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资料:必修1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同步练习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1资料:必修1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同步练习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1资料:必修1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同步练习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1资料:必修1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同步练习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1资料:必修1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气运动同步练习热力环流原理大揭秘同步练习(答题时间:30分钟)1.下图为城市风原理逻辑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热力环流的某个环节,数码为具体内容,下列组合最恰当的是①城区和郊区地面冷热不均②空气垂直运动③高空、近地面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④空气水平运动A.甲①,乙④,丙③,丁②B.甲①,乙②,丙③,丁④C.甲③,乙②,丙①,丁④D.甲②,乙③,丙①,丁④2.地面上不同地区的气压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3.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一盆黄沙和一盆草皮分别放置在玻璃缸两端,用平整的胶合板把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然后将一束香点燃,放进小洞内,最后将电灯打开(如下图所示)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烟雾飘动的根本原因是黄沙和草皮的热力性质差异B.烟雾飘动的方向应为自西向东C.黄沙处气温较高,气压较低D.从该实验可得到的启发是城市建设中为减轻热岛效应应扩大草地面积读某山脉等压线示意图,回答问题。4.已知图中等压线绘制无误,则气流运动方向有误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5.图示现象产生的原因是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不同B.地面和空气热力性质差异C.大气逆辐射不同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图甲所示现象出现在白天②图乙所示地区吹山风③图甲所示地区吹山风④图乙所示现象出现在白天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下图表示甲、乙、丙、丁四地之间的热力环流。读图回答问题。7.能够正确表示环流方向的是A.甲→乙→丙→丁→甲B.甲→丙→丁→乙→甲C.乙→甲→丁→丙→甲D.乙→丁→丙→甲→乙8.关于图示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表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甲为海洋B.若表示山谷间的热力环流,乙为山顶C.若表示特大城市热力环流,甲为郊区D.热力环流使沿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增大9.下图是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①〜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2)A、B两地受热的是_______地,空气_______;冷却的是_______地,空气_______。(3)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区的是_______,说明判断依据。(5)若图中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_______(白天或夜间)。

热力环流原理大揭秘同步练习参考答案1.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难度较小。掌握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从①至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存在差异⇒空气水平运动。2.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的原理,难度中等。A图所示白天海边应吹海风。B图所示晚上山坡上空气降温快,气温低,气压高,吹山风。C图所示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近地面风应从郊区吹向市区。D图所示气温高的地区气流应上升,气温低的地区气流应下沉。3.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的原理,难度中等。由于黄沙和草皮热力性质存在差异,黄沙受热快,气温高,气压低,草皮受热慢,气温低,气压高,因此烟雾飘动的方向为自东向西。4.B5.B6.A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的原理、形式以及等压线的判读,难度较大。4.根据等压线的弯曲方向可以判断,图甲所示现象出现在白天,山坡接受太阳光热较多,空气增温较多;而同一高度山谷的空气因离地面较远,增温较少。因此在山坡附近形成低气压,在山谷上空形成高气压,大气从山谷中心向山坡运动,故②气流运动方向有误。5.山谷风是由山谷与其附近空气之间的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6.由第4题解析可知,图甲所示现象出现在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坡,为谷风;图乙所示现象出现在夜晚,风从山坡吹向山谷,为山风。7.A8.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的原理,难度中等。7.读图可知,甲、乙两地海拔相同,为近地面,甲地的气压比乙地高;丙、丁两地位于高空,丙地的气压比丁地高,所以在近地面,大气运动的方向是甲→乙,高空中大气运动的方向为丙→丁,垂直方向上大气运动的方向为乙→丙、丁→甲,所以图示环流方向是甲→乙→丙→丁→甲。8.若表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甲为夜间的陆地或白天的海洋;若表示山谷间的热力环流,乙为夜间的山谷或白天的山顶;若表示特大城市热力环流,甲为郊区;热力环流使沿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9.(1)④;⑤;(2)B;膨胀上升;A;收缩下沉;(3)图略(其热力环流的画法应是近地面A→B,高空由B→A,垂直方向A地下沉,B地上升)。(4)B;B地温度高,空气上升。(5)白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难度中等。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逐步突破,具体分析如下。

风的形成同步练习(答题时间:30分钟)1.下列四幅等压线图(单位:hPa)中,能正确反映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A. B.C. D.下图为近地面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风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图中字母表示风向的是A.a B.b C.c D.d3.导致字母a所代表的力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太阳辐射的纬度不均B.海陆之间的热力性质差异C.地球自转引起的偏向力D.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下图是北半球某区域1006百帕等压面分布的高程示意图(其中a、b、c、d的高程分别为50米、100米、150米、200米),分析回答试题。4.图中M地吹A.东南风 B.西北风C.东北风 D.西南风5.影响M地风形成的力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摩擦力C.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P1、P2为等压线,P1、P2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读图,回答问题。6.若图示为北半球,P1>P2,则O点风向为A.④或⑤ B.③或④ C.⑥或⑦ D.②或③7.若图示为高空等高面,P1<P2,则O点风向为A.③或⑦ B.①或⑧ C.⑦或⑧ D.②或③读某区域近地面等压线图,完成问题。8.若P地风向为①,则P、M两地的气压A.P>MB.P<MC.P=MD.无法确定9.若气压P<M,则P点的风向可能为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风的形成同步练习参考答案1.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风向的判断,难度中等。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原动力,始终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近地面的风还受到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斜交,而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A正确。2.C3.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断,难度中等。2.图示a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是水平气压梯度力;c与气压梯度的方向相近,但向右偏,应是风向;b与c垂直,且向右,是地转偏向力;d与c方向相反,是摩擦力。选C正确。3.图示a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是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是由于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形成的,它是风形成的直接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不是直接原因;海陆之间的热力性质差异,不是气压梯度力形成的原因;地转偏向力只对水平运动的物体有影响,只改变方向,并不是风形成的原因。选D正确。总结提升: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运动的原动力,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在风速相同的情况下其随纬度降低而减小。摩擦力:与风向相反,既影响风速也影响风向。近地面最显著,高度愈高,作用愈弱,高空忽略不计。4.A5.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难度中等。4.根据题意可知该处为一高压天气系统,M地吹东南风。5.近地面的空气运动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影响。6.B7.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风向的判断,难度中等。6.气压场中风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