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识图公差配合与标注(值得参考)课件_第1页
机械识图公差配合与标注(值得参考)课件_第2页
机械识图公差配合与标注(值得参考)课件_第3页
机械识图公差配合与标注(值得参考)课件_第4页
机械识图公差配合与标注(值得参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识图——公差配合与标注2010年12月20日机械识图——公差配合与标注2010年12月20日课程目标:1、熟练掌握公差配合的基础知识2、熟练掌握轴与孔的配合公差等级的选用3、了解位置公差的含义4、掌握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以及能够读懂图纸上面的形位公差的标注

课程学时:5h2课程目标:课程学时:5h2目录绪论1、公差与配合的作用2、“公差与配合”标准公差1、有关“尺寸”的术语和意义2、有关“公差、偏差及误差”的术语和定义3、标准公差系列4、基本偏差系列5、公差与极限偏差的比较6、例题与习题3目录绪论3三配合与配合制1、配合的概念2、配合的种类与配合制3、配合公差与代号4、常用尺寸段配合特点5、一般、常用和优先的公差带与配合6、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7、例题与习题目录4三配合与配合制目录4四公差配合选择1、基准制的选择2、公差等级的选择3、配合的选择五形位公差1、形位公差的概念2、形状公差的定义3、位置公差的定义4、跳动公差的定义5、举例与练习目录5四公差配合选择目录5一绪论1、公差与配合的作用2、“公差与配合”标准6一绪论6“公差”是用于协调机器零件的使用要求与制造经济性之间的矛盾;“配合”是反映机器零件之间有关功能要求的相互关系。“公差与配合”的标准化,有利于机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直接影响产品的精度、性能和使用寿命,是评定产品质量的重要技术指标。1.公差与配合的作用7“公差”是用于协调机器零件的使用要求与制造经济性之间的矛盾;1944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尺寸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但实际使用的是日本、德国、美国标准。1955年:参照苏联标准,第一机械工业部颁布“公差与配合”的部颁标准,此标准只是将苏联标准(OCT标准)付与了中文名词。1959年:颁布了“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GB159~174—1959(简称“旧国标”)(精度等级偏低、配合种类偏少)1979年: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GB1800~1804-1979(简称“新国标”)取代GB159~174-19592.“公差与配合”标准81944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尺寸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但1992~1996年上述新国标进行了部分修订,将《公差与配合》改为《极限与配合》,用《极限与配合基础第一部分:词汇》(GB/T1800.1—1996)替代GB1800-1979中的《公差与配合的术语及定义》,用《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GB/T1804—1992)替代《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GB1804—1979)。2.“公差与配合”标准92.“公差与配合”标准9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中,公差与配合部分的标准主要包括GB/T1800.1—1997《极限与配合基础第1部分:词汇》

GB/T1800.2—1998《极限与配合基础第2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规定》

GB/T1800.3—1998《极限与配合基础第3部分: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GB/T1803-2003《极限与配合尺寸至18mm孔、轴公差带》包括(GB/T1800.4—1999《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

GB/T1801—1999《极限与配合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

GB/T1804—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2.“公差与配合”标准10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中,公差与配合部分的标准主要包括

任何一台机器的设计,除了运动分析、结构设计、强度、刚度计算外,还要进行精度设计。研究机器的精度时,要处理好机器的使用要求与制造工艺的矛盾。解决的方法是规定合理的公差,并用检测手段保证其贯彻实施。由此可见,“公差”在生产中是非常重要的。2.“公差与配合”标准11任何一台机器的设计,除了运动分析、结构设计、强度、二公差1、有关“尺寸”的术语和意义2、有关“公差、偏差及误差”的术语和定义3、标准公差系列4、基本偏差系列5、公差与极限偏差的比较6、例题与习题12二公差1、有关“尺寸”的术语和意义12(1)孔和轴在满足互换性的配合中,孔和轴具有广泛的含义,即:

孔指圆柱形内表面及其它内表面中,由单一尺寸确定的部分,其尺寸由D表示;

轴指圆柱形的外表面及其它外表面中,由单一尺寸确定的部分,其尺寸由d表示。即:孔为包容面,轴为被包容面。如图所示。d1D1D21.有关“尺寸”的术语和意义图2-1孔与轴13(1)孔和轴在满足互换性的配合中,孔(2)尺寸

尺寸是用特定单位表示长度的数字。(3)基本尺寸

基本尺寸是由设计者经过计算或按经验确定后,再按标准选取的标注在设计图上的尺寸,孔和轴分别用D、d表示。注:基本尺寸可以是一个整数或一个小数。1.有关“尺寸”的术语和意义14(2)尺寸1.有关“尺寸”的术语和意义141.有关“尺寸”的术语和意义(4)实际尺寸

实际尺寸是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孔、轴分别用Da、da表示。(5)极限尺寸极限尺寸是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其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

孔Dmax、轴dmax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孔Dmin、

轴dmin151.有关“尺寸”的术语和意义(4)实际尺寸15基本尺寸D(d)最大极限尺寸Dmax最小极限尺寸Dmin最小极限尺寸dmin最大极限尺寸dmax上偏差ES下偏差EI公差TD公差Td上偏差es下偏差ei0孔轴上偏差下偏差零线基本尺寸下偏差上偏差0+-2、有关“公差、偏差及误差”的术语和定义图2-2孔与轴的上下偏差16基本尺寸D(d)最大极限尺寸Dmax最小极限尺寸Dmin最小(1)尺寸偏差

尺寸偏差=某一尺寸-基本尺寸

偏差包括:实际偏差=实际尺寸-基本尺寸=D-Da=d-da

极限偏差2、有关“公差、偏差及误差”的术语和定义17(1)尺寸偏差2、有关“公差、偏差及误差”的术语和定义17(2)极限偏差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ES

(孔)=

Dmax

-D

es

(轴)=

dmax

d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EI

(孔)=

Dmin

-

D

ei

(轴)=

dmin

-

d2、有关“公差、偏差及误差”的术语和定义18(2)极限偏差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2.有关“公差、偏差及误差”的术语和定义(3)尺寸公差(公差)

尺寸公差是指尺寸允许的变动量。

尺寸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

孔TD

=︱Dmax-Dmin︱=︱ES-EI︱

轴Td

=︱dmax-dmin︱=︱es-ei︱192.有关“公差、偏差及误差”的术语和定义(3)尺寸公差(公2.有关“公差、偏差及误差”的术语和定义(4)零线

零线是在公差带图中,确定偏差的一条基准直线,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以其为基准确定偏差和公差。

零线以上为正,以下为负。也叫零偏差线。202.有关“公差、偏差及误差”的术语和定义(4)零线202.有关“公差、偏差及误差”的术语和定义(4)公差带

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上、下偏差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称为公差带。

公差带有两个基本参数,即公差带大小与位置。

在国家标准中,公差带包括:

公差带大小由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位置由基本偏差确定212.有关“公差、偏差及误差”的术语和定义(4)公差带212.有关“公差、偏差及误差”的术语和定义(5)标准公差(IT)

标准公差就是国家标准所确定的公差,标准中表列的,用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标准公差等级在极限与配合制中,同一公差等级(例如IT7)对所有基本尺寸的一组公差被认为具有同等精度程度。222.有关“公差、偏差及误差”的术语和定义(5)标准公差(I2.有关“公差、偏差及误差”的术语和定义

(6)基本偏差

标准中表列的,基本偏差就是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那个极限偏差,它可以是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0+-基本尺寸孔轴孔轴EIESeies基本偏差下偏差基本偏差上偏差图2-3孔与轴基本偏差232.有关“公差、偏差及误差”的术语和定义(6)基本偏差03.标准公差系列(1)标准公差单位(公差因子,单位mm)

当尺寸≤500mm时,反映加工误差反映测量误差243.标准公差系列(1)标准公差单位(公差因子,单位mm)3.标准公差系列(2)公差等级

标准公差共分20级:

IT01、IT0、IT1、IT2、…到IT18。

IT—国际标准公差(ISOTolerance)的缩写代号

IT7表示标准公差7级。

从IT01至IT18,公差等级依次降低,相应的标准公差数值依次增大。253.标准公差系列(2)公差等级253.标准公差系列尺寸≤500mm的IT5至IT18级标准公差计算表

公差等级

IT5IT6IT7IT8IT9IT10IT11IT12公差值

7i10i16i25i40i64i100i160i263.标准公差系列263.标准公差系列(3)基本尺寸分段

标准公差的值

T=a

i273.标准公差系列(3)基本尺寸分段标准公差的值3.标准公差系列

例:基本尺寸φ45mm(在>30mm~50mm尺寸段)的IT6与IT7的公差值。

计算基本尺寸(mm)

283.标准公差系列283.标准公差系列

例:基本尺寸φ45mm(在>30mm~50mm尺寸段)的IT6与IT7的公差值。公差单位(mm)

IT6=10i=10×1.56≈16(mm)

IT7=16i=16×1.56≈24.97≈25(mm)

293.标准公差系列293.标准公差系列图2-4标准公差等级303.标准公差系列图2-4标准公差等级30(1)基本偏差代号

孔用大写字母

A,B,C……,ZB,AC

轴用小写字母

a,b,c……zb,zc4.基本偏差系列31(1)基本偏差代号4.基本偏差系列314.基本偏差系列图2-5孔基本偏差系列324.基本偏差系列图2-5孔基本偏差系列324.基本偏差系列图2-6轴基本偏差系列334.基本偏差系列图2-6轴基本偏差系列33图2-7基本偏差系列4.基本偏差系列34图2-7基本偏差系列4.基本偏差系列34(2)换算规则:1)通用规则

a)全部间隙配合A~H;b)标准公差>IT8的K、M、N;c)标准公差>IT7的P~ZC;

孔的基本偏差与轴的基本偏差数值相等,但符号相反。

但有个别例外,对公差等级>IT8,基本尺寸>3mm的N,其基本偏差ES

=

0。

4.基本偏差系列35(2)换算规则:4.基本偏差系列352)特殊规则

a)标准公差≤IT8的K、M、N;

b)标准公差≤IT7的P~ZC;

孔的基本偏差要在上述基础上增加一个Δ值。

4.基本偏差系列362)特殊规则4.基本偏差系列364.基本偏差系列图2-8基本偏差系列374.基本偏差系列图2-8基本偏差系列374.基本偏差系列图2-9基本偏差系列384.基本偏差系列图2-9基本偏差系列38(3)轴、孔的上、下偏差

有了基本偏差和标准公差,就不难求出轴、孔的另一个偏差(上偏差或下偏差):

es

=

ei

+

IT

ei

=es

IT

4.基本偏差系列ES

=EI

+

IT

EI

=

ES

IT39(3)轴、孔的上、下偏差4.基本偏差系列ES=EI4.基本偏差系列图2-10极限偏差系列404.基本偏差系列图2-10极限偏差系列404.基本偏差系列图2-11极限偏差系列414.基本偏差系列图2-11极限偏差系列415.公差与极限偏差的比较(1)公差与极限偏差两者区别:1)从数值上看:

极限偏差是代数值,正、负或零值是有意义的;而公差是允许尺寸的变动范围,是没有正负号的绝对值,也不能为零(零值意味着加工误差不存在,是不可能的)。实际计算时由于最大极限尺寸大于最小极限尺寸,故可省略绝对值符号。425.公差与极限偏差的比较(1)公差与极限偏差两者区别:45.公差与极限偏差的比较2)从作用上看:

极限偏差用于控制实际偏差,是判断完工零件是否合格的根据,而公差则控制一批零件实际尺寸的差异程度。3)从工艺上看:

对某一具体零件,公差大小反映加工的难易程度,即加工精度的高低,它是制定加工工艺的主要依据,而极限偏差则是调整机床决定切削工具与工件相对位置的依据。

435.公差与极限偏差的比较2)从作用上看:435.公差与极限偏差的比较(2)公差与极限偏差两者联系:

公差是上、下偏差之代数差的绝对值,所以确定了两极限偏差也就确定了公差。445.公差与极限偏差的比较(2)公差与极限偏差两者联系:446.例题与习题画出基本尺寸为Ø50,最大极限尺寸为Ø50.025

、最小极限尺寸为Ø50的孔与最大极限尺寸为Ø49.975

、最小极限尺寸为Ø49.959的轴的公差带图。

0+-ø50孔轴+0.025-0.025-0.041456.例题与习题画出基本尺寸为Ø50,0+-ø50孔6.例题与习题1、φ50H10的孔和φ50js10的轴,已知IT10=0.100,其ES=__,EI=__,es=__,ei=__。2、已知基本尺寸为φ50的轴,其最小极限尺寸为φ49.98,公差为0.01,则它的上偏差是__,下偏差是__。3、常用尺寸段的标准公差的大小,随基本尺寸的增大而__,随公差等级的提高而__。4、孔的基本偏差数值为__,

轴的基本偏差数值为__。

5、尺寸φ180JS8,已知IT8=0.036,则其最大极限尺寸是__,最小极限尺寸是__。6、

孔和轴的公差带由__决定大小,由__决定位置。466.例题与习题1、φ50H10的孔和φ50js10的轴,已三配合与配合制1、配合的概念2、配合的种类与配合制3、配合公差与代号4、常用尺寸段配合特点5、一般、常用和优先的公差带与配合6、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7、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8、例题与习题47三配合与配合制1、配合的概念471.配合的概念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在前面我们学过有关尺寸、偏差和公差的有关术语和定义,为清楚表示各术语间关系,可作公差与配合示意图。简化它们的关系,即可作公差带图。481.配合的概念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轴公差带之通过公差带图,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孔、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根据其公差带位置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0+-基本尺寸孔轴孔轴孔轴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2.配合的类别和配合制图3-1配合类型示意图49通过公差带图,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孔、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改变孔和轴的公差带位置可以得到很多配合,为便于现代大批量生产,简化标准,标准对配合规定了两种配合制:基孔制和基轴制。2.配合的类别和配合制50改变孔和轴的公差带位置可以得到很多配合,2.配合的类1)基孔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基孔制中的孔为基准孔,其下偏差为零。基准孔的代号为“H”。0+-基本尺寸孔轴轴轴轴轴轴轴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

过渡或过盈轴ESEI=0HCdefghjskmnPrs2.配合的类别和配合制图3-5基孔制示意图511)基孔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轴的公差2)基轴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基轴制中的轴为基准轴,其上偏差为零。基准轴的代号为“h”。0+-轴孔孔孔孔孔孔孔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

过渡或过盈孔es=0eihCDEFHJSKMNPRS2.配合的类别和配合制图3-5基轴制示意图522)基轴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孔的公差

配合公差是指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它是设计人员根据机器配合部位使用性能的要求对配合松紧变动的程度给定的允许值。它反映配合的松紧变化程度,表示配合精度,是评定配合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指标。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称为配合公差。

3.配合公差与代号533.配合公差与代号53标准规定,配合代号由相互配合的孔和轴的公差带以分数的形式组成,孔的公差带为分子,轴的公差带为分母。例如:Φ40H8/f7,Φ80K7/h6。

基准孔和基准轴与各种非基准件配合时,得到各种不同性质的配合,如:A~H和a~h与基准件配合,形成间隙配合;J~N和

j~n与基准件配合,基本上形成过渡配合,P~ZC和p~zc与基准件配合,基本上形成过盈配合。原则上,任意一对孔、轴公差带都可以构成配合,为了简化公差配合的种类,减少定值刀、量具和工艺装备的品种及规格,国家标准在尺寸≤500mm的范围内,规定了基孔制和基轴制的优先(基孔制、基轴制各13种)和常用配合(基孔制59种,基轴制47种)。

3.配合公差与代号54标准规定,配合代号由相互配合的孔和轴的公差带以分数的形式组成4.常用尺寸段配合特点公差设计时,尺寸≤500mm的常用尺寸段配合,应按优先、常用和一般公差带和配合的顺序,选用合适的公差带和配合。标准推荐的优先、常用配合满足工艺等价原则:当孔的标准公差大于IT8时,与同级基准孔相配合,如:H9/h9,H10/d10;当孔的标准公差小于IT8时,与高一级的基准轴相配合。如:H7/m6,H6/k5;当孔的标准公差等于IT8,可与同级配合也可与高一级轴配合。如:H8/m7,H8/h8。554.常用尺寸段配合特点公差设计时,尺寸≤500mm的常用尺大尺寸段(基本尺寸>500~3150mm):标准规定了常用轴公差带41种,孔公差带31种,没有推荐配合,规定一般采用基孔制的同级配合。根据零件制造特点和生产实际情况,可采用配制配合。先按互换性生产选取配合;再选取较难加工的那个零件作为先加工件(多数情况下是孔),给它一个容易达到的公差;最后再根据所选的配合公差确定配制件(多数情况下是轴)的公差。“配制公差”的代号为MF。小尺寸段(尺寸至18mm):主要适用于仪器仪表和钟表工业,国标规定了163种轴公差带和145种孔公差带,标准未指明选用次序,也未推荐配合。由于小尺寸段轴比孔难加工,所以基轴制用的较多。配合公差等级也更为复杂。

4.常用尺寸段配合特点56大尺寸段(基本尺寸>500~3150mm):标准规定了常用轴GB/T1801—1999规定了基本尺寸≤500mm的一般用途轴的公差带116个和孔的公差带105个,再从中选出常用轴的公差带59个和孔的公差带44个,并进一步挑选出孔和轴的优先用途公差带各13个,如图2-17(一般、常用和优先轴的公差带)和图2-18(一般、常用和优先孔的公差带)所示。图中方框中的为常用公差带,圆圈中的为优先公差带。选用时,以优先、常用、一般、任一孔、轴公差带为顺序;以优先、常用、任一孔、轴公差带组成配合为顺序。5.一般、常用和优先的公差带与配合

57GB/T1801—1999规定了基本尺寸≤500mm的一般用图3-6一般、常用和优先轴的公差带(GB/T1801—1999)5.一般、常用和优先的公差带与配合

58图3-6一般、常用和优先轴的公差带(GB/T1801—1图3-7一般、常用和优先孔的公差带5.一般、常用和优先的公差带与配合

59图3-7一般、常用和优先孔的公差带5.一般、常用和表3-1基孔制常用和优先配合(摘自GB/T1801—1999)

5.一般、常用和优先的公差带与配合

60表3-1基孔制常用和优先配合(摘自GB/T1801—199表3-2基轴制常用和优先配合(摘自GB/T1801—1999)

5.一般、常用和优先的公差带与配合

61表3-2基轴制常用和优先配合(摘自GB/T1801—19公差的代号6.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Φ

50

H

8直径符号基本尺寸孔的基本偏差代号公差等级代号孔的公差代号Φ

50

f

7直径符号基本尺寸轴的基本偏差代号公差等级代号轴的公差代号62公差的代号6.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Φ50H8直基配合的代号6.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Φ65k6Φ65-0.002+0.021Φ65k6()-0.002+0.021大批量的产品零件单件或小批量的产品零件中小批量的产品零件63配合的代号6.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Φ65k6Φ6装配图中的配合标注方法6.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f6f60H7。f80H7u664装配图中的配合标注方法6.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f6f6计算:孔与轴孔与轴孔与轴配合的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配合公差并画出公差带图,说明配合类别。000+++---ø50ø50ø50+0.025-0.025-0.041+0.025+0.059+0.043+0.025+0.018+0.0027.例题与习题65计算:孔与轴000解:(1)最大间隙Xmax=ES-ei=+0.025-(-0.041)=+0.066mm最小间隙Xmin=EI-es=0-(-0.025)=+0.025mm配合公差Tf=︱Xmax—Xmin︱=︱+0.066-(+0.025)︱=0.041mm(2)最大过盈Ymax=EI-es==0-(+0.059)=-0.059mm最小过盈Ymin=ES-ei=+0.025-(+0.043)=-0.018mm配合公差Tf=︱Ymin—Ymax︱=︱-0.018-(-0.059)︱=0.041mm(3)最大间隙Xmax=ES-ei=+0.025-(+0.002)=+0.023mm最大过盈Ymax=EI-es=0-(+0.018)=-0.018mm配合公差Tf=︱Xmax—Ymax︱=︱+0.023-(-0.018)︱=0.041mm

7.例题与习题66解:(1)最大间隙Xmax=ES-ei=+0.025四公差配合选择1、基准制的选择2、公差等级的选择3、配合的选择67四公差配合选择1、基准制的选择67(1)基准制的选择1)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选用基孔制:减少孔加工用的定尺寸刀、量具2)基轴制的选择(明显经济效益)A直接使用有一定公差等级(IT8~IT11)而不再进行机械加工的冷拔钢材(这种钢材是按基准轴的公差带制造)制作轴。若需要各种不同的配合时,可选择不同的孔公差带位置来实现。这种情况主要应用在农业机械和纺织机械中。1.基准制的选用68(1)基准制的选择1)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选用基孔制:减少孔加工B加工尺寸小于1mm的精密轴比同级孔要困难,因此在仪器制造、钟表生产、无线电工程中,常使用经过光轧成形的钢丝直接做轴,这时采用基轴制较经济。C根据结构上的需要,在同一基本尺寸的轴上装配有不同配合要求的几个孔件时应采用基轴制。如图4-1所示。1.基准制的选用691.基准制的选用69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渡配合连杆活塞销活塞g6H7m6m6+0fD_G7M7h6M7+0fD_图4-1基准制选择示例(一)1.基准制的选用70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渡配合连杆活塞销活塞g6H7m6m6+0f3)与标准件配合的基准制选择若与标准件(零件或部件)配合,应以标准件为基准件、来确定采用基孔制还是基轴制。如平键、半圆键等键联接,由于键是标准件,键与键槽的配合应采用基轴制;滚动轴承外圈与箱体孔的配合应采用基轴制,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应采用基孔制,如图4-2所示选择箱体孔的公差带为J7,选择轴颈的公差带为k6。1.基准制的选用713)与标准件配合的基准制选择1.基准制的选用71k6f50f110J7J7f110f9图4-2基准制选择示例(二)1.基准制的选用72k6f50f110J7J7f110f9图4-2基准制选择示1.依据:TD+Td≤Tf2.选择原则:1)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较低的公差等级或较大的公差值。2)满足GB推荐的公差等级组合规定。(工艺等价)对于基本尺寸≤500mm有较高公差等级的配合,因孔比同级轴难加工,当标准公差≤IT8时,国标推荐孔比轴低一级相配合,使孔、轴的加工难易程度相同。但对>IT8级或基本尺寸>500mm的配合,因孔的测量精度比轴容易保证,推荐采用孔、轴同级配合。2.公差等级的选用731.依据:TD+Td≤Tf2.公差等级的选用73表4-1公差等级的应用2.公差等级的选用74表4-1公差等级的应用2.公差等级的选用743.方法:1)计算—查表(下面将举例说明)2)类比法:参照类似的机构、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的经验资料,进行比照。(常用方法)2.公差等级的选用753.方法:2.公差等级的选用75

第一章圆柱公差与配合表4-2配合IT5至IT13级的应用(尺寸≤500mm)

2.公差等级的选用76第一章圆柱公差与配合表表4-3各种机加工所达到的公差等级2.公差等级的选用77表4-3各种机加工所达到的公差等级2.公差等级的选用77#类比法应考虑以下几点:1)公差等级的应用范围,见教材表4-2;配合尺寸公差等级的应用见教材表4-9。2)工艺等价3)各种加工方法能够达到的公差等级,见教材表4­3,可供选择时参考。4)相配零件或部件精度要匹配。如与滚动轴承相配合的轴和孔的公差等级与轴承的精度有关,如图4-2。再如与齿轮相配合的轴的公差等级直接受齿轮的精度影响。2.公差等级的选用78#类比法应考虑以下几点:2.公差等级的选用785)配合性质:过盈、过渡配合的公差等级不能太低,一般孔的标准公差≤IT8,轴的标准公差≤IT7。间隙配合则不受此限制。但间隙小的配合,公差等级应较高;而间隙大的配合,公差等级可以低些。例如,选用H6/g5和H11/a11是可以的,而选用H11/g11和H6/a5则不合适。6)在非基准制配合中,有的零件精度要求不高,可与相配合零件的公差等级差2~3级,如图4-2中箱体孔与轴承端盖的配合。2.公差等级的选用795)配合性质:过盈、过渡配合的公差等级不能太低,一般孔的标准1)根据使用要求确定配合的类别配合的选择首先要确定配合的类别。选择时,应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确定是间隙配合还是过渡或过盈配合。例如,孔、轴有相对运动(转动或移动)要求,必须选择间隙配合;若孔、轴间应无相对运动,应根据具体工作条件的不同确定过盈、过渡甚至间隙配合。教材表4-4给出了配合类别选择的大体方向。3.配合的选用801)根据使用要求确定配合的类别3.配合的选用80无

动要

递转

矩永久结合较

合可拆结合要

轴轻

合、过

基本

偏差

H(h)①

件②不

同轴间

件②不

矩,

确同

轴过

配合有

动只

动基

H(h)、G(g)①

合转

合运

动基

差A~F(a~f)①

配合表4-4配合类别选择的大体方向3.配合的选用81无相对运动永久结合较大过盈的过盈配合2)选定基本偏差(配合)的方法计算法就是根据理论公式,计算出使用要求的间隙或过盈大小来选定配合的方法。由于影响间隙和过盈的因素很多,理论的计算也是近似的,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经过试验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很少使用计算法。3.配合的选用822)选定基本偏差(配合)的方法3.配合的选用82

试验法就是用试验的方法确定满足产品工作性能的间隙或过盈范围。该方法主要用于对产品性能影响大而又缺乏经验的场合。试验法比较可靠,但周期长、成本高,应用也较少。

类比法就是参照同类型机器或机构中经过生产实践验证的配合的实例,再结合所设计产品的使用要求和应用条件来确定配合。该方法应用最广。3.配合的选用83试验法就是用试验的方法确定满足产品工作性能的间隙或过盈范3)用类比法选择配合时应考虑的因素用类比法选择配合,首先要掌握各种配合的特征和应用场合,尤其是对国家标准所规定的优先配合要非常熟悉。表4-6、7、8是轴的基本偏差选用说明和应用。教材表4-9是尺寸至500mm基孔制优先配合的特征及应用。配合的选择应尽可能地选用优先配合,其次是常用配合,再次是一般配合。如果仍不能满足要求,可以选择其他的配合。选择方法主要是类比法。3.配合的选用843)用类比法选择配合时应考虑的因素3.配合的选用84表4-5工作情况对过盈或间隙的影响3.配合的选用85表4-5工作情况对过盈或间隙的影响3.配合的选用85表4-6各种基本偏差的应用说明3.配合的选用86表4-6各种基本偏差的应用说明3.配合的选用86表4-7各种基本偏差的应用说明3.配合的选用87表4-7各种基本偏差的应用说明3.配合的选用87表4-8各种基本偏差的应用说明3.配合的选用88表4-8各种基本偏差的应用说明3.配合的选用88表4-9优先配合选用说明3.配合的选用89表4-9优先配合选用说明3.配合的选用89相对运动情况无定心要求的慢速转动高速转动中速转动精密低速转动或移动或手动移动选择基本偏差c(C)d(D)或e(E)f(F)g(G)h(H)各类基本偏差在形成基孔制(或基轴制)配合时的应用场合大致总结如下:间隙配合按相对运动速度选择3.配合的选用90相对运无定心要求的高速中速精密低速转动或移动或手动移动选择基五形位公差1、形位公差的概念2、形状公差的定义3、位置公差的定义4、跳动公差的定义5、举例与练习91五形位公差1、形位公差的概念911、定义

形位公差:是表示零件的形状和其相互间位置的精度要求。2、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分类

形状公差:A:直线度;B:平面度;C:圆度;D:圆柱度;E:线轮廓度;F:面轮廓度

位置公差:A:定向公差:a:平行度;b:垂直度c:倾斜度。B:定位公差:a:同轴度;b:位置度;c:对称度。C:跳动:a:圆跳动;b:全跳动。1.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921、定义1.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92形位公差的标注(一)

0.05A公差特征符号公差值基准指引线(从表4-1中选)(以mm为单位)(由基准字母表示)(指向被测要素)注意:公差值如果公差带为圆形或圆柱形,公差值前加注Ø,如果是球形,加注SØ。基准单一基准用大写表示;公共基准由横线隔开的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如果是多基准,则按基准的优先次序从左到右分别置于各格。指引线用细实线表示。从框格的左端或右端垂直引出,指向被测要素。指引线的方向必须是公差带的宽度方向。1.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93形位公差的标注(一)1.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93形位公差标注(二)重要提示:指引线指向被测要素时,要注意区分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基准符号用带小圆的大写字母以细实线与粗的短实线相连,基准要素也要注意区分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1.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94形位公差标注(二)重要提示:1.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94形位公差举例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右图中(1)左端面的平面度为0.01mm,右端面对左端面的平行度为0.04mm。(2)ø70H7的孔的轴线对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为0.02mm。(3)ø210h7对ø70H7的同轴度为0.03mm。(4)4-ø20H8孔对左端面(第一基准)和ø70H7的轴线的位置度公差为0.15mm。ø210h7ø70H74-ø20H80.010.04AAø0.02Aø0.03BB∥ø0.15AB1.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95形位公差举例ø210h7ø70H74-ø20H80.010形位公差的项目及符号(表4-1)1.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96形位公差的项目及符号(表4-1)1.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96形状公差的特点:可将其分成两组1、直线度、平面度、园度、圆柱度:特点:都是单一要素;没有基准;公差带位置是浮动的;公差带方向为形位误差安最小区域法所形成的方向一致。2、线轮廓度、面轮廓度:特点:1)、当线、面轮廓度是用来控制形状时,它是单一要素,没有基准,公差带位置是浮动的。2)、当线、面轮廓度是用来控制形状和位置时,它是关联要素,有基准,公差带位置是固定的。3)、当线轮廓度是封闭形状时,它是单一要素,没有基准,公差带位置是固定的。1.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97形状公差的特点:可将其分成两组1.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97在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

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如图所示,圆柱表面上任一素线必须位于轴向平面内,且距离为公差值0.02mm的两平行直线之间。2.形状公差的定义98在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

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之在给定方向内的直线度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当给定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时,公差带是两对给定方向上距离分别为公差值t1和t2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如图是一个方向的示例,棱线必须位于箭头所指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02mm的两平行平面内。

2.形状公差的定义99在给定方向内的直线度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平面度平面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如图所示,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mm的两平行平面内。2.形状公差的定义100平面度2.形状公差的定义100圆度

圆度公差带是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如图所示,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实际轮廓线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2mm的两同心圆内。

2.形状公差的定义101圆度圆度公差带是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圆柱度

圆柱度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如图所示,实际圆柱表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5mm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2.形状公差的定义102圆柱度圆柱度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形状或位置公差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有两种情况:无基准要求的和有基准要求的。故其公差带有大小和形状要求外,位置可能固定,也可能浮动。无基准要求时,理想轮廓线(面)用尺寸并加注公差来控制,这时理想轮廓线(面)的位置是不定的(形状公差),有基准要求的理想轮廓线(面)用理论正确尺寸并加注基准来控制,这时理想轮廓线(面)的位置是唯一的,不能移动。(位置公差)2.形状公差的定义103形状或位置公差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有两种情况:无基准要求的和有位置公差

定向公差1、平行度2、垂直度3、倾斜度定位公差1、同轴度2、对称度3、位置度跳动公差1、圆跳动公差2、全跳动公差3.位置公差的定义104位置公差定向公差跳动公差3.位置公差的定义104定向公差关联被测要素对基准要素在规定方向上允许的变动量,特点:定向公差相对于基准有确定的方向,公差带的位置可以浮动;定向公差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职能。分为: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3.位置公差的定义105定向公差关联被测要素对基准要素在规定方向上允许的变动量,3.平行度当给定任意方向时,平行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柱面内的区域。如图所示,ød孔轴线必须位于直径公差值ø

0.1mm,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柱面内。3.位置公差的定义106平行度当给定任意方向时,平行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垂直度当给定任意方向时,平行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圆柱面内的区域。如图所示,ød孔轴线必须位于直径公差值ø

0.05mm,且平行于基准平面的圆柱面内。3.位置公差的定义107垂直度当给定任意方向时,平行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垂直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所允许的变动量。定位公差带具有确定的位置,相对于基准的尺寸为理论正确尺寸;定位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位置、方向和形状的功能。分为:位置度、同轴度和对称度。3.位置公差的定义108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所允许的变动量。3.位置同轴度

同轴度用于控制轴类零件的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误差。同轴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圆柱面内的区域。如图所示。ød孔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1mm,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圆柱面内。3.位置公差的定义109同轴度同轴度用于控制轴类零件的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误对称度

对称度用于控制被测要素中心平面(或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或轴线)的共面(或共线)性误差。如图所示,其公差带为距离为公差值0.1且相对基准的中心平面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3.位置公差的定义110对称度对称度用于控制被测要素中心平面(或轴线)对基准中心平跳动公差跳动公差用来控制跳动,是以特定的检测方式为依据的公差项目。跳动公差包括圆跳动公差和全跳动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几周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跳动公差带相对于基准轴线有确定的位置;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圆跳动全跳动

1.径向圆跳动

2.端面圆跳动1.径向全跳动

3.斜向圆跳动2.端面全跳动4.跳动公差的定义111跳动公差跳动公差用来控制跳动,是以特定的检测方式为依据的公差径向圆跳动径向圆跳动

公差带是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一测量平面内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同心圆。如图所示,ød圆柱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时,在任一测量平面内的径向跳动量不得大于公差值0.05mm。4.跳动公差的定义112径向圆跳动径向圆跳动公差带是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一测量平面端面圆跳动端面圆跳动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直径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宽度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区域。如图所示。当零件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时,左端面上任一测量直径处的轴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公差值0.05mm。4.跳动公差的定义113端面圆跳动端面圆跳动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直径的测量斜向圆跳动斜向圆跳动公差带是在与基准主轴线同轴的任一测量圆锥面上,沿母线方向宽度为公差值t的圆锥面区域,如图所示,除特殊规定外,其测量方向是被测面的法线方向。4.跳动公差的定义114斜向圆跳动斜向圆跳动公差带是在与基准主轴线同轴的任一测量圆锥全跳动全跳动分为径向全跳动公差和端面全跳动公差。径向全跳动的公差带与圆柱度公差带的形状是相同的,但前者的轴线与基准轴线同轴,后者的轴线是浮动的,随圆柱度误差形状而定。端面全跳动的公差带与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带是相同的,因此两者控制位置误差的效果也是一样的。4.跳动公差的定义115全跳动全跳动分为径向全跳动公差和端面全跳动公差。4.跳动公径向全跳动径向全跳动的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如图所示ød圆柱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连续回转,同时,指示表作平行于基准轴线的直线移动,在整个测量过程中,指示表的最大读数差不得大于公差值0.05mm。径向全跳动是被测圆柱面的圆柱度误差和同轴度误差的综合反映。4.跳动公差的定义116径向全跳动径向全跳动的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端面全跳动端面全跳动的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垂直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如图所示,端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连续回转,同时,指示表作垂直于基准轴线的直线移动,在整个测量过程,指示表的最大读数差不得大于公差值0.05mm。4.跳动公差的定义117端面全跳动端面全跳动的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垂形位公差标注举例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上(1)φ100h6圆柱表面的圆度公差为0.005mm。(2)φ100h6轴线对φ40P7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15。(3)φ40P7孔的圆柱度公差为0.005mm。(4)左端的凸台平面对φ40P7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mm。(5)右凸台端面对左凸台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2mm。5.举例与练习0.005◎φ0.015C©

0.0050.01C⊥∥0.02AA118形位公差标注举例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上5.举例与练习0.标注的解释说明右图中标注的形位公差的含义。5.举例与练习119标注的解释说明右图中标注的形位公差的含义。解释含义其含义为:5.举例与练习120解释含义其含义为:5.举例与练习120公差带四要素分析如图4-22所示销轴的三种形位公差标注,它们的公差带有何不同?

5.举例与练习121公差带四要素分析如图4-22所示销轴的三种形位公差标注,它们分析图a为给定方向上素线的直线度,其公差带为宽度等于公差值0.02mm的两平行平面间的区域。图b为轴线在任意方向的直线度,其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差值0.02mm的圆柱体内的区域。图c为给定方向上被测素线对基准素线的平行度,其公差带为宽度等于公差值0.02mm且平行于基准A的两平行平面间的区域。5.举例与练习122分析图a为给定方向上素线的直线度,其公差带为宽度等于公差值0练习:

说明下图中各标注的含义并分析各标注的公差带。5.举例与练习123练习:

说明下图中各标注的含义并分析各标注的公差带。5.举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相同点是__,不同点是__。在形状公差中,当被测要素是一空间直线,若给定一个方向时,其公差带是__之间的区域。若给定任意方向时,其公差带是__区域。圆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圆柱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对称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由于__包括了圆柱度误差和同轴度误差,当__不大于给定的圆柱度公差值时,可以肯定圆柱度误差不会超差。当零件端面制成__时,端面圆跳动可能为零。但却存在垂直度误差。径向圆跳动在生产中常用它来代替轴类或箱体零件上的同轴度公差要求,其使用前提是__。径向圆跳动公差带与圆度公差带在形状方面__,但前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__而后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__。5.举例与练习124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相同点是__,不同点是__。5.举机械识图——公差配合与标注2010年12月20日机械识图——公差配合与标注2010年12月20日课程目标:1、熟练掌握公差配合的基础知识2、熟练掌握轴与孔的配合公差等级的选用3、了解位置公差的含义4、掌握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以及能够读懂图纸上面的形位公差的标注

课程学时:5h126课程目标:课程学时:5h2目录绪论1、公差与配合的作用2、“公差与配合”标准公差1、有关“尺寸”的术语和意义2、有关“公差、偏差及误差”的术语和定义3、标准公差系列4、基本偏差系列5、公差与极限偏差的比较6、例题与习题127目录绪论3三配合与配合制1、配合的概念2、配合的种类与配合制3、配合公差与代号4、常用尺寸段配合特点5、一般、常用和优先的公差带与配合6、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7、例题与习题目录128三配合与配合制目录4四公差配合选择1、基准制的选择2、公差等级的选择3、配合的选择五形位公差1、形位公差的概念2、形状公差的定义3、位置公差的定义4、跳动公差的定义5、举例与练习目录129四公差配合选择目录5一绪论1、公差与配合的作用2、“公差与配合”标准130一绪论6“公差”是用于协调机器零件的使用要求与制造经济性之间的矛盾;“配合”是反映机器零件之间有关功能要求的相互关系。“公差与配合”的标准化,有利于机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直接影响产品的精度、性能和使用寿命,是评定产品质量的重要技术指标。1.公差与配合的作用131“公差”是用于协调机器零件的使用要求与制造经济性之间的矛盾;1944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尺寸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但实际使用的是日本、德国、美国标准。1955年:参照苏联标准,第一机械工业部颁布“公差与配合”的部颁标准,此标准只是将苏联标准(OCT标准)付与了中文名词。1959年:颁布了“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GB159~174—1959(简称“旧国标”)(精度等级偏低、配合种类偏少)1979年: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GB1800~1804-1979(简称“新国标”)取代GB159~174-19592.“公差与配合”标准1321944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尺寸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但1992~1996年上述新国标进行了部分修订,将《公差与配合》改为《极限与配合》,用《极限与配合基础第一部分:词汇》(GB/T1800.1—1996)替代GB1800-1979中的《公差与配合的术语及定义》,用《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GB/T1804—1992)替代《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GB1804—1979)。2.“公差与配合”标准1332.“公差与配合”标准9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中,公差与配合部分的标准主要包括GB/T1800.1—1997《极限与配合基础第1部分:词汇》

GB/T1800.2—1998《极限与配合基础第2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规定》

GB/T1800.3—1998《极限与配合基础第3部分: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GB/T1803-2003《极限与配合尺寸至18mm孔、轴公差带》包括(GB/T1800.4—1999《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

GB/T1801—1999《极限与配合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

GB/T1804—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2.“公差与配合”标准134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中,公差与配合部分的标准主要包括

任何一台机器的设计,除了运动分析、结构设计、强度、刚度计算外,还要进行精度设计。研究机器的精度时,要处理好机器的使用要求与制造工艺的矛盾。解决的方法是规定合理的公差,并用检测手段保证其贯彻实施。由此可见,“公差”在生产中是非常重要的。2.“公差与配合”标准135任何一台机器的设计,除了运动分析、结构设计、强度、二公差1、有关“尺寸”的术语和意义2、有关“公差、偏差及误差”的术语和定义3、标准公差系列4、基本偏差系列5、公差与极限偏差的比较6、例题与习题136二公差1、有关“尺寸”的术语和意义12(1)孔和轴在满足互换性的配合中,孔和轴具有广泛的含义,即:

孔指圆柱形内表面及其它内表面中,由单一尺寸确定的部分,其尺寸由D表示;

轴指圆柱形的外表面及其它外表面中,由单一尺寸确定的部分,其尺寸由d表示。即:孔为包容面,轴为被包容面。如图所示。d1D1D21.有关“尺寸”的术语和意义图2-1孔与轴137(1)孔和轴在满足互换性的配合中,孔(2)尺寸

尺寸是用特定单位表示长度的数字。(3)基本尺寸

基本尺寸是由设计者经过计算或按经验确定后,再按标准选取的标注在设计图上的尺寸,孔和轴分别用D、d表示。注:基本尺寸可以是一个整数或一个小数。1.有关“尺寸”的术语和意义138(2)尺寸1.有关“尺寸”的术语和意义141.有关“尺寸”的术语和意义(4)实际尺寸

实际尺寸是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孔、轴分别用Da、da表示。(5)极限尺寸极限尺寸是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其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

孔Dmax、轴dmax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孔Dmin、

轴dmin1391.有关“尺寸”的术语和意义(4)实际尺寸15基本尺寸D(d)最大极限尺寸Dmax最小极限尺寸Dmin最小极限尺寸dmin最大极限尺寸dmax上偏差ES下偏差EI公差TD公差Td上偏差es下偏差ei0孔轴上偏差下偏差零线基本尺寸下偏差上偏差0+-2、有关“公差、偏差及误差”的术语和定义图2-2孔与轴的上下偏差140基本尺寸D(d)最大极限尺寸Dmax最小极限尺寸Dmin最小(1)尺寸偏差

尺寸偏差=某一尺寸-基本尺寸

偏差包括:实际偏差=实际尺寸-基本尺寸=D-Da=d-da

极限偏差2、有关“公差、偏差及误差”的术语和定义141(1)尺寸偏差2、有关“公差、偏差及误差”的术语和定义17(2)极限偏差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ES

(孔)=

Dmax

-D

es

(轴)=

dmax

d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EI

(孔)=

Dmin

-

D

ei

(轴)=

dmin

-

d2、有关“公差、偏差及误差”的术语和定义142(2)极限偏差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2.有关“公差、偏差及误差”的术语和定义(3)尺寸公差(公差)

尺寸公差是指尺寸允许的变动量。

尺寸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

孔TD

=︱Dmax-Dmin︱=︱ES-EI︱

轴Td

=︱dmax-dmin︱=︱es-ei︱1432.有关“公差、偏差及误差”的术语和定义(3)尺寸公差(公2.有关“公差、偏差及误差”的术语和定义(4)零线

零线是在公差带图中,确定偏差的一条基准直线,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以其为基准确定偏差和公差。

零线以上为正,以下为负。也叫零偏差线。1442.有关“公差、偏差及误差”的术语和定义(4)零线202.有关“公差、偏差及误差”的术语和定义(4)公差带

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上、下偏差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称为公差带。

公差带有两个基本参数,即公差带大小与位置。

在国家标准中,公差带包括:

公差带大小由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位置由基本偏差确定1452.有关“公差、偏差及误差”的术语和定义(4)公差带212.有关“公差、偏差及误差”的术语和定义(5)标准公差(IT)

标准公差就是国家标准所确定的公差,标准中表列的,用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标准公差等级在极限与配合制中,同一公差等级(例如IT7)对所有基本尺寸的一组公差被认为具有同等精度程度。1462.有关“公差、偏差及误差”的术语和定义(5)标准公差(I2.有关“公差、偏差及误差”的术语和定义

(6)基本偏差

标准中表列的,基本偏差就是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那个极限偏差,它可以是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0+-基本尺寸孔轴孔轴EIESeies基本偏差下偏差基本偏差上偏差图2-3孔与轴基本偏差1472.有关“公差、偏差及误差”的术语和定义(6)基本偏差03.标准公差系列(1)标准公差单位(公差因子,单位mm)

当尺寸≤500mm时,反映加工误差反映测量误差1483.标准公差系列(1)标准公差单位(公差因子,单位mm)3.标准公差系列(2)公差等级

标准公差共分20级:

IT01、IT0、IT1、IT2、…到IT18。

IT—国际标准公差(ISOTolerance)的缩写代号

IT7表示标准公差7级。

从IT01至IT18,公差等级依次降低,相应的标准公差数值依次增大。1493.标准公差系列(2)公差等级253.标准公差系列尺寸≤500mm的IT5至IT18级标准公差计算表

公差等级

IT5IT6IT7IT8IT9IT10IT11IT12公差值

7i10i16i25i40i64i100i160i1503.标准公差系列263.标准公差系列(3)基本尺寸分段

标准公差的值

T=a

i1513.标准公差系列(3)基本尺寸分段标准公差的值3.标准公差系列

例:基本尺寸φ45mm(在>30mm~50mm尺寸段)的IT6与IT7的公差值。

计算基本尺寸(mm)

1523.标准公差系列283.标准公差系列

例:基本尺寸φ45mm(在>30mm~50mm尺寸段)的IT6与IT7的公差值。公差单位(mm)

IT6=10i=10×1.56≈16(mm)

IT7=16i=16×1.56≈24.97≈25(mm)

1533.标准公差系列293.标准公差系列图2-4标准公差等级1543.标准公差系列图2-4标准公差等级30(1)基本偏差代号

孔用大写字母

A,B,C……,ZB,AC

轴用小写字母

a,b,c……zb,zc4.基本偏差系列155(1)基本偏差代号4.基本偏差系列314.基本偏差系列图2-5孔基本偏差系列1564.基本偏差系列图2-5孔基本偏差系列324.基本偏差系列图2-6轴基本偏差系列1574.基本偏差系列图2-6轴基本偏差系列33图2-7基本偏差系列4.基本偏差系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