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诊断讲座课件_第1页
心电图诊断讲座课件_第2页
心电图诊断讲座课件_第3页
心电图诊断讲座课件_第4页
心电图诊断讲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电图诊断讲座

心电图诊断讲座1

第一节临床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2一、心电发生的基本原理(一)极化状态(二)除极(三)电偶学说(四)复极一、心电发生的基本原理34什么是心电图?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电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

4什么是心电图?心电图(Electrocardiogr4整个心脏:

除极:心内膜→心外膜

复极:心外膜→心内膜除极方向-+整个心脏:

除极:心内膜→心外膜

复极:心外膜→心内膜除极方51、除极

心肌细胞在静止状态时,细胞膜外为正电荷,膜内为负电荷。当受到电刺激时,细胞内部变为正电荷,并沿着一定的方向扩展。细胞内部由负电荷变为正电荷的过程叫除极。1、除极6心肌细胞复极过程2、极化状态

除极完毕时,心肌细胞膜内带正电荷,膜外为负电荷,此时称为极化状态心肌细胞复极过程2、极化状态7心脏电位强度的相关因素

与心肌细胞数量成正比

与电极位置和心肌细胞间的距离成反比

与电极的方位和心肌除极的方向所构成的角度有关,夹角越大,电位越弱

心脏电位强度的相关因素与心肌细胞数量成正比8二、临床心电图二、临床心电图9(一)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3波3期)1、P波2、P-R间期3、QRS波群4、ST段5、T波6、Q-T间期(一)心电图各波段的1、P波2、P-R间期10R心脏除、复极与心电图各波段关系示意图R心脏除、复极与心电图各波段关系示意图11心电图导联标准导联共包括12个导联6个肢体导联6个胸导联心电图导联标准导联共包括12个导联121、肢体导联:包括肢体导联I、II、III及加压肢体导联aVR、aVL、aVF。1、肢体导联:包括肢体导联I、II、III及加压肢体导联aV13心电图诊断讲座课件14肢体导联I:左上肢(+)

右上肢(—)II:左下肢(+)右上肢(—)III:

左下肢(+)左上肢(—)加压肢体导联aVL(left)——左上肢aVR(right)——右上肢aVF(foot)——左下肢肢体导联I:左上肢(+)右上肢(—)加压肢体导15与其六轴关系肢体导联的导联轴与其六轴关系163、胸前导联

V4水平与腋中线交点V6V4水平与腋前线交点V5左锁骨中线与5肋间隙交点V4V2与V4的中点V3胸骨左缘4肋间隙V2胸骨右缘4肋间隙V1位置导联V1、V2导联面对右室壁V5、V6导联面对左室壁V3、V4介于两者之间V4水平与腋中线交点V6V4水平与腋前线交点V5左锁骨中线与1718

单极胸导联的电极位置和意义导联正极V1胸骨右缘4肋间V2胸骨左缘4肋间V3V2与V4连线中点V4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V6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

V7左腋后线与V4同一水平V8左肩胛下线与V4同一水平V9左脊柱旁线与V4同一水平V3R右侧V4R右侧与V3、V4、V5对称V5R右侧1818第二节心电图图形描绘第二节心电图图形描绘19心电图波形、波段的命名及测量心电图波形、波段的命名及测量20012340绝对不应期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90+20心电图mV动作电位012340绝对不应期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90+202122

P波—四波四段形态和意义22P波—四波四段形态和意义2223QRS波—四波四段的形态和意义23QRS波—四波四段的形态和意义2324T波—四波四段的形态和意义24T波—四波四段的形态和意义2425U波—四波四段的形态和意义25U波—四波四段的形态和意义2526P-R间期:四波四段的形态和意义26P-R间期:四波四段的形态和意义2627

QRS时间:四波四段的形态和意义27QRS时间:四波四段的形态和意义2728ST段:四波四段的形态和意义28ST段:四波四段的形态和意义2829Q-T间期:Q-Tinterval四波四段的形态和意义29Q-T间期:Q-Tinterval四波四段的形态和意义2930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意义30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意义3031第二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正常数据1.1心率的测量1.2各波段振幅的测量1.3各波段时间的测量1.4平均心电轴1.5心脏循长轴转位31第二节1.1心率的测量31时间、电压的测量

纵坐标代表电压lmV的定标电压,正好能将心电记录器上的描笔上下移动l0mm一小格为lmm,相当于0.1mV的电位差5小格为5mm,相当于0.5mV。时间、电压的测量纵坐标代表电压32心率的测量

测量若干个(5个以上)P—P或R—R间隔,求平均数用下列公式计算出心率

心率(次/分)=60P—P或R—R(s)心率的测量测量若干个(5个以上)P—P或R—R间隔,求平均3334心率=60/0.8=75次/分单导联心电图1.1心率的测量心率(次/分)=60/R-R(或P-P)间期注:心律不齐时,应取数个R-R间距的平均值计算。34心率=60/0.8=75次/分单导联心电图3435Pwaveamplitude1.2各波段振幅的测量向上波形的高度:从等电位线的上缘垂直地测量到波的顶端;向下波形的深度:从等电位线的下缘垂直地测量到波的最低处。35Pwave1.2各波段振幅的测量向上波形的高3536R-waveamplitudeS-waveamplitude1.2各波段振幅的测量测量高、深度,以参考水平线上、下缘为准36R-waveamplitudeS-waveampli3637P-waveduration1.3各波段时间的测量测量内容:P波时间PR间期QRS时间QT间期测量方法:从波形起点前缘到波形终点前缘37P-waveduration1.3各波段时间的测量测3738单导联心电图的测量P波PR间期QRS时间QT间期——在12导联中选1个导联测量(选择振幅大、波形清晰的导联)以最宽大的P波为准测P波宽大且有Q波的导联以最宽大的QRS波为准以最长的QT间期为准38单导联心电图的测量P波——在12导联中选1个导联测量(38平均心电轴的检测和意义

平均心电轴:将心房除极,心室除极与复极过程中产生的多个瞬间综合心电向量,各自再综合成一个主轴向量平均心电轴的偏移方向:额面QRS平均电轴与心电图Ⅰ导联正侧段所构成的角度平均心电轴的检测和意义平均心电轴:将心房除极,心室除极与复3940平均心电轴的测定方法目测法作图法查表法40平均心电轴的测定方法目测法40目测法:根据主波方向估测

目测法:根据主波方向估测4142IIII左偏右偏可以简记为:背靠背,向左偏尖对尖,向右偏或者:左手I,右手III,哪个朝上朝哪偏42IIII左偏右偏可以简记为:4243IIII+90°

+120°

无偏移IIII+6mm-2mm+5mm-1mm6+(-2)=4mm5+(-1)=4mm心电轴与I导联夹角:-30°~90平均°作图法:

I、III导联QRS波主波向上无偏移43IIII+90°0°+120°无偏移I4344左偏IIII+5mm-1mm+2mm-7mm5+(-1)=4mm2+(-7)=-5mm

I导联主波向上

III导联主波向下为左偏IIII+90°

+120°

平均心电轴与I导联夹角:-30°~-90°44左偏IIII+5mm4445右偏IIII+2mm-5mm+6mm-2mm2+(-5)=-3mm6+(-2)=4mm

I导联主波向下

III导联主波向上为右偏IIII+90°

+120°

平均心电轴与I导联夹角:+120°~+180°45右偏IIII+2mm4546查表法:分别测出Ⅰ导联和Ⅲ导联QRS波群振幅代数和,查心电轴表。46查表法:46心电图诊断讲座课件47临床意义

平均心电轴正常人可变动于0º90º之间心电轴在0º-30º之间者为“电轴轻度左偏”,-30º-90º为电轴左偏,见于横位心(肥胖体型、晚期妊娠及重症腹水等)、左心室肥大、左前分支阻滞等。临床意义平均心电轴正常人可变动于0º90º之间4849顺钟向转位:clockwiserotation逆钟向转位:counterclockwiserotation心尖部心底部1.5心脏循长轴转位

心脏在胸腔内沿其长轴顺钟向或逆钟向旋转称为心脏钟向转位。常以V3的QRS波群改变为准,从心尖部到心底部方向观察。49顺钟向转位:心尖部心底部1.5心脏循长轴转位心4950逆钟向转位顺钟向转位出现在V1或V2RS正常见于V3或V4出现在V5或V6V3V5V1测量心脏转位

测量方法:自心尖向心底(沿心脏长轴)观察,心脏沿长轴出现的转位。50逆钟向转位顺钟向转位出现在V1或V2RS正常见于V3或V50顺钟向转位

心脏沿其长轴(自心底部至心尖)作顺钟向(自心尖观察)放置时,使右心室向左移左心室则相应地被转向后,故自V1至V4,甚至V5V6均示右心室外膜rs波形明显的顺钟转位多见于右心室肥厚顺钟向转位心脏沿其长轴(自心底部至心尖)作顺钟向(自心尖观51逆钟向转位

心脏绕其长轴作逆钟向旋转时,使左心室向前向右移,右心室被转向后,故V3、V4呈现左心室外膜qr波型。显著逆钟向转位多见左心室肥厚。

逆钟向转位心脏绕其长轴作逆钟向旋转时,使左心室向前向右移,5253临床意义1.正常人也可见,解释心电图波形的正常变异;2.顺钟向转位:V3波形出现在V5、6导联,可见于右室肥大;3.逆钟向转位:V3波形出现在V1、2导联,可见于左室肥大;4.钟向转位,反映心脏电学位置的变化,并非全是解剖上的转位。53临床意义1.正常人也可见,解释心电图波形的正常变异;53正常心电图正常心电图54P波

代表心房肌除极的电位变化。P波在I、II、aVF、V4-V6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其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低平均可。正常人P波<0.12s。振幅肢体导联<0.25MV,胸导联<0.2MV。P波代表心房肌除极的电位变化。55P-R间期

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正常成人P-R间期为0.12~0.20s之间。不超过0.22s.QRS波群

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时间一般测量标准导联中最宽的QRS综合波群,或在V3导联中测量正常成人为0.06~0.10s,不超过0.11s。P-R间期QRS波群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56575757QRS波群

波形和振幅

肢导联形态:通常在工、Ⅱ、Ⅲ、aVL、aVF导联中,呈qR、RS或R型;在aVR导联中,可呈QS、rS、rSr‘或Qr型。振幅:大多数肢导联中,R波振幅在0.06~1.5mV之间,其中RaVR<0.5mV,RaVL<1.2mV,RaVF<2.OmV,RI<1.5mV。

QRS波群波形和振幅58QRS波群

波形和振幅

胸导联形态:V1、V2导联中多呈rS型;V5、V6导联中多呈qR、qRs、Rs或R型;V3、V4导联中呈RS型(R波与S波振幅大致相等)。振幅:Q波,V5、V6常有小Q波,但不超过R波的1/4,宽度不超过0.04s;R波,RVl<0.7~1.0mV,RV5<2.5mV;S波,V1的R/S<1,V5的R/S>1。QRS波群波形和振幅59心电图诊断讲座课件60QRS波群时间>0.12s,表示室内传导障碍。振幅超过正常,考虑左或右心室肥厚若肢体导联的每个QRS波群(R+S或Q+R)电压的绝对值都小于0.5mv或每个胸导联QRS波群电压的绝对值都不超过0.8mv,称为低电压,常见于心包积液,肺气肿、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肥胖人

QRS波群时间>0.12s,表示室内传导障碍。61Q波

正常Q波振幅不超过同导联R波的1/4,时间不超过0.04s。V1、V2导联不应有q波,但可以呈QS型avR导联可呈QS或Qr型如在其他导联出现超过正常范围的过深、过宽的Q波,称为异常Q波,常见于心肌梗塞。

Q波正常Q波振幅不超过同导联R波的1/4,时间不超过0.062J点

QRS波群的终末部分与S-T段起始之交接点,称为J点。通常J点上下偏移不超过1毫米,大多大等电位线上

J点QRS波群的终末部分与S-T段起始之交接点,称为J点。63S-T段

正常的ST段为一等电位线,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在任一导联上S-T段下移一般不应超过0.05mv;而S-T段抬高除V2-3导联可抬高≥0.2mv外,其余导联不应超过0.1mv.T波

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S-T段正常的ST段为一等电位线,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在64T波

方向正常方向多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Ⅰ、Ⅱ、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Ⅲ、avL、avF、V1-3导联可以直立,双向或倒置但若V1导联直立,V2-6导联就不应倒置。T波方向65T波

振幅胸前导联中,T波较高,V2~V4导联可高达1.5mv,但不应超过1.5mv,V1的T波不超过0.4mv,一般不超过0.6mv。在R波为主的导联上,T波不应低于R波的1/10;Tv5>Tv1。

QT间期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T波振幅QT间期代表心室除66Q-T间期

Q-T间期的长短与心率的快慢有密切关系,心率越快,Q-T间期越短,反之则越长

常用校正的Q-T间期,即Q-Tc-Q-T/正常Q-Tc的最高值为0.44s,超过此限即为延长。Q-T间期延长伴T波异常可出现极为严重的心律失常。

Q-T间期Q-T间期的长短与心率的快慢有密切关系,心率越快67U波

在T波后0.02~0.04s出现的小波称为U波,其方向一般与T波一致,振幅很小胸导联(尤其在V3)较清楚,可达0.2~0.3mvU波明显增高常见于血钾过低U波倒置可见于高血钾和心肌缺血等U波在T波后0.02~0.04s出现的小波称为U波,其方向6869心电图分析方法1.一般阅读:将各导联心电图浏览一遍

检查导联标记有无错误,导联有无接错;定标电压是否准确,走纸速度是否正常稳定,有无电压倍数增减的导联;基线是否稳定,有无交流电压干扰、电极板接触不良等引起的伪差;69心电图分析方法1.一般阅读:将各导联心电图浏览一遍6970心电图分析方法1.P波是否符合窦性P波规律2.P波时间3.P波振幅4.P波形态:是否正常,在哪些导联是直立、倒置、正负双向、负正双向、高尖、直立双峰、增宽呈双峰5.QRS波:是否呈室上型、室型、畸形、变形6.QRS波形态:在哪些导联是(Rs/qRs/qR…)形7.QRS振幅8.RV59.Q波:QI,aVL,V5,V6是否<0.04s,是否<同导联R/49.ST段:有无偏移,有无抬高、压低、抬高压低的幅度10.T波形态:在哪些导联直立、倒置、正负双向、负正双向,低平11.T波振幅:肢体导联是否>R/10,胸导联是否>R/812.U波:在哪些导联可明视,与同导联T波比值是否正常<T/470心电图分析方法1.P波是否符合窦性P波规律70第三节心房、心室肥大一、心房肥大二、心室肥大第三节心房、心室肥大一、心房肥大71心房肥大导致—心房肌纤维增长变粗;房间传导束牵拉损伤心电图上表现的特点:P波——振幅、宽度发生改变

一、心房肥大72一、心房肥大72727373731、右房肥大特点:1、右心房比左心房先除极,P波的宽度增加,出现双向P波,并且P波的初始部分比较高大。2、P波尖而高耸,其振幅≥0.25mV,在II、III、aVF导联表现最突出;3、补充知识:此心电图称为“肺型P波”,常见于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1、右房肥大特点:74右心房肥大右心房肥大752、左房肥大心电图表现:1、为P波增宽>0.12s,呈双向/峰型,两峰间距≥0.04s以在V1导联上最为显著。2、双向P波的终末部分比较大而宽3、补充知识:该心电图典型者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故称为“二尖瓣型P波”。2、左房肥大心电图表现:76左心房肥大左心房肥大773、双心房肥大1.P波增宽≥0.12s,振幅≥0.25v2.V1导联P波高大双相,上下振幅均超过正常范围。3、双心房肥大1.P波增宽≥0.178心肌纤维增粗、截面积增大→除极电压增高室壁增厚、心腔扩大、心肌细胞变性致传导低下→激动时程延长室壁肥厚、劳损、相对供血不足→复极顺序改变二、心室肥大79心肌纤维增粗、截面积增大→除极电压增高二、心室肥大79798080801、左心室肥大SRTRVSLVV5V1SR心室除极顺序正常,最大综合向量仍指向左后,使左室占优势的情况更加突出,QRS波群电压明显增高。811、左心室肥大SRTRVSLVV5V1SR心室除极顺序正常,81胸导联:Rv5或Rv6>2.5mv;Rv5+Sv1>4.0mv(男性)或>3.5mv(女性);肢体导联:RI>1.5mv,RavL≥1.2mv,RavF>2.0mv,R1+SⅢ>2.5mv。额面QRS心电轴左偏。QRS时间延长到0.1-0.11s并存ST-T改变左室肥大胸导联:Rv5或Rv6>2.5mv;Rv5+Sv1>4.82左心室肥大左心室肥大832、右室肥大V1导联R/S≥1,V5导联R/S≤1,或S波比正常加深,aVR导联以R波为主;Rv1+Sv5>1.05mv(重症>1.2mv);RaVR>0.5mv;心电轴右偏。ST-T改变2、右室肥大V1导联R/S≥1,V5导联R/S≤1,或S波比84右心室肥大SRVSLVV5RTTV1SR心室除极综合向量逆转,由左后指向右前,并出现心电轴右偏。85右心室肥大SRVSLVV5RTTV1SR心室除极综合向量逆转85右心室肥大及心肌劳损右心室肥大及心肌劳损863、双侧心室肥厚当心脏的左、右心室同时肥厚时,心电图型可出现以下几种现象。(一)大致正常心电图:由于两侧心室的电压同时增高,互相抵消所致,有时仅有QRS波的增宽,切迹及T波低平。(二)只表现一侧心室肥厚的特征而另一侧心室肥厚常被掩盖。由于左心室壁原比右心室壁厚,因此,双侧心室肥厚时仅显示左室肥厚者为多。3、双侧心室肥厚87双侧心室肥大双侧心室肥大88第四节心肌缺血正常情况下,心室的复级过程是从心外膜开始向心内膜方向推进的。当心室肌某一部分发生缺血时,将影响心室复极的正常进行,从而产生心电图ST-T的异常改变。第四节心肌缺血正常情况下,心室的复级过程是从心外膜开始向心89“缺血性”改变(T波改变)若缺血发生于心内膜面,心内膜面复级向量(与心外膜复级向量相抗衡)减小,T波呈对称性,高而直立;例如前壁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时,V1导联出现高大的T波;下壁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时则是Ц、Ш、aVF导联出现高大的正向T波。“缺血性”改变(T波改变)若缺血发生于心内膜面,心内膜面复级90“缺血性”改变(T波改变)若发生于心外膜面,使外膜面复极延迟晚于内膜面,复极程序反常,就出现对称性T波倒置;例如前壁外膜发生心肌缺血时,在V2导联可见倒置的T波,而下壁外膜发生缺血时,在Ц、Ш、aVF导联可以出现深倒置的T波。“缺血性”改变(T波改变)若发生于心外膜面,使外膜面复极延迟91“损伤性”改变(ST段改变)缺血时间进一步延长,缺血程度进一步加重,就会出现“损伤性”图形改变,主要表现为S-T段偏移。一般地说,损伤不会持久,要么恢复,要么进一步发生坏死。“损伤性”改变(ST段改变)缺血时间进一步延长,缺血程度进一92

“损伤型”改变(ST段改变)心内膜下心肌损伤时,心外膜导联ST段压低,心外膜下心肌损伤时,心外膜导联ST段抬高。93“损伤型”改变(ST段改变)9393ST段的异常改变缺血型ST改变,往往表现为ST呈水平和下垂型下移≥0.1mv,下移的ST段与R波夹角≥90◦ST段的异常改变缺血型ST改变,往往表现为ST呈水平和下垂型94ST段的异常改变1、典型心绞痛,心电图出现一时性的ST段下移,T波低平、双相或倒置。2、变异性心绞痛,心电图可出现ST段抬高而常伴有高耸的T波。3、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变化与典型心绞痛相似,一般变化较轻。4、判断运动实验的阳性结果时,心电图出现缺血型ST段下移的意义较T波改变的意义更为重要。ST段的异常改变1、典型心绞痛,心电图出现一时性的ST段下移95ST段的异常改变5、心室肥厚及束枝传导阻滞等情况时出现的ST-T改变,是由于心肌除极时间延长,与心肌已开始进行的复级时间相重叠所致,通常称为继发性ST-T改变。ST段的异常改变5、心室肥厚及束枝传导阻滞等情况时出现的ST96第五节心肌梗塞“缺血型改变”“损伤型改变”“坏死型改变”三个改变第五节心肌梗塞“缺血型改变”三个改变97“缺血性”改变若缺血发生于心内膜面,T波呈对称性,高而直立;若发生于心外膜面,使外膜面复极延迟晚于内膜面,复极程序反常,就出现对称性T波倒置;“缺血性”改变若缺血发生于心内膜面,T波呈对称性,高而直立;98“损伤性”改变缺血时间进一步延长,缺血程度进一步加重,就会出现“损伤性”图形改变,主要表现为S-T段偏移。一般地说,损伤不会持久,要么恢复,要么进一步发生坏死。“损伤性”改变缺血时间进一步延长,缺血程度进一步加重,就会出99“坏死性”改变一般认为坏死的心肌细胞不能恢复为极化状态和产生动作电流,所以心电图主要表现“坏死型Q波,病理性Q波”。即Q波增宽>0.04s、加深>同一导联1/3R波。“坏死性”改变一般认为坏死的心肌细胞不能恢复为极化状态和产100急性心肌梗死ECG的形成为置于心外膜的电极位于坏死区周围的体表电极记录到缺血和损伤图形位于坏死区中心的体表电极同时记录到缺血、损伤和坏死型特征的图形101急性心肌梗死ECG的形成为置于心外膜的电极位于坏死区周围的体101急性心肌梗塞的图形演变(四个分期)急性心肌梗塞的图形演变(四个分期)102103103103心肌梗塞的定位诊断:下壁侧壁前间壁前壁广泛前壁(膈面)心肌梗塞的定位诊断:下壁侧壁前间壁前壁广泛前壁(膈面)104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主要根据坏死型Q波出现的导联确定梗死部位广泛前壁:V1~V5导联,也可波及I、aVL导联前间壁:V1、V2、V3导联心尖部(前壁):V4导联,也可波及V3、V5导联前侧壁:V5、V6导联,也可波及I、aVL导联高侧壁:I、aVL导联下壁:II、III、aVF导联后壁:V7、V8、V9导联右室:V3R,V4R,V5R105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主要根据坏死型Q波出现的导联确定梗死部位广105心电图诊断讲座课件106心电图诊断讲座课件107心肌梗塞的不典型图形

非透壁性心肌梗死(心内膜下心梗)

急性期可仅出现ST平直压低,无异常Q波,但S-T恢复后仍存在T波由倒置逐渐加深至变浅至恢复的演变过程。心肌梗塞的不典型图形

非透壁性心肌梗死(心内膜下心梗)

急性108第六节、心律失常第六节、心律失常109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示意图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示意图110心律失常激动起源异常激动传导异常窦性心律失常:过速、过缓、不齐、停搏异位心律被动性主动性逸搏、逸搏心律(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心动过速(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扑动、颤动(房性、室性)生理性传导障碍:干扰与脱节(包括心脏各个部位)病理性传导障碍: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传导阻滞(一度、二度I型和II型、三度)室内阻滞(左右束支阻滞、左束支分支阻滞)意外传导(超常传导、裂隙现象、维登斯基现象)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心律失常激动起源异常激动传导异常窦性心律失常:过速、111(一)激动起源异常1、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静止。

2、异位心律失常:

⑴主动性:过早搏动、心动过速、扑动、颤动。⑵被动性:逸搏、逸搏心律。

(二)激动传导异常1、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2、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一、心律失常分类(一)激动起源异常一、心律失常分类112窦性心律与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征:①有一系列规律出现的P波,且P波形态表明激动来自窦房结(即P波在)Ⅱ、Ⅲ、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②P-R间期>0.12s;③频率40-150次/min。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一般规定为60-100次/min。同一导联中P-P间期差值应小于0.16s;

窦性心动过速:①窦性心律的频率在成人超过100次/min(1岁以内超过140次/min,1-6岁超过120次/min);②P-R、QRS及Q-T时限都相应缩短;③有时可伴有继发性S-T段轻度压低和T波振幅偏低。

窦性心律与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征:①113窦性正常心律窦性正常心律114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

(1)符合窦性心律条件;(2)心率>100次/min

窦性心律1152、窦性心动过缓(1)符合窦性心律条件(2)心率<60次/min

II心率:43次/分2、窦性心动过缓II心率:43次/分1163窦性心律不齐(1)符合窦性心律条件(2)同一导联中最长与最短P-P间期相差>0.12sII0.68s1.12s同一导联P-P间期相差:1.12-0.68=0.44s3窦性心律不齐I117

窦性停搏(1)符合窦性心律条件(2)在规则的P-P间期中突然出现较长的P-P间期(>1.5s)(3)长P-P间期与基本的窦性P-P间期之间无倍数关系2.6s1.2s

118窦性心动过缓:①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min;②窦性心动过缓低于40次/min者少见,若有应注意是否有2:1窦房传导阻滞,或房性早搏二联律未下传。窦性心律不齐:①窦性心律的起源未变,但节律不整,在同一导联上P-P间期差异大于0.16s或0.12s;②窦性心律不齐常与窦性心动过缓存在。窦性心动过缓:①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min;②窦性119窦性心动过缓及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及心律不齐120窦性心动过缓、逸搏心律窦性心动过缓、逸搏心律121.窦性停搏与窦房传导阻滞

窦房结在一段时间内不能产生冲动,而使心房或整个心脏暂停活动,称为窦性停搏。心电图上在一段较正常P-R间隔显著延长的时间内P-QRS-T波、停搏间歇时间一般大于2秒并与正常的P-R间距不成倍数关系,在长间歇后一般易出现交界性或室性逸搏。.窦性停搏与窦房传导阻滞122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病态窦房结综合症123异位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又称过早搏动,简称早搏。是在窦房结尚未发出激动之前低位起搏点抢先发出激动控制心房及/或心室的活动,称为早搏。根据异位起搏点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早搏。偶发早搏:<5次/min或<30次/h频发早搏:≥5次/min或≥30次/h二联律:1个窦性激动+1个早搏,连续3次或以上三联律:2个窦性激动+1个早搏,连续3次或以上异位心律失常期前收缩124联律间期与代偿间歇联律间期代偿间歇代偿间歇完全:联律间期+代偿间歇≥2个正常心动周期代偿间歇不完全:联律间期+代偿间歇﹤2个正常心动周期联律间期与代偿间歇联律间期代偿间歇代偿间歇完全:联律间期+代125房性早搏

特点:1、提前出现一个变异的P’波,与正常P波不同。2、QRS波不变形,P’-R>0.12s;3、代偿间歇常不完全。房性早搏126室性早搏

特点:1、提早出现一个宽大畸形的QRS-T波群,

QRS时限>0.12s(3小格)2、QRS前面无相应的P波,T波方向多与主波相反3、常有完全的代偿间歇室性早搏127(房室)交界性早搏1、QRS波与窦性者略有变异,因为交界区的激动也能同时逆行上传达心房,所以QRS波前会产生一个逆行P’波,P’-R<0.12s2、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歇(房室)交界性早搏128阵发性心动过速来源:由异位起博点连续快速发出电冲动而形成1、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2、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动过速129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A、QRS波宽大畸形>0.12s,ST-T改变,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呈连续室性早博B、心室律稍不齐,频率为140~200次/分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30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率通常在160-250bpm。节律快而规则,有突发突止的特点,P可以埋藏于QRS波中而不可见,也可能为倒置的逆行P波,与T波融合。

理应分为房性与交界区性,但因P’波常不易明辩,故将两者统称之为室上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率通常在160-250131心房扑动:

1、房波规则,P波消失,代之以“F”波,呈锯齿样。(II、III、avF导联清晰)

2、扑动波较规则,频率在250-350bpm,

3、由心房内一个固定的异位兴奋灶发出冲动。心房扑动:

1、房波规则,P波消失,代之以“F”波,呈锯齿样132心房扑动(呈2∶1下传)心房扑动(呈2∶1下传)133心房颤动:

1、P波消失,代之以“f”波(在V1和II导

较易识别)

2、“f”波频率在350-600bpm,RR绝对不等(脉搏短绌)心房颤动:

1、P波消失,代之以“f”波(在V1和II导134心房颤动心房颤动135心室扑动与颤动:A、室扑的心电图特点是无正常QRS-T波群,代之以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则的大振幅波动,呈正弦波,频率达200~250次分,心脏失去排血功能。B、室扑常不能持久,很快便会转为室颤(大小不等、极不匀齐的低小波,频率达200~500次分)而死亡。它的出现往往是心脏停跳前的短暂征象。心室扑动与颤动:136心室扑动与颤动心室扑动与颤动137传导异常心脏传导阻滞心脏传导阻滞按发生的部位分为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1.窦房传导阻滞

窦房阻滞使起博点至少暂停一个周期,随后又再次恢复起博活动。传导异常心脏传导阻滞按发生的部位分为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138窦房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1392.房室传导阻滞1、I度房室传导阻滞:主要表现:P-R间期延长,在成人若P-R≥0.2s(5小格),则可诊断为I度房室传导阻滞。2.房室传导阻滞1、I度房室传导阻滞:主要表现:P-R间期延140I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0.27s)

>5小格I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0.27s)1412、II度房室传导阻滞(需要两个或多个心房激动才能兴奋心室)

莫氏Ⅰ型莫氏II型2、II度房室传导阻滞142临床意义:

MobitzI型多为功能性,阻滞部位高,预后较好MobitzII型多为器质性,阻滞部位低,预后较差莫氏(Mobitz)分型143临床意义:莫氏(Mobitz)分型143143莫氏I型(Morbiz)传导阻滞:表现为P波规律地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一个P波不能引出一个QRS波,即脱漏一个QRS波群。周而复始。称为“文氏现象”。莫氏I型(Morbiz)传导阻滞:表现为P波规律地出现,P-144II度房室传导阻滞(莫氏I型)II度房室传导阻滞(莫氏I型)145莫氏II型(MorbizII)表现为P-R间期恒定不变,部分正常的P波后偶尔无QRS波群。莫氏II型往往提示有严重的房室结问题或者结性传导进行性加重。莫氏II型(MorbizII)146II度房室传导阻滞(莫氏II型)II度房室传导阻滞(莫氏II型)1473、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P波与QRS波毫无相关性,各保持自身的节律,房率高于室率,我们称“房室分离”。3、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48III度房室传导阻滞III度房室传导阻滞149束支传导阻滞

束支分为左、右束支。右束支将激动迅速传到右心室,左束支将激动迅速传到左心室。任何一束支存在阻滞都会导致该侧心室的激动延迟。束支传导阻滞1501、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时,QRS波群时限≥0.12s;V1或V2导联QRS呈rsR´或M形,I、V5、V6导联S波增宽而有切迹,其时限≥0.04s;aVR导联呈QR型,其R波宽而有切迹;V1导联R峰时间>0.05s;V1、V2导联ST段轻度压低,T波倒置,I、V5、V6导联T波方向一般与终末S波方向相反,仍为直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时,QRS形态与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相似,仅其时限<0.12s。最有特征性的是V1导联,呈rsR’型的M波。1、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151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522、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时,QRS波群时限≥0.12s;V1或V2导联呈rS或宽而深的QS波,I、aVL、V5、V6导联R波增宽而有切迹,电轴左偏;I、V5、V6导联q波消失;V5、V6导联R峰时间>0.06s;ST-T与主波方向相反。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时,QRS形态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相似,仅其时限<0.12s。2、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53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54左前分支阻滞:心电轴左偏-30--90;II、III、aVF导联QRS波呈rS型,III导联S波大于II导联S波,aVL导联呈qR,aVL导联R波大于I导联R波;QRS波群时限轻度延长,但<0.12s。左后分支阻滞:心电轴右偏+90-+180;I、aVL导联QRS波呈rS型,III、aVF导联呈qR,且q波时限<0.025s;III导联R波大于II导联R波;QRS波群时限<0.12s。左前分支阻滞:心电轴左偏-30--90;II、II155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156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左后分支传导阻滞157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Kent束)LGL综合征(James束)Mahaim型预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Kent束)158心电图诊断讲座课件159心电图诊断讲座课件160心电图诊断讲座课件1611.当高位节律点发生病变或受到抑制而出现停搏或节律明显减慢时(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者因传导障碍而不能下传时(如窦房或房室传导阻滞),或其它原因造成长的间歇时(如期前收缩后的代偿间歇等),作为一种保护性措施,低位起搏点就会发出一个或一连串的冲动,激动心房或心室。仅发生1-2个称为逸搏,连续3个以上称为逸搏心律。

逸搏与逸搏心律1.当高位节律点发生病变或受到抑制而出现停搏或节1622.心肌电生理复习:

心肌细胞的自律性以窦房结为最高,正常约为60-100次/分,房室交界区次之,为40-60次/分,希氏束以下仅25-40次/分。2.心肌电生理复习:1633.分类:

(1)房性逸搏心律频率多为50-60次/分,P´R间期

>0.12s;

(2)交界性逸搏心律频率一般为40-60次/分;(3)室性逸搏心律频率一般为20-40次/分;(4)反复心律。3.分类:164逸搏与逸搏心律逸搏与逸搏心律165电解质紊乱与药物影响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电解质紊乱与药物影响低钾血症高钾血症166低钾血症高钾血症低钾血症高钾血症167洋地黄效应洋地黄效应168洋地黄效应ST段下垂型压低;T低平、双向或倒置;ST-T呈鱼钩样改变;QTc间期缩短;洋地黄效应是已经接受洋地黄治疗的标志,而非中毒!洋地黄效应ST段下垂型压低;169洋地黄中毒各种心律失常是主要表现:如频发性及多源性室早,严重时可出现室颤,交界性心动过速伴房室脱节,房性心动过速伴不同比例房室传导阻滞,当出现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则是洋地黄严重时中毒表现。另外也可发生窦性静止或窦房阻滞,房扑房颤等。还可有胃肠道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洋地黄中毒各种心律失常是主要表现:如频发性及多源性室早,严重170分析心电图1.心律问题;2.传导问题;3.房室肥大问题;4.心肌方面的问题;注意:心电图不是万能的!!一定要结合临床!!分析心电图1.心律问题;171测试测试172心电图诊断讲座课件173心电图诊断讲座课件174心电图诊断讲座课件175心电图诊断讲座课件176心电图诊断讲座课件177心电图诊断讲座课件178心电图诊断讲座课件179心电图诊断讲座课件180心电图诊断讲座课件181主要内容(总论)1、心电图临床应用范围2、心电图产生原理:除极复极四项原则3、心电各波段名称及其代表意义(四波四段)4、心电图导联(构成、连接方法及意义)5、心电图的测量6、心电轴(目测法)7、钟向转位8、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及正常值(窦形P波及胸导联QRS波群形态特点)9、心电图分析方法182主要内容(总论)1、心电图临床应用范围182182(一)激动起源异常1、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2、异位心律失常:早搏心动过速扑动颤动

(二)激动传导异常

1、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2、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典型)

心律失常主要内容(各论)183(一)激动起源异常心律失常主要内容(各论)183183主要内容(各论)1、洋地黄作用曲线2、低血钾心电图表现3、房室肥大4、心肌梗死的分期及定位5、典型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表现184主要内容(各论)184184心电图诊断讲座

心电图诊断讲座185

第一节临床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186一、心电发生的基本原理(一)极化状态(二)除极(三)电偶学说(四)复极一、心电发生的基本原理187188什么是心电图?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电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

4什么是心电图?心电图(Electrocardiogr188整个心脏:

除极:心内膜→心外膜

复极:心外膜→心内膜除极方向-+整个心脏:

除极:心内膜→心外膜

复极:心外膜→心内膜除极方1891、除极

心肌细胞在静止状态时,细胞膜外为正电荷,膜内为负电荷。当受到电刺激时,细胞内部变为正电荷,并沿着一定的方向扩展。细胞内部由负电荷变为正电荷的过程叫除极。1、除极190心肌细胞复极过程2、极化状态

除极完毕时,心肌细胞膜内带正电荷,膜外为负电荷,此时称为极化状态心肌细胞复极过程2、极化状态191心脏电位强度的相关因素

与心肌细胞数量成正比

与电极位置和心肌细胞间的距离成反比

与电极的方位和心肌除极的方向所构成的角度有关,夹角越大,电位越弱

心脏电位强度的相关因素与心肌细胞数量成正比192二、临床心电图二、临床心电图193(一)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3波3期)1、P波2、P-R间期3、QRS波群4、ST段5、T波6、Q-T间期(一)心电图各波段的1、P波2、P-R间期194R心脏除、复极与心电图各波段关系示意图R心脏除、复极与心电图各波段关系示意图195心电图导联标准导联共包括12个导联6个肢体导联6个胸导联心电图导联标准导联共包括12个导联1961、肢体导联:包括肢体导联I、II、III及加压肢体导联aVR、aVL、aVF。1、肢体导联:包括肢体导联I、II、III及加压肢体导联aV197心电图诊断讲座课件198肢体导联I:左上肢(+)

右上肢(—)II:左下肢(+)右上肢(—)III:

左下肢(+)左上肢(—)加压肢体导联aVL(left)——左上肢aVR(right)——右上肢aVF(foot)——左下肢肢体导联I:左上肢(+)右上肢(—)加压肢体导199与其六轴关系肢体导联的导联轴与其六轴关系2003、胸前导联

V4水平与腋中线交点V6V4水平与腋前线交点V5左锁骨中线与5肋间隙交点V4V2与V4的中点V3胸骨左缘4肋间隙V2胸骨右缘4肋间隙V1位置导联V1、V2导联面对右室壁V5、V6导联面对左室壁V3、V4介于两者之间V4水平与腋中线交点V6V4水平与腋前线交点V5左锁骨中线与201202

单极胸导联的电极位置和意义导联正极V1胸骨右缘4肋间V2胸骨左缘4肋间V3V2与V4连线中点V4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V6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

V7左腋后线与V4同一水平V8左肩胛下线与V4同一水平V9左脊柱旁线与V4同一水平V3R右侧V4R右侧与V3、V4、V5对称V5R右侧18202第二节心电图图形描绘第二节心电图图形描绘203心电图波形、波段的命名及测量心电图波形、波段的命名及测量204012340绝对不应期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90+20心电图mV动作电位012340绝对不应期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90+20205206

P波—四波四段形态和意义22P波—四波四段形态和意义206207QRS波—四波四段的形态和意义23QRS波—四波四段的形态和意义207208T波—四波四段的形态和意义24T波—四波四段的形态和意义208209U波—四波四段的形态和意义25U波—四波四段的形态和意义209210P-R间期:四波四段的形态和意义26P-R间期:四波四段的形态和意义210211

QRS时间:四波四段的形态和意义27QRS时间:四波四段的形态和意义211212ST段:四波四段的形态和意义28ST段:四波四段的形态和意义212213Q-T间期:Q-Tinterval四波四段的形态和意义29Q-T间期:Q-Tinterval四波四段的形态和意义213214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意义30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意义214215第二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正常数据1.1心率的测量1.2各波段振幅的测量1.3各波段时间的测量1.4平均心电轴1.5心脏循长轴转位31第二节1.1心率的测量215时间、电压的测量

纵坐标代表电压lmV的定标电压,正好能将心电记录器上的描笔上下移动l0mm一小格为lmm,相当于0.1mV的电位差5小格为5mm,相当于0.5mV。时间、电压的测量纵坐标代表电压216心率的测量

测量若干个(5个以上)P—P或R—R间隔,求平均数用下列公式计算出心率

心率(次/分)=60P—P或R—R(s)心率的测量测量若干个(5个以上)P—P或R—R间隔,求平均217218心率=60/0.8=75次/分单导联心电图1.1心率的测量心率(次/分)=60/R-R(或P-P)间期注:心律不齐时,应取数个R-R间距的平均值计算。34心率=60/0.8=75次/分单导联心电图218219Pwaveamplitude1.2各波段振幅的测量向上波形的高度:从等电位线的上缘垂直地测量到波的顶端;向下波形的深度:从等电位线的下缘垂直地测量到波的最低处。35Pwave1.2各波段振幅的测量向上波形的高219220R-waveamplitudeS-waveamplitude1.2各波段振幅的测量测量高、深度,以参考水平线上、下缘为准36R-waveamplitudeS-waveampli220221P-waveduration1.3各波段时间的测量测量内容:P波时间PR间期QRS时间QT间期测量方法:从波形起点前缘到波形终点前缘37P-waveduration1.3各波段时间的测量测221222单导联心电图的测量P波PR间期QRS时间QT间期——在12导联中选1个导联测量(选择振幅大、波形清晰的导联)以最宽大的P波为准测P波宽大且有Q波的导联以最宽大的QRS波为准以最长的QT间期为准38单导联心电图的测量P波——在12导联中选1个导联测量(222平均心电轴的检测和意义

平均心电轴:将心房除极,心室除极与复极过程中产生的多个瞬间综合心电向量,各自再综合成一个主轴向量平均心电轴的偏移方向:额面QRS平均电轴与心电图Ⅰ导联正侧段所构成的角度平均心电轴的检测和意义平均心电轴:将心房除极,心室除极与复223224平均心电轴的测定方法目测法作图法查表法40平均心电轴的测定方法目测法224目测法:根据主波方向估测

目测法:根据主波方向估测225226IIII左偏右偏可以简记为:背靠背,向左偏尖对尖,向右偏或者:左手I,右手III,哪个朝上朝哪偏42IIII左偏右偏可以简记为:226227IIII+90°

+120°

无偏移IIII+6mm-2mm+5mm-1mm6+(-2)=4mm5+(-1)=4mm心电轴与I导联夹角:-30°~90平均°作图法:

I、III导联QRS波主波向上无偏移43IIII+90°0°+120°无偏移I227228左偏IIII+5mm-1mm+2mm-7mm5+(-1)=4mm2+(-7)=-5mm

I导联主波向上

III导联主波向下为左偏IIII+90°

+120°

平均心电轴与I导联夹角:-30°~-90°44左偏IIII+5mm228229右偏IIII+2mm-5mm+6mm-2mm2+(-5)=-3mm6+(-2)=4mm

I导联主波向下

III导联主波向上为右偏IIII+90°

+120°

平均心电轴与I导联夹角:+120°~+180°45右偏IIII+2mm229230查表法:分别测出Ⅰ导联和Ⅲ导联QRS波群振幅代数和,查心电轴表。46查表法:230心电图诊断讲座课件231临床意义

平均心电轴正常人可变动于0º90º之间心电轴在0º-30º之间者为“电轴轻度左偏”,-30º-90º为电轴左偏,见于横位心(肥胖体型、晚期妊娠及重症腹水等)、左心室肥大、左前分支阻滞等。临床意义平均心电轴正常人可变动于0º90º之间232233顺钟向转位:clockwiserotation逆钟向转位:counterclockwiserotation心尖部心底部1.5心脏循长轴转位

心脏在胸腔内沿其长轴顺钟向或逆钟向旋转称为心脏钟向转位。常以V3的QRS波群改变为准,从心尖部到心底部方向观察。49顺钟向转位:心尖部心底部1.5心脏循长轴转位心233234逆钟向转位顺钟向转位出现在V1或V2RS正常见于V3或V4出现在V5或V6V3V5V1测量心脏转位

测量方法:自心尖向心底(沿心脏长轴)观察,心脏沿长轴出现的转位。50逆钟向转位顺钟向转位出现在V1或V2RS正常见于V3或V234顺钟向转位

心脏沿其长轴(自心底部至心尖)作顺钟向(自心尖观察)放置时,使右心室向左移左心室则相应地被转向后,故自V1至V4,甚至V5V6均示右心室外膜rs波形明显的顺钟转位多见于右心室肥厚顺钟向转位心脏沿其长轴(自心底部至心尖)作顺钟向(自心尖观235逆钟向转位

心脏绕其长轴作逆钟向旋转时,使左心室向前向右移,右心室被转向后,故V3、V4呈现左心室外膜qr波型。显著逆钟向转位多见左心室肥厚。

逆钟向转位心脏绕其长轴作逆钟向旋转时,使左心室向前向右移,236237临床意义1.正常人也可见,解释心电图波形的正常变异;2.顺钟向转位:V3波形出现在V5、6导联,可见于右室肥大;3.逆钟向转位:V3波形出现在V1、2导联,可见于左室肥大;4.钟向转位,反映心脏电学位置的变化,并非全是解剖上的转位。53临床意义1.正常人也可见,解释心电图波形的正常变异;237正常心电图正常心电图238P波

代表心房肌除极的电位变化。P波在I、II、aVF、V4-V6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其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低平均可。正常人P波<0.12s。振幅肢体导联<0.25MV,胸导联<0.2MV。P波代表心房肌除极的电位变化。239P-R间期

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正常成人P-R间期为0.12~0.20s之间。不超过0.22s.QRS波群

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时间一般测量标准导联中最宽的QRS综合波群,或在V3导联中测量正常成人为0.06~0.10s,不超过0.11s。P-R间期QRS波群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24024157241QRS波群

波形和振幅

肢导联形态:通常在工、Ⅱ、Ⅲ、aVL、aVF导联中,呈qR、RS或R型;在aVR导联中,可呈QS、rS、rSr‘或Qr型。振幅:大多数肢导联中,R波振幅在0.06~1.5mV之间,其中RaVR<0.5mV,RaVL<1.2mV,RaVF<2.OmV,RI<1.5mV。

QRS波群波形和振幅242QRS波群

波形和振幅

胸导联形态:V1、V2导联中多呈rS型;V5、V6导联中多呈qR、qRs、Rs或R型;V3、V4导联中呈RS型(R波与S波振幅大致相等)。振幅:Q波,V5、V6常有小Q波,但不超过R波的1/4,宽度不超过0.04s;R波,RVl<0.7~1.0mV,RV5<2.5mV;S波,V1的R/S<1,V5的R/S>1。QRS波群波形和振幅243心电图诊断讲座课件244QRS波群时间>0.12s,表示室内传导障碍。振幅超过正常,考虑左或右心室肥厚若肢体导联的每个QRS波群(R+S或Q+R)电压的绝对值都小于0.5mv或每个胸导联QRS波群电压的绝对值都不超过0.8mv,称为低电压,常见于心包积液,肺气肿、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肥胖人

QRS波群时间>0.12s,表示室内传导障碍。245Q波

正常Q波振幅不超过同导联R波的1/4,时间不超过0.04s。V1、V2导联不应有q波,但可以呈QS型avR导联可呈QS或Qr型如在其他导联出现超过正常范围的过深、过宽的Q波,称为异常Q波,常见于心肌梗塞。

Q波正常Q波振幅不超过同导联R波的1/4,时间不超过0.0246J点

QRS波群的终末部分与S-T段起始之交接点,称为J点。通常J点上下偏移不超过1毫米,大多大等电位线上

J点QRS波群的终末部分与S-T段起始之交接点,称为J点。247S-T段

正常的ST段为一等电位线,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在任一导联上S-T段下移一般不应超过0.05mv;而S-T段抬高除V2-3导联可抬高≥0.2mv外,其余导联不应超过0.1mv.T波

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S-T段正常的ST段为一等电位线,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在248T波

方向正常方向多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Ⅰ、Ⅱ、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Ⅲ、avL、avF、V1-3导联可以直立,双向或倒置但若V1导联直立,V2-6导联就不应倒置。T波方向249T波

振幅胸前导联中,T波较高,V2~V4导联可高达1.5mv,但不应超过1.5mv,V1的T波不超过0.4mv,一般不超过0.6mv。在R波为主的导联上,T波不应低于R波的1/10;Tv5>Tv1。

QT间期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T波振幅QT间期代表心室除250Q-T间期

Q-T间期的长短与心率的快慢有密切关系,心率越快,Q-T间期越短,反之则越长

常用校正的Q-T间期,即Q-Tc-Q-T/正常Q-Tc的最高值为0.44s,超过此限即为延长。Q-T间期延长伴T波异常可出现极为严重的心律失常。

Q-T间期Q-T间期的长短与心率的快慢有密切关系,心率越快251U波

在T波后0.02~0.04s出现的小波称为U波,其方向一般与T波一致,振幅很小胸导联(尤其在V3)较清楚,可达0.2~0.3mvU波明显增高常见于血钾过低U波倒置可见于高血钾和心肌缺血等U波在T波后0.02~0.04s出现的小波称为U波,其方向252253心电图分析方法1.一般阅读:将各导联心电图浏览一遍

检查导联标记有无错误,导联有无接错;定标电压是否准确,走纸速度是否正常稳定,有无电压倍数增减的导联;基线是否稳定,有无交流电压干扰、电极板接触不良等引起的伪差;69心电图分析方法1.一般阅读:将各导联心电图浏览一遍253254心电图分析方法1.P波是否符合窦性P波规律2.P波时间3.P波振幅4.P波形态:是否正常,在哪些导联是直立、倒置、正负双向、负正双向、高尖、直立双峰、增宽呈双峰5.QRS波:是否呈室上型、室型、畸形、变形6.QRS波形态:在哪些导联是(Rs/qRs/qR…)形7.QRS振幅8.RV59.Q波:QI,aVL,V5,V6是否<0.04s,是否<同导联R/49.ST段:有无偏移,有无抬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