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西省太原市令德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山西省太原市令德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山西省太原市令德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山西省太原市令德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山西省太原市令德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山西省太原市令德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年年贴春联,岁岁有不同。“改革春雨润万家万家富裕,开放东风扬神州神州腾飞”流星于八十年代;而如今,人们更喜爱“发微信点新歌,邀来众人聚诗友;贺年华敲电脑,迎接新岁盼祥和”。这体现了()①社会意识的稳定性

②事物运动的绝对性③客观规律的永恒性

④思想观念的历史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D【考点】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1、运动与静止的关系(1)特点不同: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2)联系: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客观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作为社会意识,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这就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解答】①不合题意,材料内容强调的是社会意识的运动变化,不涉及稳定性;②符合题意,材料中春联内容岁岁有不同,体现了事物运动的绝对性;③表述错误,没有永恒的客观规律;④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八十年代、如今”体现了春联内容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达,表明思想观念的历史性.故选D2.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对“君主立宪制”的正确理解是A、君主的权力受到法律的制约B、宪法由君主负责制定C、君主按法律程序选举产生D、君主对议会负责参考答案:A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习近平之所以这样强调是因为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习近平之所以强调领导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答案为B4.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林希的短诗《土》蕴含的哲理①整体与部分是对立的

②整体与部分是统一的③整体离不开部分

④部分离不开整体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参考答案:C5.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新媒体、自媒体、微营销等新名词不断涌现,信息技术的快速变革也推动着展览展示方式的革新。相对于传统的图文、影像与实物结合的展示方式,数字化的展示方式以更丰富的内容、更立体的形式、更多元化的互动体验方式,深受观众青睐。这表明①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现代科技给大众传媒插上飞翔的翅膀③大众传媒的发展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④信息技术快速变革促进了经典文化流行化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参考答案:C材料强调的是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与题意不符。6.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

参考答案:C7.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①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②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③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④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参考答案:C8.2011年1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者颁奖,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对科技的重视。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科学技术的进步(

①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③能促进文化传播、继承和发展

④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C9.一个美国游客看到中国传说中的人物财神赵公明一手举钢鞭、一手托金元宝的塑像,感叹道:“掠夺资源还受到如此尊重,这种思维与美利坚没什么区别。”这表明①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基本相同

②部分美国人对中国文化存在误读③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

④文化背景差异影响人的认识活动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参考答案:C10.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琵琶、胡琴、腰鼓等,都是在汉代由各边疆民族地区陆续传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这表明()A.中华文化“源远”才能“流长”B.中华文化独具特色C.不同区域的文化,显示出不同的特色D.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参考答案:D11.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

)A.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坚持改革开放C.坚持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D.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参考答案:A12.在一次评选20世纪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的活动中,鲁迅的《呐喊》、曹禺的《雷雨》、雷锋的《雷锋日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榜上有名。由此可以看出(

)。A.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创造了人B.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不断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C.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参考答案:B13.2012年12月12日“圆明园文化柏林展”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隆重开幕,展览运用3D技术复原的数字多媒体影片,立体展现圆明园破世、蒙尘、重光的历史轨迹,向世人呈现圆明园的惊世大美、憾世长歌。这一活动①体现了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通过文化交流进行文化传播③说明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化

④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D14.督查食品安全整顿,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依法严惩假冒伪劣、走私贩私、偷逃骗税、金融证券犯罪和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的经济原因是(

)A.市场经济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B.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C.价值规律的基础性作用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行为参考答案:B15.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捡拾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进行图书漂流。图书漂流活动A.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B.超越时空对文化传播的局限C.有利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促进了文化传播与交流参考答案:D16.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以下属于规律的是A.水往低处流

B.春夏秋冬依次更替

C.新陈代谢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参考答案:C略17.“甜粽子、咸粽子哪个更正宗?”成了今年端午期间网友的热议话题。总的来说,南方人更偏爱咸粽子,北方人则青睐甜粽子。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华文化具有(

)A.民族性

B.独特性

C.区域性

D.整体性参考答案:C18.某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陲,风景秀丽,但基础产业较薄弱,科教事业较落后。根据这种状况,该地区制定建立绿色经济产业带、民族文化特色区等项目,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该地区的做法,符合的哲理是

A.实践具有社会性

B.运动与物质不可分

C.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认识具有反复性参考答案:C19.“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形同村落,不管怎样变化,经济全球化都不可能消除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个性差异,这是因为(

A.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B.经济全球化是维护文化多样性的保证

C.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D.尊重民族文化的差异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参考答案:C20.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一个人一生的宝贵财富。有人倡议:生活从家务劳动抓起,品德从孝心感恩抓起,文明从说话礼仪抓起。与此倡议放映的哲理相似的是(

)①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②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③物必先腐之,而后虫生之

④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参考答案:A21.为了切实维护老百姓的餐桌安全、用药安全,自2011年8月22日以来,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开展了“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公安机关开展这一行动(

)A.履行了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B.履行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C.坚持了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D.坚持了公正司法,保护了公民的生命安全参考答案:AC22..近代学者王国维把诗歌的意境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有我之境也。“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有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据此,下列诗句中属于“有我之境”的是A.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B.片云于共远,永夜月同孤C.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参考答案:B23.耶鲁大学华人教授蔡美儿采用中国传统方式培养女儿,要求每科成绩必须拿A,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在她的严格要求下,两个女儿举手投足彬彬有礼,门门功课皆“A”,姐姐14岁就进入世界音乐的圣殿卡内基音乐大厅演奏,妹妹12岁就成为耶鲁青年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手。但在美国人看来,这种教育方式扼杀孩子的个性,是残忍的、不成功的。产生这种差异的文化原因是()A.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西方国家大多是发达国家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中西方的交往行为产生了差异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对子女的教育上认识和思维方式不同D.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参考答案:C24.毛毛虫有尾随的习惯。法国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让毛毛虫在一个花盆边围成一个圆圈爬行,离花盆不远处放有食物。毛毛虫一个跟一个爬了六七个小时,最后又累又饿而死,这种现象被称之为“毛毛虫思路"。我们从“毛毛虫思路”中获得的启示是A.要彻底抛弃传统的观念,追求思想解放B.必须学会揭露矛盾、分析矛盾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突破落后观念的束缚参考答案:D25.“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这是()A.唯心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唯物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参考答案:C本题以古语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古语所表达的世界观的判断,难度较大。“凡象皆气也”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气”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它承认了物质决定意识,但这一观点并未涉及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因此,可以判定这一观点为唯物主义观点,但不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选C。26.利用基因技术对免疫细胞进行改造后可以使它们更有效地杀灭癌症细胞,这种方法已被成功应用于治疗白血病,研究人员认为它对其他癌症可能同样有效。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是了①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②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③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④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参考答案:A27.截至2012年8月底,全国共投入资金180多亿元,建成达到统一规定标准的农家书屋600449家,农家书屋已覆盖全国具备条件的行政村,提前三年完成了“农家书屋村村有”的任务。开展“农家书屋村村有”活动主要是为了A.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B.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弘扬科学精神C.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文明风尚

D.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参考答案:D28.6.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A.“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B.“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C.“事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参考答案:A二、材料论述题(共3题,共44分)29.海南文明大行动是社会系统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一。从2011年11月开始,海南省教育系统开展为期3年的“小手拉大手,文明我先行”主题实践活动。该活动旨在引领广大学生当好先进文化的实践者、传播者,文明风尚的示范者,服务社会的志愿者,海南文明的守护者;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请运用“文化塑造人生”的知识,谈谈中学生参加“小手拉大手,文明我先行”活动的意义。(10分)参考答案: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参加“小手拉大手,文明我先行”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每点6分,但总分不能超过10分)30.30年前,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自发实行土地“大包干”为标志性事件,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进程率先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起步。从1978年到2008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4680元,广大农民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强调,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通过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分析我国农村30年来的改革举措。(8分)参考答案: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通过农村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4分)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