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详细解读_第1页
发光二极管-详细解读_第2页
发光二极管-详细解读_第3页
发光二极管-详细解读_第4页
发光二极管-详细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光二极管-详细解读

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目录1什么是发光二极管2发光二极管的参数[2]3发光二极管的特点与作用[2]4发光二级管的分类[3]5发光二极管的应用[4]6Reference什么是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是指当在其整流方向施加电压(称为顺方向)时,有电流注入,电子与空穴复合,其一部分能量变换为光并发射的二极管。这种LED由半导体制成,属于固体元件,工作状态稳定、可靠性高,其连续通电时间(寿命)可达105h以上。[1]发光二极管的参数[2]发光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有最大工作电流IFM和最大反向电压URM。1.最大工作电流最大工作电流URM是指发光二极管长期正常工作所允许通过的最大正向电流。使用中不能超过此值,否则将会烧毁发光二极管。2.最大反向电压最大反向电压URM是指发光二极管在不被击穿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发光二极管的最大反向电压URM一般在5V左右,使用中不应使发光二极管承受超过5V的反向电压,否则发光二极管将可能被击穿。3.其他参数发光二极管还有发光波长、发光强度等参数,一般使用时可不必考虑,只要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形状就可以了。发光二极管的特点与作用[2]发光二极管的特点是会发光。发光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一样具有单向导电性,当有足够的正向电流通过PN结时,便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可见光或红外光。发光二极管的主要作用是指示和光发射,并可作为稳压管使用。1.指示(1)发光二极管的典型应用电路如图所示,R为限流电阻,I为通过发光二极管的正向电流。发光二极管的管压降一般比普通二极管大,为2V左右,电源电压必须大于管压降,发光二极管才能正常工作。(2)发光二极管用于交流电源指示的电路如图所示,VD_1为整流二极管,VD_2为发光二极管,R为限流电阻,T为电源变压器。2.光发射在红外遥控器、接近开关、光电耦合器等电路中,红外发光二极管担任光发射管,电路如图所示,VT为开关调制晶体管,VD为红外发光二极管。信号源通过VT驱动和调制VD,使VD向外发射调制红外光。3.稳压发光二极管可作为低电压稳压二极管使用。图所示简单并联稳压电路,利用发光二极管VD的管压降,可提供+2V的直流稳压输出。VD同时具有电源指示功能。4.发光二极管的扫描驱动需要点亮多个发光二极管时,可以采用扫描驱动的方式,以简化电路和节约电能。如图所示,电子开关将电源电压依次快速轮流接入4只发光二极管,只要轮流的速度足够快,看起来这4只发光二极管都一直在亮着。发光二级管的分类[3]按发光颜色分,发光二极管分为红色、橙色、绿色(又细分黄绿、标准绿和纯绿)、蓝光等。另外有的发光二极管中包含两种或三种颜色的芯片。根据掺或不掺散射剂、有色还是无色,又可分为有色透明、无色透明、有色散射和无色散射四种类型。散射型发光二极管常用来做指示灯。按发光管出光面特征分为圆灯、方灯、矩形、面发光管、侧向管、表面安装用微型管等,其中圆形灯按直径分为Φ2mm、Φ4.4mm、Φ5mm、Φ8mm、Φ10mm及Φ20mm等,外形尺寸以Φ3mm、Φ5mml最为常见。国外通常把Φ3mm的发光二极管记作T-1,把Φ5mm的记作T-1(3/4),把Φ4.4mm的记作T-1(1/4)。按发光强度和工作电流分有普通亮度的LED(发光强度<10mcd)、超高亮度的LED(发光强度>100mcd)、高亮度的LED(发光强度在10~100mcd间)。一般LED的工作电流在十几毫安至几十毫安,但低电流LED的工作电流在2mA以下(亮度与普通发光管相同)。除上述分类方法外.还有按芯片材料分类及按功能分类的方法。发光二极管的应用[4]①电源通断指示发光二极管作为电源通断指示电路,如图所示,通常称为指示灯,在实际应用中给人提供很大的方便。发光二极管的供电电源既可以是直流的也可以是交流的,但必须注意的是.发光二极管是一种电流控制器件,应用中只要保证发光二极管的正向工作电流在所规定的范围之内,它就可以正常发光。具体的工作电流可查阅有关资料。②数码管是电子技术中应用的主要显示器件,其就是用发光二极管经过一定的排列组成的,如图(a)所示。这是最常用的七段数码显示。要使它显示0~9的一系列数字只要点亮其内部相应的显示段即可。七段数码显示有共阳极[图(b)]和共阴极[图(c)]之分。数码管的驱动方式有直流驱动和脉冲驱动两种,应用中可任意选择。数码管应用十分广泛,可以说.凡是需要指示或读数的场合,都可采用数码管显示。Reference↑李文峰,顾洁,赵亚辉.光电显示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02↑2.0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