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第1页,共74页。一、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分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3种。
条锈整齐、叶锈乱、杆锈是个大红斑。第2页,共74页。小麦条锈病发病初期叶片上症状小麦条锈病夏孢子堆放大第3页,共74页。叶锈病病叶第4页,共74页。杆锈病病状第5页,共74页。防治方法
主要靠种植抗病品种,辅之以药剂防治和栽培防病。(1)种植抗耐病品种如
(2)药剂防治①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2~0.3%的20%三唑酮乳油拌种。②种衣剂(活性成分为粉锈宁、多菌灵、辛硫磷)包衣种子后自动固化成膜状,播后形成保护圈,且持效期长。可防治白粉病、全蚀病效果优异,且可兼治地下害虫。(3)于发病初期喷洒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可兼治白粉病,隔10—20天1次,防治1—2次。(4)加强栽培防病措施适期播种,消灭杂草和自生麦苗。第6页,共74页。二、小麦白粉病
第7页,共74页。发病条件雨多则病重,多雨地区如果雨日、雨量过多,病害反而减缓,因连续降雨冲刷掉表面分生孢子。施氮过多,造成植株贪青、发病重。管理不当、水肥不足、土地干旱、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低、也易发生该病。此外密度大发病重。第8页,共74页。防治方法1、种植抗病品种2、适当增施磷钾肥,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合理密植。3、自生麦苗越夏地区,冬小麦秋播前要及时清除掉自生麦,可大大减少秋苗菌源。4、药剂防治①用种子重量0.3%的2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种,兼治黑穗病、条锈病等。②在小麦抗病品种少或病菌小种变异大抗性丧失快的地区,当小麦白粉病病叶率达10%以上时,开始喷洒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加磷酸二氢钾150g。第9页,共74页。三、小麦散黑穗病
第10页,共74页。小麦细菌性条斑病
第11页,共74页。防治措施1、种子消毒:种子带菌是细菌病害的特点用1:200倍甲醛浸种2小时,防治效果很好。
2、轮作:枝叶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因而重茬种植病害加重。通过与油葵等阔叶作物轮作,可以减轻该病害发生。
3、药剂防治:
(1)农用链霉素500—1000万单位喷洒,7天一次,连喷2—3次。
(2)波尔多液200倍,周密喷洒10天一次。第12页,共74页。小麦全蚀病第13页,共74页。该病与小麦其他根腐型病害区别在于种子根和次生根变黑腐败,茎基部生有黑膏药状的菌丝体。小麦全蚀病菌较好气,发育温限3—35℃,适宜温度19—24℃,致死温度为52—54℃(温热)10分钟。土壤性状和耕作管理条件对全蚀病影响较大。一般土壤土质疏松、肥力低,碱性土壤发病较重。土壤潮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扩展,水浇地较旱地发病重。第14页,共74页。防治方法1、禁止从病区引种,防止病害蔓延。对怀疑带病种子用51—54℃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托布津药液浸种10分钟或枯萎立克拌种2、药剂防治粉锈宁喷雾2~3次
第15页,共74页。小麦雪腐病
第16页,共74页。防治方法1.轮作倒茬,以棉花、豆类与小麦轮作最好。2.重病区避免在低洼的下潮地种冬麦。融雪后及时排除积水。3.适期播种、合理水肥、培育壮苗。4.用敌克松、甲基托布津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0.3%。5.降雪前7~10天每亩喷洒70%敌克松800倍液或波尔多液。
第17页,共74页。蚜虫第18页,共74页。第19页,共74页。第20页,共74页。蚜虫轶趣为研究蚜虫的行为,俄科学院动物分类和生态学研究所的专家将500多只蚜虫从野外移入实验室,让它们与蚂蚁、瓢虫等昆虫生活在一起。专家们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根据生活方式的不同,这些蚜虫可分为“依赖型”和“独立型”两类。
第21页,共74页。依赖型蚜虫行为不活跃。当其赖以生存的植物渐渐枯死时,它们便抬起身体后部,分泌出糖液,并不时晃动后腿,以吸引蚂蚁的注意。蚂蚁在发现这一情况后,会将蚜虫搬运到一株健康植物上,并开始对蚜虫进行保护,使瓢虫不敢来犯。作为回报,蚜虫便成了蚂蚁的“奶牛”,为蚂蚁提供糖液。第22页,共74页。当蚂蚁想获取糖液时,它们会用触角触摸蚜虫的腹部,后者会立即从身体末端排出糖液。但如果某蚜虫体内的糖液储量太少,或是其排出糖液的速度太慢,蚂蚁就会将其吃掉。当依赖型蚜虫发现蚂蚁很久没来“挤奶”时,便会四处寻找蚁群,并希望被其收留。而天敌来袭时,依赖型蚜虫却反应迟钝。第23页,共74页。
与依赖型蚜虫相比,独立型蚜虫生性警惕、好动。如果其身体末端分泌出糖液,它们会用力将糖液甩掉。当蚂蚁用触角碰这种蚜虫的腹部时,后者会立刻采取防卫措施。通常,体形中等或更小的独立型蚜虫在遇到敌人时,会立即从栖身的植物上向下跌落。体形较大的蚜虫会用脚踢、冲撞等方法反抗。但是,蚜虫的最主要天敌——瓢虫,还是能最终制服这类蚜虫。第24页,共74页。玉米害虫一、玉米螟玉米螟,俗名钻新虫,属鳞翅目螟蛾科。除了青海、西藏未见报道以外,我国各地均有分布。新疆玉米螟多是欧洲玉米螟。第25页,共74页。第26页,共74页。寄主玉米、高粱、谷子、棉、麻、豆类、甘薯、甜菜、番茄、辣椒、小麦等200多种植物。第27页,共74页。为害特点玉米心叶期幼虫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的心叶,造成“花叶”,抽穗后钻蛀茎秆,致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蛀孔处易倒折。穗期蛀食雌穗、嫩粒,造成籽粒缺损霉烂,品质下降。减产10%—30%。第28页,共74页。第29页,共74页。第30页,共74页。第31页,共74页。第32页,共74页。第33页,共74页。形态特征第34页,共74页。第35页,共74页。第36页,共74页。第37页,共74页。第38页,共74页。生活习性玉米螟1年2代,以老熟幼虫在玉米杆内、果穗、残茬和土壤中越冬。5月上旬化蛹,5月中下旬为盛蛹期,6月上旬为羽化盛期并交尾产卵,6月下旬幼虫大量出现,正值玉米喇叭口后期,幼虫在心叶筒内蛀食。第39页,共74页。随着玉米生长抽雄,幼虫分散在茎叶间、叶鞘内、雄花上为害,主要在果穗部位以上,尤其以雄花受害最重。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羽化盛期并交尾产卵,8月上旬出现第2代幼虫,此时正值玉米结穗期。为害在果穗部位以下,先为害叶鞘,而后蛀茎至玉米成熟。以第2代幼虫为害造成的损失最重。成虫羽化后不经补营养即可交尾产卵。第40页,共74页。
1头雌虫产卵约500粒,多着可达1000粒。卵多产于叶背中肋两旁。以植株高大,生长茂密的玉米中部着卵较多。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大于趋化性。第41页,共74页。初孵幼虫群集卵块附近啃食叶肉。能吐丝下垂,随风扩散。幼虫迁移觅食频繁。幼虫一般5龄,少数6龄。老熟幼虫化蛹前,常在茎杆内从里向外咬1个直径约2—3毫米的孔洞,外有1层层杆皮掩盖,然后吐丝把碎屑缚成1个茧垫,将茎内通道堵塞做成1室,在内化蛹。第42页,共74页。综合防治措施1、在4月中旬前,将所有玉米杆、穗轴、残茬处理完毕。可以沤肥、焚烧、碾压、粉碎等,以消灭潜伏其中的越冬幼虫。2、在成虫羽化期利用黑光灯或性诱剂诱杀。3、选育抗虫品种。经研究发现含“丁布”的玉米,幼虫对其厌味不食。第43页,共74页。
4、生物防治:释放赤眼蜂和使用BT生物制剂“灌心”或喷雾。5、药剂防治:重点在玉米心叶期抓好对第1代幼虫的防治。目前,主要采用3%呋喃丹颗粒剂灌心。即在玉米浇头水前,将3%呋喃丹颗粒剂在撒入喇叭口内,每亩1~1.5公斤。第44页,共74页。三点斑叶蝉玉米三点斑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小叶蝉亚科。该虫1982年开始在新疆发生。1986年以来,玉米三点斑叶蝉在新疆北部地区危害日趋严重。现已成为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奎屯等地区玉米的重要害虫。第45页,共74页。1、
形态识别:玉米三点斑叶蝉成虫体长2.6~2.9mm(包括翅为3.lmm左右)。休色灰白。在成虫中胸盾片上有三个大小相等的椭园形黑斑。第46页,共74页。第47页,共74页。第48页,共74页。第49页,共74页。2、为害状:玉米三点斑叶蝉主要以成虫、若虫聚集叶背刺吸汁液,破坏叶绿素,初期沿叶脉吸食汁液,叶片出现零星小内点,以后随着受害不断加重,斑点密集并遍及整个叶片。至6月下旬以后,为害较重的田块被害叶片严重枯焦,部分组织成紫红色条斑,7月下旬以后大部分受害叶片干枯死亡。从全株来看,上部为害轻,下部为害重。第50页,共74页。3、发生规律玉米三点斑叶蝉成虫寿命长,产卵期也长。田间世代重叠。在昌吉、阜康等一年发生三代,以成虫在冬麦地及林带、果园、田埂渠边的禾本科杂草上越冬。成虫4月下旬出蛰,首先在冬春麦田及其他禾本科杂草取食危害,随之交尾产卵。第51页,共74页。第一代若虫发生盛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成虫羽化后迁出麦田。该虫春季在麦田繁殖一代,5月下旬玉米出苗后即有部分成虫迁入。成虫迁入玉米田即交尾产卵。多数卵集中产于玉米3片叶以内,而以第二片叶居多。6月中旬在玉米田成虫及卵达高峰,6月下旬发现少量若虫。第52页,共74页。7月中旬为第二代若虫高峰期。此时,有部分第二代成虫羽化,于植株上部嫩绿叶片上产卵,8月上中旬为第三代若虫严重危害期。9月玉米收获,部分成虫迁回到冬麦秋苗地再次危害,10月在冬麦田及其他禾本科杂草下越冬。若虫孵化于夜晚,初孵若虫白色,集中于叶背中脉附近,1-3天蜕皮为2龄。取食后消化道为深褐色,并随着龄期增加逐渐分散于整个叶片背面取食危害。若虫不太活动,受到惊扰时,迅速横走爬行。第53页,共74页。4、防治措施1、清除田边地埂、渠边杂草,及时中耕。2、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结合麦田除草,用20%的灭扫利乳油或2.5%的敌杀死乳油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降低进入玉米田的虫口基数。3、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玉米3-5叶期,用20%的灭扫利乳油或2.5%的敌杀死乳油2000-2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于傍晚叶面喷雾,还可兼治地老虎。第54页,共74页。4、在6月中、下旬,玉米喇叭口期,用3%呋喃丹颗粒剂1-1.5kg/亩,可兼治玉米螟,且防效较好,残效期长。5、秋热年份,10月初玉米三点斑叶蝉在小麦田发生严重,影响冬小麦越冬,可选用20%的灭扫利乳油或2.5%的敌杀死乳油2000-2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40%久效磷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以保证冬小麦安全越冬,逐步减少越冬虫源,并可防治病毒病的传播蔓延。冬麦地老虎大发生年份,还可兼治越冬代幼虫。第55页,共74页。玉米叶螨
第56页,共74页。一、分布与危害
截型叶螨是新疆玉米叶螨的优势种,土耳其斯坦叶螨和朱砂叶螨在北疆各地玉米田发生危害较普遍。冰草叶螨、敦煌叶螨则在南疆玉米田发生较普遍,且危害也较严重。而细突叶螨和玉米岩螨是首次在玉米上发现危害,属我区的新记录种。第57页,共74页。第58页,共74页。二、形态特征第59页,共74页。第60页,共74页。第61页,共74页。第62页,共74页。第63页,共74页。三、发生规律玉米叶螨一年发生10~15代,以雌成螨在作物、杂草根际或土缝中越冬。春季,随着气温的回升10℃越冬成螨开始活动,先在杂草上取食、繁殖。5月份玉米出苗后,在杂草上为害的玉米叶螨陆续向玉米田转移。6月中下旬进入上苗盛期,七八月份为为害盛期,先在玉米田点片发生,遇适宜的气候条件将迅速蔓延全田甚至猖獗为害。第64页,共74页。5~11代玉米叶螨是新疆的主要为害世代,为害初期在幼苗基部1~2个叶片背面结网繁殖为害。随着螨量的增加,为害加重,便扩迁到中、上部叶片及附近植株上为害。玉米叶螨在田间起初为点片发生,然后向田中四处扩散,并具有结球习性,一个螨球内有螨数以千计,借风吹散落在地面爬行扩散或随灌溉和雨水飘流它处。为此,抓好越冬虫源和田间点片发生阶段的防治,是控制玉米叶螨为害的两个重要关键。第65页,共74页。适温干旱年份发生重,越是干旱越利于其猖獗,七八月的小雨对其发生和扩散有利,但大、暴雨或过高的气温将抑制其繁衍为害;地膜覆盖田比露地发生重;砂质土玉米田较其他土质玉米田发生重。第66页,共74页。四、综合防治措施
综合治理玉米叶螨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策略上“根治越冬代,巧治前4代,狠抓点片药剂挑治,控制害螨扩散为害”,协调运用农业、生物、化学等防治措施,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力争用最低的成本,获取最佳效果。第67页,共74页。1、清洁田园,秋耕冬灌。2、及时彻底清除田间、地埂、渠边杂草,减少玉米叶螨的食料和繁殖场所,降低虫源基数,防止其转入田间。3、避免与豆类等作物间作,阻止其相互转移为害。4、保护天敌玉米叶螨的天敌种类很多,特别是深点食螨瓢虫、草蛉;其次是食螨蓟马、食螨蝽、捕食性螨、蜘蛛等,在农事操作中应注意保护充分利用自然天敌控制叶螨为害。第68页,共74页。5、物理机械防治叶螨转入玉米田后,其初期在植株基部的第1~2个叶片上活动,根据它的这一习性,二水前结合追肥。从玉米基部第1~2叶片中,取下有螨叶片,拿出田外集中烧毁。6、药剂防治注意观察田间消长动态,搞好预测预报。科学使用农药,做到及时、合理轮换,均匀喷洒,尤其是中下部的叶片背面,一是采取药剂挑治,二是做到适时施药,三是突出一个“早”字,早查、早治。早播玉米以6月上、中旬为宜,晚播玉米可酌情推后,常用的药剂种类常用药剂有:哒螨灵、乐斯本、尼索郎等杀螨剂喷雾。喷药时,尽量不要在杀螨剂中混合杀虫剂,以免伤害天敌。第69页,共74页。第70页,共74页。二、害虫生物学特性
成虫:体长18~24mm,背面扁平,古铜色,带有绿色或紫色闪光。前胸背板和鞘翅上散生十多块白色的毛斑,并具小刻点。腹部两侧及末端也有相同的毛斑。
第71页,共74页。三、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来年6月以后成虫发生,并一直可延续到9月中下旬,但以6至7月数量较多。成虫喜食成熟的果实,常数头或十数头群聚一起在果实上为害,或在树干的烂皮、凹穴处取食汁液。成虫全天活动,7月以后开始产卵。成虫将卵产在腐殖质、烂草或粪堆中,幼虫营腐生生活,不造成危害。幼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工地施工安全培训责任免除协议
- 2025年度城市绿化景观土地使用权转让与维护合同
- 2025年度大学实习生实习期间权益保护与职业规划合同
- 2025年度婚嫁婚前财产继承与分配协议
- 健身房装修合同标准
- 2025年度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投资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宅基地使用权转让与农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合同
- 2025年度山林林业生态补偿租赁合同
- 2025年度家具加工厂转让协议
- 2025年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5年官方策划完整个人离婚协议书模板
- 2025年度跨境电商平台股权合同转让协议
- 2025年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数学历年(2016-2024)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餐饮业的供应链管理与优化
- 2025年绍兴市上虞大众劳动事务代理(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酒店会议接待服务方案
- 心律失常介入并发症及预防
- 《分娩机转》课件
- 口腔医院市场营销新入职员工培训
- 军队文职备考(面试)近年考试真题(参考300题)
- 金融业税收优惠政策指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