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学龙:介绍一套治疗颈椎病-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复位手法课件_第1页
周学龙:介绍一套治疗颈椎病-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复位手法课件_第2页
周学龙:介绍一套治疗颈椎病-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复位手法课件_第3页
周学龙:介绍一套治疗颈椎病-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复位手法课件_第4页
周学龙:介绍一套治疗颈椎病-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复位手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持和发杨传统特色,走现代化的道路介绍一套颈椎病-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整复方法—坐位四维整脊法

广西中西大学骨伤学院周学龙教授【前言】

定点旋转复位法是目前治疗颈椎病-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常用手法,但该方法若使用不当,难免会对颈椎周围神经血管造成不良伤害,因而探讨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法,是大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一、头颈的旋转活动颈椎周围组织的影响头颈的旋转活动主要由颈脊柱的寰枢段完成,而寰枢段的骨性结构特殊、毗邻关系复杂,不适当的旋转活动可对周围的神经、血管等组织造成不良的伤害。1.对韧带的影响:维持寰枢关节稳定的结构包括:翼状韧带,寰枢前、后膜覆膜,齿突尖韧带及关节囊等。在旋转状态下:(1)如果受到向下倾斜暴力,齿突尖韧带为最强受力点时即可发生首先断裂,翼状韧带损伤或松弛,从而影响寰枢关节的稳定性。(2)如再受到向上倾斜暴力时,则以齿突基底部受力最大,出现寰枢关节囊撕裂,翼状韧带损伤或松弛,发生齿突基底部移位的病理特征。当旋转暴力继续增加时,可能发生关节囊、翼状韧带和齿突尖韧带同时撕裂而导致全齿突尖移位。2.对椎间孔及神经根的影响

旋转手法可以通过改变椎管、椎间孔等结构的形态缓解对神经根的卡压,对神经根袖的牵拉松解神经根的局部粘连,从而缓解神经根压迫症状。但是旋转手法对椎间孔、神经根等结构的作用都是有利的吗?事实可能不尽然,有学者做了以下试验:(1)利用CT分别于颈椎中立位及旋转位进行自C3椎体上缘至C7椎体下缘的横断面扫描,重建C3-4,C4-5,C5-6,C6-7椎间孔图像并测量推间孔的上下径、前后径及截面面积,比较旋转时颈推间孔形态的变化,发现旋转时旋转侧颈椎间孔截面面积减小,对侧椎间孔截面面积增大,C3-4推间孔面积变化率与C3-4间旋转角度亦存在相关性,认为旋转可影响颈椎间孔的形态,且其相互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通过对新鲜尸体标本进行旋转手法试验发现,颈椎在前屈旋转和过伸旋转时对旋转对侧C5及C6神经根位移明显,对神经根产生明显的牵拉,这可以认为旋转手法可以通过上述作用而解除神经根袖处粘连而达到治疗目的,同样不庸质疑的是,过度的牵拉亦可以加重神经的损伤(3)对脊髓的影响:前屈旋转时,旋转侧的脊髓轻度受压扭曲,以中上段颈脊髓较为明显,对侧中上部脊髓被拉伸,过伸旋转时,颈脊髓的情况同前屈旋转时基本相同,只是颈脊髓略为变粗变短,另外,颈部过度旋转可能使对侧椎动脉闭塞而供血不足,椎动脉过度牵拉使其分支根动脉、髓前动脉受损,从而有导致脊她迟发性缺血损伤的可能。小结

颈椎旋转手法若使用不当会对颈髓、椎动脉、椎间盘、齿状突等产生不利影响。

1.脊髓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颈椎管狭窄等患者,此类手法应视为绝对禁忌症。

2.对椎动脉狭窄严重、头颈部转动试验明显阳性、椎动脉有硬化及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减弱的老年患者更应慎重使用旋转类手法.【操作方法】一.理筋缓急1.捏拿颈项:患者端坐,医者站于患者身后,一手扶按于患者头额者,另一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自下而下作颈项肌的捏拿,以缓解颈项肌紧张。

2.分筋散结

患者端坐,头微前屈,医者一手扶持于头部,另一手拇指自上而下,作与颈肌走行方向相垂直,反复作左右方向的分剥

分筋散结3.理筋通络:患者仍端坐,医者以单拇指或双拇指自上而下作反复疏理。

理筋通络4.触摸识偏:采取单拇指触诊法或“八”字触诊法进行触摸,以判断寰枢椎的错动移位方向。

单拇指触诊法

八字触诊法二.调曲整骨1.拔伸:医者站于患者身后,一手托其下颌,另一手拇食指分别捏拿于寰椎、枢椎两侧,托颌之手先将头颈沿颈椎弧线向上提。

3.动腰调曲:在维持向上拔伸的前提下,嘱患者作腰部的前后伸屈活动,反复10~15次,此时医者在患者后枕部触到肌肉的伸缩感。挺腰伸腰4.侧身调曲:在维持向上拔伸的前提下,嘱患者作双肩的上下活动,反复10~15次,此时医者在患者寰枢椎两侧部触到肌肉的伸缩感.向左侧向右侧(2)以枢椎棘突左后旋为例:将托颌之手换为右手,医者左拇指按在枢椎棘突左后外侧定位,在左拇指在枢椎棘突上施加一定挤压力量的同时,将患者头颈向左作30°~40°旋转和10°~20°的前屈后伸,若拇指下有骨移动感,示骨已有移动,此法用于整复寰、枢椎的旋转移位

【理论依据】1.动力失衡在先,静力失衡在后2.中医‘上病下治’理论;3.‘颈腰曲相关论’的原理;4.杠杠力学理论;5脊柱对应调节和序例补尝调节理论。【注意事项】1.松筋正骨,应轻重有别:

据X线观测,齿状突有偏心方向生长和枢椎上关节面两侧倾度不相同的现象存在,这种解剖结构的变异,势必影响到环枢关节的稳定性,为了使环枢关节保持在一个相对的稳定状态上,与环枢椎有关连的肌肉、韧带势必出现相应的力量调整,日积月累,受力大的肌肉、韧带便会产生积累性损伤及无菌性炎症。C2,3畸形齿状突偏心方向生长齿状突发育不良(1)对寰枢椎结构正常者,手法治疗的重点在于纠正环枢椎的错动、移位、再辅助作颈项及环枢旁肌肉、韧带的分理揉按;(2)若环枢椎存在着结构上的畸形,治疗的重点在于作环枢椎旁肌肉、韧带的整复;(3)临床所见,部分环枢关节半脱位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与环枢椎的复位程度不成比例。2.治疗过程应树立整体观念寰枢椎是颈段脊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枢椎凭借椎间盘、韧带与第三颈椎相连,环椎还附着有来自肩背的肌肉,韧带。因而中下段颈椎的病损和肩背部肌肉韧带的损伤,都可影响到环节的稳定性,因而,在采取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时,不能只整复有错动移位的环枢椎,还应有整体观念,看是否合并有中下段颈椎的错动移位和肩背部轻组织损伤,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恢复整颈椎的生理弧度,维持颈脊柱的内外平衡。3.调摄问题手法对环枢关节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有的患者疗效不易巩固,就其原因与①用枕不当;②低头劳作;③咽部炎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