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工程学第五章运输调查与运输量预测_第1页
交通运输工程学第五章运输调查与运输量预测_第2页
交通运输工程学第五章运输调查与运输量预测_第3页
交通运输工程学第五章运输调查与运输量预测_第4页
交通运输工程学第五章运输调查与运输量预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运输工程学第五章运输调查与运输量预测交通运输学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二章交通运输的历史与发展(2学时)第三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4学时)第四章公路运输系统概述(4学时)第五章运输调查与运输量预测(4学时)第六章公路货物运输组织(4学时)第七章公路旅客运输组织(4学时)第八章铁路运输系统(4学时)第九章水路运输系统(4学时)第十章航空运输与管道运输(2学时)本课程教学内容交通运输学2第一节运输需求的概念及其特征第二节运输调查第三节运输量预测第五章运输调查与运输量预测交通运输学3一、运输需求概念

运输需求——是社会经济生活对人与货物空间位移所提出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运输需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具有实现位移的愿望和具备支付能力,缺少任一条件,都不能构成现实的运输需求。第一节运输需求的概念及其特征指人们对某种目的实现的渴望和欲望。交通运输学4运输需求包含以下六项要素:1、运输需求量,也称流量2、流向3、运输距离,也叫流程4、运输价格,简称运价5、运送时间和送达速度,又称流时和流速6、运输需求结构第一节运输需求的概念及其特征交通运输学5二、运输需求的特征运输需求与其它商品需求相比具有其独有的特征,这些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广泛性2、多样性3、派生性4、规律性5、不平衡性:体现在时间、空间和方向上。6、部分可替代性第一节运输需求的概念及其特征交通运输学6第一节运输需求的概念及其特征三、运输需求的产生及其影响因素(一)运输需求的产生运输需求包括旅客运输需求和货物运输需求,这两种需求的产生来源存在明显差异。1、旅客运输需求的产生旅客运输需求一般可分为四类:公务、商务、探亲、旅游。交通运输学7第一节运输需求的概念及其特征2、货物运输需求的产生货物运输需求产生的来源有以下三个方面:(1)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生产力布局与资源产地的分离;(2)生产力布局与消费群体的空间分离;(3)地区间商品品种、质量、性能、价格的差异。交通运输学8(二)影响运输需求的因素分析1、影响旅客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2)居民消费水平(3)人口数量(4)运输服务价格(5)运输服务质量(6)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7)经济体制第一节运输需求的概念及其特征交通运输学92、影响货物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1)经济因素(2)政治、体制、政策因素(3)技术因素(4)运输网的布局与运输能力(5)市场价格因素第一节运输需求的概念及其特征交通运输学10四、运输需求函数(一)运输需求函数的表达式运输需求的大小通常用运输需求量来描述。运输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和一定的条件下,运输消费者愿意购买且能够购买的运输服务数量。运输需求量可表示为影响它的诸多因素的函数:

第一节运输需求的概念及其特征交通运输学11上式是运输需求量的一般表达式,并没有表示运输需求量同其他影响因素之间的确定关系。要得到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函数关系,必须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经济分析和数据统计、数量计算,从而得出确切的函数表达式。第一节运输需求的概念及其特征交通运输学12(二)运输需求曲线

运输需求曲线是假定在运输服务价格以外其它因素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反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一般情况下,如果运输服务价格下降,则需求者对运输的需求量将会增加;反之,则减少,即运输需求与运价是反方向变化的,这是运输需求的一般规律。如图所示,通常用横轴表示需求量Q,用纵轴表示运价P,DD表示运输需求曲线。此时运输需求曲线可简化为Qd=f(P)。第一节运输需求的概念及其特征交通运输学13交通运输学14五、运输需求与运输量预测关系“运输需求”与“运输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前所述,运输需求是社会经济生活在货物与旅客空间位移方面所提出的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而运输量则是指在一定的运输供给条件下所能实现的货物与旅客的空间位移量。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货物与旅客空间位移是通过运输量的形式反映出来的。第一节运输需求的概念及其特征交通运输学15运输需求、运输供给与运输量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交通运输学16过去许多预测工作没有分清运输需求与运输量的区别,在大部分预测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过去的历史运输量预测未来运输需求的方法,以“运量预测”简单代替运输需求预测,这种概念上的误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测的准确程度。在运输能力满足需求的情况下,运量预测尚可以代表对运输需求量的预测;而在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不考虑运输能力限制的运量预测结果,就难以反映经济发展对运输的真正需求。第一节运输需求的概念及其特征交通运输学17第二节运输调查一、运输调查概述二、运输调查分类三、运输调查方法重点:基本调查方法的思路交通运输学18第二节运输调查一、运输调查概述1、定义运输调查就是运用一定的调查方法和调查形式,针对某些问题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而展开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运输信息,并最终形成调查报告的过程。2、意义通过运输调查,为运输市场预测和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交通运输学19第二节汽车运输调查二、汽车运输调查分类根据调查内容的全面程度*全面调查,调查项目多,内容复杂,工作量大。*单项调查,主要针对汽车运输中某一环节。按对象分为*货运调查*客运调查按照调查的对象范围*内部调查*外部调查按照调查资料获取的途径*直接调查*间接调查交通运输学20第二节汽车运输调查按照调查活动组织者不同分*行业调查*企业调查按照调查的目的*运输需求调查*运输服务质量调查交通运输学21第二节汽车运输调查三、汽车运输调查方法1、运输调查常用的调查形式询访调查深入到运输需要者(机构、居民区或个人)中间进行的调查。特点:灵活性强、内容全面、可信度高、效果较好,但费时、费力、费用高。路旁调查调查人员站在调查路段旁边,拦截来往车辆或乘客的调查。特点:直接性强,速度快的,但不易得到被调查者的配合。交通运输学22第二节汽车运输调查站点调查指调查人员在固定车站(线路停靠点)进行的调查。特点:类似于路旁调查。跟车调查指调查人员跟随乘客上车在车厢内进行的调查。特点:类似于路旁调查。巡视调查指调查人员驱车前往调查区域,沿途查看、察访进行的调查。交通运输学23第二节汽车运输调查

特点:调查的区域大,速度快、费用低、投入人力少,可信性不强。3、调查步骤货物运输量调查年份货运量(万吨)货运周转量(万吨公里总运量公路铁路……总周转量公路铁路交通运输学24第二节汽车运输调查运输调查一般可分为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具体步骤:

确立调查目的和指导思想成立调查工作小组制定调查方案和设计调查表格实地调查整理调查资料提出调查报告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交通运输学25第二节汽车运输调查4、抽样调查理论依据:《汽车运输抽样调查方案》(1)抽样调查的范围(2)推总就是通过样本数据对总体目标量进行估计。交通运输学26第三节运输量预测一、运输量预测的概念二、运输量预测的一般原理三、运输量预测的一般方法第三节运输量预测交通运输学27一、运输量预测的概念(一)运输量预测和含义

运输量预测是根据运输及其相关变量过去发展变化的客观过程和规律性,参照当前已经出现和正在出现的各种可能性,运用现代管理、数学和统计的方法,对运输及其相关变量未来可能出现的趋势和可能达到的水平的一种科学推测。运输量预测的意义:(1)它是制定交通运输政策、进行第三节运输量预测交通运输学28第三节运输量预测

运输网和运输工具建设布局的依据;(2)它是运输建设项目技术经济评价与投资决策的前提;(3)微观上,它是运输企业把握市场,确定运价和制订运输生产计划的基础。交通运输学29(二)运量预测的类别运量预测的范围很广,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1、按预测经济活动的范围,可分为宏观预测和微观预测2、按预测的空间层次,可分为国际市场预测和国内市场预测3、按预测时间长短,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预测4、按预测方法的归类,可分为定性和定量预测5、按预测对象的多少,分为单一预测和复合预测第三节运输量预测交通运输学30(三)运量预测的内容1、社会总运输量预测2、各种运输方式的运量预测3、地区之间的运量预测4、运输企业在运输市场上的占有率预测第三节运输量预测交通运输学31

在四类预测中,前两类属于宏观预测的范畴;后两类属于微观预测的范畴。由于预测的目的要求不同,因此内容的粗细也不同。一般来讲,宏观预测与长期预测内容要粗一些,微观预测和短期预测则内容细一些。例如列入本企业(或部门)经营的运输量,不仅有客、货运量和周转量,还应包括上行、下行的运输量、淡、旺季的运输量、货物运量中主要货物的分类和比重等。第三节运输量预测交通运输学32二、运输量预测的一般原理可知性原理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们不但可以认识过去和现在,而且可以通过总结过去和现在,寻求其发展规律,据以推测未来。系统性原理强调预测对象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由多种子系统或具体因素构成,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来预测未来。

第三节运输量预测交通运输学33第三节运输量预测连续性原理就是指,事物的发展变动,前后是连续的,统一的、衔接的,其发展带有一定惯性,因此,通过总结过去而预测未来。相似性原理就是说,各种事物之间尽管千差万别,表现形形色色,但也有着—定的相似性,人们利用事物之间的这种相似性,也可以进行类比过去推断和预测未来。交通运输学34第三节运输量预测可控性原理指人们对于事物今后的发展变动,不是无能为力的,而是可以进行适当控制的。预测方法的基本原则:连贯性原则(惯性原则)类推原则相关性原则概率推断原则交通运输学35三、运量预测的一般方法运量预测的方法很多,目前国内外应用的各种方法已达150种之多。用于运输量预测的方法可以归结为:定性预测预测方法定量预测组合预测第三节运输量预测交通运输学36(一)定性预测方法

定性预测方法是指预测者经过调查研究,掌握资料后凭个人的经验、知识,对经济现象发展前景的性质、方向、规模等做出推断,有时也包括粗略的计算。

该方法的结果,主要取决于预测者的经验、学识水平以及对资料的了解程度,因而带有比较浓厚的主观色彩和个人随意性。第三节运输量预测交通运输学37

定性预测法主要用于无法建立任何数学模型的场合,以及那些后果难于直接肯定或无法验证的场合。

定性预测的优点:是简单、易行和综合性强,且对资料要求低,能考虑各种各样的因素,包括政治的、气候的和心理的等无法测定的因素;缺点:是预测结果受人为的主观因素影响大,客观确定性差,精度难于估计和控制。第三节运输量预测交通运输学38定性预测法:主要包括运输市场调查法、德尔菲法等1、运输市场调查法运输市场调查法也称直接归纳法,如货物发送量,每年安排专门时间到运输企业所在吸引区的政府计划委员会、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重点厂矿进行调查,了解下年或以后数年主要货物发送量的预计情况,并根据调查获得的资料加以归纳汇总,在考虑其他有关因素的影响后,做出本企业的货物发送量预测。第三节运输量预测交通运输学39

通过一定时期的资料积累和周到细致的调查工作,可以掌握服务区内客货运量变化的大体趋势,得出比较符合实际的预测结果。但如果服务区范围较大,经济调查的工作量就会过于繁重,遗漏和调查数据偏大或偏小的情况也难以避免。注意:这种方法在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效果较好,当市场因素在经济活动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的时候,无论客货运都会受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运输市场调查法的局限性也就比较明显。第三节运输量预测交通运输学402、德尔菲法德尔菲法,又称专家预测法,是美国兰德公司于1964年首先提出和运用的。这种方法是以专家为索取信息对象,采用匿名的方式,通过几轮征询,征求专家的意见和看法,然后将他们的意见和看法进行综合整理和归纳,再反馈给各个专家,供他们分析判断、提出新的意见和看法。这样通过多次反复,意见逐步趋于一致。德尔菲法是一种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的预测方法。第三节运输量预测交通运输学41德尔菲法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1)选择专家(2)拟定、设计各种调查表(3)预测过程(4)预测结果处理第三节运输量预测交通运输学42交通运输学43德尔菲法最大的优点在于:*预测的匿名性,避免权威影响而随大流,能真正表达每一个专家的意见;*预测的反复性,能够有控制地反复多次征询意见;*预测的收敛性,使意见逐渐趋于一致;*能做出统计评估,使定性分析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第三节运输量预测交通运输学44(二)定量预测方法

定量预测方法,即数学分析方法,是指运用统计方法及数学模型,对经济现象或经济系统的发展规模、水平、速度和比例关系等做出数量上的估计预测。定量预测方法可以归结为三大类比较常用的数学模型:因果关系模型、时间关系模型、结构关系模型。第三节运输量预测交通运输学45第三节运输量预测1、指数平滑法原理:通过对历史观察值进行加权处理,平滑掉部分随机信息,并根据观察值的表现趋势,建立一定模型,据此对预测对象作出预测。(1)水平趋势模型未来第L期的预测值一次平滑值

交通运输学46第三节运输量预测

加权系数(α):它一般由经验确定,α一般取0.2~0.6为宜。当观察值的发展趋势较平稳时,宜取小,当观察值趋势变化较大时,或者预测对象对近期资料的依赖大时,宜取大。(2)线形趋势模型

交通运输学47第三节运输量预测

二次平滑值:(3)二次曲线模型:

交通运输学48第三节运输量预测

三次平滑值:

式中一般由经验给定,通常均可以首期观察值的数值代替,即:

或者,取前3~5个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即

交通运输学49第三节运输量预测

模型应用要点:(1)应根据预测对象的变化趋势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型;(2)α和初始平滑值的选择。(3)计算中可建一个平滑值表,以便计算方便和正确。交通运输学50第三节运输量预测2、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预测法是通过找出预测对象和影响预测对象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统计规律性,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进行预测的方法。特点:能具体分析预测对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能对模型的合理性和预测的可信度进行统计检验,是比较科学的预测方法。但是,回归预测法需要历史和现实资料比较多,资料的获取比较困难。一元线性回归预测:如果影响预测对象的主要因素只有一个,并且这个因素对预测对象的影响为线性关系时,交通运输学51第三节运输量预测可建立回归模型:相关系数:

交通运输学52第三节运输量预测相关性检验:r>r0表明自变量X和因变量Y线形相关。预测模型合格。应用要点:(1)注意回归系数的计算(2)模型的检验3、马尔可夫分析法马尔可夫分析法是利用某一变量的现在状态和动向,去预测该变量未来状态和动向的一种预测方法。适用范围:自变量的取值具有无后效性;无后效性指自变量在下一期所处的状态只与其目前的状态有关,而与它以前的状态无关。交通运输学53第三节运输量预测预测模型:设变量X在发展过程中每一时期都有n种状态,每一状态的概率分布为pi记为: P(1)=(p1,p2,p3,…pn)由T时期(当前时期)的i状态变化成下一时期的j状态的概率为pij,整个变化过程用转移矩阵来表示:

交通运输学54第三节运输量预测

模型认为:若变量X各种可能的状态的初始分布为(p1,p2,p3,…pn),经K步转移后,其各种可能状态的分布为(p1(k),p2(k),p3(k),…pn(k)),即:交通运输学55第三节运输量预测

例:某城市居民在某年的各种出行方式的分布为:乘公共汽车者占19.2%,骑自行车者占13.8%,步行者占56%,乘用其它交通工具者占11%。如果下一年度人们出行方式按以下情况变化:原乘公共汽车者,将有91%的人继续乘公共汽车,3%转为骑自行车,2%转为步行,4%转乘其它交通工具。原骑自行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