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红照壁片区城市功能提升改造项目建议书_第1页
成都市红照壁片区城市功能提升改造项目建议书_第2页
成都市红照壁片区城市功能提升改造项目建议书_第3页
成都市红照壁片区城市功能提升改造项目建议书_第4页
成都市红照壁片区城市功能提升改造项目建议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目录目录 I第1部分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11.2项目性质 11.3项目地址 11.4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11.5项目建设内容概要 31.6项目区位分析 41.7项目建设目标 61.8投资估算 61.9资金来源 6第2部分锦江区概况 72.1锦江区概况 72.2锦江区经济发展概况 8第3部分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93.1锦江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193.2区域发展空间布局 243.3项目的主要任务 253.4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26第4部分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274.1项目工程概述 274.2项目工程具体建设内容 27第5部分项目建设管理方案 305.1建立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 305.2建设管理工作范围 305.3项目投资管理 315.4项目工程质量管理 325.5项目工程进度管理 325.6项目合同管理 335.7协调管理 335.8项目安全建设管理 345.9项目资金管理 34第6部分项目招标方案 356.1招标范围 356.2招标组织形式 356.3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 356.4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 366.5招标方式 37第7部分项目建设对环境影响 387.1施工扬尘、噪声的影响 387.2环境影响的缓解措施 39第8部分投资估算 428.1、投资估算依据及说明 428.2、投资估算标准 428.3、投资估算 43第一部分旧城拆迁补偿、安置费 43第二部分新城建设费用 45第三部分附属工程费 47第四部分立面改造费 478.4、总投资 47第9部分资金筹措方案及使用计划 499.1资金筹措思路 499.2资金使用计划 49第10部分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50第11部分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51第12部分结论及建议 52第1部分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锦江区红照壁片区城市功能提升改造1.2项目性质基础设施建设1.3项目地址锦江区红照壁片区1.4项目承办单位概况1、名称:成都市兴锦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2、住所:锦江区天仙桥南路3号3、法定代表人:周忠4、注册资本:壹亿贰仟万元(人民币)5、实收资本:壹亿贰仟万元(人民币)6、公司类型:国有独资7、经营范围: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与资产管理、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以上项目国家法律法规限制和禁止项目除外)。8、注册号:51010418023679、公司概况:成都市兴锦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锦江区政府在加快产业发展,培育市场主体,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资金瓶颈制约问题,创新城市发展投入制度和机制的背景下,根据锦江区《五届第17次常务会》精神,于2007年6月1日组建的政府性投资公司。10、公司的职能和任务成都市兴锦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城市运营商的职能,作为投融资平台,受区的从事城市资源的运营和政府项目的投融资,以非经营性项目为主体,兼顾某些延伸经营性项目,确保锦江区国有资源的保值和增值。11、公司性质成都市兴锦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按照《公司法》成立的锦江区区属国有独资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按政府监管、企业独立经营的原则实施运营,是政府和市场联系的纽带和桥梁。12、公司规模公司注册资金12000万元,实收资本12000万元,其中货币资本3600万元,实物资本金8400万元。13、项目建设(1)水井坊特色街区建设项目水井坊活的特色街区建设项目是2009年成都市和锦江区重点特色街区项目之一、该项目仅位于锦江区水井坊历史文化保护片区内,滨江路高档酒店配套服务经济带和水井坊商务文化休闲旅游产业聚集区。该项目净用地面积12478.2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2988平方米,由19栋1、2、3、6层的单体建筑组成,沿河绿化面积10309平方米,总投资约3.2亿元。项目定位为高档服饰、生活消费精品专卖店,中西特色餐饮和私人会所、高档餐饮。2007年11月开始动工,预计2009年10月竣工。(2)东大街小吃城搬迁建设项目东大街小吃城搬迁建设项目是为推进东大街1号地块的金融招商,促进东大街-成都金融商务大道建设工作而实施的搬迁建设项目。该项目位于青石桥北街与东大街交汇处,净用地面积2597.42平方米,设计面积17500平方米,为地了12层,地下1层的单体高层建筑,预计建设总投资约5000万元,计划2008年7月开工,2009年6月竣工。(3)“二轴四片”项目锦江区“二轴四片”范围包括人民南路二段、东大街全线、红星路-盐市口片区全部、天府广场-陕西街片区人民商场部分及猛追湾片区猛追湾游泳池部分。根据区委、区政府安排,由成都市兴锦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负责承担锦江区区域内的“二轴四片”范围的路网改造、街道立面整治等项目以及部分土地整治、整理项目。(4)“二轴四片”配套项目省农科院片区项目2008年3月,锦江区政府已同成都市土地储备中心、省农科院签订了土地转让协议,委托成都市兴锦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整合狮子山片区153亩土地,用于建设“二轴四片”区域内的指挥街片区、红照壁片区拆迁居民安置房屋。(5)新成仁路政工程,柳江片区道路市政工程,倦子树片区道路市政工程,人民南路一、二段道路改造及立面整治项目。作为锦江区交通建设十一五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贯通锦江区的对外联系和联系周边区县和区内片区的作用,以此带动沿线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发挥先导作用。1.5项目建设内容概要本项目位于锦江区照壁片区,其具体范围为:东至人民南路二段,南至锦江大礼堂,西至上南大街,北至川信大厦、百川大厦,可拆迁腾地38.33亩。本项目包括旧城拆迁,现有大楼立面改造,道路整治,以及拆迁后的商务商业楼宇建设。1.6项目区位分析红照壁片区位于锦江区督院街街道办事处滨江路社区,东面邻接人民南路二段,北邻红照壁街,南面临滨江西路,西接南大街,处于成都市中心城区,如图1-1所示。图1-1本项目所在区域图1-1本项目所在区域目前,成都市建立在“全域成都”总体框架下的中心城区城市规划方案现已基本形成,作为中心城区建设重点的“两轴四片”,就像一块引力无穷的磁场,将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对整个大成都的吸引力与辐射力。根据对“两轴四片”区域的初步界定,“两轴”中的人民路起于火车北站广场,南接天府大道,全长18.2公里;东大街起于盐市口,向东穿越攀成钢片区和沙河堡片区,至沙河堡综合交通枢纽,全线长约8.3公里。“四片”中的红星路-盐市口片区,东起天仙桥街、西到顺城街、南至东大街、北抵蜀都大道,面积0.83平方公里;天府广场-陕西街片区,围绕全新的天府广场展开,东起顺城街、西至东城根街、南至红照壁、北至后子门中央公园北侧规划道路,面积0.81平方公里;猛追湾-游乐园片区,东至一环路、南至新华大道、西至锦江内环线、北至建设北路三段,面积约1平方公里;骡马市片区,东至顺城大街、西至东城根街、南至中央公园北侧规划道路、北至八宝街,面积0.75平方公里。本项目所处的锦江区督院街街道办事处东起上东大街,西止红星路四段,南临滨江路,北抵红照壁北街、城守东大街。辖区面积为1.0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759户,约19029人,辖区内共设有社区居委会3个(滨江路社区、督院街社区、青石桥社区),社区党组织3个,其中有一个省级文明社区、二个市级文明社区。辖区主要以商务中心建设为区域特征。辖区内政治、经济、文化发达,商贸商务、旅游等资源丰富。辖区内有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四川省人民政府等驻区省级机关18家,市级机关12家,企事业单位70余家;有历史悠久、享誉中外的五星级宾馆—锦江宾馆,四星级宾馆岷山饭店,有五星级的外资索菲特万达大饭店,以及具有国际水准的川信大厦、经营世界级品牌的美美力诚百货等一大批商务写字楼、商场;有全市知名的成师附小、盐道街小学、盐道街中学等教育资源;有西南最大的室内海鲜市场—青石桥海鲜市场和西南首家室内花鸟市——新开街花鸟市场;是集政治、经济、商业、娱乐为一体的中心商贸区。1.7项目建设目标建设本项目在产业布局上结合了传统产业、传统资源优势,在“盐市口、指挥街CBD核心区”将围绕春熙路、盐市口商贸中心,扩大和提升商贸商务优势,形成锦江区六大区域各自的特色优势产业,以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和城市空间布局。1.8投资估算锦江区红照壁片区城市功能提升改造,按照本项目总投资约为130148.58万元,第一部分为旧城拆迁补偿费约55182.06万元,第二部分为新城建设费约66966.52万元,第三部附属工程费约3000万元。第四部分立面改造费约5000万。1.9资金来源方案一、政府出资或者通过银行贷款,解决拆迁资金和环境整治资金问题;方案二、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拆迁。政府完成土地整理或者企业参与土地整理后,按照土地出让相关政策进行公开出让,企业参与竞买,通过土地挂牌或拍卖确定项目业主进行开发建设。第2部分锦江区概况2.1锦江区概况“濯锦之江,源远流长”,以闻名千古的濯锦之江冠名的锦江区,地处成都市东南部,位于国务院批复成都市总体规划城市向东向南发展的重要开发建设区域。区域面积62.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万人,辖13个街道办事处和2个乡,辖区内有著名的春熙路和盐市口商圈,是近代中国西部“兴商”和洋务运动的主要发祥地,被誉为川西“首善之区”。

区内平均海拔500米,其西北部地势平坦,为成都市的商贸繁华区域,东南多为浅丘,为“两高一优”农业发达的城郊,年平均气温16.2℃,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全区常住人口40余万人,辖13个街道办事处和2个乡,辖区内有著名的春熙路、盐市口商业区,是成都市最繁华的中心城区。

锦江区自唐宋以来,便因“百业云集,市廛兴盛”而饮誉为川西“首善之区”。1990年国务院确定锦江区为“商贸繁华区”,1994年被成都市政府批准为“成都市现代商贸发展试验区”。20余年的改革历程,锦江区委、区政府坚持“商贸立区、工业强区、开放兴区、建设带区、为民富区”的战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就卓著。“四川成都教育产业园区”、“成都锦江工业开发区”、“成都市现代商贸发展试验区”蓬勃发展,众多现代商贸集团、高科技企业、房地产巨头、金融保险机构、新闻通讯单位、高档宾馆竞相落户锦江。一个汇聚人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并高速运行发展的投资热土,正在逐步形成。三环路(锦江段)老成渝路、成龙路、玉双路、东大街、红星路、朝阳路、石胜路、沙河整治工程的开工建设,进一步拓展了锦江区经济发展空间,创造了众多的投资发展机会。

该区有位于府南河之滨、外环路以内毗邻高新区的省级工业开发区——锦江工业开发区,规划占地5.6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完善。经过近年来的开发建设,已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现代医药、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有投资3000万元,按国际标准建成的锦江科技创业园。有土地资源储备丰富的后发优势,在二、三环路之间尚有土地储备近万亩可供商住开发,成都市东部副中心在我区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0余平方公里。2.2锦江区经济发展概况2008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克服特大地震、金融危机等严峻挑战,着力抓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现代服务业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等重点工作,取得了改革发展、抗震救灾、维护稳定的重大胜利,不断增强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结构调整成效显现,统筹发展态势良好,社会建设全面推进,民生保障力度加大,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1、综合国民经济发展平稳,产业结构优化。200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3.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8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9.16亿元,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233.08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5%、11.1%和13.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2:34.8:65调整为0.3:27.6:72.1;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达到-0.1:24.6:75.5。按常住人口计算,我区人均GDP达47958元,同比增长16.5%。财政收支平稳增长。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4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0.06亿元,比上年增长29.7%。全口径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的14.2%,较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民营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158.13亿元,同比增长1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0.02亿元,同比下降46.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1.03亿元,同比增长12.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27.07亿元,同比增长17.7%。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为48.9%,比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2、农业试验区建设纵深推进,创新农村产权制度。按照“大统筹、大集中、大流转”的思路,明晰农村产权,改革过去农村产权不清晰的状况;推进土地流转,改革过去农村生产要素不流动的状况;完善基层治理,大力推进土地利用集约化、农村经济集体化、农民居住社区化,农民收入多元化和城乡管理一体化。全面完成“198”区域26369.5亩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和颁证,建全农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办法,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平台,公开挂牌出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迈出城乡建设用地“同地同价”第一步。全面撤销涉农街道村建制,按城市社区标准成立社区居委会,推动村级管理向社区管理转变,建立起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自治、新型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经营的运行模式;开展社区治理机制改革试点,推进政企分离、政社分离,全面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农民收入继续增加,2008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0349元,同比增长21.1%。3、服务业、商贸和招商引资现代服务业先导优势聚集。产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大力推进城市低洼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在“阳光拆迁”基础上采取“模拟拆迁”等方式,完成拆迁25.19万㎡,拆迁安置3638户。完成成仁快速通道、新成仁路改造建设道路用地1298亩的拆迁任务,共拆迁企业68家、房屋431户。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实施试验区重大项目182项,天府时代广场、仁恒置地广场、航天科技大厦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成都百货大楼、成都国际商城、铁狮门等一批新建项目开工建设。重点产业领域加快发展。编制《金融业发展规划》、《总部经济发展规划》、《专业服务发展规划》。举办首届成都金融街论坛暨东大街金融博览会,组建金融街企业家协会。全年新增加各类地区总部及分支机构55家,新增商业商务楼宇7.6万平方米。引导和推动土地、人才、资金等各类资源向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集聚。成功举办了“锦江—世界500强企业座谈会”、成功举办了“2008年首届中国成都东大街金融博览会暨2008首届成都金融街论坛”、“锦江时尚周”等节会活动,“红星路35号”文化创意产业园成功开园,文化市场繁荣稳定,健康发展。消费市场快速发展。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6.59亿元,增长22%,比上年增速提高4.3个百分点,增幅创下近五年来最高。招商引资成效显著。“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全市率先组团出省招商,在上海、北京、香港等地多次举办项目推介和投资座谈会,组织境内外企业签订总额126.5亿元的投资协议。大力实施招大引强战略,瞄准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和产业带动作用明显的重点企业,引进中怡保险经纪、丰田通商株式会社、雪佛龙等10家世界500强企业,引进民安保险、泰康人寿、华泰保险等金融机构24家,引进现代服务业企业509家。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先导区”工作目标,全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共新办外商投资企业30家,引进市外资金66.98亿元;合同外资达到8505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5482万美元,出口创汇58182万美元。4、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2008年,我区坚持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实施“全域锦江”理念,狠抓项目开工促建,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我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投资在一些新开工项目支持下呈现稳步增长态势,翡翠城项目、攀成钢拆迁项目、“198”区域土地整理项目、锦城逸景项目、国际金融中心项目、红星路商业广场项目等工程投资额较大,保证了我区投资在金融危机和“5.12”地震大环境的影响下总体发展趋势良好。全年固定资产累计完成投资263.6亿元,同比增长22.9%,较去年同期上升5.54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17亿元,同比增长26.8%;改建和技术改造完成投资18.2亿元,同比增长22.2%;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28.4亿元,同比增长19.6%。工业投资完成16.4亿元,同比下降6.2%。工业生产稳步增长。2008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58.66亿元,同比增长27.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6.93亿元,同比增长20.2%。5、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城市建设得到提升。圆满完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项任务,城市整体文明水平得到提高,城区面貌和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观;开展创全市“最清洁城区”活动,投入2.13亿元用于老旧院落整治、扬尘治理、道路整治和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实效。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对街道、社区院落和农贸市场的清扫保洁整治力度,强化大气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对所有道路、运渣车辆、闲置土地等实行了动态整治,降低扬尘污染,开展燃煤整治专项行动和三环路沿线生态建设工程。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实施总量减排,全面开展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积极开展绿色学校(幼儿园)、生态小区、生态村创建活动,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切实改善辖区环境质量。6、教育、科学技术教育事业取得新发展。区属小学29所,其中九年一贯制1所,民办学校2个小学教学点。普通中学13所,其中区属11所,民办2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1所,省级重点中学2所,成都市示范性高中4所。注册等级幼儿园69所,其中7所教办园及小学附幼,1所集体办园,9所其他部门举办园,52所民办园。全年锦江区教育经费总额为37281万元,投入1200万元增添学校的设施设备,投入1029万元对学校校舍进行排危维修。对地震中受损较严重的32所学校进行了校舍维修加固工程,维修改造面积达26190平方米。继续实施“教育资助惠民行动”,关注弱势群体。全年对2357人次进行教育资助,共资助1246892元。对义务教育阶段符合条件且自愿申请的残疾儿童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减免“一费制”所有费用,对低保家庭的残疾学生每期发放400元生活补助,全年发放经费合计58132元,涉及8所中学、19所小学,受助学生141人次。为锦江区农业户口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课本费,总人数涉及8466人次,金额共计1731974元。按照国家政策,秋季学校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科技投入继续加大,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积极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设立了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组织申报市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8项,获得项目资金支持122万元。申请各类专利996件,比上年增加149件。完成3所知识产权示范学校、3个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在区工业总部基地、红星路35号设立知识产权保护站。7、卫生、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全面推进,切实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全区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9个,其中医院23个;拥有床位2509张。有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586人,其中执业医师2004人,注册护士1516人。积极开展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全区餐饮业1725户量化实施管理率100%,评级率100%。对全区113所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和从业人员进行了卫生知识培训,培训率100%,健康体检合格率100%,学生餐具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96.5%。对低保人群、残疾人、六至一级革命残疾军人等实施了“六免、八减、三优惠、一方便”的医疗优惠服务,全年共减免医疗费用7759.79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居民实施了“三免四减”惠民措施,共提供惠民服务32.66万人次,惠民金额64.48万元。继续加大农村改水工作力度,据初步统计,全区农村饮用水达到4.0958万人,占农村人口的100%,农村卫生厕所达到1.3615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8.5%。文化事业健康繁荣。2008年以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以文化下基层和文化下乡为载体,切实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和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组织开展了“锦江之夜”大型专场音乐会、成都市首届家庭文化节、锦江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辉煌30年”大型文艺晚会等系列文化活动。深入社区、学校、工地免费放映电影302场。建立了平均面积达500米的16个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并免费向市民开放。建立起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街道基层服务点。率先在全市全面铺开图书流转工作,并将图书进行分配和按季度进行流转。糖画和水井坊酿酒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编制完成了《成都市锦江区体育发展规划(2007-2011)》以及“117”新居工程和“198”新型社区8个新居点体育设施的具体规划建设布点,为3个新型社区新建了健身路径。8月5日,组织了6380名现场观众参与北京奥运火炬接力成都传递活动,选派了3名火炬手参加火炬传递。组织举办各类大型群众体育活动10余次。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传统体育项目学校为载体,开展“乒乓球活动月”、“棋类活动月”等活动,组织举办区田径、乒乓球、跆拳道等各种竞赛30余次。全年累计为学校场馆对外开放投入经费50余万元。组织915人参加成都市第十一届运动会,团体总分列全市第二位。新建了22条全民健身路径和5个“1+2”健身工程,为金堂县贫困社区援建路径1条。为全区59个社区添置了体育健身器材590套(件),为9个具备安装条件的社区购置了体育设施。举办了2008/09赛季A1世界杯汽车大奖赛成都站比赛、中国直线竞速车王挑战赛四川省选拔赛、2008年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成都站比赛等赛事。8、人口、社会保障、和谐稳定人口保持低速增长。2008年末,全区常住人口67.87万人。总人口40.23万人(户籍人口)。2008年全区共出生2438人,人口出生率6.07‰,人口自然增长率1.03‰。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单位从业人员年末人数为124453人,较上年末增加7760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劳动报酬为35980元,较上年增长了15.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349元,增长21.1%,比上年净增1806元。2008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767元,同比增长17.2%,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飞跃。完善城乡一体化的职业培训和公共服务就业体系。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8981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10320人,完成再就业培训4675人,农民工培训1779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5%以下,全区继续保持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社会保障事业取得新成效。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年末参保人数达4.34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年末参保人数达0.1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8.3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4.32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达6.9010万人;建筑行业农民工综合保险新增0.86万人,新征地农转非参保率达100%。发放社会化退休人员养老金19330万元,社会发放率100%。全区已参保农民人数达1.2898万人,参保率达84.87%。政府出资全额资助5438名低保户和592名重度残疾人员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现应保尽保,为全区4531户,8337名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1681.4876万元,人均月补差140元。全年共发提高生活水平补助金228.6915万元。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加强与其他各项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有效地保障了困难群众在“吃、住、医、学”方面的基本需求。共为低保对象实施医疗救助24583人次,发放救助金165.6561万元,人均救助140元;资助1027名低保家庭儿童参加少儿互助金,发放互助金41080元,参加率达100%。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全区己有37名老人申请并享受了由政府补贴的特困老人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补贴33700元。为具备呼叫救助系统安装条件的30位孤寡老人免费安装了呼叫救助系统。为31位不具备呼叫救助系统安装条件的孤寡老人采取免费安装求助门铃和人工服务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散居孤寡老人呼叫救助和监护保护工作实现全覆盖。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认真开展“创全市最安全城区”活动,全区刑事案件发案保持自2003年以来连续六年的下降趋势,全区市级平安街道创成率达到87.5%。防邪工作继续保持“三零”目标。第3部分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009年,成都市锦江区在启动指挥街拓宽改造工程后,今年将力争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1亿元用于旧城改造。其中,中心商圈辐射拓展、东大街金融街建设和滨江路沿线等地块是改造的重点。东大街、滨江路沿线和指挥街—红照壁片区、攀成钢片区是锦江区优势地块,其改造将加快对锦江区建设现代服务业先导区的推进。本项目的建设还将依托春熙路商圈、盐市口商圈等传统优势商圈,加快人南二段高档商业圈的拓展,形成“中心开花”效应。3.1锦江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1、发展基础“十一五”时期,锦江区委、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实现了全区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一体化取得重要突破,人居生态环境极大改善,经济、社会与自然的统筹协调发展逐步得到体现。全区经济增长快速稳定,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经济发展质量逐步提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经济增长速度居全市第一位。城乡建设取得显著进步,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老城区高效改造、沙河大规模整治和府南河延伸综合整治等重大工程取得成效。全区实现信息技术“村村通”。实施了“三治一植”(治尘、治脏、治水和植树)工程、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中心城水环境综合整治等城市环境整治工程,有力地改善了人居生态环境。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就业吸纳能力明显增强,社会保险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基本完成了撤乡建街、撤村并组建社区和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化,出台了与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险办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倾力打造了“五朵金花”,形成了以乡村旅游为导向,农民不离乡进城的城乡一体化新模式。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教育、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社会环境和谐稳定,率先在全市实施了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信访工作标准化示范工作不断加强。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投资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到位外资完成数在全市(高新区除外)排名第一。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2、发展环境“十一五”期间,国内外产业转移有助于锦江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升产业竞争力;消费结构升级有助于推动锦江区商贸业向高品位、时尚化升级,也有利于进一步发挥金融、地产、传媒咨询、都市休闲旅游等需求收入弹性大的行业的潜在优势;成渝经济区作为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区域,有助于提升锦江区优势产业在西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成都市中央商务区的打造将为锦江区未来发展提供更高的起点;成都市“向东向南”发展的战略措施将对锦江区城东腹地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同时,“十一五”期间,锦江区还面临着一些潜在问题和挑战。商贸服务业部分卖场业态落后不适应现代商贸服务业业态要求;工业发展中产业关联度、集中度较低造成工业经济缺乏竞争力;区内机关单位较多不利于区域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高效利用;城乡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面临与周边区(市)县在第三产业和工业等领域的竞争压力。“十一五”期间,锦江区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环境,必须化压力为动力,充分发挥自身经济基础较雄厚、区位条件优越、商业经济竞争优势明显等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潜在挑战,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使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3、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1)指导思想“十一五”期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成都市加速建设中央商务区为契机,以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为动力,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化和拓展商贸服务业优势,促进现代服务业全面崛起,提升工业经济实力,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构建“时尚锦江、人文锦江、现代锦江、和谐锦江”。到2010年,把锦江区建设成为经济发达、人民富足、环境优美、社会稳定的全国一流强区。锦江区的“十一五”纲要指出:城市建设与管理并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建设,构建科学的城市生态体系,提高城区的承载能力,以信息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现代城区。——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按照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部署,把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全区“十一五”的战略主线。着眼于不断创新和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以城乡互动带动城乡一体化,加强城市文明向涉农区域延伸和渗透。加强城市管理,提高人口素质,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保障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建成城乡统筹的先行区。——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技术创新和改革开放为动力,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形成“兴商、强工、城乡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实现三次产业快速均衡协调发展。努力促使传统商贸业向现代商贸业提档升级,积极发展现代商务业形成第三产业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推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附加值、集约型产业转变,在打造产业链、实施集群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涉农产业要由传统城郊型农业向以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现代乡村旅游转变,并实现与二、三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竞争力。挖掘和发挥科研机构优势,搭建孵化和风险投资平台,促进产、学、研联动。加大科学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政治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2)发展目标——总体目标到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1000美元,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5%以上。全面提升城区竞争力,把锦江建设成为经济发达、人民富足、环境优美、社会稳定的全国一流强区,为在西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经济发展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以上,到2010年达到38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1:39:60.9。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幅达18%,2010年达到1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以上。——人民生活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10年,恩格尔系数低于0.33。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增加到33平方米以上,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社会进步目标年度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到2010年,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100%,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年度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年。到2010年,累计实施市及市以上技术创新项目50项,区级技术创新项目100项。社会事业全面健康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效。——环境建设目标到2010年,基本实现城市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城区空气质量稳定在Ⅱ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园林绿化面积达1600公顷以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3.2区域发展空间布局依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城乡协调发展原则,形成功能明确、特色突出的四大片区,促进资源整合、产业集聚、区域协调。1、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区包括一环路以内区域,即春熙路、盐市口、督院街、书院街、水井坊、合江亭街道辖区。重点发展现代商贸商务业,大力推进金融、地产、传媒、资讯、中介、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全面崛起。该区域又划分为商贸核心区、现代商业延展区、现代商务经济区和现代传媒区。(1)商贸核心区;(2)现代商业延展区;(3)现代商务经济区;(4)现代传媒区。2、城市住宅区3、工业集中发展区4、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区3.3项目的主要任务1、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争创服务业新优势(1)打造西部商贸服务业高地,构建时尚锦江;(2)加快现代商务业发展,打造现代锦江。2、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1)大力发展旅游产业;(2)改善生产生活居住环境。3、坚持文化润色经济,建设人文锦江(1)大力发展文化产业;(2)积极开展历史文化再现活动。4、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现代城区(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2)积极改善生态环境;(3)提高城市管理水平。5、统筹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锦江(1)千方百计扩大就业;(2)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6、深化改革开放,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1)深化体制改革;(2)扩大对内对外开放。3.4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本项目的落实可更好的抓好中心城区、街道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集聚能力。加快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加大中央商务区建设力度,树立城市新形象。可提高城区环卫设施的数量和等级,完善雨污分流设施和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完善配套公共文化体育等设施建设,增强城市服务功能。通过对片区内主要街道景观风貌改造,精心打造城市景观。第4部分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4.1项目工程概述本项目位于锦江区红照壁片区,其具体范围为:东至人民南路二段,南至锦江在礼堂,西至上南大街,北至川信大厦,总占地面积38.33亩。本项目包括旧城拆迁,现有大楼立面改造,道路整治,以及拆迁后的商务商业楼宇建设。4.2项目工程具体建设内容红照壁片区城市功能提升改造包含旧城拆迁、排水、绿化、专业管网等其他附属工程建设。1、旧城拆迁在红照壁片区38.33亩土地上营业房2、新城建设工程在红照壁片区已经拆迁的38.33亩土地上进行建设。针对本地块处于市中心商业繁华地段,为有效的提升城市功能,发挥本地块所具备的市场价值,建议改造为集高端商业、商务写字楼、精品公寓、五星级商务酒店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写字楼部分写字楼,在本项目的中心,以世界级精品理念,打造独树一帜的高档次、高品质、高价值的甲级写字楼。全采光、全通风的建筑设计,独特的空中景观阳台;多部国际品牌电梯、国际品牌中央空调、新风、智能化安防系统等高效配置;——精品公寓部分精品生活圈精品生活圈充分体现项目精品化理念,并带有现代、时尚、雅致的特殊气质,完全能够从商业与住宅两个方面统领项目的精神诉求,包容住宅的产品特性,拔高项目整体调性。在建筑构造和室内设计方面,非常重视细节,希望营造出高尚但不盲目追求流行的摩登生活空间。所针对的主客不一定是高薪的单身贵族,也包括刚组织家庭的年轻专业人士。他们和传统的家庭不一样,需要符合他们现代生活方式的生活空间。——高端商业部分高端商业以打造高级休闲购物中心为理念,营造优雅的休闲购物环境,以吸引众多世界顶级品牌,与美美力城百货等其他高端商业形成成都市顶级奢侈品消费商业圈。——五星级酒店部分酒店设计以新颖的主题,让新与旧、传统与现代在不同层次、不同环境中融合、转化、共生,采用去繁从简的手法,在简约、明快、干净的建筑空间里,吸取简洁、时尚的理念,体现空间的和谐性和无限性的精神品质。该项目改造建成后其独有的性格将地标气质表露无遗。具体建设方案为:按容积率11.0,建筑密度为50%计算,全部建设面积为28.08万平方米,其中25%建为高档公寓式住宅,25%的面积建为五星级的商务酒店,50%的面积建为配套商业和甲级写字楼,其中包括酒店及写字楼装修供配电工程、给空调及其他设备3、新城附属建设工程新城附属建设工程4、立面改造工程立面改造工程包括川信大厦、天一大厦、百川大厦、大成宾馆和锦江大礼堂等建筑物的立面改造。第5部分项目建设管理方案5.1建立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红照壁片区城市功能提升改造是一项规模较大,涉及面广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工程特点是:1、建设内容多,包括城市道路、路灯、排水管网、专业管线、交通设施、绿化景观等子项工程,涉及各部门和各方面,组织协调工作量较大。2、地处城市中心繁华区域,施工扰民较大,便民措施费用较高,扬尘整治要求严、安全文明施工要求高。3、部分地段新旧管网系统衔接和迁改要求较高。4、交通对施工干扰大,交通组织要求协调措施得力。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和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如:《建设管理单位管理工作实施细则》、《招投标管理办法》、《进度计划监督制度》、《建管人员到岗情况检查办法》、《工程进度备案检查办法》等管理制度和办法。5.2建设管理工作范围建设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工程投资。业主应做好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确保项目按合同工期、投资、质量完成。1、编制建设管理计划、工程进度计划及资金计划、审查施工图纸是否满足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以及投资方提出的一些特殊的功能和技术要求。2、采用国内公开招标确定工程承建商,签订施工合同。3、采用国内公开招标确定工程监理单位,签订监理合同。4、审批承建商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方案、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等技术文件,并检查落实。5、检查承建商执行工程施工合同过程中的技术规范,作好投资、进度、质量和合同管理工作。6、检查工程所采用由投资方招标确定的供货商提供的主要设备和关键材料是否符合设计图纸和合同所规定的质量标准,并作好其他材料的招标采购工作。7、作好资金管理,按月作好月底结算工程报帐提款工作,节约投资。8、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审核承建商进度及付款申请,签发工程付款凭证、支付工程款。9、组织竣工验收。10、组织工程审计。11、审查接收承建商及监理公司规整的技术业务资料,建立技术经济档案。5.3项目投资管理项目的投资控制着重是在承发包阶段和施工阶段采取有效措施,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把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以内,以求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建设过程中,首先确定造价控制目标,制定工程费用支出计划并付诸实施,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对其进行跟踪检查,收集有关反映费用支出的数据,将实际费用支出额与计划费用支出额进行比较,发现实际支出额与计划支出额之间的偏差,并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以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5.4项目工程质量管理项目工程质量达到国家现行规范要求,并经验收合格。质量管理内容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1、审查监理、施工单位的资格和质量保证条件;2、组织和建立本项目的质量控制体系,完善质量保证体系;3、对工程质量进行跟踪、检查、监督、控制;4、质量事故的报告和处置;5、督促、检查工程建设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6、督促、检查工程建设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的规范要求;7、督促、检查工程材料是否符合要求。5.5项目工程进度管理在施工承包合同、监理合同中写进有关工期、进度、进度违约金等条款,通过招标的优惠条件鼓励施工单位加快进度,控制对投资的投放速度,控制对物资的供应,建立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等。依据规划、控制和协调等管理职能手段,在工程的准备及实施的全过程中,对工程进度进行控制。根据目标工期编制合理的项目进度计划,定期收集反映实际进度的有关数据,同时进行现场实地检查。5.6项目合同管理项目合同管理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控制工程投资、进度质量的基本依据。由于建设工程合同标的大,投入的资金数额大,技术面广、复杂、施工周期长,使用的人力物力多,涉及的单位多等原因,更加有必要将建设工程合同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进行科学管理,从而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每个项目,均要以合同形式确定双方或多方的责、权、利,以保证工程项目和工作任务的实现。在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制定具体的《合同管理办法》,对合同管理的原则、范围、主要内容、合同管理的组织原则及职责、合同承办人的职责、对合同的订立、审查及履行的监督检查,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对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纠纷等做出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要求和解决办法,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市场经济必须严格按照合同办事,在工程建设招标、材料供应招标、监理招标中应按照合同法和工程建设有关管理制度和规章与中标单位签订完善的合同条款,并严格按照合同进行管理,以保证项目经营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实现项目工程投资、进度、质量、环保等目标,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5.7协调管理协调工作是项目管理的重点,也是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建设项目组织与外部各关联单位之间,建设项目组织内部各单位、各部门之间,专业与专业间、环节与环节间,以及建设项目与周围环境、其它市政建设工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和矛盾,特别是工期紧迫,需进行多头、平行作业的情况下尤为突出。因此,要取得一个建设项目的成功,就必须通过积极有效的组织协调、排除障碍、解决矛盾,以保证实现建设项目的各项预期目标。5.8项目安全建设管理本项目为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范围均在成都市中心区域,地下管线交错复杂,工程内容涉及大量沟槽,工期跨度较大,施工安全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该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首先,监督和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制度。必须建立有符合该项目特点的安全生产制度,参与项目的管理、监理、施工及相关人员都必须认真执行制度的规定和要求。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制度要符合国家、地方、相关行业及单位的有关安全生产政策、法规、条例、规范和标准。其次,做好安全检查。对安全检查结果必须认真对待,需要整改的必须限定整改完成时间,落实整改方案和责任人。5.9项目资金管理项目建设资金应在指定银行开设专用帐户,专款专用。制定每月用款计划,确保建设资金足额、恰当、适时用于工程建设。第6部分项目招标方案6.1招标范围项目设计、工程勘察、工程施工、监理、重要材料、重要设备的采购全部采用公开招标。6.2招标组织形式项目采用委托招标,由项目业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从事过类似工程招标且信誉良好的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招标。将遵循公平、公正、公开、诚信的原则确定中标单位,施工企业应具有二级以上资质,监理企业应具有乙级以上资质。6.3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根据建设规模和建设要求,在招投标过程中必须遵守如下程序:(一)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复同意后,项目承办单位在指定的媒体上发布招标公告。(二)在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30日内,具有承担投标项目能力的法人或者其它组织都可以投标。投标人少于3个时,应当重新进行招标。投标文件应当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做出响应,招标项目属于建筑施工的,招标文件的内容还包括拟派出的项目负责人与主要技术人员的简历、业绩和用以完成招标项目的机械设备,本项目不接受联合招标。(三)开标时委托招标单位主持,邀请所有投标人参加,由招标人委托公正机构检查并公证。投标人的投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或者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价格合理。(四)评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管理法》的规定和程序进行。(五)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该通知书具有法律效力,若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自中标通知书发出30日之内,按照招标文件,项目承办单位和中标人签订书面合同,同时,中标人不得向他人转让中标项目,不得将中标项目肢解后分别向他人转让。6.4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项目全部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因此,在招投标过程中,为保证项目的公开,对评标委员会的组成和资质有如下要求:(一)评标委员会人员组成评标委员会由项目建设单位的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根据本方案在项目开标当天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标委员会主任由资深的专家担任,评标委员会采用5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评标委员会要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投票采用打分制,以得分高者中标。(二)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资格要求评委会成员职称要求在副高(副教授)级以上,从事本专业至少在8年以上,对工程项目有较深入的研究,并且职业道德良好,与投标单位无任何利害关系。评标委员会成员应当客观公正的履行职务,遵守职业道德,对所提出的评审意见承担个人责任。6.5招标方式(一)项目将采用公开招标方式。(二)在国家和省市指定媒介发布招标公告在中国采购与招标网(http://)公开发布工程设计、勘察、施工、监理、重要材料、重要设备等的招标公告。投标人资格:1、投标人必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具有工程建设管理资质和业绩;3、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具有项目管理资格、经验及能力。(三)通过正式的招投标程序,分别进行资格预审-投标邀请-招标文件-现场踏勘-标前预备会-正式开标-综合评标等,确定中标单位。第7部分项目建设对环境影响7.1施工扬尘、噪声的影响1、扬尘的影响工程施工期间,挖掘的泥土通常堆放在施工现场,短则几星期,长则数月。堆土裸露,使大气中悬浮粒物含量骤增,影响市容和景观。施工扬尘将使附近的建筑物、植物等蒙上厚厚的尘土,给居住区环境的整洁带来许多麻烦。雨季由于雨水的冲刷以及车辆辗压,使施工现场变得泥泞不堪,行人步履艰难。2、噪声的影响施工期间的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运输、车辆马达的轰鸣及喇叭的喧闹声。特别是在夜间,施工的噪声将产生扰民问题,影响邻近居民的工作和休息。若夜间停止施工,或进行严格控制,则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将大大减小。3、生活垃圾的影响工程施工时,施工人员的食宿将会安排在工作区域内。这些临时食宿地的水、电以及生活废弃物若没有做出妥善的安排,则会严重影响施工区的卫生环境,导致工作人员的体力下降,尤其是在夏天,施工区的生活废弃物乱扔轻则导致蚊蝇孳生,重则致使施工区工人暴发流行疾病,严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同时使附近的居民遭受蚊、蝇、臭气、疾病的影响。4、弃土的影响施工期间将生产许多弃土,这些弃土在运输、处置过程中都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车辆装载过多导致沿程泥土散落满地,车轮沾满泥土致运输公路布满泥土,晴天尘土飞扬,雨天路面泥泞,影响行人和车辆过往的环境质量。弃土处置地不明确或无规划乱丢乱放,将影响土地利用、河流流畅,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城市的建设和整洁。弃土的运输需要大量的车辆,如在白天进行,必将影响本地区的交通,使路面交通交得更加拥挤。5、对地下水的影响项目工程建设将不会对地下承压含水层的水流、水量及水质等方面产生影响。7.2环境影响的缓解措施1、减少扬尘工程施工中沟渠挖出的泥土堆在路旁,旱季风致扬尘和机械扬尘导致沿线尘土飞扬,影响附近居民和工厂。为了减少工程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施工中遇到连续的晴好天气又起风的情况下,对弃土表面洒上一些水,防止扬尘。工程承包者应按照弃土处理计划,及时运走弃土,采用加盖型运输车辆并在装运的过程中不要超载,装土车沿途避免洒落,车辆驶出工地前应将轮子的混土去除干净,防止沿程弃土满地,影响环境整洁,同时施工应对工地门前的道路环境实行保洁制度,一旦有弃土、建材撒落应及时清扫。2、施工噪声的控制管线工程施工开挖沟渠、运输车辆喇叭声、发动机声、混凝土搅拌声以及复土压路机声等造成施工的噪声。为了减少施工对周围的居民的影响,工程在距民舍≤200米的区域内不允许在晚上十一时至次日上午六时内施工,同时应在施工设备和方法中加以考虑,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对夜间一定要施工又要影响周围居民环境的工地,应对施工机械采取降噪措施,同时也可在工地周围或居民集中地周围设立临时的声障之类的装置,以保证居民区的环境质量。3、施工现场废物处理工程建设需要很多施工工人,实际需要的人工数决定于工程承包单位的机械化程度。管线工程施工时可能被分成多段同时进行,工程承包单位将在临时工作区域区为劳动者提供临时的膳宿。建设单位及工程承包单位应与当地环卫部门联关,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生活废弃物;工程承包单位应对施工人员加强教育,不随意乱丢废弃物,保证工人工作生活环境的卫生质量。4、倡导文明施工要求施工单位尽可能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提倡文明施工,做到“爱民工程”,组织施工单位、街道及业主联络会议,及时协调解决施工中对环境影响问题。5、制定弃土处置和运输计划项目工程建设单位应会同有关部门,为本工程的弃土制定处置计划,弃土的出路主要用于筑路、小区建设、低洼地带填埋等。分散于各个建设工地的弃土运输计划,将与公路有关部门联系。避免在行车高峰时运输弃土和建筑垃圾。建设单位应与运输部门共同做好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按规定路线运输,按规定地点处置弃土和建筑垃圾,并不定期地检查执行计划情况。施工中遇到有毒有害废弃物应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与地方环保、卫生部门联系,经他们采取措施处理后才能继续施工。第8部分投资估算8.1、投资估算依据及说明(一)《全国市政工程投资指标》上、中、下册(二)《四川省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额》(三)《四川省市政工程间接费用定额》(四)《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工程四川省估价表》(五)项目周边地区类似工程的建设投资指标(六)成都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暂行办法(七)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五城区城市房屋拆迁工作的意见(八)成都市房产管理局关于贯彻《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五城区城市房屋拆迁工作的意见》有关问题的通知(九)查阅各项费用标准的有关公布文件8.2、投资估算标准本项目处于市中心繁华地段,根据其地理位置和本地段类似建筑作出以下评估:(一)住房预测评估价格为8400元/㎡。该地块,考虑拆迁补偿方式为主,调换安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膨胀系数1:1.5即上浮50%。(二)营业房预测评估价格为22000元/㎡。该项目拆迁涉及营业房,营业房安置全部按货币终结方式进行,膨胀系数1:1.3即上浮30%计算。(三)安置房预测估价为6800元/㎡。8.3、投资估算本项目投资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旧城拆迁补偿、安置费经初步测算该部分费用为55182.06万元,具体构成如下:1、住宅拆迁补偿、安置:38385.36万元(352户,㎡)(1)拆迁补偿:36086万元(2)安置费:884万元(3)搬迁奖励:500万元。(4)过渡费:745.3万元(5)物管费补贴:92.06万元(6)其他补偿(含电、气、光纤、电话、空调、搬家等费用):78万元2、营业房终结安置:15723.7万元(46户,5370㎡)(1)终结费:15358万元(2)搬迁奖励:200万元(3)过渡费:127.7万元(4)停业补助:23万元(5)其他补偿(含搬家、电、气、电话、空调、光纤等费用):15万元3、拆迁工程费、管理费用、其他费用等间接费用经初步测算,工程建设及其他费用为1064万元,具体构成如下:(1)、拆迁工程费拆迁工程费:按每平方米240元计算,拆迁工程费为816.2万元。(2)、管理费按2%测算,建设管理费为163.2万元。(3)、工程监理费按的1%测算,工程监理费为81.6万元。(4)、其他费用按的1%测算,咨询及其他费用为81.6万元。附表1红照壁旧城改造拆迁投资估算表序号项目和费用名称投资额(万元)比例(%)一拆迁安置费54118.0698%1.1住宅拆迁及安置38385.3669.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