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技能强化练-古代诗歌鉴赏_第1页
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技能强化练-古代诗歌鉴赏_第2页
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技能强化练-古代诗歌鉴赏_第3页
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技能强化练-古代诗歌鉴赏_第4页
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技能强化练-古代诗歌鉴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古代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各题。和董传留别,苏轼粗缙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②。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注释】①苏轼罢官凤翔签判赴汴京,途经长安时,与朋友董传相聚,到长安后写此诗留赠董传。②踏槐花:唐代有“槐花黄,举子忙”俗语,槐花落时,也就是举子应试的时间了,后于是称参加科举考试为“踏槐花”。③诏黄:即诏书,诏书用黄纸书写,故称。.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中的“自”字揭示了读书与人的气质之间的必然联系,富有启迪意义,历来为人称颂。B.颔联中“厌伴”“强随”表明了董传的志向,他不愿再过烹瓠叶的日子,想和举子在槐花飘落大地的时候去游学。C.董传是一个失意的读书人,诗中“粗缙大布”“烹瓠叶”“囊空不办”等词语表明了董传生活的贫困。D.本诗巧于用典,蕴藉含蓄。如“寻春马”“得意”就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巧妙化用。2.纪晓岚在点评这首诗时说:“句句老健。结二句乃期许之词,言外有炎凉之感,非有所不足于薰传也。”请结合尾联具体词句,简要说说‘‘期许"'‘炎凉之感”的具体含义。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0陆游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②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唯药物,差科③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④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注]①本诗创作于陆游四十岁左右,他罢官回到家乡,赋闲在家。②散策:拄杖散步。③差科:指差役和赋税。④佛粥:“腊八粥”,早在宋代,每逢腊八,东京开封各大寺院都要煮七宝五味粥,以作供佛和施舍给人。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腊月”扣题,“风和”“意己春”以乐写悲,反衬作者被贬官回乡的痛苦复杂心情。B.“漠漠”“重重”两个叠词,描画出乡村炊烟袅袅、牛迹重重的生活图景,层次感强。C.尾联上句写腊八节人们互赠、食用“佛粥”的习俗,生活气息浓厚,也让本诗更富有文化味。D.尾联下句着一“更”字,写出了万物更新的气象,也流露出对自己人生春天早日到来的渴盼。.颈联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有何作用?.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江上①杜甫江上日多雨,萧萧荆楚秋。高风下木叶,永夜揽貂裘。勋业频看镜,行藏2独倚楼。时危思报主,衰谢不能休。【注】①此诗为杜甫五十五岁滞留夔州所作。②行藏:此处指行迹。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写了夔州秋景,“荆楚”点明作者此时远离故园,漂泊异乡。B.颔联“木叶”描写秋风中树叶纷纷凋零的场景,凸显了环境的萧瑟。C.尾联直抒胸臆,尽显动荡局势下诗人报国的拳拳之心和不拔之志。D.本诗意境凄楚悲凉,但呈现了诗人潇洒积极、昂扬乐观的精神面貌。2.《冷斋夜话》云:“诗句有含蓄者,如老杜'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本联蕴含的思想感情。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诉衷情晏殊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注):这首词写于宋仁宗宝元元年作者四十八岁时,当时他从参知政事贬为外官已有六年。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词乃流连景物之作,写的是秋景。起句选取木芙蓉、黄菊两种花在秋风中争香斗艳来体现重阳到来前的季节特征。B.上片以流畅的笔墨描绘出重阳节前秋日登高所见景致,情思恬淡自然,语言明净清新,不饰雕琢,亦不失肤浅。C.下片起首三句,画卷舒展于天地之间,意境旷达又略带感慨情绪,景象描写由上片的动态描写转为静物刻画。D.结尾三句,写久久地登高望远,看到鸿雁飞来,引起头脑中的无限思念,这里的思念,主要是指对朝廷的思念,有别于诗人常写的对于离别的心爱之人的思念。2.本词在写景方面很有特点,结合全词进行赏析。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故国”点题,为下片的怀古伏笔;“晚秋”点明登临季节,“天气初前”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似”“如"二字运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全片由远而近,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景。C.作者举了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的例子,他们的奢靡生活,使得国家灭亡,而且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继续着。D.本词立意新颖,直抒胸臆,境界开阔,风格高峻,《古今词话》评价为: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以及解析.答案:1.B.①期许之意在于,鼓励、祝福友人董传在诏书上新写的如鸦的黑字上一定有他的名,能够金榜高中,春风得意。②炎凉之感在于,诗人在尾联紧承颈联鼓励、祝愿友人早日考中,不再提友人才华,因为诗人深知他虽然“腹有诗书气自华”,满腹经纶,但没有功名世俗并不认可,日子注定清贫,也只有金榜题名“得意”之时才“堪夸世俗”,言语之间也就流露出世俗炎凉的无奈。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进行综合赏析的能力。涉及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多方面。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想和举子在槐花飘落大地的时候去游学”,错误。结合注释不难发现“去游学”不对,应该是参加科举考试。''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意思是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故选B。2.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认真阅读题目、注释、诗歌内容,结合背景及作者情况全面理解诗歌内容、情感。解答时要抓住关键词分析。题干为纪晓岚在点评这首诗时说:'句句老健。结二句乃期许之词,言外有炎凉之感,非有所不足于董传传也。'请结合尾联具体词句,简要说说‘期许炎凉之感’的具体含义”,首先要读懂纪晓岚的点评:句句成熟老练,尤其是结尾两句,意在言外,有世态炎凉之感慨,不仅仅是表达叹惋之情。结合尾联“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③新湿字如鸦”中的诗句具体答出“期许”之意,“炎凉之感”。“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这两句诗大意是“得意时才可以夸耀于世俗,诏书刚刚到黄纸黑字擢升董君”,承接上两句,继续对董传给予鼓励,希冀董传能够有朝一日,可以金榜题名,扬眉吐气,以夸世俗。这里就只有对一个不得意书生的祝福期许之意了。诗人在尾联紧承颈联鼓励、祝愿友人早日考中,照应开篇句中“腹有诗书气自华”,言外自然有满腹才学者却没有博取功名的叹惋,何种原因造成的这种不合常理的现象呢?除了制度自然有世态炎凉的因素了。''得意",即“春风得意”,意谓黄榜得中;世俗,社会上流传的风俗习惯:诏黄:即诏书,诏书用黄纸书写,故称;”字如鸦,诏书写的黑字。“犹堪夸世俗”里自有对世俗的不满,“诏黄新湿”里亦有嫌迟的遗憾。.答案:1.A;2.(1)情感:①流露出年老多病、赋闲在家的无奈;②更有对自己年华渐老,却一事无成的自嘲之情。(2)作用:这样就为尾联写精神面貌的转折埋下伏笔。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语言和评价古诗观点态度的能力。A.“以乐写悲,反衬作者被贬官回乡的痛苦复杂心情”错。首联主要是写天气虽是隆冬腊月,但已露出些许春意,为下句写自己外出散步做了铺垫,以“风和”“意已春”衬托自己尚未完全意冷心灰,应是正面衬托。故选.答案:1.D2.①功业未立而双鬓已斑,频频看镜;登楼望远,心怀天下,写出了诗人报国心切。②衰暮之人,体力不济,于是背地自登,因而久倚,“独”字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苦闷。③心空有雄心壮志,然身已暮年,表现了诗人的矛盾心理,与壮志未酬的慨叹。解析:1.D项,“潇洒积极、昂扬乐观的精神面貌”错,诗歌前四句写的是旅客悲秋之况,后四句表达旧臣忧国之怀。报主心切,时势艰难,想着国事,虽衰年未肯自倭,尽力报效国家,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的孤独、苦闷之情。2.颈联“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意思是,年纪大了却功业未成,常常照照镜子,看到白发已出现了,经常孤独站在高楼倚柱自叹。“频看镜”“独倚楼”,是两处细节描写,夜不眠以至曙,故对镜倚楼,频看镜,写出了诗人报国心切:“独”字写出了诗人经常孤独站在高楼倚柱自叹的形象,时势艰难,想着国事,尽力报效国家,虽然身老而不能出力,但此种心思却永不停歇,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的孤独、苦闷之情。4.答案:1.C;2.①景物色彩浓淡相宜。上片选取木芙蓉、黄菊、红树等景物,色彩鲜明,体现了盎然游兴,下片的“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写出水天澄碧的淡雅,相映成趣,写出了诗人隐约的伤感。②观察角度富于变化。上片先写近景,再写远景,由近及远;下片从陆上写到水上,从地面写到天上。近观、远视、仰望相结合。③巧妙运用修辞手法。“芙蓉金菊斗馨香”运用了拟人手法,''远村秋色如画”是比喻,景物描写生动形象。解析;1.“由上片的动态描写转为静物刻画”错,上片是静物描写,下片是动态景物刻画。2.上片“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近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选取木芙蓉、黄菊两种色彩鲜明的花来表现“重阳”到临前的季节特征。秋景最美的,本来就是秋叶,这里拈出树上红叶来写,充分显出时令特征。红树中间还带着一些“疏黄”之色,树叶之红是浓密的,而黄则是稀疏的,浓淡相间,色调更丰,画境更美。下片“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三句写出中原地区秋雨少,秋水无波,清光澄净之景致。景物色彩浓淡相宜。“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两句,从近景写到远景,从周围写到望中的乡村,从花写到树。下片“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三句从陆上写到水上,从地面写到天上。近观、远视、仰望相结合。“芙蓉金菊斗馨香”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芙蓉和金菊争芳斗艳的情景;“远村秋色如画”是比喻,把秋色比喻成画一般美丽,景物描写生动形象。5.答案:1.D2.①悲叹六朝统治集团奢侈荒淫导致覆亡的历史;②批评人们忘记六朝亡国的教训(千古以来,人们登高凭吊,不过是空发兴亡的感慨,商女至今犹唱后庭遗曲);③流露了对北宋王朝统治者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解析:LD项,非“直抒胸臆”,本词重点使用借古讽今的手法。2.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时所写。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上片侧重写景,写词人登高所见。在一派飒爽的晚秋天气中,词人登高临远,大笔挥洒,描绘秋日晚暮江山如画的景色,视野开阔,气象壮观。下片抒怀。词人发六朝兴亡的感慨,突出“门外楼头”的旧事,其实是借古伤今,别有言外之意。“门外楼头”化用“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典故,说隋朝开国大将韩擒虎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