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_第1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_第2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_第3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_第4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6/76中国工艺美术史我们这里所讲的《中国工艺美术史》是田自秉所著,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在讲课最开始,需要说的是,讲义中带的章节是重点章节,标有(略)的章节,考生可以作为知识进行了解,但这些章节在考研中基本不会出题。考生除了对各个朝代的工艺美术史了解之外,对各个朝代的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也要回顾一下,最初的复习若时间充足,建议大家对整本书完整的阅读一遍。本书一共有十二章,考研考试一般只考前十一章,即从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考到清代的工艺美术历史。艺术设计专业本门课程考研题型有三种,一是名词解释,二是简答题,三是论述题。简答题较为简单,一般都是课本上对于各个朝代所出现的名次的通俗解释,一般按照课本的解释背诵即可,较为简单;简答题一般是对某种艺术风格、某种艺术品等特点的的回答;论述题较为复杂一些,一般是两三个、三四个朝代工艺美术特色对比,或者各朝代的社会历史背景对工艺美术的影响等,不但需要对各个历史朝代的艺术特的有清楚的记忆,还需要大家进行总结概括。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概说这一节主要了解我国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北京人掌握了良种征服自然的武器即石器和火。母系氏族社会,在黄河流域形成了仰韶文化,在长江流域形成了河姆渡文化。以及形成了灿烂的制陶工艺和石器制作文明。装饰的萌芽本节主要了解原始社会的人们在工艺加工方面已经开始使用钻孔、刮削、磨光、刻文等技术,从而使工艺制作能初步符合人们的物质生活要求,并表现人们的生活要求。原始人爱美的天性及对生活的信念和热爱,往往表现具有浓重的宗教意义。另外,注意原始装饰中图腾的意义。图腾在原始社会往往是一个氏族的标志,原始人认为他们的祖先就是由这种图腾(也就是图腾代表的一种动物或植物)演变而来的,实际上是把自然物人格化,是一种原始的宗教崇拜。这种图腾被刺在身体上或者绘刻在器皿或武器上,成为标志性的表号图案。它是最早的具有实用意义的一种装饰。石器工艺(略)第四节陶器工艺本节是第一章的重点章节.这一章主要记住彩陶的各种类型及其主要特点、装饰手法,黑陶和几何印纹陶的主要特点。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彩陶彩陶——在新时代晚期出现的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者棕黄色的陶器。彩陶是用手捏制的,当陶坯还未完全干的时候用某种工具如木片将陶坯表面打磨光滑,然后画上装饰花纹,再入陶窑烧制形成。其中红色是赤铁矿颜料,黑色是锰化物颜料。(请大家注意书上的对各个名词的解释,这是考研题目中的必考题型之一。)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化”。根据彩陶的时间先后,艺术风格特点不同,分为半坡型、庙底沟型、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等主要类型。半坡型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以陕西关中平原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半坡陶器,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灰黑陶增多。半坡陶器,以圜底盆、卷唇盆最为常见。半坡陶器的装饰方法有彩绘、捺印、划纹、堆饰等等。捺印——用一种工具在陶器表面印出绳纹、篮纹等花纹的装饰手法。划纹——用工具在陶器表面剔划出简单花纹。堆饰——用泥团塑饰成简单的小动物。半坡型彩陶的装饰花纹以鱼纹和人面纹为代表,还有宽带纹、折线纹、三角纹、斜线纹、菱形纹、辫形纹等几何纹,还有鸟纹、蛙纹等。其中鱼形纹又可分为单体鱼纹和复体鱼纹两类。复体鱼纹——有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鱼纹构成一组,由多到四条鱼纹相连组成的装饰纹样。庙底沟型在半坡型基础上发展而来,以陕西关中为中心,向四周扩散作更广。庙底沟陶器的造型,以大口鼓腹小平底钵最典型。庙底沟型陶器,其装饰多用带状纹、垂弧纹、平行条文、圆点纹、回旋勾连纹、网络文等几何纹,也有花瓣纹、羽状叶纹等。庙底沟型陶器多用直线和曲线结合,构成曲边三角形。纹饰的黑白双关是庙底沟型陶器的特色。马家窑型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青海部分地区。马家窑型陶器的造型,有壶、罐、瓮、盆、钵、豆、碗等。马家窑型陶器的装饰多用同心圆纹中心组成图案,运用直线和曲线的结合,产生对比的艺术效果。其屋里面的装饰也非常丰满。马家窑型陶器的的艺术特点:满。从器物的口沿道接近底部,几乎都饰满花纹。(二)内彩。(三)点和螺旋纹。点的运用是这个时期的装饰特点。马家窑陶器的艺术风格可以概括为旋动、流畅。半山型主要发现于甘肃宁定县半山地区。半山型彩陶的造型主要是短颈广肩鼓腹的彩陶罐。半山型彩陶的造装饰图案大体分为两种:(一)用漩涡文组成装饰,这种漩涡纹有的为单独个体,有的彼此勾连。(二)用葫芦形做面的分割,使装饰面分割为数个单位。半山型彩陶装饰多以曲线为主,并运用锯齿纹,彩绘的线条黑白相间产生一种富有变化的节奏美。其艺术风格可以用富丽、精巧形容。马厂型发现在青海乐都县马厂沿。马场型彩陶的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以双耳罐为主,红黑两彩装饰花纹;中期彩陶壶居多,壶体变瘦,颈部加长,四大圆圈纹流行;晚期彩绘趋于简单化,多用波折文。马场型彩陶的装饰纹样,有人形纹、蛙纹、网纹、折线纹、回纹等。马场型彩陶具有简练、刚劲的艺术风格。彩陶的装饰艺术(1)彩陶的装饰位置一般都与器皿的使用条件相适应,注意视线的接触面。(2)根据器皿的不同位置运用不同的装饰花纹。(3)在装饰布局上,已经注意从不同的视角体现装饰的完整性。(4)从彩陶图案整体看,以几何纹样为主,也有人形、鱼、鸟、马、鹿等动物纹、山纹、水纹,以及少量并不太明确的叶纹和花瓣纹。这些花纹都进行了高度的提炼和概括,达到了图案的样式化。彩陶装饰图案产生的原因:(1)编制的模拟。一方面因为陶器表面往往有编织纹的遗留,另一方面因为编织纹有规则而又富于变化。(2)劳动的节奏感。劳动的节奏感对几何纹的规律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3)图腾的表号化。图腾的简化,往往形成表号化,从而也创造了几何形的图案形式。(4)自然物的抽象化。原始人对于自然界的一些事物,特别是和生活有直接联系并具有深刻影响的事物,从写诗道高度概括,进行抽象化,从而构成各种几何纹样。彩陶图案中形势法则的应用类型:对比法。彩陶工艺在装饰上应用最多、最普遍的一种艺术手法。它采用了曲直、横竖、长短、大小、黑白、虚实、动静等等,用线、面、空间以及形式感等各方面对比产生丰富多彩的装饰变化。分割法。主要用于装饰面的定位分割,以取得各种艺术变化。开光法——开光法就是用一定的轮廓外形,划分出装饰面,使它成为主要部位,开光法的特点是突出主体,增加层次。双关法。可分为形体双关和色彩双关两类。形体双关是指一种装饰组织争看是一个形,倒看也是一个形;色彩双关是黑白两色都可以成纹样,褐色是一种花纹,白色也是一种花纹。多效装饰法。即一种图案组织,正视时是一个完整的装饰体,俯视的时候也是一个完整的装饰体。黑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黄河中下游和东部沿海兴起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以出现较多的黑色陶器为特征,所以称之为“黑陶文化”,因其最早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又称为“龙山文化”。黑陶的工艺制作,已经采用轮制,这是一个极大的技术革新。黑陶的工艺具有黑、薄、光、纽的四个特点。黑是指的它由乌黑的色彩;薄是指的器体很薄,所以黑陶又有“蛋皮陶”之称;光是指的它具有光泽的器表;纽是指的器物多有穿绳或手持的器耳或盖纽。黑陶比之彩陶是以造型取胜。黑陶工艺的装饰一般不用彩绘,除了用镂空手法之外,大都朴实无华。但在轮制过程中,往往在器皿上形成凹凸的单线或复线轮纹。几何印纹陶几何印纹陶是因为它的装饰纯系压印的几何纹而得名。几何印纹陶可分为印纹软陶和印纹硬陶两种。印纹软陶是分泥质和砂质,火度较低,胎做红褐色、灰白色或灰色。印纹硬陶火度较高,胎做灰色。器形有罐、尊、豆、盘、杯等。装饰的几何纹有水浪纹、米字纹、回纹、方格纹、编织纹、绳纹等。第五节其它工艺(牙骨雕、染织、编织等)双鸟纹骨匕——河姆渡出土,双鸟异首同身,组成两组图案,骨匕的两端用平行线和点线组成有节奏的几何纹装饰,形成一个完整的装饰画面。第六节结语(注意,几乎每一章的结语都是重点,容易出题)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的启示:实用和装饰的统一。工艺美术的装饰,是适应实用的需要而产生的。彩绘和刻画的装饰,多数是具有表号的作用,认识的意义往往大于审美的意义。原始工艺的装饰,不是附加,而是和实用有机统一的。技术对艺术的影响。石器的制作,从打制进为磨制,陶器的制作从手工到轮制,技术对艺术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甚而形成新的风格。形式感的应用。在原始社会的石器制作中,对称的形式是力量均衡的体现,节奏是规律的变化又是力量产生的形式。形式感的应用,丰富了工艺语言,也提高了人们对于形式美的感受和应用。表号性的艺术手法。当人们在技术条件受到限制,或者为了更有效的达到识别的作用,通常运用简约的表现方法,突出想象特征,从写实到表号化,从具象化到抽象化,是工艺美术常用的艺术手法。商代的工艺美术概说这一节主要回顾商代的社会历史背景的突出特点以及对工艺美术的最主要影响.夏商是我国的奴隶制时期,生产力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最主要的是手工业逐渐从农业之中分离出来,商代的手工业分工已经很细,许多奴隶都隶属于手工业的氏族。青铜工艺青铜是指用红铜加锡的一种合金,因为颜色灰青,故名青铜。商代早期的青铜器大都直接模仿自陶器,体壁较薄,多平底,足做锥柱状。装饰花纹线条粗笨,结构较简单,多为单层组织。常见的有饕餮纹、夔纹、龙、虎以及人形纹等,一般不用回文作地纹。商代后青铜器器体较厚,装饰花纹变得精细复杂,出现了多层花纹,一般用回纹衬地,形成主纹和地纹的对比。青铜器的制作制作青铜器必须经过炼矿、制范、熔铸等几个过程。陶范法(泥模法)——根据要制作的器形,先用泥土塑造出一个样子,称为模。有装饰花纹的,先用朱笔在模上划出各种花纹,然后雕刻。将模烘干,再用澄滤过的细泥制成泥片,附在胎的外面,使成器形并显出花纹,这就是外范。在外范中心再制一个内范。外范与内范的距离,就是器壁的厚度。内外范之间用许多的支钉或者子母榫相扣以免错列。在外范之外用绳索和厚泥加固,就可以浇铸铜液了。青铜器的造型青铜器的名称根据用途不同,大体可以分为烹饪器、食器、酒器、水器、杂器、兵器、乐器、工具等八类。烹饪器。有鼎、甗、鬲几种。司母戊鼎——商代晚期青铜制品,重875公斤,高133厘米、横长110厘米、宽78厘米。鼎身呈长方形,鼎身两侧用边缘图案的组织形式装饰兽面纹和夔纹,中间朴素无纹。四足成柱状,足与器身相接处也装饰以兽面纹。鼎两端口沿上有立耳,铸有量虎相向张口食一人头。鼎的转角处有高起的棱角,既美观又起到加固作用。此鼎有浑厚、庄重、瑰丽的艺术风格,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食器。以簋为最多。酒器。有爵、斝、角、觚、壶、觯、卣、罍、觥、尊、盉、彝等多种。商代后期,几乎完备了各种酒器的造型。水器。有鉴、盘等。杂器。有禁、俎、匕等。兵器。有戈、矛、斧、刀等。乐器。挠等。工具。青铜器的装饰商代动物纹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变形奇特,而在现实中没有的想象的动物纹,一般称怪兽纹,如饕餮纹、夔纹、龙、凤纹等。一类是自然界的动物,如牛、羊、鸟、蛇、鱼、龟等等。在几何纹中,主要是回纹,也有方格纹、连珠纹、乳钉纹、弦纹等。饕餮纹——商代青铜器主要纹样,多装饰在器物显要部位。一种似牛、似虎的抽象的夸张的手法形成的兽面纹,大眼、有鼻、双角,也有用相对的两个“夔”纹组成。外貌凶猛而庄重,气氛神秘,充满宗教色彩。青铜器的艺术特点商代青铜器的艺术特点可以归纳为:图案纹样以单独适合纹样为主。这种单独纹样以饕餮纹为主,或者双夔纹组成一个饕餮,而饕餮又是以头部为主。图案纹样多采用对称格式。一方面因为对称的格式产生庄严感;另一方面与器形的制作方式用模块之作花纹,用左右对称的方式更能做到工整和准确。商代装饰多采用主纹和地纹相结合。以饕餮纹为主纹,以回纹做地纹。商代青铜器的装饰方法,早期脱胎于陶器的拍印,后期运用刻花法。三叠法(三层花纹)——除了主纹和地纹外,在较粗的花纹或者主体花纹上,再勾刻细线。陶瓷工艺青铜器的发展并不能代替各种生活用品,青铜器的成本高,只能为奴隶主占有和使用。因此广大奴隶仍然使用各种陶器。商代陶瓷工艺分为灰陶、白陶、釉陶和原始瓷器等品种。釉陶在此时期出现,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亦较薄,呈灰白色,又称为原始瓷器。雕刻工艺商代雕刻工艺有石雕、玉雕、牙骨雕等。商代的玉雕已经从实用转向欣赏,成为奴隶主的装饰品。玉器制作在技术上已经用轮轴和沙浆来进行磨制,较长的钻孔用两头对钻的方式因而误差很小。其它工艺商代时期,蚕已经从野蚕发展成家蚕,漆器也已经出现。结语商代事典型的奴隶制社会,统治阶级的宗教观念已经由原始社会的多神教转化成一神教。统治阶级特别迷信鬼神,因而商代的工艺美术装饰也往往带有宗教迷信色彩。商代统治阶级崇尚武力,奴隶主用残酷的刑罚镇压人民,因而商代的工艺美术特点,是威严、神秘、慑服的精神力量的反映。商代造型多采用安定而又庄重的直线,装饰也采用对称而又规整的格式。这是服从于祭祀的要求,也是适应奴隶主阶级统治人民的精神需要。青铜器造型的发展,首先从实用出发。根据不同用途制造不同品种。商代工艺装饰的社会意义,其宗教意义大于审美意义。周代的工艺美术第一节概说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周代崇尚“礼”制,即等级与秩序,反映在工艺美术上就是各种器物如青铜器、玉器的制作都体现森严的等级差别,以适应理制的要求。周代社会特点是:分封制、世袭制、等级制。第二节青铜工艺周代的青铜工艺的发展,前期大体上是继承商代的风格,后期才形成自己的特点。在商代发达的酒器制造工艺,到周代逐渐没落。商代重视酒器的组合,周代则是重视食器的组合。因为周代的礼乐制度,周代青铜乐器得到较大的发展,出现了钟。总的来说,青铜器的种类相对减少,而数量却大大超过了商代。周代青铜器最突出的特色是出现了长篇的铭文。从铭文可以看出这时期制器的目的:(一)多数是因为祭祀祖先用。(二)歌颂周王美德。(三)对贵族功绩的赏赐。(四)还有交换、嫁娶、诉讼等等。周代青铜器的装饰花纹,主要是窃曲纹。周代纹样打破商代以直线为主的特点,也打破了对称的格式,一般都呈S形,但又没有完全摆脱直线的雏形,因此形成直中有圆,圆中有方的特点。另外还有鸟纹、环带纹、重环纹、垂鳞纹、瓦纹等。周代装饰的另一特色是不用地纹。总的艺术风格是质朴洗练、流朗畅达、富于韵感、有节奏美。周代装饰花纹发展为二方连续,产生一种秩序感。第三节陶瓷工艺(略)第四节染织工艺十二章纹样及其含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藻、宗彝、火、粉米、黼、黻。日、月、星辰取其照临;山,取其镇,也具有能兴雷雨的意义;龙,取其变;华虫,即华丽的鸟,取其文;宗彝,是一种智兽;藻,取其洁;火,取其明;粉米,取其养;黼,为斧形,刃白身黑,取其断;黻,为两己相背,有背恶向善之意,也有君臣离合之意。第五节漆器工艺(略)第六节玉雕工艺周代的玉器,主要作为礼器使用,体现等级名分制度。也作为陪葬品、佩戴品。周代玉器作为礼器的种类有:圭、璋、壁、琮、璇玑、璜、玦等等。周代玉器是作为伦理道德、等级名位的标志,是统治者的一种尊贵的特殊工艺品,有着浓厚的封建伦理观念。第七节结语商代特别迷信且崇尚武力,周代则提出了“德”的观念,同时看中现实,强调“礼制”。从工艺美术的角度看,青铜器的制作、玉器的使用都反映了等级差别,适应礼制需要,而在装饰上有显著的秩序感,器物多成系列,造型逐渐趋向简洁轻便,向实用性过度。春秋战国的工艺美术概说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的一个大动乱、大转变的时代。是奴隶制逐步衰落、瓦解,封建制逐渐建立、发展的时代。这个时期各诸侯国、各地区的经济获得发展,但是发展得不平衡,又区域性和地方性。由于大量的手工业者从奴隶制中解放而大大提高了生产积极性,社会生产及一步发展,战国时期冶铁已经大量使用。学术领域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社会思潮和文化艺术达到空前的繁荣。工艺美术领域冶金、陶瓷、染织、漆器等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青铜工艺商代是酒器的组合,以祭祀用器为主,具有宗教性意义;周代重视食器的组合,以礼器为主,具有人事意义;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应用是一种钟鸣鼎食的组合,向生活日用器具发展,以实用为主。在装饰题材上,逐步摆脱宗教的神秘气氛,使传统的动物纹进一步抽象为几何纹,并出现了一些新的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题材。从艺术风格看,春秋时期比较疏简,战国趋于繁缛。青铜器的演变和创新连鹤方壶——春秋时期的青铜工艺制品。壶高122厘米,宽54厘米。盖上有两层向外延展镂空的莲花瓣,莲瓣中有一只立鹤振翅欲飞。颈两侧各有一条回首反顾的龙行怪兽,构成铜壶的双耳。四角各有一条缓爬的龙形反顾翼兽;圈足下有两只长有梅花鹿角的龙形走兽,张口吐舌,负重而行;铜壶通身由鸟纹、龙纹、兽纹以及蟠螭纹相互交错,其严谨的纹饰布局与主题灵活游动的龙螭结合,形成动静结合的艺术特色。宴乐水陆攻战铜壶——铜壶用镶嵌装饰,画面用带状分割成三层六组。上面第一层右边是采桑图,左边是射击和狩猎。第二层右边是人们在楼上宴饮,楼下再奏乐;左边是弋射。第三层右边是攻防战,左边是水战,河里的鱼都在窜游。这三层画面每一层都用三角形的连续卷云纹组成花边进行分割,使画面处于变化而又统一的构图之中。错金银龙凤鹿方案——战国时期青铜制品。高37.4厘米,长宽48厘米。四足以四只挺胸昂首的卧鹿承托一圆圈,圈足上是四条有翼的飞龙,龙体蟠曲向上钩住没一侧的龙角,使连接在一起呈镂空的球状。每一龙体的交连空隙处,又有一展翅的凤鸟。每一龙头上顶一斗拱形饰件,上架方案的边框。青铜器的装饰青铜器的装饰,已从商周时期的在器模上雕纹,发展到印纹阶段。商代的装饰格式是单独纹样,而且运用中轴对称;周代发展为左右反复的二方连续;春秋战国时期则是构成上下左右连续的四方连续纹样,同意而不单调,繁复而不凌乱。装饰纹样主要是蟠螭纹。青铜器的加工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加工方法有:焊接刻划镶嵌即在青铜器上嵌饰其他物质材料,如松石、金银丝等。金银错(错金银)——在铜器上用金银丝或者金银片镶嵌成各种图案花纹,再用错石磨错平滑。鎏金(火镀金)——将金箔剪成碎片,放入坩埚内加热,然后以一比七的比例加入水银,即溶化为液体。这种金与水银的混合物称为金泥。将金泥蘸以盐、矾等涂在铜器上,经炭火温烤,使水银蒸发,金泥则固着在铜器上。镂空镂空一般是采用失蜡法。失蜡法——用蜡制成器形和装饰,、内外用泥填充加固后,待干,倒入铜溶液,蜡液流出,有蜡处即为铸造物。失蜡法的特点:1、制作简便,无需分块。2、花纹精细清晰,表面光滑,层次丰富,可以制作出复杂的空间立体的镂空装饰效果。3、器物表面光滑,不用再打磨。4、精确度相当高。商、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艺术特点比较装饰图案组织表现手法艺术风格商饕餮纹夔纹回纹单独纹样对称式,主纹和地纹,多用直线庄重、严谨周窃曲纹环带纹重环纹二方连续带状反复,直线间曲线呈S形韵律、秩序春秋战国蟠螭纹宴饮攻战纹四方连续上下左右联展,模印,金银错繁缛、清新四、铜镜、带钩和铜剑我国铜镜的演变历史,出现过几次较兴盛的时期,称之为战国镜、汉镜、唐镜、宋镜。宋代因为玻璃镜传入我国,铜镜衰落。铜镜的制作分为两个体系,一是北方铜镜,制作朴素简略,多为素面,数量不多。一是南方铜镜,制作纤巧精细,多美丽的装饰花纹,数量较大。战国铜镜的四个特点:胎薄。2、卷边。3、川字纽(弦纹纽)。后来的铜镜都是乳钉形纽。4、双层纹。战国铜镜的装饰花纹:1、四叶纹。2、山字纹。3、双菱纹。4、夔凤纹。5、长尾首纹。6、蟠螭纹。7、连弧纹。8、地纹。陶瓷工艺战国的陶瓷,一般仍以灰陶为主,又发展了几种有特色的陶器:暗纹陶、铅釉陶、印纹陶、原始青瓷、彩绘陶、陶塑和瓦当等。暗纹陶——用一种工具在陶坯未干之前压出各种花纹的陶器,这种压花线纹深度不大,仅在有光线时可以隐约看出。彩绘陶——在烧成之后的陶坯上画花,花纹较容易脱落。彩绘陶主要是作明器使用。彩绘陶的装饰纹样:几何纹、云纹、花瓣纹、鸟兽纹等。战国时期的瓦当一般呈半圆形,上面用印模印有装饰花纹:涡状纹、r形纹、对鸟兽纹、树木纹、几何纹、星云纹、饕餮纹等。染织工艺(略)漆器工艺漆器的特点:体胎轻便,适于使用,光泽美观,进行装饰不受太多的限制,而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艺术效果,且能防腐防潮。漆器的制胎种类:1、木胎。2、木片卷粘胎。3、夹纻。4、皮胎。夹纻——用漆灰和抹布制成,先用漆灰做成器胎,再用麻布裱糊在胎上的制作漆器的方法。漆器的装饰方法:1、描绘。2、针刻。3、银扣。漆器的装饰纹样:1、动物纹。2、云气纹。3、几何纹。4、社会生活题材。漆器纹样的团组织:1、适合纹样。2、带纹。3、四方连续。其它工艺蚀花石髓——一种玉制品。石髓也称玉髓,是一种半透明的具有各色蜡状光泽的矿物,硬度为7,一般呈肉红色。这种蚀花石髓是用化学处理经过腐蚀产生的白色装饰花纹。它先是用碳酸钠或者碳酸铅一类的溶液作颜料,在石髓上画花纹,然后在炭火中烘烤而成的。结语春秋战国时期的工艺美术特点:它具有时代的共同性和地区的特殊性。此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的“诸子蓬起,百家争鸣”的空前活跃局面,体现在工艺美术制作方面,形成巧思、清新、活泼的特色。春秋战国时期的装饰,是重叠缠绕、上下穿梭、四面恋战的四方连续,以蟠螭纹、为主要装饰花纹。工艺美术在美学理论方面的发展,出现了多种与工艺有关的学术观点,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工艺制作设计理论。《考工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工艺著作,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它直接总结了一些工艺制作的原则,部分反映了当时中国所达到的科技及工艺水平。《考工记》提出了“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材有美,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重要观点。秦汉的工艺美术概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为了加强统治巩固统一,秦采取了许多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等,还修建了万里长城以及豪华的宫殿和坟墓。这种集权的政治制度,反映在工艺生产上是它的统一性和巨大性。汉代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代,社会经济有着全面地发展,西汉时期,设立了庞大的手工业管理机构,中央、地方都有专官管理生产。汉代手工业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是西汉初期,是手工业的恢复时期。第二阶段是西汉中期到东汉前期,是手工业的发展繁荣时期。第三阶段是东汉末年,是手工业的衰落时期。汉代手工业工人有三种:工(农民,小市民)、卒(戎卒,更卒)、徒(奴隶)。汉代的装饰题材,大量的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图案花纹。秦代的工艺美术蒜头瓶——秦代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青铜制品,蒜头瓶是在壶的近口处股大鼓大如蒜头,通常做六瓣形。秦代的陶塑十分发达,最具代表性的是举世闻名的秦陵兵马俑。兵马俑多为模塑结合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做成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然后进行加工刻画着彩。在陶器工艺中,还有久负盛名的期待砖瓦,即“秦砖汉瓦”。秦砖质地坚硬,有“铅砖”之称。铜器工艺汉代铜器已向生活日用器皿发展。制作特点以素器最为流行。马踏飞燕(铜奔马)——东汉时期珍贵的青铜工艺制品。马抬头扬尾,三足腾空,作腾飞状。右后腿集全身之力,踏着一只飞燕。体态优美,富于浪漫主义设计意匠。铜灯汉代是铜灯的制作鼎盛时期。汉代铜灯的形式分为:盘灯虹管灯——灯体有虹管,灯座可以盛水,利用虹管吸收灯烟送入灯座,使溶于水中,这是利用科学原理以防止空气污染。筒灯行灯吊灯铜炉铜炉按其不同用途可以分为:博山炉(薰炉、香薰)——炉体呈豆形,上面有盖,盖高而尖,雕镂成山形,象征海上的仙山“博山”。博山炉上的山峦群峰常常饰以飞禽走兽,穿插在云气之间,山间有气孔,当香料在炉中燃烧时,烟气可以从镂孔中冒出。炉座成盘形,可以盛水,以助蒸香气。温手炉温酒炉铜奁lian(略)铜洗(略)铜壶(略)铜镜汉代铜镜的特点是:体薄、平边、圆纽、装饰程式化。汉代铜镜分三个时期:前期,包括西汉时期。此时铜镜用平雕手法。种类主要有螭形镜、草叶镜、星云镜,汉武帝之后又有日光镜、昭明镜等。中期,包括西汉至王莽时期,主要流行规矩镜。规矩镜(TLV镜)——因镜纹有规则的TLV形装饰格式而得名,TLV实际上是古代六博的棋格。在这类铜镜上一般用四神图案作装饰,所以也称规矩四神镜。后期,即东汉时期。此时镜面微凸,更接近科学原理,可以照出人面的全部。主要有夔纹镜、云雷纹镜、蝙蝠纹镜、画像镜、方铭镜(神兽镜)、阶段式镜(建安式)等。透光镜——发明于西汉,铜镜的外形和普通镜一样,并不是真正透光,但是当光线照在镜面上的时候,镜面相对的墙上就会反映出镜背花纹的影像。各式铜镜花纹的图案组织分为:四方式。2、放射式。3、旋转式。4、同心圆式。5、对称式。6、阶段式。铜鼓铜鼓的装饰花纹有:1、太阳纹。2、蛙纹。3、鹭鸟纹。4、竞渡纹。金银工艺汉代金银主要制作各种装饰品。陶瓷工艺釉陶釉陶是指涂有黄绿色低温铅釉的一种陶器,又称铅釉陶。铅釉陶和原始青瓷的区别:铅釉陶是用粘土制成陶胎,一般还用化妆土涂刷在陶坯表层,然后上釉用氧化焰烧成,这类陶器多用作明器。原始青瓷则是用高岭土制胎,直接上釉,不用化妆土,并用还原焰烧成。彩绘陶(略)早期瓷器砖瓦画像砖有空心砖和方砖两种。弋射收获画像砖——它是在方形砖面的三分之一处用横线分割画面,使成为弋射和收获两个部分。是一幅优美的歌颂射猎农耕劳动场面的装饰小品。瓦当战国时期的瓦当是半圆形的,秦代瓦当是圆形,汉代主要流行圆瓦当。汉代瓦当的装饰纹样,分为:卷云纹。动物纹。有鹿纹、燕纹、鱼纹等。四神纹。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青龙的方位是东,代表春季;白虎的方位是西,代表秋季;朱雀的方位是南,代表夏季;玄武的方位是北,代表冬季。文字。陶塑汉代的陶塑,主要是用作明器。染织工艺汉代的染织,可以分为官营和私营两种。丝织汉代丝织生产,以齐、蜀为主要产地。汉代丝织工艺品,除了作为统治阶级的服饰用品外,还大量用作赏赐。另外,丝织品也已经成为商品广泛流传。汉锦——是一种“经丝彩色显花”的丝织品,统称为“经锦”。这种经锦纬线只用一色,经线则多至三种颜色,由经线显现出花纹颜色,三种经线的色彩,一种作为地色,一种织出花纹,一种织做轮廓线。这种织物的特点是同一图案,同一色彩,形成支行排列。绒圈绵——它使用四根一组的重经制作,需要使用双经轴装置,一根经轴卷地经和地纹,一根经轴卷高低绒圈经。它织造环状的绒圈,需要起绒纬作为填充绒圈的假纬线,织成以后再将它去掉。绒圈绵花纹具有立体感,是近代漳绒或天鹅绒的前身。汉代丝织的花纹有:1、云气纹。也成为流云纹,以线条的舒卷起伏为表现形式。2、动物纹。如孔雀、虎、鹿、羊、怪兽等。3、花卉纹。有柿蒂纹、茱萸纹等。茱萸纹在汉代甚为流行。4、几何纹。以双菱纹最流行。5、文字。汉锦的突出特点是用文字作为丝织物的装饰图案。印染印花敷彩纱——是印花和彩绘相结合的一种装饰方法。先印出地纹,然后依据地纹,在上面用笔涂各色颜料添枝加叶。它先印成一个菱形的图案单位,是菱形与菱形相接连,并向四周展开,形成四方连续。刺绣汉代刺绣主要运用辫绣和锁子绣。其它(略)漆器工艺汉代漆器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漆器不只作为贵族阶级的生活用品,还作为馈赠的礼物,远销国外。汉代漆器的胎,有木胎、竹胎、夹纻等等。汉代的漆器装饰花纹主要有:云气纹。2、动物纹。3、人物纹。4、植物纹。汉代漆器装饰手法仍以彩绘为主,还有针刻、铜扣、贴金片、堆漆等。石雕和玉雕汉代石雕,按照表现方法分为圆雕和平雕两大类。汉代石雕以两个地区的画像石最为有名:1、山东苏北地区。2、河南南阳地区。泗水捞鼎画像石——画面用两堤和河岸的分割构图方法,堤口有两个人监督捞鼎,河岸上的人们在用绳索拉鼎,河里有两只船,一只船上有人用竿助力抵着鼎底,鼎里伸出一个龙头咬断了绳索,使两岸拉绳的人因在紧张用力的情况下而向地上倾倒。这幅画面表现了断绳的一刹那,拉绳人与观望的人的动静对比,用飞鸟、游鱼等填充空间,使画面热烈、丰富。其它工艺(略)结语汉代初期,由于休养生息政策,经过几十年努力,社会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汉武帝时期到达鼎盛。青铜时代已经过去,漆器、陶器已经慢慢取代青铜器。汉代儒学的宗教化,谶纬神学的兴起,厚葬之风流行,放映在工艺美术装饰题材上,与化生仙,祥瑞迷信等一类的内容占有及大比例。在工艺美术设计上,取得实用和美的统一,并向一物多用发展。汉代装饰风格,可以用质、动、紧、味四个字来概括。质,它具有古拙、朴质的特点。动,流动的云气纹,使装饰面产生多样变化。紧,汉代的装饰是满而不乱,多而不散。味,是有样式化的装饰美,耐人寻味。汉代装饰图案表现手法的特点:变形的处理——剪影法。构图的处理——分割法。装饰的处理——填充法。材料的处理——减地法。减地法主要指石刻。六朝的工艺美术概说汉代以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简称为六朝时期。六朝时是一个社会大动荡的时期,战乱和分裂,使得各民族四处迁徙,受尽苦难,同时也增加了相互交融的机会,各民族间的交流,促进了手工技艺的发展。东晋以来确立了番役制度,南朝更实行了纳资代役,手工业者已经可以允许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己的手工经营,这使得不少手工业者脱离了旧的人身依附关系,能够较为自由的进行生产和技术改造。由于人口的不断南迁,从六朝时候开始,工艺美术的生产重点开始从北方转向南方。另外,此时期佛教的传入和传播,使得佛教艺术大规模发展,北方大凿石窟,南方大兴寺庙。各类工艺美术于是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有的直接为宗教服务。陶瓷工艺从六朝时期开始,我国的工艺美术,已经进入瓷器时代。陶和瓷的区别:一是原料不同,陶器用粘土;瓷器用瓷土。二是烧窑火候温度不同,陶器较低,一般为800℃左右;瓷器较高,约1200青瓷青瓷的造型:盘口壶——鼓腹、细颈、口呈盘形,肩有系,获两个一组,或四个等距离分布,平底,有的有盖。鸡头壶(天鸡壶)——它在盘口壶的基础上,肩的一面加饰一个鸡头,另一面安置把手,上接盘口。莲花尊(仰复莲花瓷尊)——高66.5厘米,口径19.2厘米。尊体以腹为中心,下部塑饰向上的莲花瓣三层,上部塑饰向下的莲花瓣三层,层层相连,故又名仰复莲花瓷尊。尊底也塑成莲花瓣形,共七层。肩部有耳,颈部并塑出花鸟云龙。扁壶。瓷罐。杯和盘。水注。瓷灯。熏炉。唾壶。虎子。魂瓶(魂亭、神亭、谷仓)——一种宗教性质的明器,东汉时期五连罐演变而来,形状如坛,上面堆饰亭台,人物,鸟兽。所有物象均以手捻成堆贴为饰。青瓷的装饰手法:压印、刻花、堆贴、塑饰、雕镂、釉彩等。青瓷的装饰花纹:铺首、朱雀、辟邪、仙佛、莲花、忍冬、连珠纹、网纹、菱格纹、波浪纹。黑瓷画像砖六朝画像砖与汉代画像砖的区别:汉代画像砖多为一砖一画,而六朝则成为整体性和主体性的大型画像砖印壁画,一个题材往往用几十块甚至几百块砖组成。题材内容的发展。六朝画像砖除了汉代流行的车马出行、四神仙人、奇禽瑞兽等题材,还表现了圣贤高士,更具有现实生活气息。除了动物纹以外,莲花卷草、山石树木已经占有重要地位。六朝画像砖多用飘举流畅的线条表现各种形象,并多为浅浮雕的立体效果。它不同于汉代的质朴古拙,而是具有清新雅致的艺术特色。染织工艺三国联晋时期的染织工艺,以四川生产的蜀锦最为著名。六朝的丝织纹样的主要艺术特色,是改变了汉代云气纹高低起伏的不规则变化的格式,构成了有规则的波状骨架,更加样式化,形成几何分割线。金属工艺六朝时期的金属工艺,从发展历史来看,是处于一个衰落时期。原因一是六朝时期青瓷已经发展起来,而取代了青铜器制作出的各种生活用品;二是佛教的兴起,大量的铜用于铸造佛像。漆器工艺斑漆——是六朝时期漆器的新创造。使用几种颜色的漆交混而产生的一种漆器,或者用单色漆显出深浅不同的斑纹。绿沉漆——一种暗绿色,如物沉在水中,其色深沉静穆的漆器。其它工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石雕工艺成为宗教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突出的成绩就。此时期,除了浮雕外,多用立体圆雕。著名的石窟有: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龙门石窟、河北响堂山石窟,南京栖霞山石窟等等。六朝时期玻璃工艺曾得到一定的发展。结语六朝时期在工艺美术历史上,上承两汉,下启隋唐,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在哲学领域里,玄学的流行,崇尚清淡。好放任无羁,超然物外。玄学的“无”,正与佛教的“空”结合,反映在装饰题材上,它开始打破了过去的神兽云气的传统内容,而出现了反映当时宇宙观的新题材。从工艺美术的风格来说,具有清秀、空疏的艺术特点。工艺美术制作的宗教化,和受外来形式与风格的影响,正是六朝时期的重要时代特色。隋唐的工艺美术概说隋朝的建立结束了两百六十多年的南北分裂局面,重新建立起统一的封建国家,虽然短暂,但是隋朝为唐代经济文化的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和文化都达到空前繁荣,他的社会特点可以用“统一、上升、自信、开放”八个字来形容。唐代外交业非常发达,陆上形成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海上到达非洲东岸和地中海南岸各国,中外交流频繁。在此背景下的隋唐工艺美术,于是也达到了全面繁荣的时期。陶瓷工艺隋代的陶瓷隋代时期白瓷已经烧制成功。唐代的陶瓷从唐代开始,各地制瓷中心有了窑名。唐代铜料的缺乏,以及流行饮茶的社会风尚,促进了瓷业的发展。青瓷(越窑)越窑瓷器的特点是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白瓷(邢窑)彩瓷彩瓷——在唐代创造或发展的一些彩釉瓷。是在一种色釉上再洒上另一种色釉,形成大小不同的斑纹,具有豪放明快的装饰效果,斑纹釉汁很厚,并呈乳浊现象。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彩釉陶器。因为经常采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构成花朵、斑点或几何纹样等色彩斑斓的色釉装饰,所以称为唐三彩。唐三彩一般作为明器使用,但是也有一些生活用品。唐代瓷器与六朝、隋代的瓷器比较,造型的明显变化有两个特点:一是想实用化发展。另一个是放生其性的变化,汉代六朝的器形多模拟动物,唐代则向植物仿生发展。染织工艺丝织唐锦的花纹可以分为:连珠纹。团窠纹。即团花,常以宝相花作为团花主题。对称纹。散花。几何纹。晕涧。唐锦——与汉锦的“经锦”相对,唐锦被称为“纬锦”。它是用两层或三层经线夹纬的织法,形成一种经畦纹组织。唐锦有清新、活泼、华美、流畅的艺术风格。麻、棉织(略)毛织和丝毯(略)印染夹缬(夹染)——用两块雕镂相同的图案花板将布帛夹在中间,然后入染。夹缬的图案特点是花纹对称,有均衡美。蜡缬(蜡染)——在织物上先用蜡画出图案,然后入染。蜡液浸入纤维后有防水作用,染料不能进入。经过热煮脱蜡,形成色地白花的装饰。绞缬(撮缬)——分两种,一种是用线将布钉扎成各种花纹然后入染,因钉扎部分不能入色而形成色地白花图案,花纹边缘产生晕染效果。另一种是将谷粒包在钉扎部分然后入染,产生更复杂的效果。碱印——利用碱对织物的化学作用,经然后形成不同的色彩花纹。拓印——刻出印花模,后涂上染色像盖章一样印出花纹。刺绣唐代刺绣除了作为服饰用品,还用于绣作佛经或者佛像,为宗教服务。金属工艺金银器灰吹法——用上等的炉灰,先做成灰窠,将含银的铅砣置于窠中,加热使其溶化,铅入灰中,纯银则留在灰窠上。银薰炉——银薰炉呈球体,遍体镂空花纹,球体内置另一球体,下半部有两个同心圆的机环和一个焚香杯,各部件用对称的活轴连接在球壁上,因中心在球体的底部,利用装置的同心圆机环和活轴起着平衡作用,可以使焚香杯随之转动而不翻倒。杯中烧放香料,可以薰衣被。舞马衔杯银壶—— 这件仿皮囊形银壶,器腹两面均锤出一马衔杯纹,马颈系飘带,昂首扬尾,似作舞状。纹饰鎏金、形制优美、图案别致、制作精工。圈足内有墨书一行“十三两半”,是壶的重量,周身看不到焊缝。铜镜唐代有以铜镜作为献礼和馈赠的社会风尚,因而铜镜装饰异常精美。唐镜装饰花纹题材有:海兽葡萄纹、双鸾衔绶纹、花卉纹、花鸟纹、走兽纹、人物故事和神话传说纹、表号纹等。唐镜的图案组织类型:1、对称式。2、散点式。3、单独式。4、旋转式。5、满花式。漆器工艺一、金银平脱——由贴金片演变而来,是用薄金片或薄银片按照装饰花纹的要求,剪成图案粘贴在漆器上,然后加漆两三层,经研磨使其显现出金银花纹,金银花纹面较宽的地方还可以雕刻成细纹,但不能刻透金银片。这种装饰手法精细费工、材料昂贵,极为华美。二、螺钿三、雕漆——把天然漆涂在胎上涂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剔刻花纹的技法。雕漆大多数用鲜明的朱漆,又名“剔红”。四、库路真漆器家具工业唐代家具经历着自古以来人们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过渡阶段。其他工艺(略)结语唐代工艺美术大发展的原因:经济的高度发展。社会经济得到空前繁荣,从而促进工艺美术生产的兴盛。自信和开放的政策。唐代由于经济发展、鼓励富强,思想上的自信和政策上的开放,使得唐代宗教、文学、哲学、艺术的各派别兼容并蓄,在工艺美术上出现百花争艳的局面。中外工艺美术的交流。这一时期由于国家强盛,对外交通的开拓,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不仅我国的工艺品输出国外,同时,西亚、波斯、印度等外国工艺文化也传入我国。工艺美术生产的传统发展。唐代工艺美术的发展繁荣,是在前代积累的实践经验中取得的。唐代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整体风格可以用“满”、“情”两个字形容。满:博大清新、华丽丰满。情:富有情趣变化。宋代的工艺美术概说唐代之后的五十多年,我国又处于分裂状态,历史上称为五代十国。之后赵匡胤建立北宋,结束了分割局面,但是,契丹、西夏、金政权也同时与北宋并立;之后金兵灭北宋,宋室南下建立南宋,开始与金对峙。宋朝各民族之间的互相接触和交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宋代的手工业已近普遍发展成为商品生产。宋代工艺美术具有突出成就的是陶瓷。漆器生产形成了地方中心。辽、金、西夏的染织也有较大发展,西夏皮毛工艺最为发达。陶瓷工艺五代的陶瓷(略)宋瓷宋代五大名窑: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因古属定州,故名定窑。从唐至五代到北宋时期达到鼎盛。釉色:胎质坚细,做乳白色。器形:碗、盘、杯、盒等较多,瓶、壶较少。装饰:印花、刻花、划花等。划花——用梳状工具,在瓷面画出花纹,俗称“竹丝刷纹”,线条整齐自然。代表作:孩儿枕。汝窑在河南临汝县,著名青瓷窑。釉色:由于铁的还原而呈葱绿色。器形:盘、碗较多。装饰:早期多为素瓷,无花纹。晚期多为印花、刻花。常用莲花、萱草等。官窑在汝窑影响下产生的另一青瓷窑。釉色:以粉青为代表,紫口铁足,往往有蟹爪纹等开片。器形:以洗、碗居多,且有尺径超过一尺的大型器品。耀州窑因古属耀州而得名。耀州窑窑厂很大,有“十里窑厂”之称。也是青瓷窑。釉色:“仿汝而色不及汝”,青中微带黄色。器形:以碗最具特色。一般呈喇叭形,外形作莲瓣状。装饰方法:刻花、剔花、印花、镂空等。装饰题材:植物纹有牡丹、忍冬、荷花、菊花;动物纹有凤、鹤、鸭、鱼;以及飞天、人物等,其中婴戏最具特色,儿童嬉戏有唐代装饰风格。钧窑金代称钧州,故为钧窑。釉色:原属青瓷系统,色釉呈乳浊现象,有磷酸和还原铁的成分。由于原料中有铜的元素,经过还原焰烧制而成呈绿或紫红斑,使其打破青釉一色釉的单调,形成了对比妍丽的艺术风格,这是对陶瓷工艺的一大贡献。这种色斑的变化,称为“窑变”。器形:碗、碟、炉、瓶等,以花盆最为出色,有圆形、海棠形等多种,形势优美,色泽可爱。磁州窑在河北彭城的磁州窑,是宋代具有突出成就而富有民间特色的窑系。釉色:运用黑白对比的装饰方法,其中以画花和雕釉两种最流行。雕釉——在瓷胎上先施以白釉或者黑釉,然后按照花纹的要求剔刻去花纹以外的空间,露出瓷胎,使形成胎与釉的色泽对比。更有在釉上加以刻画,以增加层次感。景德镇窑景德镇自唐代以来烧制青瓷。釉色:仿制定窑瓷器,胎骨釉色纯白如粉,称为粉定。最具突出成就的是影青。影青——即青白瓷,在釉厚处或者花纹凹陷处微呈淡青色,釉色阶于青白之间。又称“映青”、“隐青”、“罩青”等。器形:影青品种有碗、盒、盘、瓶、注子等。造型上,常作瓜棱、花瓣等。装饰方法:刻画、划花、印花、贴花等。装饰纹样:牡丹、莲、芙蓉、梅、卷草、凤、鱼、鸭、婴戏等等。龙泉窑青瓷窑,在宋时期是出口最多的青瓷产地,龙泉窑窑址甚多,其中哥窑最具特色。哥窑开片(冰裂纹)——瓷器在烧制过程中因为釉和胎的收缩率不同,而在冷却过程中釉面出现的一种自然开裂的现象。最先是瓷器烧至的缺点,后来因为其特殊的纹理效果而作为一种自然的装饰。金丝铁线——把大小纹片结合、黄色纹片和黑色纹片参差出现的裂纹叫做“金丝铁线”,此种器形成为“传世哥窑”。紫口铁足——由于施有乳浊性厚釉,口沿处釉层较薄而泛出比黑胎稍浅的紫色,底足无釉处呈现胎的颜色。瓷器上的这种特点叫做“紫口铁足”。釉色:哥窑的釉色有粉青和米色等几种。釉中出现小气泡称为“聚球攒珠”,出现葡萄状锈斑的称为“葡萄斑”。器形:以盘、洗、炉、瓶、文具等为主。龙泉窑釉色:苍翠,北宋时多为粉青,南宋为青翠色。装饰工艺:没有开片。堆贴、浮雕等。在器皿转折处往往露出胎的色泽,称为“出筋”。器形:瓶、壶、罐、盘等。建窑位于福建,主要烧制青瓷、黑釉瓷、青白瓷等。釉色:釉中含铁成分因烧制火度不同,在黑色中形成了各种美丽的褐色斑文。细如丝毛,称为“兔毫”;羽状斑点,称为“鹧鸪斑”;银星密布称为“油滴”。器形:以盏、碗、盘、碟为主。兔毫盏是其代表作。吉州窑地处江西吉安永和镇。不仅生产青瓷、白瓷、黑瓷等,还生产彩瓷和绿釉瓷。装饰方法:在瓷胎上,常用木叶和剪纸粘贴,然后施釉,经烧制形成花纹,这是一种独创。黑釉则有形成各种斑纹的,以玳瑁斑最著名。常用洒釉的方法,形成活泼、自然的装饰效果。装饰纹样:有凤、鹤、蝶、鹿、梅、竹、芍药、海棠等。宋瓷的艺术特点:从总体来看,陶瓷造型简洁优美,器皿恰当的比例和尺度,达到了十分完美的地步。陶瓷装饰方法有刻花、印花、绣花、画花等多种。宋瓷的装饰题材,喜用折枝花以及飞鸟虫鱼,纹样秀丽,规矩的几何纹很少,体现了清新、典雅的特色。从陶瓷的釉色来看也是丰富多彩的。有定窑、景德镇窑的白瓷;汝窑、耀州窑、龙泉窑的青瓷;建窑、吉州窑的黑瓷;钧窑的彩瓷等等。宋瓷诸窑各自具有不同特色。如定窑、景德镇窑之清秀;如窑、耀州窑、龙泉窑之浑厚;官窑、哥窑之典雅;钧窑之绚丽;建窑之淳朴;磁州窑、吉州窑之浓厚的民间特色。宋三彩宋三彩——它是在白釉的碗、碟上加以红绿色的彩绘,再低温烧制的。它开启了明清时代釉上五彩的发展。辽代的瓷器辽代瓷器主要是仿定窑瓷系的。鸡冠壶——这种壶因壶上近口处有一个鸡冠形的有孔大鼻而得名。又因它近似马蹬,也称马蹬壶。它是仿皮袋的一种陶瓷造型样式,壶体还有仿缝线、皮条、皮扣、皮绳等纹饰。盘口长颈瓶鸡腿坛——辽代瓷器中较为特殊的样式,一直流行到金代。它体型细长,小口。有人认为它适于装酒,易于发酵;也有人认为置于帐中少占空间,并使合抱取。三彩盘。金代的陶瓷(略)染织工艺丝织宋代的丝织物品,除了传统的锦之外,还有绮、罗、纱、绉、绸、绢、绫等。宋代丝织的装饰加工方法有提花、印金、刺绣、彩绘等等。宋代丝织的制造加工,大致有两种方法。一是经纬线的加拈,即以不同的拈度使织物的幅面产生皱纹的变化。同时还可以利用不同的拈向,使在织物中产生不同的光泽反射效果。二是碾轧技术的应用。经过碾轧可以使织物达到光(腹面光滑)、平(幅面平整)、洁(织物净洁)、满(花纹饱满)的效果。缂丝缂丝——是丝织的一种方法,后来成为这种纺织品的统称。由于主要使用小棱,并可以随意断线赋色,织造的图案可以达到极其精细的程度。由于图案与素地、色与色之间有小孔和断痕,如镂空之象,故名缂(刻)丝,此种织品后来向纯观赏性方向发展。印染(略)刺绣(略)金属工艺宋代的铜器,所制日用品多为杯、盘、罐、壶、盒、炉之类。宋代铜器在数量和制造技术上都超越前代,并有所发展。后人为了区别宋代与商周的铜器,把宋代铜器称为“新铜器”。铜镜宋代的铜器,有一段短暂的时期制作精巧,晚期则甚为简陋,呈现日益衰落的趋势。宋代铜镜已经不如唐代厚重,镜胎轻薄。早期装饰花纹比较考究,流行旋转转式。图案题材多为缠枝花。由于镜体较薄,所以装饰花纹少,多为平刻。镜式有圆形、方形、亚形、钟形、葵花形等等。有柄铜镜便于手持,在宋代也较为流行。金银器宋代金银器也非常发达,金银器多为酒器;金银以两计算,而不以件计算;银酒器还可以出借。漆器工艺宋代漆器多做生活器皿。宋代漆器品种有金漆、犀皮、螺钿、雕漆等。金漆。金漆是指用金粉作为漆器的装饰,主要品种有戗金和描金。戗金——是宋代漆器的一种创新,是用特制的工具在漆面雕刻出花纹,在刻纹中上漆后,再填以金粉。填金的称为戗金,填银的称为戗银,填彩漆的称为填彩。描金——用金粉在漆器上画花纹,也叫做金泥,日本人称为莳绘。犀皮(虎皮漆,菠萝漆)——也是宋代的创新,是一种斑纹漆器。它是先用稠厚的色漆在漆胎上涂出凹凸不平的漆层,待干后,再用各种对比鲜明的色漆分层涂刷,形成多层多色的漆层,最后用磨炭打磨。由于漆层的高度不同,因而在打磨后显出如同“片云、圆花、松鳞”等各种斑纹。这实际上是六朝斑漆的发展。螺钿——螺钿镶嵌漆器是精选河蚌、鲍鱼贝、夜光螺等优质的贝壳作为原料,经磨制成后,做成人物、亭台楼阁、花鸟鱼虫等图案,拼贴、镶嵌于漆坯上,再经髹漆、抛光而成。宋代螺钿漆器多用白螺片镶嵌,黑白对比十分典雅。还有在螺片轮廓周围镶嵌铜丝,不仅使螺片更加牢固,而且典雅中又具有富丽的效果。雕漆剔犀——用红黑色漆相间涂漆,再雕花纹,花纹的斜面形成红黑相间的斜纹,这种工艺称为剔犀。在宋代漆器中,还有用金胎银胎,涂漆后在雕刻使其露出金银胎而形成装饰花纹的,是极为华贵的一种。其它工艺巧色玉——所谓“巧色”,是根据玉材的不同色泽、纹理和形状,雕琢出各种自然物象。结语(1、)宋代的工艺美术具有典雅、平易的艺术风格。如果把唐代的工艺美术风格概括为“情”,则宋代可以概括为“理”。唐代华丽,宋代优雅;唐代开廓恢宏,宋代严谨含蓄。(2、)宋代工艺美术走向商品化。工艺美术的服务对象扩大到贫民阶层。(3、)在宋代绘画直接进入工艺美术领域,不少工艺品种以表现绘画为目的。绘画与装饰艺术相结合。(4、)工艺美术明显的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结合实用的生活用品,一是专供欣赏的工艺品。元代的工艺美术概说元代统治者是蒙古游牧民族,性格粗狂豪放,崇尚武力,在工艺美术上形成了粗犷、豪放、刚劲的艺术风格。元代贵族统治者为了满足他们奢侈的生活享受和军事上的需要,十分重视对工匠的搜刮,把工匠作为搜刮对象,工匠地位是世袭的,实际上是一种工奴,但却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工艺美术大军。陶瓷工艺陶瓷元代的陶瓷,总的趋势是较为衰落的。从元代开始,景德镇已经渐渐成为全国制瓷中心。釉下彩——是瓷器的一种重要装饰手段,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胎上绘制各种花纹,然后罩一层白色透明釉或者浅颜色的釉面,再经高温一次性烧成。它的特点是颜色保存完好,经久不退。青花——青花是在白色瓷器上绘有青色花纹的一种瓷器。它是应用钴料(青色)在素胎上绘画,上透明釉后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元代开始出现,明永乐时期达到顶峰。由于调料的浓淡、用色层次不同,青花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既质朴又华美,犹如民间的蓝印花布,具有质朴、淳厚、典雅的艺术特色,是中国瓷器史上的重大突破。釉里红(釉下红)——釉里红和钧瓷紫红釉的制作有关。它可单独作装饰,也可把青、红色颜料混合使用(这种装饰叫做青花釉里红),釉里红呈色稳定淳厚,象征吉祥康乐和繁荣昌盛。元代瓷器品种大体有:大盘、瓶、壶、杯、匜、炉等。元代陶瓷装饰方法有:印花、刻花、划花、贴花、捏雕、绘花等。元代陶瓷的装饰花纹有:1、花卉。有缠枝花、折枝花等。2、松竹梅。这是元代具有时代特色的装饰题材,具有清高、坚贞不屈的含义,流露出文人对于异族统治的不满情绪。3、鱼藻。4、鸳鸯荷花。5、荷花。常作一束莲,此外有变形莲瓣,又称“八大码”,常装饰在器皿的肩部或足部。6、山石、海涛。7、龙凤麒麟。8、云纹。有如意云、垂云等。9、几何纹。有回纹、卷线纹等。10、人物。比较少见。琉璃琉璃在古时常与玻璃一次混用。到后来人们把玻璃制品称为料器,而琉璃则专指用于建筑砖瓦上的一个品种。琉璃是一种铅釉陶,在汉代已经普遍制造。六朝时期几经将琉璃应用在建筑上,唐代还只装饰在屋顶的周边,称为“剪边琉璃”。元代琉璃已经被广泛用于宫殿和寺庙建筑上。除了装饰建筑,元代琉璃还大量用来制作寺庙的各种器皿。染织工艺丝织纳石失(纳石思、纳克实)——是加金的织物。它是以金线为纬织成的金锦,这种织物在战国已经出现,在元代空前发展,又叫“织金锦”,一般指以片金线或者圆金线为纹纬的织金锦或织金段。捻金——将薄金片缠在线上捻成金线。片金——又称平金,是用薄金片切成极细的片条,织在锦中。元代加金织物,可以分为金线织出和织后加金两种制作方法。元代染织工艺中的丝织的特点是:在材料上多是用金线,“以金彩相尚”。由于当时中外交通发展,许多著名的外国染织品传入我国,如回回锦、缅甸锦等,因而使我国染织工艺的艺术风格为之一变,而多采用西法。毛织(略)棉织棉织是元代发展的一种新兴染织工艺。黄道婆(元代棉纺织工艺家)的贡献:改进了“用手剖去其子”的去棉子的原始方法,运用了轧车,实现了半机械化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和工作效率。改进了用“线弦竹弧”的弹面工具,运用了新式弹弓,比用手指拨弹的小弹弓省时省力。提高了纺纱效能,由过去的一个纺锭增加到了三个纺锭。发展了棉织的提花方法,使普通的棉布能呈现出“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的图案花纹。因此,这种工艺技术改革,不仅免除了“厥功甚艰”的纺织状况,大大提高了生产率,而且也使棉织工艺成为一支新花,使实用和美观结合起来。刺绣元代刺绣的主要针法有:辫绣、平针、打子、抢针、鳞针、网针、切针等。金属工艺元代的金银器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制作各种生活日用器皿,如碗、盏、杯、盘、盒、壶、等等。二是制作各类首饰,有钗、条脱等。三是作为货币使用的金银锭和金银条。漆器工艺元代漆器著名的品种有雕漆、戗金、螺钿等。结语元代是我国又一个强盛而统一的时期,为之后的明清时期长达数百年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如果说宋代“崇文”,则元代就是“尚武”,元代工艺美术粗犷豪放,像陶瓷器皿的厚重、粗大,丝织品流行加金技术而显得富丽堂皇。元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加强思想方面的统治,利用宗教麻痹各族人民的反抗意识,佛教、道教、回教、基督教等都得到传播。这些反映到工艺美术上,使一些宗教内容的装饰题材和为宗教所用的器皿都非常盛行。元代版图的扩大,交通发达,这些条件密切了国内各民族的联系,也加强了对国外的交往。如一些外国人长期住在中国,有的把见闻带到西方,像马可波罗的游记等,这些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对于发展工艺美术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明代的工艺美术概说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有一个强盛时代。明初期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统治,恢复和发展生产。郑和七下西洋,扩大了中外经济和文化的交往。明代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江南地区已经萌芽。商品经济也有较大发展。但整个社会经济仍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明代手工业继承了元代工匠的世袭制度,但是明代工匠比元代有着较多的自由。明代工匠可以分为轮班、存留和住坐三类。明代许多手工业,在技术和艺术上,都有着显著的进步。不少科学技术仍处于世界前列。这时期,已经形成了各个工艺品种的著名生产中心。在文化、哲学思想方面,宋元以来的程颐、朱熹派的理学,已经腐朽衰落,而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新理学得到发展流行。又出现了博览群书的博学派和研究经史的经史派。《天工开物》——明代工艺家宋应星编著。它是明代手工业的科学总结,详细地记述了衣服、丝织、染色、陶瓷、铸造、锻工、五金、珠玉等各种手工业,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部生产过程,及其专业分工,是一部极为重要的研究明代手工艺的宝贵资料,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陶瓷工艺明代以前,我国陶瓷的釉色以青瓷为主,明代以后,主要是白瓷。画花的装饰方法,主要是青花、五彩等,成了陶瓷的主要装饰方法。明代官窑器,开始用年号作款,一直延续明清两代,达五、六百年。陶瓷生产分工很细,技术提高,以吹釉代替蘸釉,以陶车旋坯代替竹刀旋坯。陶瓷品种繁多,大如龙缸,薄如卵幕,陶瓷工艺进入又一个发展高潮。景德镇窑这里讲的景德镇窑包括景德镇地区的官窑(即御器厂)和民窑。当时供御用的瓷器分两种,一是皇室使用的,称为钦限瓷器;一是皇室赏赐的,称为部限瓷器。御器厂主要生产部限瓷器,钦限瓷器有民窑承担。霁红(祭红、积红)——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经德镇窑创造的一种色调红而略暗,净莹凝重的瓷器。器皿往往有白色口沿,称为“灯草口”。白与红产生鲜明的对比效果。填彩——是斗彩的一种,先在胎上用“苏泥勃青”画出花纹轮廓,然后再花纹轮廓内填以彩色釉料。斗彩(逗彩)——斗彩是五彩的一种,在胎上先用“苏泥勃青”青花釉料划出部分花纹,又在釉上与之相适应的加以彩绘,使青花与彩绘形成变化统一的装饰效果。上下斗合,构成全体,故名“斗彩”。龙泉窑(略)德化窑彩绘瓷——以红彩为主,加以青花和绿彩;有的则只用红彩勾勒轮廓线。彩绘瓷的装饰笔力豪放,色彩明快,多用锦地开光的表现手法,富有浓厚的民间特色。日本人称之为“赤绘”。宜兴窑和石湾窑紫砂陶——所用砂料是紫砂泥,色泽紫红故而得名。紫砂陶不挂釉,充分利用陶泥的本色,以显示出质地美。上面多施以浅刻,以刀代笔,线条自然流畅。紫砂陶主要是以造型取胜,特别是紫砂壶,样式繁多,塑制精巧,明代是紫砂壶的创作鼎盛时期。法花(珐华)——是一种釉陶制品。特点是花纹轮廓用高起的凸线,在饰以蓝、紫、绿等釉彩。明代青花在不同时期的各自特点:时期器物特点纹饰色彩色彩宣德年间浑厚浓苏泥勃青成化年间清雅、清秀淡国产平等青弘治、正德年间呈色不鲜暗蓝中发暗嘉靖年间明艳紫蓝中带紫有红色调倾向万历年间染织工艺明代统治者将收集来的各种染织品,分别储存在各种国库里备用,所以当时的丝织品被称为“库锦”或者“库缎”。丝织明代丝织可以分为四大产区:一是江浙,二是四川,三是山西,四是闽广。明代锦缎可以分为三类:妆花——是一种多彩的丝织物。用曲多不同色彩的线织成,花纹色彩异常丰富。本色花。此种统称库缎,或称摹本缎。是在缎地上起本色花,又分为亮花、暗花两种。织金银。它是在缎地上用金线或银线织出花纹。明代图案花纹可以分为:云龙凤鹤。2、花草鸟蝶。3、几何纹。4、吉祥事物福寿字等。5、其他。明锦的图案组织有团花、折枝、缠枝、几何形等。缠枝花——明代甚为流行的一种图案组织,它以连续的波状为骨架,相间排列各种花朵,枝间饰以勾卷状的叶片。通常用宝相花和牡丹花做主花。早期缠枝花花叶大小相称,比例协调,晚期叶片变小,几乎只显出茎枝和花朵。棉、麻和毛织棉织的种类有很多,如标布、扣布、稀布、番布、丁娘子布、尤墩布、衲布、云布、锦布、斜纹布、紫花布等等。绒棉——用麻作经,用丝作纬,织成五色绒,产在贵州古州司等地。诸葛锦——用白色棉线做经,蓝色棉线做纬,随机排织,自成花样,产在贵州青特洞等地。印染(略)顾秀——明嘉靖时期进士顾名世及其后人所作的刺绣。又因其家住上海露香园,又名“露香园绣”。绣稿多以名家绘画为蓝本,劈丝细如毛发,配色宛若天成。因顾秀多仿古代名字名画,又名“画绣”。金属工艺宣德炉宣德炉——明宣宗三年,工部为适应宫廷和寺庙做祭祀或者薰衣之用的需要,利用从南洋所得风磨铜铸造一批小型铜器,称为宣德炉。因其品种多为炉式,故以炉名之。后历代都有模仿铸造的,统称为宣德炉。景泰蓝景泰蓝(铜胎掐丝珐琅)——起源于明景泰年间。蓝为点蓝、发蓝的简称。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制胎。就是用红铜板制成各种器形。掐丝。就是把铜丝压成扁丝,根据装饰花纹将铜丝粘在铜胎上。烧焊。使铜丝和铜胎焊接在一起。点蓝。根据花纹的色彩要求,将各颜色釉料填在花纹轮廓里。烧蓝。点完蓝后进行烧至,点一次烧一次。磨光。用粗砂石等平整。镀金。为增加光泽并避免生锈,最后加以镀金,使之成为金碧辉煌的产品。景泰蓝的艺术特色可以用:形、纹、色、光来概括。形,即良好的器形,取决于制胎;纹,优美的装饰花纹,产生于掐丝;色,华丽的色决定于蓝料的配制;光,辉煌的光泽完成于打磨和镀金。所以,景泰蓝具备了我国传统工艺中造型、色彩、装饰为一体的特种工艺品。漆器工艺果园厂雕漆果园厂是明代官营的漆器生产机构。填漆——是在漆器上刻画花纹,在刻纹处填以彩漆。填漆有两种,一种是填彩和漆面相平。一种是雕填后花纹凹陷,不与漆面平,显出刀刻味。螺钿和百宝嵌百宝嵌——则以扬州的周翥为著名,被称为“周制”。以金银宝石,真珠珊瑚,碧玉翡翠,水晶玛瑙,玳瑁车渠,青金绿松,螺甸象牙,蜜蜡沉香,雕成山水、人物、楼台、花草翎毛、嵌檀梨漆器上。金漆黄大成和《髹饰录》《髹饰录》——是我国古代一部漆器专著,是安徽新安著名漆艺家黄大成所著。成书与明末天启年间,全书共分乾、坤两集,是一部漆艺的创作实践总结。它详细叙述了制漆的工具及材料,制漆的各种弊病,色漆的配置,以及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各种装饰方法。它系统地阐述了漆艺的创作原则。家具工艺明代家具的种类有:1、椅凳类。2、几案类。3、橱柜类。4、床榻类。5、台架类。6、屏坐类。明代家具的特色:注意木材的质地,多采用硬质树种,所以又统称硬木家具。充分体现木材的色泽和纹理,而不加油漆。注意家具的造型,采用木架构的结构。边框多用卷口。明式家具多用榫,而少用钉或者胶。攒边——是在四边用四十五度格角榫攒起来,中心板四周出榫装入四边的通槽,这不仅使木板的结构加固,而且使有伸缩的余地,同时也可以使木板不露截板纹,增加了美观。明代家具发展的原因:园林建筑的兴起。园林建筑大量兴起,家具作为室内陈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相应的发展起来。木材的丰富。自郑和七下西洋,我国和东南亚各国的交往更加密切,而此地区盛产优质木材,为家居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木工工具的提高。明代家具的艺术特色:可以用简、厚、精、雅来形容。简,是指它造型洗练,不繁琐、不堆砌,落落大方。厚,是指它形象浑厚,具有庄穆、质朴的效果。精,是指它做工精巧,一线一面,曲直转折,严禁准确,一丝不苟。雅,是指它风格典雅,令人耐看,不落俗套,具有很高的艺术格调。明代家具工艺美术的设计原理:注意意匠美。“巧而得体,精而合宜”。注意材料美。充分利用木材的本色和纹理,而不加以遮饰。注意结构美。不用钉,不用胶,而主要是运用榫结构。注意工艺美。面的处理,有适当的比例和尺度;线的运用,简洁利落。在造型的结束处和转折部位,加以不同的变化,产生丰富的造型形象。雕刻工艺玉雕玉的种类有白玉、碧玉、青玉等,均来自新疆和田。明代的玉雕除了做簪、珠、坠、环等佩饰之外,还制作各种器皿。在风格上,明代前期玉雕比较简练自然,后期多采用吉祥内容和神仙题材。竹雕(略)结语明代工艺美术,其艺术风格,可以用“健”、“约”等字来形容。健,是指充实而不浮艳;约,是指概括而不赘疣。在明代,绘画已经较为普遍的应用在装饰上。清代的工艺美术概说清朝初期,由于农业生产的恢复,手工业、商业也得到发展,到乾隆时达到全国性的普遍繁荣。欧洲资本主义的侵入,清政府采取闭关自守政策。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双重压迫,中国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清代的工艺美术,大体分为两个阶段,清朝中期以前,继承明代传统,不论在技术还是艺术方面都取得了发展。中期以后,艺术创作方面走向了繁琐堆饰,格调不高,但生产技术仍取得一定的成就。陶瓷工艺对于清瓷的评价,确切地说,在生产技术方面它是发展的,而在艺术创作方面特别是在雍正以后,它走向衰落,出现了繁琐、堆饰的作风。清代以来,对于陶瓷的评价和研究较为重视,曾出现了许多陶瓷的专门书籍,如《陶说》、《陶录》、《陶雅》、《古窑器考》、《说瓷》等等。景德镇窑景德镇仍为清代得制瓷中心。纵观康雍乾三代陶瓷的特点,是康熙刚健,雍正雅致,乾隆华缛。顺治时期,景德镇瓷器从器物上来看,有以下特点:造型有碗、盘、炉、瓶等。装饰花纹为花卉、人物、洞石、云龙等。布局较满,类似明代。釉色呈青白色,青花色调灰暗。胎骨厚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