分,每人2枝,可以分给几个人?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分的结果?
分完了没有?
其他组和他们分得一样吗?
我们把这一次分铅笔的结果填在这样的一张表里。
出示表格〔用黑板出示〕:
每人分几枝分给几人还剩几枝
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填2〕,分给了几人?〔填5〕。
还剩几枝?没有剩余,我们就画上一短横。〔划横线〕
2、每人分3枝、4枝、5枝、6枝铅笔
10枝铅笔,每人分2枝,5个人正好分完。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填3〕,会怎么样呢?每人分4枝〔填4〕、5枝〔填5〕、6枝〔填6〕呢?我们一起试着来分一分。
从2号同学起,每人试着分一种,并把分的结果告诉组长,组长把它记录在这样的一张表里。〔出示学生的表〕当一个人分的时候,别人要注意他分得对不对,组长填的时候,大家要注意组长填对了没有。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活动的结果告诉大家?我们请这组的同学说,每人分3枝,谁来说?……
指名小组汇报,教师把学生汇报的结果填在表格里,其中剩下的枝数用红色填写。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提问:
这里剩下的1枝还够不够分给1个人?为什么?
这里剩下的2枝还够不够分给1个人?为什么?
其他组有没有不同?
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次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把你的发现告诉你同组的小朋友。
学生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谁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如学生说:我发现前两个数想乘,再加上后面的数都等于10。师提问:为什么都等于10呢?〕
〔如学生说:我发现每人分的枝数越多,分的人数就越少。师:反过来每人分的枝数越少,分的人数就——越多。〕
如学生没有发现,教师引导:
请同学们看〔指最后一拦〕,10枝铅笔,在分的时候,有的怎么……,有的怎么……
对!10枝铅笔,在分的时候,有时正好分完,有时分不完有剩余。
你看出哪几次分的时候有剩余吗?
如学生说第1次……,教师引导:第2次也就是每人分3枝,还有每人分……,还有每人分……都有剩余。
分完的这几次,你能根据分的结果写出除法算式吗?
学生答复,教师在表格左面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10÷2=5
10÷5=2
指第1道算式,谁能说出这道算式中各局部名称?
指第2道算式,在这道算式中,除数是几,商是几?
这三次没有分完的,我们也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先来看每人分3枝的这一种分法。
出示在表格右面: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3)人,还剩(1)枝。
师读这句话,在写这道除法算式时,被除数是多少,〔填10÷〕除数是几?〔填3=〕商是几?〔填3〕这个3表示什么?〔填“人〞〕还剩几枝?
还剩1枝怎样表示呢?我们可以在3人后面点6个小圆点〔边说边点〕,再写上1枝〔边说边写〕,这个1就表示还剩1枝,根据它的意思,你想应该给它起个什么名字?
学生自由说。
对,这个剩下的1就叫作余数。板书:余数
这个算式〔在算式下划红线,单位名称不划出〕就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跟我一起读一读,再齐读。
把单位名称带进去,谁会读?〔指2人读〕
这个1叫作什么?
生:这个1叫作余数。
根据刚刚分的结果,10÷3=3〔人)……1(枝〕表示什么意思?
生:10除以3等于3余1在这里就表示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3人,还剩1枝。
每人分4枝,每人分6枝,也都有剩余,你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先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讨论好的把书上第2页试一试中的除法算式填写完整〔出示写在小黑板上的题目〕。请一个同学填在小黑板上。
都填好了吧,我们来看某某同学填写的,填得对不对?
谁来把第1题读一下?表示什么意思?
第2题谁来读?表示什么意思?
指第一个除法算式,谁来说出这道算式中各局部名称?
第二个算式的除数是几?商呢?余数是几?
3、揭示课题
请同学们看,这3道除法算式〔指三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和这2道除法算式〔指两个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对!这三个除法算式都有余数,像这样的除法我们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就共同研究了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4、练习
〔1〕、下面我们进行练习,先看想想做做第1题。
小黑板出示第1小题。
师读:8个圆,每3个一份,分成了〔)份,还剩(〕个。
请同学们拿出8个圆片摆一摆,再把摆的结果填在括号里,并且把下面的算式填写完整。〔请1个学生上黑板摆并填写〕
我们来看某某同学摆的,他摆得对不对?算式呢?谁来把这个算式读一遍?
第二题,谁来读题?
小黑板出示第2小题。
生读:11个三角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个,还剩(〕个。
我们用圆片代替三角,先摆一摆,再填空。
学生摆好后,再填。〔请1个学生上黑板摆并填写〕
都填好了吧,看某某同学摆的,对不对?算式呢?
谁来读这个算式?
这2题都对的同学请举手。〔帮有错的同学纠正,哪一题不对,错在哪里〕
〔2〕、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这道题。
小黑板出示第2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这幅图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2道题,我请一个同学上来写,其余同学填在书上。
学生填写,指名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填写。
我们看某某同学填的,他填得对吗?表示什么意思?
第二题对不对?表示什么意思?
仔细看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最后看第3题。
小黑板出示第3题。
请同学们看黑板,这里有4道题,请小朋友选自己喜欢的2道题在读一读,并说说商和余数各是多少?
学生说完后全班交流。
5、全课总结
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平均分一些东西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有剩余。这两种分东西的方法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有余数的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6、课后延伸
请同学们看这幅田园风光图,说说上面都有些什么?〔西瓜,小兔,猪,小朋友〕请每个同学先想一想,根据这幅图你能说出哪些除法算式?想好了就下位找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学生自由说,全班交流。
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篇五
教材第63页例4,以及练习十四第4、5题。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开展应用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合作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商的取值和单位的前后不一致性,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
小棒。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根本练习〔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作拍摄合同范本
- 债务变更合同范本
- 代销汽车合同范本
- 二手车合同范本商家自己写
- 分阶段付款合同范本
- 华帝橱柜合同范本
- 农村建房主体合同范本
- 单位门合同范本
- 医疗美容转让合同范例
- 产品设计开发合同范本
- CJJ2-200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 病媒生物防治操作规程
- 2024年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中级)》考试真题必考题
- 德育教育研究课题申报书
- (高清版)JTG 3810-2017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文件管理导则
- 《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题及答案
- 《ISO31000:2024风险管理指南》指导手册(雷泽佳译2024-04)
- 学前儿童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学前儿童游戏课件)
- 建筑用真空陶瓷微珠绝热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高清版)DZT 0214-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铜、铅、锌、银、镍、钼
- 《拒绝校园欺凌 防霸凌主题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