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中堂南国雅苑规划及建筑设计说明_第1页
东莞中堂南国雅苑规划及建筑设计说明_第2页
东莞中堂南国雅苑规划及建筑设计说明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莞中堂南国雅苑规划及建筑设计说明“现代岭南水乡”的概念1、岭南水乡珠江三角洲地区素有岭南鱼米之乡之称,从东莞、中山到珠海,蕴育了岭南水乡的典型发展模式。其间明清时代发展起来的众多名镇与村落,至今尚有不少保存完好,向我们展示了岭南水乡独具魅力的生活空间。这些名镇与古村落因地域的差异略有区分,但都有共同的特点:1)清幽古朴。开门便见河,出门要摇橹。以河道为骨架,依水成街,环水设市,因水成路,傍水为园。2)水曲风清,流水小桥。湖边渔舟唱晚,小河捣衣声脆。岭南水乡,山清水秀,若不是近代连年的掠夺与摧残,若不是解放初期经济重心的北移,若不是现代建筑盲目地粗制滥造。岭南水乡是否能摆脱千城一面的尴尬境遇,而发展成为一种民族特色鲜明的现代生活模式?这就是时下规划建筑界提出“现代岭南水乡”模式的初衷。2、现代岭南水乡现代岭南水乡,顾名思义是赋予传统的岭南水乡以时代的生活方式和城市建筑空间。首先,它的构成模式应该是怎样的?提到住区的开发模式的问题上,“新都市主义”是一个值得瞩目的方向。在本项目的规划过程中,我们拟将新都市主义的开发模式融入到现代岭南水乡住区的开发设计中来。这一开发模式的理论原则简要概括为:1)把部分土地留出来,建立水面、活动场地、植被相平衡的生态环境。2)高层、小高层、多层、House便于管理的组团单元,邻里区域,提高生活品质。3)在住区内设计配套中心区与生态中心区,包括娱乐、休闲、健身、商业、幼托等,形成自给自足的社区。4)在居住组团,共享中心区之间建立完善的步行系统,使居民能步行至区内的各个功能空间。5)在水体生态系统的边缘,布置价格品味最高的单位。其次,要探索现代岭南水乡住区的建筑形态与环境。在这一问题上,我们摒弃后现代、新古典等常规手法,提出适合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方式——后传统的建筑环境空间,后传统的提法是以当代性为前提的,着力于用现代的建筑形式,建造技术来传达一种与传统审美意境上相通的形态。其空间场所强调传统园林空间的尺度和心理体验。建筑体量强调现代构成的雕塑感。材质和颜色结合地域特点进行现代艺术手法的处理。后传统更强调建筑空间的感染力和艺术性。设计原则1、地方性:体现现代岭南水乡的风貌特征,与本土人文历史相和谐。2、时代性:反应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生活要求和相关配置。3、创造性:探索现代岭南水乡的社区空间发展模式与建筑形态。设计依据1、东莞中堂南国雅苑小区规划设计条件。2、东莞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3、项目规划红线图。4、项目交通管网图。5、“东莞中堂南国雅苑规划设计委托合同”及国家相关法规和规范。总体规划构思1、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有着水乡明珠之称的东莞中堂镇(珠江三角洲东莞腹地)的新镇中心区,位于107国道中堂镇振兴路与斗朗工业大道。总用地约88545.5m2。南北方向长193m2。东西方向长492m。地势较为平坦。总建筑面积约23.5万m2、规划结构本项目住宅类型多样,依据新都市主义的开发思路,注重各种类型住宅的邻里单元的设置,划分为四个住宅组团和一个社区中心区、一个酒店区。在现状水塘的基础上设计带状中心水体,极大提升住区中心景观价值。围绕中心水体景观价值的变化创造出低密度向高密度渐次展开的布局方式3空间形态规划的空间形态:规划整体上采取“中心景观式”,大面积户外活动场所,较高的建筑置空率;组团化的节奏空间是“疏密有致”,该密则密,该疏则疏,把握营造尺度空间;在整体容积率不变的前提下,户外场所与建筑场所既分区明确自成组团体系,又有机互渗与共享;组团之间开敞,功能上的步行、休闲便利。局部空间形态除组团式以外还采取阵列式和半围合式及错列式,空间丰富而又别致。4、产品分布根据景观资源的差异化特性对产品分布进行合理级配,遵循“景观最佳处设置高档产品,景观次之设置中档产品”的分布原则。产品分布设想:以两种产品为主体:(1)、中高层住宅为主:15,16,18层;(2)、小高层住宅为主:11,11+1层5、景观空间设计创造由一期主入口步行街开始,串联现代岭南主题园林、生态共享核心和一个观水平台的空间主脉,这条主脉以水体为核心内容展开,与南北空间次轴交汇在中心水体。水脉的形象富于张力和动感,呈“龙”形,与水乡的意念契合。同时设计若干景观节点,若气泡状散落于各组团空间和入口空间。6、滨水景观特色水是岭南水乡的灵魂,同样,水也是本住区景观形态的主体。本项目中的水体有三种类型:开阔的中心湖面,富于张力的水道、蜿蜒的溪流。滨水活动中心是邻里交往休闲的集中场所,分别设置在现代岭南水乡主题园林和中心水面周边,将岭南水景的特色展现到极至,岭南园林的桥、廊、台、榭、塔通过现代的空间处理手法制造出来,给人们以全新的岭南园林的场所体验。水岸的处理讲究张驰对比,围绕中心水体设计环湖步道(可兼做健身跑步道和自行车道)。在整体把握景观环艺等成本投入具有综合经济效应的前提下,水体可流经住户的门前,达到水景最大化,同时利用基地隆起土丘进行“微地形设计”.7、车行系统、步行系统本住区旨在创建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分别设置了四个车行出入口和两个步行出入口,车行道以外环的方式连接各组团的地下车库。步行道以内环的方式连接各组团的入户平台及各共享空间。1)车行系统车行干道(5米宽)进入小区后不再深入组团,沿用地边界行进。住宅的停车方式以地下阳光车库为主,面设部分临时停车,高层组团设人防设施。会所设临时地面停车场,商场主力店设地上停车场,酒店设部分地面停车及地下停车场。2)步行系统创建完善的步行交通网络是本住区开发模式的一项重要内容。步行系统的内容包括:步行广场、商业街、环湖共享步道、庭院步道。步行广场结合中心园林,为人们提供共享活动的集中场地,商业街紧临人行主入口,方便住户的日常购物需要。环湖共享步道同时又是健身跑步道和自行车道。庭院步道连接各单元入口以及各步行平台,是邻里交往的半公共空间。8、公建及市政配套公建配置,本小区公建内容包括商场主力店、会所和商业街。会所位于一期主入口北侧。在楼盘销售阶段会所的部分用房作为售楼处使用。两条商业街分别沿一期主入口及商场北面设置.市政配套,本小区配建垃圾中转站。垃圾中转站位于小区东北角,与小区外环道相接,方便垃圾运输。9、消防设计1、本小区设计外环车道和内环步道。内、外环之间通过宅间道路连接,形成完整的消防环道,每一栋住宅的消防登高面均有道路通达,解决各栋的消防要求。2、地下室作为车库使用,设自动喷淋,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小于4000m2,地下车库设人防,每个分区面积小于800m3、高层与高层间距大于13米。10、住宅单体设计住宅单体户型设计的创新为本设计的一大亮点,如何把住宅户型设计多元化趋势与本项目“绿色、生态、健康”的特点相结合是户型创新设计的重点。单体设计中沿用入户花园、落地观景窗、两层高交错阳台作法;突出顶层的观景价值,作观景露台和阳光室设计;景观式露明电梯厅及与园林结合而气度高雅的入户大堂等处的系列节点设计、细部设计强调通透、敞亮、气派大方的设计理念。11、立面设计根据项目分区特色,分别进行立面设计,气质统一、风格协调:小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