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烛作者:闻一多红烛1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读出节奏、轻重、情感。2.通过诵读,了解本文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3.通过散文化语言描述画面,展现诗歌意境,把握诗歌情感。教学重点:了解本文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教学难点: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读出节奏、轻重、情感。2猜诗人: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一画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红烛。
-----闻一多猜诗人: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3一、走近作者一、走近作者4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他致力于研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在论文《诗的格律》中,他要求新诗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著有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学术著作有《古典新义》、《楚辞校补》、《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闻一多的主要著作收集在《闻一多全集》中,共4册8集,1948年8月由开明书店出版。关于闻一多主要研究资料有:《闻一多纪念文集》(三联书店,1980)、陈凝《闻一多传》(民享出版社,1947)、王康《闻一多传》(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梁实秋《谈闻一多》(台北传记文学社,1967),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人民日报1980年2月12日)。
【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作者简介【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5“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1946年21日,西南联大校友会召开闻一多先生的追悼会,朱自清先生出席并写下了上面的诗句。
【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6二、分析作品【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二、分析作品【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7作品简介
红烛本意是火红的蜡烛,喜庆的象征。
《红烛》是中国现代著名诗集,闻一多的第一部诗作。1923年9月7日出版。初版本收六十二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收一百零三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构思精巧,想象奇新,语言形象生动。红烛也是火鹤的别名。
这首诗写于1923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就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作品简介【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8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引子出处:【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无题引子出处:【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9问题1、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全诗的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自焚”与“流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问题1、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10问题2:开头“红烛啊,这样红的烛”对全诗有什么作用?明确:是全诗抒情的中心和总纲。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在这样的红烛面前,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的心应该也这样的红,否则就不配做诗人。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
一个“吐”字;逼真地描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问题2:开头“红烛啊,这样红的烛”对全诗有什么作用?明确:是11问题3、诗歌以问答的形式展开抒情,一共有几处问?问什么?三处问:第1节为第一问:红烛为什么这样红?第2节为第二问:红烛为什么要自焚?第6节为第三问:红烛为什么要流泪?全诗以诗人对“红烛”的心迹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宗旨的求索过程和结果。【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问题3、诗歌以问答的形式展开抒情,一共有几处问?问什么?三处12
全诗扣住“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先后三次发问,这三问形成抒情的三个层次,使感情的抒发层层推进。
有的问而不答,有的一问两答,有的一问一答,在问问答答中,酣畅淋漓的抒情言志,诗人向读者完全敞开了心扉,把一颗心交给了读者,让我们在他那热情磅礴,精神焕发的诗句中,为他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为他那种献身祖国一切在所不惜的精神而怦然心动。【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13问题4:自读2、3节,先说红烛“一误再误”,后又写“不误不误”是不是矛盾?
这两节诗,诗人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的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
“不误,不误”采用反复的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包含着诗人对先前自作聪明的惭愧,也有力地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表现了诗人对“红烛”精神的敬仰。【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问题4:自读2、3节,先说红烛“一误再误”,后又写“不误不误14问题5:怎样理解“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当时,民众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麻木不仁,有如身陷囵圄受着禁锢。
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问题5:怎样理解“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15问题6: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
用“侵”字性质明确,红烛创造光明,残风却容不得这片光明,残风是一种邪恶的势力,它的行径完全是邪恶的行径。此其一。其二,“侵”字的适用范围大,因而给人以丰富的想象,风有大有小,而烛火在或大或小的风中也程度不同的摇曳晃动。用“着急”更能表现出红烛一心为人世间创造光明,唯恐不能为人世间创造光明,以无私奉献为天职的灵魂。
问题6: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用16
问题7:怎样理解“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第8、9两节的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劝导鼓励的呼唤。“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但这是社会使然。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只有做不屈的奉献。
诗人劝勉红烛,也是劝勉自己:“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收束得精警有力,诗情得到了凝聚与升华。
问题7:怎样理解“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第17探究主旨
《红烛》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剖白。诗人将自己比作红烛,更要用那微弱的光和热来照亮险恶的前途,去烧迫使人的迷梦,捣破禁锢着人们灵魂的监狱,为人间培养出“慰藉的花儿”和“快乐的种子”。
诗人通过红烛这一意象,表现了自己的赤诚之心和奉献精神,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前途的执着追求和献身祖国的抱负。探究主旨《红烛》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剖白。18小结
本诗抒发的爱国主义激情,具有震撼人们灵魂的力量。红烛的精神是献身祖国的精神。红烛烧蜡成灰,为创造光明而彻底的自我牺牲;红烛伤心落泪,为创造光明而忍受被摧残的痛苦,红烛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为宗旨,唯愿为世人创造光明。这首诗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的心声,他赤诚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拯救世人的灵魂,结成快乐的果子,表明作者的诗歌创作一开始就有严肃的社会责任感。红烛的形象是诗人光辉人格的写照。诗篇闪耀着诗人人格美的光辉。
小结本诗抒发的爱国主义激情,具有震撼人们灵魂的力量。19《红烛》这首诗有怎样的艺术特色?
这首诗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诗歌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在诗歌形式上,诗人极力注意诗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以和诗中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如: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前后照应和每节中诗句相对的齐整等等。诗人所倡导的中国新诗的格律化、音乐性的主张在这首诗中有一定的体现。可以说,闻一多融汇古今、化和中外的诗歌形式,以强烈的情感表达和追求精神开辟了中国一代诗风,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诗人去耕耘和探索。《红烛》这首诗有怎样的艺术特色?20
全诗九节,每一节开头都是一声“红烛啊”,这是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这是反复呼告的修辞方法,局部复沓吟咏,形成诗节的排比,便于倾诉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赋予红烛以人的思想感情,成为诗人抒情的依托。全诗九节,每一节开头都是一声“红烛啊”,这是什么修21标点探究
1、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引号的作用)“烧”字不加引号,就不能着重标明它的特殊含义。加上引号,引人注目,字义丰富而又突出。2、哦!我知道了!(叹号如改逗号表达效果有何不同)参考:用叹号:经过思考找到答案后的快感显得很强烈。改用逗号,语气不强,感情色彩淡薄。3、才着急得流泪!(叹号的作用)参考:用叹号着急的心情表达得很强烈,改用句号,就失去了强烈的感情色彩。
标点探究
1、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引号的作用)22拓展现代作家巴金在散文《灯》中提到各种灯:“扫淡黑暗的颜色”的半夜的“几点灯光”、给行人“指路”的风雪之夜的“豆大”的灯光、哈里希岛上姐姐为远航的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的孤灯”、古希腊女教士照着情人夜泅海峡的“火炬”、给绝望的友人以生的勇气和力量的“一盏油灯”……这些灯光是作者理想的象征,是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
在中国古典诗人笔下,灯烛更是一种富于审美意蕴的艺术形式,是反映中国诗人独特的情感活动和审美内容的经典意象符号之一。杜甫所谓“乐极伤头白,更深爱烛红”(《酬孟云卿》),直接表明更深烛红带给人的审美愉悦。漫漫长夜,一灯相伴,它有抗击黑暗的亲切力量;独坐窗下,烛影摇红,它是迷离温馨的艺术形式。据统计,《全唐诗》共有1563次写到灯的意象,烛光意象也有986次之多,足以说明古代文人对灯烛的由衷热爱。晶莹灯火,摇曳红烛,照亮了中国诗坛,构成古典诗歌独特的艺术风韵。——杨春俏《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烛光意象》发表于《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03年第1期拓展现代作家巴金在散文《灯》中提到各种灯:“扫淡黑暗的颜色”23古典诗词中的“红烛”举例:“终宵处幽室,华烛光灿烂”(韩愈《江汉答孟郊》)“一船灯照浪,两岸树凝霜”(卢纶《送乐平苗明府》)“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郭利贞《上元》)“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张萧远《观灯》)“门外碧潭春洗马,楼前红烛夜迎人”(韩翊《赠李翼》)“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李商隐《无题》)“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何时红烛下,相对一陶然?”(《奉酬淮南牛相公思黯见寄二十四韵》)“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羌村》)“红烛影回仙态近,翠鬟光动看人多”(李郢《中元夜》)“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刘禹锡《抛球乐》)古典诗词中的“红烛”24三、拓展延伸三、拓展延伸25建议补充阅读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汪曾祺《闻一多先生上课》梁实秋《谈闻一多》【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建议补充阅读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新教材】2.2《红26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27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28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29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本文选自1980年2月12日的《人民日报》【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30死水闻一多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死水31作业1.诵读这首诗。2.课外阅读闻一多《死水》等诗。3.完成《学生评价作业》上练习。作业32谢谢观看!谢谢观看!331.历史上无数英雄随着时光流逝而一去不返,可是他们却给后人留下了耐人寻味的故事,让后人代代咀嚼和品味,一个个故事凝成了厚重隽永的华夏文化,哺育着后人。2.项羽不屑小计谋是真诚的,他梦想用他所崇尚的武力去解决一切问题,最终,项羽用性格的笔为世人书写下了只属于他的人生篇章,算是一种对自己的薄奠。3.爱心公益提高自己的道德品位。一个人是否受人拥戴,不在于地位的高低,金钱的多寡,而在于是否有一颗仁爱之心。4.互联网可以让全世界同处一个地球村,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天涯咫尺变成现实,也可以为高智能犯罪提供更加隐蔽的场所,甚至将人送上不归路,可谓瑕瑜互见,利弊共存。5.如何正确利用好互联网,让它更加方便我们的生活,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这是人们必须冷静思考、慎重对待的问题。6.在物质极大富足的今天,人们逢节必过,过节必吃。大快朵颐之后,很少有人在意节日的内涵。我不禁大声疾呼:批判地继承传统风俗习惯,让我们自身变得更有品位,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7.书信体写作大家都比较熟悉,我也另外安排了书信体考场作文写作讲座。对于怎样撰写书信,这里就不具体展开。我们就直接看两篇优秀范文.1.历史上无数英雄随着时光流逝而一去不返,可是他们却给后人留34红烛作者:闻一多红烛35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读出节奏、轻重、情感。2.通过诵读,了解本文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3.通过散文化语言描述画面,展现诗歌意境,把握诗歌情感。教学重点:了解本文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教学难点: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读出节奏、轻重、情感。36猜诗人: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一画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红烛。
-----闻一多猜诗人: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37一、走近作者一、走近作者38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他致力于研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在论文《诗的格律》中,他要求新诗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著有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学术著作有《古典新义》、《楚辞校补》、《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闻一多的主要著作收集在《闻一多全集》中,共4册8集,1948年8月由开明书店出版。关于闻一多主要研究资料有:《闻一多纪念文集》(三联书店,1980)、陈凝《闻一多传》(民享出版社,1947)、王康《闻一多传》(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梁实秋《谈闻一多》(台北传记文学社,1967),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人民日报1980年2月12日)。
【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作者简介【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39“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1946年21日,西南联大校友会召开闻一多先生的追悼会,朱自清先生出席并写下了上面的诗句。
【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40二、分析作品【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二、分析作品【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41作品简介
红烛本意是火红的蜡烛,喜庆的象征。
《红烛》是中国现代著名诗集,闻一多的第一部诗作。1923年9月7日出版。初版本收六十二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收一百零三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构思精巧,想象奇新,语言形象生动。红烛也是火鹤的别名。
这首诗写于1923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就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作品简介【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42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引子出处:【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无题引子出处:【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43问题1、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全诗的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自焚”与“流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问题1、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44问题2:开头“红烛啊,这样红的烛”对全诗有什么作用?明确:是全诗抒情的中心和总纲。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在这样的红烛面前,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的心应该也这样的红,否则就不配做诗人。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
一个“吐”字;逼真地描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问题2:开头“红烛啊,这样红的烛”对全诗有什么作用?明确:是45问题3、诗歌以问答的形式展开抒情,一共有几处问?问什么?三处问:第1节为第一问:红烛为什么这样红?第2节为第二问:红烛为什么要自焚?第6节为第三问:红烛为什么要流泪?全诗以诗人对“红烛”的心迹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宗旨的求索过程和结果。【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问题3、诗歌以问答的形式展开抒情,一共有几处问?问什么?三处46
全诗扣住“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先后三次发问,这三问形成抒情的三个层次,使感情的抒发层层推进。
有的问而不答,有的一问两答,有的一问一答,在问问答答中,酣畅淋漓的抒情言志,诗人向读者完全敞开了心扉,把一颗心交给了读者,让我们在他那热情磅礴,精神焕发的诗句中,为他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为他那种献身祖国一切在所不惜的精神而怦然心动。【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47问题4:自读2、3节,先说红烛“一误再误”,后又写“不误不误”是不是矛盾?
这两节诗,诗人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的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
“不误,不误”采用反复的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包含着诗人对先前自作聪明的惭愧,也有力地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表现了诗人对“红烛”精神的敬仰。【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问题4:自读2、3节,先说红烛“一误再误”,后又写“不误不误48问题5:怎样理解“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当时,民众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麻木不仁,有如身陷囵圄受着禁锢。
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问题5:怎样理解“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49问题6: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
用“侵”字性质明确,红烛创造光明,残风却容不得这片光明,残风是一种邪恶的势力,它的行径完全是邪恶的行径。此其一。其二,“侵”字的适用范围大,因而给人以丰富的想象,风有大有小,而烛火在或大或小的风中也程度不同的摇曳晃动。用“着急”更能表现出红烛一心为人世间创造光明,唯恐不能为人世间创造光明,以无私奉献为天职的灵魂。
问题6: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用50
问题7:怎样理解“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第8、9两节的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劝导鼓励的呼唤。“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但这是社会使然。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只有做不屈的奉献。
诗人劝勉红烛,也是劝勉自己:“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收束得精警有力,诗情得到了凝聚与升华。
问题7:怎样理解“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第51探究主旨
《红烛》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剖白。诗人将自己比作红烛,更要用那微弱的光和热来照亮险恶的前途,去烧迫使人的迷梦,捣破禁锢着人们灵魂的监狱,为人间培养出“慰藉的花儿”和“快乐的种子”。
诗人通过红烛这一意象,表现了自己的赤诚之心和奉献精神,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前途的执着追求和献身祖国的抱负。探究主旨《红烛》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剖白。52小结
本诗抒发的爱国主义激情,具有震撼人们灵魂的力量。红烛的精神是献身祖国的精神。红烛烧蜡成灰,为创造光明而彻底的自我牺牲;红烛伤心落泪,为创造光明而忍受被摧残的痛苦,红烛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为宗旨,唯愿为世人创造光明。这首诗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的心声,他赤诚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拯救世人的灵魂,结成快乐的果子,表明作者的诗歌创作一开始就有严肃的社会责任感。红烛的形象是诗人光辉人格的写照。诗篇闪耀着诗人人格美的光辉。
小结本诗抒发的爱国主义激情,具有震撼人们灵魂的力量。53《红烛》这首诗有怎样的艺术特色?
这首诗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诗歌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在诗歌形式上,诗人极力注意诗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以和诗中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如: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前后照应和每节中诗句相对的齐整等等。诗人所倡导的中国新诗的格律化、音乐性的主张在这首诗中有一定的体现。可以说,闻一多融汇古今、化和中外的诗歌形式,以强烈的情感表达和追求精神开辟了中国一代诗风,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诗人去耕耘和探索。《红烛》这首诗有怎样的艺术特色?54
全诗九节,每一节开头都是一声“红烛啊”,这是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这是反复呼告的修辞方法,局部复沓吟咏,形成诗节的排比,便于倾诉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赋予红烛以人的思想感情,成为诗人抒情的依托。全诗九节,每一节开头都是一声“红烛啊”,这是什么修55标点探究
1、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引号的作用)“烧”字不加引号,就不能着重标明它的特殊含义。加上引号,引人注目,字义丰富而又突出。2、哦!我知道了!(叹号如改逗号表达效果有何不同)参考:用叹号:经过思考找到答案后的快感显得很强烈。改用逗号,语气不强,感情色彩淡薄。3、才着急得流泪!(叹号的作用)参考:用叹号着急的心情表达得很强烈,改用句号,就失去了强烈的感情色彩。
标点探究
1、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引号的作用)56拓展现代作家巴金在散文《灯》中提到各种灯:“扫淡黑暗的颜色”的半夜的“几点灯光”、给行人“指路”的风雪之夜的“豆大”的灯光、哈里希岛上姐姐为远航的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的孤灯”、古希腊女教士照着情人夜泅海峡的“火炬”、给绝望的友人以生的勇气和力量的“一盏油灯”……这些灯光是作者理想的象征,是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
在中国古典诗人笔下,灯烛更是一种富于审美意蕴的艺术形式,是反映中国诗人独特的情感活动和审美内容的经典意象符号之一。杜甫所谓“乐极伤头白,更深爱烛红”(《酬孟云卿》),直接表明更深烛红带给人的审美愉悦。漫漫长夜,一灯相伴,它有抗击黑暗的亲切力量;独坐窗下,烛影摇红,它是迷离温馨的艺术形式。据统计,《全唐诗》共有1563次写到灯的意象,烛光意象也有986次之多,足以说明古代文人对灯烛的由衷热爱。晶莹灯火,摇曳红烛,照亮了中国诗坛,构成古典诗歌独特的艺术风韵。——杨春俏《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烛光意象》发表于《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03年第1期拓展现代作家巴金在散文《灯》中提到各种灯:“扫淡黑暗的颜色”57古典诗词中的“红烛”举例:“终宵处幽室,华烛光灿烂”(韩愈《江汉答孟郊》)“一船灯照浪,两岸树凝霜”(卢纶《送乐平苗明府》)“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郭利贞《上元》)“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张萧远《观灯》)“门外碧潭春洗马,楼前红烛夜迎人”(韩翊《赠李翼》)“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李商隐《无题》)“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何时红烛下,相对一陶然?”(《奉酬淮南牛相公思黯见寄二十四韵》)“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羌村》)“红烛影回仙态近,翠鬟光动看人多”(李郢《中元夜》)“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刘禹锡《抛球乐》)古典诗词中的“红烛”58三、拓展延伸三、拓展延伸59建议补充阅读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汪曾祺《闻一多先生上课》梁实秋《谈闻一多》【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建议补充阅读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新教材】2.2《红60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新教材】2.2《红烛》课件设计—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61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团队建设管理培训40
- 中原地产-拓展客户与行销技巧
- 〈〈钱塘湖春行〉课件图
- 《我要健康成长》课件
- 《展会招商的技巧》课件
- 梵高-英文课件(在文辑中配有英文演讲稿)
- 低温预制食品智能化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备案拿地
- 工学《动能 动能定理》课件设计
- 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品读汇编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展示汇编员工管理十篇
-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期末单词词性分类测试表(汉译英)
- 童话知识竞赛课件
- 一氧化氮让你远离心脑血管病第(全书回顾综合版)
- GB/T 12574-2023喷气燃料总酸值测定法
- 2022年天津三源电力集团限公司社会招聘33人上岸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附带参考答案与详解
- 抑郁病诊断证明书
- 对话大国工匠-致敬劳动模范期末考试答案
- 财务总监绩效考核表
- 尿崩症诊疗规范内科学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 压缩语段之语段要点概括公开课一等奖市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
- 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导则(试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