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择性选修1:第二章 问题研究 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_第1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选修1:第二章 问题研究 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_第2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选修1:第二章 问题研究 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_第3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选修1:第二章 问题研究 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_第4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选修1:第二章 问题研究 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问题研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研究导引材料研究强化练习1.收集资料,了解有关河口冲积岛的基本情况。2.根据长江河口冲积岛的变迁示意图,推测崇明岛的形成过程。3.搜集资料,分析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推测崇明岛的未来。研究导引材料研究强化练习1.岛屿的类型及形成原因按岛屿的成因可分成大陆岛、火山岛、珊瑚岛和冲积岛四大类。(1)大陆岛大陆岛是由大陆向海洋延伸露出水面的岛屿。世界上较大的岛基本上都是大陆岛。它是因地壳上升、陆地下沉或海平面上升、海水侵入,使部分陆地与大陆分离而形成的。(2)火山岛火山岛是因海底火山持久喷发,岩浆逐渐堆积,最后露出水面而形成的岛屿。研究导引材料研究强化练习(3)珊瑚岛珊瑚岛是由热带、亚热带海洋中的珊瑚虫残骸及其他壳体动物残骸堆积而成的,主要集中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中。珊瑚礁有三种类型:岸礁、堡礁和环礁。世界上最大的堡礁是澳大利亚东海岸的大堡礁。(4)冲积岛由于它的组成物质主要是泥沙,故也称沙岛。冲积岛是陆地河流挟带泥沙搬运到河口,沉积下来形成的。研究导引材料研究强化练习2.冲积岛的形成过程形成冲积岛的原因各不相同。我国长江口的沙岛是由于潮流涨落不一所致,是泥沙不断堆积而形成的。珠江口沙岛成因不一,有的是因河心滩发育而成;有的由河口沙嘴发育而成;还有一种是由波浪侵蚀泥质海岸,从海岸分离出小块陆地,从而形成冲积岛。冲积岛主要由泥沙形成,因此它的结构比较松散,性质不稳定。如果周围的水流条件发生改变,岛的面积就会随之变大或缩小,形态也会变化。河口地区的冲积岛,每逢遇到海水倒灌或洪水倾泄,强烈的冲蚀会使岛四周形态发生改变。大多数情况下,在冲积岛屿河流和潮流平行的两边,总是一边经受侵蚀,一边逐渐淤积,日积月累,便形成长条形岛屿;有的冲积岛会冲蚀消失;有的岛屿则会不断成长,最终与陆地形成一体。研究导引材料研究强化练习3.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围垦滩涂和沙洲上,这样使崇明岛的面积不断增加。围海造陆扩大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但对自然环境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例如,改变了河口地区水流的速度和方向,对周围港口会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对该水域的水生生物也会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导引材料研究强化练习4.围海造陆可能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哪些影响?(1)引发赤潮。围海造陆使海水潮差变小,潮汐的冲刷能力降低,海水自净能力减弱,水质趋于恶化,加之围海造陆的陆地多用于城市建设和工农业生产,污染物较多,尤其是污水直接排入海洋,导致海水富营养化,赤潮的发生概率增加,给沿海的海水养殖业和海洋渔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危害。(2)引发洪灾。围海造陆阻塞了部分入海河道,影响了洪水的下泄,造成内涝。同时,围海造陆也会导致某些天然排泄口受阻,因此又造成局部地下水位上升。(3)破坏海岸生态。不合理的围海造陆,破坏海岸自然环境,破坏海洋生物链,使海洋生物锐减,不少海湾的自然环境因不合理的围海造陆被改变,严重损害栖息生物的生态环境,使原有生物群落结构遭破坏,物种减少。研究导引材料研究强化练习典例剖析例题崇明岛被称为“上海市的后花园”。读图,完成下列各题。研究导引材料研究强化练习(1)简述崇明岛成为上海市民夏季周末度假胜地的优势条件。(2)指出崇明岛规划建设沿海防护林的重点区域,并说明其作用。长江枯水季节海水容易倒灌进入河道,造成水质无法达到饮用水标准,上海市供水告急。东风西沙水库是上海市在滩涂湿地上新建的蓄淡避咸水库。(3)分析上海市新建东风西沙水库及其选址的原因。研究导引材料研究强化练习解析:第(1)题,主要从崇明岛的地理环境分析适宜作为夏季周末度假胜地的优势条件。崇明岛四面环水,夏季气温低于中心城区;岛上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基础设施完善);距离上海市区近;有公路相连,交通便利。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崇明岛的东岸和北岸受台风影响大,所以建设沿海防护林的重点区域是在东岸和北岸。沿海防护林的作用主要是防风和保护海岸。还能为候鸟提供栖息地,也具有一定的旅游价值。第(3)题,主要从水质方面分析对上海市供水稳定、安全作用;其次分析湿地的生态作用和土地成本。研究导引材料研究强化练习答案:(1)崇明岛四面环水,夏季气温低于中心城区;岛上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基础设施完善);距离上海市区近;有公路相连,交通便利。(2)崇明岛的东岸和北岸。沿海防护林可以起到防风的作用;减少海浪对岸线的侵蚀;为候鸟提供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形成旅游景观(美化环境)。(3)保证上海市供水稳定、安全;新建水库靠近上游方向,水质较好;受海水倒灌影响小;湿地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利用滩涂,占地成本低。研究导引材料研究强化练习1.读崇明岛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1)崇明岛的成因是(

)A.河流堆积作用B.海浪堆积作用C.河流侵蚀作用D.地壳抬升形成(2)未来崇明岛的变化,最有可能(

)A.逐渐变小B.向河流北岸延伸、扩展C.不会有太大变化D.向河流南岸延伸,直至与南岸相连研究导引材料研究强化练习解析:第(1)题,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此处地势低平,水流速度减慢,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挟带的泥沙在此沉积,形成河口冲积岛。第(2)题,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的河流向右岸偏转,右岸往往侵蚀作用较强,岸陡水深,左岸易发生泥沙堆积。长江自西向东流,南岸侵蚀作用强,北岸堆积作用强,因此未来崇明岛可能向河流北岸延伸、扩展。答案:(1)A

(2)B研究导引材料研究强化练习2.崇明岛地处长江入海口。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岛土地总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A.水体面积增加B.大量填海造陆C.泥沙沉积D.耕地面积减少(2)土地结构的变化说明该岛(

)A.经济结构调整 B.生态环境恶化C.水土流失加剧 D.耕地被撂荒研究导引材料研究强化练习解析:第(1)题,崇明岛是河口冲积岛,是长江挟带的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形成的,因而其土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泥沙沉积。第(2)题,崇明岛耕地、林地面积减小,建设用地、水体、未利用地面积增加,说明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A项正确;该岛属于河口冲积岛,地势平坦,水土流失较轻,C项错误;从图中无法判断出崇明岛生态环境恶化和耕地被撂荒的情况,B、D两项错误。答案:(1)C

(2)A研究导引材料研究强化练习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形成至今,虽然“身体”在不断“长大”,但在上海的经济地位却一直“长不大”。截至2004年底,崇明农业人口占全区人口75%以上,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贫困人口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1/3。研究导引材料研究强化练习崇明开发总体规划提出,崇明作为国务院确定的上海可持续发展重要战略空间,2020年建设成森林花园岛、旅游度假岛、生态住区岛和科技研发岛,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战略示范作用的“生态岛区”。(1)崇明岛的“身体”之所以在不断“长大”,主要是因为

;而它在上海的经济地位一直“长不大”,主要由于受

阻隔,交通不便。

(2)“隧道穿越,大桥飞架”,沪崇长江通道工程已于2004年底正式启动。竣工后,驾车从浦东五号沟出发,经过

岛、

至崇明陈家镇只需30分钟,通过崇启大桥或

大桥还可北达江苏省的启东、海门等地。

研究导引材料研究强化练习(3)崇明岛开发前景良好的可再生能源是(

)A.核能B.风能C.太阳能D.生物质能(4)(多选)从建设“生态岛区”的战略考虑,崇明岛东滩湿地不适宜(

)A.开垦农田B.建立高科技工业园区C.开发商品房D.建设候鸟自然保护区研究导引材料研究强化练习解析:第(1)题,崇明岛是我国第三大岛,从成因上讲属于河口冲积岛,是由长江挟带的泥沙沉积形成的,因此崇明岛“身体”在不断“长大”。其经济地位一直“长不大”,主要是因为受长江阻隔,交通不便。第(2)题,由图中所提供信息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从浦东五号沟至崇明岛陈家镇经过的途径以及从崇明岛到江苏省的启东、海门等地的途径。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